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噪声控制工程课件-第五章-环境噪声影响评价_第1页
环境噪声控制工程课件-第五章-环境噪声影响评价_第2页
环境噪声控制工程课件-第五章-环境噪声影响评价_第3页
环境噪声控制工程课件-第五章-环境噪声影响评价_第4页
环境噪声控制工程课件-第五章-环境噪声影响评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Chapter5环境噪声影响评价5.1概述5.2环境噪声影响评价工作内容与程序5.3环境噪声预测Chapter5环境噪声影响评价5.1概述15.1概述目的与意义评价建设项目引起的声环境变化;提出各种噪声防治对策,将噪声污染降低到现行标准允许的水平;为项目优化选址、合理布局以及城市规划提供科学依据。5.1概述目的与意义25.1

概述评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法5.1概述评价依据35.2环境噪声影响评价的工作内容与程序5.2.1工作程序5.2.2工作等级划分的基本原则5.2.3工作等级的基本要求5.2.4环境噪声影响评价的范围5.2.5环境噪声影响评价的方法及步骤5.2环境噪声影响评价的工作内容与程序5.2.1工作程45.2.1工作程序建设项目工程概况噪声源调查环境噪声现状调查和测量确定噪声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编写环境影响评价大纲-噪声部分评价范围内现场踏勘噪声防治对策建设项目工程分析环境噪声现状调查及测量受影响人口调查环境噪声现状评价噪声级预测、受影响人口预测环境噪声影响评价噪声管理法规与标准环境噪声影响评价专题报告5.2.1工作程序建设项目工程概况噪声源调查环境噪声现状调查55.2.2工作等级划分的基本原则划分依据:建设项目规模大小(投资额大小)噪声源种类、数量和源强建设项目前后噪声级变化程度所处地区的声环境要求(影响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执行的环境噪声标准和人口分布)5.2.2工作等级划分的基本原则划分依据:65.2.2工作等级划分的基本原则建设项目规模大小建设后噪声级变化所处地区的声环境要求一级大、中型建设项目显著增加(5-10dB)0类功能区域、噪声敏感目标;受影响人口显著增多二级新、扩、改建的大、中型建设项目明显增加(3-5dB)1类、2类功能区域;受影响人口增加较多三级中型建设项目3类功能区小型建设项目1、2类功能区域大、中型建设项目增加很小(3dB以内)受影响人口变化不大小型建设项目处在非敏感区5.2.2工作等级划分的基本原则建设项目规模大小建设后噪声级75.2.3工作等级的基本要求一级评价要求:①环境噪声现状应实测。②噪声预测要覆盖全部敏感目标,绘出等声级图并给出预测噪声级的误差范围。给出项目建成后各档噪声级范围内受影响的人口分布、噪声超标的范围和程度。④对噪声级变化可能出现几个阶段的情况(如建设期、投产后的近期、中期、远期)应分别给出其噪声级。⑤项目可能引起的非项目本身的环境噪声增高也应给予分析。⑥对评价中提出的不同选址方案、建设方案等对策所引起的声环境变化应进行定量分析。⑦必须针对建设项目工程特点提出噪声防治对策,并进行经济性分析,给出最终降噪效果。5.2.3工作等级的基本要求一级评价要求:85.2.3工作等级的基本要求二级评价要求:①环境噪声现状以实测为主,可适当利用当地已有的环境噪声监测资料。噪声预测要给出等声级图并给出预测噪声级的误差范围。描述项目建成后各档噪声级范围内受影响的人口分布、噪声超标的范围和程度。对噪声级变化可能出现的几个阶段,选择噪声级最高的阶段进行详细预测,并适当分析其他阶段的噪声级。⑤必须针对建设工程特点提出噪声防治措施并给出最终降噪效果。5.2.3工作等级的基本要求二级评价要求:95.2.3工作等级的基本要求三级评价要求:①噪声现状调查可着重调查清楚现有噪声源的种类和数量,其声级数据可参考已有资料。预测以现有资料为主,对项目建成后噪声级分布作出分析并给出受影响的范围和程度。要针对建设工程特点提出噪声防治措施并给出效果分析。