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云南省红河州市场监督管理局招考4名公益性岗位人员00考试冲刺题3套合1含答案详解卷_第1页
2022年10月云南省红河州市场监督管理局招考4名公益性岗位人员00考试冲刺题3套合1含答案详解卷_第2页
2022年10月云南省红河州市场监督管理局招考4名公益性岗位人员00考试冲刺题3套合1含答案详解卷_第3页
2022年10月云南省红河州市场监督管理局招考4名公益性岗位人员00考试冲刺题3套合1含答案详解卷_第4页
2022年10月云南省红河州市场监督管理局招考4名公益性岗位人员00考试冲刺题3套合1含答案详解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米宝宝科技2022年10月云南省红河州市场监督管理局招考4名公益性岗位人员00考试冲刺题3套合1含答案详解题目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第一卷一.综合能力拔高-押题卷(共100题)1.近年来,某些木匠也称自己为艺术家,但是家具的制作首先必须实用,木匠们在施展着手艺时必须注重其产品的实用性,因此,家具制作不是艺术。

以下最能支持以上结论的是:

A.许多家具制成后放在博物馆内展出

B.一些木匠比其他木匠更注重自己产品

C.木匠们应该比现在更注重自己产品的实用性

D.如果制造者注重物品的实用性,那么,这种物品就不再是艺术品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支持”,确定为加强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家具制作不是艺术。

论据:家具的制作首先必须实用,他们在施展手艺时必须注重其产品的实用性。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不明确项。该项指出许多家具制成后放在博物馆展出,在博物馆展出不代表没有实用性,因此不明确其是否具有实用性,不具有加强作用。

B项:无关选项。该项说的是一些木匠比其他木匠更加注重自己产品,与论点讨论的家具制作不是艺术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

C项:无关选项。该项论述的是木匠们应该比现在更加注重自己产品的实用性,但是并未提到其与艺术的关系,因此与论点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

D项:建立联系。该项说的是如果制造者注重物品的实用性,那么,这种物品就不再是艺术品,建立了“实用性”和“不是艺术”之间的关系,具有加强作用。

因此,选择D选项。

2.黄连:苦涩(

A.花朵:鲜红

B.钻石:坚硬

C.城市:繁华

D.班级:团结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黄连一定是苦涩的,苦涩是黄连的必然属性。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A项:花朵不一定是鲜红的,花朵的颜色可以多样,鲜红是花朵的或然属性,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钻石一定是坚硬的,坚硬是钻石的必然属性,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C项:城市不一定繁华,也可以是萧条的,繁华是城市的或然属性,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D项:班级不一定是团结的,也可以是分裂的,团结是班级的或然属性,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3.有些产品的精心设计使产品方便高效,能给客户带来舒适感,使用时不用阅读复杂的说明或是求助他人。而有些产品恰恰相反,它们的设计没有考虑用户的使用习惯和需要,因而使人们在使用过程中会遇到困难或者迷惑不解的情况,这类产品被人们称为诺曼产品。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诺曼产品的是:

A.某品牌木制大衣柜的底部滑轮质量较差,用户很难将门拉开

B.某款网络游戏很难通关,很多玩家在网上求助怎样破解其中的关卡

C.汽车收音机按钮和其他设备开关的形状、大小都一样,用户很难分辨哪个是收音机按钮

D.某科技公司的精密实验设备附有300页的说明书,一般人觉得里面术语太多,很难读懂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题干定义诺曼产品是产品分类中的一种形式,分析其特点,再结合选项比较即可解题。诺曼产品的定义要点:①设计没有考虑用户的使用习惯和需要;②人们在使用过程中会遇到困难或者迷惑不解的情况。

A项,大衣柜使用困难是因为质量差,不符合要点①。

B项,网络游戏很难通关是因为其本身难度就很大,不是设计不合理,不符合要点①。

C项,汽车按钮一样,用户很难分辨,说明设计不合理,给用户带来困难,符合定义。

D项,精密实验设备说明书一般人觉得难懂,并不是产品设计不合理,不符合要点①。

故本题选C。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没有考虑用户的习惯和需要;

②在使用过程中遇到困难或迷惑。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商品本身的质量有问题,不属于“没有考虑用户的习惯和需要”而导致的“使用困难”,不符合定义;

B项:游戏难度的设置是出于通关的考虑,是设计者为了增加可玩性有意而为之,不属于“没有考虑用户的习惯和需要”而导致的“使用困难”,不符合定义;

C项:汽车收音机按钮与其他设备开关的形状、大小一样,属于“没有考虑到用户的习惯和需要”,用户很难分辨哪个是收音机按钮,体现了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遇到困难或迷惑”,符合定义;

D项:设备的说明书得难懂,并不是设备本身“没有考虑用户的习惯和需要”而导致的“使用困难”,不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到定义关键词,即“设计没有考虑用户的使用习惯和需要”。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用户难以把门拉开是由于滑轮质量差,非设计上的原因造成的;B项游戏难以通关是有些设置上的问题,并不是因为没有考虑到用户的使用习惯和需要;C项汽车收音机按钮在设计上与其他设备开关的形状、大小一样,没有考虑到用户可能会混淆按钮,给用户带来使用上的困难,满足定义关键词,应选;D项是说明书难读懂,非实验设备难以使用。A、B、D三项均不满足定义关键词,均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4.历史证明,每一轮经济危机都伴随着一场深刻的技术革命,然后逐渐走出低谷并开始复苏。不得不承认,金融危机让“中国制造”遭遇空前危机,这造成的直接结果是各地区都在抓产业升级。但同时新的问题出现了,在“抓大放小”的惯性思维下,不少人认为,产业升级是大企业的事,与中小企业没有多大干系。显然,这是一种误读。产业升级的核心动力是科技创新,而中小企业是科技创新最为活跃的力量。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

A.产业升级过程中中国企业面临的新问题

B.产业升级过程中离不开中小企业的参与

C.技术变革是企业渡过金融危机的最好手段

D.产业升级是使“中国制造”渡过金融危机的关键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主旨的提炼和把握。解答这类题目,需要首先分析文段结构,提炼文段关键信息,从而得出文段的主旨。阅读可知,文段通过对一种错误说法的否定引出观点,即中小企业在产业升级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正确答案应与此相关。文段首先指出金融危机的直接结果是各地都在抓产业升级,然后由“不少人认为”引出一种对产业升级的看法,即产业升级是大企业的事,与中小企业没有干系。最后由“显然,这是一种误读”引出作者的观点,即产业升级过程中离不开中小企业的参与。选项中提到“中小企业”的只有B。其他三项均非文段的论述重点,排除。故本题选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阐述背景,揭示“在每一轮金融危机后各地忙抓产业升级”这一现象。接着通过转折关联词“但”引出产业升级过程中的新问题,即错误地认为产业升级与中小企业没有关系。最后一句给出关于“产业升级”的正确认识,即中小企业对产业升级是很重要的。文段结构为“分—总”,强调产业升级需要中小企业成为核心力量。

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是文段主旨的同义替换。A项缺少主体“中小企业”,且表述不清楚,没有阐述具体的新问题是什么。C项缺少核心话题“产业升级”。D项“关键”文段无从体现,属于无中生有。

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为中心理解题。材料首先由历史的经验引出论述对象产业升级,由“但”这一转折关联词可知,材料的重点在这之后,即抓产业升级仍需要重视的问题,由最后一句可知中小企业在这其中起重要作用。因此,结合选项应该选择B项。文段讨论的重点是中小企业在产业升级中的重要性,A项并没有体现出中小企业这一概念;C、D两项内容未抓住材料重点,材料主谈的不是如何渡过金融危机。

