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选矿厂安全生产标准化选矿厂安全生产标准化1内容提要工作背景评分办法说明评定指标与等级安全标准化要素及系统创建安全标准化考评程序一二三四五内容提要工作背景评分办法说明评定指标与等级安全标准化要2《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加强金属非金属矿山选矿厂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安监总管一〔2012〕134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工贸行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豫安监管办﹝2016﹞51号)一、工作背景《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加强金属非金属矿山选矿厂安全生产工作的3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和《国务院安委会关于深入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安委〔2011〕4号)精神,将选矿厂和矿山生产系统、尾矿库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同步部署、同步建设、同步推进。要按照《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导则》(AQ2007.1-2006)的有关要求,以班组达标、岗位达标、专业达标为基础,促进企业达标。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4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的通知》(安监总管一〔2011〕104号)要求,将选矿厂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纳入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体系,整体部署、全面推进。选矿厂安全生产标准化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共3个等级(其中一级为最高),按照相应的评分办法进行评审,确定达标等级。
参照《关于进一步加强工贸行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豫安监管办﹝2016﹞51号)全省所有选矿厂必须于2016年底前完成创建达标工作,要全部达到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以上水平。
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进一51.为规范全国选矿厂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合理确定评审等级,根据《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导则》(AQ2007.1-2006)、《选矿安全规程》(GB18152-2000)的有关规定,制定评分办法。2.适用于冶金(含有色)、化工、建材等行业的选矿厂,部分采用选矿工艺的企业,亦可参照执行,不适用于选煤厂和核工业铀矿冶厂。3.在评审年度(申请之日起前一年)内无工亡事故及重伤3人(不含3人)以下生产安全事故二、评分办法说明说明1.为规范全国选矿厂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合理确定评审等级,根6——建立健全了选矿厂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了安全检查制度、职业病危害预防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生产安全事故管理制度、重大危险源监控和重大隐患整改制度、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生产档案管理制度、安全生产奖惩制度等规章制度;制定了作业安——全规程和各工种操作规程——配备了专职或者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取得了安全资格证书——特种作业人员经有关业务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取得了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部分前提条件——建立健全了选矿厂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岗位安全生产责7——其他从业人员依照规定接受了