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九年级(上)段考化学试卷(一)(解析)_第1页
2019九年级(上)段考化学试卷(一)(解析)_第2页
2019九年级(上)段考化学试卷(一)(解析)_第3页
2019九年级(上)段考化学试卷(一)(解析)_第4页
2019九年级(上)段考化学试卷(一)(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九年级(上)段考化学试卷(一)(解析版)2019-九年级(上)段考化学试卷(一)(解析版)26/262019-九年级(上)段考化学试卷(一)(解析版)2019-2020年九年级(上)段考化学试卷(一)(解析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吻合题意,每个2分,共34分)1.以下成语中,必然包含有化学变化的是()A.木已成舟B.花香四溢C.烛炬成灰D.滴水穿石2.酒精跟水混杂后的整体积小于混杂前它们的体积之和,这一事实说明().分子间有必然的缝隙B.分子是能够再分的C.分子是不停运动的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3.以下实验操作正确的选项是()A.

B.

C.

D.点燃酒精灯

称取固体加热液体

量取

液体4.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不正确的操作是().用酒精灯外焰加热B.先给试管预热,再在放药品的部分加热C.试管要倾斜成约45°角D.试管口不能够朝向别人,只能朝向自己5.以下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汽油挥发B.镁带燃烧C.水变成水蒸气D.木材制成桌椅6.化学变化的主要特色是()A.有颜色变化B.有放热现象C.有气体产生D.有新物质生成7.某同学要量取10ml酒精他采用俯视量筒的方法,则该同学量获取酒精的实质体积是()A.大于10mlB.小于10mlC.等于10mlD.无法确定8.经过化学学习你认为以下选项中,化学学科不波及的研究领域是()A.开发新的能源B.合成新的物质C.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D.防治环境污染9.以下各组物质中,都是由分子组成的是()A.水、氢气B.铁、氧气C.氯化钠、铜D.氯化钠、水10.某学生用托盘天平称量食盐时,

错误的将食盐放在右盘里,砝码放在左盘里,

称得食盐质量为

(1g

以下用游码),若按正确的方法称量,食盐的质量应为(

)A.15gB.15.5g

C.14.5g

D.14.0g11.“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清香来”(王安石《梅花》).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梅花香味的原因是()A.分子很小B.分子有质量C.分子间有间隔D.分子在不停地运动12.水烧开后,壶盖被顶开,是因为().水分子的运动加快,撞击壶盖B.水分解成了氢气和氧气C.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水由液态变成气态,体积膨胀D.水分子分成了氢、氧原子,粒子数量增添了13.如图中的事例能说明分子间的缝隙变小的是()A.炒菜时闻到香味B.压缩空气C.干冰升华D.湿衣服晾干14.保护水环境、珍爱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以下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A.大量使用化肥农药B.工业废水办理达标后排放C.使用含磷洗衣粉D.生活污水直接排放15.以下常有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可乐饮料B.加碘食盐C.蒸馏水D.调味食醋16.城市中的生活用水是经自来水厂净化办理过的,其过程可表示为;取水

