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学年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蒋集学校八年级(下)期中生物试卷_第1页
2022学年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蒋集学校八年级(下)期中生物试卷_第2页
2022学年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蒋集学校八年级(下)期中生物试卷_第3页
2022学年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蒋集学校八年级(下)期中生物试卷_第4页
2022学年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蒋集学校八年级(下)期中生物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学年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蒋集学校八年级(下)期中生物试卷一、选择题1.(3分)小明患有色盲,而他的父母色觉正常.你认为小明的色盲基因来自()A.父亲 B.父亲和母亲 C.母亲 D.不能确定2.(3分)某些地区出现畸形蛙,原因很可能是该地()A.食物短缺 B.环境干旱 C.土壤污染 D.水质污染3.(3分)下列关于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染色体在所有细胞内都是成对存在的 B.染色体由DNA和基因组成 C.每条染色体上有一个DNA分子,包含一个基因 D.基因是包含遗传信息的DNA片段4.(3分)据报道,近年中国新生儿的男女性别比例是115:100,持续下去有可能诱发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出现这种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A.睾丸中含Y染色体精子远多于含X染色体的精子 B.含Y染色体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概率高于含X染色体精子 C.非法人工鉴定胎儿性别,含XX染色体胚胎被人为终止妊娠 D.含XY染色体胚泡植入子宫内内膜概率高于含XX染色体胚泡5.(3分)人的体细胞、红细胞、性细胞内染色体的数目分别是多少条()A.46、23、23 B.46、0、23 C.46、0、46 D.23、0、236.(3分)以下关于动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蜗牛身体柔软,具有贝壳,属于软体动物 B.麻雀每呼吸一次,要在肺和气囊中各进行一次气体交换 C.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D.蝴蝶的发育过程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7.(3分)生命的起源现今仍有不同的假说.化学进化学说认为生命是在原始地球条件下由化学物质而来的.当时的条件是()①地球表面温度已经降低②地球内部温度仍然很高③火山活动频繁,形成原始大气④原始大气中有相当数量的氧存在⑤地球表面逐渐形成了原始海洋.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⑤8.(3分)蝴蝶是由“毛毛虫”变成的,“毛毛虫”在蝴蝶一生中所处的时期应该是()A.受精卵 B.幼虫 C.成虫 D.蛹9.(3分)鸡冠的形状有玫瑰冠和单冠两种(如图所示),若图中这两只鸡的亲代都是玫瑰冠(用R表示显性基因,r表示隐性基因),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单冠是显性基因 B.子代的玫瑰冠基因型均为Rr C.亲代的玫瑰冠基因型均为Rr D.若图中两只鸡繁殖后代,后代形状比为1:110.(3分)下列植物的生殖方式是有性生殖的是()A.椒草的叶能长成新植株 B.向日葵通过种子繁殖后代 C.月季可用枝条来扦插繁殖 D.桃可用嫁接来繁育优良品种11.(3分)遗传病会给家庭,社会造成极大的不幸,下列措施中不能预防遗传病发生的事()A.禁止近亲结婚 B.吃保健药 C.婚前检查12.(3分)关于生物进化的原因,人们普遍接受的观点以及提出者分别是()A.人工选择学说、达尔文 B.生存竞争、巴斯德 C.自然选择学说、达尔文 D.自然选择学说、巴斯德13.(3分)下列哪种昆虫的变态属于不完全变态()A.蚂蚁 B.蝴蝶 C.蜜蜂 D.蝗虫14.(3分)鸡蛋中可以发育成小鸡的结构叫做()A.胚盘 B.卵黄 C.卵白 D.胎盘15.(3分)能卷舌和不能卷舌是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A和a控制,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不能表现出来 B.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可以表现出来 C.能卷舌的基因组成不一定是AA D.不能卷舌的基因组成一定是aa16.(3分)小麦是我市的一种重要农作物。小麦的抗倒伏与倒伏是一对相对性状,现将两株抗倒伏小麦作为亲本进行杂交,收集种子种植下去,观察到小麦植株的生长状况并统计数据,将其结果绘成直方图如图,运用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根据图中信息,可以推知控制倒伏这一性状的基因是显性基因 B.让子代的倒伏植株进行杂交,后代出现抗倒伏植株的概率是50% C.