5.2.3工作等级的基本要求三级评价要求:105.2.4环境噪声影响评价的范围一级二级三级包含多个点声源边界往外200m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缩小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缩小线状声源两侧各200m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缩小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缩小机场主要飞行航迹下离跑道两端各15km,侧向2km内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缩小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缩小注:若建设项目周围较空旷而较远处有敏感区应适当放宽到敏感区附近。5.2.4环境噪声影响评价的范围一级二级三级包含多个点边界往115.2.5环境噪声影响评价的方法及步骤1.前期准备工作2.确定工作等级3.编写环境影响评价大纲中的噪声部分4.噪声污染源工程分析5.噪声环境影响现状评价6.噪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7.提出噪声防治措施与控制技术8.编写噪声环境影响专题报告书5.2.5环境噪声影响评价的方法及步骤1.前期准备工作12环境影响评价大纲的主要内容①建设项目概况(主要论述与噪声有关的内容,如主要噪声源:噪声特性分析等)。②噪声评价工作等级和评价范围。采用的噪声标准、噪声功能区和其他保护目标所执行的标准④噪声现状调查和测量方法,包括测量范围,测点分布、测量仪器、时段等。⑤噪声预测方法,包括预测模型、范围、时段及有关参数的估值方法等。⑥不同阶段的噪声评价方法和对策。环境影响评价大纲的主要内容①建设项目概况(主要论述与噪声有关135.2.5环境噪声影响评价的方法及步骤1.前期准备工作2.确定工作等级3.编写环境影响评价大纲中的噪声部分4.噪声污染源工程分析5.噪声环境影响现状评价6.噪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7.提出噪声防治措施与控制技术8.编写噪声环境影响专题报告书5.2.5环境噪声影响评价的方法及步骤1.前期准备工作14噪声环境影响现状评价内容①环境噪声现状调查内容:噪声源的种类、数量、源强;敏感目标、噪声功能区划分情况和噪声现状、超标情况、受影响的人口分布。方法:收集资料、现场调查和实地测量。②环境噪声现状测量环境噪声现状评价各功能区噪声级、超标情况及主要噪声源分布;边界噪声级、噪声超标情况及主要噪声分布。噪声环境影响现状评价内容①环境噪声现状调查156.2.5环境噪声影响评价的方法及步骤1.前期准备工作2.确定工作等级3.编写环境影响评价大纲中的噪声部分4.噪声污染源工程分析5.噪声环境影响现状评价6.噪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7.提出噪声防治措施与控制技术8.编写噪声环境影响专题报告书6.2.5环境噪声影响评价的方法及步骤1.前期准备工作16噪声环境影响评价专题报告书的内容①建设项目概况②噪声评价的基本条件噪声污染源分析④环境噪声现状评价⑤环境噪声预测评价⑥环境噪声预测结果分析⑦结论及建议噪声环境影响评价专题报告书的内容①建设项目概况175.3噪声预测5.3.1预测的基础资料5.3.2预测的范围和预测点布置5.3.3噪声源噪声级数据的获得5.3.4噪声传播声级衰减的计算方法5.3.5预测点噪声级计算的基本步骤5.3.6等声级线的绘制5.3.7常用的环境噪声计算模式5.3噪声预测5.3.1预测的基础资料185.3.1预测的基础资料1.声源资料噪声源的数量各噪声源的噪声级及发声持续时间声源的空间位置声源的作用时段影响声波传播的各种参量5.3.1预测的基础资料1.声源资料195.3.1预测的基础资料2.影响声波传播的各种参量当地常年平均气温和湿度预测范围内声波传播的遮挡物周围环境中的树林、灌木分布情况,地面覆盖情况风向、风速等5.3.1预测的基础资料2.影响声波传播的各种参量205.3.2预测的范围和预测点布置1.预测范围与噪声评价等级确定的范围相同,也可稍大。2.预测点布置原则5.3.2预测的范围和预测点布置212.预测点布置原则所有的现状测量点利用网格法确定预测点所有的环境噪声敏感点2.