→沉降→过滤→吸附→消毒→配水.以下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取水

B.过滤

C.消毒

D.沉降17.小明在做过滤操作时,在老师给他的仪器中,

他认为还缺少一种,其中老师给的仪器主要有:漏斗、烧杯、滤纸、铁架台(带铁圈),那么他认为缺少的仪器是()A.小烧杯B.长颈漏斗C.药匙D.玻璃棒二、每题有一个或两个答案吻合题意(每题2分,共16分)18.平时生活中发生的以下变化都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A.玻璃杯被摔碎,米饭变馊B.酒精挥发,湿衣服晾干C.蜡烛燃烧,乒乓球变瘪D.菜刀生锈,牛奶变酸19.在取用液体药品时,若是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取用的最少量是()A.B.1mL~2mLC.3mL~4mLD.5mL~6mL20.给5mL液体加热,需要使用的仪器是以下中的()①试管②烧杯③试管夹④酒精灯⑤蒸发皿⑥石棉网⑦铁架台(铁圈)⑧坩埚钳.A.①③④B.②④⑦C.②④⑥⑦D.④⑤⑧21.用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发现试管破裂,可能的原因有()①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加热②加热前试管外壁上的水没有擦干③加热时试管底部波及灯芯④加热时没有不时的上下搬动试管⑤没有进行预热,直接集中加热试管里液体的中下部.A.①③⑤B.②③④C.②③⑤D.③④⑤22.加热某固体产生了气体,对于这一变化的解析正确的选项是().属化学变化B.若是是化学变化,就不能能存在物理变化C.属物理变化D.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23.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最正确方法是().观察可否澄清、透明进行区分B.品尝可否有异味进行区分C.加肥皂水,搅拌,观察有无泡沫进行区分D.加热,观察有无固体析出进行区分24.为了研究水电解的微观过程,某同学做了一些以下列图的分子、原子的模型,若用“”表示氢原子,用“”表示氧原子,其中能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模型是()A.B.C.25.在一只透明的玻璃杯里装入半杯水,

D.向其中加入一块冰糖,盖上盖子,

马上在液面处画上记号,过一段时间,观察到冰糖消失、液面下降.这一实验说明(

)A.糖溶于水是化学变化

B.分子在不停地运动C.分子间有间隔D.分子会破裂成原子三、理解与应用(每空1分,共38分)26.从以下列图中选择合适的仪器,将其名称写在相应的空格处:(1)固体药品平时存放在

;(2)取少量碳酸钠粉末用

;(3)镁条燃烧时,夹持镁条用27.自来水厂一般要对水进行

;(4)量取必然量的液体用、、

.办理后才输送到千家万户,其中

步是发生了化学变化.28.酒精灯的火焰分为

,我们应用部分给物质加热.29.某同学将浑浊的河水样品倒入烧杯中,先加入明矾粉末搅拌溶解,

静置一会儿后,采用以下列图装置进行过滤,请问:(1)加明矾的作用是

吸附悬浮物,图中还缺少的一种仪器是

,玻璃棒其作用是

;引流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是为(2)过滤时静置一会儿再过滤,这是为了(3)经两次过滤后,滤液仍浑浊,原因可能是(写两条)、滤纸破坏或液面高于滤纸缘4)改进后过滤,获取了澄清透明的水,该同学说“我终于制成了纯水!对此,你有无不相同看法?,简述你的原因.30.某同学加热试管中液体,结果试管炸裂了,请解析可能原因(最少写3条)①②③.3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是:激烈燃烧,发出,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32.物质是由、、组成的,铁是由组成的,氯化钠是由33.为水的天然循环供应能量的是又完成了,发生的变化是

等微粒组成的,比方水是由组成的.,水经过天然循环既实现了变化.

,四、实验与简答(每空

1分,共

12分)34.如图为过滤操作图,看图回答:(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名称①②③(2)请指出错误并改正.错误改正abc35.有一种含有碎菜叶、碎塑料薄膜、泥沙、氯化钠(可溶于水),还拥有必然臭味的生活污水(生活污水的成分很复杂,在此已做简化),将其经去渣、去臭办理可转变成洗手间的清洁用水.问:(1)采用何种操作,能够除去污水中的碎菜叶、碎塑料薄膜及泥沙?;(2)用哪些生活用品能够代替实验室用的滤纸(写一种即可);(3)用什么物质能够除去污水的臭味?;(4)把生活污水回收办理,进行再利用的目的是什么?.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南岚中学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上)段考化学试卷(一)参照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吻合题意,每个2分,共34分)1.以下成语中,必然包含有化学变化的是()A.木已成舟B.花香四溢C.烛炬成灰D.滴水穿石【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鉴识.【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解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和物理变化的实质差异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解析判断.【解答】解:A、木已成舟过程中可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花香四溢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烛炬成灰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滴水穿石过程中可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化学变应选C.【议论】此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解析变化过程中可否有新物质生成,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2.酒精跟水混杂后的整体积小于混杂前它们的体积之和,这一事实说明().分子间有必然的缝隙B.分子是能够再分的C.分子是不停运动的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解析和解决问题.【专题】物质的微观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解析】依照分子的基本特色进行解析:分子之间存在间隔.【解答】解:酒精和水都是由分子组成的物质,它们的分子之间都存在必然的间隔.当把酒精和水混杂今后,两种物质的分子相互穿插浸透,进入相互的缝隙,所以整体积会小于二者的体积之和.应选A.【议论】此题观察学生应用微粒的看法来讲解一些平时生活中的现象,不停运动和粒子间有间隔.