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并经考试合格;——依法参加了工伤保险或安全生产责任险,为从业人员缴纳了保险费用;——为从业人员配备了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危险性较大的设备、设施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了定期检测检验;——制定了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配备了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危险化学品的使用、储存符合《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91号)等规定要求。部分前提条件——其他从业人员依照规定接受了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并经考试合8序号元素分值1安全生产组织保障5002风险管理2803安全教育与培训1604生产工艺系统安全管理3005机电安全管理3006作业现场安全管理4007职业卫生管理2008检查4009应急管理20010事故、事件报告、调查与分析14011绩效测量与评价120总分3000安全标准化元素及其分值分配序号元素分值1安全生产组织保障5002风险管理2803安全教9
每个子元素的分值按照策划、执行、符合性、绩效四个方面分别赋予不同的权重。每个子元素的分值按照策划、执行、符合性、绩效四个方面10100%策划与资源、标准及程序准备(Plan)占10%绩效(Achievement)占40%系统,标准及程序的依从程度(Compliance)占30%系统、标准与程序的执行(Do)20%子元素权重分配比例图100%策划与资源、标准及程序准备(Plan)占10%绩效(11评定指标:标准化得分;安全绩效三、评定指标及等级评定指标:标准化得分;安全绩效三、评定指标及等级12标准化得分(百分制)=标准化评审得分÷3000×100。
评审等级标准化得分安全绩效一级≥90评审年度内未发生人员重伤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二级≥75评审年度内重伤人员在1人(含1人)以下三级≥60评审年度内重伤人员在2人(含2人)以下标准化得分(百分制)评审等级标准化得分安全绩效一级≥90评审选矿厂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有效期为3年,在有效期内,一级企业、二级企业、三级企业相应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一人以上或重伤1人、2人、3人(含3人)以上的,取消其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经整改合格后,可重新进行评审。选矿厂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有效期为3年,在有效期内选矿厂安全标准化系统由11个元素组成,这些元素又划分为若干子元素,每一子元素详细规定了若干个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与提高企业安全绩效,保障安全生产条件,降低人员和财产损害的风险,减小工作中断等高度相关的。四、安全标准化要素及系统创建选矿厂安全标准化系统由11个元素组成,这些元素又划分15安全标准化体系初步建立(软硬件条件改善+贯彻执行)标准化等级申报持续改进,持续贯彻执行
安全标准化阶段安全标准化体系初步建立标准化等级申报持续改进,持续贯彻执行16安全标准化原则安全标准化原则17工作原则创建原则:科学性、规范性、系统性—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的风险管理系统核心内容:11个元素—建立在选矿厂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基础之上,涉及企业作业人员、作业和活动创建过程:准备、策划、实施与运行、监督与评价、改进与提高—持续改进工作原则创建原则:科学性、规范性、系统性—全员参与、持续改进18PDCAPDCAPDCA初始水平新的水平更高水平工作原则标准化制度纳入选矿厂管理克服照搬照超、抓好实际应用全员参与PDCAPDCAPDCA初始水平新的水平更高水平工作原则标准19标准化组织保障企业应针对选矿厂标准化成立工作小组,创建时期根据需要安排专职人员开展公司领导负责安全科选矿车间档案科工段班组宣传部门安全科领导协调标准化组织保障企业应针对选矿厂标准化成立工作小组,创建时期根20阶段成果及上报材料职业卫生管理检查应急管理……绩效测量与评价事故事件报告调查与分析安全生产组织保障风险管理安全教育培训作业现场机电安全管理生产工艺系统安全管理阶段成果及上报材料职业卫生管理检查应急管理……绩效测量与评价21打分表中涉及到的全部支撑文件、现场硬件条件
打分表中涉及到的全部支撑文件、现场硬件条件
