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课件_第1页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课件_第2页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课件_第3页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课件_第4页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居民与聚落第一节人口与人种七年级地理上册(RJ)教学课件第1课时第四章居民与聚落第一节人口与人种七年级地理上册(RJ)新课导入地球村第七十亿位居民降生180018501900195020001750新课导入地球村第七十亿位居民降生180018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居民与聚落课件一、世界人口的增长新课讲授1)人口增长:18世纪以前,人口增长十分缓慢;工业革命以后,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才大大加快,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人口迅速增长。一、世界人口的增长新课讲授1)人口增长:18世纪以前,人口世界人口增长曲线世界人口增长曲线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居民与聚落课件从这个图中,你能看出什么问题呢?从这个图中,你能看出什么问题呢?2)增长速度:通常用人口自然增长率来表示,由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决定。3)增长差异:欧洲、北美等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2)增长速度:通常用人口自然增长率来表示,由人口出生率和人

出生率-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自然增长率>0,表示人口增加,数值越大,增长越快。什么是出生率?什么是死亡率?出生率-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什么是

如果人口自然增长率<0,表示人口减少,数值越大,人口减少得越多、越快。如果人口自然增长率<0,表示人口减少,

如果人口自然增长率=0,表示人口即不增长,也不减少,人口停止增长。如果人口自然增长率=0,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居民与聚落课件4)从上图可知,世界人口数量最多的大洲是亚洲,最少的大洲是大洋洲;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非洲,最低的大洲是北美洲。4)从上图可知,世界人口数量最多的大洲是亚洲,最少的大洲是0.120.73-0.074.01德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增长人口在减少0.120.73-0.074.01德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增拓展延伸我国的人口政策是计划生育。具体做法是少生、优生、晚婚、晚育。拓展延伸我国的人口政策是计划生育。具体做法是少生、二、世界人口的分布1.人口密度的定义:人口密度是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人口密度反映了一个地区的人口疏密程度。二、世界人口的分布1.人口密度的定义:人口密度是指平均每平2.世界人口分布特点1)人口稠密区: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东部的沿海和平原地区。2)人口稀疏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湿热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或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人口稀疏。2.世界人口分布特点1)人口稠密区: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人口密度: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单位:人/千米2世界上人口的分布有什么特点?某地区面积4000千米2,人口80万,该地的人口密度是多少?200人/千米2人口密度: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单位:人/千米2世界世界人口分布不均匀请找出人口的稠密区请找出人口的稀疏区世界人口分布不均匀请找出人口的稠密区请找出人口的稀疏区稠密区A

.B

.C

.D

.亚洲东部亚洲南部欧洲北美洲东部“四密”ABCD中低纬度地区沿海平原地区稠密区A.亚洲东部亚洲南4113332“四疏”1

.2

.3

.4

.沙漠地区高原山地高纬度地区雨林地区稀疏区4113332“四疏”1世界人口分布不均的原因

自然条件好,农业发展早工业发展早,经济水平高?少?少?少?少?少?少?少世界人口分布不均的原因自然条件好,农业发展早工业发展早,经3.世界人口分布的原因1)人口稠密区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展较早;或工业发展较早,经济发达。2)人口稀疏区自然环境恶劣,给人类的生存带来困难。3.世界人口分布的原因1)人口稠密区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自然条件好,农业发展早自然条件好,农业发展早工业发展早,经济水平高工业发展早,经济水平高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地区小结人口分布典型地区分布原因稠密区亚洲的东部和南部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展较早欧洲和北美洲东部工业发展较早,经济发达稀疏区沙漠地区极端干旱雨林地区过于湿热高纬度地区终年严寒高原、山区山势高峻世界人口的分布小结人口分布典型地区分布原因稠密区亚洲的东部和南部自然条件1.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带来的后果有()

①交通堵塞②居住条件差③就业困难④饥饿贫困⑤自然环境恶化⑥劳动力短缺⑦国防兵源不足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⑦B随堂演练1.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带来的后果有()

①交通堵312.关于人口增长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迅速增长有利于资源的开发和环境的保护