故正确答案为B。5.所谓净出口是指:

A.出口减进口

B.进口减出口

C.出口加进口

D.GDP减出口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经济学原理知识。

第二步,贸易差额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出口总值与进口总值之间的差额。净出口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国或地区在某种商品大类的对外贸易中,出口量大于进口量的部分。由此可知,出口减进口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的净出口。

因此,选择A选项。

GDP(国内生产总值):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

6.公共行政的主体是国家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1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行政管理知识。

第二步,公共行政就是国家行政机构依法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有效活动。由此可见,公共行政的主体是国家行政机构,而客体是国家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

因此,本题错误。

公共行政就是国家行政机构依法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有效活动。这一定义的含义包括:首先,公共行政是一种活动,这一活动的主体是国家行政机构,即通常所说的政府或者行政当局,不包括立法和司法机构。其次,这一活动的客体是社会公共事务,与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主体相应的必然是具有社会公共权威的机构,而这一机构在现代社会中非政府莫属。第三,作为一种活动,它必须依法举行,而且必须是有效的。有效包含两层含义,即有效性和效率。

7.0,0,6,24,60,120,(

A.186

B.210

C.220

D.226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解法一:

第一步,观察数列,每项数据皆在幂次数附近波动,考虑幂次修正数列。

第二步,幂次化指数形式如下:

底数数列是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则所求项底数为5+1=6。指数数列是3的常数数列,修正数列是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下一项为-5+(-1)=-6,则所求项为6³-6=210。

因此,选择B选项。

解法二:

第一步,数列变化趋势较为平缓,优先考虑做差。

第二步,做两次差如图所示:

二次差数列是公差为6的等差数列,则下一项为24+6=30,一次差数列下一项为60+30=90,则所求项为120+90=210。

因此,选择B选项。

解法三:

第一步,本题考查特殊数列。

第二步,数字变化无明显规律,考虑因式分解。原数列可分别分解为0=(-1)×0×1,0=0×1×2,6=1×2×3,24=2×3×4,60=3×4×5,120=4×5×6,规律为第n项=(n-2)×(n-1)×n,则下一项=5×6×7=210。

因此,选择B选项。

8.很多人都喜欢将自己眼中的世界分门别类,并用固有的认知打上标签。这种“刻板印象”的存在,确实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我们的认知

,但也将我们的思维框定到已有的版图中,周边世界千变万化,而我们却在熟悉的境地里

、停滞不前。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层次泥足深陷

B.水平闭门造车

C.效率固步自封

D.能力一意孤行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空,横线处所填词语和“提高”搭配,四个选项均可填入文段中。

第二空,横线后出现顿号,故横线处所填词语与“停滞不前”构成并列关系,含义相近,“停滞不前”强调停止下来,不继续前进。C项“固步自封”比喻守着老一套,不求进步,体现出“不前进”的含义,符合文意,当选。

A项“泥足深陷”比喻陷入麻烦的境地却无法轻易脱离或陷于某件事已不能自拔,“陷入麻烦”与“不继续前进”侧重点不一致,且该词语程度过重,排除;

B项“闭门造车”强调不考虑客观实际情况,只凭主观想法办事,与“停滞不前”无法构成同义并列,排除;

D项“一意孤行”指不接受别人的劝告,顽固地按照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做,与“停滞不前”语义相反,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文段出处】《光明时评:我学计算机的,但真不会修电脑,谢谢》

解题思路:第一步,突破口在第二空。顿号表并列,根据“在熟悉的境地里”“停滞不前”可知,所填词要表达“不前进”之意。C项“固步自封”比喻守着老一套,不求进步,符合语境。A项“泥足深陷”比喻陷入麻烦的境地却无法轻易脱离或陷于某件事已不能自拔,文段没有陷入麻烦的境地之意,不符合语境,排除A项。B项“闭门造车”比喻不考虑客观实际情况,只凭主观想法办事;D项“一意孤行”指不顾客观条件,无视别人的意见,独断专行。两者均不能体现“不前进”之意,不符合语境,排除B项和D项。答案锁定C选项。

第二步,验证第一空。“效率”指人或机器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的大小,放在这里指认知的速度会变快,符合语境。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阅读并分析文段,明确空缺处词语的含义。第二步,先看第一空,此处所填词语需体现“刻板印象”对我们认知的影响,依据文意和常识可排除A、B、D。第三步,验证第二空,由“、”可知,此处所填词语与“停滞不前”构成并列关系对应。先看第一空,此处所填词语需体现“刻板印象”对我们认知的影响。根据常识可知,标签化的“刻板印象”是停留在浅层的认知深度上,不利于提高我们的认知层次和水平,排除A、B。且“刻板印象”还容易造成思维固化,不利于提高认知能力,排除D。标签化分门别类处理认知对象,有助于提高效率,C项正确。验证第二空,由“、”可知,所填词语应与“停滞不前”语义相近。“固步自封”比喻安于现状,不求进步,符合文意。故本题选C。9.随着手机和网络的普及,人们开始随时随地获取各种信息。但有研究认为,正是因为人们接触过多信息,导致想法增多。过多想法无法实现时,人们会利用各种信息填充大脑,让无法实现的想法所带来的焦虑暂时不进入脑海。

根据以上描述可以推出:

A.人们的想法增多导致人们随时随地获取信息

B.人们的痛苦随着手机和网络越来越普及而增加了

C.人们的大脑有办法避开痛苦的事情

D.如果人们减少获取额外信息,就可以减少痛苦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依据题干特征和提问方式,确定为归纳推理。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题干中提到的是“因为人们接触过多信息,导致想法增多”,而非“想法增多”导致“获取信息”,排除;

B项:题干中提到“人们接触过多信息,导致想法增多,而过多想法无法实现时,人们会让焦虑暂时不进入大脑”,所以人们的痛苦不会随着手机和网络普及而增加,排除;

C项:题干中最后一句提到“人们会利用各种信息填充大脑,让无法实现的想法所带来的焦虑暂时不进入脑海”,说明人们的大脑有办法避开痛苦的事情,可以推出;

D项:题干中提到的是人们利用各种信息填充大脑,有办法避开痛苦的事情,未提及“减少获取额外信息”与“减少痛苦”的关系,无中生有,排除。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A项与题干因果关系相反,B项题干中并未体现痛苦增加了,D项减少信息获得是否能减少痛苦,题干中没有提到,A、B、D三项均可排除。题干后半段介绍了大脑如何避开痛苦,C项能够推出。故答案选C。

解题思路:第一步,抓住题干中的主要信息。

题干有三个信息,一是人们随时随地获取各种信息,人们接触过多信息,导致想法增多;二是想法多,就有无法实现的想法;三是人们会填充大脑,让无法实现的想法所带来的焦虑暂时不进入脑海。

第二步分析题干信息,并结合选项寻找答案。

A项与题干因果倒置,是因为随时随地获取各种信息,才导致人们想法增多;B项,题干中并未体现痛苦增加;C项能够从原文的最后一句话推知;D项,减少信息就能减少痛苦,题干未提及,故为无关选项,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10.《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又称为“诗三百”。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常用赋、比、兴手法。《蒹葭》为其首篇。(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1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文历史。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在表现手法上分为赋、比、兴。《关雎》是《诗经·国风》的第一篇,也是《诗经》的首篇。

