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读·思·达”教学法 让核心素养在课堂真正落地!课件_第1页
【讲座】“读·思·达”教学法 让核心素养在课堂真正落地!课件_第2页
【讲座】“读·思·达”教学法 让核心素养在课堂真正落地!课件_第3页
【讲座】“读·思·达”教学法 让核心素养在课堂真正落地!课件_第4页
【讲座】“读·思·达”教学法 让核心素养在课堂真正落地!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让学生的学习在课堂真实发生;——让核心素养在课堂真正落地!“读·思·达”教学法——让学生的学习在课堂真实发生;“读·思·达”教学法1宗旨一种基于学生学习科学的教学法(科学性);一种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法(时代性);一种普遍适合于各学科各学段的教学法(普适性);一种能够帮助最普通的教师教好最普通的学生的教学法(实效性)。宗旨一种基于学生学习科学的教学法(科学性);2目录一、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学改革的两大发展走向二、“读思达”教学法的内涵三、“读思达”教学法的理论依据四、阅读、思考、表达的教学意义五、阅读、思考、表达三者的关系六、“读思达”教学法的实施要点目录一、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学改革的两大发展走向3一、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学改革的两大发展走向1.从以“教”为主走向以“学”为主2.从知识本位走向核心素养本位一、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学改革的两大发展走向1.从以“教”为主走4第一,从以“教”为主走向以“学”为主。国家政治:以人民为中心,让人民有安全感、获得感、尊严感!课堂教学:以学生(学习)为中心,让学生学习在课堂真实发生!让学生的学习看得见;让学习的质量看得见。第一,从以“教”为主走向以“学”为主。国家政治:以人民为中心5教育部教材局局长田慧生:“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是十多年来新课改一直强调的,但现在改革进入全面深化阶段以后,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和核心在哪里?答案是教与学关系的根本性调整。教育部教材局局长田慧生:“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是十多年来新课改一6教育部教材局局长田慧生:从总体上来说,目前课堂教学还没有普遍地实现根本性的转变,我们所期待的那种新型的课堂还没有普遍地建立起来,根本问题就在于——还没有有效地调整好教与学的关系,课堂还没有从根本上实现由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转变。”(课程改革最后的临门一脚)教育部教材局局长田慧生:从总体上来说,目前课堂教学还没有普遍7教育部陈宝生部长发出“课堂革命的”号角:课堂是教育的主战场,课堂一端连接学生,一端连接连接民族的未来。教育改革只有进入到课堂的层面,才真正进入深水区。课堂不变,教育就不变;教育不变,学生就不变。教育部陈宝生部长发出“课堂革命的”号角:课堂是教育的主战场,8教育部陈宝生部长发出“课堂革命的”号角:课堂是教育发展的核心地带。只有抓住课堂这个核心地带,教育才能真正发展。部长因此发出了课堂革命的号角。课堂革命不是搞运动,而是强调改革要进入课堂,让课堂真实发生改变:从以教为主转变到以学为主。教育部陈宝生部长发出“课堂革命的”号角:课堂是教育发展的核心9“课堂革命”(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从以教为主转向以学为主,构建学习中心课堂(区别于讲授中心课堂),重建课堂范式和模式。

基本理念:学习必须变成学生自己的事情学习必须发生在学生身上学习必须按照学生的方式进行“课堂革命”(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从以教为主转向以学为主,10学习中心课堂(以教为主走向以学为主)呼吁教师观念和角色的转变: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领导者):学生学习热情(激情)的点燃者;学生学习方法(技巧)的传授者;学生学习困惑(疑难)的点拨者;学生学习资源的挑选者和整合者;学生学习表现的评价者和引领者。学习中心课堂(以教为主走向以学为主)呼吁教师观念和角色的转变11莆田市已有的改革成绩和经验:(“指导--自主学习”;“先学后教”)莆田麟峰小学(李少娟、龚朱红等)莆田四中(陆长虹、杨小红等)仙游大济中学(陈元章、黄桂福等)基本经验:以教导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多学少教。核心点:学习力的培养。从“指导--自主学习”走向“读思达”教学法!莆田市已有的改革成绩和经验:(“指导--自主学习”;“先学后12第二,从知识本位走向核心素养本位。中国基础教育正在迈向核心素养的新时代。从教学目标来说,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经历了由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的转型。这个转型过程实际上也就是教育对人的不断回归,核心素养已成为时代的最强音。第二,从知识本位走向核心素养本位。中国基础教育正在迈向核心素13教学改革从知识本位走向核心素养本位:双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知识)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核心素养: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教学改革从知识本位走向核心素养本位:双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14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知识(双基)的地位和作用似乎被不断地弱化,很多人为此提出质疑:知识难道就不是素养了?没有学科知识哪来学科素养?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是知识与素养的关系问题。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知识(双15爱因斯坦曾说过:“教育无非是将一切已学过的东西都遗忘后所剩下来的东西。”遗忘掉的东西就是所学的具体知识和内容,而剩下来的就是所谓的能力品格(素养)。爱因斯坦曾说过:“教育无非是将一切已学过的东西都遗忘后所剩下16从知识走向素养,并不是削弱知识,而是要把知识转化为素养。那么,究竟如何才能把知识转化为素养呢?这就是教学法的根本问题。当前教学改革的任务和方向已经明确,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能否找到一种教学法,一种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体现“以教为主转向以学为主”的教学法?从知识走向素养,并不是削弱知识,而是要把知识转化为素养。17我们知道,新课改以来,教学改革理念多、观念多,方法少、策略少,因而落地少、实效少。教学改革现在不缺理念,而缺方法。没有方法,理念就成了空中楼阁,改革就像一阵风吹来,来得快去得也快,但是风过无痕。方法是改革的关键要素。我们知道,新课改以来,教学改革理念多、观念多,方法少、策略少18就像毛泽东所说的:“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没有船怎么过呢?”方法就是桥和船,教学改革一定要有方法意识,只有找到科学的方法,改革才能落地生根!基于核心素养形成机制的深度研究和30多年的教学改革实践探索所提炼出来的“读思达”教学法,就是这样一种教学法。就像毛泽东所说的:“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没有船怎么过19二、“读思达”教学法的内涵二、“读思达”教学法的内涵20教学过程就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过程即阅读、思考、表达的过程,阅读、思考、表达是教学的三个基本环节、步骤、流程。学生只有经过这三个环节的相对完整的学习,才能把知识转化、内化为素养,所以这是一种以学生学习为本位的让核心素养落地的教学法。