B.人口增长过快,数量过多,会出现许多社会问题

C.人口增长缓慢,会出现劳动力短缺,人口年轻化的问题

D.人口出现零增长,最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B2.关于人口增长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迅速增长5.当前世界人口的增长趋势是()

A.越来越慢

B.越来越快

C.基本持平

D.稳定不变化6.目前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

A.亚洲

B.欧洲

C.非洲

D.北美洲CB5.当前世界人口的增长趋势是()

A.越来越慢

33第三章天气与气候七年级地理上册(RJ)教学课件第四节世界的气候第2课时第三章天气与气候七年级地理上册(RJ)第四节世界的气课堂回顾

气候两大要素:气温、降水

影响气温和降水的因素是什么?(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课堂回顾气候两大要素:气温、降水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居民与聚落课件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居民与聚落课件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居民与聚落课件一、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新课讲授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一、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新课讲授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1)纬度位置:纬度不同,所接受到的太阳光热不同。一般来说,纬度低,接收太阳光热多,气温就高;纬度高,接收太阳光热少,气温低。1)纬度位置:纬度不同,所接受到的太阳光热不同。一般来说,纬度对温度的影响示意图纬度对温度的影响示意图太阳光线纬度不同的地方,太阳高度不同,获得的热量不同;热量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太阳光2)海陆度位置:距海近,降水多,一日或一年中的气温变化幅度小;距海远,降水少,一日或以年中的气温变化幅度大。2)海陆度位置:距海近,降水多,一日或一年中的气温变化幅度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居民与聚落课件3)地形:地势高,气温低;地势低,气温高;山地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海拔升高,气温降低3)地形:地势高,气温低;地势低,气温高;山地迎风坡多雨,二、气候与人类活动气候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二、气候与人类活动气候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冬季夏季冬季夏季高原沙漠地区高原沙漠地区气候对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气候对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气候的异常变化气候的异常变化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居民与聚落课件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居民与聚落课件

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的漠河镇,1月份平均气温为-30.6度。我国夏季最热的地方是新疆的吐鲁番,7月份的平均气温为33度,人称“火洲”。

号称“三大火炉”的重庆,武汉和南京,7月份平均气温分别为28.6,29.0和28.2。比起火洲的吐鲁番来,还得甘拜下风。拓展延伸我国冬季最冷和夏季最热的地方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的漠河镇,1月份平均气温为-3世界的气候气候与人类活动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日常生活人类生产活动气候异常变化课堂小结地形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世界的气候气候与人类活动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因素

B.地形因素

C.海陆因素

D.洋流因素B2.海南岛比黑龙江省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因素

B.地形因素

C.海陆因素

D.人类活动因素A随堂演练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主要原因是()563.全球气候变暖将可能导致气候的变化和气候带的变迁,受其影响(

)A.黄淮海平原土地盐碱化加剧B.亚寒带针叶林退化为苔原C.温带草原全部变化为热带草原D.青藏高原上的高山冰川总量增多C3.全球气候变暖将可能导致气候的变化和气候带的变迁,受其影响4.下列哪些措施可以应对气候变化(

)

①发展低碳能源经济

②提高植被覆盖率

③加大污染治理的力度

④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加强国际合作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B4.下列哪些措施可以应对气候变化()

①发展低碳能源经济5.温室气体主要有二氧化碳、甲烷、氟氯烃、一氧化二氮等,他们在大气中的含量自工业革命以来呈上升趋势。上述温室气体除能导致全球变暖外,还可能造成的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有(

)

①臭氧层破坏

②酸雨

③城市热岛效应

④湖水富营养化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C5.温室气体主要有二氧化碳、甲烷、氟氯烃、一氧化二氮等,他第四章居民与聚落七年级地理上册(RJ)教学课件第二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第四章居民与聚落七年级地理上册(RJ)第二节世界的语新课导入世界奇观新课导入世界奇观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居民与聚落课件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居民与聚落课件一、世界的语言新课讲授爱:汉语Love:

英语Amour:

法语Rak:

泰国语一、世界的语言新课讲授爱:汉语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是人类文化累积和传承的工具。语言是民族的重要特征之一。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世界语言知多少据估计,全世界大约有3000~4000种语言,其中使用人数超过100万的语言有100种左右,超过5000万的有20种左右。从使用人数上来说,汉语名列榜首,大约有13亿,其次是英语,有4亿多,西班牙语名列第三,有3亿。从使用的广泛程度来说,英语使用最广。英语最初是英国的民族语言,后来由于英国的殖民扩张和国际贸易等活动的扩展,英语的使用就越来越广,现在已成为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等活动中使用最为广泛的语言。哪些语言是比较重要的呢?世界语言知多少据估计,全世界大约有3000~4000

现在全球旅游热,假如你只会说汉语或英语、西班牙语、俄语、阿拉伯语、法语,去哪些国家和地区旅游没有语言障碍?分组合作查图、指图抢答介绍。现在全球旅游热,假如你只会说汉语或英语、西班联合国的工作语言: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联合国的工作语言:阿拉伯语的分布非洲北部西亚阿拉伯语的分布非洲北部西亚法语的分布欧洲西部非洲法语的分布欧洲西部非洲俄语的分布独联体的一些国家俄语的分布独联体的一些国家西班牙语的分布西班牙拉丁美洲的很多国家西班牙语的分布西班牙拉丁美洲的英语的分布欧洲西部亚洲南部大洋洲北美洲非洲东部

和南部英语的分布欧洲西部亚洲南部大洋洲北美洲非洲东部二、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二、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创始人耶稣穆罕默德释加牟尼发源地亚洲西部阿拉伯半岛古印度分布地区欧洲、美洲、大洋洲西亚、东南亚、非洲北部和东部亚洲东部和东南部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创始人耶稣穆罕默德释加牟尼发源地亚洲西部阿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圣保罗大教堂圣保罗大教堂圣彼得大教堂圣彼得大教堂伊斯兰教徒被称为穆斯,在中国又称为回教和清真教。伊斯兰教徒被称为穆斯,在中国又称为回教和清真教。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居民与聚落课件佛教是世界第三大宗教。佛教是世界第三大宗教。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居民与聚落课件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居民与聚落课件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居民与聚落课件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居民与聚落课件基督礼拜在教堂,集中分布欧美大。伊斯兰教穆斯林,清真寺里诵古兰。佛教源于古印度,盛于东亚东南亚。三大宗教特色异,同源亚洲广流传。拓展延伸世界三大宗教基督礼拜在教堂,集中分布欧美大。拓展延伸世界三大宗教三大宗教的发源地及分布地区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创始人耶稣穆罕默德释加牟尼发源地亚洲西部阿拉伯半岛古印度分布地区欧洲、美洲、大洋洲西亚、东南亚、非洲北部和东部亚洲东部和东南部建筑景观教堂清真寺寺庙课堂小结三大宗教的发源地及分布地区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创始人耶稣穆罕默1.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

A.英语

B.汉语

C.俄语

D.阿拉伯语

2.佛教主要分布在(

A.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

B.欧洲和美洲

C.欧洲、美洲和大洋洲

D.欧洲、美洲和亚洲BA随堂演练1.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

A.英语

883.基督教主要分布在(

A.欧洲、美洲和

亚洲

B.亚洲的西亚和东南亚

C.欧洲、美洲和大洋洲

D.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

4.下列建筑中,属于伊斯兰教的是(

A.清真寺

B.布达拉宫

C.日本神社

D.巴黎圣母院CA3.基督教主要分布在(

A.欧洲、美洲和

亚洲5.中国的回族人多信奉(

A.佛教

B.犹太教

C.天主教

D.伊斯兰教

6.属于联合国的工作语言的是(

①俄语②法语③汉语④印度语⑤英语⑥西班牙语⑦阿拉伯语⑧日语⑨葡萄牙语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⑤⑥⑦

C.②③④⑤⑥⑦

D.④⑤⑥⑦⑧⑨DB5.中国的回族人多信奉(

A.佛教

B.7.澳大利亚使用的主要语言是(

A.英语

B.法语C.德语

D.汉语

8.被尊为世界上的三大宗教是(

)

