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第十六课明朝的科技巨著-教学课件(版)_第1页
初中历史:第十六课明朝的科技巨著-教学课件(版)_第2页
初中历史:第十六课明朝的科技巨著-教学课件(版)_第3页
初中历史:第十六课明朝的科技巨著-教学课件(版)_第4页
初中历史:第十六课明朝的科技巨著-教学课件(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6课明朝的科技巨著利玛窦徐光启宋应星第16课明朝的科技巨著利玛窦徐光启宋应星

春秋战国时期四诊法:望色、听声、写影、切脉。

东汉末年,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

东汉末年,擅长外科,精于手术。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

、“外科鼻祖”。“麻沸散”是世界史最早的麻醉剂

唐代尊称为“药王”。著作《千金要方》。659年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唐新本草》

明代皇家太医院判,1590年)完成了192万字的巨著《本草纲目》。中医五大名人春秋战国时期四诊法:东汉末年,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认真阅读P90---91,做好笔记,完成问题。1、《本草纲目》的作者是谁?2、《本草纲目》是一部什么样的著述?3、《本草纲目》内容?结合视频介绍回答

全书190余万字,收入药物1800余种,记载药方11000多个,绘制1100多幅药物插图。全书对所载药物重新分类,纠正了前人的错误,总结了前人经验。认真阅读P90---91,做好笔记,完成问题。1、《本草纲目“上九流”帝王、圣贤、隐士、童仙、文人、武士、农、工、商“中九流”举子、医生、相命、丹青(卖画人)、书生、琴棋、僧、道、尼“下九流”师爷、衙差、升秤(秤手)、媒婆、走卒、时妖(拐骗及巫婆)、盗、窃、娼元代开始把人分为十等: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看表古代医生地位如何?我要学医,做名医!医学世家出身不准学医!考仕途,光宗耀祖。三次考不中,我就要学医!医生地位低下,生活艰苦

帝王、圣贤、隐士、童仙、文人、武士、农、工、商举子、医生、相2、李时珍矢志不移,历经磨砺终成大器。根据课文简述李时珍学医成名经历2、李时珍矢志不移,历经磨砺终成大器。根据课文简述李时珍学医3、中医学巨著《本草纲目》问世本草纲目插图

李时珍用了大约27年的时间才编写完成《本草纲目》,经过了三次改写,于万历六年(1578)最终完成。李时珍参考了800多种书籍,多次去各地实地考察,采集样本。《本草纲目》共52卷,载药1892种(新增药物374种),书中附药物图1109幅,方剂11096首(其中8000余首是李时珍收集和拟定),约190万字,分为16部、60类。每种药物分列释名(确定名称)、集解(叙述产地)、正误(更正过去文献的错误)、修治(炮制方法)、气味、主治、发明(前三项指分析药物的功能)、附方(收集民间流传的药方)等项。全书收录植物药有881种,附录61种,共942种,再加上具名未用植物153种,共计1095种,占全部药物总数的58%。此书特点:图文并茂详解3、中医学巨著《本草纲目》问世本草纲目插图

对内:总结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使我国药物学研究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对外:流传到日、英、法等国,为世界医药学作出了重大贡献。4、你如何认识该书的地位价值?《本草纲目》不同版本:日文、拉丁文、法文、德文、英文、俄文等5、《本草纲目》传播与影响

1951年,在维也纳举行的世界和平理事会上,李时珍即被列为古代世界名人。达尔文称赞《本草纲目》是“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毫无疑问,明代最伟大的科学成就,是李时珍那部在本草著作中登峰造极的著作《本草纲目》。李时珍作为科学家,达到了同伽利略、维萨留斯的科学活动隔绝的任何人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

——(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对内:总结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使我国药物学研李时珍为什么能成为伟大的医药家?初中学生应该学习他哪些优秀品质?1、受家庭环境的熏陶,从小喜爱医药学。2、不追求功名利禄,毕生钻研医药学。3、意志坚强,不畏艰辛。4、实事求是,科学求实。5、具有创新的精神。6、善于总结前人的经验。2李时珍为什么能成为伟大的医药家?1、受家庭环境的熏陶,从小喜二、《天工开物》1、《天工开物》的出现的时期与作者?认真阅读P91—92,做好笔记并完成下列问题。2、《天工开物》是一部什么著作?3、《天工开物》的主要内容有哪些?4、《天工开物》在世界科技史上有何地位?明朝宋应星科学巨著