教学过程就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过程即阅读、思考、表达的过程21“读思达”是面向所有学科、所有学段的“通式”教学法、“基本”教学法。用个公式表示就是:学科学习(教学)=学科阅读+学科思考+学科表达比如:学生语文学习活动=阅读与鉴赏+梳理与探究+表达与交流当然,不同学科不同学段的阅读、思考、表达有其学科特性和学生发展阶段特性。“读思达”是面向所有学科、所有学段的“通式”教学法、“基本”22“读思达”既是教学法也是学习法聆听(记忆)、作业(练习)、考试(重复)是知识本位的教学法;阅读、思考、表达是素养本位的教学法。(“读思达”是组织教学活动的基本线索)“读思达”既是教学法也是学习法聆听(记忆)、作业(练习)、考23三、“读思达”教学法的理论依据三、“读思达”教学法的理论依据24“读思达”教学法的依据直接来自于认知加工理论。学习本质是一种认知的过程,根据认知加工理论的观点,完整的认知过程包括认知输入、认知加工、认知输出三个环节(展开阐释),与此相对应,完整的学习过程也包括阅读、思考、表达三个环节。“读思达”教学法的依据直接来自于认知加工理论。学习本质是一种25当然,学习不仅仅是一个认知的过程,也是一个情意的过程。实际上学生学习存在两条主线:一条是明线即认知过程,这个过程对应于学生的学习能力(智力因素);一条是暗线即情意过程,这个过程对应于学生的学习动力(非智力因素)。这是完整学习的两种构成要素,对应地完整的学习力包括学习能力和学习动力。当然,学习不仅仅是一个认知的过程,也是一个情意的过程。26我们用图来表示:认知输入(阅读)认知加工(思考)认知输出(表达)求知欲望(要读)探究欲望(要想)表现欲望(要说)学习明线学习暗线我们用图来表示:认知输入(阅读)认知加工(思考)认知输出(表27这两条主线相互对应,其中,认知输入、认知加工、认知输出分别对应求知欲望、探究欲望、表现欲望,前者是“读思达”教学法的显性要素,后者是其隐性要素。这两条主线相互对应,其中,认知输入、认知加工、认知输出分别对28学生要是没有要读的欲望,阅读就成了呆读;要是没有要想的欲望,思考就成了瞎想;要是没有要说(写、做)的欲望,表达就成了胡说。正如笛卡尔所言:“所有方法背后都有一种精神的力量,否则方法就会成为行尸走肉。”学生要是没有要读的欲望,阅读就成了呆读;要是没有要想的欲望,29工厂的生产流水线决定生产的质量和效率,先进的生产流水线(科技含金量高)是决定生产的第一要素。是工人适应生产流水线,还是生产流水线适应工人?工人是需要培训的,通过培训是可以上岗的(适应新的流水线的)。工厂的生产流水线决定生产的质量和效率,先进的生产流水线(科技30我们现在的教学流水线太落后了,落后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潜力,严重影响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也影响教师自身专业能力的提升。我们现在的教学流水线太落后了,落后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潜力,严31四、阅读、思考、表达的教学意义(一)阅读与阅读力的培养(二)思考与思考力的培养(意义)(三)表达与表达力四、阅读、思考、表达的教学意义(一)阅读与阅读力的培养32(一)阅读与阅读力的培养1.阅读的意义——不会阅读的学生是潜在的差生阅读的本质(功能)是认知输入和信息吸收。从个体发展角度讲,阅读是一个人精神发展的根基,阅读决定一个人思想的高度和发展的潜力。没有阅读,人的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其精神发展史。(一)阅读与阅读力的培养1.阅读的意义——不会阅读的学生是潜33从课堂教学角度讲,阅读是教学的基础、前提,没有学生对教材文本的阅读,教学就会变成填鸭和灌输。一切良好的教学都是从阅读开始的,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从课堂教学角度讲,阅读是教学的基础、前提,没有学生对教材文本34没有对文本的阅读,没有对文本的“调查”,你的思考就没有依据,你的发言就没有内容,严格说来就不存在学习了。我们不能把学习窄化为读书,但不读书就没有真正的学习了。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是教育的根基性工作。没有对文本的阅读,没有对文本的“调查”,你的思考就没有依据,35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反复不断地强调:必须教会少年阅读。他把阅读看成是学生学习的第一把“刀锯”。他深刻地指出:不会阅读的学生是潜在的差生。他还强调当孩子学习困难时——不要靠补课,也不要靠没完没了的“拉一把”,而要靠阅读、阅读、再阅读。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反复不断地强调:必须教36阅读力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学习力,它直接决定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和学习效率的高低。培养学生的阅读力是中小学刻不容缓的任务,是中小学各学科共同的使命。各学科必须结合学科特征和内容切实有效地指导学生阅读方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阅读力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学习力,它直接决定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和372.阅读的本质特性(与要求)阅读的三个阶段:文字认知;内容理解;意义建构。2.阅读的本质特性(与要求)阅读的三个阶段:38阅读的三个要素:动眼、动手、动脑。阅读的基本过程:整体、部分、整体。阅读的基本要求:快速、准确、解释。阅读的三个要素:动眼、动手、动脑。393.阅读力的培养根据我们的实践经验,教学中学生阅读力的培养要经历从扶到放、从教到学、从依赖到独立的过程,一般要经历教读、导读和自读三个主要阶段。3.阅读力的培养根据我们的实践经验,教学中学生阅读力的培养要40第一阶段,教读阶段。这是实验的起始阶段。它的特点是:教师教读,学生仿读。第二阶段,引读阶段。在这一阶段,教师的作用由讲转为引,教师着力于引导,而不是直接讲解。第一阶段,教读阶段。这是实验的起始阶段。它的特点是:教师教读41第三阶段,自读阶段。这一阶段是“从扶到放”、“从教到学”的落脚点,学生可以基本上独立地进行学习了。它的标志是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已经能够进行独立阅读了,而且重要的是学生已经学会自己质疑问难,学会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也就是说学生已经由依赖阶段进入独立阶段了。而学生一旦进入独立阶段,阅读就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常态和主要形式了。第三阶段,自读阶段。这一阶段是“从扶到放”、“从教到学”的落42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效训练学生阅读一定要做到“四个明确”:明确时间(用几分钟),明确内容(学习教材的第几页),明确方法(在自学时要运用什么方法),明确要求(在自学时要思考哪些问题,准备教师检查)。只有做到了“四明确”,学生才能进行高效率的学习,并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提高阅读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效训练学生阅读一定要做到“四个明确”:43案例展示:语文(《背影》):请速读课文,划出你认为重要的句子和自己喜欢的句子(明确内容与方法),五分钟后(明确时间),请同学们回答: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包含怎样的思想情感?(明确要求)提前完成的同学思考:这是一个怎样的背影?为什么让作者感动得流泪?(层级要求)案例展示:语文(《背影》):请速读课文,划出你认为重要的句子44案例展示:数学(《平行四边形》):请阅读教材130页的内容(明确内容),用时4分钟(明确时间),划出不明白的问题(明确方法),并思考下列问题:(1)什么叫平行四边形?如何表示?(2)平行四边形具有四边形的什么性质?(明确要求)案例展示:数学(《平行四边形》):请阅读教材130页的内容(45(二)思考与思考力的培养(意义)1.思考力的意义——不会思考的学生是没有潜力的学生思考的本质(功能)是加工、建构,人是会思考(理性思维)的动物。人脑不是复印机更不是储存器,人脑是个潜能器、生产器,人脑的价值在于加工、建构,在于产生自己的想法、观点、见解,做出自己的判断、选择。(二)思考与思考力的培养(意义)1.思考力的意义——不会思考46教学的根本任务绝不是复制、记忆知识,也不是理解、掌握知识,通过知识或以知识为媒介培养学生的思考力、判断力、鉴赏力才是教学的根本任务。