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 大气课件_第1页
高一地理 大气课件_第2页
高一地理 大气课件_第3页
高一地理 大气课件_第4页
高一地理 大气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大气第二单元大气北京市永定路中学王海峡2006年9月22日第二单元大气第二单元大气北京市永定路教材理解1.本单元教材主线:大气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关系。大气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第二单元大气教材理解大气人类生活第二单元大气第二单元大气2.本单元教材各课内容联系紧密,环环相扣第二单元大气2.本单元教材各课内容联系紧密,环环相扣第二单元大气3.本单元教材安排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前后呼应,步步深入。

例如:1.第1课讲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布,只是点出大气中的CO2、O3、水汽等可影响地面和大气的温度,其原因则在第2课的“大气的温室效应”中予以讲述。2.第1课为了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成分的影响,举例指出由于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的CO2含量增加,O3含量减少。教材对这些问题点到为止,为后面讲述大气环境问题埋下伏笔。至于这些问题的危害和采取的措施,则留待最后一课讲述。教学中要注意教材安排的这一特点,切不可在学生尚未具备基础知识的情况下,就把后面知识提前讲述。第二单元大气3.本单元教材安排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循第二单元大气4.本单元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读图能力。

本单元在许多图下设置了读图思考题(如:P39的2.16图、P40的2.18图、P53的2.31图等都设置了不同的思考题),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中应予以足够重视。在教学中充分运用读图思考题,既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活跃课堂气氛,又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读图能力。第二单元大气4.本单元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读图能5.本章地理考试的具体内容

2.1大气的组成及氮、氧、二氧化碳、臭氧、水汽和固体杂质等主要成分的作用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2大气的削弱和保温作用

2.3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的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的成因

2.4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大气环流与水热输送的关系

2.5锋面、高低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2.6地理位置、大气环流、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2.7地球温室效应、臭氧层的破坏、酸雨等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危害第二单元大气5.本章地理考试的具体内容第二单元大气第二单元大气6.教法及学法

A.分析本校学生实际,选取切合实际的教法和学法

B.目标导学教学

C.学后写课堂学习小结(知识结构图)、重视课后的“活动”

D.课堂练习抓基础、贴近会考

E.重点题型精讲、练,夯实基础,提高解题能力

F.单元小结及单元统练要及时(one、two、three)

G.鼓励学生用自己习惯的方法、方式记住、理解每一个知识点

H.教师教学尽可能地简单、易懂

I.地理为生活服务第二单元大气6.教法及学法第二单元大气J.根据教学内容,安排简单的实践探究活动及实践性探究练习。K.读图、用图训练

……第二单元大气J.根据教学内容,安排简单的实践探究活动2.7大气环境的保护《臭氧的故事》《CO2的来源与恶果》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培养!

迎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学生易懂,有兴趣!2.7大气环境的保护《臭氧的故事》《CO2的来源与恶果》学生《酸雨的黑色幽默》泡菜

酸雨酸化了土壤以后,进一步也酸化了地下水。德国、波兰和前捷克交界的黑三角地区(当地先以森林,后以森林被酸雨破坏而著名)的一位家庭主妇,在接待日本客人奉茶时说:"我们这个地区只有几口井的井水可供饮用。我们自己也常开玩笑说,只要用井水泡蔬菜,就能够做出很好的泡菜(酯腋菜)来。"染发

酸化的地下水腐蚀自来水管。瑞典南部马克郡的西里那村,有一户人家三个孩子的头发都从金黄色变成了绿色。这就是使马克郡出名的"绿头发"事件。原因是他们把井中的汲水管由锌管换成了铜管,而pH小于5.6的水对铜有较强的腐蚀性,产生铜绿。所以这户人家的浴室和洗漱台都已被染成铜绿色。

慢车

波兰的托卡维兹因酸雨腐蚀铁轨,火车每小时开不到40公里,而且还显得相当危险。2.7大气环境的保护在幽默中感悟胜于老师的讲授《酸雨的黑色幽默》泡菜

酸雨酸化了土壤以后,进一步也酸化主要成分次要成分大气组成主要作用

阅读教材P28,找出大气组成成分,并说一说他们的作用2.1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目标:知道干洁空气的主要组成及地理意义;主要次要大气组成主要作用阅读教材