故表述错误。11.眼下的人工智能似乎麻烦不少。研究界对底层技术缺乏突破的争论,产业界对商业应用未达预期的质疑,再加上前段时间“人工智能代表性应用”自动驾驶出现了几次事故等,把人工智能产业推上了________。在一些领域,人工智能应用推进的难度超乎意料。然而,每一次对技术关键点的攻关,也都是突破的机会。技术的突破常常是________,只有积累到一定阶段,才可能带动质变,迎来整体的爆发。此前的艰难之处,如同破晓之前。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风口浪尖

厚积薄发

B.刀山火海

韬光养晦

C.龙潭虎穴

韬光养晦

D.悬崖峭壁

厚积薄发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文段首句谈到人工智能麻烦不少,后文详细列举有哪些麻烦,可见人工智能目前处于广受争议的状态。A项“风口浪尖”比喻激烈尖锐的社会斗争前哨,符合文意,当选;B项“刀山火海”、C项“龙潭虎穴”以及D项“悬崖峭壁”都比喻极其危险和困难的地方,文中不涉及危险,均排除。答案锁定A选项。

第二步,验证第二空。根据“只有积累到一定阶段,才能带动质变”,可见技术的突破是一个积累过程。D项“厚积薄发”指只有准备充分才能办好事情,符合文意。

因此,选择A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可从第二空入手,根据“只有积累到一定阶段,才可能带动质变,迎来整体的爆发”可知,横线处所填成语需体现只有经过长期的积累,才能够有所突破之意。A、D两项“厚积薄发”形容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和准备而获得巨大的成功,符合文意,保留。B、C两项“韬光养晦”比喻隐藏才能,不使外露,不符合文意,排除。

第一空,横线处搭配“推上”,且根据“研究界对底层技术缺乏突破的争论······自动驾驶出现了几次事故等”可知,关于人工智能的争论极为激烈。A项“风口浪尖”比喻社会斗争极为激烈、尖锐的地方,符合文意,且“推上风口浪尖”属于常用搭配,当选。D项“悬崖峭壁”形容山势非常险峻,与文意无关,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文段出处】《人民日报新语:拥抱风潮,更需脚踏实地》12.中国的城市发展,已进入软实力竞争时代。单靠粗放式的资源消耗、廉价劳动力换取硬实力发展的模式已经________,要想可持续发展,必须关注软实力,建设软实力,倚重软实力。

填入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难乎其难

B.微乎其微

C.难以为继

D.难辞其咎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语境。根据“要想可持续发展,必须关注软实力,建设软实力,倚重软实力”可知,该空应体现“不可持续、实行不下去了”这一含义。

第二步,辨析选项。B项“微乎其微”侧重非常少或非常小;D项“难辞其咎”侧重过失的归咎。二者均不能体现无法继续发展下去这一含义,排除B项和D项。A项“难乎其难”指非常困难;C项“难以为继”指难以继续下去。两者相比“难以为继”更能体现“实行不下去”的含义,C项更恰当,排除A项。

因此,选择C选项。13.甲盗窃了摩托车一辆,价值5000余元,朋友乙帮助销售。某乙明知是赃物而卖给了不知情的丙,下列正确的是(

)。

A.乙不构成犯罪

B.乙独立构成犯罪

C.乙与甲构成共犯,是主犯

D.乙和甲共同犯罪,是从犯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刑法。

A项错误,B项正确,根据《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规定:“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本题中,乙帮助甲销售的行为独立构成犯罪。

C、D项错误,根据《刑法》第二十五条第一款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本题中,甲和乙各自犯罪,乙对甲的盗窃行为并未参与,不存在共同的犯罪行为,所以乙和甲对于盗窃行为不能构成共同犯罪。

故正确答案为B。14.在商场里,大部分商品都是尾数价格,如一双皮鞋的价格是398元,而不是400元。这种定价方式被称为尾数定价,又称零头定价。商场根据(

)而这样定价。

A.商品的实物价值

B.消费者的求廉心理

C.市场的行业习惯

D.消费者个人偏好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微观经济。

尾数定价策略是指在确定零售价格时,利用消费者求廉的心理,制定非整数价格,以零头数结尾,使用户在心理上有一种便宜的感觉,或者是价格尾数取吉利数,从而激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促进商品销售。

故正确答案为B。15.为了加强对员工的管理,单位决定实行打卡制度,一个月累计迟到30分钟以上,每分钟扣3块钱,有些家离公司比较远的员工试图改变这一规定,却以失败告终。因为单位规定,制度变更必须经过以下程序,只有获得20%以上的员工签字提议,才能由全体员工进行投票表决。结果,这些家离公司远的员工的提议被大多数员工投票否决了。

由上述论断最可能推出的结论是:

A.投否决票的员工小于或等于80%

B.在家离公司远的员工的提议书上签字的员工不到20%

C.在家离公司远的员工的提议书上签字的员工不少于20%

D.有员工在提议书上签了字,但在表决时又投了否决票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题干关联词“只有……才……”,确定为翻译推理。

第二步,翻译题干。

投票表决→20%以上签字提议

第三步,进行推理。

题干结论提到“员工投票否决”,可知确实“投票表决”了,根据“肯前必肯后”,可以推出:20%以上的员工进行了签字提议。

A项:根据已推出的结论,20%以上的员工进行了签字提议,但投了否决票的员工比例不得而知,无法推出,排除;

B项:根据已推出的结论,提议书上签字的员工应该在20%以上,无法得到“在家离公司远的员工的提议书上签字的员工不到20%”的结论,无法推出,排除;

C项:根据已推出的结论,可知提议书上签字的员工在20%以上,即不少于20%,可以推出;

D项:根据已推出的结论,只知道20%的员工进行了签字提议,但这些人是否在表决时投了否决票不得而知,排除。

因此,选择C选项。

16.4.496保留两位小数约是:

A.4.49

B.5.00

C.4.50

D.4.00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基础计算问题。

第二步,根据题意保留两位小数,则第三位小数要四舍五入,4.496第三位小数是6则进一位为4.50。

因此,选择C选项。

17.生活于另一种生物体内或体表并从其体内获得营养的生物为寄生生物。关于寄生生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虱子和跳蚤都属于寄生动物

B.菟丝子和桑寄生都属于寄生植物

C.绦虫、疥虫和蛔虫常寄生于人体消化道

D.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中都有寄生动物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常识。

A项正确,虱子的成虫和幼虫寄生于寄主体上。寄主主要为:陆生哺乳类动物,少数为海栖哺乳类。跳蚤为动物或人的体外寄生虫,寄主主要为:啮齿动物。

B项正确,菟丝子别名禅真、豆寄生、豆阎王、黄丝、黄丝藤、金丝藤等,一年生寄生草本,茎缠绕,黄色,纤细,无叶。桑寄生属于全寄生种子植物,别称桃树寄生,苦楝寄生等。

C项错误,蛔虫是无脊椎动物,是人体肠道内最大的寄生线虫。绦虫是一种巨大的肠道寄生虫,全部营寄生生活。疥虫是一种永久性寄生螨类,寄生于人和哺乳动物的皮肤表皮层内。

D项正确,无脊椎动物如线虫、蛔虫是寄生动物。脊椎动物如无颌纲七鳃鳗目的所有物种,寄生于其他鱼类身上。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对生物常识的积累,考生可结合实际生活经验,采用排除法作答。根据实际生活经验可知,疥虫常常会引起皮肤病,因此其应该寄生于皮肤表皮层,而不是人体消化道。由此可知,C项说法错误,当选。