爱因斯坦说得好:“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教学的根本任务绝不是复制、记忆知识,也不是理解、掌握知识,通47思考力、创造力是个人发展的动力源泉,是人类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法国作家巴尔扎克说的好:“一个能思考的人,才是一个真正的力量无边的人。”不会思考的学生是没有潜力的学生。(企业家的核心:思考力、判断力)思考力的人生意义:思考力、创造力是个人发展的动力源泉,是人类发展、进步的不竭动48思考力的教学意义:不会思考的学生只能获得假知,思考能力是最核心、最根本的学习能力,它直接决定学生学习的水平(深度)和质量。孔子早就告诉我们:“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考力的教学意义:不会思考的学生只能获得假知,思考能力是最核49习近平同志曾说过:“书本上的东西是别人的,要把它变成自己的,离不开思考;书本上的知识是死的,要把它变为活的,为我所用,同样离不开思考。”习近平同志曾说过:“书本上的东西是别人的,要把它变成自己的,50没有思考,就会如陶行知所言: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缺乏思考,知识只是信息,而信息社会唯一不缺的就是信息。重要的是对信息(知识)的加工、鉴别、提炼、组织和使用的能力,即思考力!没有思考,就会如陶行知所言: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5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教师的职责已经是越来越少传授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教522.思考的本质特性与思考力的培养思考的特性:客观性逻辑性深刻性批判性2.思考的本质特性与思考力的培养思考的特性:53第一,客观性:基于事实的思维(思考的绝对前提)。思考不是无中生有、主观妄想(想象),而是以事实、数据和已经得到证实的知识(原理、方法)作为证据和依据来进行推理和判断。第一,客观性:基于事实的思维(思考的绝对前提)。思考不是无中54在教学中,要坚持基于文本、尊重文本的思考,脱离文本、肢解文本的思考会成为“胡思乱想”。这也是我们坚持阅读优先的原因。所有观点的提出、形成都必须基于事实,要从小学生开始就要引导他们学会区别事实与观点。在教学中,要坚持基于文本、尊重文本的思考,脱离文本、肢解文本55事实:只有唯一答案,比如说,1+1=2,今天的最高气温是32度。大家都没有争议,它现实发生和存在的,不因个人意志转移。观点:带有个人视角,没有唯一答案,但不同答案之间有好坏之分。要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和精神。事实:只有唯一答案,比如说,1+1=2,今天的最高气温是3256案例:1.香港廉政公署招聘考试:请简述唐太宗李世民为了保护环境采取了哪些措施,并详细论述其合理性。2.人只愿意相信自己相信的东西案例:1.香港廉政公署招聘考试:请简述唐太宗李世民为了保护环57第二,逻辑性:基于逻辑的思维(思维的唯一限制)。思考不是胡思乱想。基于逻辑的思维,即周到、系统、有条理的思维,其内在是事物(知识)联系、发展、变化的序,逻辑混乱、不连贯没条理就是没有序。学科逻辑与生活逻辑。第二,逻辑性:基于逻辑的思维(思维的唯一限制)。思考不是胡思58案例:普通逻辑、学科逻辑——搓麻将(小孩);——开枪打死鸟(逻辑);——无人超市;——特殊逻辑:我的邻居考外交官;——文学逻辑:“意想不到”。案例:普通逻辑、学科逻辑——搓麻将(小孩);59我叫魏勇,来自北京市十一学校,目前在教高中历史。讲鸦片战争的时候,必然要讲到《南京条约》,一说到条约我们几乎条件反射似的想到一个词:丧权辱国。如果我们就这样教给学生,他们能开脑洞吗?我们借鉴了数学上的分类讨论思想:《南京条约》里对中国实际上有利的、可以接受的,你找出来;不利的找出来;你觉得说不清的找出来。这样一分类,学生的思考就更加缜密了。我叫魏勇,来自北京市十一学校,目前在教高中历史。讲鸦片战争的60第三,深刻性:指向本质(事物本质和问题本质)的思维(思考的使命)。思维不同于感知觉,感知觉反映事物的表象和外在联系,思维反映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深刻学习指向学科本质和学科核心素养。第三,深刻性:指向本质(事物本质和问题本质)的思维(思考的使61第四,批判性:基于批判的思维(思考的本性)。思考与批判可谓同位语,思考意味着批判,批判也意味着思考。批判性思维的特点:不懈质疑多元意见理性判断第四,批判性:基于批判的思维(思考的本性)。思考与批判可谓同62案例:——壮哉,马谡;——数学、科学案例。案例:——壮哉,马谡;633.思考力的培养第一,思考(方法)和知识一样都是可教的,思维方法既是教学的手段,又是教学的对象;要把思考作为显性的教学内容和目标。第二,思考方法的教学要结合学科性质和内容进行(学科思考、学科思维)。所有的认识、结论和观点都是如何获得的?(培养学生讲证据、讲逻辑、讲方法的意识和能力。)3.思考力的培养第一,思考(方法)和知识一样都是可教的,思维64第三,思考要从问题开始(发现和提出问题、疑难、困惑),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第四,尊重、保护学生自由的原生态的思考和想象,鼓励、支持多元思考和不同批判性意见。第三,思考要从问题开始(发现和提出问题、疑难、困惑),培养学65(三)表达与表达力1.表达的意义——不会表达的学生是没有影响力的学生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并让别人明白你的意思,这件看来简单的事不是随便就能做到的。可以不夸张地说,在现代社会里,使用语言的能力很大程度上能够决定一个人发展的潜力。表达能力是最重要的能力,最有影响力的能力。(三)表达与表达力1.表达的意义——不会表达的学生是没有影响66表达:相对于输入(吸收),是一种输出(呈现);相对于理论,是一种实践;相对于理解,是一种应用;相对于知,是一种行;相对于听读,是一种说写。表达:相对于输入(吸收),是一种输出(呈现);67对学生而言,我们所说的表达力包括: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口头表达和文字表达能力(能够把所阅读和思考的东西清晰地表达出来,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迁移运用能力(能够把所学知识用于不同的情境和变式之中,解决各种相关的问题);设计创作能力(把所学东西转化为作品、方案的能力)。对学生而言,我们所说的表达力包括: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口头68口头表达、书面表达、解题表达、作品表达。表达出来的知识才是真正有力量的知识,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才能真正转化为能力、智慧的知识。口头表达、书面表达、解题表达、作品表达。692.表达的特性(要求):准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清晰、简洁、准确的表达;生动、幽默、个性的表达;有内涵、有深度、有创意的表达;严谨、负责任的表达……2.表达的特性(要求):准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703.表达(力)的培养表达的教学意蕴:知识的呈现、展示、迁移、运用。不会表达的学生是没有影响力的学生,表达能力是学习能力的最高体现和综合反映。学习过程是一个吸收和表达交互作用的过程,吸收是个知识内化的过程,表达是个知识外化的过程。3.表达(力)的培养表达的教学意蕴:知识的呈现、展示、迁移、71只有通过表达,知识才能被激活,才能真正转化、升华为能力,否则学生吸收的可能只是惰性的知识、没有活性的知识。从学生个体角度讲,每个学生都有表现欲,教学过程要满足、培养学生的表现欲,给学生表现的舞台,展示的机会,这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永恒动力;只有通过表达,知识才能被激活,才能真正转化、升华为能力,否则72从学生团体角度讲,表达的过程同时也是倾听的过程,它体现的是共同体的学习理念,即学习过程是同伴分享彼此思考、经验和见解,交流彼此情感、体验和观念,从而达到共享、共进的过程。这是共同发展的秘诀。从学生团体角度讲,表达的过程同时也是倾听的过程,它体现的是共73为此,我们把表达(展示和讨论)看成是我们课堂的内在要素和构成。从个人学习角度讲,说、写、做是最好的学。