将同一株麦穗上的小麦粒,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种在肥沃的土壤和贫瘠的土壤中,后者的产量明显低于前者,这种性状上的差异可以遗传 D.科学家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出了抗虫的小麦新品种,抗虫这种性状能够遗传17.(3分)化州笪桥有“黄瓜之乡”的美誉。你知道黄瓜的形成要经过哪些过程()A.开花→传粉→受精→结果 B.开花→受精→传粉→结果 C.传粉→开花→受精→结果 D.传粉→受精→开花→结果18.(3分)下列有关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属于两栖动物 B.有的两栖动物终生生活在水里 C.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爬行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摆脱了对水的依赖 D.两栖动物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19.(3分)下列哪项不是生物进化的原因()A.新陈代谢 B.生物的变异性 C.自然选择 D.人类有意识地进行选择20.(3分)有关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类人猿和人类形态、结构很相似 B.类人猿和人类的亲缘关系较近 C.人类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的 D.类人猿和人类具有共同的祖先二、填空题21.如图是有“田园卫士”美誉的青蛙及其发育简史。请读图回答:

(1)图中的[2]是由[1]发育成的,它的呼吸器官是。(2)从蛙的发育简史可以看出,它的发育过程属于发育。(3)请填表比较蝌蚪和成蛙在下列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的不同点:四肢尾呼吸器官生活环境蝌蚪无水中成蛙无22.自然界中,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适应者生存下来并不断的延续和发展着。上述生物生存与延续的现象实质上是由遗传和变异决定的,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豌豆是遗传学研究中常用的实验材料,原因之一是它具有很多明显的,比如种子的圆粒和皱粒、豆荚的绿色和黄色等。已知豆荚的绿色(B)对黄色(b)为显性,现将一株纯种黄色豌豆授以纯种绿色豌豆的花粉,则该植株所结豌豆豆荚的颜色及基因组成分别是。(2)果蝇是遗传学研究中常用的动物实验材料,果蝇的翅型有长翅和残翅两种类型,控制这一相对性状的基因用G、g表示。表为三组果蝇的杂交实验结果,请据表回答:实验组别一二三亲代的性状表现长翅×残翅长翅×长翅长翅×长翅子代性状表现及数目长翅5210176残翅49025从表中第组数据可以判断果蝇翅型的显性性状为长翅;现有一只长翅雄果蝇,为了检测其基因组成,让它与残翅雌果蝇交配,产生足够多的后代,请根据后代可能的性状情况得出结论:①(写现象及结论);②(写现象及结论)(3)如图,长颈鹿在进化过程中,颈和前肢长的个体被保留下来,而颈和前肢短的个体被淘汰了,原因是;在决定长颈鹿变异个体生存或淘汰的过程中,起选择作用的因素是。

23.如图1是南瓜的发育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南瓜为雌雄同株植物,图中1为雄花,图1中的花粉落到图2柱头上,这种传粉类型是;要结出南瓜,还要经历的另一个重要生理过程是。(2)南瓜的根吸肥和吸水能力很强,利用南瓜植株收获的甜瓜枯萎病少,而且果实个大、收获高产。某菜农想利用南瓜植株收获甜瓜,采用的生物技术应是。(3)该植物个体发育的起点是。(4)某生物小组在学校的实践基地种植南瓜,生长期出现了植株矮小、叶片发黄的现象,应采取的措施是多施含的无机盐。(5)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果实在发育过程中的体积变化,选择了两朵南瓜雌花,坚持每天定时测量果实的体积,并绘制了如图2所示的果实体积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①在曲线a中,幼果体积增大是花的迅速发育的结果。②当南瓜体积达到A点时,将它剖开发现有很多粒种子,这是因为南瓜的子房内有。③在大棚内种植南瓜,为避免出现曲线b的现象,可以采取的措施。24.有一种苏云金杆菌能产生杀虫毒素,科学家将控制这一毒素合成的基因成功的转入到烟草中,使得烟草有良好的抗虫作用。请分析:(1)新培育出的转基因烟草,被导入了外源基因,我们称这类植物为,其中有抗虫作用的基因是由提供的。(2)苏云金杆菌能产生有杀虫作用的毒素,这种毒剂的合成由基因控制,当这种基因被转移到烟草内,这种转基因烟草就有抗虫作用,说明生物性状与基因之间的关系是决定。(3)通过转基因烟草的培育过程,我们可以推断:在生物传宗接代的过程中,传下去的是。(4)参考上面图示,写出转基因抗虫烟草的培育过程:科学家在[]体内提取[],经过转基因技术导入到内,从而培育出具抗虫作用的转基因烟草。从图示可以看出,转基因烟草在经过虫侵害过程后,转基因烟草具有明显的抗种优势。