选矿厂自评过程及打分表选矿厂自评过程及打分表选矿厂概况及标准化工作总结选矿厂自评过程及打分表打分表中涉及到的全部支撑文件、现场硬件条件
选矿厂标准化文件汇编文件产出和上报材料阶段成果及上报材料打分表中涉及到的全部支撑文件、现场硬件条件打分表中涉及到的22要素1:安全生产组织保障要素1:安全生产组织保障23目标的类型:(1)反映系统绩效的目标:如工伤和职业病(人数、频率等);生产安全事故损失(经济损失、工作日损失等);安全培训(人数、时间、比率等);设备设施(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检测检验等);安全活动(工前安全确认等);危害控制(隐患整改、危险源监控、危害监测等)1-1目标目标的类型:1-1目标24(2)反映系统改进的目标:如工伤和职业病发生频率下降10%;单位产值安全事故损失成本下降5%;隐患整改的立项率和完成率提高5%;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的次数减少10%;班组危险预知活动(KYT)的普及率提高10%;员工和相关方抱怨或投诉的次数减少10%等1-1目标(2)反映系统改进的目标:如1-1目标25工亡事故为0重伤事故为0;负伤率≤1‰;20万工时损失≤6.0h要求:指定部门与人员负责目标的设立、沟通、回顾;建立文件化的目标,并考虑:法律法规的要求;管理评审结果;风险评价结果;以往安全绩效;系统内部评价结果;制定目标实施计划;建立目标跟踪监测系统;为实现具体的目标提供足够的资源(人/财/物/技术);根据监测结果和内外部条件变化修订目标1-1目标工亡事故为0要求:1-1目标26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包括:法律;行政法规与地方法规;部门规章;标准与规范;规范性文件等。1-2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包括:1-2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27要求:建立文件化制度——明确责任部门与责任人员;进行法律法规需求的识别与获取识别对象:部门和人员意见箱调查表互联网其他需求识别与获取方法法律法规获取途径颁布部门主管部门中介机构其他1-2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需求识别与获取要求:建立文件化制度——明确责任部门与责任人意见箱调查表互联28要求:建立文件化制度——明确责任部门与责任人员;进行法律法规的融入、评审与更新融入对象:责任制和制度;文件;操作程序或规程;过程或活动;培训内容等评审与更新:确保有效性1-2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融入、评审与更新要求:建立文件化制度——明确责任部门与责任人1-2安全生产29人员任命:选矿厂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法律法规需增加的职位;与风险及其评估相关的职位。在管理层中指定专人负责标准化工作。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培训,并依法持证。1-3安全机构设置与人员任命人员任命:在管理层中指定专人负责标准化工作。必要的知识和能力30建立责任制管理制度——指定部门与人员负责:制定、沟通、培训、考核、评审。原则:“谁主管,谁负责”;企业主要负责人对本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1-4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责任制管理制度——指定部门与人员负责:制定、沟通、培训31要求:覆盖所有岗位;责任描述明确、具体、可操作、有考核;以正式文件下发;自上而下进行详细说明和交流;定期评审与更新(保持适宜性)。常见问题:无考核和评审记录;职责交叉(责任/2=0);职责描述不具体,缺乏针对性。1-4安全生产责任制1-4安全生产责任制32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至少每季度考核1次;要针对部门与人员的职责逐项进行量化考核;考核结果与安全奖惩等挂钩;考核过程认真细致;考核结果客观公正;针对考核发现的问题提出纠正和预防措施。1-4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1-4安全生产责任制331、文件控制要求:建立文件化的制度,明确责任部门与责任人员,确保企业安全规章制度产生、使用、评审、修订和控制的效力与效率。定期或不定期评审,必要时予以修订或废除。确保有员工参与标准化系统文件制定、评审与修订过程。所有员工可随时获取、学习和了解。1-5文件与资料控制1、文件控制要求:1-5文件与资料控制342、安全规章制度安全生产检查与隐患治理制度;安全例会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重大危险源监控制度;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应急管理制度;职业危害防治管理制度;特种作业管理制度;安全生产事故管理制度;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生产档案管理制度;安全生产奖惩制度;消防管理制度。