将下面几种成分的代号填入表中,与其作用进行正确的搭配:A、二氧化碳B、水汽C、臭氧D、氮E、氧F、尘埃构成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成分水汽凝结时,可作凝结核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对地面有保温作用成云致雨的重要条件一切生物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物质地球生命的保护伞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将下面几种成分的代号填入表中,与其作用进行正大气的垂直分层2.1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目标:记住大气垂直分层及对流层的特点。

阅读大气垂直分层图,说一说:1.图中字母代表的大气层的名称.2.读图,字母A代表的大气层的特点。ABCD大气的垂直分层2.1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目标:记住大气垂直分太阳辐射大气吸收作用反射作用散射作用削弱作用地面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保温作用直接热源直接热源

如果没有大气,地表的平均温度为-230C,实际为150C,也就是说,由于大气的保温作用,使地表温度升高了380C。2.2大气的热力状况建立知识结构图太阳辐射大气吸收作用削弱作用地面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保温作用直没有大气的月球有大气的地球的情况大气上界

资料:月球表面,白天在太阳直射的地方,温度可达

1270C,夜晚则降到-1830C,这是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无法想象的。而地球的昼夜温差要小得多。试用大气的作用加以解释:2.2大气的热力状况重视课后活动没有大气的月球有大气的地球的情况大气资料:月球表面1.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A气压差异B太阳风的驱动作用C地面高度不同D地面冷热不均2.产生大气水平运动——风的原动力:A水平气压梯度力B地转偏向力C地面摩擦力D前三个力的合力3.大气运动的最简单的形式是:A气旋和反气旋B风C热力环流D大气环流2.3大气的运动课堂练习抓基础1.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2.产生大气水平运动——风的原课堂练习重基础选择题1、二氧化碳是大气中最重要的()A、形成酸雨的气体B、形成温室的气体C、破坏臭氧层的气体D、形成云雨的气体2、南极臭氧洞的出现,除自然原因的影响外,人类活动的原因主要是指()A、大量释放一氧化碳B、大量排放二氧化硫C、大量排放氟氯烃D、大量排放一氧化二氰3、我国的酸雨主要是硫酸型酸雨,这主要是因为()A、我国是以燃烧木柴为主的国家B、我国是以利用火电为主的国家C、我国是以利用水电为主的国家D、我国是以燃烧煤为主的国家2.7大气环境的保护课堂练习重基础选择题1、二氧化碳是大气中最重要的(2.3大气的运动1.“等压线示意图”画法正确的是()2.“沿海地区近地面大气运动示意图”,其中画法正确的有()聚焦会考2.3大气的运动1.“等压线示意图”画法正确的是(2.5常见天气系统锋面气旋(北半球为例)高低高压脊低压槽低冷锋高压脊线上气流以辐散为主,不易形成锋面。低压槽线上气流以辐合为主,易形成锋面。暖锋弄清原理,迎刃而解2.5常见天气系统锋面气旋(北半球为例)高低高压脊低压槽低冷2.5常见天气系统2.5常见天气系统2.7大气环境的保护二氧化碳浓度增大——温室效应学生的理解2.7大气环境的保护二氧化碳浓度增大——温室效应学生的理解2.7大气环境的保护

臭氧空洞酸雨学生的理解2.7大气环境的保护臭氧空洞大气吸收大气反射太阳大气上界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大气散射2.2大气的热力状况大气吸收大气反射太阳大气上界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到达地面大气上界地面太阳辐射地面吸收大气吸收地面增温地面辐射大气吸收射向宇宙空间射向宇宙空间大气辐射射向地面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大气增温2.2大气的热力状况大气上界地面太地大气吸收地面增温地大气射向宇宙空ABCDEGHF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和保温作用短波辐射长波辐射2.2大气的热力状况巩固练习ABCDEGHF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和保温作用短波辐射长波辐太阳辐射地面辐射玻璃温室大气作用----保温作用知识拓展——地理为生活2.2大气的热力状况太地玻璃温室大气作用----保温作用知识拓展——地理为生活2昼夜(1)白天多云时,由于云层对太阳辐射的

作用增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度

,所以地面温度比晴天

。(2)夜间多云时,由于云层

地面长波辐射,并使大气

作用增强,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所以地面温度比晴天

。晴天与阴天比昼夜温差晴天阴天>反射减弱低吸收逆辐射高融于生活实际2.2大气的热力状况昼夜(1)白天多云时,由于云层对太阳辐射的2.3大气的运动课下探究活动利用海平面的等压线图判断预报风向:

1.准备海平面等压线图根据中央电视台(或其他媒体)绘制的某一天某一时间的我国大部分地区等压线图。如下图示某年9月18日14时我国海平面的等压线图。2.3大气的运动课下探究活动利用海平面的等压线图判断预报风向2.3大气的运动2.根据等压线图,分析预报风向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如图中的大连、北京、乌鲁木齐、广州为代表分析,并填写下表。城市大连北京乌鲁木齐广州风向2.3大气的运动2.根据等压线图,分析预报风向城市大连北京乌2.3大气的运动3.验证风向选择学校附近的空旷地,注意避开地形和建筑物的影响,做一个类似风向标的简易工具。观察时间要与等压线的时间尽量吻合,填写下表。时间12时13时14时15时风向2.3大气的运动3.验证风向时间12时13时14时15时风向2.3大气的运动研究性实践

读上两幅等压线图,说一说:A、B、C、D四处风力最大的是

。2.3大气的运动研究性实践读上两幅等压线图,说一说:2.3大气的运动研究性实践读东亚和北太平洋等压线图,数值围气压值,单位为(hpa)。1.该图为

季等压线图。2.A为

气压中心,名称为

。3.C处风向为

,D处风向为

。4.风力C处比D处

,原因是

。2.3大气的运动研究性实践读东亚和北太平洋等压线图,数值围气能力训练如何根据“世界各地气候类型的降水量和气温月份分配图”判断气候类型?第一步:根据气温曲线图判断该地是南半球还是北半球半球名称气温最高月气温最低月气温曲线形状图形北半球7—8月1—2月锋形(凸形)南半球1—2月7—8月谷形(凹形)2.6气候的形成和变化能力训练如何根据“世界各地气候类型的降水量和气温月份分配图”第二步:以“温”定“带”(即根据最冷月或最热月均温值确定热量带)最冷月平均气温>15ºC——热带气候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ºC—15ºC——亚热带气候或者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冷月平均气温在—15ºC—0ºC——温带气候最冷月平均气温<—15ºC——寒带气候(区别:苔原气候最热月平均气温>0ºC;冰原气候最热月平均气温<0ºC)2.6气候的形成和变化第二步:以“温”定“带”最冷月平均气温>15ºC——热带气候

第三步:以“水”定“型”(即根据年降水量和降水的季节分配情况确定气候类型)年雨型:夏雨型:冬雨型:少雨型:热带雨林气候(P>2000毫米)温带海洋性气候(P=700—1000毫米左右)热带草原气候(P=750—1500毫米)热带季风气候(P=1500—2000毫米)亚热带季风气候(P=1000毫米)温带季风气候(P=500—600毫米)全年降水较多,季节分配均匀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水较少地中海气候降水集中在冬季,夏季降水少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及极地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全年降水很少或无雨(P<250毫米)2.6气候的形成和变化第三步:以“水”定“型名称:特征:分布:名称:特征:分布:地中海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全年高温多雨30º—40º大陆西岸的地区赤道附近练习名称:名称:地中海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全气温的分布:

下图是某个区域夏季等温线分布图,请判断这个区域是在南半球还是北半球,为什么?10ºC15ºC20ºC北半球海岸线理由:气温由南向北降低ACDA地是陆地还是海洋?陆地理由:夏季北半球陆地气温高于海洋气温(C>D)结论:北半球夏季陆地等温线向高纬度凸出,海洋向低纬凸出;冬季与夏季相反;南半球与北半球相反。气温的分布:下图是某个区域夏季等温线分布图,请第二单元大气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第二单元大气请大家批评指正!第二单元大气第二单元大气北京市永定路中学王海峡2006年9月22日第二单元大气第二单元大气北京市永定路教材理解1.本单元教材主线:大气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关系。大气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第二单元大气教材理解大气人类生活第二单元大气第二单元大气2.本单元教材各课内容联系紧密,环环相扣第二单元大气2.本单元教材各课内容联系紧密,环环相扣第二单元大气3.本单元教材安排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前后呼应,步步深入。

例如:1.第1课讲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布,只是点出大气中的CO2、O3、水汽等可影响地面和大气的温度,其原因则在第2课的“大气的温室效应”中予以讲述。2.第1课为了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成分的影响,举例指出由于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的CO2含量增加,O3含量减少。教材对这些问题点到为止,为后面讲述大气环境问题埋下伏笔。至于这些问题的危害和采取的措施,则留待最后一课讲述。教学中要注意教材安排的这一特点,切不可在学生尚未具备基础知识的情况下,就把后面知识提前讲述。第二单元大气3.本单元教材安排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循第二单元大气4.本单元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读图能力。

