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七语言文字运用第2节语言表达综合主观题课件_第1页
(新课标)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七语言文字运用第2节语言表达综合主观题课件_第2页
(新课标)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七语言文字运用第2节语言表达综合主观题课件_第3页
(新课标)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七语言文字运用第2节语言表达综合主观题课件_第4页
(新课标)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七语言文字运用第2节语言表达综合主观题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节语言表达综合主观题第2节语言表达综合主观题语言文字运用无论是考点还是题型,在整张试卷中都是最富于变化的,且变化特点是基本不重复往年类型。近年来补写语句、压缩语段、表达得体、句式仿写轮番考查,花样翻新,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题不同,百花齐放,虽令考生眼花缭乱,但考查的综合能力却初心不改。二轮复习,要在突出重点的基础上,全面展开系统复习。语言文字运用无论是考点还是题型,在整张试卷中都是最富于变化的(新课标)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七语言文字运用第2节语言表达综合主观题课件(新课标)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七语言文字运用第2节语言表达综合主观题课件解析:①处,由“所以”一词可知,这里应填入对前面内容的总结。根据下文“为什么白天压力大不一定会变胖,而上夜班之类的压力则常与肥胖相联系”可知,这里应填“压力”与“肥胖”相关的内容,此处应该补出的是“压力与肥胖有联系”。②处,联系上文“如果打破节律”以及下文“如果顺应节律,在糖皮质激素水平本来就是峰值时”的语境可知,此处应填与“在糖皮质激素水平本来就是峰值时”相对的句子。③处,根据下文“夜间长期经历持续性压力体重会明显增加”,这里应填压力产生的时间。答案:(示例)①压力与肥胖有联系②本来应该是低谷时③压力产生的时间解析:①处,由“所以”一词可知,这里应填入对前面内容的总结。(新课标)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七语言文字运用第2节语言表达综合主观题课件解析:①处,前后句说的都是花叶生长的现象,可根据前后句进行推断,且后文有“先花后叶”“先叶后花”“花叶便会同时发育”的相关描述。②处,根据“与……密切相关”这一句式,可知此处为总起句,下面两个“如果”是分述不同情况的,由其中的关键词“温度”可得知,植物的芽生长与“温度”有关,不同的芽生长所需温度不同,所以可以补出有“植物的芽生长所需温度”意思的句子。③处,根据上文“花芽生长所需温度比较低,叶芽所需温度较高,则先花后叶”,可推测如要先叶后花则应相反,据此,可以补出有“生长所需温度比叶芽高”意思的句子。答案:(示例)①有些先长叶后开花②植物的芽生长所需温度③生长所需温度比叶芽高解析:①处,前后句说的都是花叶生长的现象,可根据前后句进行推(新课标)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七语言文字运用第2节语言表达综合主观题课件解析:①处,前一句开始分述,“一种叫……”,故此处应接上文语意分述第二种,即“另一种”;从下文“决定人的酒量大小的是乙醛脱氢酶”可知,另一种酶是“乙醛脱氢酶”。据此,可补出“另一种叫乙醛脱氢酶”。结合上下文可知,②③处内容相关,互相照应,是对“决定人的酒量大小的是乙醛脱氢酶”的进一步解说。②处,根据上文可知乙醛脱氢酶“能使乙醛转化为乙酸,最终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乙醛脱氢酶活性较低”将影响乙醛的分解,故可以补出“代谢乙醛的能力较差”之类的句子。③处,上下文介绍“酒量小”“酒量大”人的不同表现:“酒量小”的人因“乙醛脱氢酶活性较低”而“脸红、心跳加速”,那么酒量大的人则会因“乙醛脱氢酶活性较高”而迅速将乙醛代谢。故此处应补出“体内乙醛脱氢酶活性较高”之类的句子。解析:①处,前一句开始分述,“一种叫……”,故此处应接上文语答案:(示例)①另一种叫乙醛脱氢酶②代谢乙醛的能力较差③体内乙醛脱氢酶活性较高答案:(示例)①另一种叫乙醛脱氢酶②代谢乙醛的能力较差③(新课标)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七语言文字运用第2节语言表达综合主观题课件二、压缩语段4.(2019·全国卷Ⅰ)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50个字。(5分)

传统观点认为,中国和欧洲的陶瓷贸易始于明代。近日英国杜伦大学证实,该校考古系与中国故宫博物院考古所,联合整理研究了在西班牙萨拉戈萨等地出土的十余件中国唐代至宋代早期的陶瓷器残片,表明这些陶瓷是当时随阿拉伯商人经印度洋与红海贸易到达地中海地区的。这就将中欧陶瓷贸易的起始时间大大向前推进了,证明了“海上丝绸之路”早在唐代就已延伸至西欧。二、压缩语段解析:材料分为三层,第一层为第一句,说明传统观点对中欧陶瓷贸易起始时间的看法。第二层为第二句,主要意思是英国杜伦大学与中国故宫博物院考古所联合整理研究了在西班牙出土的陶瓷器残片,结果表明这些中国唐代至宋代早期的陶瓷是由阿拉伯商人带到地中海地区的。第三句为总结句,以上考古结果证明“海上丝绸之路”早在唐代就已延伸至西欧。据此,可概括出关键信息:中英联合考古研究;中欧陶瓷贸易起始时间不晚于唐代;“海上丝绸之路”在唐代就已延伸至西欧。答案:①中英联合考古研究;②中欧陶瓷贸易起始时间不晚于唐代;③“海上丝绸之路”在唐代已延伸至西欧。解析:材料分为三层,第一层为第一句,说明传统观点对中欧陶瓷贸5.(2019·全国卷Ⅱ)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5分)2019年的永定河补水工程于3月13日启动。本次补水工程加大了补水力度,到4月2日,已累计输水3100万立方米。另外,拦截在河道上的官厅水库发电站、珠窝水库下马岭发电站、落坡岭水库的下苇甸发电站全都停用,以保证补水全部灌入河道。目前,门头沟区域内102公里的永定河山峡段,近40年来首次实现全线通水。

5.(2019·全国卷Ⅱ)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解析:新闻共四句话,分为三层,第1、2句为第一层,第3句为第二层,第4句为第三层。从每层中提炼出关键信息,按照“时间+事件”的模式组织答案。第一层的主体和事件是“永定河补水工程启动并加大了补水力度”。第二层的主体和事件是“河道上的发电站停用,以保证补水全部灌入河道”。第三层的主体和事件是“永定河山峡段近40年来首次全线通水”。加入时间合并三层信息,再根据字数要求调整个别字词即可。答案:①2019年3月13日;②永定河补水工程启动;③加大补水力度,停用河道上的发电站;④永定河山峡段近40年来首次全线通水。解析:新闻共四句话,分为三层,第1、2句为第一层,第3句为第6.(2019·全国卷Ⅲ)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5个字。(5分)2019年4月21~28日,国际乒联第5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单项赛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举行。中国队的许昕/刘诗雯在混双决赛中夺得首金,马龙/王楚钦夺得男双冠军,刘诗雯夺得女单冠军,马龙夺得男单冠军,王曼昱/孙颖莎夺得女双冠军。中国队包揽了本届世乒赛的全部5枚金牌,取得全面胜利。其中的男单决赛,马龙以4比1的比分战胜瑞典球员法尔克,实现了世乒赛男单三连冠的伟业,成为继庄则栋之后50多年来首位在世乒赛实现男单三连冠的选手。6.(2019·全国卷Ⅲ)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解析:新闻语段压缩的答题思路为:(时间、地点)+主体+事件。新闻共4句话,第1句点明时间、主要事件,第2、3句具体说明中国队的获奖情况,第4句重点介绍马龙的比赛、获奖情况。可据此提取关键信息,根据字数要求组织语言作答。答案:①2019年4月21~28日;②第55届世乒赛单项赛在布达佩斯举行;③中国队包揽5枚金牌;④马龙成为50多年来首位实现男单三连冠的选手。解析:新闻语段压缩的答题思路为:(时间、地点)+主体+事件。(新课标)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七语言文字运用第2节语言表达综合主观题课件突破点一明主旨,辨位置,抓暗示,补准语句