A项说法正确。虱子终生在宿主身体上吸血,宿主主要为陆生哺乳类动物,少数为海栖哺乳类动物,人类也常被寄生。跳蚤是小型、无翅、善跳跃的寄生性昆虫,成虫通常寄生于哺乳类动物身上,少数寄生于鸟类身上。

B项说法正确。寄生植物只以活的有机体为食,从绿色的植物获取其所需的全部或大部分养分和水分。根据寄生部位不同,寄生性种子植物可分为茎寄生植物和根寄生植物。寄生在植物地上部分的为茎寄生植物,如菟丝子、桑寄生等;寄生在植物地下部分的为根寄生植物,如列当科植物等。

C项说法错误。绦虫是一种巨大的肠道寄生虫。疥螨别称疥虫,是一种永久性寄生螨类,一般寄生于人和哺乳动物的皮肤表皮层内,能够引起一种伴随着剧烈瘙痒的顽固性皮肤病,即疥疮。蛔虫是无脊椎动物,是人体肠道内最大的寄生线虫。

D项说法正确。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体内都有寄生动物。如绦虫的成虫寄生于脊椎动物,幼虫则主要寄生于无脊椎动物,或以脊椎动物为中间宿主。

故本题选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生物常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绦虫的成虫和人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里。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部、食管、胃、十二指肠、小肠、空肠、大肠、盲肠、结肠以及直肠和肛门。所以绦虫和蛔虫常寄生于人体消化道的说法正确。但是,疥虫又叫疥螨属真螨目,是一种永久性寄生螨类。寄生于人和哺乳动物的皮肤表皮层内,引起一种有剧烈瘙痒的顽固性皮肤病,即疥疮。可见疥虫并非常寄生于人体消化道内而是寄生于皮肤表皮。C项说法错误。

因此,选择C选项。18.善念如花,善举是果。善念之花常开,善举之果却不易结。心怀善念,是有善端,这就像水之源、火之星,正是善的基础。然而,如果徒有善念而不为,也不过停留在“想”的层面,既不能给陷入困境的人以帮助,也不能给社会风气注入正能量,最终难免水源枯竭,火星熄灭。就此而言,________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A.善念和善行是相辅相成,彼此促进的

B.善念对善行起到了驱动和引导作用

C.善行比善念更重要,行动比观念更重要

D.只有落实到善行的善念,才是真正的善念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横线处的上文语境。“就此而言”是对前文的总结。文段前面几句话论述了善念与善行之间的关系。紧接着通过转折词“然而”引出前文重点,只有善念而不去行动是不好的。也就是前文重点侧重于要有“善行”。结尾横线处作为对前文的总结,也应该与前文“善行”保持话题一致。

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善行比善念更重要,行动比观念更重要”与前文话题一致。

因此,选择C选项。

A项:文段没有论及“善念”和“善行”是相互促进的,表述错误,且文段仅强调“善行”,选项话题与原文也不符。B项和D项:都是侧重“善念”这一话题,偏离文段核心话题。

19.反证法指的是为了证明一个命题成立,首先假设该命题不成立,由此推出错误,从而得出该命题成立;归谬法指的是为了反驳一个命题,首先假设该命题成立,由此推出错误,从而得出该命题不成立。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归谬法的是:

A.都说干坏事不得好死,他活得好好的,可见他没有干什么坏事

B.太阳是围绕地球运转的,因为如果太阳不是围绕地球运转的,那么我们将不能看到太阳东升西落,所以,太阳是围绕地球运转的

C.都说人死后是有灵魂存在的。假定人死后是有灵魂存在的,那么从古至今地球上早就“灵满为患”了,所以,人死后是没有灵魂存在的

D.他认为人不是由猴子进化而来的。因为人如果是由猴子进化而来的,那么在猴子与人之间应该存在一个过渡的生物序列,但是事实并非如此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多定义,考查“归谬法”,其关键信息如下:

①为了反驳一个命题,首先假设该命题成立,由此推出错误,从而得出该命题不成立。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没有“推出错误”,也没有“得出该命题不成立”,不符合定义;

B项:为了证明“太阳是围绕地球运转的”成立,首先假设“太阳不是围绕地球运转的”,那么将看不到太阳东升西落,所以说明太阳是围绕地球运转,属于假设该命题不成立,由此推出错误,从而得出该命题成立,属于“反证法”,不符合定义;

C项:为了反驳“人死后是有灵魂存在的”这一命题,首先假设其成立,则地球上早就“灵满为患”了,然而地球没有“灵满为患,所以原命题不成立,属于“归谬法”,符合定义;

D项:为了证明“人不是由猴子进化而来的”成立,首先假设“人是由猴子进化而来的”,那么猴子和人之间应该存在过渡,可事实并非如此,属于假设该命题不成立,由此推出错误,从而得出该命题成立,属于“反证法”,不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C选项。

20.习俗冲击是指生活在某一种习俗中的人初次接触到另一种习俗时所产生的不适感和压力感。

根据以上定义,下列属于习俗冲击的是:

A.湘西女孩小莉考上湖南大学,入学后感觉生活与学习一团糟

B.江南女子小苏第一次去北方某省公婆家过年,对当地下跪磕头的拜年方式难以适应

C.周教授去英国做访问学者,很为自己的“哑巴英语”带来的沟通障碍感到焦虑

D.小高参加“变形记”到一城市富裕家庭短暂生活,被“新家”的奢华震惊了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初次接触到另一种习俗;

②产生不适感和压力感。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小莉进入大学后感觉生活与学习一团糟,这是对新环境的不适应,和“另一种习俗”无关,不符合定义;

B项:生活在江南的小苏第一次到北方,对当地习俗下跪磕头难以适应,体现了“初次接触到另一种习俗时产生不适感”,符合定义;

C项:哑巴英语带来沟通障碍,产生焦虑,是由于语言障碍所带来的,和“另一种习俗”无关,不符合定义;

D项:新家的奢华所带来的震惊,是由于两个家庭较大的贫富差距所带来的,和“另一种习俗”无关,不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B选项。

21.某单位员工除了基本工资之外,其收入很大一部分来源于绩效工资。在今年4月份,该单位第一项目组所有员工的绩效工资高于第二组员工的最高绩效工资,但是该单位本月绩效工资最高的员工并不在第一项目组。

由此可以推出(

)。

A.该单位领导的绩效工资最高

B.该单位其他项目组有些员工的绩效工资没有第一、第二项目组平均的高

C.该单位有些员工既不属于第一项目组也不属于第二项目组

D.第二项目组的平均绩效工资低于单位的平均绩效工资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日常推理题,根据题干信息逐一分析选项。

A项:题干中未提及领导的绩效工资情况,无中生有,排除;

B项:题干中未提及其他项目组员工的绩效工资情况,无中生有,排除;

C项:第一项目组所有员工的绩效工资高于第二组员工的最高绩效工资,则绩效工资最高的员工不在第二组,而该员工也不在第一组,可以推出有些员工既不属于第一项目组也不属于第二项目组,当选;

D项:题干中未提及整改单位的平均绩效工资的情况,无中生有,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22.下列选项中,哪些是不成文宪法国家的宪法渊源。(