本单元在许多图下设置了读图思考题(如:P39的2.16图、P40的2.18图、P53的2.31图等都设置了不同的思考题),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中应予以足够重视。在教学中充分运用读图思考题,既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活跃课堂气氛,又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读图能力。第二单元大气4.本单元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读图能5.本章地理考试的具体内容

2.1大气的组成及氮、氧、二氧化碳、臭氧、水汽和固体杂质等主要成分的作用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2大气的削弱和保温作用

2.3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的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的成因

2.4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大气环流与水热输送的关系

2.5锋面、高低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2.6地理位置、大气环流、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2.7地球温室效应、臭氧层的破坏、酸雨等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危害第二单元大气5.本章地理考试的具体内容第二单元大气第二单元大气6.教法及学法

A.分析本校学生实际,选取切合实际的教法和学法

B.目标导学教学

C.学后写课堂学习小结(知识结构图)、重视课后的“活动”

D.课堂练习抓基础、贴近会考

E.重点题型精讲、练,夯实基础,提高解题能力

F.单元小结及单元统练要及时(one、two、three)

G.鼓励学生用自己习惯的方法、方式记住、理解每一个知识点

H.教师教学尽可能地简单、易懂

I.地理为生活服务第二单元大气6.教法及学法第二单元大气J.根据教学内容,安排简单的实践探究活动及实践性探究练习。K.读图、用图训练

……第二单元大气J.根据教学内容,安排简单的实践探究活动2.7大气环境的保护《臭氧的故事》《CO2的来源与恶果》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培养!

迎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学生易懂,有兴趣!2.7大气环境的保护《臭氧的故事》《CO2的来源与恶果》学生《酸雨的黑色幽默》泡菜

酸雨酸化了土壤以后,进一步也酸化了地下水。德国、波兰和前捷克交界的黑三角地区(当地先以森林,后以森林被酸雨破坏而著名)的一位家庭主妇,在接待日本客人奉茶时说:"我们这个地区只有几口井的井水可供饮用。我们自己也常开玩笑说,只要用井水泡蔬菜,就能够做出很好的泡菜(酯腋菜)来。"染发

酸化的地下水腐蚀自来水管。瑞典南部马克郡的西里那村,有一户人家三个孩子的头发都从金黄色变成了绿色。这就是使马克郡出名的"绿头发"事件。原因是他们把井中的汲水管由锌管换成了铜管,而pH小于5.6的水对铜有较强的腐蚀性,产生铜绿。所以这户人家的浴室和洗漱台都已被染成铜绿色。

慢车

波兰的托卡维兹因酸雨腐蚀铁轨,火车每小时开不到40公里,而且还显得相当危险。2.7大气环境的保护在幽默中感悟胜于老师的讲授《酸雨的黑色幽默》泡菜

酸雨酸化了土壤以后,进一步也酸化主要成分次要成分大气组成主要作用

阅读教材P28,找出大气组成成分,并说一说他们的作用2.1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目标:知道干洁空气的主要组成及地理意义;主要次要大气组成主要作用阅读教材

将下面几种成分的代号填入表中,与其作用进行正确的搭配:A、二氧化碳B、水汽C、臭氧D、氮E、氧F、尘埃构成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成分水汽凝结时,可作凝结核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对地面有保温作用成云致雨的重要条件一切生物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物质地球生命的保护伞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将下面几种成分的代号填入表中,与其作用进行正大气的垂直分层2.1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目标:记住大气垂直分层及对流层的特点。

阅读大气垂直分层图,说一说:1.图中字母代表的大气层的名称.2.读图,字母A代表的大气层的特点。ABCD大气的垂直分层2.1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目标:记住大气垂直分太阳辐射大气吸收作用反射作用散射作用削弱作用地面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保温作用直接热源直接热源

如果没有大气,地表的平均温度为-230C,实际为150C,也就是说,由于大气的保温作用,使地表温度升高了380C。2.2大气的热力状况建立知识结构图太阳辐射大气吸收作用削弱作用地面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保温作用直没有大气的月球有大气的地球的情况大气上界