语句补写题是全国卷最具特色、考查频率很高的一种语言表达题型。其命题特点是:命题人在预先选好的一个文段中挖去几个句子,要求补写后的句子与语段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其答题的实质是:让考生在一些隐性提示的引导下,将这个文段再“完形”,甚至可以说是“恢复原貌”。突破点一明主旨,辨位置,抓暗示,补准语句一、失误探因考查方向失误原因补写语句题理不清句间关系看不出语句作用表述不连贯、不简明一、失误探因考查方向失误原因补写语句题理不清句间关系看不出语

二、得分指导从文段中画横线处的位置看,要补写的语句一般是领句、总括句、阐述转换句和总结句。这类题虽说主要考查的是语言连贯能力,但首先考查的应是阅读能力。拿到题目后,我们要先阅读语段,看看其中心是什么。如果对整个语段不理解,答题就易答非所问,因为填写的句子也是统一在整个语段的意思之中的。

二、得分指导[典题印证]

(2017·全国卷Ⅰ)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药品可以帮我们预防、治疗疾病,但若使用不当,①。以口服药为例,药物进入胃肠道后逐渐被吸收进血液,随着时间推移,②。当药物浓度高于某一数值时就开始发挥疗效。然而,③,超过一定限度就可能产生毒性,危害身体健康。[典题印证]结合信息,解答题目,找到类题规律。第一步:分析逻辑和标点,有效分层要分层,首先看句末符号,这段话共有三个句末符号(三个句号)。第

句为中心句,介绍药品的好处和使用不当的危害。第二句由“以口服药为例”可知,是

说明。第三句中“然而”一词表明与前面形成转折,也属于举例说明。举例一结合信息,解答题目,找到类题规律。举例一第二步:确定句子功能,合理推导确定了层次以后,我们就可以确定三个要填的句子分别承担什么样的功能。①处,根据“但若使用不当”和“然而”后面的“可能产生毒性,危害身体健康”可知,该处所填内容与

有关。②处,根据横线前“逐渐被吸收进血液”“随着时间推移”和横线后“药物浓度高于某一数值”等句可推知,该处所填写内容应强调血液中的药物浓度高。③处,根据横线前“然而”和横线后“超过一定限度就可能产生毒性,危害身体健康”等句可推知,该处所填内容与前文构成转折关系,且与药物浓度有关。药物对人的身体产生危害第二步:确定句子功能,合理推导药物对人的身体产生危害第三步:调整句子表达,合理运用技巧当句子的功能及关键词确定后,要考虑选择合适的句子来表达。比如第一个空,根据前面的“若使用不当”,推知此句应填“也可能对身体产生损害”。第二个空,根据前面的“随着……”,推知此句应填“血液中药物浓度会逐渐升高”。第三个空还要考虑前面的“然而”,因此此句应与前面形成转折,应填“药物浓度并不是越高越好”。第三步:调整句子表达,合理运用技巧答案:(示例)①也可能对身体产生损害②血液中药物浓度会逐渐升高③药物浓度并不是越高越好答案:(示例)①也可能对身体产生损害②血液中药物浓度会逐渐三、对点训练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在生物世界的食物链中,植物几乎总是处于最底层,①,然而有少数植物却能吃动物。它们能够捕食昆虫,如苍蝇、蚊子等,②;有时它们甚至可以捕捉一些体型较大的动物,如蛙类、小蜥蜴、小鸟等,所以又被称作食肉植物。自然界有不少食肉植物,③,被分为被动捕捉型和主动捕捉型两种。三、对点训练答案:①是要被动物吃的②所以被称作食虫植物③它们捕捉猎物的方式不同答案:①是要被动物吃的②所以被称作食虫植物

[技巧点拨]第一步:分析逻辑和标点,有效分层注意分析语段的一些基本逻辑关系和标点符号,善于准确有效分层。所给语段一般为三层或四层,每层有相对完整的意思。能够准确分层理解,既可帮助理解整个语段,更可缩小每个空缺的答题范围,不易偏题。要特别注意关联词语,如因果关系、递进关系、转折关系、对比关系,找到呼应、关联、暗示性语句,重视标点符号尤其是冒号、分号、问号。[技巧点拨]第二步:确定句子功能,合理推导注意所填语句的位置,确定句子功能,根据上下句,合理推导。所填语句一般为每层的总起句、结论句、过渡句或仿写句、照应句。明确了所填句子的位置就能明确所填句子的功能,就可以根据所要填的句子功能利用上下文去推导所应填写的内容。根据上下文的内容进行合理推导是解答这种试题的必要手段。要从两个角度推导:一是根据上下文逻辑的发展或上下句中的提示词语推导出所补写语句的内容,做到内容上扣得紧;二是由与上下文相关词语、句式的照应推导出所补写语句的句式及形式上的衔接语,做到形式上接得上。第二步:确定句子功能,合理推导第三步:调整句子表达,合理运用技巧如陈述对象一致、语言风格一致、感情色彩一致、结构一致、手法一致、修辞一致、关联词一致等,保证填写的句子不走样、不变形、不出格。还要注意字数要求。第三步:调整句子表达,合理运用技巧突破点二抓中心,辨类型,按步骤,压缩语段

“压缩语段”是指考生按照命题者所给出的语言文字或图表数据等材料,在理解的基础上,对材料中相关的信息进行筛选、提取,最后归纳概括为符合命题要求的语言表达形式。压缩语段主要是考查考生的提炼、概括、压缩能力及表述能力。恰当地压缩语段,大致需要两种能力:一是筛选能力,二是概括能力。突破点二抓中心,辨类型,按步骤,压缩语段题型一新闻类压缩一、失误探因考查方向失误原因新闻类压缩题不明新闻特点,分不清主次信息内容层次不清,概括要点不全题干审读不清,表达不符合要求题型一新闻类压缩考查方向失误原因新闻类压缩题不明新闻特点,

二、得分指导新闻类压缩语段题旨在考查辨识、筛选、提炼所给新闻材料重要信息的能力,它是一种实用性、实践性很强的语言表达技能题,涵盖了多方面的知识点,体现了多方面的能力,并且较好地反映了高考命题贴近时代生活的走向。二、得分指导