2022-2022学年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蒋集学校八年级(下)期中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分析】色盲是一种最常见的人类伴性遗传病,是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一对隐性基因控制的.【解答】解:男性性染色体为XY,因此只需一个色盲基因就表现出色盲;而女性性染色体为XX,因此控制色盲与否的基因必须同时是隐性的才会表现出色盲。小明患有色盲,而他的父母色觉正常,说明父亲的X染色体上不含有色盲基因,母亲的一对XX染色体至少有一个正常基因,由于这对夫妇生了一个色盲儿子,因此母亲的一个X染色体上含有色盲基因,并且把这个基因传给了小明。故选:C。2.【分析】环境污染会使生物的多样性受到威胁,人类必需保护环境,防止环境受到污染.【解答】解:青蛙的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水域环境污染会影响青蛙幼体的发育,从而导致畸形蛙的出现。故选:D。3.【分析】染色体是细胞核内的容易被碱性颜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它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即双螺旋结构;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能够决定生物的某一性状的片段叫做基因.【解答】解:A、每种生物的体细胞内都含有一定数量的结构不同的染色体,这些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因此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不成对,A错误;B、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B错误;C、一条染色体有一个DNA分子组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C错误;D、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效应的片段是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D正确。故选:D。4.【分析】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

【解答】解:从性别遗传图解看出:自然状况下,生男生女机会均等、胎儿性别在形成受精卵时就已确定、胎儿性别由父亲的精子决定。而非法人工鉴定胎儿性别,含XX染色体胚胎被人为终止妊娠,是导致性别比例失调的主要原因,持续下去有可能诱发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故选:C。5.【分析】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和卵细胞.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每一对染色体,都是一条来自父亲,一条来自母亲.因此同种生物的体细胞和受精卵染色体数目是相同的,即受精卵内染色体数目和体细胞相同,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是体细胞的一半,成单存在.【解答】解:每一种生物细胞核内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如人的体细胞中含有23对染色体;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同种生物的体细胞和受精卵染色体数目是相同。人体的体细胞染色体数是46条(23对),因为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所以没有染色体。因此,人的体细胞、红细胞、性细胞内染色体的数目分别是46条、0条、23条。故选:B。6.【分析】(1)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不分节,可区分为头、足、内脏团三部分,体外外套膜,常常分泌有贝壳.足的形状各具特色,如河蚌的斧足,蜗牛的腹足,乌贼的腕足等.(2)鸟类具有气囊,在飞行时气囊起到辅助呼吸的作用,但是鸟类的呼吸器官是肺,不是气囊.(3)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辅助呼吸.常见的两栖动物有青蛙、蟾蜍、大鲵、蝾螈等.(4)昆虫的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幼虫与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蝶、蚊、蝇、菜粉蝶、蜜蜂,蚕等.昆虫的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相似,只是大小、翅膀有无、生殖器官等发育成度不同.如蜻蜓、蟑螂、螳螂、蝼蛄、蟋蟀、蝗虫等.【解答】解:A、软体动物身体柔软,体外外套膜,蜗牛属于软体动物,A正确;B、当麻雀飞行时每呼吸一次,在肺内进行两次气体交换,为双重呼吸;而家鸽体内的气囊只起到辅助呼吸的作用,不能进行气体交换,B错误;C、两栖动物肺不发达,其皮肤裸露而湿润,无鳞片,毛发等皮肤衍生物,粘液腺丰富,具有辅助呼吸功能。两栖动物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C正确;D、蝴蝶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D正确。故选:B。7.