为此,我们把表达(展示和讨论)看成是我们课堂的内在要素和构成74学科表达:——从学科解题走向学科表达(走向文学表达、数学表达……学科色彩、学科高度);——学科表达是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形式;——学科表达是学科学习的第二通道。学科表达:——从学科解题走向学科表达(走向文学表达、数学表达75学生阅读能力发展要经历三个阶段:教读——导读——自读;学生表达能力发展也要经历三个阶段(三个层次):“照着说”、“接着说”、“自己说”。学生阅读能力发展要经历三个阶段:教读——导读——自读;76五、阅读、思考、表达三者的关系五、阅读、思考、表达三者的关系77阅读是基础和前提,思考是关键和核心,表达是提升和巩固。“读思达”三者的关系:为什么三者是有机的统一?三者不仅相互促进,互为目的互为手段;而且彼此相互包含,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非常切合中国传统“和”的理念和现代全息理论。阅读是基础和前提,思考是关键和核心,表达是提升和巩固。“读思78读思达三者的关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相成、相互促进(转化)的关系:读是思与达的前提和基础,没有读,所有的思都是胡思乱想,所有的达都是胡言乱语。人类都是在传承的基础上前行的,没有对已有文化成果的阅读(吸收),个人的思考、表达都是不可想象的。读思达三者的关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相成、相互促进(转79没有思,所有的读都是一掠而过、浮光掠影(走过场),所有的达都是死记硬背、照抄照搬(有口无心)。思是读的灵魂,无思无想的读是肤浅轻浮的读;思是达的深度(内涵),没有思想,所有的表达都是空口说白话。没有思,所有的读都是一掠而过、浮光掠影(走过场),所有的达都80著名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曾经讥讽有些人声称自己有些非常深刻的思想,可就是“说不出来”,他认为,说不出来就是还没有想清楚。著名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曾经讥讽有些人声称自己有些非常深刻的思想81没有达,所有的读就会因为缺乏方向而变得漂浮不定如孤坟野鬼,所有的思就会因为缺少归宿而变得萎缩和枯竭。达是读与思的沉淀,没有表达的阅读往往流于空疏;没有表达的思想往往稍纵即逝。没有达,所有的读就会因为缺乏方向而变得漂浮不定如孤坟野鬼,所82经验告诉我们,很多思维、思想是在表达和写作的过程中变得清晰和富有逻辑的;而阅读的动力和深度也常常取决于表达和写字的需要和推进。“读思达”是三位一体的关系,构成一个完整的学习。(三者缺一不可的学习)经验告诉我们,很多思维、思想是在表达和写作的过程中变得清晰和83六、“读思达”教学法的实施要点1.基于阅读的教学2.基于思考的教学3.基于表达的教学六、“读思达”教学法的实施要点1.基于阅读的教学84以阅读、思考、表达为主线、为中心的课堂。基于阅读的教学(输入导向、阅读导向的课堂教学)阅读的充分是有效教学的绝对的基础。(你读懂了什么?发现了什么(秘密)?收获了什么(认识)?遇到了什么(问题)?跟大家分享。)以阅读、思考、表达为主线、为中心的课堂。基于阅读的教学(输入85基于思考的教学(问题导向、思考导向的课堂教学)没有问题就没有思考,没有思考就没有学习!思考什么问题,用问题来带动阅读和表达。基于思考的教学(问题导向、思考导向的课堂教学)86基于表达的教学(效果导向、表达导向、任务或项目导向的课堂教学)以表达为导向带动阅读和思考。所有教师都可以运用写作来帮助学生记忆,也帮助学生反思、对教学内容进行批判性思考。用写作来学习!为什么没有人早些想到这一点呢?基于表达的教学(效果导向、表达导向、任务或项目导向的课堂教学87(输出学习法)日本学者井上弘按照通讯手段的表达信息和接受信息,把学习分成表达性学习和接受性学习,并建议教师多采用表达性的教学方法。(输出学习法)日本学者井上弘按照通讯手段的表达信息和接受信息88阅读+思考+表达(苦读+笨想+硬写)(熟读+精思+巧写)(快读(流畅性)+慢思(深刻性)+准说(准确性)长期、深刻、持续的思考是走向大发明和创造的根本路径充分的阅读+精细的思考+生动的表达自主的阅读+悄悄的思考+热烈的讨论深度阅读+高阶思维+个性表达阅读+思考+表达89读思达教学实施细则基本理念体现学习中心课堂的理念:学生自主学习、深度学习、合作交流学习(或展示学习);学生在学习、真学习、会学习、乐学习——学习型课堂(教学质量看得见)。体现能力(阅读力、思考力、表达力)及其活动为主线的理念【以能力活动为教学活动的主线,把能力培养落实到教学环节中去和各学科教学中去——能力型课堂】读思达教学实施细则基本理念90三环节三要素“阅读”环节(要素)(充分的阅读)(读--看的懂)“思考”环节(要素)(深度的思考)(想--思的透)“表达”环节(要素)(准确的表达)(说--做的清)核心能力阅读力思考力表达力活动要求与目标任务(评价标准)一、活动要求1.对教师的要求:①对学生阅读的必要指导(提供导学案或设置导学问题和目标要求;指导要具体、明确、到位但不越位)②对个别小组和个别学生的针对性帮助③对阅读活动的整体组织调控(时间控制)2.对学生的要求①根据老师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阅读(积极、主动、紧凑)②总结读会的内容和解决的问题③概括不会的内容和未决的问题二、目标与任务1.读懂教材基本的内容并完成相应的任务2.独立解决现有发展区的问题3.提出最近发展区的问题4.检查反馈阅读情况三、要处理好的关系1.独立阅读与依赖阅读(自主学习与教下学习)2.整体阅读与分步阅读一、活动要求1.对教师的要求:①提出或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②对问题进行必要的筛选和提炼③对学生思考活动进行启发和引导2.对学生的要求①提出在阅读中发现的、存在的问题②对问题进行独立的思考(静悄悄)③必要时通过合作分析、解决问题二、目标与任务1.对教材(知识)获得提高性和深刻性的认识(知其然知其所以然)2.解决未知和未决的问题3.生成并探索有意义的新问题三、要处理好的关系1.阅读能力和思考能力(防止以阅读代替思考)2.问题与思考一、活动要求1.对教师的要求:①表达问题、话题、主题和作业任务设计的适切性、价值性②对学生的表达进行鼓励、指导和评价③对表达交流活动的整体组织和调控2.对学生的要求①表达清晰、简洁(语言)准确、到位、深刻(内容)想法、见解、观念(收获)②倾听“接受的听”积极回应互动讨论二、目标与任务1.对所学知识的自我整理2.对所学知识的有效加工3.让知识在运用中深化三、要处理好的关系1.学与用(广义)2.求知欲与表现欲三环节“阅读”环节(要素)“思考”环节(要素)“表达”环节(91谢谢!相关阅读:《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上海教育出版社谢谢!相关阅读:《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上海教育出版社92案例:人们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之一)周末去茶馆喝茶,遇到一件趣事。有一对朋友为吴京捐款吵了起来。甲说:“我觉得吴京确实捐得少了点。”乙说:“人家愿意捐多少就捐多少。”甲说:“《战狼2》票房都40多亿了。”乙说:“那又如何,人家愿捐多少就捐多少?”甲说:“我觉得吴京人品不好。”乙说:“凭什么说他人品不好?”甲说:“赚这么多,捐这么点,不是自私吗?”乙说:“照你这么说,马云这次应该捐百亿。”甲说:“不一样,马云平时慈善做得多。”乙说:“你看过2008年吴京汶川救援的照片吗?”甲说:“看了,我觉得纯粹就是为了炒作。”乙说:“我怎么看不出是炒作。”甲说:“那是你不了解真相。”乙说:“什么是真相?”甲说:“吴京就是一个特爱炒作的人。”乙说:“我觉得他很实在啊。”甲说:“还实在?这次就是拿爱国来炒作。”……案例:人们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之一)周末去茶馆喝茶,遇93人们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之二:“我觉得”)张三买了幅画,想挂起来。他有钉子,但没有锤子。邻居有,但他不知道邻居是否愿借。于是他脑中便开始闪现邻居的种种片段:比如他每次买菜,都锱铢必较。比如他遇到乞丐,经常不给钱。种种印象,都指向一个答案——品行不好。“这样品行的人,怎么会借我锤子呢?”然后,张三继续开始臆想:“他怎么能拒绝帮别人这么点小忙呢?”“而他还自以为我依赖他,因为他有锤子!”张三越想越生气,越想越愤怒。立马跑出门,按响了邻居门铃。邻居开门,还没来得及说“早安”,就迎来了张三莫名其妙的谩骂:“留着锤子给自己用吧,你这个恶棍!”在生活里,我们常常像乙和张三一样,凭借“我觉得”“我认为”“我臆想”,然后去揣测别人的心思或事情的真相,从而变成了可怕的“键盘侠”和“道德绑架者”。