[典题印证]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2018年4月18日在京发布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各种媒介(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的综合阅读率为80.3%,较2016年的79.9%有所提升;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等)的接触率为73.0%,较2016年上升了4.8个百分点。成年国民各媒介综合阅读率与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保持增长势头。[典题印证]调查还发现,有声阅读成为国民阅读新的增长点。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的听书率为22.8%,较2016年的17.0%提高了5.8个百分点;0~17周岁未成年人的听书率也有所增长。具体来看,未成年人群体中,14~17周岁青少年的听书率最高,9~13周岁少年儿童和0~8周岁儿童的听书率相差不大。同时,听书的方式也很多样。我国成年国民中,选择通过移动有声应用软件平台听书的人最多,选择通过广播和微信语音推送听书的也占一定比例。调查还发现,有声阅读成为国民阅读新的增长点。2017年,我国(新课标)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七语言文字运用第2节语言表达综合主观题课件结合信息,解答题目,找到类题规律。第一步:审读题干,把握要求第一问要求归纳“主要内容”,属于

题;第二问要求写“

”。两问均有字数要求,要注意限制范围。第二步:梳理语段,找出要点该消息分为两段,第一段陈述了两个事实:一是综合阅读率提升;二是数字化阅读率上升。综合起来可概括为“综合阅读率和数字化阅读率双增”。第二段主要阐释“有声阅读成为新的增长点”。压缩语段评述性文字结合信息,解答题目,找到类题规律。压缩语段评述性文字第三步:依据要求,整合答案第二问要求考生对消息中反映的社会现象进行评述。考生要注意到消息中出现了数字化、有声阅读等与科技相关的词语,考生一方面可对阅读率的增长加以肯定,也可以适当分析科技给阅读带来的负面影响。第三步:依据要求,整合答案答案:(1)(示例)综合阅读率和数字化阅读率双增,有声阅读成为新的增长点。(2)(示例)科技的进步为国民提供了灵活多样的阅读方式。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听书这种阅读方式因为更加便捷,为越来越多的读者所喜爱,却会带来阅读浅表化问题。答案:(1)(示例)综合阅读率和数字化阅读率双增,有声阅读成三、对点训练2.将下面这段话压缩成一条一句话新闻。(不超过15个字)中央决定废止劳教制度。这个决定对北京劳教场所、机构带来了哪些变化呢?记者昨天先后到本市多处劳教场所进行探访,发现本市有两处劳教场所已更换成了看守所监狱牌子。随着牌子的更换,劳教所的职能也转为收押因触犯法律而被判处拘役、有期徒刑等短刑犯的场所。但是,关于劳教机构工作人员的人事安排及北京劳教系统转型问题,目前相关部门仍未予以回应。答案:北京劳教场所改挂看守所监狱牌。(或:北京劳教场所改为看守所监狱)三、对点训练答案:北京劳教场所改挂看守所监狱牌。(或:北京劳

[技巧点拨]1.拟写新闻标题的方法新闻标题提挈全篇、浓缩文意,必须简洁、确切、醒目,即要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所报道的主要内容,点明其意义并要求富有吸引力。拟写新闻标题,不但要突出主题,内容上也要扣住文段中心,而且还要使标题醒目,引人注意。因此,好的新闻标题,往往用词别具一格,结构工整,善于使用修辞方法等。[技巧点拨]2.拟写新闻导语的方法要把消息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用最简明的话在开头一段中加以表述,它是为了让读者一目了然地了解整个消息的情况与结局,这是新闻的特殊格式。新闻导语一般包括:①新闻单位名称+②新闻发出地名称+③发出时间+④主体事件+⑤(主体事件发生的必要)条件或原因+⑥主体事件的简约过程+⑦状态、结果、影响或发展趋势。2.拟写新闻导语的方法3.拟写一句话新闻的方法要把握语段语意,从中筛选出关键信息(读者最关心、最有新闻价值的内容),然后用简明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一句话新闻一般包括:①主体事件名称+②(必要的)时间(重要的高精尖科技实验时效性很强,有时要落实到分秒)、地点+③主体事件目前的状态、结果、趋势(即人们最关心的新闻点)。3.拟写一句话新闻的方法4.一般性新闻材料的压缩方法对于一般性新闻材料的压缩,答案应包括:①(必要的)时间、地点+②事件发生的原因、背景或其他条件+③事件发生过程的主要步骤名称+④事件过程的结果、影响或发展趋势。

4.一般性新闻材料的压缩方法题型二语段类压缩一、失误探因考查方向失误原因语段类压缩题把握不准各类文体压缩的要求切分不清语段的层次关系语言表述啰嗦,不符合概括要求题型二语段类压缩考查方向失误原因语段类压缩题把握不准各类文

二、得分指导语段压缩题一般是要求概括主要内容,这种题型一般要求既要理清文段的结构和思路,又要概括出各层次大意。从设题材料角度看,主要可分为四类:记叙类、描写类、说明类、议论类。记叙性语段侧重考查它的六要素,实际上就是围绕记叙性文章的六要素命题;描写性语段主要考查景物及其特征,描写的角度及其目的、感情等;说明性语段侧重考查它的说明对象及其特征或事理;议论性语段侧重考查它的论点和论据。二、得分指导

[典题印证]

阅读下面的文字,逐段概括中国古代木构房屋的特点。每个特点不超过10个字。①中国古代木构房屋需防潮防雨,故有高出地面的台基和出檐较大的屋顶。②这种房屋内部可以全部打通,也可按需要用木材进行装修分隔,分隔方式可实可虚,实的如屏门、板壁等,虚的如落地罩、太师壁等。③工匠们设计房屋的各种构件(如梁、柱)时,在保有其功能的基础上,往往顺应其形状、位置进行艺术加工,使之更加漂亮美观。如把直梁加工成月梁,以给人举重若轻之感。[典题印证](新课标)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七语言文字运用第2节语言表达综合主观题课件结合信息,解答题目,找到类题规律。第一步:审题干,明要求从“中国古代木构房屋的特点”来看,这是一段

文字,要求“逐段概括”,其实就是考查压缩语段的归纳概括能力。第二步:理语段,获信息要抓住主要概念“

”,从每一段中将与“古代木构房屋”有关的关键词筛选出来,要做到不枝不蔓,有多少就筛选多少。第三步:依分值,定答案着重看命题人对本题的赋分情况,依分推出答案要点应该是几个,然后对所筛选的信息进行加工提炼,得出答案。说明古代木构房屋结合信息,解答题目,找到类题规律。说明古代木构房屋答案:①台基高,出檐大。②内部可通可隔。③构件艺术美观。④涂有油漆以防腐。答案:①台基高,出檐大。②内部可通可隔。③构件艺术美观。④涂三、对点训练3.阅读下面这段文字,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凤山妈祖石像的主要特点。凤山妈祖石像位于汕尾市区东南品清湖畔的凤山顶上,高16.83m,重1000t,由468块来自妈祖故乡福建莆田的优质花岗岩雕刻而成。旁有石刻“天后圣母”四字,是我国著名文学家冰心女士所题。凤山妈祖石像建于一九九四年,是中国大陆目前最大型的妈祖艺术石雕像之一,由中国现代雕塑大师李维祀设计,它于端庄肃穆中流淌着秀慧妩媚。它的落成,犹如在红海湾畔缀上一颗绚丽璀璨的明珠,成为粤东明珠汕尾市的新标志。登临凤仪台,妈祖石像以晴空祥云为背景,远眺大海,庇佑着渔民的平安归航,给人以自信和安慰。三、对点训练答案:①来自妈祖故乡的优质花岗岩雕成②大陆目前最大型石雕像之一③端庄肃穆中透着秀慧妩媚④汕尾市新标志⑤远眺大海,庇佑渔民答案:①来自妈祖故乡的优质花岗岩雕成(新课标)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七语言文字运用第2节语言表达综合主观题课件2.议论性语段——关键语句突破法对议论性的语段压缩必须运用“关键语句突破法”。具体如下:2.议论性语段——关键语句突破法3.描写类压缩——舍偏取正法对于描写类语段压缩,首先要弄清描写的对象,然后运用“舍偏取正法”从句法和语法两个角度对语段进行分析,保留一些关键性的句子或词语,舍弃一些修饰、限制或补充性的句子或词语。对于写景的语段来说,一些时令(间)、地点、方位等状语和对事物本身描绘性的定语都属于舍弃的东西。4.记叙类压缩——关注要素法就表达方式而言,记叙类语段属于以记事为主的记叙文,记叙的要素主要指时间、地点、人物(包括对象、身份等),事件(包括起因、经过、结果),文中的中心事件是主干,其他是枝叶,抓住了这些要素,就等于抓住了文段的主要内容。