【分析】对于生命的起源有很多假说,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解答】解:化学起源学说认为:地球上原本没有生命,原始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环境与现在完全不同,天空中赤日炎炎、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氨、甲烷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明显不同的是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的氧;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小分子物质,随着地球温度的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有机大分子物质,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可见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原始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故选:D。8.【分析】(1)昆虫的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幼虫与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蝴蝶、蜜蜂、家蚕.(2)昆虫的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相似,只是大小、翅膀有无、生殖器官等发育成度不同.如蟋蟀、蝗虫等.【解答】解:蝴蝶的发育过程经历了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因此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受精卵是一个细胞,个体最小;以爬行为主的是幼虫又叫“毛毛虫”;不食不动的是蛹;有2对翅,3对足的蝴蝶是成虫。因此“毛毛虫”在蝴蝶一生中所处的时期应该是幼虫。故选:B。9.【分析】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亲代个体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基因组成是杂合的;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所以若图中这两只鸡的亲代都是玫瑰冠(用R表示显性基因,r表示隐性基因),而图中鸡冠的形状有玫瑰冠和单冠两种,说明单冠是隐性性状,玫瑰冠是显性性状,单冠由隐性基因r控制,亲代玫瑰冠的基因组成是Rr.遗传图解如图:子代中玫瑰冠的基因组成有两种情况:RR或Rr如图所示:

【解答】解:A、从分析的遗传图解看出,单冠是隐性性状,而玫瑰冠是显性性状,A不正确;B、从分析的遗传图解看出,子代的玫瑰冠基因型为RR或Rr,不是均为Rr,B不正确;C、从分析的遗传图解看出,亲代的玫瑰冠基因型均为Rr,C正确;D、子代的玫瑰冠基因型为RR或Rr,单冠的基因型为rr,遗传图解如图:

因此若图中两只鸡繁殖后代,后代性状可能全是玫瑰冠,也可能是玫瑰冠和单冠比为1:1,D不正确。故选:C。10.【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对有性生殖的认识。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解答】解:选项B是通过开花、传粉并结出果实,由果实中的种子来繁殖后代。是有性生殖。选项A、C、D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属于无性生殖。故选:B。11.【分析】优生优育的措施有:进行产前诊断、提倡遗传咨询、禁止近亲结婚、适龄生育、孕妇定期到医院检查身体等.【解答】解:优生起源于英国,意思为“健康遗传”。主要是研究如何用有效手段降低胎儿缺陷发生率。现在优生已经成为一项国家政策,其主要的内容是控制先天性疾病新生儿,以达到逐步改善和提高人群遗传素质的目的。目前可以通过科技手段,来确保胎儿健康。目前,我国开展优生工作主要有如下几点:禁止近亲结婚,婚前检查,进行遗传咨询,提倡适龄生育和产前诊断等。而吃保健药,是环境因素对胎儿的影响,胎儿的遗传物质没有改变。因此不能预防遗传病发生的是吃保健药。故选:B。12.【分析】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源于达尔文于1859年发表的惊世骇俗的宏篇巨著《物种起源》,其主要内容有四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也叫生存竞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自然选择学说、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细胞学说被革命导师恩格斯誉为十九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解答】解: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出版了《物种起源》一书,阐明了生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规律;1871年,他又出版《人类的起源与性的选择》一书,列举许多证据说明人类是由已经灭绝的古猿演化而来的;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是目前被人们普遍接受的生物进化学说。故选:C。13.【分析】昆虫的发育过程分为不完全变态发育和完全变态发育两种,其中不完全变态发育包括: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而完全变态发育包括: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据此答题.