人们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之二:“我觉得”)张三买了幅画94人们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之三:智子疑邻)宋国有一个富人,天下大雨,把他家的墙给冲坏了。富人儿子说:“不赶紧修,可能会遭小偷。”结果当晚,富人家斧子不见了。富人儿子怀疑是隔壁邻居偷的,于是他悄悄观察邻居的一举一动:“怎么看怎么都觉得他像小偷。”可过了几天,富人把斧子找到了。富人儿子再观察邻居时,“怎么看怎么都不觉得他像小偷。”看见没,这就是“我们”。我们想要的真相,不过是合乎我们自己口味的真相。我们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而根本不在乎真相。人们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之三:智子疑邻)宋国有一个富人95人们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之四)美国阿拉斯加,有一对夫妇。太太因难产而死,遗下一孩子。丈夫忙于工作,无法照看孩子,就专门训练了一只狗来照顾小孩。有一天,天降大雪,道路被封,他只能绕道而行。直到次日上午,他才赶回了家。他打开房门一看,到处是血,床上也是血,孩子不见了,狗在身边,满口也是血。他大怒——以为狗性发作,把孩子吃掉了。于是拿起斧子,把狗给砍死了。突然,床下有异响——孩子居然爬了出来。他伏地一看,床下有只死狼,嘴里还咬着一块狗的肉。他顿时明白了。所以,遇见问题时请“且慢下手”,别急着对一个人一件事立下判断。人们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之四)美国阿拉斯加,有一对夫妇96人们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之五)先从心理学家福勒的一个实验讲起:福勒找来一批相信星座的人,让他们做了一套性格测试题。然后福勒给每个人做了个分析报告。测试者约翰收到的报告是这样的:你对自己的要求很高,希望别人能够认可你喜欢你。

你尚有很大发展空间,只是并未挖掘这些潜力将其转化为优势。你外表看上去虽然能克制自律,但内心却充满忧虑和不安全感。你喜欢变化和多样的生活,受到约束和限制时会非常不满。有时候你外向、可亲且乐于交际,有时候却内向、谨慎而有所保留。…………约翰给报告打了5分:“和我太像了。”

而事实上,每个测试者收到的报告都是一样的。但绝大部分人都像约翰一样觉得“和我太像了”。为什么会这样呢?福勒说:如果一个人信星座,那么他就会只留意那些符合自己的诊断,而忽略掉不吻合的信息。后来,多位心理学家也做了类似实验,然后总结出一个心理现象——确认偏误。什么是确认偏误?就是如果你一旦相信一个东西了,就会寻找支持自己理论或假设的证据,选择性的注意和收集信息(排斥其他不利信息),并按照支持自己的想法或逻辑来解读获取的信息,从而推导出一个符合自己意愿的事实或真相。其实这个事实或真相是武断的、片面的,所以心理学家称之为“确认偏误”。人们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之五)先从心理学家福勒的一个实97案例:马云的无人超市记者:马云推出无人超市了,您怎么看?大妈:那啥?超市都没人啦,那还不关门干嘛?记者:大妈,无人超市不是没有人这个意思,而是说,超市里没有售货员收银员等等员工了。大妈:那应该叫无员工超市啊!哎,就你们这语文水平,还当记者呢?记者:是是,大妈说得对,应该叫无员工超市。大妈,那您对这种新型的超市有什么看法呢?大妈:超市不需要养员工了,那东西是不是更便宜啦?记者:这个?我们暂时还没了解到。案例:马云的无人超市记者:马云推出无人超市了,您怎么看?98大妈:瞧瞧你们这些记者怎么当的?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你们不去了解,整天只会关心马云又弄啥玩意了。我们老百姓最关心的是什么?有没有假货,是不是更便宜啦!超市里有没有员工,关我啥事?记者:您不觉得无人超市的推出将会改变我们传统的购物方式吗?大妈:改变啥哟?买东西不花钱啦?刷刷支付宝那也是花钱呐!记者:大妈,看来您还是不能理解时代的发展潮流。大妈:哟,弄个没有员工的超市就是时代潮流啦?每天都弄些专门裁剪底层员工的玩意算啥本事?有本事弄个没有老板的超市啊?要不弄个没有公务员的政府啊?记者:大妈,您对马云是不是有意见啊?大妈:我不是对马云有意见,是对你这种无聊的记者有意见,问问题从来都问不到点。马云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但我们要的不仅仅是改变,而是带来幸福的改变。现在很多改变不仅没有增添我们的幸福,还增添了许多烦恼!这才是你们记者应该关注的问题。记者:我晕!大妈:瞧瞧你们这些记者怎么当的?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你们不去99——让学生的学习在课堂真实发生;——让核心素养在课堂真正落地!“读·思·达”教学法——让学生的学习在课堂真实发生;“读·思·达”教学法100宗旨一种基于学生学习科学的教学法(科学性);一种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法(时代性);一种普遍适合于各学科各学段的教学法(普适性);一种能够帮助最普通的教师教好最普通的学生的教学法(实效性)。宗旨一种基于学生学习科学的教学法(科学性);101目录一、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学改革的两大发展走向二、“读思达”教学法的内涵三、“读思达”教学法的理论依据四、阅读、思考、表达的教学意义五、阅读、思考、表达三者的关系六、“读思达”教学法的实施要点目录一、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学改革的两大发展走向102一、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学改革的两大发展走向1.从以“教”为主走向以“学”为主2.从知识本位走向核心素养本位一、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学改革的两大发展走向1.从以“教”为主走103第一,从以“教”为主走向以“学”为主。国家政治:以人民为中心,让人民有安全感、获得感、尊严感!课堂教学:以学生(学习)为中心,让学生学习在课堂真实发生!让学生的学习看得见;让学习的质量看得见。第一,从以“教”为主走向以“学”为主。国家政治:以人民为中心104教育部教材局局长田慧生:“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是十多年来新课改一直强调的,但现在改革进入全面深化阶段以后,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和核心在哪里?答案是教与学关系的根本性调整。教育部教材局局长田慧生:“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是十多年来新课改一105教育部教材局局长田慧生:从总体上来说,目前课堂教学还没有普遍地实现根本性的转变,我们所期待的那种新型的课堂还没有普遍地建立起来,根本问题就在于——还没有有效地调整好教与学的关系,课堂还没有从根本上实现由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转变。”(课程改革最后的临门一脚)教育部教材局局长田慧生:从总体上来说,目前课堂教学还没有普遍106教育部陈宝生部长发出“课堂革命的”号角:课堂是教育的主战场,课堂一端连接学生,一端连接连接民族的未来。教育改革只有进入到课堂的层面,才真正进入深水区。课堂不变,教育就不变;教育不变,学生就不变。教育部陈宝生部长发出“课堂革命的”号角:课堂是教育的主战场,107教育部陈宝生部长发出“课堂革命的”号角:课堂是教育发展的核心地带。只有抓住课堂这个核心地带,教育才能真正发展。部长因此发出了课堂革命的号角。课堂革命不是搞运动,而是强调改革要进入课堂,让课堂真实发生改变:从以教为主转变到以学为主。教育部陈宝生部长发出“课堂革命的”号角:课堂是教育发展的核心108“课堂革命”(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从以教为主转向以学为主,构建学习中心课堂(区别于讲授中心课堂),重建课堂范式和模式。