3.描写类压缩——舍偏取正法题型三提取关键词语信息一、失误探因考查方向失误原因提取关键词语信息题不明词语、短语和句子的区别,提取的不是关键词语对语段层次切分不清,无法提取关键词语忽略题干要求,提取关键词语错误题型三提取关键词语信息考查方向失误原因提取关键词语信息题不

二、得分指导关键词原指一篇文章或一段文字中最重要的词语,一般放置在文段的前面,让读者了解文段的基本内容。后出现在网络搜索中,指人们输入到搜索框中的文字。提取关键词语,考查的是考生概括思想内容、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二、得分指导

[典题印证]

提取所给材料的主要信息,在横线处写出四个关键词。引力全称万有引力,指具有质量的物体之间加速靠近的趋势,简单说就是物体之间相互吸引的作用力。在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视野里,引力等价于弯曲的时空。而引力波就是在弯曲的时空这个大背景下,当发生有质量物体加速运动导致的扰动时,由此产生的波动如波纹一样向外传播的现象。[典题印证]一个世纪前,爱因斯坦预测了引力波的存在,但近百年来,科学家们并未找到证明它存在的直接证据。华盛顿当地时间2016年2月11日,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观测台(LIGO)实验组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首次直接观测到了由两颗恒星级黑洞13亿年前合并产生的引力波。这是科学史上又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发现。引力波的发现对普通人的生活会产生什么影响?科学家们表示,一个新的重大科学发现,总会给人类社会带来无法预估的发展。18世纪描述电磁波的麦克斯韦理论确认的时候,也没有人知道会给人类带来什么,但是现在不管是电视机还是移动电话,都与电磁现象有关。一个世纪前,爱因斯坦预测了引力波的存在,但近百年来,科学家们结合信息,解答题目,找到类题规律。第一步:审题干,明要求题干要求“写出四个关键词”,属于

考查点,“

”限定了数量。第二步:研语段,理层次该语段一共三个自然段,可分为三层。第一层的大意是“

”,第二层的大意是“美国首次发现引力波”,第三层的大意是“引力波的发现将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影响”。语段压缩四个引力波是什么结合信息,解答题目,找到类题规律。语段压缩四个引力波是什么第三步:提主干,整答案整段文字概括起来就是:美国首次发现引力波,它将对人类生活产生影响。这两个句子的主干为:主语——美国、引力波,谓语中心词——发现、产生,宾语中心词——引力波、影响。分析提炼后可得出答案。答案:引力波首次(或“美国”)发现影响(或“意义”)第三步:提主干,整答案答案:引力波首次(或“美国”)发现三、对点训练4.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在横线上写出三个关键词。去年在南极上空陨落过程中粉碎的一颗流星已经引发了一种理论,即流星尘埃可能在我们的气候系统中发挥了一种隐秘的作用。最近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称,这块岩石估计有1000吨,去年9月3日进入南极上空的高层大气,成为美国国防部卫星红外线眼观察到的一个火球。同空气分子的摩擦使得这块岩石损耗殆尽,变成一片从56公里高空延伸到18公里高空的尘埃云。利用南极地面站的仪器对这片尘埃进行的近距离观察表明,其直径为20微米,比原先估计的流星碎片的体积大了将近1000倍。以前的研究已经表明,火山喷发产生的直径超过1微米的颗粒能对气候产生重大影响。三、对点训练答案:流星尘埃影响气候答案:流星尘埃影响气候

[技巧点拨]第一步:仔细研读原文提供的信息,弄清其内在关系,明确材料所陈述的对象或议论的中心观点,然后尽可能简练地概括文段的主要内容。第二步:对原文内容有了初步认识后,将相同或相近的信息进行归类总结,提取概括原文最主要的信息,可用一句话将材料的内容概括出来。[技巧点拨]第三步:在概括出来的主要信息中做进一步的筛选,从中提炼出最能反映材料内容的关键词。一般情况下,关键词就“镶嵌”在主要信息之中,考生只需以“压缩语段”的能力结构为“滤网”,将关键词按题目要求的顺序、数量逐一提取出来即可作答。第四步:对所选关键词来一个回头看。先看一下关键词中内容有无重复之处,再看一下信息要点全不全(高考评分标准往往按信息点给分),最后将关键词连缀起来看意思是否连贯,是否准确地反映了原语段的中心内容。第三步:在概括出来的主要信息中做进一步的筛选,从中提炼出最能(新课标)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七语言文字运用第2节语言表达综合主观题课件解析:语段主要表述的是“类肝脏”的主要作用。第①处横线前、后的内容分别是:类肝脏不能作为供体器官移植来治疗疾病和类肝脏对药物、疫苗进行检测。由此判定第①处横线内容表述的主体是“类肝脏”,内容应与药物、疫苗的试验有关。第②处横线前、后的内容分别是:药物都会经过肝脏进行降解和评判药物是否会损害肝脏。由此推断第②处横线内容表述的主体是“药物”,内容应与药物要接受肝脏的检测有关。第③处横线后面的内容是:肝芽这种类肝脏在药物毒性测试上的作用。由此判断第③处横线内容应与“药物毒性检测”有关。同时,要注意语句的特点。第①处横线前有“尽管”,所以后面的语句可以用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但”“但是”等。第②处横线前有“因此”,表示后面的内容是前面的结果。第③处横线后面有表示递进关系的连词“而且”。解析:语段主要表述的是“类肝脏”的主要作用。第①处横线前、后答案:①但已经可以替代动物、人体进行试验②药物必须要接受肝脏的检测③用来检测药物对肝脏是否有毒答案:①但已经可以替代动物、人体进行试验②药物必须要接受肝(新课标)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七语言文字运用第2节语言表达综合主观题课件解析:①处,前文有“除了……之外”的句式,再结合后文“不苟言笑的人比爱笑的人更容易得脑中风”的内容,可知此处应填“或许还存在严重的健康隐患”之类的句子。②处,根据后文“平时几乎不笑的人罹患脑中风的概率要高出1.6倍”可知,此处要提到比较的对象,即“与几乎每天都笑的人相比”。③处,是对前文内容的总结,强调笑对降低“脑中风”和“心脏疾病”发病率的作用,故应填“笑可降低脑中风及心脏病的发病率”之类的句子。答案:①或许还存在严重的健康隐患②与几乎每天都笑的人相比③笑可降低脑中风及心脏病的发病率解析:①处,前文有“除了……之外”的句式,再结合后文“不苟言(新课标)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七语言文字运用第2节语言表达综合主观题课件解析:本语段的话题是“氢气”,文段首先介绍了氢气的来源,然后介绍提取氢气的方法。①处,由前文“氢气当前主要从石油中制取,成本非常高”可知,科学家们一直在探索的应该是“成本低”的制取方式,故应填“能否用成本更低的方式来制取氢气”之类的句子。②处,由前文可知,氢酶产生氢气的条件是在缺氧的情况下被激活,然后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氢气,且此句以“能否”开头,故应填“用激活绿藻中氢酶的方式来制取氢气呢”之类的问句。③处,由前文“给绿藻细胞披上一层二氧化硅‘外衣’”可以看出,这是使氢酶缺氧的技术手段,缺氧就能激活氢酶,然后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氢气,故此处应填“使绿藻被激活利用光合作用产氢气”之类的句子。答案:①能否用成本更低的方式来制取氢气②用激活绿藻中氢酶的方式来制取氢气呢③使绿藻被激活利用光合作用产生氢气解析:本语段的话题是“氢气”,文段首先介绍了氢气的来源,然后4.根据下面一段话,拟写新闻标题。(不超过16字)据新华社北京9月8日电,8日在京发布的首份《中国印刷业智能化发展报告》显示,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印刷业的生产能力、覆盖范围、市场运行和产业规模已居世界前列;2017年我国印刷总产值达1.2万亿元,同比增长4.6%。由国家新闻出版署主办的首次中国印刷业创新大会8日在京开幕,大会的主题是“聚焦智能化”,探寻印刷行业智能化升级发展新路径,引领我国印刷业高质量发展。据介绍,《印刷业“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提出了“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融合化”的发展方向。智能化作为印刷业未来发展的四个重要方向之一,将在推动企业转型升级、行业高质高效发展方面起到重要作用。4.根据下面一段话,拟写新闻标题。(不超过16字)答案:我国首次举办中国印刷业创新大会(或:我国首次印刷业创新大会聚焦智能化)答案:我国首次举办中国印刷业创新大会(或:我国首次印刷业创新5.阅读下面的材料,用概括性的语言写出以“三百千千”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启蒙读物的突出优点,每条优点不超过10个字。(不含标点符号)