【解答】解:A、蚂蚁的发育过程包括: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为完全变态发育,A错误。B、蝴蝶的发育过程包括: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为完全变态发育,B错误。C、蜜蜂的发育过程包括: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为完全变态发育,C错误。D、蝗虫的发育过程包括: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为不完全变态发育,D正确。故选:D。14.【分析】本题考查鸟卵的结构.鸟卵一般分为卵壳,卵壳膜,卵白,气室,系带,卵黄膜,卵黄以及胚盘,其中,卵黄,卵黄膜以及胚盘是鸟卵的卵细胞.其余部分则是非细胞结构.【解答】解:在鸟卵的结构中各部分的作用为:蛋壳﹣﹣保护内部结构,进行气体交换;卵白﹣﹣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成分和水;卵黄膜﹣﹣保护;卵黄﹣﹣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成分;胚盘﹣﹣内部含有遗传物质是胚胎发育的场所;系带﹣﹣使卵黄处于鸡蛋的中央(保护);气室﹣﹣储存空气供胚胎发育使用。故选:A。15.【分析】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能卷舌和不能卷舌是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A和a控制.通常用大写字母表示显性基因,小写字母表示隐性基因.【解答】解:A、当基因组成是aa时,表现为不能卷舌,因此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有时能表现出来,A不正确;B、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可以表现出来如Aa或AA,B正确;C、能卷舌的基因组成可能是AA或Aa,因此能卷舌的基因组成不一定是AA,C正确;D、不能卷舌的基因组成一定是aa,D正确。故选:A。16.【分析】雌雄亲本的性状相同,子代中出现了不同的性状,这样新出现的性状是隐性性状,亲本的性状是显性性状。【解答】解:A、将两株抗倒伏小麦作为亲本进行杂交,收集种子种下去,长成的植株出现了抗倒伏和不抗倒伏两种不同的类型,且抗倒伏的植株数目多于不抗倒伏的植株,可以确定抗倒伏是显性性状,不抗倒伏是隐性性状。若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其遗传图解为:

由于倒伏植株的基因组成是aa,它们杂交产生的后代基因组成只能是aa,全部是不抗倒伏类型。A错误;B、根据(1)可知,让子代的倒伏植株进行杂交,后代出现抗倒伏植株的概率是0,B错误;C、将同一株麦穗上的小麦粒,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种在肥沃的土壤和贫瘠的土壤中,后者的产量明显低于前者,这种性状上的差异属于不遗传的变异,C错误;D、将外源基因植入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并引起性状发生变化,这种变异是由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引起的,能够遗传给后代,是可遗传的变异,D正确;故选:D。17.【分析】一朵完整的花经过传粉和受精后,花瓣、雄蕊及柱头和花柱纷纷凋落,惟有子房继续发育,最终成果实,子房里的胚珠发育成种子。【解答】解:开花和结果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西瓜生长到一定时期就会开花,开花的主要目的是把花蕊显露出来,以便于传粉;传粉是花粉从花药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花粉落到柱头上后会萌发出花粉管,花粉管延伸到胚珠内部,释放出精子和胚珠里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这是受精过程;受精以后,只有子房继续发育成西瓜(果实)。故选:A。18.【分析】两栖动物:幼年只可以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既可以在水中生活,也可以在陆地上生活,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功.【解答】解:A、两栖动物具有变态发育,幼年只能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既可以在水中生活,也可以在陆地上生活,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功。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不一定属于两栖动物,如鸭子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生活的却属于鸟类而不是两栖类。故A错误;B、有的两栖动物终生生活在水中,如大鲵,故B正确;C、有A知,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爬行动物体内受精,生殖和发育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故C正确;D、两栖动物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故D正确。