A.基督教

佛教

伊斯兰教

B.基督教

犹太教

伊斯兰教

C.基督教

犹太教

佛教

D.犹太教

佛教

伊斯兰教AA7.澳大利亚使用的主要语言是(

A.英语

第四章居民与聚落七年级地理上册(RJ)教学课件第三节人类的聚居地—聚落第四章居民与聚落七年级地理上册(RJ)第三节人类的聚新课导入早期人类的聚居地一般都选择在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比较优越、自然资源比较丰富的地点。

例如,中国陕西蓝田猿人的遗址,就在一条河流最高的阶地上,当时那里的气候温暖湿润,有较多的动物可供捕猎(考古发现被捕猎的动物种类就有42种)。新课导入早期人类的聚居地一般都选择在地形、气候等自然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居民与聚落课件一、聚落与环境新课讲授我们把人们居住的乡村和城市,统称为聚落。一、聚落与环境新课讲授我们把人们居住的乡村和城市,统称为聚落1)乡村:一般规模小,主要有农村、牧村、渔村等不同类型。居住在乡村的人们一般从事耕作、放牧、捕鱼等生产活动。1)乡村:一般规模小,主要有农村、牧村、渔村等不同类型。居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居民与聚落课件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居民与聚落课件2)城市:城市规模较大,居住在城市里的人们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2)城市:城市规模较大,居住在城市里的人们主要从事工业、服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居民与聚落课件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居民与聚落课件3)聚落形成与环境密切相关:一般来讲,在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优越的地方比较容易形成聚落。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土壤肥沃其他自然资源丰富地形平坦3)聚落形成与环境密切相关:一般来讲,在地形、气候、资源等成都平原成都平原沿江沿海城市群沿江沿海城市群房屋道路商店学校医院农田果园鱼塘人口自然景观改变密集度高度乡村城市稀疏密集矮高稀疏密集少多少多少多有无有无有无稀疏密集小大乡村与城市的景观差异房屋道路商店学校医院农田果园鱼塘人口自然景观改变密集度高度乡105聚落与环境1)聚落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环境因素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主要包括聚落的区位、分布、形态、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2)世界聚落的分布密集地区:平原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历史悠久,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稀疏或没有:高山、荒漠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给人类的生存带来困难3)各地民居建筑的差异聚落与环境1)聚落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环境因素106二、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为了更好的保护和挽救人类的无价之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二、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为了更好的保护和挽救人类的无价北京故宫北京故宫布达拉宫布达拉宫丽江古城丽江古城科隆大教堂--德国科隆大教堂--德国宙斯神殿宙斯神殿当地的气候特点民居的建筑特点北极地区因纽特人的冰屋我国黄土高原上的窑洞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族竹楼拓展延伸世界典型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严寒冬冷夏热高温多雨很低矮,无窗户,保温效果好利用黄土挖掘成窑洞,夏凉冬暖屋顶坡度陡,下部通风隔潮当地的气候特点民居的建筑特点北极地区因纽特人的冰屋我国黄土高人类的聚居地——聚落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乡村、城市形成的因素聚落与环境课堂小结人类的聚居地——聚落聚落与世界文化遗产乡村、城市形成的因素聚1.具有纳西族独特风采的丽江古城分布在我国的哪个省