中国古代启蒙读物以俗称“三百千千”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最为著名,千百年来代代相传,家喻户晓,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将《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中的字去其重复,当有2000~3000字。如果认识了这2000~3000个字,平时阅读自然不成问题。“三百千千”并非仅用于识字,而是融思想道德、历史文化、天文地理、政治军事、宗法姓氏、生活生产等广泛的社会知识和生活常识于一炉,紧靠生活,全面实用。明代学者吕坤曾说:“初入社学,八岁以下者,先读《三字经》以习见闻;《百家姓》以便日用;《千字文》亦有义理。”《三字经》三字一句,隔句有韵;《百家姓》《千字文》四字成句,都有韵脚,朗朗上口,容易背诵;《千家诗》也有韵脚平仄,诵读起来,抑扬有致。我国古代启蒙读物种类繁多,“三百千千”以其突出的优点脱颖而出,成为我国私塾中使用频率最高、影响最大、流行最广的启蒙读物。

5.阅读下面的材料,用概括性的语言写出以“三百千千”为代表的答案:字数适当,利于识字;内容涵盖广,一“材”多用;富有音韵美,适宜诵读。答案:字数适当,利于识字;内容涵盖广,一“材”多用;富有音韵第2节语言表达综合主观题第2节语言表达综合主观题语言文字运用无论是考点还是题型,在整张试卷中都是最富于变化的,且变化特点是基本不重复往年类型。近年来补写语句、压缩语段、表达得体、句式仿写轮番考查,花样翻新,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题不同,百花齐放,虽令考生眼花缭乱,但考查的综合能力却初心不改。二轮复习,要在突出重点的基础上,全面展开系统复习。语言文字运用无论是考点还是题型,在整张试卷中都是最富于变化的(新课标)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七语言文字运用第2节语言表达综合主观题课件(新课标)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七语言文字运用第2节语言表达综合主观题课件解析:①处,由“所以”一词可知,这里应填入对前面内容的总结。根据下文“为什么白天压力大不一定会变胖,而上夜班之类的压力则常与肥胖相联系”可知,这里应填“压力”与“肥胖”相关的内容,此处应该补出的是“压力与肥胖有联系”。②处,联系上文“如果打破节律”以及下文“如果顺应节律,在糖皮质激素水平本来就是峰值时”的语境可知,此处应填与“在糖皮质激素水平本来就是峰值时”相对的句子。③处,根据下文“夜间长期经历持续性压力体重会明显增加”,这里应填压力产生的时间。答案:(示例)①压力与肥胖有联系②本来应该是低谷时③压力产生的时间解析:①处,由“所以”一词可知,这里应填入对前面内容的总结。(新课标)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七语言文字运用第2节语言表达综合主观题课件解析:①处,前后句说的都是花叶生长的现象,可根据前后句进行推断,且后文有“先花后叶”“先叶后花”“花叶便会同时发育”的相关描述。②处,根据“与……密切相关”这一句式,可知此处为总起句,下面两个“如果”是分述不同情况的,由其中的关键词“温度”可得知,植物的芽生长与“温度”有关,不同的芽生长所需温度不同,所以可以补出有“植物的芽生长所需温度”意思的句子。③处,根据上文“花芽生长所需温度比较低,叶芽所需温度较高,则先花后叶”,可推测如要先叶后花则应相反,据此,可以补出有“生长所需温度比叶芽高”意思的句子。答案:(示例)①有些先长叶后开花②植物的芽生长所需温度③生长所需温度比叶芽高解析:①处,前后句说的都是花叶生长的现象,可根据前后句进行推(新课标)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七语言文字运用第2节语言表达综合主观题课件解析:①处,前一句开始分述,“一种叫……”,故此处应接上文语意分述第二种,即“另一种”;从下文“决定人的酒量大小的是乙醛脱氢酶”可知,另一种酶是“乙醛脱氢酶”。据此,可补出“另一种叫乙醛脱氢酶”。结合上下文可知,②③处内容相关,互相照应,是对“决定人的酒量大小的是乙醛脱氢酶”的进一步解说。②处,根据上文可知乙醛脱氢酶“能使乙醛转化为乙酸,最终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乙醛脱氢酶活性较低”将影响乙醛的分解,故可以补出“代谢乙醛的能力较差”之类的句子。③处,上下文介绍“酒量小”“酒量大”人的不同表现:“酒量小”的人因“乙醛脱氢酶活性较低”而“脸红、心跳加速”,那么酒量大的人则会因“乙醛脱氢酶活性较高”而迅速将乙醛代谢。故此处应补出“体内乙醛脱氢酶活性较高”之类的句子。解析:①处,前一句开始分述,“一种叫……”,故此处应接上文语答案:(示例)①另一种叫乙醛脱氢酶②代谢乙醛的能力较差③体内乙醛脱氢酶活性较高答案:(示例)①另一种叫乙醛脱氢酶②代谢乙醛的能力较差③(新课标)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七语言文字运用第2节语言表达综合主观题课件二、压缩语段4.(2019·全国卷Ⅰ)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50个字。(5分)