预测点布置原则225.3.3噪声源噪声级数据的获得数据类型:声压级(包括倍频带声压级)、A声级(包括最大A声级)、A功率级、倍频带声功率级、有效感觉噪声级获取数据途径:类比测量(评价等级为一级)引用已有的数据(评价等级为二、三级)5.3.3噪声源噪声级数据的获得数据类型:231.噪声源的类比测量方法与原则:严格按照国家现行标准来测量:特定噪声源的测定噪声源的声功率级的测定声源辐射噪声的测量报告书中要说明噪声源数据测量方法及使用的标准选取相似的型号、工况和环境条件的噪声源必要的声学校正1.噪声源的类比测量方法与原则:严格按照国家现行标准来测量:242.引用已有的数据数据必是公开发表的、经专家鉴定并且按有关标准测量得到的数据。报告书中应指出应用数据的来源。2.引用已有的数据255.3.4噪声传播声级衰减的计算方法1.概述2.几何发散衰减的计算3.遮挡物引起的衰减4.空气吸收引起的衰减5.附加衰减5.3.4噪声传播声级衰减的计算方法1.概述26概述声源的简化方法

声波波长预测点离声源的距离许多点声源连续分布在一条直线上远大于声源尺寸点声源线声源概述声源的简化方法许多点声源连续分布在一条直线上远大于声源尺27概述*户外传播时,传播声级衰减的计算的基本方法:①首先计算预测的倍频带声压级*对于稳态机械设备噪声的传播计算:原则上用倍频带声压级方法计算,其他(非稳恋,脉冲)噪声可用A声级直接计算。②根据各倍频带声压组合成计算出预测点的A声级*噪声户外传播声级衰减计算的替代方法:概述*户外传播时,传播声级衰减的计算的基本方法:*对于稳态机282.几何发散衰减的计算(1)点声源的几何发散衰减具有指向性点声源几何发散衰减的基本公式:式中:分别是r、r0处的声级。若已知r0处的A声级:2.几何发散衰减的计算(1)点声源的几何发散衰减式中:292.几何发散衰减的计算若已知点声源的A声功率级,且声源处于自由声场中:声源处于半自由声场中:*具有指向性点声源几何发散衰减,上式成立。2.几何发散衰减的计算若已知点声源的A声功率级,且声源处于302.几何发散衰减的计算考虑反射体引起声级增高的条件:①反射体的表面是平整、光滑、坚硬的;②反射体的尺寸远远大于所有声波的波长;③入射角小于85。rr/rd11.42>2.5⊿Lr(dB)3210声级增加与距离的关系2.几何发散衰减的计算考虑反射体引起声级增高的条件:rr/312.几何发散衰减的计算(2)线声源的几何发散衰减有限长线声源的几何发散衰减的基本公式:2.几何发散衰减的计算(2)线声源的几何发散衰减322.几何发散衰减的计算时:时:2.几何发散衰减的计算时:时:333.遮挡物引起的衰减定义:3.遮挡物引起的衰减定义:343.遮挡物引起的衰减a.有限长薄屏障:首先计算三个传播逾径的声程差和相应的菲涅尔数N1、N2、N3;声屏障引起的衰减量计算:当声屏障很长时:3.遮挡物引起的衰减a.有限长薄屏障:声屏障引起的衰减量计353.遮挡物引起的衰减b.无限长薄屏障:首先计算菲涅尔数N;由图查出衰减量。3.遮挡物引起的衰减b.无限长薄屏障:363.遮挡物引起的衰减c.绿化林带的影响d.噪声从室内向室外传播的声级计算3.遮挡物引起的衰减c.绿化林带的影响374.空气吸收引起的衰减其中:r:预测点距声源的距离,m。r0:参考位置距离,m。A:每100m空气吸收系数。4.空气吸收引起的衰减其中:385.附加衰减在下列条件,需考虑地面效应引起的附加衰减:预测点距声源50m以上,声源(或声源的主要发声部位)距地面高度和预测点距地面高度的平均值小于3m;声源与预测点之间的地面被草地、灌木等覆盖。计算公式为:5.附加衰减在下列条件,需考虑地面效应引起的附加衰减:395.3.5预测点噪声级计算的基本步骤选择一个坐标系.确定出各噪声源位置和预测点位置(即坐标),并根据预测点与声源之间的距离把噪声源简化成点声源或线状声源。根据已获得的噪声源噪声级数据和声波从各声源到预测点的传播条件,计算出噪声从各声源传播到预测点的声衰减量,由此计算出各声源单独作用时在预测点产生的A声级。确定预测计算的时段T,并确定各声源的发声持续时间ti。计算预测点在T时段内的等效连续A声级。5.3.5预测点噪声级计算的基本步骤选择一个坐标系.确定出405.3.6等声级线的绘制计算出各网格点上的噪声级采用数学方法计算并绘制出等声级线。等声级线的间隔不大于5dB。作用:直观地表明了项目的噪声级分布,对分析功能区噪声超标状况提供了方便,同时为城市规划、城市噪声管理提供了依据。5.3.6等声级线的绘制计算出各网格点上的噪声级415.3.7常用的环境噪声计算模式1.一般环境噪声及工业噪声预测模式2.城市交通噪声预测模式5.3.7常用的环境噪声计算模式1.一般环境噪声及工业噪声预421.一般环境噪声及工业噪声预测模式a.室外噪声源首先计算出某个声源在预测点的倍频带声压级:若已知声源的倍频带声功率级,可表示为:

各频带声压级合成计算出该声源产生的A声级。

1.一般环境噪声及工业噪声预测模式a.室外噪声源若已知声源的431.一般环境噪声及工业噪声预测模式b.室内噪声源首先计算出某个室内声源靠近围护结构处的倍频带声压级;计算出所有室内声源在靠近围护结构处产生的总倍频带声压级:计算出室外靠近围护结构处的声压级:1.一般环境噪声及工业噪声预测模式b.室内噪声源计算出所有室441.一般环境噪声及工业噪声预测模式将室外声级和透声面积换算成等效的室外声源,计算出等效声源第i个倍频带的声功率级:等效室外声源的位置为围护结构的位置,上式为其倍频带声功率级为,由此按室外声源方法计算等效室外声源在预测点产生的声压级。1.一般环境噪声及工业噪声预测模式将室外声级和透声面积换算成451.一般环境噪声及工业噪声预测模式c.计算总声压级设第i个室内声源在预测点产生的A声级为LAin,i,在T时间内该声源工作时间为tin,i;,第j个等效室外声源在预测点产生的A声级为LAout,j,在T时间内该声源工作时间为tout,j,则预测点的总等效声压级为:1.一般环境噪声及工业噪声预测模式c.计算总声压级462.城市交通噪声预测模式公路铁路飞机2.城市交通噪声预测模式公路47Chapter5环境噪声影响评价5.1概述5.2环境噪声影响评价工作内容与程序5.3环境噪声预测Chapter5环境噪声影响评价5.1概述485.1概述目的与意义评价建设项目引起的声环境变化;提出各种噪声防治对策,将噪声污染降低到现行标准允许的水平;为项目优化选址、合理布局以及城市规划提供科学依据。5.1概述目的与意义495.1

概述评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法5.1概述评价依据505.2环境噪声影响评价的工作内容与程序5.2.1工作程序5.2.2工作等级划分的基本原则5.2.3工作等级的基本要求5.2.4环境噪声影响评价的范围5.2.5环境噪声影响评价的方法及步骤5.2环境噪声影响评价的工作内容与程序5.2.1工作程515.2.1工作程序建设项目工程概况噪声源调查环境噪声现状调查和测量确定噪声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编写环境影响评价大纲-噪声部分评价范围内现场踏勘噪声防治对策建设项目工程分析环境噪声现状调查及测量受影响人口调查环境噪声现状评价噪声级预测、受影响人口预测环境噪声影响评价噪声管理法规与标准环境噪声影响评价专题报告5.2.1工作程序建设项目工程概况噪声源调查环境噪声现状调查525.2.2工作等级划分的基本原则划分依据:建设项目规模大小(投资额大小)噪声源种类、数量和源强建设项目前后噪声级变化程度所处地区的声环境要求(影响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执行的环境噪声标准和人口分布)5.2.2工作等级划分的基本原则划分依据:535.2.2工作等级划分的基本原则建设项目规模大小建设后噪声级变化所处地区的声环境要求一级大、中型建设项目显著增加(5-10dB)0类功能区域、噪声敏感目标;受影响人口显著增多二级新、扩、改建的大、中型建设项目明显增加(3-5dB)1类、2类功能区域;受影响人口增加较多三级中型建设项目3类功能区小型建设项目1、2类功能区域大、中型建设项目增加很小(3dB以内)受影响人口变化不大小型建设项目处在非敏感区5.2.2工作等级划分的基本原则建设项目规模大小建设后噪声级545.2.3工作等级的基本要求一级评价要求:①环境噪声现状应实测。②噪声预测要覆盖全部敏感目标,绘出等声级图并给出预测噪声级的误差范围。给出项目建成后各档噪声级范围内受影响的人口分布、噪声超标的范围和程度。④对噪声级变化可能出现几个阶段的情况(如建设期、投产后的近期、中期、远期)应分别给出其噪声级。⑤项目可能引起的非项目本身的环境噪声增高也应给予分析。⑥对评价中提出的不同选址方案、建设方案等对策所引起的声环境变化应进行定量分析。⑦必须针对建设项目工程特点提出噪声防治对策,并进行经济性分析,给出最终降噪效果。