基本理念:学习必须变成学生自己的事情学习必须发生在学生身上学习必须按照学生的方式进行“课堂革命”(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从以教为主转向以学为主,109学习中心课堂(以教为主走向以学为主)呼吁教师观念和角色的转变: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领导者):学生学习热情(激情)的点燃者;学生学习方法(技巧)的传授者;学生学习困惑(疑难)的点拨者;学生学习资源的挑选者和整合者;学生学习表现的评价者和引领者。学习中心课堂(以教为主走向以学为主)呼吁教师观念和角色的转变110莆田市已有的改革成绩和经验:(“指导--自主学习”;“先学后教”)莆田麟峰小学(李少娟、龚朱红等)莆田四中(陆长虹、杨小红等)仙游大济中学(陈元章、黄桂福等)基本经验:以教导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多学少教。核心点:学习力的培养。从“指导--自主学习”走向“读思达”教学法!莆田市已有的改革成绩和经验:(“指导--自主学习”;“先学后111第二,从知识本位走向核心素养本位。中国基础教育正在迈向核心素养的新时代。从教学目标来说,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经历了由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的转型。这个转型过程实际上也就是教育对人的不断回归,核心素养已成为时代的最强音。第二,从知识本位走向核心素养本位。中国基础教育正在迈向核心素112教学改革从知识本位走向核心素养本位:双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知识)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核心素养: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教学改革从知识本位走向核心素养本位:双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113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知识(双基)的地位和作用似乎被不断地弱化,很多人为此提出质疑:知识难道就不是素养了?没有学科知识哪来学科素养?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是知识与素养的关系问题。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知识(双114爱因斯坦曾说过:“教育无非是将一切已学过的东西都遗忘后所剩下来的东西。”遗忘掉的东西就是所学的具体知识和内容,而剩下来的就是所谓的能力品格(素养)。爱因斯坦曾说过:“教育无非是将一切已学过的东西都遗忘后所剩下115从知识走向素养,并不是削弱知识,而是要把知识转化为素养。那么,究竟如何才能把知识转化为素养呢?这就是教学法的根本问题。当前教学改革的任务和方向已经明确,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能否找到一种教学法,一种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体现“以教为主转向以学为主”的教学法?从知识走向素养,并不是削弱知识,而是要把知识转化为素养。116我们知道,新课改以来,教学改革理念多、观念多,方法少、策略少,因而落地少、实效少。教学改革现在不缺理念,而缺方法。没有方法,理念就成了空中楼阁,改革就像一阵风吹来,来得快去得也快,但是风过无痕。方法是改革的关键要素。我们知道,新课改以来,教学改革理念多、观念多,方法少、策略少117就像毛泽东所说的:“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没有船怎么过呢?”方法就是桥和船,教学改革一定要有方法意识,只有找到科学的方法,改革才能落地生根!基于核心素养形成机制的深度研究和30多年的教学改革实践探索所提炼出来的“读思达”教学法,就是这样一种教学法。就像毛泽东所说的:“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没有船怎么过118二、“读思达”教学法的内涵二、“读思达”教学法的内涵119教学过程就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过程即阅读、思考、表达的过程,阅读、思考、表达是教学的三个基本环节、步骤、流程。学生只有经过这三个环节的相对完整的学习,才能把知识转化、内化为素养,所以这是一种以学生学习为本位的让核心素养落地的教学法。教学过程就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过程即阅读、思考、表达的过程120“读思达”是面向所有学科、所有学段的“通式”教学法、“基本”教学法。用个公式表示就是:学科学习(教学)=学科阅读+学科思考+学科表达比如:学生语文学习活动=阅读与鉴赏+梳理与探究+表达与交流当然,不同学科不同学段的阅读、思考、表达有其学科特性和学生发展阶段特性。“读思达”是面向所有学科、所有学段的“通式”教学法、“基本”121“读思达”既是教学法也是学习法聆听(记忆)、作业(练习)、考试(重复)是知识本位的教学法;阅读、思考、表达是素养本位的教学法。(“读思达”是组织教学活动的基本线索)“读思达”既是教学法也是学习法聆听(记忆)、作业(练习)、考122三、“读思达”教学法的理论依据三、“读思达”教学法的理论依据123“读思达”教学法的依据直接来自于认知加工理论。学习本质是一种认知的过程,根据认知加工理论的观点,完整的认知过程包括认知输入、认知加工、认知输出三个环节(展开阐释),与此相对应,完整的学习过程也包括阅读、思考、表达三个环节。“读思达”教学法的依据直接来自于认知加工理论。学习本质是一种124当然,学习不仅仅是一个认知的过程,也是一个情意的过程。实际上学生学习存在两条主线:一条是明线即认知过程,这个过程对应于学生的学习能力(智力因素);一条是暗线即情意过程,这个过程对应于学生的学习动力(非智力因素)。这是完整学习的两种构成要素,对应地完整的学习力包括学习能力和学习动力。当然,学习不仅仅是一个认知的过程,也是一个情意的过程。125我们用图来表示:认知输入(阅读)认知加工(思考)认知输出(表达)求知欲望(要读)探究欲望(要想)表现欲望(要说)学习明线学习暗线我们用图来表示:认知输入(阅读)认知加工(思考)认知输出(表126这两条主线相互对应,其中,认知输入、认知加工、认知输出分别对应求知欲望、探究欲望、表现欲望,前者是“读思达”教学法的显性要素,后者是其隐性要素。这两条主线相互对应,其中,认知输入、认知加工、认知输出分别对127学生要是没有要读的欲望,阅读就成了呆读;要是没有要想的欲望,思考就成了瞎想;要是没有要说(写、做)的欲望,表达就成了胡说。正如笛卡尔所言:“所有方法背后都有一种精神的力量,否则方法就会成为行尸走肉。”学生要是没有要读的欲望,阅读就成了呆读;要是没有要想的欲望,128工厂的生产流水线决定生产的质量和效率,先进的生产流水线(科技含金量高)是决定生产的第一要素。是工人适应生产流水线,还是生产流水线适应工人?工人是需要培训的,通过培训是可以上岗的(适应新的流水线的)。工厂的生产流水线决定生产的质量和效率,先进的生产流水线(科技129我们现在的教学流水线太落后了,落后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潜力,严重影响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也影响教师自身专业能力的提升。我们现在的教学流水线太落后了,落后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潜力,严130四、阅读、思考、表达的教学意义(一)阅读与阅读力的培养(二)思考与思考力的培养(意义)(三)表达与表达力四、阅读、思考、表达的教学意义(一)阅读与阅读力的培养131(一)阅读与阅读力的培养1.阅读的意义——不会阅读的学生是潜在的差生阅读的本质(功能)是认知输入和信息吸收。从个体发展角度讲,阅读是一个人精神发展的根基,阅读决定一个人思想的高度和发展的潜力。没有阅读,人的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其精神发展史。(一)阅读与阅读力的培养1.阅读的意义——不会阅读的学生是潜132从课堂教学角度讲,阅读是教学的基础、前提,没有学生对教材文本的阅读,教学就会变成填鸭和灌输。一切良好的教学都是从阅读开始的,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从课堂教学角度讲,阅读是教学的基础、前提,没有学生对教材文本133没有对文本的阅读,没有对文本的“调查”,你的思考就没有依据,你的发言就没有内容,严格说来就不存在学习了。我们不能把学习窄化为读书,但不读书就没有真正的学习了。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是教育的根基性工作。没有对文本的阅读,没有对文本的“调查”,你的思考就没有依据,134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反复不断地强调:必须教会少年阅读。他把阅读看成是学生学习的第一把“刀锯”。他深刻地指出:不会阅读的学生是潜在的差生。他还强调当孩子学习困难时——不要靠补课,也不要靠没完没了的“拉一把”,而要靠阅读、阅读、再阅读。