传统观点认为,中国和欧洲的陶瓷贸易始于明代。近日英国杜伦大学证实,该校考古系与中国故宫博物院考古所,联合整理研究了在西班牙萨拉戈萨等地出土的十余件中国唐代至宋代早期的陶瓷器残片,表明这些陶瓷是当时随阿拉伯商人经印度洋与红海贸易到达地中海地区的。这就将中欧陶瓷贸易的起始时间大大向前推进了,证明了“海上丝绸之路”早在唐代就已延伸至西欧。二、压缩语段解析:材料分为三层,第一层为第一句,说明传统观点对中欧陶瓷贸易起始时间的看法。第二层为第二句,主要意思是英国杜伦大学与中国故宫博物院考古所联合整理研究了在西班牙出土的陶瓷器残片,结果表明这些中国唐代至宋代早期的陶瓷是由阿拉伯商人带到地中海地区的。第三句为总结句,以上考古结果证明“海上丝绸之路”早在唐代就已延伸至西欧。据此,可概括出关键信息:中英联合考古研究;中欧陶瓷贸易起始时间不晚于唐代;“海上丝绸之路”在唐代就已延伸至西欧。答案:①中英联合考古研究;②中欧陶瓷贸易起始时间不晚于唐代;③“海上丝绸之路”在唐代已延伸至西欧。解析:材料分为三层,第一层为第一句,说明传统观点对中欧陶瓷贸5.(2019·全国卷Ⅱ)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5分)2019年的永定河补水工程于3月13日启动。本次补水工程加大了补水力度,到4月2日,已累计输水3100万立方米。另外,拦截在河道上的官厅水库发电站、珠窝水库下马岭发电站、落坡岭水库的下苇甸发电站全都停用,以保证补水全部灌入河道。目前,门头沟区域内102公里的永定河山峡段,近40年来首次实现全线通水。

5.(2019·全国卷Ⅱ)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解析:新闻共四句话,分为三层,第1、2句为第一层,第3句为第二层,第4句为第三层。从每层中提炼出关键信息,按照“时间+事件”的模式组织答案。第一层的主体和事件是“永定河补水工程启动并加大了补水力度”。第二层的主体和事件是“河道上的发电站停用,以保证补水全部灌入河道”。第三层的主体和事件是“永定河山峡段近40年来首次全线通水”。加入时间合并三层信息,再根据字数要求调整个别字词即可。答案:①2019年3月13日;②永定河补水工程启动;③加大补水力度,停用河道上的发电站;④永定河山峡段近40年来首次全线通水。解析:新闻共四句话,分为三层,第1、2句为第一层,第3句为第6.(2019·全国卷Ⅲ)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5个字。(5分)2019年4月21~28日,国际乒联第5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单项赛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举行。中国队的许昕/刘诗雯在混双决赛中夺得首金,马龙/王楚钦夺得男双冠军,刘诗雯夺得女单冠军,马龙夺得男单冠军,王曼昱/孙颖莎夺得女双冠军。中国队包揽了本届世乒赛的全部5枚金牌,取得全面胜利。其中的男单决赛,马龙以4比1的比分战胜瑞典球员法尔克,实现了世乒赛男单三连冠的伟业,成为继庄则栋之后50多年来首位在世乒赛实现男单三连冠的选手。6.(2019·全国卷Ⅲ)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解析:新闻语段压缩的答题思路为:(时间、地点)+主体+事件。新闻共4句话,第1句点明时间、主要事件,第2、3句具体说明中国队的获奖情况,第4句重点介绍马龙的比赛、获奖情况。可据此提取关键信息,根据字数要求组织语言作答。答案:①2019年4月21~28日;②第55届世乒赛单项赛在布达佩斯举行;③中国队包揽5枚金牌;④马龙成为50多年来首位实现男单三连冠的选手。解析:新闻语段压缩的答题思路为:(时间、地点)+主体+事件。(新课标)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七语言文字运用第2节语言表达综合主观题课件突破点一明主旨,辨位置,抓暗示,补准语句

语句补写题是全国卷最具特色、考查频率很高的一种语言表达题型。其命题特点是:命题人在预先选好的一个文段中挖去几个句子,要求补写后的句子与语段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其答题的实质是:让考生在一些隐性提示的引导下,将这个文段再“完形”,甚至可以说是“恢复原貌”。突破点一明主旨,辨位置,抓暗示,补准语句一、失误探因考查方向失误原因补写语句题理不清句间关系看不出语句作用表述不连贯、不简明一、失误探因考查方向失误原因补写语句题理不清句间关系看不出语

二、得分指导从文段中画横线处的位置看,要补写的语句一般是领句、总括句、阐述转换句和总结句。这类题虽说主要考查的是语言连贯能力,但首先考查的应是阅读能力。拿到题目后,我们要先阅读语段,看看其中心是什么。如果对整个语段不理解,答题就易答非所问,因为填写的句子也是统一在整个语段的意思之中的。

二、得分指导[典题印证]

(2017·全国卷Ⅰ)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药品可以帮我们预防、治疗疾病,但若使用不当,①。以口服药为例,药物进入胃肠道后逐渐被吸收进血液,随着时间推移,②。当药物浓度高于某一数值时就开始发挥疗效。然而,③,超过一定限度就可能产生毒性,危害身体健康。[典题印证]结合信息,解答题目,找到类题规律。第一步:分析逻辑和标点,有效分层要分层,首先看句末符号,这段话共有三个句末符号(三个句号)。第

句为中心句,介绍药品的好处和使用不当的危害。第二句由“以口服药为例”可知,是

说明。第三句中“然而”一词表明与前面形成转折,也属于举例说明。举例一结合信息,解答题目,找到类题规律。举例一第二步:确定句子功能,合理推导确定了层次以后,我们就可以确定三个要填的句子分别承担什么样的功能。①处,根据“但若使用不当”和“然而”后面的“可能产生毒性,危害身体健康”可知,该处所填内容与

有关。②处,根据横线前“逐渐被吸收进血液”“随着时间推移”和横线后“药物浓度高于某一数值”等句可推知,该处所填写内容应强调血液中的药物浓度高。③处,根据横线前“然而”和横线后“超过一定限度就可能产生毒性,危害身体健康”等句可推知,该处所填内容与前文构成转折关系,且与药物浓度有关。药物对人的身体产生危害第二步:确定句子功能,合理推导药物对人的身体产生危害第三步:调整句子表达,合理运用技巧当句子的功能及关键词确定后,要考虑选择合适的句子来表达。比如第一个空,根据前面的“若使用不当”,推知此句应填“也可能对身体产生损害”。第二个空,根据前面的“随着……”,推知此句应填“血液中药物浓度会逐渐升高”。第三个空还要考虑前面的“然而”,因此此句应与前面形成转折,应填“药物浓度并不是越高越好”。第三步:调整句子表达,合理运用技巧答案:(示例)①也可能对身体产生损害②血液中药物浓度会逐渐升高③药物浓度并不是越高越好答案:(示例)①也可能对身体产生损害②血液中药物浓度会逐渐三、对点训练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在生物世界的食物链中,植物几乎总是处于最底层,①,然而有少数植物却能吃动物。它们能够捕食昆虫,如苍蝇、蚊子等,②;有时它们甚至可以捕捉一些体型较大的动物,如蛙类、小蜥蜴、小鸟等,所以又被称作食肉植物。自然界有不少食肉植物,③,被分为被动捕捉型和主动捕捉型两种。三、对点训练答案:①是要被动物吃的②所以被称作食虫植物③它们捕捉猎物的方式不同答案:①是要被动物吃的②所以被称作食虫植物