常用到粒子的性质有3.以下实验操作正确的选项是()A.

B.

C.

D.点燃酒精灯

称取固体加热液体

量取

液体【考点】加热器皿-酒精灯;测量容器-量筒;称量器-托盘天平;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专题】常有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解析】A、依照酒精灯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进行判断;B、使用托盘天平时,药品不能够直接放在托盘中;C、依照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解析判断.D、量筒量液时要注意量程的选择,应选择略大于量取液体体积的量程,采用的量程太大,会因刻度不精确而使量取的液体体积不正确,采用的量程太小,多次称量会有误差;【解答】解:A、点燃酒精灯时,切忌用一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以防引起火灾;故操作错误;B、使用托盘天平时,药品不能够直接放在托盘中,故操作错误;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够高出试管容积的,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量筒量液时要注意量程的选择,应选择略大于量取液体体积的量程.应选10毫升,故操作错误;应选:C.【议论】此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有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要点.4.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不正确的操作是().用酒精灯外焰加热B.先给试管预热,再在放药品的部分加热C.试管要倾斜成约45°角D.试管口不能够朝向别人,只能朝向自己【考点】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专题】常有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解析】依照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解析判断.【解答】解:A、加热时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因为外焰温度最高.故正确.B、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要先进行预热,故正确.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要与桌面成45°角,故正确.D、加热时,试管口不能够够对着自己,也不能够对着别认,以防液体沸腾溅出伤人,故错误.应选:D【议论】熟记给试管内液体加热的注意事项,

否则会出现炸裂或液体外溅等情况而伤人,

发生不用要的事故.5.以下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汽油挥发B.镁带燃烧C.水变成水蒸气D.木材制成桌椅【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鉴识.【专题】化学反应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变化与性质.【解析】此题观察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照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解答】解:A、汽油挥发是由液态变成气态,可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B、镁带燃烧生成氧化镁,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C、水变成水蒸气可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D、木材制成桌椅可是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应选B.【议论】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实质差异是解答本类习题的要点.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6.化学变化的主要特色是()A.有颜色变化B.有放热现象C.有气体产生D.有新物质生成【考点】化学变化的基本特色.【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解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实质差异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化学变化是指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的实质特色是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过程中常常陪同着发光、放热、生成气体、生成积淀等现象,但有这些现象的变化不用然是化学变化,故不能够作为判断化学变化的依照.应选D.【议论】解答此题要解析变化过程中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是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若是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7.某同学要量取10ml酒精他采用俯视量筒的方法,则该同学量获取酒精的实质体积是()A.大于

10ml

B.小于

10mlC.等于

10mlD.无法确定【考点】测量容器-量筒.【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有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解析】读取量筒中液体体积时,视线要与液面最洼地方对刻线相平,既不能够俯视,也不能够仰望读数.【解答】解:仰望时看到的读数偏小,俯视时看到的读数偏大,平视时看到的读数标准,量取10ml酒精采用俯视量筒的方法,则该同学量获取酒精的实质体积小于10mL.应选B.【议论】依照量取液体时仰望读数量取到的实质液体体积偏大,俯视读数量取到的液体体积偏小考虑此题.8.经过化学学习你认为以下选项中,化学学科不波及的研究领域是(A.开发新的能源B.合成新的物质C.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D.防治环境污染【考点】化学的研究领域.

