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5.2土壤(精练)A组学业基础1.我国东北黑土分布区,目前存在着黑土肥力下降现象,下列措施不利于养护土壤的是(
)A.休耕 B.种植并施用绿肥 C.大水漫灌 D.作物轮作【答案】C【解析】由所学知识可知,休耕、作物轮作利于恢复黑土肥力,AD利于养护土壤;种植并施用绿肥,能为黑土提供丰富的养分,且对改善黑土有很大的作用,B利于养护土壤;大水漫灌易导致土地盐碱化,不利于养护土壤,依据题意,本题要求选择不利于养护土壤的选项,所以C正确,ABD错误;故选C。2.(2022·甘肃·华池县第一中学高一期末)土壤发育最活跃的因素是(
)A.成土母质 B.生物 C.气候 D.地貌【答案】B【解析】通过生物活动实现了有机质的积累和养分元素在地表的富集过程,因此成土过程实质上就是母质在一定条件下为生物不断改造的过程,没有生物的作用便没有土壤的形成,因此生物是土壤发生发展中最主要、最活跃的成土因素,B符合题意;成土母质、气候、地貌也会影响土壤形成,但不是最活跃的因素,排除ACD。故选B。3.(2022·新疆喀什·高一期末)下列土壤肥力较高的是(
)A.热带雨林地区土壤 B.东南丘陵的红壤 C.东北平原的黑土 D.黄土高原的黄土【答案】C【解析】东北平原,植物生长茂密,秋冬枯枝落叶多,土壤有机质来源丰富;冬季气温较低,微生物分解慢,有机质积累多,即东北平原的黑土肥力较高,C正确。热带雨林地区,气候炎热,土壤有机质分解旺盛,再加上长期高温多雨的淋洗,土壤肥力差,A错误。东南丘陵地区,夏季高温多雨,土壤淋溶作用强,且土壤有机质分解较快,土壤肥力较差,偏酸性,C错误。黄土高原的黄土,属于风力沉积而形成,土质疏松,含有一定的有机质和矿物质,但由于植被破坏,夏季降水集中,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有所下降,D错误。故选C。4.下列属于提高土壤肥力的合理做法是(
)A.合理使用农家肥 B.大量施用化肥 C.持续耕作 D.海水灌溉【答案】A【解析】合理利用农家肥,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故A正确;大量长期施用化肥,导致土壤板结,肥力下降,故B错误;持续耕作,使土壤难以恢复肥力,导致土地生产力下降,故C错误;海水灌溉,加剧土壤盐碱化,故D错误。故答案选A。5.(2022·山东·泰安一中高一期中)如图是各种成土因素作用示意图。读图,下列有关土壤形成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气候主要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理化性质 B.地形直接影响土壤的质地特征、肥力特征C.生物改善成土母质的性状 D.成土母质决定了土壤矿物质的成分和养分状况【答案】B【解析】气候主要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理化性质,A叙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生物主要影响土壤的有机质来源,影响土壤的发育程度、肥力性质,进而改善成土母质的性状,C叙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成土因素的作用各不相同,成土母质主要影响土壤的矿物成分和养分状况,D叙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地形主要影响土壤的发育过程,不影响土壤的质地特征、肥力特征,B叙述错误,符合题意。故选:B。6.(2022·甘肃·天水市第一中学高一学业考试)下图为某地土壤剖面示意图。完成土壤垂直结构土层的名称与序号对应组合正确的是(
)A.①—成土母质层 B.②—淋溶层 C.③—腐殖质层 D.④—淀积层【答案】B【解析】根据土壤垂直剖面的空间位置判断土层的名称应是①腐殖质层;②为淋溶层;③为淀积层;④为成土母质层。对应选项,ACD错误,B正确。故选:B。7.下列有关土壤说法错误的是(
)A.土层厚、层次多或分层明显,表明土壤发育程度高B.土壤的颜色、有机质含量等,可以反映环境因素对土壤形成过程的影响C.我们到田地中观察到的土壤不全是自然土壤D.陆地表面的疏松表层就是土壤【答案】D【解析】土层厚、层次多或分层明显,表明土壤发育程度高;土层薄、层次少或分层不明显,表明土壤发育程度低,A说法正确;土壤的颜色、有机质含量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环境对土壤形成过程的影响,B说法正确;人类的耕种活动,将自然土壤改造成为各种耕作土壤,如水稻土等,C说法正确;土壤是指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D说法错误,故选D。8.自然土壤剖面由上到下的土层依次是(
