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癌合并急性白血病1例报道_第1页
结肠癌合并急性白血病1例报道_第2页
结肠癌合并急性白血病1例报道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结肠癌合并急性白血病1例报道〔〕:

摘要:老年结肠癌合并急性白血病患者临床虽已有报道,但并不多见。现报道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近期诊治的1例结肠癌术后合并急性白血病患者,通过分析其诊疗过程,为临床诊疗提供资料。

关键词:结肠癌;合并;急性白血病

本文引用格式:杜忠彩,杜以萍.结肠癌合并急性白血病1例报道[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2,19(100):171+175.

病例资料

患者女,71岁,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右侧腹为主,为持续性胀痛,进食后加重,无其他部位放射痛,伴有停顿排气、排便,于2022年11月24日就诊于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行电子结肠镜检查:结肠隆起性病变;病理:〔结肠〕中分化腺癌。11月30日在全麻下行"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术中见:盲肠与腹壁粘连致密,别离粘连见升结肠近肝区一约4*4cm大小肿瘤,侵及浆膜外,周围淋巴结未见明显肿大。手术顺利,术后病理:〔结肠〕中分化腺癌,溃疡型,3*2cm,侵达浆膜层,脉管内未见癌栓,神经可见累犯,镜下血管内未见癌栓;未累及上下手术切缘;肠周淋巴结内未见癌转移〔0/5〕。结合免疫组化错配修复蛋白〔MMR〕,考虑为微卫星稳定〔MMS〕。免疫组化:CK7灶〔+〕;CK20〔+〕;CDX2〔+〕;CD34血管〔+〕;S-100神经〔+〕;P53〔-〕;MLH1〔+〕,MSH2〔+〕,MSH6〔+〕,Ki-67〔+〕约60%。弹力纤维〔+〕。患者术后偶感腹痛,多于活动、饭后加重,无恶心、呕吐,无反酸、烧心,无腹胀、腹泻等不适。2022年1月5日就诊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查体左侧腹轻压痛,查血常规、生化、血凝、胸部CT、上腹部增强CT、下腹部CT、盆腔CT均无特殊。诊断为:结肠癌术后〔pT4N0M0〕IIb期中分化腺癌。患者为II期结肠癌,术后辅助化疗仅进步无病生存期,不能改善生存。但由于术中探查见肿瘤进犯浆膜外,淋巴结切除活检个数缺乏,术前肠梗阻等以上高危因素,并且患者微卫星稳定,建议口服卡培他滨1.5gbidd1-14。患者于2022年1月9日及3月6日分别服用卡培他滨1.5gbidd1-14,后未再就诊。

2022年5月19日患者出现间歇性腹部胀痛不适,多于活动、餐后加重,伴腹泻,大便每日约3-4次,稀糊便,无脓血,无里急后重,无发热、寒战,食欲可。于社区诊所就诊,给予罗红霉素治疗〔详细不详〕,治疗后病症略缓解。2022年6月20日患者腹痛病症加重,为全腹牵拉样痛,伴腹胀、腹泻,大便7次/日,稀水样便,无脓血,于当地诊所查血常规:白细胞1.3x109/L,中性粒细胞0.2x109/L,血小板74x109/L,血红蛋白115g/L,未治疗。6月24日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门诊就诊,考虑粒细胞缺乏,给予瑞白200ugx6支〔3天〕治疗,患者用药后出现头痛、腰背痛、恶心、呕吐,呕吐物为前一餐进食食物,食欲差,伴发低热,体温最高达37.8℃,自行物理降温。6月26日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0.61x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5.65x109/L,血红蛋白113g/L,血小板13x109/L;血凝常规:D-二聚体22840ng/mL,凝血酶原时间21.7sec,PT-比值1.93INR,PT百分比活度41%,纤维蛋白原0.64g/L,凝血酶时间23.70sec,TT比值1.39R;尿液分析:隐血1+;肿瘤标志物、肾功、电解质等无异常,影像学检查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征象。患者精神、食欲、睡眠差,小便有灼热感,有尿淋漓不尽感,体重较前减轻2kg。全身皮肤、粘膜无出血点,心肺查体无明显异常,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胸骨无压痛,双肾无叩击痛,双下肢无水肿。结合病史、检查结果、查体等综合分析,暂不考虑患者原发结肠肿瘤原因所致血液系统异常,建议血液科就诊。6月27日患者就诊于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血液科,行骨髓穿刺:骨髓涂片:形态学考虑AML-M3;基因检测:PML-RARa交融基因阳性;染色体核型分析:46,XX,t〔15,17〕,〔q24;q21〕[15]/46,XX【5】。结论:急性白血病,不除外APL伴PML/RARa。根据危险分层,患者为低危,应用"维A酸25mg/m2体外表积/日+亚砷酸0.16mg/公斤体重/日";诱导分化治疗,治疗过程中无明显副反响,治疗5周后,8月5日复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2.76x109/L,中性粒细胞1.13x109/L,血红蛋白107g/L,血小板254x109/L;骨髓涂片:未见异常;8月13日复查流式细胞检测:未见异常早幼粒细胞表型〔检测灵敏度0.01%〕。患者完全缓解,好转出院,继续应用"维A酸+亚砷酸";稳固治疗。

2讨论

老年结肠癌合并急性白血病虽已有报道,但并不多见。多数情况下是结肠癌患者在承受放、化疗后外周血象出现改变伴或不伴临床病症,后经骨髓穿刺证实为急性白血病[1,2]。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年龄、易感体质、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共同的致癌基因等均与肿瘤的发生开展有关。目前认为放、化疗可抑制机体免疫系统,减弱其对肿瘤细胞的监控作用,为肿瘤细胞的增值提供时机【3】。该例患者结肠癌术后应用卡培他滨单药辅助化疗两个疗程〔共28天〕,用药后无明显不适。化疗完毕15个月后出现血象改变伴腹痛等临床病症,骨髓穿刺证实为急性白血病。一个患者同时或先后发生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彼此无关的原发癌称之为多原发癌,是发生在不同部位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有着各自病理形态的恶性非转移瘤。一般情况下,多原发癌间隔时间6个月以内称为同时性癌,6个月以上者称为异时性癌【4】。目前多原发癌的病因尚不明确,主要因素可能有以下几点【5】:①遗传基因的异常改变;②放、化疗致癌;③癌症患者本身免疫功能异常,降低了对肿瘤的监视才能。该案列提醒我们:假设肿瘤患者随访过程中出现不能用一个肿瘤解释的临床病症或其他新问题,要尽可能完善相关检查,尽早诊断,明确患者是否合并其他原发疾病,以免延误最正确治疗时机。

参考文献

【1】布琼珍.肠癌并急性粒细胞白血病1例[J].白血病.淋巴瘤,2022,10(4):223-223.

【2】NakamoriY,MiyazakiM,TominagaT,etal.Therapy-relatederythroleukemiacausedbytheadministrationofUFTandmitomycinCinapatientwithcoloncancer[J].InternationalJournalofClinicalOncology,2022,8(1):0056-0059.

【3】廖春淑,蒲世军,蒲国俭.横结肠癌术后4年发生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1例[J].现代医药卫生,2022(23):3274-3275.

【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