A.成文的宪法典

B.成文的宪法性法律

C.宪法惯例

D.不成文的宪法判例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宪法中宪法渊源常识。宪法的渊源,即宪法的表现形式。宪法的渊源主要有以下形式:(1)成文宪法典。这是宪法的主要表现形式。目前,绝大多数国家为成文宪法国家,以法典形式规定国家根本制度。宪法修正案也是宪法典的组成部分之一。(2)宪法性法律。这是从部门法意义上根据法律调整的社会关系以及采取的调整手段、方法所作的一种法律分类。宪法性法律有两种不同含义:一是指成文宪法国家调整宪法法律关系的普通法律;二是指不成文宪法国家立法机关根据普通立法程序制定的,具有普通法律同等效力的、有关宪法内容的法律。(3)宪法惯例。指在长期政治实践中形成并被反复运用,被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普遍遵循的、具有宪法同等效力的习惯或者传统。不成文宪法国家和成文宪法国家都存在宪法惯例。(4)宪法判例。指在宪法无明文规定的情况下,由司法机关在审判实践中逐渐形成并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判例。(5)国际条约与国际习惯。国际条约,是指国际法主体之间就权利义务关系缔结的书面协议。国际习惯,是指国际法主体之间在相互交往中形成的一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行为规则。国际条约、国际习惯是国际法的主要渊源,但能否成为一国宪法的渊源,则取决于一个国家的参与和认可。

综上,不成文宪法国家因没有比较系统的成文宪法典,故其宪法的渊源主要包括宪法性法律、宪法惯例、宪法判例等。

A项正确,成文的宪法典属于成文宪法国家的宪法渊源。

B项错误,成文的宪法性法律是既是成文宪法国家的宪法渊源之一也是不成文宪法国家的宪法渊源之一。

C项错误,宪法惯例成文宪法国家的宪法渊源之一也是不成文宪法国家的宪法渊源之一。

D项错误,不成文的宪法判例是不成文宪法国家的宪法渊源之一。

故正确答案为A。23.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组织知识水平的提高,无论是私人组织还是公共组织的结构设计更倾向于:

A.锥形结构

B.柱形结构

C.塔形结构

D.扁平结构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行政组织知识。

第二步,扁平结构是指组织的管理幅度较大,从而形成管理层次较少的组织结构。有利于缩短上下级距离,密切上下级关系,信息纵向流通快,管理费用低。而且由于管理幅度较大,被管理者有较大的自主性、积极性和满足感。

由此可见,扁平结构在管理过程中具有很多优点,现在的组织结构设计更加倾向于扁平结构。

因此,选择D选项。

A项:锥形结构,又叫金字塔结构,是相对于扁平结构的一种结构模式。是指组织的管理幅度较小,从而形成管理层次较大的组织结构。其优点是:较小的管理幅度可以使每位主管仔细地研究从每个下属那儿得到的有限信息,并对每个下属进行详尽的指导。但过多的管理层次,影响信息从基层传递到高层的速度,而且信息在多层级的传递过程中容易失真,并使得计划的控制工作复杂化。由此可知,锥形结构的缺点是比较明显的,现在组织机构逐渐由锥形结构转向扁平结构。A项错误。

B、C项:柱形结构和塔形结构是干扰选项,这两种不是行政组织结构。B、C项错误。

24.下列俗语与历史人物对应错误的是:

A.过五关,斩六将——赵云

B.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

C.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曹操

D.聪明反被聪明误——蒋干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过五关,斩六将”对应的是关羽。关羽连过曹操五个关卡,斩了六员大将才摆脱曹操投奔刘备,后比喻英勇无比或下决心克服重重困难。故A项对应错误,但符合题意。

因此,选择A选项。

B项:“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诸葛亮描述周瑜赤壁火攻的典故。故B项对应正确,但不符合题意,不当选。

C项:“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是杨修比喻曹操的一场征战。曹刘两军对垒于汉中,曹操久攻不下,正看着碗内鸡肋思索进退之计。此时,士兵来请令,便随口答道:鸡肋!这个口令传到谋士杨修耳中,说:鸡肋鸡肋,食之无肉,弃之有味,今丞相进不能胜,恐人耻笑,明日必令退兵。故C项对应正确,但不符合题意,不当选。

D项:“聪明反被聪明误”出自《三国演义》中蒋干盗书的故事。赤壁之战时,曹魏的蒋干自持才高,自荐去周瑜营中劝降,周瑜将计就计,故意让蒋干盗得蔡瑁、张允的假降书信,从而使曹操杀了这两个劲敌。故D项对应正确,但不符合题意,不当选。

25.纸老虎:外强中干(

A.千里马:知人善用

B.中山狼:恃强称霸

C.井底蛙;目不识丁

D.铁公鸡:吝啬小气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纸老虎比喻外强中干的人,二者为比喻象征关系。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A项:千里马常用来比喻人才,特指有才华的青少年。知人善用意思是善于认识人的品德和才能,最合理地使用。千里马与知人善用不是比喻象征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中山狼形容忘恩负义、恩将仇报的人,而非恃强称霸,二者不是比喻象征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井底蛙比喻目光短浅的人,目不识丁形容一个字也不认得,二者不是比喻象征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D项:铁公鸡比喻极其吝啬的人,铁公鸡与吝啬小气是比喻象征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D。26.我国《刑法》中对完全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是(

)。

A.14周岁

B.16周岁

C.18周岁

D.20周岁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刑法。

《刑法》第十七条第一、二款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因此,我国《刑法》中对完全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是16周岁。

故正确答案为B。27.2007年全球金融海啸肆虐,以家电为代表的消费性电子产品外销的需求急速衰退,家电企业可谓________。为了扩大国内市场,也为了让国内家电企业走出低谷,家电下乡、以旧换新、节能补贴等政策陆续出台。这些扶持性政策________,对家电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如履薄冰有的放矢

B.今非昔比有目共睹

C.举步维艰不负众望

D.江河日下任重道远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明确空缺处词语的含义。第二步,分析文意并辨析第一空备选词语的词义,选择与文意相契合的词语。第三步,第二空备选词语差异较大,根据文意即可确定答案。第一空,“如履薄冰”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不能用于形容家电企业在金融海啸中的处境,排除A。“今非昔比”指形势、自然面貌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多用于现在比过去好的语境,与文段语境不符,排除B。

第二空,“不负众望”指不辜负大家的期望。“任重道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由“对家电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可知,各种扶持性政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任重道远”与句意不符,排除D。

故本题选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金融海啸”“需求急速衰退”以及“低谷”可知,家电企业处境艰难。A项“如履薄冰”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B项“今非昔比”指现在不是过去能比得上的,即现在发展比以前好,而文段是家电企业现在的发展没有以前发展得好。二者不符合语境,排除A项和B项。C项“举步维艰”指迈步艰难,比喻办事情每向前进行一步都十分不容易;D项“江河日下”比喻情况一天天地坏下去。C项和D项都符合语境。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第二空要与“扶持性政策对家电业发展产生巨大推动作用”相呼应。C项“不负众望”指不辜负大家的期望,体现了“扶持性政策起到的作用”,符合语境。D项“任重道远”指担子很重,路程又长,比喻责任重大,不符合语境,排除D项。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空,根据文意,金融海啸造成了家电产品外销衰退,且对应下文“为了让国内家电企业走出低谷”,故横线处所填词语需体现家电企业处于低谷、困境、处境艰难之意。C项“举步维艰”指迈步艰难,比喻办事情每向前进行一步都十分不容易,D项“江河日下”比喻情况一天天地坏下去,均可体现家电企业经营艰难的现状,符合文意,可选。A项“如履薄冰”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与文段强调的家电企业经营困境无关,排除;B项“今非昔比”指现在不是过去能比得上的,多指形势、自然面貌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文段中并未进行现在与过去的比较,且不能表达家电企业现在处境困难之意,排除。