)①母质层②有机层③淀积层④腐殖质层
⑤淋溶层A.①③⑤④② B.④②③⑤① C.②④⑤③① D.②④⑤①③【答案】C【解析】典型的自然土壤剖面由上至下有枯枝落叶层(有机层)、腐殖质层、淋溶层、淀积层、母质层、基岩层,C项正确。故选C。9.王教授在日记中写道:“早晨出门,天昏暗。强劲的东风刺骨般寒冷,气温在零下40摄氏度以下。这季节,在我家乡江南丘陵,乡亲们大概正忙着收割早稻了。”王教授家乡的土壤及适合在王教授家乡种植的果树是(
)A.黄土苹果 B.黑土荔枝 C.红壤柑橘 D.砖红壤芒果【答案】C【解析】江南丘陵属于我国南方地区,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土壤以红壤为主,代表性亚热带水果为柑橘,C项正确。黄土苹果是在北方地区,A项错误。荔枝是在热带地区,B项错误。砖红壤主要位于热带地区,D项错误。故选C。10.(2022·福建省仙游县度尾中学高一期末)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材料土层分层示意图。(1)写出土壤剖面图中A、B、C、D、E所代表的土层。A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E________。(2)分析A层颜色较深的原因。(3)分析B层颜色较浅的原因。【答案】(1)腐殖质层淋溶层淀积层母质层母岩层(2)大量有机质分解后积累形成颜色较深的腐殖质。(3)由于溶解于水的矿物质随水的下渗向下运移,本层矿物质淋失,故颜色较浅。【解析】(1)读图可知,该土壤剖面分为五层,由上至下依次为腐殖质层(A)、淋溶层(B)、淀积层(C)、母质层(D)、母岩层(E)。(2)A层为腐殖质层,大量有机质分解后积累形成颜色较深的腐殖质,故所堆积而成的腐殖质层颜色较深。(3)B层为淋溶层,由于该层矿物质溶于水后,随水体下渗,导致本层矿物质淋失,因此该层颜色较浅。
B组应考能力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多样,植被与土壤类型多样。下图为我国两个不同地区自然土壤景观示意图。图中甲地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平原广袤,以黑土、黑钙土为主;乙地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多山地丘陵,以红壤、砖红壤为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与甲地相比,乙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低的原因是(
)A.森林植被稀疏 B.降水淋溶作用强烈 C.微生物分解慢 D.成土母质矿物质少2.甲、乙两地典型植被类型及其特征分别是(
)A.甲—常绿阔叶林——附生植物较少 B.乙—常绿阔叶林——垂直结构复杂C.甲—落叶阔叶林——乔木叶片宽阔 D.乙—落叶阔叶林——乔木多革质叶片【答案】1.B
2.C【解析】1.甲地位于东北黑龙江,乙地位于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与甲地相比,乙地纬度地,微生物分解快,降水多,降水淋溶作用强烈,B正确,C错误。甲乙都是我国林区,森林植被差异不大,A错误。成土母质矿物质差异不大,D错误。故选B。2.甲地典型植被类型是落叶阔叶林,附生植物较少,是乔木,叶片宽阔,C正确,A错误;乙地典型植被类型是常绿阔叶林,乔木多革质叶片,垂直结构复杂、附生植物较多的是热带雨林,BD错误。故选C。下图为某地土壤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该土壤剖面垂直土层序号与名称的对应组合,正确是(
)A.①一成土母质层 B.②-淋溶层 C.③一腐殖质层 D.④一淀积层4.土壤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的产物,其中,可以为土壤形成提供最基本的矿物质和无机养分的是(
)A.成土母质 B.地形 C.生物 D.气候【答案】3.D