资料:月球表面,白天在太阳直射的地方,温度可达

1270C,夜晚则降到-1830C,这是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无法想象的。而地球的昼夜温差要小得多。试用大气的作用加以解释:2.2大气的热力状况重视课后活动没有大气的月球有大气的地球的情况大气资料:月球表面1.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A气压差异B太阳风的驱动作用C地面高度不同D地面冷热不均2.产生大气水平运动——风的原动力:A水平气压梯度力B地转偏向力C地面摩擦力D前三个力的合力3.大气运动的最简单的形式是:A气旋和反气旋B风C热力环流D大气环流2.3大气的运动课堂练习抓基础1.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2.产生大气水平运动——风的原课堂练习重基础选择题1、二氧化碳是大气中最重要的()A、形成酸雨的气体B、形成温室的气体C、破坏臭氧层的气体D、形成云雨的气体2、南极臭氧洞的出现,除自然原因的影响外,人类活动的原因主要是指()A、大量释放一氧化碳B、大量排放二氧化硫C、大量排放氟氯烃D、大量排放一氧化二氰3、我国的酸雨主要是硫酸型酸雨,这主要是因为()A、我国是以燃烧木柴为主的国家B、我国是以利用火电为主的国家C、我国是以利用水电为主的国家D、我国是以燃烧煤为主的国家2.7大气环境的保护课堂练习重基础选择题1、二氧化碳是大气中最重要的(2.3大气的运动1.“等压线示意图”画法正确的是()2.“沿海地区近地面大气运动示意图”,其中画法正确的有()聚焦会考2.3大气的运动1.“等压线示意图”画法正确的是(2.5常见天气系统锋面气旋(北半球为例)高低高压脊低压槽低冷锋高压脊线上气流以辐散为主,不易形成锋面。低压槽线上气流以辐合为主,易形成锋面。暖锋弄清原理,迎刃而解2.5常见天气系统锋面气旋(北半球为例)高低高压脊低压槽低冷2.5常见天气系统2.5常见天气系统2.7大气环境的保护二氧化碳浓度增大——温室效应学生的理解2.7大气环境的保护二氧化碳浓度增大——温室效应学生的理解2.7大气环境的保护

臭氧空洞酸雨学生的理解2.7大气环境的保护臭氧空洞大气吸收大气反射太阳大气上界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大气散射2.2大气的热力状况大气吸收大气反射太阳大气上界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到达地面大气上界地面太阳辐射地面吸收大气吸收地面增温地面辐射大气吸收射向宇宙空间射向宇宙空间大气辐射射向地面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大气增温2.2大气的热力状况大气上界地面太地大气吸收地面增温地大气射向宇宙空ABCDEGHF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和保温作用短波辐射长波辐射2.2大气的热力状况巩固练习ABCDEGHF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和保温作用短波辐射长波辐太阳辐射地面辐射玻璃温室大气作用----保温作用知识拓展——地理为生活2.2大气的热力状况太地玻璃温室大气作用----保温作用知识拓展——地理为生活2昼夜(1)白天多云时,由于云层对太阳辐射的

作用增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度

,所以地面温度比晴天

。(2)夜间多云时,由于云层

地面长波辐射,并使大气

作用增强,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所以地面温度比晴天

。晴天与阴天比昼夜温差晴天阴天>反射减弱低吸收逆辐射高融于生活实际2.2大气的热力状况昼夜(1)白天多云时,由于云层对太阳辐射的2.3大气的运动课下探究活动利用海平面的等压线图判断预报风向:

1.准备海平面等压线图根据中央电视台(或其他媒体)绘制的某一天某一时间的我国大部分地区等压线图。如下图示某年9月18日14时我国海平面的等压线图。2.3大气的运动课下探究活动利用海平面的等压线图判断预报风向2.3大气的运动2.根据等压线图,分析预报风向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如图中的大连、北京、乌鲁木齐、广州为代表分析,并填写下表。城市大连北京乌鲁木齐广州风向2.3大气的运动2.根据等压线图,分析预报风向城市大连北京乌2.3大气的运动3.验证风向选择学校附近的空旷地,注意避开地形和建筑物的影响,做一个类似风向标的简易工具。观察时间要与等压线的时间尽量吻合,填写下表。时间12时13时14时15时风向2.3大气的运动3.验证风向时间12时13时14时15时风向2.3大气的运动研究性实践

读上两幅等压线图,说一说:A、B、C、D四处风力最大的是

。2.3大气的运动研究性实践读上两幅等压线图,说一说:2.3大气的运动研究性实践读东亚和北太平洋等压线图,数值围气压值,单位为(hpa)。1.该图为

季等压线图。2.A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