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反复不断地强调:必须教135阅读力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学习力,它直接决定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和学习效率的高低。培养学生的阅读力是中小学刻不容缓的任务,是中小学各学科共同的使命。各学科必须结合学科特征和内容切实有效地指导学生阅读方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阅读力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学习力,它直接决定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和1362.阅读的本质特性(与要求)阅读的三个阶段:文字认知;内容理解;意义建构。2.阅读的本质特性(与要求)阅读的三个阶段:137阅读的三个要素:动眼、动手、动脑。阅读的基本过程:整体、部分、整体。阅读的基本要求:快速、准确、解释。阅读的三个要素:动眼、动手、动脑。1383.阅读力的培养根据我们的实践经验,教学中学生阅读力的培养要经历从扶到放、从教到学、从依赖到独立的过程,一般要经历教读、导读和自读三个主要阶段。3.阅读力的培养根据我们的实践经验,教学中学生阅读力的培养要139第一阶段,教读阶段。这是实验的起始阶段。它的特点是:教师教读,学生仿读。第二阶段,引读阶段。在这一阶段,教师的作用由讲转为引,教师着力于引导,而不是直接讲解。第一阶段,教读阶段。这是实验的起始阶段。它的特点是:教师教读140第三阶段,自读阶段。这一阶段是“从扶到放”、“从教到学”的落脚点,学生可以基本上独立地进行学习了。它的标志是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已经能够进行独立阅读了,而且重要的是学生已经学会自己质疑问难,学会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也就是说学生已经由依赖阶段进入独立阶段了。而学生一旦进入独立阶段,阅读就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常态和主要形式了。第三阶段,自读阶段。这一阶段是“从扶到放”、“从教到学”的落141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效训练学生阅读一定要做到“四个明确”:明确时间(用几分钟),明确内容(学习教材的第几页),明确方法(在自学时要运用什么方法),明确要求(在自学时要思考哪些问题,准备教师检查)。只有做到了“四明确”,学生才能进行高效率的学习,并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提高阅读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效训练学生阅读一定要做到“四个明确”:142案例展示:语文(《背影》):请速读课文,划出你认为重要的句子和自己喜欢的句子(明确内容与方法),五分钟后(明确时间),请同学们回答: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包含怎样的思想情感?(明确要求)提前完成的同学思考:这是一个怎样的背影?为什么让作者感动得流泪?(层级要求)案例展示:语文(《背影》):请速读课文,划出你认为重要的句子143案例展示:数学(《平行四边形》):请阅读教材130页的内容(明确内容),用时4分钟(明确时间),划出不明白的问题(明确方法),并思考下列问题:(1)什么叫平行四边形?如何表示?(2)平行四边形具有四边形的什么性质?(明确要求)案例展示:数学(《平行四边形》):请阅读教材130页的内容(144(二)思考与思考力的培养(意义)1.思考力的意义——不会思考的学生是没有潜力的学生思考的本质(功能)是加工、建构,人是会思考(理性思维)的动物。人脑不是复印机更不是储存器,人脑是个潜能器、生产器,人脑的价值在于加工、建构,在于产生自己的想法、观点、见解,做出自己的判断、选择。(二)思考与思考力的培养(意义)1.思考力的意义——不会思考145教学的根本任务绝不是复制、记忆知识,也不是理解、掌握知识,通过知识或以知识为媒介培养学生的思考力、判断力、鉴赏力才是教学的根本任务。爱因斯坦说得好:“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教学的根本任务绝不是复制、记忆知识,也不是理解、掌握知识,通146思考力、创造力是个人发展的动力源泉,是人类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法国作家巴尔扎克说的好:“一个能思考的人,才是一个真正的力量无边的人。”不会思考的学生是没有潜力的学生。(企业家的核心:思考力、判断力)思考力的人生意义:思考力、创造力是个人发展的动力源泉,是人类发展、进步的不竭动147思考力的教学意义:不会思考的学生只能获得假知,思考能力是最核心、最根本的学习能力,它直接决定学生学习的水平(深度)和质量。孔子早就告诉我们:“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考力的教学意义:不会思考的学生只能获得假知,思考能力是最核148习近平同志曾说过:“书本上的东西是别人的,要把它变成自己的,离不开思考;书本上的知识是死的,要把它变为活的,为我所用,同样离不开思考。”习近平同志曾说过:“书本上的东西是别人的,要把它变成自己的,149没有思考,就会如陶行知所言: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缺乏思考,知识只是信息,而信息社会唯一不缺的就是信息。重要的是对信息(知识)的加工、鉴别、提炼、组织和使用的能力,即思考力!没有思考,就会如陶行知所言: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150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教师的职责已经是越来越少传授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教1512.思考的本质特性与思考力的培养思考的特性:客观性逻辑性深刻性批判性2.思考的本质特性与思考力的培养思考的特性:152第一,客观性:基于事实的思维(思考的绝对前提)。思考不是无中生有、主观妄想(想象),而是以事实、数据和已经得到证实的知识(原理、方法)作为证据和依据来进行推理和判断。第一,客观性:基于事实的思维(思考的绝对前提)。思考不是无中153在教学中,要坚持基于文本、尊重文本的思考,脱离文本、肢解文本的思考会成为“胡思乱想”。这也是我们坚持阅读优先的原因。所有观点的提出、形成都必须基于事实,要从小学生开始就要引导他们学会区别事实与观点。在教学中,要坚持基于文本、尊重文本的思考,脱离文本、肢解文本154事实:只有唯一答案,比如说,1+1=2,今天的最高气温是32度。大家都没有争议,它现实发生和存在的,不因个人意志转移。观点:带有个人视角,没有唯一答案,但不同答案之间有好坏之分。要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和精神。事实:只有唯一答案,比如说,1+1=2,今天的最高气温是32155案例:1.香港廉政公署招聘考试:请简述唐太宗李世民为了保护环境采取了哪些措施,并详细论述其合理性。2.人只愿意相信自己相信的东西案例:1.香港廉政公署招聘考试:请简述唐太宗李世民为了保护环156第二,逻辑性:基于逻辑的思维(思维的唯一限制)。思考不是胡思乱想。基于逻辑的思维,即周到、系统、有条理的思维,其内在是事物(知识)联系、发展、变化的序,逻辑混乱、不连贯没条理就是没有序。学科逻辑与生活逻辑。第二,逻辑性:基于逻辑的思维(思维的唯一限制)。思考不是胡思157案例:普通逻辑、学科逻辑——搓麻将(小孩);——开枪打死鸟(逻辑);——无人超市;——特殊逻辑:我的邻居考外交官;——文学逻辑:“意想不到”。案例:普通逻辑、学科逻辑——搓麻将(小孩);158我叫魏勇,来自北京市十一学校,目前在教高中历史。讲鸦片战争的时候,必然要讲到《南京条约》,一说到条约我们几乎条件反射似的想到一个词:丧权辱国。如果我们就这样教给学生,他们能开脑洞吗?我们借鉴了数学上的分类讨论思想:《南京条约》里对中国实际上有利的、可以接受的,你找出来;不利的找出来;你觉得说不清的找出来。这样一分类,学生的思考就更加缜密了。我叫魏勇,来自北京市十一学校,目前在教高中历史。讲鸦片战争的159第三,深刻性:指向本质(事物本质和问题本质)的思维(思考的使命)。思维不同于感知觉,感知觉反映事物的表象和外在联系,思维反映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深刻学习指向学科本质和学科核心素养。第三,深刻性:指向本质(事物本质和问题本质)的思维(思考的使160第四,批判性:基于批判的思维(思考的本性)。