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牵引结合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效果〔〕:
【摘要】目的:观察牵引结合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7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针刺治疗〔取百会穴、风池穴、夹脊穴〕,观察组在对照组根底上结合牵引治疗。比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颈椎活动度评分及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血流速度〔MFV〕、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阻力指数〔RI〕、血管搏动指数〔PI〕]程度。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及RI、PI程度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22年7月至2022年6月本院收治的7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那么?中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辨证分型为气血缺乏证【4】;有明显的眩晕病症。排除标准:有卒中史者;伴有颈椎骨折、脱位或其他类型的颈椎病者;伴有内耳疾病者;伴有严重骨质疏松者。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号2022〔02〕号],患者均知情本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男17例,女18例;年龄53~78岁,平均〔65.715.12〕岁;体质量指数〔BMI〕18.3~25.1kg/m2,平均〔21.720.79〕kg/m2;病程7~22个月,平均〔14.563.28〕个月。观察组:男16例,女19例;年龄55~78岁,平均〔66.825.09〕岁;BMI18.6~24.8kg/m2,平均〔21.740.54〕kg/m2;病程6~22个月,平均〔14.493.33〕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比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给予针刺治疗。患者取俯卧位,常规消毒后,取百会穴、风池穴、夹脊穴进展针刺,与皮肤呈15°快速针刺百会穴,进针深度0.5~0.8寸,向鼻尖方向缓慢斜刺风池穴,进针深度1寸左右,向脊柱方向斜刺病变节段的夹脊穴,进针深度0.5~1.0寸,采用提插捻转法行针,留针30min,1次/d,10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观察组在对照组根底上结合牵引治疗。患者取坐位,采用颈椎牵引机〔江苏日新医疗设备股份,苏械注准20222090042,型号YZ-1型〕治疗,以枕颌带托住头部向上牵引,牵引角度:上颈段病变〔C1~4〕前倾0~10°,下颈段病变〔C5~7〕前倾15°~30°,牵引起始重量为患者自身体质量的5%,根据患者耐受情况逐渐增加牵引重量〔最大不超过自身体质量的20%〕,15~20min/次,1次/d,10d为1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1.3观察指标〔1〕比拟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4】。将主症〔头晕〕、次症〔颈项强痛、耳鸣、四肢拘急、心悸、指趾麻木〕,按轻〔1分〕、中〔2分〕、重〔3分〕进展计分,总分18分,评分越高表示病症越严重。〔2〕比拟两组治疗前后的颈椎活动度评分。3分:前屈、后伸、左右侧屈角度均>40°,旋转角度>75°;2分:前屈、后伸、左右侧屈角度均为20°~40°,旋转角度为45°~75°;1分:前屈、后伸、左右侧屈角度均为10°~19°,旋转角度为10°~44°;0分:前屈、后伸、左右侧屈、旋转角度均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治疗前后颈椎活动度评分比拟治疗前,两组颈椎活动度评分比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颈椎活动度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两组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血流指标程度比拟治疗前,两组MFV、PSV、RI、PI程度比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FV、PSV程度高于治疗前,RI、PI程度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MFV、PSV程度高于对照组,RI、PI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颈椎病包括交感神经型、椎动脉型、脊髓型、颈型、神经根型、食管压迫型6种类型,其中椎动脉型发病率约占10%【5】。中医学将椎动脉型颈椎病归属于"眩晕";"头痛";"麻证";范畴,常见证型为气血缺乏证,病机为颈椎劳损内伤,气血衰退,致使外邪入侵,经络受阻,气血亏虚发为眩晕,应以疏经通络、益气行血为主要治疗原那么【6】。
针刺疗法是中医治疗颈椎病的常见方法,本文选取的穴位中,百会穴为督脉要穴,可升阳益气,提神醒脑;风池穴归属足少阳胆经,可濡养经脉,疏风通络;夹脊穴属经外奇穴,可舒经活络,调和阴阳。针刺上述穴位可起到益气活血、祛风醒脑之效,有效缓解头痛、眩晕病症【7】。
牵引治疗是颈椎病最常用的理疗方法,具有放松颈部肌肉、减轻椎管压力、改善血液循环等作用[8]。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颈椎活动度评分高于对照组,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程度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牵引疗法可增大椎间隙和椎间孔,减轻椎间盘内压力,改善颈椎曲度,减轻椎动脉受压程度,改善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程度,增加脑部血流供给,从而缓解眩晕、头痛病症[9]。牵引与针刺疗法结合可发挥协同增效作用,有效改善颈部血液微循环,减轻椎-基底动脉缺氧、缺血状况,加快病症缓解[10]。
综上所述,牵引结合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可缓解临床病症,改善颈椎活动度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程度,效果优于单用针刺治疗。
参考文献
【1】陈伟峰.针灸结合穴位推拿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临床病症积分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现代医学与安康研究,2022,3〔18〕:105-107.
【2】魏南.针灸推拿与中药结合应用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2,36〔3〕:693-694.
【3】刘岱,张伟夫,王子承,等.针刺法配合颈椎牵引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22,18〔5〕:184-185.
【4】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那么〔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2:346-349.
【5】关芳,郭翠英,李建仲,等.通督正脊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2,13〔9〕:1127-1129.
【6】傅瑶.中医针灸结合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22,15〔3〕:149-152.
【7】叶锐,张荣耀,张晓丽,等.激痛点推拿配合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J].重庆医学,2022,46〔36〕:5166-5169.
[8]韦英成,吴肖梅,梁晓行,等.医用臭氧水穴位注射结合颈椎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J].中华全科医学,2022,18〔6〕:1014-1017.
[9]樊永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谨防溺水,珍爱生命》心得体会
- 煤基高端新材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模板)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伽师县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化学含解析
- 四川省宜宾市四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生物含解析
-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口译理论与实践》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咸宁职业技术学院《传播学概论A》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中医学概论(Ⅱ)》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室内设计水电安装失败案例分析
- 心理学技能课件
- 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组织行为学(工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完整word版)体检报告单模版
- 警示片制作策划方案
- 掌握认知重构的基本技巧
- 新能源综合能源系统的设计与优化
-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全)
- 针织内衣项目融资计划书
- 《数据可视化》期末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环境社会学考试必考点
- 多模态医学影像融合
- 2023发电企业运行管理办法
- 清理坡面危石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