)【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化学知识生活化;化学与生活.【解析】依照化学研究的对象考虑此题,知道化学是学什么的,这是一道跨学科的题目,同学们学过物理知道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属于物理学知识.【解答】解:化学研究的是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所以A、B、D都是化学研究的领域.应选:C【议论】熟记化学研究的对象,知道学习了化学后,我们能干什么,如何用化学知识服务于社会.9.以下各组物质中,都是由分子组成的是()A.水、氢气B.铁、氧气C.氯化钠、铜D.氯化钠、水【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解析】A、水由水分子组成、氢气由氢气分子组成;B、铁由铁原子直接组成、氧气由氧气分子组成;C、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组成、铜直接由原子组成;D、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组成、水由水分子组成.【解答】解:A、水、氢气,这两种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故A正确;B、铁由铁原子直接组成、氧气由氧气分子组成,则“铁、氧气”不都是由分子组成的,故

B错误;C、“氯化钠、铜”不是由分子组成的,前者由离子组成,后者由原子组成,故D、“氯化钠、水”不都是由分子组成的,前者由离子组成,故D错误.应选A.

C错误;【议论】认识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认识物质的组成和物质的组成.10.某学生用托盘天平称量食盐时,错误的将食盐放在右盘里,砝码放在左盘里,

称得食盐质量为(1g以下用游码),若按正确的方法称量,食盐的质量应为(

)A.15gB.15.5g

C.14.5g

D.14.0g【考点】称量器-托盘天平.【专题】常有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解析】依照左盘的质量=右盘的质量+游码的质量,列等式解题.【解答】解:由用托盘天平称量15.5g药品,可知砝码质量为15g,游码质量为,再根据左盘的质量=右盘的质量+游码的质量15g=药质量量,所以药品实质质量=15g﹣0.5g=14.5g.应选C.【议论】无论是左码右物还是左物右码,只要依照左盘的质量=右盘的质量+游码的质量,列等式,便能够很轻松解答此题.11.“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清香来”(王安石《梅花》).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梅花香味的原因是()A.分子很小B.分子有质量C.分子间有间隔D.分子在不停地运动【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解析和解决问题.【专题】物质的微观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解析】由题意知,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的梅花香味的原因是花香分子在不停地运动,进入人们的鼻子中,碰到嗅觉细胞,故闻到香味.【解答】解:A、在远处便能够闻到梅花的香味,与分子很小没关,故A错误;B、在远处便能够闻到梅花的香味,与分子的质量没关,故B错误;C、在远处便能够闻到梅花的香味,与分子之间有间隔没关,故C错误;D、在远远的地方就能闻到梅花的香味,是因为梅花中含有香味的分子在不停的运动,飘入到作者鼻孔中的原因,说了然分子中不停地运动的,故D正确.应选:D.【议论】古诗以精髓的语句描绘出如画一般的境地,其中远处闻到花香的原因.

从化学的角度应用微粒的看法能够讲解12.水烧开后,壶盖被顶开,是因为().水分子的运动加快,撞击壶盖B.水分解成了氢气和氧气C.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水由液态变成气态,体积膨胀D.水分子分成了氢、氧原子,粒子数量增添了【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解析和解决问题.【专题】物质的微观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解析】依照分子的基本特色: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停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相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相同,结合事实进行解析判断即可.【解答】解:一壶水烧开后,壶盖被顶开,是因为温度高升,水分子的间隔增大,引起水的体积膨胀,壶盖被顶开.应选C.【议论】此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解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要点.13.如图中的事例能说明分子间的缝隙变小的是()A.炒菜时闻到香味B.压缩空气C.干冰升华D.【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色.

