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劳动观念现状调查_第1页
初中生劳动观念现状调查_第2页
初中生劳动观念现状调查_第3页
初中生劳动观念现状调查_第4页
初中生劳动观念现状调查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5—初中生劳动观念现状调查

罗丹

介于此次问卷调查的开展,共发放问卷共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60份。占到整体比例的87%,依照问卷调查有效率80%的标准来看,此次问卷调查具有较高的效度和信度。经调查得知,在260个调查样本中,男生有150人,女生有110人。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分別有100人,90人和70人。另外,来自于城市地区的学生有190人,来自于城镇地区的学生有30人,来自于农村地区的学生有50人。

在对学生进行劳动价值取向的调查中了解到,认为劳动就是为了赚钱的学生,占到了整体人数比例的11%,人数为29人;认为通过劳动可以实现自己的价值,为社会作出贡献的学生,占到了整体人数比例的74%,人数为192人;认为不劳而获是可耻的学生,占到了整体人数比例的100%,人数为260人;认为体力劳动者的工作不体面的学生,占到了整体人数比例的31%,人数为80人;认为劳动和其他课程一样需要通过学习来把握的学生,占到了整你人数比例的88%,人数为229人;认为劳动是为了生存的学生,占到了整体人数比例的50%,人数为130人;认为劳动的价值与获得的成就感不成正比的学生占到了整体人数比例的19%,人数为50人。

表示“日常生活中,我乐意和家庭成员一起共同营造整齐舒适的家庭环境〞的学生占有整体人数比例的50%,人数为130人;表示“在其他同学清洁完教室后,我会努力维持教室的洁净〞的学生占有整体人数比例的100%,人数为260人;表示“我认为每个人都需要劳动〞的学生占有整体人数比例的90%,人数为234人;表示“作为家庭成员的一份子,我有必要帮助父母进行家务劳动〞的学生占有整体人数比例的75%,人数为195人;表示“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我需要经常加入社区志愿活动〞的学生占有整体人数比例的20%,人数为52人;表示“作为班级的一份子,我乐意积极加入集体劳动〞的学生占有整体人数比例的93%,人数为241人;表示“作为学生,我努力学习也是在劳动〞的学生占有整体人数比例的100%,人数为260人;表示“作为学生,无需加入体力劳动〞的学生占有整体人数比例的41%,人数为107人。表示“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我加入劳动无益于浪费时间〞的学生占有整体人数比例的2%,人数为5人;表示“我认为可以拿学习当借口推脱劳动而感到庆幸〞的学生占有整体人数比例的33%,人数为86人;表示“当我看到街上的清洁工在清扫街道或清理垃圾时,会由衷钦佩和尊重他们〞的学生占有整体人数比例的88%,人数为229人;表示“每周班级卫生得分较低时,我会感到羞愧〞的学生占有整体人数比例的100%,人数为260人;表示“对于学校或家庭中的劳动,我不计回报〞的学生占有整体人数比例的74%,人数为192人;表示“我乐意在学习的空暇时间去劳动〞的学生占有整体人数比例的28%,人数为73人;表示“加入劳动时,我总是积极投入,为享受劳动成果而愉悦〞的学生占有整体人数比例的85%,人数为221人。表示“我每天起床之后,都会叠好被子〞的学生占有整体人数比例的40%,人数为104人;表示“我能够运用所学的劳动知识解决实际的劳动问题。如正确使用劳动工具〞的学生占有整体人数比例的98%,人数为255人;表示“我会经常去社区(或村委会)帮忙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的学生占有整体人数比例的8%,人数为20人;表示“在家中经常自觉承受家务,如扫地、拖地、浇花、整理房间等〞的学生占有整体人数比例的14%,人数为36人;表示“假使父母在家,我不用劳动〞的学生占有整体人数比例的95%,人数为247人;表示“每次家务,我都可以保质保量地完成〞的学生占有整体人数比例的12%,人数为31人。

调查分析:认知是人在对外界事物的认识中进行信息加工的心理活动过程。与情感、意志相对应。劳动认知是人们对劳动现象、劳动关系、劳动规矩以及价值等的认识,它反映个体劳动认知水平的高低。劳动认知对个体的劳动观起着内部指导作用,并促使个体渐渐形成劳动信念,激发他们按内在的原则去行动,从而形成良好的劳动行为习惯。基于培养学生道德与法治的角度来看:劳动认知能力是主体在面临具体的劳动活动时,能够迅速调集自己的劳动知识、观念,对劳动问题的利与弊迅速做出分析和判断,确定自己所应采取的行为,并能确切把握这种决定的劳动意义的能力。初中阶段是学生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时期。这个时期,他们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都出现了新的飞跃,生理上迎来了发育的其次高峰期,心理上也渐渐接近成人,但还带有稚嫩的特点,尚未达到成熟程度。因此,初中生这种心理上的认知特点反映在劳动认知能力上也凸显了矛盾和不足的一面。一方面,学生自我意识、独立意识逐步加强,开始运用一定的劳动知识、观念、原则来调理自己的劳动行为,但仍显幼稚、冲动与易变。对诱惑的抗争能力较低,简单受到外界的干扰,导致学生可能今天接受了某种劳动观,由于具体情景发生变化,明天却反对它。正是由于社会中一些与主流劳动观相违背的现象屡禁不止,与自己的劳动观相冲突,处于这种环境中的初中生往往出现劳动认知的偏差,由此动摇了内心的劳动观,因而表现出其认知的不稳定性,制约了初中生正确劳动观的形成。

影响初中生劳动观形成的因素,除了外部环境、教育、学生自身等方面存在问题的表层因素外,其背后还蕴蓄着深层次的文化因素。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层的、持久的。轻视体力劳动的传统思想一直以来影响着我国人们的思想观念,这也不可避免地影响初中生对劳动的认识。在我国历史文化发展中,形成了积极和消极的两种劳动观,而倡导“学而优则仕〞“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轻视体力劳动的消极思想观念一直受到封建社会的推崇,这种思想存在着浓重的劳动等级观念。“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导致崇官求官的价值取向深深地影响着古代读书人的思想观念,同时也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