全书广泛记载了各地农作物的品种、特性、栽培方法等,着重叙述了纺织、造纸、烧瓷、采矿、冶炼等手工业生产的过程和技艺。

反映了当时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的发展状况,被外国人称为“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二、《天工开物》1、《天工开物》的出现的时期与作者?”天工开物”这4个字,是用”巧夺天工”和”开物成务”两句古成语合并而成的.前一成语的意思是说,人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精湛的技艺,可以生产出胜过天然形成的精美物品;后一成语的意思是说,如果掌握了事物的规律,就能办成事情.那么,这两句话合并后,总的精神又是什么呢?它就是:只要丰富提高自己的知识技能,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辛勤劳动,就能生产制造出生活所需的各种物品,其精美的程度胜过天然.宋应星考中举人后,五次进京会试均告失败.五次跋涉,见闻大增,他说:“为方万里中,何事何物不可闻”.他在田间、作坊调查到许多生产知识.他鄙弃那些“知其味而忘其源”的“纨绔子弟”与“经士之家”。写《天工开物》,试图引起当权者注意.结果也成功了,做到了毫州知府.《天工开物》的编写背景科举不中,另辟捷径。”天工开物”这4个字,是用”巧夺天工”和”开物成务”两句宋应星(1587年—约1666年),字长庚,汉族,江西奉新人,中国明末清初著名的科学家。一生致力于对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科学考察和研究,收集了丰富的科学资料;同时思想上的超前意识使他成为对封建主义和中世纪学术传统持批判态度的思想家。他的著作和研究领域涉及自然科学及人文科学的不同学科。“中国的狄德罗”(李约瑟)1、《天工开物》的作者简介宋应星的作品可分为以下四大类:①属于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方面的有《天工开物》、《观象》、《乐律》等,其中《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被称作“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②属于人文科学方面的有《野议》、《画音归正》、《杂色文》、《春秋戎狄解》等;③介于上述两大领域之间的有《原耗》、《卮言十种》等;

④属于文学创作的有《思怜诗》、《美利笺》等。

宋应星(1587年—约1666年),字长庚,汉族,江西奉新人2、《天工开物》的内容简介《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有人也称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作者在书中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是中国科技史料中保留最为丰富的一部,它更多地着眼于手工业,反映了中国明代末年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生产力状况2、《天工开物》的内容简介《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3、《天工开物》的价值《天工开物》共三卷十八篇,全书收录了农业、手工业,诸如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生产技术。尤其是《机械》篇详细记述了包括立轴式风车、糖车、牛转绳轮汲卤等农业机械工具,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被西方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明朝末年发行之后,我国本土曾经引起很大的关注,但到了清朝却被列为了禁书。成为鲜明对比的是,17世纪该书被广泛传播到日本、朝鲜,乃至西方之后,居然轰动了整个欧洲,得到了极大的重视。英国学者李约瑟称其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称宋应星为“中国的狄德罗”3、《天工开物》的价值《天工开物》共三卷十八篇,全书收录了农三、农政全书三、农政全书1、徐光启简介徐光启(1562~1633)明代科学家、政治家。字子先,号玄扈,上海人。万历三十二年(1604)进士。从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等学习西方数学、天文、水利、地理、火器等“有用之实学”,译成《几何原本》、《泰西水法》诸书。崇祯六年,病卒,赠少保,谥文定。光启博学强识,治学范围包括数学、天文、历法、地理、水利、火器制造等许多方面,为17世纪中西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以几十年精力,潜心探究农业科学,总结中国历代农学著作和当时农业生产经验,吸收西方科学技术,编著成科学巨著——《农政全书》。全书共六十卷,五十余万字,经陈子龙等整理,于崇祯十二年刊行。著译达六十余种,主要有《崇祯历书》、《测量法义》、《勾股义》、《九章算法》、《徐氏庖言》等。多收于《徐光启集》之中。1、徐光启简介徐光启(1562~1633)明代科学家2、《农政全书》简介《农政全书》按内容大致上可分为农政措施和农业技术两部分。前者是全书的纲,后者是实现纲领的技术措施。所以在书中人们可以看到开垦、水利、荒政等等一些不同寻常的内容,并且占了将近一半的篇幅,这是其他的大型农书所鲜见的。以“荒政”为类,其他大型农书,如汉《氾胜之书》、北魏《齐民要术》,虽然亦偶尔谈及一二种备荒作物,甚至在元王祯《农书》“百谷谱”之末开始出现“备荒论”,但是却不足2000字,比不上《农政全书》。《农政全书》中,“荒政”作为一目,有18卷之多,为全书12目之冠。目中对历代备荒的议论、政策作了综述,水旱虫灾作了统计,救灾措施及其利弊作了分析,最后附草木野菜可资充饥的植物414种。

《农政全书》共60卷,50多万字,分为农本、田制、农事、水利等12类,基本攘括了古代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还介绍了欧洲水利法,是一部集古代农业之大成并吸收了西方科技知识的农学专著。2、《农政全书》简介《农政全书》按内容大致上可分为农政措施和徐光启是我国最早提倡引进红夷大炮用以作战的先驱之一。他面对危如累卵的时局,一直关注军事,在万历年间就披肝沥胆,上疏言“正兵”,同时也参与实务运作,在北京城郊的通州、昌平地区训练新兵,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他又曾为保卫京城出谋划策,而其中最为引入瞩目的就是引进和仿制红夷大炮。

徐光启是我国最早提倡引进红夷大炮用以作战的先驱之一。他面对危课堂小结明朝的科技巨著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李时珍编著的药物学巨著全面总结古代药物学成就药物学研究达到新高度国内外翻刻版本达50多种宋应星编著展现农业、手工业生产过程全面总结技术和经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思想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徐光启编著农学名著50多万字,分为12类介绍西方水利集古代农业之大成课堂小结明朝的科技巨著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李时珍编著的药课后练习毫无疑问,明代最伟大的科技成就,是李时珍那部在本草著作中登峰造极的著作《本草纲目》——英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