1-5文件与资料控制2、安全规章制度1-5文件与资料控制353、安全记录法律法规要求的记录:事故/事件调查报告;培训考核记录;法定监测与检验记录;健康监护记录;应急管理记录。标准化系统要求的记录:内部评价报告;管理评审报告;风险评价信息;检查记录;安全会议记录;安全活动记录;任务观察记录;许可记录;纠正与预防行动记录;承包商/供应商信息;维护/校验记录;技术资料、图纸;投诉与沟通。1-5文件与资料控制3、安全记录1-5文件与资料控制36要求:真实、准确、清晰,完整反映相应过程;标识、收集、编目、归档、贮存、维护、查阅、保管和处置。记录的作用:反映系统运行情况;事故原因与责任分析的依据。
1-5文件与资料控制要求:1-5文件与资料控制37外部联系内容:可能影响周边居民、相关方的重大安全事项外部联系要求:建立外部联系制度:建立外部联系渠道;识别外部联系对象;明确部门和人员职责;及时有效;采用文件化形式及时向外界披露重大安全事项。1-6外部联系与内部沟通外部联系内容:1-6外部联系与内部沟通38内部沟通要求:有制度:沟通方式/时机/内容/职责/信息处理有合理化建议制度:听取员工和相关方意见及建议沟通的对象:内部各部门、各层次;强调:主要负责人员工定期1-6外部联系与内部沟通内部沟通定期1-6外部联系与内部沟通39沟通的内容:安全健康事项。沟通的方式:电话、E-mail、安全会议、意见箱、主要负责人接待日等。沟通的目的:达成共识、理解和认可企业的努力确保管理层要以公平的方式评审所有建议
1-6外部联系与内部沟通沟通的内容:安全健康事项。确保管理层要以公平的方式评审所有40要求:建立文件化制度:对合格承包商/合格供应商的选择和管理做出规定。制度内容:包括责任部门/人员;合格承包商/供应商选择条件,评审要求,安全管理要求,评审与批准记录存档要求等。1-7供应商与承包商管理要求:1-7供应商与承包商管理41合格供应商的评审条件:合法经营资质;供货能力;安全与质量保证水平;售后服务和支持能力等。
1-7供应商与承包商管理合格供应商的评审条件:1-7供应商与承包商管理42合格承包商的评审条件:过去的安全表现;遵守法律法规要求的能力;满足企业安全要求的能力;保险是否充分等。1-7供应商与承包商管理合格承包商的评审条件:1-7供应商与承包商管理43许可供应商/承包商员工使用企业设备/设施前,对其进行培训:操作规程;紧急处置程序;事故、事件报告程序;员工安全、健康责任;与任务相关风险;法律法规要求;防护设施与用品要求;许可要求。牢记产权所有者责任1-7供应商与承包商管理许可供应商/承包商员工使用企业设备/设施牢记产权所有者责任144制定安全经费提取和使用管理制度制定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确定年度安全投入按计划提取费用专款使用记录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费用财务管理暂行办法企业主要负责人对因安全投入不足所导致的后果负责
法律法规要求风险评价结果事故应对措施合理化建议安全技术改造1-8安全投入和工伤保险制定安全经费提取和使用管理制度制定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确定年度安45依据风险评价的结果为以下几个方面投入安全措施费用:完善安全防护设备设施;安全设备设施性能检测检验;劳动防护用品配备和职业危害防治;安全标志及标识;应急救援器材、装备的配备及应急演练;安全教育培训。1-8安全投入和工伤保险依据风险评价的结果为以下几个方面投入安全措施费用:146参加工伤社会保险并为员工交纳工伤保险费是企业的法定义务,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履行。工伤保险全社会互助机制分散意外伤害风险三大职能医疗救治经济补偿职业康复工伤与职业病预防体现目的1-8安全投入和工伤保险参加工伤社会保险并为员工交纳工伤保险费是企业的法定义务,不得47建立员工权益保障制度:确保员工关心的问题得到积极响应;保证员工在安全状况异常情况下拒绝工作不会受到惩罚。创建收集、讨论和处理员工所关心的特定安全事项渠道与平台。1-9员工参与建立员工权益保障制度:确保员工关心的问题得到积极响应;保证48任务分析;定期安全学习与培训活动;安全操作规程修订;安全操作训练;与政府有关部门沟通安全生产事项;风险评价;安全合理化建议活动;变化管理的讨论;安全认可和奖励活动;参与安全问题的调查。1-9员工参与任务分析;1-9员工参与49要素2:风险管理要素2:风险管理50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制度
明确风险评价的责任部门、责任人员及其职责,风险评价的范围、方法、流程、风险层次控制原则,以及持续风险评价要求。结果应文件化,并定期进行回顾
2-1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基本要求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制度明确风险评价的责任部门、责任人员及51系统全面所有系统所有活动所有情形认定并评估工作或活动的次生风险