第二空,根据“对家电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可知,所填词语应该形容“扶持性政策”有作用。C项“不负众望”指不辜负大家的期望,符合文意,当选。D项“任重道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强调目标远未达成,与“产生了巨大推动作用”对应不当,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28.从根本上讲,一部电视剧是因为故事、人物与情境让观众在大呼过瘾的同时有所感动和感悟,才能________人气甚至________为社会文化现象,而并非依赖于IP热钱或是演员颜值的________。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提升

演变

比试

B.积累

发展

拼争

C.增加

延伸

较量

D.聚拢

发酵

比拼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三空,“比拼颜值”为习惯搭配。第二空,“发酵”比喻事物受外力影响发生某种发展变化。填入句中形象地表达了由一部高人气电视剧到一种社会文化现象的演变过程。故本题选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一部电视剧是因为故事、人物与情境让观众在大呼过瘾的同时有所感悟,才能________人气”可知,空格要表达出获得高人气的含义。A项“提升”指提高(职位、等级等),侧重于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C项“增加”指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多。二者均包含“有一定基础,在其上拔高、增多”之意。原文没有比较的基础,故二者填入该空与语境不符,排除A项和C项。B项“聚拢”指聚在一起,符合语境。D项“积累”指逐渐聚集,侧重于过程,原文侧重表达能得到高人气的结果,不符合文意,排除D项。答案锁定B选项。

第二步,验证第二空和第三空。第二空,“发酵”比喻事物受外力影响发生某种发展变化,填入该空能够体现“电视剧人气高涨被社会积极讨论,从而形成一种社会文化现象”的意思,比上文“聚拢人气”影响更大,符合“甚至”引导的递进关系,故“发酵”符合语境。第三空,“比拼”指拼力比试,放入该空能够体现出电视剧依赖IP热钱或演员颜值进行比较竞争的意思,符合语境。

因此,选择B选项。29.绿色∶和平

A.高尚∶伟大

B.羌笛∶别离

C.菊花∶高洁

D.乌云∶腐败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绿色”象征“和平”,二者属于象征关系。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高尚”与“伟大”都形容人的优秀品质,二者属于并列关系中的反对关系,排除;

B项:“羌笛”象征思念,与“别离”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

C项:“菊花”象征“高洁”,二者属于象征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D项:“乌云”与“腐败”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

因此,选择C选项。

30.世界杯是全国各个国家在足球领域最梦寐以求的神圣荣耀,也是各个国家(或地区)所有足球运动员的终极梦想,北京时间2010年12月2日晚,国际足联在总部苏黎世经过投票的方式由22名执委选出了2018年世界杯的举办地——(

)获得2018年世界杯举办权。

A.韩国

B.日本

C.俄罗斯

D.巴西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时事热点知识。

第二步,北京时间2010年12月2日晚,国际足联在总部苏黎世经过投票的方式由22名执委选出了未来两届世界杯的举办地——俄罗斯获得2018年世界杯举办权,而代表亚洲的卡塔尔获得2022年世界杯举办。

因此,选择C选项。

A项、B项:2002年韩日世界杯是第17届世界杯足球赛,比赛于2002年5月31日至6月30日在韩国境内10座城市中的10座球场和日本境内10座城市中的10座球场举行。本届是首次在亚洲举行的世界杯,也是首次由两个国家共同举办的世界杯。A项、B项错误。

D项:2014年巴西世界杯是第20届世界杯足球赛。比赛于2014年6月12日至7月13日在南美洲国家巴西境内12座城市中的12座球场内举行。这是继1950年巴西世界杯之后世界杯第二次在巴西举行,也是继1978年阿根廷世界杯之后世界杯第五次在南美洲举行。D项错误。

31.某单位准备举办一年一度的春季运动会,甲科室的所有成员都参加了50米或者100米的短跑项目,该科室的一些年轻成员还参加了一万米的长跑项目。有人推论,该单位里一些参加短跑项目的成员是长期长跑锻炼者。

以下哪项是上述推论正确的前提条件?

A.所有甲科室没有参加一万米长跑项目的成员都不是长期长跑锻炼者

B.一些甲科室没有参加一万米长跑项目的成员不是长期长跑锻炼者

C.一些参加了一万米长跑项目的成员是长期长跑锻炼者

D.所有参加了一万米长跑项目的成员都是长期长跑锻炼者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

论点:该单位里一些参加短跑项目的成员是长期长跑锻炼者。

论据:甲科室所有成员都参加了50米或者100米;甲科室的一些年轻成员还参加了一万米的长跑项目。

本题的论点是讨论该单位参加短跑项目的成员是否为长期长跑锻炼者,论据是讨论甲科室的成员参加了短跑还是长跑,论点论据讨论的话题不一致,结合提问方式,优先考虑搭桥,即在长跑项目的成员和长期长跑锻炼者之间建立联系。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该项只是说甲科室没有参加长跑项目的成员不是长期长跑锻炼者,只能证明该单位一些参加短跑项目的成员不是长期长跑锻炼者,另一部分的情况未知,不明确选项,不能加强,排除;

B项:该项只是说部分甲科室没参加长跑项目的成员不是长期长跑锻炼者,也就是甲科室部分只参加短跑项目的成员不是长期长跑锻炼者,另一部分的情况未知,不明确选项,不能加强,排除;

C项:该项说一些参加了一万米长跑项目的成员是长跑锻炼者,但是否是甲科室的这部分年轻成员不明确,不明确选项,不能加强,排除;

D项:该项说所有参加长跑项目的成员都是长期长跑锻炼者,同时题干已知甲科室的部分成员同时参加了长跑和短跑两个项目,所以可以得出甲科室部分同时参加两个项目的成员是长期长跑锻炼者,建立了参加短跑项目的成员和长期长跑锻炼者之间的联系,搭桥项,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D。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上述推论正确的前提条件”,确定为加强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该单位里一些参加短跑项目的成员是长期长跑锻炼者。

论据:甲科室所有成员都参加了短跑项目;甲科室一些年轻人也参加了长跑项目。

第三步,分析题干。

论据可翻译为:(1)甲科室→短跑;(2)有些甲科室参加长跑;对(2)进行换位,可得:有些参加长跑的是甲科室,结合(1)甲科室→短跑,可以得到有些参加长跑的→甲科室→短跑;即有些参加短跑的参加长跑。要想得到有些参加短跑的是长期长跑锻炼者,必须在长跑和长期长跑锻炼者之间建立联系,即所有参加长跑项目的成员都是长期长跑锻炼者。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题干推论正确所需的前提条件,需首先明确题干的论证结构,找到论据和论点。题干论据为“有人推论”前面的内容,论点为“该单位里一些参加短跑项目的成员是长期长跑锻炼者”。论据和论点之间存在明显的跳跃,则能够在两者之间建立联系的选项就是所要寻找的前提。题干论据:①甲科室的所有成员都参加了50米或者100米的短跑项目;②该科室一些年轻成员参加了一万米的长跑项目。结论:该单位里一些参加短跑项目的成员是长期长跑锻炼者。根据论据①②可知,一些参加了短跑项目的成员也参加了长跑项目。而想要得到题干中的推论,则要在参加长跑项目的人与长期长跑锻炼者之间建立联系,即所有参加一万米长跑项目的成员都是长期长跑锻炼者。所以,只有D项作为前提条件时,题干推论才能成立。故本题选D。32.关于我国劳务派遣用工方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被派遣劳动者与实际用工单位之间不存在劳动关系

B.经营劳务派遣业务,应当向劳动行政部门依法申请行政许可

C.劳务派遣用工一般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

D.被派遣劳动者应在劳务派遣单位参加工会,不能在实际用工单位参加工会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劳动合同法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六十四条,被派遣劳动者有权在劳务派遣单位或者用工单位依法参加或者组织工会,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所以D项说法错误。