)A.江苏省

B.四川省

C.云南省

D.广西壮族自治区2.西亚的村庄中的房屋具有墙厚、窗小的特点,是因为当地是

)A.热带雨林地区

B.终年严寒的地区

C.热带沙漠地区

D.热带草原地区CC随堂演练1.具有纳西族独特风采的丽江古城分布在我国的哪个省

1153.对于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民居,正确的方是法

)A.拆除后建设现代化的高楼

B.全部拆除再照原样重建C.应该大力保护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民居

D.不要乱动,任其发展C3.对于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民居,正确的方是法

)C第四章居民与聚落第一节人口与人种七年级地理上册(RJ)教学课件第1课时第四章居民与聚落第一节人口与人种七年级地理上册(RJ)新课导入地球村第七十亿位居民降生180018501900195020001750新课导入地球村第七十亿位居民降生180018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居民与聚落课件一、世界人口的增长新课讲授1)人口增长:18世纪以前,人口增长十分缓慢;工业革命以后,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才大大加快,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人口迅速增长。一、世界人口的增长新课讲授1)人口增长:18世纪以前,人口世界人口增长曲线世界人口增长曲线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居民与聚落课件从这个图中,你能看出什么问题呢?从这个图中,你能看出什么问题呢?2)增长速度:通常用人口自然增长率来表示,由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决定。3)增长差异:欧洲、北美等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2)增长速度:通常用人口自然增长率来表示,由人口出生率和人

出生率-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自然增长率>0,表示人口增加,数值越大,增长越快。什么是出生率?什么是死亡率?出生率-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什么是

如果人口自然增长率<0,表示人口减少,数值越大,人口减少得越多、越快。如果人口自然增长率<0,表示人口减少,

如果人口自然增长率=0,表示人口即不增长,也不减少,人口停止增长。如果人口自然增长率=0,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居民与聚落课件4)从上图可知,世界人口数量最多的大洲是亚洲,最少的大洲是大洋洲;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非洲,最低的大洲是北美洲。4)从上图可知,世界人口数量最多的大洲是亚洲,最少的大洲是0.120.73-0.074.01德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增长人口在减少0.120.73-0.074.01德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增拓展延伸我国的人口政策是计划生育。具体做法是少生、优生、晚婚、晚育。拓展延伸我国的人口政策是计划生育。具体做法是少生、二、世界人口的分布1.人口密度的定义:人口密度是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人口密度反映了一个地区的人口疏密程度。二、世界人口的分布1.人口密度的定义:人口密度是指平均每平2.世界人口分布特点1)人口稠密区: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东部的沿海和平原地区。2)人口稀疏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湿热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或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人口稀疏。2.世界人口分布特点1)人口稠密区: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人口密度: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单位:人/千米2世界上人口的分布有什么特点?某地区面积4000千米2,人口80万,该地的人口密度是多少?200人/千米2人口密度: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单位:人/千米2世界世界人口分布不均匀请找出人口的稠密区请找出人口的稀疏区世界人口分布不均匀请找出人口的稠密区请找出人口的稀疏区稠密区A

.B

.C

.D

.亚洲东部亚洲南部欧洲北美洲东部“四密”ABCD中低纬度地区沿海平原地区稠密区A.亚洲东部亚洲南4113332“四疏”1

.2

.3

.4

.沙漠地区高原山地高纬度地区雨林地区稀疏区4113332“四疏”1世界人口分布不均的原因

自然条件好,农业发展早工业发展早,经济水平高?少?少?少?少?少?少?少世界人口分布不均的原因自然条件好,农业发展早工业发展早,经3.世界人口分布的原因1)人口稠密区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展较早;或工业发展较早,经济发达。2)人口稀疏区自然环境恶劣,给人类的生存带来困难。3.世界人口分布的原因1)人口稠密区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自然条件好,农业发展早自然条件好,农业发展早工业发展早,经济水平高工业发展早,经济水平高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地区小结人口分布典型地区分布原因稠密区亚洲的东部和南部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展较早欧洲和北美洲东部工业发展较早,经济发达稀疏区沙漠地区极端干旱雨林地区过于湿热高纬度地区终年严寒高原、山区山势高峻世界人口的分布小结人口分布典型地区分布原因稠密区亚洲的东部和南部自然条件1.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带来的后果有()

①交通堵塞②居住条件差③就业困难④饥饿贫困⑤自然环境恶化⑥劳动力短缺⑦国防兵源不足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⑦B随堂演练1.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带来的后果有()

①交通堵1472.关于人口增长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迅速增长有利于资源的开发和环境的保护

B.人口增长过快,数量过多,会出现许多社会问题

C.人口增长缓慢,会出现劳动力短缺,人口年轻化的问题

D.人口出现零增长,最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B2.关于人口增长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迅速增长5.当前世界人口的增长趋势是()