2-1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基本要求系统全面所有系统所有活动所有情形认定并评估工作或活动的次52举例消除危险降低危险个体防护停止使用有害物质或以无害物代替改用危害性低的物质变更工艺减小危害性隔离人员或危害局限控制(如分散危险)工程技术控制管理控制个体防护2-1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基本要求举例消除危险降低危险个体防护停止使用有害物质或以无害物代替改53方法使用前检查;计划任务观察;设备检查;班前安全检查确认;定期安全检查定期检修;安全标准化系统评价;班组危险预知KYT;企业应持续地进行风险评价,及时处理重大风险。持续风险识别2-1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基本要求方法使用前检查;企业应持续地进行风险评价,及时处理重大风险。54制定下列风险评价的计划:周边环境风险评价;生产工艺和关键设备设施风险评价(碎矿设备;磨矿设备;筛分设备;选别设备;带式输送机);重要场所风险评价;职业卫生风险评价;自然灾害风险评价。2-2风险评价制定下列风险评价的计划:2-2风险评价55定义:特定工作任务,如果其未正确执行,可能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目的:确保识别可能造成严重损失的可能任务要求:建立关键任务识别与分析制度;根据关键任务风险分析结果,编写作业指导书2-3关键任务识别与控制定义:特定工作任务,如果其未正确执行,可能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56作业指导书的编写要求:简明扼要;步骤清楚、完整;危险源辨识全面;关键步骤确定准确;安全措施齐全。
2-3关键任务识别与控制作业指导书的编写要求:2-3关键任务识别与控制57特殊作业许可要求:
认定需要许可的作业范围;培训许可签发人,并评估其能力;定期评审与更新许可作业范围。审核清单2-3关键任务识别与控制特殊作业许可要求:审核2-3关键任务识别与控制58定义:对执行某一任务的员工进行的正式观察。形式:完整和部分两种。要求:建立任务观察制度;对观察人员进行观察方式、方法的培训;保存任务观察记录。作用:检查培训的效果;辨识危险源和评估风险;检查现有工作方法和制度;对标准的依从。
2-3关键任务识别与控制任务观察定义:对执行某一任务的员工进行的正式观察。2-3关键59要素3:安全教育与培训要素3:安全教育与培训60意识识别重点关注:(1)方针;(2)职责与规程;(3)应急程序;(4)工作场所特别要求;(5)事故/事件报告程序;(6)作业场所危险有害因素;(7)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8)个人防护配备和使用要求;(9)违章指挥和不安全作业行为等。3-1员工安全意识意识识别重点关注:3-1员工安全意识61认可与奖励意识输入与提升途径培训新员工(最初3个月的意识跟踪);返岗员工;日常培训训练:安全检查与操作程序KYT讨论:作业现场特定要求(以班组为主)安全文化建设文艺表演知识比赛事故展览3-1员工安全意识认可与奖励意识输入与提升途径培训新员工(最初3个月的意识跟踪62要求:针对所有员工和所有作业过程进行培训需求识别,并充分考虑:
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
员工和管理层的意见和建议;
任务观察的结果;
技术发展的需要;
变化管理的要求;
风险评价结果;
相关方的要求等。3-2培训要求:针对所有员工和所有作业过程进行培训需求3-2培训63制定培训计划:对象、时间、地点和方式;教师;大纲与教材;考核方式;培训经费预算;计划编制人、审核人、批准人等。保存所有培训过程和结果的记录
3-2培训制定培训计划:保存所有培训过程和结果的记录3-2培训64对管理层的培训:事故调查分析技术;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技术;沟通技巧;检查、审核技术;法律依从性管理;应急管理;职业卫生管理;变化管理。3-2培训对管理层的培训:3-2培训65评估培训结果:数量与效果评估对象:教师、学员、教材或教案项目评价要点分数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清晰,切合培训要求知识体系结构科学,内容精当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恰当,并能根据组织者和学员反馈调整方法教师素养专业知识深厚,尊重学员,教学相长课堂组织管理得当,气氛良好,学员积极配合教师评价表3-2培训评估培训结果:数量与效果项目评价要点分数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清晰66评估途径:学员反馈;员工安全绩效改善;管理层反馈;测试结果分析;员工现场应用能力跟踪等。