4.A【解析】3.根据所学知识,有机层是土壤表层的植物残体堆积层,以分解和半分解的有机质为主,主要分布在表层,对应图中的①,A错误;腐殖质层是土壤腐殖质积累而形成的暗色土层,呈灰黑色或黑色,分布在有机质层以下,对应图中的②,B错误;淋溶层是由于淋溶作用使得物质迁移和损失的土层,有机质含量低,色泽较淡,分布在腐殖质层之下,对应图中的③,C错误;淀积层常与淋溶层相伴存在,是土壤物质沉淀、积累的层次,分布在淋溶层之下,对应图示的④,D正确,故选D。4.成土母质是岩石的风化产物,是土壤发育的物质基础,决定土壤矿物质的成分和养分状况,影响土壤的质地,A正确;地形要通过对物质、能量的再分配间接的作用于土壤,B错误;生物是土壤有机质的来源,C错误;气候直接影响土壤的水分、热量;间接影响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强度,D错误,该题选A。(2022·广西·藤县第六中学高一开学考试)土壤是环境各要素综合作用的产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生物对土壤的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①生物是影响土壤发育的最活跃的因素
②没有生物的作用,也可能形成土壤③生物通过生物循环使营养元素富集
④生物可以加快岩石风化和土壤形成过程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6.与黑土相比,南方的红壤有机质含量低,原因是南方地区(
)A.土质疏松,草原为主,提供的腐殖质少 B.夏季高温多雨,土壤有机质不易积累C.低山丘陵地形,海拔高,土壤发育差 D.种植需水量大的水稻,对土壤破坏大【答案】5.C
6.B【解析】5.生物是影响土壤发育的最基本也是最活跃的因素,没有生物的作用,就不可能形成土壤,①正确、②错误,ABD排除;生物残体为土壤提供有机质,通过生物循环,营养元素在土壤表层富集,③正确;植物、动物、微生物的综合作用,加快岩石风化和土壤形成的过程,④正确,C正确。故选C。6.与黑土所分布的东北地区比,南方地区夏季温度更高、降水更多,微生物活跃,土壤有机质不易积累,因此南方红壤有机质含量低,B正确。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南方红壤土质黏重,A错误;南方地区红壤区也有平原,地形对土壤中有机质含量的影响较小,C错误;人类活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耕作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但种植水稻不是南方红壤有机质含量低的主要原因,D错误。故选B。7.(2022·湖南·常德市第二中学高一开学考试)土壤有机碳是土地利用过程中地表动植物残体在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与土壤颗粒结合的化合物,泥沙沉积和农业耕作是影响区内土壤有机碳含量空间变化的主要因素。下图示意豫东平原黄河泥沙影响区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垂直分布(黄泛指黄河泛滥区,故道指黄河古河道,其他指除黄泛和故道以外的黄河泥沙影响区)。据此完成下列小题。图中(
)A.黄泛区土壤最肥沃B.其他区土壤有机碳垂直变幅最大C.故道土壤颗粒最大D.三个区土壤有机碳垂直变速相同【答案】B【解析】读图可知,有机碳含量其他区>故道区>黄泛区,A项错误;有机碳垂直变幅为其他区>故道区>黄泛区,B项正确;受黄河泛滥影响,黄泛区的干壤颗粒最大,C项错误;读图可知,三个区土壤有机碳垂直变速不同,D项错误。故选B。(2021·北京顺义·高一期末)读“我国东北地区黑土、黑钙土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黑土、黑钙土集中分布的省区有(
)①黑②吉③辽④内蒙古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9.黑土区土壤肥沃的原因正确的是(
)A.气候干旱利于有机质积累 B.气温低造成有机质分解慢C.山地落叶阔叶林生长量大 D.水土流失增加有机质含量【答案】8.A
9.B【解析】8.根据图例可知,黑色表示黑土,浅黑色表示黑钙土,根据区域轮廓图可知,东部自北向南依次是黑龙江省,简称①黑,中部是吉林省,简称②吉,南部是辽宁省,简称③辽,大兴安岭位于④内蒙古,所以根据图可知,黑土、黑钙土集中分布的省区有黑和吉,辽和内蒙古少,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9.气候湿润,有机体量大,利于有机质积累,A错误。气温低造成有机质分解慢,B正确。黑土区土壤的有机质主要来源于草类的枯落物,C错误。水土流失会减少有机质含量,D错误。故选:B。10.(2022·河北邯郸·高一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森林土壤的形成与湿润气候和大量的森林凋落物(林木的枯枝落叶)、根系脱落物关系密切。这些物质一部分积累于土壤表面,经缓慢分解而形成森林土壤所特有的表层;一部分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形成各种酸性物质,对表层的土壤矿物进行溶解和分解,使土壤表层出现明显的淋溶作用。