湿衣服晾干【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物质的微观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解析】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是分子、原子和离子.微观粒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微粒之间有必然间隔,总是不停运动的.【解答】解:A、炒菜时闻到香味,说明分子是不停运动的;B、压缩空气,说明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C、干冰升华,说明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D、湿衣服晾干是水分子不停运动的结果.应选:B.【议论】微观粒子之间有间隔,温度越高,间隔越大,温度越低,间隔越小.14.保护水环境、珍爱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以下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A.大量使用化肥农药B.工业废水办理达标后排放C.使用含磷洗衣粉D.生活污水直接排放【考点】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专题】空气与水;化学与生活.【解析】能够依照合理利用水资源和防范环境污染方面进行解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解答】解:A、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不利于保护水资源,故A错误.B、工业废水办理达标后排放有利于保护水资源,故B正确.C、使用含磷洗衣粉会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不利于保护水资源,故C错误.D、生活污水直接排放会污染水资源,不利于保护水资源,故D错误.应选B.【议论】解答此题的要点是要充分理解节能环保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15.以下常有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可乐饮料B.加碘食盐C.蒸馏水

)D.调味食醋【考点】纯净物和混杂物的鉴识.【专题】物质的分类.【解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混杂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据此结合常有物质的组成成分逐项解析即可.【解答】解:A、可乐饮料中含有水、碳酸等多种物质,属于混杂物.B、加碘食盐中含有食盐、碘酸钾等物质,属于混杂物.C、蒸馏水中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D、食醋中含有水、醋酸等物质,属于混杂物.应选:C.【议论】此题难度不大,解答此类题要充分理解纯净物和混杂物的差异,解析物质是由几种物质组成的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要点.16.城市中的生活用水是经自来水厂净化办理过的,其过程可表示为;取水吸附→消毒→配水.以下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沉降→过滤→A.取水B.过滤C.消毒D.沉降【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鉴识.【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解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实质差异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解析判断.【解答】解:A、取水可是将水的地址发生了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B、过滤可是将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和液体分其他一种方法,可是混杂物的分别,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C、消毒一般是利用氯气,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次氯酸拥有杀菌消毒的作用,所以消毒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D、沉降过程中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应选C.【议论】此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解析变化过程中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17.小明在做过滤操作时,在老师给他的仪器中,他认为还缺少一种,其中老师给的仪器主要有:漏斗、烧杯、滤纸、铁架台(带铁圈),那么他认为缺少的仪器是()A.小烧杯B.长颈漏斗C.药匙D.玻璃棒【考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有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解析】依照过滤操作用到的仪器解析即可,所用到的仪器有:漏斗、烧杯、滤纸、铁架台、玻璃棒.【解答】解:过滤操作用到的仪器有:铁架台、漏斗、滤纸、烧杯、玻璃棒.老师给的仪器缺少玻璃棒,玻璃棒在过滤操作中起引流的作用.应选D.【议论】其实此题很简单,但常常很多同学把此题做错了,或有的同学做对了,但浪费了好长时间.做这类补全实验仪器的题目,要点是同学们的大脑中有整个实验装置图.二、每题有一个或两个答案吻合题意(每题2分,共16分)18.平时生活中发生的以下变化都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A.玻璃杯被摔碎,米饭变馊B.酒精挥发,湿衣服晾干C.蜡烛燃烧,乒乓球变瘪D.菜刀生锈,牛奶变酸【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鉴识.【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解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实质差异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玻璃杯被摔碎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米饭变馊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酒精挥发、湿衣服晾干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乒乓球变瘪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菜刀生锈的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铁锈,属于化学变化;牛奶变酸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应选D.【议论】解答此题要解析变化过程中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是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19.