思考与批判可谓同位语,思考意味着批判,批判也意味着思考。批判性思维的特点:不懈质疑多元意见理性判断第四,批判性:基于批判的思维(思考的本性)。思考与批判可谓同161案例:——壮哉,马谡;——数学、科学案例。案例:——壮哉,马谡;1623.思考力的培养第一,思考(方法)和知识一样都是可教的,思维方法既是教学的手段,又是教学的对象;要把思考作为显性的教学内容和目标。第二,思考方法的教学要结合学科性质和内容进行(学科思考、学科思维)。所有的认识、结论和观点都是如何获得的?(培养学生讲证据、讲逻辑、讲方法的意识和能力。)3.思考力的培养第一,思考(方法)和知识一样都是可教的,思维163第三,思考要从问题开始(发现和提出问题、疑难、困惑),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第四,尊重、保护学生自由的原生态的思考和想象,鼓励、支持多元思考和不同批判性意见。第三,思考要从问题开始(发现和提出问题、疑难、困惑),培养学164(三)表达与表达力1.表达的意义——不会表达的学生是没有影响力的学生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并让别人明白你的意思,这件看来简单的事不是随便就能做到的。可以不夸张地说,在现代社会里,使用语言的能力很大程度上能够决定一个人发展的潜力。表达能力是最重要的能力,最有影响力的能力。(三)表达与表达力1.表达的意义——不会表达的学生是没有影响165表达:相对于输入(吸收),是一种输出(呈现);相对于理论,是一种实践;相对于理解,是一种应用;相对于知,是一种行;相对于听读,是一种说写。表达:相对于输入(吸收),是一种输出(呈现);166对学生而言,我们所说的表达力包括: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口头表达和文字表达能力(能够把所阅读和思考的东西清晰地表达出来,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迁移运用能力(能够把所学知识用于不同的情境和变式之中,解决各种相关的问题);设计创作能力(把所学东西转化为作品、方案的能力)。对学生而言,我们所说的表达力包括: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口头167口头表达、书面表达、解题表达、作品表达。表达出来的知识才是真正有力量的知识,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才能真正转化为能力、智慧的知识。口头表达、书面表达、解题表达、作品表达。1682.表达的特性(要求):准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清晰、简洁、准确的表达;生动、幽默、个性的表达;有内涵、有深度、有创意的表达;严谨、负责任的表达……2.表达的特性(要求):准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1693.表达(力)的培养表达的教学意蕴:知识的呈现、展示、迁移、运用。不会表达的学生是没有影响力的学生,表达能力是学习能力的最高体现和综合反映。学习过程是一个吸收和表达交互作用的过程,吸收是个知识内化的过程,表达是个知识外化的过程。3.表达(力)的培养表达的教学意蕴:知识的呈现、展示、迁移、170只有通过表达,知识才能被激活,才能真正转化、升华为能力,否则学生吸收的可能只是惰性的知识、没有活性的知识。从学生个体角度讲,每个学生都有表现欲,教学过程要满足、培养学生的表现欲,给学生表现的舞台,展示的机会,这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永恒动力;只有通过表达,知识才能被激活,才能真正转化、升华为能力,否则171从学生团体角度讲,表达的过程同时也是倾听的过程,它体现的是共同体的学习理念,即学习过程是同伴分享彼此思考、经验和见解,交流彼此情感、体验和观念,从而达到共享、共进的过程。这是共同发展的秘诀。从学生团体角度讲,表达的过程同时也是倾听的过程,它体现的是共172为此,我们把表达(展示和讨论)看成是我们课堂的内在要素和构成。从个人学习角度讲,说、写、做是最好的学。为此,我们把表达(展示和讨论)看成是我们课堂的内在要素和构成173学科表达:——从学科解题走向学科表达(走向文学表达、数学表达……学科色彩、学科高度);——学科表达是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形式;——学科表达是学科学习的第二通道。学科表达:——从学科解题走向学科表达(走向文学表达、数学表达174学生阅读能力发展要经历三个阶段:教读——导读——自读;学生表达能力发展也要经历三个阶段(三个层次):“照着说”、“接着说”、“自己说”。学生阅读能力发展要经历三个阶段:教读——导读——自读;175五、阅读、思考、表达三者的关系五、阅读、思考、表达三者的关系176阅读是基础和前提,思考是关键和核心,表达是提升和巩固。“读思达”三者的关系:为什么三者是有机的统一?三者不仅相互促进,互为目的互为手段;而且彼此相互包含,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非常切合中国传统“和”的理念和现代全息理论。阅读是基础和前提,思考是关键和核心,表达是提升和巩固。“读思177读思达三者的关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相成、相互促进(转化)的关系:读是思与达的前提和基础,没有读,所有的思都是胡思乱想,所有的达都是胡言乱语。人类都是在传承的基础上前行的,没有对已有文化成果的阅读(吸收),个人的思考、表达都是不可想象的。读思达三者的关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相成、相互促进(转178没有思,所有的读都是一掠而过、浮光掠影(走过场),所有的达都是死记硬背、照抄照搬(有口无心)。思是读的灵魂,无思无想的读是肤浅轻浮的读;思是达的深度(内涵),没有思想,所有的表达都是空口说白话。没有思,所有的读都是一掠而过、浮光掠影(走过场),所有的达都179著名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曾经讥讽有些人声称自己有些非常深刻的思想,可就是“说不出来”,他认为,说不出来就是还没有想清楚。著名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曾经讥讽有些人声称自己有些非常深刻的思想180没有达,所有的读就会因为缺乏方向而变得漂浮不定如孤坟野鬼,所有的思就会因为缺少归宿而变得萎缩和枯竭。达是读与思的沉淀,没有表达的阅读往往流于空疏;没有表达的思想往往稍纵即逝。没有达,所有的读就会因为缺乏方向而变得漂浮不定如孤坟野鬼,所181经验告诉我们,很多思维、思想是在表达和写作的过程中变得清晰和富有逻辑的;而阅读的动力和深度也常常取决于表达和写字的需要和推进。“读思达”是三位一体的关系,构成一个完整的学习。(三者缺一不可的学习)经验告诉我们,很多思维、思想是在表达和写作的过程中变得清晰和182六、“读思达”教学法的实施要点1.基于阅读的教学2.基于思考的教学3.基于表达的教学六、“读思达”教学法的实施要点1.基于阅读的教学183以阅读、思考、表达为主线、为中心的课堂。基于阅读的教学(输入导向、阅读导向的课堂教学)阅读的充分是有效教学的绝对的基础。(你读懂了什么?发现了什么(秘密)?收获了什么(认识)?遇到了什么(问题)?跟大家分享。)以阅读、思考、表达为主线、为中心的课堂。基于阅读的教学(输入184基于思考的教学(问题导向、思考导向的课堂教学)没有问题就没有思考,没有思考就没有学习!思考什么问题,用问题来带动阅读和表达。基于思考的教学(问题导向、思考导向的课堂教学)185基于表达的教学(效果导向、表达导向、任务或项目导向的课堂教学)以表达为导向带动阅读和思考。所有教师都可以运用写作来帮助学生记忆,也帮助学生反思、对教学内容进行批判性思考。用写作来学习!为什么没有人早些想到这一点呢?基于表达的教学(效果导向、表达导向、任务或项目导向的课堂教学186(输出学习法)日本学者井上弘按照通讯手段的表达信息和接受信息,把学习分成表达性学习和接受性学习,并建议教师多采用表达性的教学方法。(输出学习法)日本学者井上弘按照通讯手段的表达信息和接受信息187阅读+思考+表达(苦读+笨想+硬写)(熟读+精思+巧写)(快读(流畅性)+慢思(深刻性)+准说(准确性)长期、深刻、持续的思考是走向大发明和创造的根本路径充分的阅读+精细的思考+生动的表达自主的阅读+悄悄的思考+热烈的讨论深度阅读+高阶思维+个性表达阅读+思考+表达188读思达教学实施细则基本理念体现学习中心课堂的理念:学生自主学习、深度学习、合作交流学习(或展示学习);学生在学习、真学习、会学习、乐学习——学习型课堂(教学质量看得见)。体现能力(阅读力、思考力、表达力)及其活动为主线的理念【以能力活动为教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