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1页
《声声慢》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2页
《声声慢》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3页
《声声慢》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4页
《声声慢》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如梦令》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导入了解诗人的人生际遇,体会前后期作品的不同风格。解读词中意象,把握景与情的关系,感受词的意境美。探寻词人苦闷复杂的精神世界,准确把握“愁”的内涵。学习目标作者介绍

李清照(1084年—1155年),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山东济南)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其词语言清新、音韵和谐,被称为“易安体”,著有词集《漱玉集》。她出身于书香门第,父亲李格非进士出身,是苏轼的学生,藏书甚富,工于词章;母亲王氏乃状元王拱宸孙女,知书能文。在家庭熏陶下,她自小文采出众,名满京城。出嫁后与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搜集整理,二人志趣相投、琴瑟相和。北宋灭亡、金兵入据中原后,李清照流寓南方,加之丈夫病逝,境遇孤苦,最后在颠沛流离中去世。18—42岁:与赵明诚结婚,婚后融洽欢娱,度过了这生中最安宁、幸福的日子。42岁:北宋末日,朝廷腐败,金兵入侵,围困京师。43岁:金灭北宋,二人所存的十余屋金石书画在战火中焚为灰烬。46岁:赵明诚孤身赴任,身染重病,八月十八日去世,终年49岁。47岁:寄居浙江会稽,又逢盗贼,重病缠身,几欲丧命。48岁:再嫁张汝舟不足百日便诉讼离婚。50岁:整理完成赵明诚遗著《金石录》。67—71岁:没有子嗣,凄然一身,悲苦离开人世。无人知道死于何时,葬于何处。作者介绍李清照现存词近50首,其词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内容:热爱自然,闺怨离愁

词风:清丽婉转作者介绍南渡前:描写少女、少妇时期的生活。内容:怀旧悼亡

词风:凄婉哀怨南渡后:思夫、思国、思乡。

北宋灭亡后,志趣相投的丈夫病死在赴任途中,南渡避难的过程中收藏的金石文物又丢失殆尽。这一连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痛。《声声慢》便是这时期的典型代表作品之一。写作背景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品读感知怎样写愁:找出直接抒情的诗句,并赏析。怎样入愁:词人在词中选取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是如何表现出愁情的?为何生愁:本词中的愁是怎么产生的呢?诗词鉴赏怎样写愁:找出直接抒情的诗句,并赏析。动作感受若有所失,寻觅无果环境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处境冷清,心境清冷凄苦无告,沉痛凄厉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愁词眼,收束全篇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愁诗词鉴赏开头三句在语言上有什么特色?结合内容赏析。叠词的作用:增强语言的韵律感,读起来朗朗上口。起强调作用。叠词举例: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柳永《雨霖铃》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诗歌鉴赏中国古典诗词很多是通过意象来传情达意。那么李清照在写作愁情的时候主要借助了哪些意象呢?请赏析。叁淡酒风雁诗歌鉴赏三杯两盏淡酒淡酒风雁用“淡酒”反衬愁浓。“淡”字写出了作者晚年的凄凉惨淡境况。淡酒诗歌鉴赏“酒”在文学作品中体现: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短歌行》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城谢眺楼饯别校叔云》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结论:酒是“愁”的象征。怎敌他、晚来风急!淡酒风雁晚风诗歌鉴赏“风”在文学作品中体现: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百鸟飞回。——杜甫《登高》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结论:秋风渲染愁情,环境的寒衬内心的冷。身心寒冷,独居生活凄惨。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淡酒风雁过雁诗歌鉴赏“雁”在文学作品中体现: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晏殊《浣溪沙》塞外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

总结:雁象征离愁别恨,怀乡之思。亡夫之痛、国破家亡之苦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淡酒风雁黄花诗歌鉴赏“黄花”在文学作品中体现: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晚来独登楼,恨字锁眉头,黄花瘦,雁声断秋。——李清照《南楼令》碧云天,黄花地,秋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嘴,总是离人泪。——王实甫《长亭送别》结论:菊花比喻憔悴的容颜,孤苦飘零的处境。以花喻人。明写菊花,暗写自己,表现词人的凄苦。隐士的象征。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高洁品格的象征。如唐代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诗歌鉴赏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淡酒风雁窗儿“窗”在文学作品中体现: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北朝乐府《木兰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苏轼《江城子》结论:窗象征感悟生命自然,也可表示关联美人女子,借代家室家乡。人生悲欢离合在此上映,抒发词人的人生感悟。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淡酒风雁梧桐诗歌鉴赏“梧桐”在文学作品中体现: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白居易《长恨歌》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更漏子》总结:梧桐是一种凄凉悲伤的象征。一叶知秋,牵愁惹恨;丧偶感伤。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淡酒风雁细雨诗歌鉴赏“细雨”在文学作品中体现: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秦观《浣溪沙》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李璟《摊破浣溪沙》总结:细雨是哀伤﹑愁思的象征。细雨如愁思绵长不断。时间轨迹:1127年:金灭北宋,夫妇所存的十余屋金石书画在战火中焚为灰烬。1129年:赵明诚孤身赴任,身染重病,八月十八日去世。1132年夏:再嫁张汝舟,可惜遇人不淑,9月提出诉讼,与张汝舟离婚。被判刑两年。1151-1156年:没有子嗣,凄然一身,悲苦地离开人世。无人知道死于何时,葬于何处。为何生愁:本词中的愁是怎么产生的呢?祸不单行孤苦飘零诗歌鉴赏概括总结:为何生愁:本词中的愁是怎么产生的呢?祸不单行

孤苦飘零情愁独居之苦家愁丧夫之哀国愁亡国之恨较前期的相思闲愁多了一份深刻与厚重!诗歌鉴赏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奠定哀婉凄凉的感情基调表现了愁情之浓之深淡酒、秋风过雁、黄花、窗儿、梧桐、细雨借景抒情叠词运用直抒胸臆愁首尾呼应

这一单元,我们感受到了曹操对天下归心的渴望、陶渊明悠然恬淡的情怀、李白的豪迈飘逸、杜甫的沉郁深情、苏轼对坎坷人生的感慨、辛弃疾对国家的深沉热爱、李清照的孤独寂寞愁绪。他们喝酒、作诗、画画、游历,或顺境,或逆境,或仕或隐,为我们展开了一幅幅旖旎的画卷。荷尔德林说:“人生充满劳绩,但仍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之上。”或许,真正的诗意并不是这些诗作,而是他们的生命本身。

我们总以为多彩的生活里没有风雨和忧愁,总以为多彩的姿态才是人生的极致,可是谁又能懂,多彩的人生里也有着难以为外人道的不如意,也有着寻常人家都有的苦辣酸甜,只是我们只用眼感受他们的人生,倘若用心来对话,有些风雨我们总会懂得。

其实谁的生命不能成诗呢?只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