在取用液体药品时,若是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取用的最少量是()A.B.1mL~2mLC.3mL~4mLD.5mL~6mL【考点】液体药品的取用.【专题】解析比较法.【解析】依照液体药品取用的节约原则,即取最小量的原则回答.【解答】解:为了节约药品,取用液体药品时,若是没有说明用量,应取最小量,固体只要盖满试管底部,液体一般取1mL~2mL.应选B.【议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其中药品的取用是最基本的实验操作,是培养学生技术的基本要求,也是观察热点之一.20.给5mL液体加热,需要使用的仪器是以下中的()①试管②烧杯③试管夹④酒精灯⑤蒸发皿⑥石棉网⑦铁架台(铁圈)钳.A.①③④B.②④⑦C.②④⑥⑦D.④⑤⑧【考点】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专题】常有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⑧坩埚【解析】给少量的液体加热,可采用试管;给很多量的液体加热,可采用烧杯;据此进行解析解答即可.【解答】解:给5mL液体加热,液体量较少,可采用试管进行加热;可用试管夹加持试管,用酒精灯进行加热;故需要使用的仪器有①③④.应选:A.【议论】此题难度不大,掌握给少量液体加热的方法、所需仪器是正确解答此题的要点.21.用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发现试管破裂,可能的原因有()①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加热②加热前试管外壁上的水没有擦干③加热时试管底部波及灯芯④加热时没有不时的上下搬动试管⑤没有进行预热,直接集中加热试管里液体的中下部.A.①③⑤B.②③④C.②③⑤D.③④⑤【考点】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专题】常有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解析】①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加热是正确的;②加热前试管外壁上的水没有擦干,会造成试管的破裂;③加热时试管底部波及灯芯,会造成试管的破裂;④加热时没有不时的上下搬动试管的说法是错误的;⑤没有进行预热,直接集中加热试管里液体的中下部,会造成试管的破裂.【解答】解:①酒精灯外焰温度最高,加热时用外焰,是正确的操作,不会造成试管的破裂.②试管外壁有水,简单以致试管受热不均匀使试管炸裂.③试管底部接触焰心因为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温度较低,使试管受热不均匀简单炸裂试管.④加热时,可左右搬动试管,不能上下搬动,所以说法是错误的.⑤没有进行预热,直接集中加热试管内的液体,这样会使试管受热不均炸裂试管.所以造成试管破裂的原因有:②③⑤.应选C【议论】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应注意以下问题:①要先进行加热前的预热;②试管上不能够有水珠;有水珠要擦干③试管夹夹在中上部;④手拿试管夹长柄;⑤液体不高出试管容积的;⑥用外焰给其加热;⑦加热时要来回晃动使受热均匀.22.加热某固体产生了气体,对于这一变化的解析正确的选项是().属化学变化B.若是是化学变化,就不能能存在物理变化C.属物理变化D.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鉴识.【专题】化学反应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变化与性质.【解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色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照是:可否有新物质生成.加热某固体产生了气体,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如碘加热升华变成碘蒸气,属于物理变化;加热高锰酸钾固体生成氧气,属于化学变化.【解答】解:A、碘加热升华变成碘蒸气,属于物理变化,只说属于化学变化是错误的,应选项错误;B、若是是化学变化,就不能能存在物理变化错误,化学变化中必然有物理变化,应选项错误;C、加热高锰酸钾固体生成氧气,属于化学变化,只说属于物理变化是错误的,应选项错误;D、加热某固体产生了气体,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如碘加热升华变成碘蒸气,属于物理变化;加热高锰酸钾固体生成氧气,属于化学变化;应选项正确;应选D【议论】本考点观察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差异,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要点点: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简单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23.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最正确方法是().观察可否澄清、透明进行区分B.品尝可否有异味进行区分C.加肥皂水,搅拌,观察有无泡沫进行区分D.加热,观察有无固体析出进行区分【考点】硬水与软水.【专题】空气与水.【解析】水分为软水、硬水,凡不含或含有少量钙、镁离子的水称为软水,反之称为硬水.在实验室最常用的差异它们方法就是加入肥皂水,搅拌后泡沫多的是软水,浮渣多的是硬水.【解答】解:A、硬水和软水都是透明澄清的,所以不能够经过观察可否澄清、透明进行区分,故A错误;B、化学中的一些药品不能够品尝,再者来说硬水、软水都没有异味,不能够用品尝的方法区分,故B错误;C、在实验室最常用的差异软水和硬水的方法就是加入肥皂水,搅拌后泡沫多的是软水,浮渣多的是硬水,故C正确;D、加热的方法使硬水转变成软水,不能够很好区分硬水和软水,故D错误.应选C【议论】此题观察了硬水和软水的差异,依照硬水和软水的定义区分,以及最常用最正确的方法就是加入肥皂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浮渣多的是硬水.24.为了研究水电解的微观过程,某同学做了一些以下列图的分子、原子的模型,若用“”表示氢原子,用“”表示氧原子,其中能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模型是()A.B.C.D.【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色.【专题】物质的微观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解析】依照物质有哪一种粒子直接组成,化学性质就由哪一种粒子来保持判断.【解答】解:氢气是由氢分子组成的,其化学性质是由氢分子保持的.、表示的是氢分子,能保持氢气化学性质.所以正确;B、表示的是氧分子,不能够保持氢气化学性质,能保持氧气的化学性质.所以错误;C、表示的是水分子,不能够保持氢气化学性质,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所以错误;D、表示的是单个的氢原子和氧原子,所以错误.应选:A.【议论】用分子、原子的模型来观察对分子、原子看法的理解,以及对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的理解,是最基本的也是最主要的一种命题形式,能把微观的、抽象分子和原子与形象的模型经过联想有机结合起来,是解题最重要的一环.25.在一只透明的玻璃杯里装入半杯水,