下图为某处森林土壤剖面结构。(1)森林土壤剖面中F为母岩层,指出A、B、C、D、E分别代表的土壤层名称。(2)结合所学知识,描述B和C层土壤的特征。【答案】(1)A为有机质层,B为腐殖质层,C为淋溶层,D为淀积层,E为母质层。(2)B为腐殖质层,有腐殖质积累,颜色较深,呈灰黑色或黑色;C为淋溶层,(由于溶解于水的矿物质、有机质等随水的下渗向下运移,)本层物质淋失,颜色较浅。【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森林土壤剖面是相对复杂的剖面结构,土壤层最多,自上而下为有机质层、腐殖质层、淋溶层、淀积层、母质层、母岩层。因此图中A土壤层位于最表层,为有机质层。B土壤层为腐殖质层。C土壤层颜色相对较浅,为淋溶层。D土壤层颜色较C层深,位于淋溶层以下,为淀积层。E为母质层。(2)结合所学知识与上题信息可知,B为腐殖质层,有大量腐殖质积累,由于腐殖质的大量积累使土壤颜色较暗,呈现黑色或黑灰色;C层为淋溶层,由于淋溶作用使得物质迁移和损失的土层,有机质含量低,色泽较淡。C组新素养新题型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与气候密切相关,读土壤有机质含量随温度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南方低山丘陵区有机质含量低于东北平原土壤,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A.成土母质矿物养分多 B.地形平坦,土层深厚C.植被生长量大于东北地区 D.气温较东北高,微生物分解作用强2.影响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低的主导因素除了气候外,还有(
)A.地质 B.生物 C.岩石 D.成土母质【答案】1.D
2.B【解析】1.根据材料可知,土壤有机质含量与气温密切相关,相比于南方低山丘陵地区而言,东北平原地区纬度较高,气温相对较低,微生物分解缓慢,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D正确。土壤有机质主要来源于植物、动物以及微生物残体,其含量的高低主要看这些残体积累量的大小,地形平坦不是主要影响因素,与成土母质关系不大,A、B错误。南方低山丘陵地区水热条件更好,植物生长量更大,C错误。故选D。2.根据上题可知,土壤有机质主要来源于植物、动物以及微生物残体,因此影响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低的主导因素除了气候外,还与生物种群有关,B正确。与地质、岩石和成土母质等关系不大,ACD错误。故选B。(2022·山西·长治市潞州区第二中学校高一期末)牙刷草是找铜矿的指示植物。“牙刷草,开紫花,哪里有铜,哪里就有它”,这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广为流传的谚语。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牙刷草之所以被称为铜矿的指示植物,主要是受到(
)的影响。A.生物 B.气候 C.地形 D.成土母质4.有关土壤形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和地形是比较稳定的影响因素B.成土母质是土壤有机质的来源C.陡峭的山坡上很难发育成深厚的土壤D.长江中下游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东北地区【答案】3.D
4.C【解析】3.植物体内的矿质元素都是根从土壤中吸收的。而成土母质是风化作用使岩石破碎,物理性质改变,形成的疏松的风化物,是土壤初始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土壤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故牙刷草生长所需的铜元素主要来自成土母质,D正确;牙刷草称为铜矿的指示植物受生物、气候、地形的影响不大,ABC错误。故选D。4.陡峭的山坡上,地表疏松物质的迁移速率快,土壤发育程度较差,故C选项正确;生物是土壤有机质的来源,也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影响因素,故A、B选项错误;低温有利于有机质的保存,我国东北地区冬季漫长寒冷,有机质分解缓慢,形成了肥沃的黑土,故D选项错误。故选C。(2022·云南·麻栗坡县第二中学高一学业考试)下图为“小尺度范围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图中①至④代表的自然地理环境要素中,是土壤形成的动力因素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6.