A.越来越慢

B.越来越快

C.基本持平

D.稳定不变化6.目前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

A.亚洲

B.欧洲

C.非洲

D.北美洲CB5.当前世界人口的增长趋势是()

A.越来越慢

149第三章天气与气候七年级地理上册(RJ)教学课件第四节世界的气候第2课时第三章天气与气候七年级地理上册(RJ)第四节世界的气课堂回顾

气候两大要素:气温、降水

影响气温和降水的因素是什么?(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课堂回顾气候两大要素:气温、降水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居民与聚落课件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居民与聚落课件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居民与聚落课件一、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新课讲授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一、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新课讲授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1)纬度位置:纬度不同,所接受到的太阳光热不同。一般来说,纬度低,接收太阳光热多,气温就高;纬度高,接收太阳光热少,气温低。1)纬度位置:纬度不同,所接受到的太阳光热不同。一般来说,纬度对温度的影响示意图纬度对温度的影响示意图太阳光线纬度不同的地方,太阳高度不同,获得的热量不同;热量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太阳光2)海陆度位置:距海近,降水多,一日或一年中的气温变化幅度小;距海远,降水少,一日或以年中的气温变化幅度大。2)海陆度位置:距海近,降水多,一日或一年中的气温变化幅度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居民与聚落课件3)地形:地势高,气温低;地势低,气温高;山地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海拔升高,气温降低3)地形:地势高,气温低;地势低,气温高;山地迎风坡多雨,二、气候与人类活动气候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二、气候与人类活动气候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冬季夏季冬季夏季高原沙漠地区高原沙漠地区气候对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气候对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气候的异常变化气候的异常变化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居民与聚落课件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居民与聚落课件

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的漠河镇,1月份平均气温为-30.6度。我国夏季最热的地方是新疆的吐鲁番,7月份的平均气温为33度,人称“火洲”。

号称“三大火炉”的重庆,武汉和南京,7月份平均气温分别为28.6,29.0和28.2。比起火洲的吐鲁番来,还得甘拜下风。拓展延伸我国冬季最冷和夏季最热的地方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的漠河镇,1月份平均气温为-3世界的气候气候与人类活动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日常生活人类生产活动气候异常变化课堂小结地形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世界的气候气候与人类活动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因素

B.地形因素

C.海陆因素

D.洋流因素B2.海南岛比黑龙江省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因素

B.地形因素

C.海陆因素

D.人类活动因素A随堂演练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主要原因是()1723.全球气候变暖将可能导致气候的变化和气候带的变迁,受其影响(

)A.黄淮海平原土地盐碱化加剧B.亚寒带针叶林退化为苔原C.温带草原全部变化为热带草原D.青藏高原上的高山冰川总量增多C3.全球气候变暖将可能导致气候的变化和气候带的变迁,受其影响4.下列哪些措施可以应对气候变化(

)

①发展低碳能源经济

②提高植被覆盖率

③加大污染治理的力度

④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加强国际合作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B4.下列哪些措施可以应对气候变化()

①发展低碳能源经济5.温室气体主要有二氧化碳、甲烷、氟氯烃、一氧化二氮等,他们在大气中的含量自工业革命以来呈上升趋势。上述温室气体除能导致全球变暖外,还可能造成的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有(

)

①臭氧层破坏

②酸雨

③城市热岛效应

④湖水富营养化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C5.温室气体主要有二氧化碳、甲烷、氟氯烃、一氧化二氮等,他第四章居民与聚落七年级地理上册(RJ)教学课件第二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第四章居民与聚落七年级地理上册(RJ)第二节世界的语新课导入世界奇观新课导入世界奇观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居民与聚落课件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居民与聚落课件一、世界的语言新课讲授爱:汉语Love:

英语Amour:

法语Rak:

泰国语一、世界的语言新课讲授爱:汉语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是人类文化累积和传承的工具。语言是民族的重要特征之一。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世界语言知多少据估计,全世界大约有3000~4000种语言,其中使用人数超过100万的语言有100种左右,超过5000万的有20种左右。从使用人数上来说,汉语名列榜首,大约有13亿,其次是英语,有4亿多,西班牙语名列第三,有3亿。从使用的广泛程度来说,英语使用最广。英语最初是英国的民族语言,后来由于英国的殖民扩张和国际贸易等活动的扩展,英语的使用就越来越广,现在已成为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等活动中使用最为广泛的语言。哪些语言是比较重要的呢?世界语言知多少据估计,全世界大约有3000~4000