向其中加入一块冰糖,盖上盖子,

马上在液面处画上记号,过一段时间,观察到冰糖消失、液面下降.这一实验说明(A.糖溶于水是化学变化B.分子在不停地运动C.分子间有间隔D.分子会破裂成原子【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色;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鉴识.【专题】物质的微观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物质的变化与性质.【解析】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是分子、原子和离子.微观粒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微粒之间有必然间隔,总是不停运动的.

)【解答】解:过一段时间,观察到冰糖消失、液面下降,这一实验说明分子间有间隔.应选:C.【议论】微观粒子之间有间隔,温度越高,间隔越大,温度越低,间隔越小.三、理解与应用(每空1分,共38分)26.从以下列图中选择合适的仪器,将其名称写在相应的空格处:(1)固体药品平时存放在广口瓶;(2)取少量碳酸钠粉末用(3)镁条燃烧时,夹持镁条用坩埚钳;(4)量取必然量的液体用【考点】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采用.【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药匙;量筒和胶头滴管

.【解析】盛装固体药品放在广口瓶中,取放药品方便,取用固体药品可用药匙或镊子,粉末状要用药匙,取用液体药品用滴管和量筒.【解答】解:(1)固体药品平时存放在广口瓶,在取用时方便;(2)取少量碳酸钠粉末用的是药匙,不简单使药品撒落,镊子是用来取块状固体的;(3)镁条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所以在夹持镁条用的仪器比较长,用坩埚钳;(4)量取必然量的液体用量筒,凑近刻度时改用胶头滴管,所以用到量筒和胶头滴管.故答案为:(1)广口瓶;(2)药匙;(3)坩埚钳;(4)量筒和胶头滴管.【议论】要熟记常有仪器的名称、性质和用途,不要在做实验时进行错误操作.否则会带来一些不安全因素.27.自来水厂一般要对水进行

过滤

、吸附

、消毒

办理后才输送到千家万户,其中消毒步是发生了化学变化.【考点】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与净化方法;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鉴识.【专题】空气与水.【解析】依照已有的自来水净化的方法进行解析解答即可,常有的自来水的净化的方法是过滤、吸附、消毒等,其中消毒的过程中发生的是化学变化,据此解答.【解答】解:常有的自来水的净化的方法是过滤、吸附、消毒等,其中消毒的过程中发生的是化学变化,故填:过滤,吸附,消毒,消毒.【议论】掌握净水的方法是正确解答此题的要点.28.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