下列关于图示区域土壤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土壤肥力与生物活动密切相关B.山坡上土壤厚度一般大于河谷C.土壤的矿物养分主要来自植被D.林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一般高于草地7.影响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低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和地质 B.气候和岩石C.气候和生物 D.成土母质【答案】5.A
6.A
7.C【解析】5.各种成土因素中,母质(与地质密切相关)和地形是比较稳定的影响因素;气候和生物则是比较活跃的影响因素;水文要素对土壤形成的影响变化也较大。气候①是土壤形成的动力因素,生物②是影响其发育最活跃的因素,A正确。故选A。6.土壤肥力与生物活动关系密切,A正确;山坡上因地形坡度大,土壤易被侵蚀搬运,故土壤厚度较薄,B错误;土壤的矿物养分来自成土母质,植被是提供有机质的,C错误;草地由于根系密集,利于有机质富集,有机质含量较森林土壤高,D错误。故选A。7.气候直接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水热条件影响植被,生物是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由此可知,影响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低的主导因素是气候与生物,C正确。地形、地质、岩石、成土母质等对有机质含量高低的影响较小,ABD。故选C。(2022·云南·罗平县第二中学高一期末)下表为“我国东部地区的三种典型土壤:黑土、水稻土、红壤成分表”。读表回答问题。土壤水分空气矿物质有机质a30%20%49%1%b25%30%37%8%c35%15%47%3%8.表中a、b、c代表的三种土壤正确的排序组合是(
)A.黑土、水稻土、红壤 B.红壤、黑土、水稻土C.水稻土、黑土、红壤 D.红壤、水稻土、黑土9.表中所列土壤,哪种是经人类长期耕作改造形成的土壤(
)A.黑土 B.水稻土 C.红壤 D.都不是【答案】8.B
9.B【解析】8.黑土、水稻土、红壤三种土壤中,红壤有机质含量最少,据表可知:a有机质含量最少,故a为红壤;黑土因有机质含量最高而最肥沃,b有机质含量最多,故b为黑土;则c为水稻土,所以a、b、c代表的三种土壤正确的排序组合是红壤、黑土、水稻土,B正确,ACD错误;故选B。9.水稻土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属于水稻种植中,长期培育出的土壤,所以经人类长期耕作改造形成的土壤是水稻土,B正确,D错误;黑土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地区,是地表植被经过长期腐蚀形成腐殖质后演化而成,是自然形成的土壤,A错误;红壤是在亚热带气候和常绿阔叶林作用下发育而成的土壤。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南方低山丘陵区,由于该地区降水丰沛,土壤淋溶作用强,故钾、钠、钙、镁积存少,而铁、铝的氧化物较丰富,故土壤颜色呈红色,是自然形成的土壤,C错误;故选B。10.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快手广告推广与线下活动策划案例解析
- 2025年中级会计复习方法探讨试题及答案
- 《供应链管理概述课件》课件
- 人际沟通与交流技巧
- 企业员工培训项目设计
- 儿童扶梯安全指南解读
- 课程开始于九点整 - 课件展示
- 《颅内肿瘤患者护理指南》课件
- 新课改学习心得体会模版
- 2025年酒店前台员工个人年终工作总结模版
- 【超星尔雅学习通】《红色经典影片与近现代中国发展(首都师范大学)》章节测试题及答案
- 小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文件资料汇编 完整版已通过审核
- GB/T 32512-2016光伏发电站防雷技术要求
- 第5章链路层和局域网
- 大数据技术原理与操作应用 第8章 Flume日志采集系统
- 最新臭氧氧化技术专业知识讲座课件
-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运动控制系统(第5版)习题答案
- 心血管疾病康复治疗课件
- 海运提单填制练习
- 幼儿园童话剧“拔萝卜”剧本
- 禾川x3系列伺服说明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