现在全球旅游热,假如你只会说汉语或英语、西班牙语、俄语、阿拉伯语、法语,去哪些国家和地区旅游没有语言障碍?分组合作查图、指图抢答介绍。现在全球旅游热,假如你只会说汉语或英语、西班联合国的工作语言: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联合国的工作语言:阿拉伯语的分布非洲北部西亚阿拉伯语的分布非洲北部西亚法语的分布欧洲西部非洲法语的分布欧洲西部非洲俄语的分布独联体的一些国家俄语的分布独联体的一些国家西班牙语的分布西班牙拉丁美洲的很多国家西班牙语的分布西班牙拉丁美洲的英语的分布欧洲西部亚洲南部大洋洲北美洲非洲东部

和南部英语的分布欧洲西部亚洲南部大洋洲北美洲非洲东部二、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二、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创始人耶稣穆罕默德释加牟尼发源地亚洲西部阿拉伯半岛古印度分布地区欧洲、美洲、大洋洲西亚、东南亚、非洲北部和东部亚洲东部和东南部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创始人耶稣穆罕默德释加牟尼发源地亚洲西部阿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圣保罗大教堂圣保罗大教堂圣彼得大教堂圣彼得大教堂伊斯兰教徒被称为穆斯,在中国又称为回教和清真教。伊斯兰教徒被称为穆斯,在中国又称为回教和清真教。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居民与聚落课件佛教是世界第三大宗教。佛教是世界第三大宗教。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居民与聚落课件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居民与聚落课件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居民与聚落课件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居民与聚落课件基督礼拜在教堂,集中分布欧美大。伊斯兰教穆斯林,清真寺里诵古兰。佛教源于古印度,盛于东亚东南亚。三大宗教特色异,同源亚洲广流传。拓展延伸世界三大宗教基督礼拜在教堂,集中分布欧美大。拓展延伸世界三大宗教三大宗教的发源地及分布地区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创始人耶稣穆罕默德释加牟尼发源地亚洲西部阿拉伯半岛古印度分布地区欧洲、美洲、大洋洲西亚、东南亚、非洲北部和东部亚洲东部和东南部建筑景观教堂清真寺寺庙课堂小结三大宗教的发源地及分布地区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创始人耶稣穆罕默1.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

A.英语

B.汉语

C.俄语

D.阿拉伯语

2.佛教主要分布在(

A.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

B.欧洲和美洲

C.欧洲、美洲和大洋洲

D.欧洲、美洲和亚洲BA随堂演练1.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

A.英语

2043.基督教主要分布在(

A.欧洲、美洲和

亚洲

B.亚洲的西亚和东南亚

C.欧洲、美洲和大洋洲

D.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

4.下列建筑中,属于伊斯兰教的是(

A.清真寺

B.布达拉宫

C.日本神社

D.巴黎圣母院CA3.基督教主要分布在(

A.欧洲、美洲和

亚洲5.中国的回族人多信奉(

A.佛教

B.犹太教

C.天主教

D.伊斯兰教

6.属于联合国的工作语言的是(

①俄语②法语③汉语④印度语⑤英语⑥西班牙语⑦阿拉伯语⑧日语⑨葡萄牙语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⑤⑥⑦

C.②③④⑤⑥⑦

D.④⑤⑥⑦⑧⑨DB5.中国的回族人多信奉(

A.佛教

B.7.澳大利亚使用的主要语言是(

A.英语

B.法语C.德语

D.汉语

8.被尊为世界上的三大宗教是(

)

A.基督教

佛教

伊斯兰教

B.基督教

犹太教

伊斯兰教

C.基督教

犹太教

佛教

D.犹太教

佛教

伊斯兰教AA7.澳大利亚使用的主要语言是(

A.英语

第四章居民与聚落七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