、内焰

、焰心

,我们应用

外焰

部分给物质加热.【考点】加热器皿-酒精灯.【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有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解析】运用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和焰心及外焰的温度最高,焰心的温度低相关知识解答.【解答】解: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和焰心,外焰的温度最高,焰心的温度低,所以采用外焰加热,故答案为:外焰;内焰;焰心;外焰.【议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学生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领,使操作规范.29.某同学将浑浊的河水样品倒入烧杯中,先加入明矾粉末搅拌溶解,

静置一会儿后,采用以下列图装置进行过滤,请问:(1)加明矾的作用是吸附悬浮物吸附悬浮物,图中还缺少的一种仪器是玻璃棒,玻璃棒其作用是引流;引流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是为防范液体外溅(2)过滤时静置一会儿再过滤,这是为了使悬浮物充分沉降(3)经两次过滤后,滤液仍浑浊,原因可能是(写两条)滤纸破坏、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滤纸破坏或液面高于滤纸缘(4)改进后过滤,获取了澄清透明的水,该同学说“我终于制成了纯水!对此,你有无不相同看法?有,简述你的原因过滤后的水中依旧含有一些可溶性的物质.【考点】水的净化;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专题】空气与水.【解析】能够从净化水的方法方面进行解析、考虑,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解答】解:(1)明矾能够吸附悬浮物,玻璃棒能够引流,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是为了防范液体外溅.故填:吸附悬浮物;玻璃棒;引流;防范液体外溅.2)过滤时,先静置一会儿再过滤,这是为了使悬浮物充分沉降利于过滤.故填:使悬浮物充分沉降.3)滤纸破坏或液面高于滤纸边缘能够以致滤液浑浊.故填:滤纸破坏或液面高于滤纸边缘.4)过滤后的水中依旧含有一些可溶性的物质,不是纯水.故填:有.过滤后的水中依旧含有一些可溶性的物质.答案:1)吸附悬浮物;玻璃棒;引流;防范液体外溅;2)使悬浮物充分沉降;3)滤纸破坏;液面高于滤纸边缘;4)有;过滤后的水中依旧含有一些可溶性的物质.【议论】解答此题要理解装置的连接方法,每种仪器的作用.要掌握过滤的操作步骤等.30.某同学加热试管中液体,结果试管炸裂了,请解析可能原因(最少写3条)①试管外壁有水②试管底部与灯芯接触③没有进行预热.【考点】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专题】常有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解析】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造成试管炸裂的原因可能是:试管底部接触到灯芯、加热时试管外壁有水、没有进行预热等造成试管受热不均匀的方法,.【解答】解:某同学加热试管中液体,结果试管炸裂了,加热时试管外壁的水未擦干,会造成试管受热不均匀而使试管炸裂;试管底部接触到灯芯,会造成试管受热不均匀而使试管炸裂;没有进行预热,会造成试管受热不均匀而使试管炸裂(合理即可).故答案为:①试管外壁有水;②试管底部与灯芯接触;③没有进行预热(合理即可).【议论】此题难度不大,认识用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的方法、注意事项是正确解答此题的要点.3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是:激烈燃烧,发出刺目的白光体.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镁+氧气氧化镁.

,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解析】依照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以及文字表达式的书写方法进行解析.【解答】解:镁条能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刺目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镁+氧气氧化镁.故答案为:刺目的白光,镁+氧气氧化镁.【议论】此题较为简单,只要观察过实验,并记住现象的描绘,即可轻易解答,但要注意文字表达式的正确书写.32.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等微粒组成的,比方水是由水分子组成的,铁是由铁原子组成的,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组成的.【考点】物质的组成和含量解析.【专题】物质的微观组成与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