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归园田居(其一)》教学设计单元解读:本单元以“生命的诗意”为人文主题,属于高中语文18个学习任务群的“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任务群。新课标对该任务群的学习目标和内容表述如下:旨在引导学生在诵读和想象中感受诗歌意境,感受诗人的精神境界,体会诗人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欣赏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提高自身的思想修养和诗歌鉴赏能力。教学目标1.通过品读,情境引导,帮助学生领会诗人辞官归田的原因,深刻体会诗人归隐前后的思想情感,从而对作者有一个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2.通过合作探究,自由鉴赏,使学生能自主地从语言技巧、人物形象、思想内容、情感态度等方面找到鉴赏古代诗歌的切入点和方法。3.掌握鉴赏山水田园诗的初步方法。基于以上教学目标,根据情境语文的教学思想,本节课的授课方法及学生的学习方法为:1.诗境化人法:关联相关诗句,以诗境启迪诗意。2.情境学习法:老师引导学生置身文境,缘境明情。
3.交流分享法:学生进入诗境,交流分享。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教学过程:一、简述作者之境况,以引学生入背景之境,读中寻找诗眼。陶渊明,又名陶潜,字元亮,东晋田园诗人,浔阳柴桑人。后人称之为靖节先生,又自称作“五柳先生”。
祖父、父亲曾做过太守、县令一类的官。他幼年时,家世衰落,家境贫寒。他青年时代曾有建功立业的大志,但未得重用。东晋末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仕途充满风险,加之政治腐败,陶渊明对现实很失望。他不愿在纷乱黑暗的现实里随波逐流,曾几次退离仕途,最后,从彭泽令职位上隐退,这一年他41岁,以后终老农村,归来后,作《归园田居》诗一组,共五首,描绘田园风光的美好与农村生活的淳朴可爱,抒发归隐后的愉悦心情。课本中所选是第一首。明确:诗眼,归,以“归”切入,鉴赏诗歌。二、简述作者所处的政治环境,知人论世,以让学生设身处地,研读文本前八句:“少无适俗韵……守拙归园田”,陶渊明为何:“归田园”?交流分析陶渊明辞官归隐的个人原因和社会背景。1.背景一:陶渊明所生活的东晋,政治腐败,社会混乱,门阀势力飞扬跋扈,统治阶级热衷于争权夺利。在这样的政治背景下,想实现政治理想是不可能的,陶渊明不愿同流合污,只有选择离开,选择归隐。2.引导学生入背景之境后,帮助学生抓关键词,重点词,以此为切入点,交流分析作者归隐原因。①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诗境化人(1):“自幼修习儒家经典,爱闲静,念善事,抱孤念,爱丘山,有猛志,不同流俗”。——陶渊明
潜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闲静少言,不慕荣利。——《晋书·陶潜传》由此可知:无适俗韵:指作者适合官场的腐败,不适应官场的阿谀逢迎;性本爱丘山:指作者天性自然,天生喜好宁静简单的田园生活。②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背景二:孝武帝太元十八年(公元393年),29岁,出任江州祭酒,不久便不堪吏职,辞官归家。隆安二年(398年),34岁,加入桓玄幕府。隆安五年(400年),36岁,因母丧回浔阳居丧。隆安七年(402年),38岁,三年丁忧期满,出任镇军将军刘裕参军。晋安帝义煕元年(405年),41岁,为建威将军刘敬宣参军。义熙元年(405年)八月,41岁,最后一次出仕,为彭泽令,在任仅八十余天。义熙二年(406年)春夏间,作《归园田居五首》。入境体会:作者对官场,对为官生活的极其厌倦之情。“误”字,显示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彻底厌恶和误入官场的悔恨交加的情感。尘网:比喻官场。汉代东方朔《与友人书》:“不可使尘网名缰拘锁。”三十年:应为十三年。③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问:学生如何理解“故”?诗境化人(2):“故都的秋”VS“北平的秋”、“北国的秋”……岑参《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孟浩然《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孔雀东南飞》:“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来……”所以“故”,具有感情色彩,亲切,眷恋……,可见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特殊的情感,像故人,像亲人,似至交,印证了“性本爱丘山”句。