因此,选择D选项。

A项: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而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产生的法律关系。劳务关系是劳动者与用工者根据口头或书面约定,由劳动者向用工者提供一次性的或者是特定的劳动服务,用工者依约向劳动者支付劳务报酬的一种有偿服务的法律关系。用人单位向劳务输出公司提出所需人员的条件,由劳务输出公司向用人单位派遣劳务人员,双方订立劳务派遣合同,形成的是较为复杂的劳务关系。具体说,用人单位与劳务输出公司是一种劳务关系,劳动者与劳务输出公司是一种劳动关系,而与其所服务的用人单位也是一种劳务关系。所以被派遣劳动者与实际用工单位之间不存在劳动关系的说法正确。A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B项:根据《劳务派遣行政许可实施办法》第六条第一款,经营劳务派遣业务,应当向所在地有许可管辖权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以下称许可机关)依法申请行政许可。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是劳动行政部门,所以经营劳务派遣业务,应当向劳动行政部门依法申请行政许可的说法正确。B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C项: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六十六条,劳务派遣一般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C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33.历史上,不少豪放派诗人(词人)有婉约佳作,而婉约派也不乏豪放名句,这是一种有趣的“反差”。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这种“反差”的是:

A.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B.晏殊: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C.苏轼: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D.辛弃疾: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A项正确,李清照,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出自李清照《夏日绝句》,意思是活着就要当人中的俊杰,死了也要做鬼中的英雄。这句诗反映出背负着亡国之恨的李清照对金人入侵和一味求安、南渡保全自己的南宋政府表示了强烈的愤慨。因此,与李清照婉约的风格不同。

B项错误,晏殊,北宋名相,婉约派著名词人。“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出自《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意思是那花儿落去我也无可奈何,那归来的燕子似曾相识。渗透在这句诗中的是一种混杂着眷恋和怅惆,既似冲澹又似深婉的人生怅触。因此,与晏殊婉约派的风格相符。

C项正确,苏轼,北宋文学家,豪放派主要代表。“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苏轼的《春宵》,意思是春天的夜晚,即便是极短的时间也十分珍贵。花儿散发着丝丝缕缕的清香,月光在花下投射出朦胧的阴影。诗句华美而含蓄,耐人寻味,含蓄委婉地透露出作者对醉生梦死、贪图享乐、不惜光阴的人的深深谴责。因此,与苏轼豪放的风格不同。

D项正确,辛弃疾,南宋豪放派词人。“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出自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意思是偶一回头,却发现自己的心上人站立在昏黑的幽暗之处。诗人通过此诗反映出自己当时不受重用,文韬武略施展不出,心中怀着一种无比惆怅之感,所以只能在一旁孤芳自赏。因此,与辛弃疾豪放的风格不同。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晏殊是北宋婉约派词人,“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出自《浣溪沙》,意为“无奈地看着那花在风中飘荡、落在地上,燕子归来的样子也是似曾相识”。形容留恋春景而又无法挽留的心情,后来泛指怀念已经消逝了的事物的惆怅心情,是表达物是人非的惆怅情感的婉约词句,故不存在题干中所说的反差。

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文学常识。本题涉及的四位词人都是宋朝著名词人,对于像这样历史上有影响力的文学家,考生要对他们的作品风格、流派有基本的了解。豪放派和婉约派是宋代词坛上的两大流派,苏轼、辛弃疾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晏殊、李清照、柳永等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A项中李清照是婉约派词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意为生时应当做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表达了李清照对金人入侵和一味求安、东渡保全自己的南宋政府的强烈愤慨。此句慷慨雄健,与李清照的婉约风格形成反差。

B项中晏殊是婉约派词人,“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表达的伤春惜时之意,亦属婉约风格,没有形成反差。

C项中苏轼为豪放派诗人,“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写春夜美景,春天的夜晚十分宝贵,花朵盛开,月色醉人。此句风格婉约,与苏轼的豪放派风格形成反差。

D项中辛弃疾为豪放派词人,“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意为偶一回头,却发现自己的心上人站立在昏黑的幽暗之处,此句婉约,与辛弃疾的豪放派风格形成反差。

故本题选B。34.法的适用,通常是指国家司法机关根据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具体应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法的适用的是:

A.某科技公司根据法律相关规定和李某签订了劳动合同

B.张某依法将子女送入学校进行义务教育

C.某海关工作人员认为刘某涉嫌走私手机,因而对其进行查办

D.某地检察机关对王某的渎职案依法进行侦查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

“国家司法机关”、“根据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具体应用法律处理案件”。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选项的主体为某科技公司,不符合“国家司法机关”,不符合定义,排除;

B项:选项的主体为张某,不符合“国家司法机关”,不符合定义,排除;

C项:选项的主体为某海关工作人员,不符合“国家司法机关”,不符合定义,排除;

D项:选项的主体为“某地检察机关”,符合“国家司法机关”,对渎职案依法进行侦查,符合“根据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具体应用法律处理案件”,符合定义,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D。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国家司法机关;

②根据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

③具体应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某科技公司不属于“国家司法机关”,主体不一致,不符合定义;

B项:张某不属于“国家司法机关”,主体不一致,不符合定义;

C项:某海关工作人员不属于“国家司法机关”,主体不一致,不符合定义;

D项:某地检察机关属于“国家司法机关”,主体一致,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D选项。35.下列诗句描述的美食与我国传统节日,对应错误的是:

A.七宝美调和,五味香糁入——清明

B.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端午

C.星灿乌云里,珠浮浊水中——元宵

D.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中秋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传统民俗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腊月八日粥,传自梵王国。七宝美调和,五味香糁入。”出自清朝李福的《腊八粥》。腊八粥,是一种在腊八节用多种食材熬制的粥,也叫做七宝五味粥。吃腊八粥,用以庆祝丰收,一直流传至今古时每逢农历十二月初八,中国民间流传着吃“腊八粥”(有的地方是“腊八饭”)的风俗。A项对应错误。

因此,选择A选项。

B项:“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出自唐朝元稹的《表夏十首》,彩缕指的是绑粽子的带子是彩色的,一般为形成对比都为红色;碧筠(竹子的青皮)粽表示的是包粽子的叶的颜色为深绿色,即为深绿色的粽子。香粳(稻的一种,米粒宽而厚,近圆形,米质黏性强,胀性小);白玉团指的是拨开粽叶后的粽子像玉石一样白。B项正确。

C项:“星灿乌云里,珠浮浊水中”出自南宋周必大的《元宵煮浮圆子前辈似未尝赋此坐间成四韵》,形象地再现了汤圆煮浮时的情景。C项正确。

D项:“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这两句诗出自宋代苏轼的《留别廉守》,表达了诗人中秋佳节对家人团聚的美好愿望,以及抒发了对亲朋好友深深的思念之情。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十分流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到了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北宋皇家中秋节喜欢吃一种“宫饼”,民间俗称为“小饼”、“月团”。那么苏轼的诗“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中的“小饼”,即“宫饼”,也是后来月饼的雏形。D项正确。

36.这时候正是榕树茂盛的时期,树上已经结了小小的果实,而且许多落下来了。它现在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________________。那翠绿的颜色明亮的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面都有一个新生命在颤动。