[技巧点拨]第一步:分析逻辑和标点,有效分层注意分析语段的一些基本逻辑关系和标点符号,善于准确有效分层。所给语段一般为三层或四层,每层有相对完整的意思。能够准确分层理解,既可帮助理解整个语段,更可缩小每个空缺的答题范围,不易偏题。要特别注意关联词语,如因果关系、递进关系、转折关系、对比关系,找到呼应、关联、暗示性语句,重视标点符号尤其是冒号、分号、问号。[技巧点拨]第二步:确定句子功能,合理推导注意所填语句的位置,确定句子功能,根据上下句,合理推导。所填语句一般为每层的总起句、结论句、过渡句或仿写句、照应句。明确了所填句子的位置就能明确所填句子的功能,就可以根据所要填的句子功能利用上下文去推导所应填写的内容。根据上下文的内容进行合理推导是解答这种试题的必要手段。要从两个角度推导:一是根据上下文逻辑的发展或上下句中的提示词语推导出所补写语句的内容,做到内容上扣得紧;二是由与上下文相关词语、句式的照应推导出所补写语句的句式及形式上的衔接语,做到形式上接得上。第二步:确定句子功能,合理推导第三步:调整句子表达,合理运用技巧如陈述对象一致、语言风格一致、感情色彩一致、结构一致、手法一致、修辞一致、关联词一致等,保证填写的句子不走样、不变形、不出格。还要注意字数要求。第三步:调整句子表达,合理运用技巧突破点二抓中心,辨类型,按步骤,压缩语段

“压缩语段”是指考生按照命题者所给出的语言文字或图表数据等材料,在理解的基础上,对材料中相关的信息进行筛选、提取,最后归纳概括为符合命题要求的语言表达形式。压缩语段主要是考查考生的提炼、概括、压缩能力及表述能力。恰当地压缩语段,大致需要两种能力:一是筛选能力,二是概括能力。突破点二抓中心,辨类型,按步骤,压缩语段题型一新闻类压缩一、失误探因考查方向失误原因新闻类压缩题不明新闻特点,分不清主次信息内容层次不清,概括要点不全题干审读不清,表达不符合要求题型一新闻类压缩考查方向失误原因新闻类压缩题不明新闻特点,

二、得分指导新闻类压缩语段题旨在考查辨识、筛选、提炼所给新闻材料重要信息的能力,它是一种实用性、实践性很强的语言表达技能题,涵盖了多方面的知识点,体现了多方面的能力,并且较好地反映了高考命题贴近时代生活的走向。二、得分指导

[典题印证]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2018年4月18日在京发布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各种媒介(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的综合阅读率为80.3%,较2016年的79.9%有所提升;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等)的接触率为73.0%,较2016年上升了4.8个百分点。成年国民各媒介综合阅读率与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保持增长势头。[典题印证]调查还发现,有声阅读成为国民阅读新的增长点。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的听书率为22.8%,较2016年的17.0%提高了5.8个百分点;0~17周岁未成年人的听书率也有所增长。具体来看,未成年人群体中,14~17周岁青少年的听书率最高,9~13周岁少年儿童和0~8周岁儿童的听书率相差不大。同时,听书的方式也很多样。我国成年国民中,选择通过移动有声应用软件平台听书的人最多,选择通过广播和微信语音推送听书的也占一定比例。调查还发现,有声阅读成为国民阅读新的增长点。2017年,我国(新课标)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七语言文字运用第2节语言表达综合主观题课件结合信息,解答题目,找到类题规律。第一步:审读题干,把握要求第一问要求归纳“主要内容”,属于

题;第二问要求写“

”。两问均有字数要求,要注意限制范围。第二步:梳理语段,找出要点该消息分为两段,第一段陈述了两个事实:一是综合阅读率提升;二是数字化阅读率上升。综合起来可概括为“综合阅读率和数字化阅读率双增”。第二段主要阐释“有声阅读成为新的增长点”。压缩语段评述性文字结合信息,解答题目,找到类题规律。压缩语段评述性文字第三步:依据要求,整合答案第二问要求考生对消息中反映的社会现象进行评述。考生要注意到消息中出现了数字化、有声阅读等与科技相关的词语,考生一方面可对阅读率的增长加以肯定,也可以适当分析科技给阅读带来的负面影响。第三步:依据要求,整合答案答案:(1)(示例)综合阅读率和数字化阅读率双增,有声阅读成为新的增长点。(2)(示例)科技的进步为国民提供了灵活多样的阅读方式。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听书这种阅读方式因为更加便捷,为越来越多的读者所喜爱,却会带来阅读浅表化问题。答案:(1)(示例)综合阅读率和数字化阅读率双增,有声阅读成三、对点训练2.将下面这段话压缩成一条一句话新闻。(不超过15个字)中央决定废止劳教制度。这个决定对北京劳教场所、机构带来了哪些变化呢?记者昨天先后到本市多处劳教场所进行探访,发现本市有两处劳教场所已更换成了看守所监狱牌子。随着牌子的更换,劳教所的职能也转为收押因触犯法律而被判处拘役、有期徒刑等短刑犯的场所。但是,关于劳教机构工作人员的人事安排及北京劳教系统转型问题,目前相关部门仍未予以回应。答案:北京劳教场所改挂看守所监狱牌。(或:北京劳教场所改为看守所监狱)三、对点训练答案:北京劳教场所改挂看守所监狱牌。(或:北京劳

[技巧点拨]1.拟写新闻标题的方法新闻标题提挈全篇、浓缩文意,必须简洁、确切、醒目,即要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所报道的主要内容,点明其意义并要求富有吸引力。拟写新闻标题,不但要突出主题,内容上也要扣住文段中心,而且还要使标题醒目,引人注意。因此,好的新闻标题,往往用词别具一格,结构工整,善于使用修辞方法等。[技巧点拨]2.拟写新闻导语的方法要把消息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用最简明的话在开头一段中加以表述,它是为了让读者一目了然地了解整个消息的情况与结局,这是新闻的特殊格式。新闻导语一般包括:①新闻单位名称+②新闻发出地名称+③发出时间+④主体事件+⑤(主体事件发生的必要)条件或原因+⑥主体事件的简约过程+⑦状态、结果、影响或发展趋势。2.拟写新闻导语的方法3.拟写一句话新闻的方法要把握语段语意,从中筛选出关键信息(读者最关心、最有新闻价值的内容),然后用简明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一句话新闻一般包括:①主体事件名称+②(必要的)时间(重要的高精尖科技实验时效性很强,有时要落实到分秒)、地点+③主体事件目前的状态、结果、趋势(即人们最关心的新闻点)。3.拟写一句话新闻的方法4.一般性新闻材料的压缩方法对于一般性新闻材料的压缩,答案应包括:①(必要的)时间、地点+②事件发生的原因、背景或其他条件+③事件发生过程的主要步骤名称+④事件过程的结果、影响或发展趋势。

4.一般性新闻材料的压缩方法题型二语段类压缩一、失误探因考查方向失误原因语段类压缩题把握不准各类文体压缩的要求切分不清语段的层次关系语言表述啰嗦,不符合概括要求题型二语段类压缩考查方向失误原因语段类压缩题把握不准各类文

