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管理用于医院药品管理的实践效果_第1页
评价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管理用于医院药品管理的实践效果_第2页
评价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管理用于医院药品管理的实践效果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评价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管理用于医院药品管理的理论效果〔〕:

摘要:目的总结评价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管理用于医院药品管理的理论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施行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管理前200例应用高危药品患者资料为对照组研究对象,选择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施行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管理后200例应用高危药品患者资料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分析应用前后高危药品配置过失事件、不良事件、用药满意度等指标。结果观察组用药满意度〔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用药满意度〔94.00%〕,配置过失事件发生率〔0.50%〕、不良事件发生率〔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配置过失事件发生率〔3.50%〕、不良事件发生率〔2.50%〕,组间差异显著〔P

0引言

平安用药是目前各国医疗平安管理的重点,研究发现注射用药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高于口服等给药途径。高危药品管理不当引起用药不良后果非常严重。高危药品主要是药理作用明显、起效快、用药风险高类药品,如肌肉松弛剂、高浓度电解质、细胞毒性药物等。如今公认高危药品的定义为:应用不合理会引起严重伤亡的药物,具有出现过失不常见、一旦出现过失那么后果严重的特征【1】。为了加强高危药品的临床管理,确保其临床用药平安,各级医院均采取警示标识管理方案来进步医患双方用药警觉性【2】。现就我院应用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管理前后的相关资料进展整理分析,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照组男性118例,女性82例;年龄55~78岁,平均〔66.81.2〕岁;观察组男性120例,女性80例;年龄54~79岁,平均〔67.21.1〕岁;两组患者根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管理方法

①制定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管理制度:对全院范围内使用的高危药品进展统计,制订高危药品一览表及分级管理制度,并根据高危等级设置对应的警示标识符号,分别明确药库、药房、科室各级管理职责,药物管理部门负责全院高危药品综合管理,各科室门诊及住院部负责自身区域内警示标识的维护、交接及记录,定期承受药品监视者的监视检查。②全员培训:所有药品管理者、医护人员均需定期参与高危药品管理培训,包括高危药品分级、标识、管理要求等,进步大家对高危药品管理的重视。要求全院各区高危药品均按要求存储在特定区域内,并分级摆放于柜内,各类标识明确、完好。③持续改善:高危药品实现登记制,专人负责核对药品的领用,每天进展交接,定期检查药品摆放、警示标识、有效期、数量等。对于医院新进的高危药品要及时更新高危药品一览表,并在全院范围针对新药的使用方法、剂量、存储要求等进展培训。观察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管理前后出现的高危药品配置过失事件、不良事件、用药满意度等指标。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计量软件进展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计量数据通过t检验,在P

3讨论

在医疗消费者平安意识不断增强的情况下,大家对医疗效劳要求更高,医院日常医疗工作者经常出现医疗纠纷。药品管理是医院管理中的重点之一,确保药品使用平安、合理,才能保证医疗平安、有效,减少医疗纠纷发生。高危药品是药品管理中的特殊类别,需区别对待、单独管理【3】。我国对高危药品管理常用三角警示标识,但尚未形成统一的使用、管理制度。不少医院药剂科对高危药品的重视程度不够,不仅降低了医院医疗效劳质量,还可能引起用药不良事件发生。积极探究标准化的高危药品管理手段对保证临床医疗的有效性、平安性都具有重要意义。医院要对药剂科药品加强管理,保证药品质量的同时还需确保其正确的被应用于疾病治疗中。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管理通过醒目的识管理、分级管理等手段可以进步高危药品管理效率,防止其在临床上被误用、错用,保证高危药品的用药平安性【4】。本组研究中观察组〔应用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管理后〕用药满意度〔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应用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管理前〕,配置过失事件发生率〔0.50%〕、不良事件发生率〔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显著〔P<0.05〕。

综上所述,在医院药品管理者非常有必要应用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管理,能有效进步临床用药合理性及平安性,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王薇,刘素兰.高危药品警示标识管理用于医院药品管理的理论效果[J].中国医药导刊,2022,19(1):105-106.

【2】李娟,魏安华,刘璇,等.医疗机构中高危药品用药平安管理理论[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22,33(9):735-747.

【3】任俊龙,范惠霞.浅谈高危药品管理形式与体会[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2,14(8):1143-1144.

【4】邸红军,侯亚红,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