5.2.3工作等级的基本要求一级评价要求:555.2.3工作等级的基本要求二级评价要求:①环境噪声现状以实测为主,可适当利用当地已有的环境噪声监测资料。噪声预测要给出等声级图并给出预测噪声级的误差范围。描述项目建成后各档噪声级范围内受影响的人口分布、噪声超标的范围和程度。对噪声级变化可能出现的几个阶段,选择噪声级最高的阶段进行详细预测,并适当分析其他阶段的噪声级。⑤必须针对建设工程特点提出噪声防治措施并给出最终降噪效果。5.2.3工作等级的基本要求二级评价要求:565.2.3工作等级的基本要求三级评价要求:①噪声现状调查可着重调查清楚现有噪声源的种类和数量,其声级数据可参考已有资料。预测以现有资料为主,对项目建成后噪声级分布作出分析并给出受影响的范围和程度。要针对建设工程特点提出噪声防治措施并给出效果分析。5.2.3工作等级的基本要求三级评价要求:575.2.4环境噪声影响评价的范围一级二级三级包含多个点声源边界往外200m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缩小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缩小线状声源两侧各200m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缩小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缩小机场主要飞行航迹下离跑道两端各15km,侧向2km内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缩小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缩小注:若建设项目周围较空旷而较远处有敏感区应适当放宽到敏感区附近。5.2.4环境噪声影响评价的范围一级二级三级包含多个点边界往585.2.5环境噪声影响评价的方法及步骤1.前期准备工作2.确定工作等级3.编写环境影响评价大纲中的噪声部分4.噪声污染源工程分析5.噪声环境影响现状评价6.噪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7.提出噪声防治措施与控制技术8.编写噪声环境影响专题报告书5.2.5环境噪声影响评价的方法及步骤1.前期准备工作59环境影响评价大纲的主要内容①建设项目概况(主要论述与噪声有关的内容,如主要噪声源:噪声特性分析等)。②噪声评价工作等级和评价范围。采用的噪声标准、噪声功能区和其他保护目标所执行的标准④噪声现状调查和测量方法,包括测量范围,测点分布、测量仪器、时段等。⑤噪声预测方法,包括预测模型、范围、时段及有关参数的估值方法等。⑥不同阶段的噪声评价方法和对策。环境影响评价大纲的主要内容①建设项目概况(主要论述与噪声有关605.2.5环境噪声影响评价的方法及步骤1.前期准备工作2.确定工作等级3.编写环境影响评价大纲中的噪声部分4.噪声污染源工程分析5.噪声环境影响现状评价6.噪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7.提出噪声防治措施与控制技术8.编写噪声环境影响专题报告书5.2.5环境噪声影响评价的方法及步骤1.前期准备工作61噪声环境影响现状评价内容①环境噪声现状调查内容:噪声源的种类、数量、源强;敏感目标、噪声功能区划分情况和噪声现状、超标情况、受影响的人口分布。方法:收集资料、现场调查和实地测量。②环境噪声现状测量环境噪声现状评价各功能区噪声级、超标情况及主要噪声源分布;边界噪声级、噪声超标情况及主要噪声分布。噪声环境影响现状评价内容①环境噪声现状调查626.2.5环境噪声影响评价的方法及步骤1.前期准备工作2.确定工作等级3.编写环境影响评价大纲中的噪声部分4.噪声污染源工程分析5.噪声环境影响现状评价6.噪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7.提出噪声防治措施与控制技术8.编写噪声环境影响专题报告书6.2.5环境噪声影响评价的方法及步骤1.前期准备工作63噪声环境影响评价专题报告书的内容①建设项目概况②噪声评价的基本条件噪声污染源分析④环境噪声现状评价⑤环境噪声预测评价⑥环境噪声预测结果分析⑦结论及建议噪声环境影响评价专题报告书的内容①建设项目概况645.3噪声预测5.3.1预测的基础资料5.3.2预测的范围和预测点布置5.3.3噪声源噪声级数据的获得5.3.4噪声传播声级衰减的计算方法5.3.5预测点噪声级计算的基本步骤5.3.6等声级线的绘制5.3.7常用的环境噪声计算模式5.3噪声预测5.3.1预测的基础资料655.3.1预测的基础资料1.