二、得分指导语段压缩题一般是要求概括主要内容,这种题型一般要求既要理清文段的结构和思路,又要概括出各层次大意。从设题材料角度看,主要可分为四类:记叙类、描写类、说明类、议论类。记叙性语段侧重考查它的六要素,实际上就是围绕记叙性文章的六要素命题;描写性语段主要考查景物及其特征,描写的角度及其目的、感情等;说明性语段侧重考查它的说明对象及其特征或事理;议论性语段侧重考查它的论点和论据。二、得分指导

[典题印证]

阅读下面的文字,逐段概括中国古代木构房屋的特点。每个特点不超过10个字。①中国古代木构房屋需防潮防雨,故有高出地面的台基和出檐较大的屋顶。②这种房屋内部可以全部打通,也可按需要用木材进行装修分隔,分隔方式可实可虚,实的如屏门、板壁等,虚的如落地罩、太师壁等。③工匠们设计房屋的各种构件(如梁、柱)时,在保有其功能的基础上,往往顺应其形状、位置进行艺术加工,使之更加漂亮美观。如把直梁加工成月梁,以给人举重若轻之感。[典题印证](新课标)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七语言文字运用第2节语言表达综合主观题课件结合信息,解答题目,找到类题规律。第一步:审题干,明要求从“中国古代木构房屋的特点”来看,这是一段

文字,要求“逐段概括”,其实就是考查压缩语段的归纳概括能力。第二步:理语段,获信息要抓住主要概念“

”,从每一段中将与“古代木构房屋”有关的关键词筛选出来,要做到不枝不蔓,有多少就筛选多少。第三步:依分值,定答案着重看命题人对本题的赋分情况,依分推出答案要点应该是几个,然后对所筛选的信息进行加工提炼,得出答案。说明古代木构房屋结合信息,解答题目,找到类题规律。说明古代木构房屋答案:①台基高,出檐大。②内部可通可隔。③构件艺术美观。④涂有油漆以防腐。答案:①台基高,出檐大。②内部可通可隔。③构件艺术美观。④涂三、对点训练3.阅读下面这段文字,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凤山妈祖石像的主要特点。凤山妈祖石像位于汕尾市区东南品清湖畔的凤山顶上,高16.83m,重1000t,由468块来自妈祖故乡福建莆田的优质花岗岩雕刻而成。旁有石刻“天后圣母”四字,是我国著名文学家冰心女士所题。凤山妈祖石像建于一九九四年,是中国大陆目前最大型的妈祖艺术石雕像之一,由中国现代雕塑大师李维祀设计,它于端庄肃穆中流淌着秀慧妩媚。它的落成,犹如在红海湾畔缀上一颗绚丽璀璨的明珠,成为粤东明珠汕尾市的新标志。登临凤仪台,妈祖石像以晴空祥云为背景,远眺大海,庇佑着渔民的平安归航,给人以自信和安慰。三、对点训练答案:①来自妈祖故乡的优质花岗岩雕成②大陆目前最大型石雕像之一③端庄肃穆中透着秀慧妩媚④汕尾市新标志⑤远眺大海,庇佑渔民答案:①来自妈祖故乡的优质花岗岩雕成(新课标)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七语言文字运用第2节语言表达综合主观题课件2.议论性语段——关键语句突破法对议论性的语段压缩必须运用“关键语句突破法”。具体如下:2.议论性语段——关键语句突破法3.描写类压缩——舍偏取正法对于描写类语段压缩,首先要弄清描写的对象,然后运用“舍偏取正法”从句法和语法两个角度对语段进行分析,保留一些关键性的句子或词语,舍弃一些修饰、限制或补充性的句子或词语。对于写景的语段来说,一些时令(间)、地点、方位等状语和对事物本身描绘性的定语都属于舍弃的东西。4.记叙类压缩——关注要素法就表达方式而言,记叙类语段属于以记事为主的记叙文,记叙的要素主要指时间、地点、人物(包括对象、身份等),事件(包括起因、经过、结果),文中的中心事件是主干,其他是枝叶,抓住了这些要素,就等于抓住了文段的主要内容。

3.描写类压缩——舍偏取正法题型三提取关键词语信息一、失误探因考查方向失误原因提取关键词语信息题不明词语、短语和句子的区别,提取的不是关键词语对语段层次切分不清,无法提取关键词语忽略题干要求,提取关键词语错误题型三提取关键词语信息考查方向失误原因提取关键词语信息题不

二、得分指导关键词原指一篇文章或一段文字中最重要的词语,一般放置在文段的前面,让读者了解文段的基本内容。后出现在网络搜索中,指人们输入到搜索框中的文字。提取关键词语,考查的是考生概括思想内容、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二、得分指导

[典题印证]

提取所给材料的主要信息,在横线处写出四个关键词。引力全称万有引力,指具有质量的物体之间加速靠近的趋势,简单说就是物体之间相互吸引的作用力。在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视野里,引力等价于弯曲的时空。而引力波就是在弯曲的时空这个大背景下,当发生有质量物体加速运动导致的扰动时,由此产生的波动如波纹一样向外传播的现象。[典题印证]一个世纪前,爱因斯坦预测了引力波的存在,但近百年来,科学家们并未找到证明它存在的直接证据。华盛顿当地时间2016年2月11日,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观测台(LIGO)实验组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首次直接观测到了由两颗恒星级黑洞13亿年前合并产生的引力波。这是科学史上又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发现。引力波的发现对普通人的生活会产生什么影响?科学家们表示,一个新的重大科学发现,总会给人类社会带来无法预估的发展。18世纪描述电磁波的麦克斯韦理论确认的时候,也没有人知道会给人类带来什么,但是现在不管是电视机还是移动电话,都与电磁现象有关。一个世纪前,爱因斯坦预测了引力波的存在,但近百年来,科学家们结合信息,解答题目,找到类题规律。第一步:审题干,明要求题干要求“写出四个关键词”,属于

考查点,“

”限定了数量。第二步:研语段,理层次该语段一共三个自然段,可分为三层。第一层的大意是“

”,第二层的大意是“美国首次发现引力波”,第三层的大意是“引力波的发现将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影响”。语段压缩四个引力波是什么结合信息,解答题目,找到类题规律。语段压缩四个引力波是什么第三步:提主干,整答案整段文字概括起来就是:美国首次发现引力波,它将对人类生活产生影响。这两个句子的主干为:主语——美国、引力波,谓语中心词——发现、产生,宾语中心词——引力波、影响。分析提炼后可得出答案。答案:引力波首次(或“美国”)发现影响(或“意义”)第三步:提主干,整答案答案:引力波首次(或“美国”)发现三、对点训练4.提取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在横线上写出三个关键词。去年在南极上空陨落过程中粉碎的一颗流星已经引发了一种理论,即流星尘埃可能在我们的气候系统中发挥了一种隐秘的作用。最近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称,这块岩石估计有1000吨,去年9月3日进入南极上空的高层大气,成为美国国防部卫星红外线眼观察到的一个火球。同空气分子的摩擦使得这块岩石损耗殆尽,变成一片从56公里高空延伸到18公里高空的尘埃云。利用南极地面站的仪器对这片尘埃进行的近距离观察表明,其直径为20微米,比原先估计的流星碎片的体积大了将近1000倍。以前的研究已经表明,火山喷发产生的直径超过1微米的颗粒能对气候产生重大影响。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