故选:A。19.【分析】自然界中生物进化的原因有两方面:内因是遗传变异,外因是自然选择.自然选择包括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适者生存与不适者被淘汰三个过程.【解答】解:A、新陈代谢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不属于生物进化的原因,A符合题意;B、变异是不定方向的,是否有利要看这种变异是否适应环境,为生物进化提供原始的材料,B不符合题意;C、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方向,C不符合题意;D、人类有意识地进行人工选择也是生物进化的原因,D不符合题意;故选:A。20.【分析】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解答】解:A、类人猿和人类形态、结构很相似,但运动方式不同,人类是直立行走,类人猿是臂行,A正确;B、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B正确;C、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而不是人类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的,C错误;D、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D正确。故选:C。二、填空题21.【分析】(1)生物体的形态结构都是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2)青蛙的一生经过:受精卵、蝌蚪、幼蛙和成蛙四个阶段,且幼体蝌蚪和成蛙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别明显,属于变态发育。【解答】解:(1)由①受精卵孵出的②蝌蚪,头两侧有外鳃,为呼吸器官,③成蛙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2)青蛙的发育过程为:受精卵→蝌蚪→幼蛙→青蛙,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蝌蚪的外鳃退化再长出内鳃,成体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上相差很大,为变态发育。(3)蝌蚪身体分为头、躯干和尾,而青蛙身体分头、躯干、四肢;蝌蚪有尾无四肢,青蛙有四肢无尾;蝌蚪的鳃和侧线消失,青蛙的眼睛大而突出,口腔宽阔。但它们的生活习性完全不同,蝌蚪生活在水里,用鳃呼吸、有尾、无四肢,青蛙水陆两栖,用肺呼吸、无尾、有四肢。故答案为:(1)受精卵鳃(2)变态发育(3)四肢尾呼吸器官生活环境蝌蚪无有鳃水成蛙有无肺和皮肤水中和陆地22.【分析】生物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解答】解:(1)“豌豆是遗传学研究中常用的植物实验材料”,原因之一是它具有很多明显的相对性状,“比如种子的圆粒和皱粒、豆荚的绿色和黄色等”。植物的果实是由子房发育而成,其中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子房壁的基因组成没有发生变化,因此果皮的颜色和基因组成由母株的基因决定,与授的花粉没有关系。所以,“现将纯种黄色豌豆授以纯种绿色豌豆的花粉”,则该植株所结豌豆豆荚的颜色及基因组成分别是黄色、bb;遗传图解如图1:。(2)表格中,第三组亲代都是长翅,子代出现了残翅,表明残翅是隐性性状,长翅是显性性状。因此果蝇翅型的显性性状为长翅;“果蝇的翅型有长翅和残翅两种类型,控制这一相对性状的基因用G、g表示”,则长翅是基因型是GG或Gg,残翅的基因型是gg。第三组杂交实验中,亲代长翅果蝇遗传给子代残翅的基因一定是g,因此亲代长翅果蝇的基因型是Gg,遗传图解如图3:。从图3中看出,子代长翅果蝇中杂含的个体(Gg)所占得比例为1:2;“现有一只长翅雄果蝇,为了检测其基因组成,让它与残翅雌果蝇交配,产生足够多的后代”,可能的实验结果:①后代有长翅果蝇和残翅果蝇,则长翅雄果蝇的基因组成是Gg(写现象及结论),②后代全身长翅果蝇,则长翅雄果蝇的基因组成是GG(写现象及结论)。(3)如图,长颈鹿在进化过程中,颈和前肢长的个体被保留下来,而颈和前肢短的个体被淘汰了,原因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在决定长颈鹿变异个体生存或淘汰的过程中,起选择作用的因素是食物。故答案为:(1)相对性状;黄色、bb(2)①若后代有长翅果蝇和残翅果蝇,则长翅雄果蝇的基因组成是Gg②后代全为长翅果蝇,则长翅雄果蝇的基因组成是GG(3)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食物23.【分析】(1)南瓜属于双子叶植物,南瓜种子的胚根吸收子叶中的营养物质最先发育成植物的根,根的伸长区生长最快,通过成熟区大量的根毛吸收水分和无机盐。(2)植物开花完成传粉和受精后,除雌蕊的子房外,其他结构逐渐凋落,最后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3)图中表示花粉从[1]雄花的花药中散落到[2]雌花的雌蕊柱头上表示的生理过程是异花传粉。[3]为南瓜果实,[4]是种子,[5]表示南瓜种子的萌发,a曲线中的子房完成受精后,子房的细胞不断分裂生长使南瓜的体积不断增大,解答即可。【解答】解:(1)南瓜为雌雄同株植物,图中1为雄花,图1中的花粉落到图2柱头上,这种传粉类型是异花传粉;要结出南瓜,还要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