声源资料噪声源的数量各噪声源的噪声级及发声持续时间声源的空间位置声源的作用时段影响声波传播的各种参量5.3.1预测的基础资料1.声源资料665.3.1预测的基础资料2.影响声波传播的各种参量当地常年平均气温和湿度预测范围内声波传播的遮挡物周围环境中的树林、灌木分布情况,地面覆盖情况风向、风速等5.3.1预测的基础资料2.影响声波传播的各种参量675.3.2预测的范围和预测点布置1.预测范围与噪声评价等级确定的范围相同,也可稍大。2.预测点布置原则5.3.2预测的范围和预测点布置682.预测点布置原则所有的现状测量点利用网格法确定预测点所有的环境噪声敏感点2.预测点布置原则695.3.3噪声源噪声级数据的获得数据类型:声压级(包括倍频带声压级)、A声级(包括最大A声级)、A功率级、倍频带声功率级、有效感觉噪声级获取数据途径:类比测量(评价等级为一级)引用已有的数据(评价等级为二、三级)5.3.3噪声源噪声级数据的获得数据类型:701.噪声源的类比测量方法与原则:严格按照国家现行标准来测量:特定噪声源的测定噪声源的声功率级的测定声源辐射噪声的测量报告书中要说明噪声源数据测量方法及使用的标准选取相似的型号、工况和环境条件的噪声源必要的声学校正1.噪声源的类比测量方法与原则:严格按照国家现行标准来测量:712.引用已有的数据数据必是公开发表的、经专家鉴定并且按有关标准测量得到的数据。报告书中应指出应用数据的来源。2.引用已有的数据725.3.4噪声传播声级衰减的计算方法1.概述2.几何发散衰减的计算3.遮挡物引起的衰减4.空气吸收引起的衰减5.附加衰减5.3.4噪声传播声级衰减的计算方法1.概述73概述声源的简化方法

声波波长预测点离声源的距离许多点声源连续分布在一条直线上远大于声源尺寸点声源线声源概述声源的简化方法许多点声源连续分布在一条直线上远大于声源尺74概述*户外传播时,传播声级衰减的计算的基本方法:①首先计算预测的倍频带声压级*对于稳态机械设备噪声的传播计算:原则上用倍频带声压级方法计算,其他(非稳恋,脉冲)噪声可用A声级直接计算。②根据各倍频带声压组合成计算出预测点的A声级*噪声户外传播声级衰减计算的替代方法:概述*户外传播时,传播声级衰减的计算的基本方法:*对于稳态机752.几何发散衰减的计算(1)点声源的几何发散衰减具有指向性点声源几何发散衰减的基本公式:式中:分别是r、r0处的声级。若已知r0处的A声级:2.几何发散衰减的计算(1)点声源的几何发散衰减式中:762.几何发散衰减的计算若已知点声源的A声功率级,且声源处于自由声场中:声源处于半自由声场中:*具有指向性点声源几何发散衰减,上式成立。2.几何发散衰减的计算若已知点声源的A声功率级,且声源处于772.几何发散衰减的计算考虑反射体引起声级增高的条件:①反射体的表面是平整、光滑、坚硬的;②反射体的尺寸远远大于所有声波的波长;③入射角小于85。rr/rd11.42>2.5⊿Lr(dB)3210声级增加与距离的关系2.几何发散衰减的计算考虑反射体引起声级增高的条件:rr/782.几何发散衰减的计算(2)线声源的几何发散衰减有限长线声源的几何发散衰减的基本公式:2.几何发散衰减的计算(2)线声源的几何发散衰减792.几何发散衰减的计算时:时:2.几何发散衰减的计算时:时:803.遮挡物引起的衰减定义:3.遮挡物引起的衰减定义:813.遮挡物引起的衰减a.有限长薄屏障:首先计算三个传播逾径的声程差和相应的菲涅尔数N1、N2、N3;声屏障引起的衰减量计算:当声屏障很长时:3.遮挡物引起的衰减a.有限长薄屏障:声屏障引起的衰减量计823.遮挡物引起的衰减b.无限长薄屏障:首先计算菲涅尔数N;由图查出衰减量。3.遮挡物引起的衰减b.无限长薄屏障:833.遮挡物引起的衰减c.绿化林带的影响d.噪声从室内向室外传播的声级计算3.遮挡物引起的衰减c.绿化林带的影响844.空气吸收引起的衰减其中:r:预测点距声源的距离,m。r0:参考位置距离,m。A:每100m空气吸收系数。4.空气吸收引起的衰减其中:855.附加衰减在下列条件,需考虑地面效应引起的附加衰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