④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问:“归园田”何以见得就是“守拙”?诗境化人(3):“抱朴守拙,涉世之道。”——《菜根谭》:“筑室种树,逍遥自得……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为政”——晋朝《闲居赋》明确:守拙,封建士大夫自诩清高,不做官,清贫自守,叫守拙。前八句总结:作者宣告辞别旧我!三、多角度“方宅十余亩……鸡鸣桑树颠”八句,从语言技巧、描写手法、思想内容以及情感态度等方面,多角度全方位认识中国古代山水田园诗。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此八句诗,标志中国田园诗在产生时,已达到了诗歌艺术的巅峰。陶渊明,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诗里描写的农村生活景象,实际上很普通,很常见,在陶渊明笔下为什么显得那么美?方法点拨:让学生合作讨论,自主赏析,开放解读本诗的写景艺术,并展示分享,老师予以点评。四、要点明确:(一)意象美:捕捉农村中惯常的景象:庭院、方宅、草屋、榆柳、桃李
村落、炊烟,狗吠、鸡鸣,自然悠闲,宁静,与诗人所在的官场生活形成了鲜明对照。(二)艺术美:多种描写手法的运用,情景交融、白描、由远及近、动静结合,以动衬静等手法的综合运用使常见的乡村景物顿时充满美感,入诗成画,一幅恬静幽美、清新自然、闲适宁静的田园风光图呼之欲出,无不表达诗人追求恬淡生活、悠然淡泊的心境与情怀。(三)语言美:叠词的运用使语言清新淡雅,意蕴无穷:诗境化人(4):“一丽女兮,碧渚之崖。暧暧也,非云非雾,如烟如霞。——南朝梁江淹《水上神女赋》暧暧:迷蒙隐约貌。诗境化人(5):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形容树枝柔弱,随风摇摆。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恋恋不舍的样子。依依:景似有情,欢迎作者归来,实则是作者对田园生活的一种深情。五、置身诗境,体会后四句。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方法点拨,让学生置心于诗中的桃花源,凝神闭目,思考“尘杂”“虚室”两个词语的内涵。诗境化人(6):“虚室生白”晋代史学家司马彪解释说:“室比喻心,心能空虚,则纯白独生也。”空明的心灵才能生出光明来。——《庄子》虚室:表面上是指空灵的房间,实指淡泊宁静的心灵。尘杂:官场上的烦心事。此四句是迎接新我,回归田园的颂歌!六、拓展延伸阅读,练习鉴赏山水田园诗。2015年四川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骆宾王返照下层岑,物外狎招寻。兰径薰幽珮,槐庭落暗金。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一遣樊笼累,唯馀松桂心。(1)请简要赏析“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3分)(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志向?结合全诗简要分析。(5分)参考答案:
(1)运用对比衬托的手法,用风声衬托山谷的幽静,用月光深远衬托山谷的空阔。描绘出一幅风声划破山谷的寂静,月光遍洒山谷的幽寂景色。(2)作者用“兰径”“幽珮”“槐庭”“暗金”写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网络直播平台用户数据安全保护与管理协议
- 创新驱动海外矿产投资项目实施与监管合同
- 《医学理论与实践》投稿须知(官方认证)
- 江苏名校2025届高三第三次调查研究考试物理试题理试题含解析
- 吉林省普通高中联合体2024-2025学年高三月考试题(二)生物试题试卷含解析
- 医疗产品购销合同
- 化学工业分析基础试题库
- 群文阅读总结模版
- 2023年教育基础知识试题库及答案
- 译林版三年级起点五年级下册《Grammar Fun time》教学设计
- 宿迁市宿城区项里社区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 阿司匹林的研究进展
- 装配钳工(中级)试题库
- 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三级(高级工)理论知识考核试卷
- 餐饮业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执行指引(1.0版)
- GB/T 20647.9-2006社区服务指南第9部分:物业服务
- 海洋油气开发生产简介课件
- 重庆十八梯介绍(改)课件
- 一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危害评估报告
- 起重吊装作业审批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