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

B.从树上垂下来的每一颗果实都结实饱满,焕发出无限生机

C.那么多的绿叶,每片都在风中摇曳,诉说着生的喜悦

D.小小的果实紧而密的挤在一起,一簇一簇,生机盎然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横线处的上下文语境。横线在文段中间,应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横线前文提及榕树茂盛,后文提及“那翠绿的颜色”,故横线处应既提及榕树长得茂盛,有生命力,又提及“翠绿的颜色”。

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符合上述语境,“绿叶”对应文中“翠绿的颜色”,“一簇堆在另一簇”对应文中“茂盛”。

因此,选择A选项。

C项:“绿叶”可对应“绿色”,但“风中摇曳”未体现出“榕树茂盛”。B项和D项:未体现“翠绿的颜色”。

37.把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1)由此形成了一个悖论。

(2)一方面,专业化才能有好作家;另一方面,文学脱离生活本质,专业化难有好作家。

(3)专门文学家的出现,是文学史上产生众多优秀作品的原因之一。

(4)但是,文学的专门化,又使文学家们得以生活在书斋、阁楼、亭子间里,局限在一个独特的小圈子中,与社会和他人的生活相隔离。

(5)文学家们受过良好教育,熟悉各种文学经典,掌握丰富的创作技巧,这些都是普通人难以企及的。

A.2-3-4-5-1

B.3-4-2-1-5

C.3-5-4-1-2

D.3-5-1-2-4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选项,判断首句。③句论述专门文学家的出现带来的好处。②句具体解释专业化的好处和文学脱离生活本质,专业化难有好作家,该句是具体分析。应该③先引出话题,再分析“一方面……另一方面”,排除A项。

第二步,寻找原文突破口。④句转折论述文学的专门化带来的问题,对比选项,④句前面接⑤句和③句正好形成转折。②句和④句不形成转折关系,排除D项。

第三步,对比B项和C项,确定①②的位置。分析可知②句是对①的具体解释,解释“悖论”,故是①②的顺序。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观察选项,判断首句。②句论述专业化和好作家的关系,③句指出专门文学家的出现带来了文学史上众多的优秀作品,从内容上分析,难以判断首句,进而寻找其他线索。

④句出现转折词“但是”,且主要阐述“文学的专门化”给文学家带来的劣势,故前文应论述其优势,对比选项,③句和⑤句均论述了文学家的优势,可与④句构成转折词捆绑,而②句结尾部分未论述文学家的优势,无法与④句构成语义相反的转折词捆绑,故排除D项。

继续对比选项,较大的区别在于①句和②句的先后顺序,②句论述了“专业化”和“好作家”之间的矛盾,是对①句“悖论”的解释说明,故①句应在②句之前,可初步锁定答案为C项。

验证C项,③句首先引出“专门文学家”的话题,随后⑤④两句分别论述其优势与劣势,接着①句的“由此”下结论,指出“悖论”的存在,并通过②句对结论进行了具体解释。经验证,C项顺序符合逻辑,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C。

【文段出处】《文学,请回归生活(文学观象)》38.在现实生活中,人情与法理的冲突是司空见惯的。法律是公共生活领域的共同准则,在制定和执行过程中不应受人情关系的影响,人情关系一旦干涉法律的制定和执行,基于法理的正义和秩序就得不到保证。

上述这段话不表明:

A.人情交往方式在私人生活领域是合理的,但人情交往方式泛化到公共生活领域,就失去了其合理性

B.人情交往关系具有更多的“私人”性质,而公共生活具有更多的“公有性质”,二者在本质上是相互对立的

C.人情关系到了公共生活领域,就显出其狭隘性,不一定对公共生活起破坏作用

D.人情关系到了公共生活领域,会出现以人情分配公共利益的情况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文段一一对应。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对应“人情与法理的冲突是司空见惯的”侧重的是在“法律领域”,而选项则侧重的是“人情交往方式泛化到公共生活领域”,属于偷换概念,错误。B项对应“人情与法理的冲突是司空见惯的”“法律是公共生活领域的共同准则……人情关系一旦干涉法律的制定和执行,基于法理的正义和秩序就得不到保证”,正确。C项对应“人情关系一旦干涉法律的制定和执行,基于法理的正义和秩序就得不到保证”,论述的是人情关系干涉到法律会有不好的结果,所以人情关系到了公共利益不一定对公共生活起到破坏作用,正确。D项对应“人情关系一旦干涉法律的制定和执行,基于法理的正义和秩序就得不到保证”,正确。

因此,选择A选项。

39.重视道德修养的自觉性,强调一个人在独处,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也能做到严于律己,保持操守。这种道德修养方法称为自省。(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1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道德知识。

第二步,自省是指自我评价、自我反省、自我批评、自我调控和自我教育,是孔子提出的一种自我道德修养的方法,是通过自我意识来省察自己言行的过程。

慎独是指在闲居独处无人监督之时,更须谨慎从事,自觉遵守各种道德准则。

由此可见,重视道德修养的自觉性,强调一个人在独处,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也能做到严于律己,保持操守,这种道德修养方法应为慎独,而非自省。题干表述有误。

因此,本题错误。

自省,出自《论语·里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慎独第一次出现在《大学》里:“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原文】

40.负面新闻并不是永远都制造________,从商业角度看,负面宣传在某种情况下可以________销售,尤其在公司和产品不知名的情况下。曾有研究者发现,如果某些书籍的作者让读者感觉________,书被评为劣作却能起到相反的效果——它们的销量增加了45%。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伤害促进亲切

B.损失带动熟悉

C.悲剧刺激陌生

D.难题提高冷淡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

第一步,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明确空缺处词语的含义。第二步,第一空,排除与“制造”搭配不当的B。第三步,第二空,排除与“销售”搭配不当的D。第四步,根据文意,排除不合文意的A。

第一空,“损失”常与“造成”搭配,“制造损失”搭配不当,排除B。

第二空,“提高”与“销售量”搭配恰当,与“销售”搭配不当,排除D。

前文提到“在公司和产品不知名的情况下”,因此第三空应填入能表示“不知名”的词,“亲切”和“熟悉”都表示很知名,与文孤单矛盾,排除A、B。

故本题选C。

解题思路:第一步,突破口在第三空。根据“在公司和产品不知名的情况下”可知,该空应体现“读者对作者不熟悉”这一含义。A项“亲切”和B项“熟悉”与文意相反,排除A项和B项。D项“冷淡”指不热闹或不热情,不符合文意,排除D项。C项“陌生”指生疏、不熟悉,符合文意。锁定答案C项。

第二步,验证第一空和第二空。根据“书被评为劣作却能起到相反的效果……销量增加了……”可知,文段意思是负面新闻不一定一直产生负面影响,有的时候可以提高销量。第一空,“制造悲剧”属于负面影响,符合文意。第二空,“刺激销售”体现提高销量,符合文意。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可从第二空入手,横线处所填词语需与“销售”搭配,D项“提高”一般搭配“销量”,排除。

第三空,横线处所填词语与前文“在公司和产品不知名的情况下”相对应,C项“陌生”对应最恰当,符合文意,保留。A项“亲切”和B项“熟悉”明显与前文“不知名”相矛盾,排除。

第一空,代入验证,C项“悲剧”与“制造”搭配恰当,符合文意,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C。41.按照消费的层次。生活消费可分为,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奢侈资料消费。(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1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微观经济知识。

第二步,按照消费的目的。生活消费可以分为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生存资料维持劳动力简单再生产,是最低级的消费层次;发展资料用于提高人的劳动技能和获取个人进一步发展的机会,在满足生存资料的基础上实现;享受资料是用于提高生活质量的消费资料,也是消费的最高层次。

因此,本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