3-2培训评估途径:3-2培训67要素4:生产工艺系统安全管理要素4:生产工艺系统安全管理68——选矿设备、设施和工序符合设计要求;——各工序之间能力相互匹配;——总图布置与选矿工艺相互匹配;——周边安全距离符合规定要求。4-1选矿工艺——选矿设备、设施和工序符合设计要求;4-1选矿工艺69选矿工艺管理制度矿石破碎与筛分磨矿与分级;选别;尾矿收集与输送;选矿工艺自动化。4-1选矿工艺选矿工艺管理制度矿石破碎与筛分4-1选矿工艺70停车进行:处理故障;更换部件;局部调整设备部件;调整皮带松紧;清扫设备。4-1选矿工艺检修、更换磨矿机衬板时,依序作业:预先固定滚筒;确认机体内无脱落物;通风换气充分,温度适宜。停车进行:处理故障;更换部件;局部调整设备部件;调整皮带松紧714-1选矿工艺通风装置:浮选配药间(浸出车间)防护栏杆:固定格筛和破碎机受矿槽周围;螺旋分级机槽体靠近磨矿机的排矿端;磨矿机两侧和轴瓦侧面;通往周边传动式浓缩机中心盘的走桥和上下走梯;浓缩机的溢流槽外沿高出地面少于0.4m时,在靠近路边地段;其他可能发生人员坠落或接触设备运转或带电部位。4-1选矿工艺通风装置:浮选配药间(浸出车间)防护栏杆:724-1选矿工艺专人监护:处理干选磁滑轮皮带与滚筒之间的矿块或其他物体作业;进入设备或设施内部进行检修作业;进入浸出槽等有毒容器检修。自动化控制:选矿工艺流程4-1选矿工艺专人监护:自动化控制:选矿工艺流程734-1选矿工艺选矿工艺自动化控制系统:自动化控制装备本身的适应性和可靠性;选择仪表和控制方案所受的环境影响,如振动、粉尘、潮湿、物料粒度的磨损、腐蚀等;自动化控制仪表安装方式与自动化水平和车间特点相适应。控制室设置:宜设置在工艺设备的中心地带,便于人员联系;距离振动设备远些,消除对仪表的影响;室内具有良好的通风、照明、采暖、防噪声、隔热、防尘、防爆、防潮湿等措施;室内仪表便于观察、检修维护。4-1选矿工艺选矿工艺自动化控制系统:控制室设置:74企业改制;机构或职能;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开采技术条件(工程与水文地质);大批量换人;采用新的技术、工艺、设备和材料等。变化的类型4-2变化管理企业改制;变化的类型4-2变化管理75变化管理范畴:系统运行条件变化;系统文件变化。要求:开展风险识别、评价与控制;执行评审与批准程序;做好启动前检查验收;资料记录整体移交。4-2变化管理变化管理范畴:4-2变化管理76要素5:机电安全管理要素5:机电安全管理77建立制度:对设备设施实施全过程管理,并明确:对操作人员要求;维护要求;检验与测试要求;报废要求。规划采购安装(建设)调试使用维修报废验收完善设备管理台账,保存原始技术资料、图纸和记录
5-1基本要求建立制度:对设备设施实施全过程管理,并明确:规划采购安装调试78建立制度:
依据所识别的故障类型制定设备维护计划;反馈与沟通维护结果;评估与更新维护系统,确保维护系统的效力和效率。主管相关人员5-2设备设施维护建立制度:主管5-2设备设施维护79重点关注:破碎与筛分设备;磨矿与分级设备;选别设备;脱水设备;电气设备;尾矿输送设备;运输与起重设备;仪器仪表;药剂(品)储存设备设施;除尘设备。5-2设备设施维护重点关注:5-2设备设施维护80要素6:作业现场安全管理要素6:作业现场安全管理81建立制度:危险化学品和材料管理制度;运输与起重管理制度;高处作业管理制度;危险场所动火、动焊安全管理制度;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制度;危险作业场所劳动防护管理制度;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安全警示标志管理制度。6-1作业环境建立制度:6-1作业环境82安全出口:厂房、库房、站房、地下室,按规定设置适当数量的安全出口?安全防护设施:平台上的孔洞设有栏杆或盖板,高度超过0.6m的平台边缘设有栏杆或安全防护板;主要操作、维护通道有足够的宽度、高度;设备裸露的转动部分设有防护措施;光线不足或夜间作业的场所有足够的照明;需要通风的作业场所有强制通风换气措施;人行安全通道、危险区域有安全警示标志标识;有职业危害的场所设有危害告知标识;消防设施、器材是否配备齐全。6-1作业环境安全出口:厂房、库房、站房、地下室,按规定设置适当数量的安全83职业危害严重的场所设有独立操作或休息间;放射源和射线装置,有明显的标志和防护措施,并定期检测6-1作业环境职业危害严重的场所设有独立操作或休息间;6-1作业环境84一般要求:建立交接班制度,做好交接班记录;制定安全操作规程(破碎与筛分;磨矿与分级;选别作业;脱水;尾矿输送;运输与起重;电气安全);按规定佩带个体防护用品;熟悉安全出口和紧急撤离路线;做好作业前的检查。6-2作业过程一般要求:6-2作业过程85磨矿与分级作业:禁止人员在磨矿机运转的筒体两侧和下部逗留或工作;封闭磨矿机人孔时,确认磨矿机内无人;球磨机"胀肚"时,立即停止给料,并按规定程序处理;给球磨机加球时,使用专门的钢斗或电磁盘。6-2作业过程磨矿与分级作业:6-2作业过程86使用有毒、易燃、易爆等选矿药品时:
事先了解其化学性质、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并掌握操作方法;开瓶时,瓶口朝向无人处;在通风条件良好的通风橱内操作剧毒、刺激性和麻醉性以及挥发性的药品;使用移液管而不是用口直接吸取有毒或剧毒液体药品;在安全地点加热或配制易燃、易爆药品;使用有毒、剧毒药品后立即将器皿冲洗干净,擦净试验台。6-2作业过程使用有毒、易燃、易爆等选矿药品时:6-2作业过程87搬运、使用强酸、强碱时:
两人搬运桶装或坛装的强酸、强碱;用专用工具或车辆搬运,并放置牢固,严禁肩扛、背驮或徒手提运;事先检查确认所使用的工具、材料完好;按规定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用虹吸法将坛装、桶装的浓酸、浓碱注入器皿,严禁直接倾倒;在通风良好的通风橱内加热浓酸、浓碱,且操作人员远离;按规定程序配制酸碱溶液;事先准备必要的应急处置措施。6-2作业过程搬运、使用强酸、强碱时:6-2作业过程88起重作业:视线不清或信号不明不作业;不歪拉斜吊、拖拉物体;吊物不从人员上方通过;不利用限位开关停车;吊运物件时不调整制动器;制动垫异常磨损或磨损超过一半立即更换;起重机吊钩达到最低位置时,卷筒上钢丝绳不少于3圈;不用电磁盘代替起重机作业。6-2作业过程起重作业:6-2作业过程89作业人员安全操作技能满足要求;作业过程风险识别全面;布置作业任务时强调作业风险及其防范措施;检修作业按规定履行作业审批程序;新的、危险较大的作业事先制定完整的作业方案,并进行技术交底;劳动防护用品100%按规定配备和使用;作业现场备品备件及大宗消耗品按规定定制存放;作业工具完好且定置存放;及时清理作业现场的粉尘、杂物;按规定进行点巡检;建有健全的问题或异常发现、报告与处理机制;需要监护的作业100%有人监护;作业现场应急处置措施齐全、有效;严格执行班前会与交接班制度;班组坚持开展定期学习、危险预知等活动。6-2作业过程目标作业人员安全操作技能满足要求;6-2作业过程目标90要求:①建立护品购买、验收、保管、发放、使用、更换、报废等管理制度;②根据法律法规要求和作业风险分析结果,识别护品需求,特别是特种护品的需求;
③按需求配备防护用品,并提供正确佩戴和使用的培训;④健全护品台账;⑤做好护品的检查和维护6-3劳动防护用品要求:①建立护品购买、验收、保管、发放、使6-3劳动防护91要素7:职业卫生管理要素7:职业卫生管理921、职业危害因素:粉尘;噪声与振动;危险化学品(包括有毒有害气体);高温与低温;辐射;潮湿;照度不良其他。7-1健康监护1、职业危害因素:7-1健康监护932、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的匹配及其资质要求;医疗、健康设施及服务要求;药品及相关物品的控制要求;职业危害的控制要求;职业卫生监测要求;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7-1健康监护2、职业卫生管理制度7-1健康监护943、健康监护职业危害因素分析;健康监护制度:识别需要定期进行心理及生理监测的工种和员工;制定体检计划。健康监护档案及保密要求。7-1健康监护3、健康监护7-1健康监护954、设施和服务职业卫生设施“三同时”职业卫生设施、医疗设备的维护与校验设施与服务满足认定风险(含紧急救护)要求7-1健康监护4、设施和服务7-1健康监护96工程控制措施照明;替换;隔离/密闭;局部通风;喷雾洒水;屏蔽;监测与报警;工作场所设计管理控制措施职业卫生知识培训;控制持续接触时间;个体防护措施配备并正确使用符合要求的个体防护用品控制生产过程及作业环境产生的职业危害,消除职业疾病,为员工健康提供保障机制。7-2职业危害控制工程控制措施管理控制措施个体防护措施控制生产过程及作业环境产97制定监测制度:监测类别要求;监测时间要求;监测地点要求;监测人员要求;措施响应要求;检查要求;记录要求;对识别出的职业危害实施有效监测。7-3职业危害监测制定监测制度:7-3职业危害监测98要素8:检查要素8:检查99目的:发现和消除隐患,改善劳动条件,确保安全范围:所有场所、活动、设备、设施、人员和管理人员:方法和技巧培训效果:定期评审,根据变化及时更新内容和方法结果:记录存档并可获取事先制定完善的安全检查表,可使安全检查工作有的放矢,事半功倍。8-1一般要求目的:发现和消除隐患,改善劳动条件,确保安全事先制定完善的安100内容:
违章指挥或违章作业
安全着装及防护用品使用协同作业的统一指挥和信息联络危险作业的保护措施现场危险物品的存放和处置人行、设备通道作业场所的危险因素作业人员的操作程序注意:时间、路线、盲区问题8-2巡回检查内容:注意:时间、路线、盲区问题8-2巡回检查101内容:责任制和规章制度落实情况;安全培训和持证情况;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情况;检查和隐患整改情况;设备、设施检测与维护保养情况;健康监护、个体防护用品发放、职业危害监控情况;应急管理情况;查防火及各项制度的落实情况等。注意:日程和周期的确定8-3例行检查内容:注意:日程和周期的确定8-3例行检查102注意:人员或外部专门机构的选择8-4专业检查内容:破碎与筛分检查;磨矿与分级检查;选别系统检查;脱水系统检查;尾矿输送系统检查;运输与起重设备设施检查;供配电系统检查;消防系统检查;通风除尘系统检查;危险化学品(包括有毒有害品)检查。注意:人员或外部专门机构的选择8-4专业检查内容:103内容:重大风险控制情况责任制落实情况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的执行情况主管部门布置的专项工作开展情况;具有季节性特点的事故及灾害的防控情况。季节性、长假前后、主管部门布置8-5综合检查内容:季节性、长假前后、主管部门布置8-5综合检查104要求: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的保障制度,明确:
针对问题的严重程度,制定实施计划;
实施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实施情况的反馈;保存实施记录的要求。不符合情形:责任制执行情况未考核、事故征兆发现不及时、事故原因调查不清、对相关方的抱怨和投诉处理不当或不及时等。8-6纠正和预防措施要求: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的保障制度,明确:不符合情形:8105要素9:应急管理要素9:应急管理106情况认定潜在紧急依据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结果;考虑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以往的事故、事件和紧急状况。特别关注自然灾害;爆炸与火灾;油品、危化品泄漏;突然停电;中毒和窒息;机械伤害;高处坠落;物体打击;9应急管理情况认定潜在紧急依据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结果;特别关注自然灾107管理应急专人负责定期评审外部应急部门的应急能力;可能造成紧急情况的外部机构及其影响,如供应商和承包商对象:企业应急体系目的:确保所需的应急能力关注计划应急针对认定的紧急情况;明确职责和履职方法。内容:接警;指挥;警报;应急资源;通讯;事态评估;警戒;疏散;医疗;公共关系;应急人员安全;搜救;现场恢复。要求9应急管理管理专人定期评审外部应急部门的应急能力;对象:企业应急体系目108应急响应启动应急计划:事故或紧急情况实施应急响应:事先规定响应级别应急能力:确保足够,避免应急响应扩大应急保障健全应急组织机构:规定职责及作用;应急队伍:消防;医疗救护;搜索与救援;安全保卫;通讯;抢修;应急装备:通信设备;急救用品;紧急备用电源、设备及物资;摄影设备;应急人员的识别标识;急救防护用品。识别外部应急资源:建立正式的相互支援协议。9应急管理应急响应启动应急计划:事故或紧急情况应急保障健全应急组织机构109与改进应急评审应急训练要求:针对应急队伍/员工;按计划进行方式:桌面演习;功能演习;全面演习。
定期评审和更新应急计划依据:应急响应和演练结果;外部应急经验;设备、设施或流程的变化情况。适度保密要求:修订后的应急计划及时下发,并提供培训。
9应急管理与改进应急训练要求:针对应急队伍/员工;按计划进行定期评审和110要素10:事故、事件报告、调查与分析要素10:事故、事件报告、调查与分析111建立制度分类伤害程度:险肇;轻伤;重伤;死亡严重程度:一般;较大;重大;特大GB6441要求报告调查与跟踪人员要求,外部专家?就报告与所涉及员工交流;提出防范措施建议;相关文件和资料归档保存。规律分析与个案回顾对外:按国务院493号令要求对内:按企业制度规定执行登记建档与定期审查10事故、事件报告、调查与分析建立制度分类伤害程度:险肇;轻伤;重伤;死亡严重程度:一般;112规律分析事故发生时间规律分析;伤亡人员年龄结构分析;伤亡人员工作年限分析;原因分析;伤害率分析;事故费用分析;安全标准化系统缺陷分析。发现原因和趋势个案回顾讨论和学习,强化意识;回顾事故原因和防范措施。10事故、事件报告、调查与分析规律分析事故发生时间规律分析;发现原因和趋势个案回顾讨论和113要素11:绩效测量与评价要素11:绩效测量与评价114建立绩效测量管理制度:明确监测内容与计划;监测人员能力要求;监测过程要求;记录要求;监测结果的沟通与回顾要求。完整的监测计划包括:频率;范围;标准;程序;资源;监测方法与技术。监测方法:仪器与设备;参照标准。监测频度:11-1绩效测量建立绩效测量管理制度:明确监测内容与计划;监测人员能力要求;115安全、健康目标;各项安全、健康检查完成率;设备定期检查完成率;个人防护用品的依从程度;职业危害监测情况;事件、事故调查完成率;纠正与预防行动完成率及其效果;安全、健康有关数据统计、分析情况;任务分析及任务观察执行情况;变化管理回顾情况;培训情况;法律法规依从程度;持续改进标准化系统效力的情况;安全、健康投入情况。11-1绩效测量监测内容安全、健康目标;11-1绩效测量监测内容116辨识与风险评价结果分析;作业场所安全检查、巡视;设备、设施安全监控;职业危害因素监测;责任制和规章制度执行情况考核;事故和职业病统计分析;文件和记录分析。绩效测量技术11-1绩效测量辨识与风险评价结果分析;绩效11-1绩效测量117目的:观察系统运行结果与方针、目标、计划以及本规范的要求是否相符,以保持系统的符合性和有效性
类型: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
11-2评价目的:类型:11-2评价118处理、反馈和记录存档内部评价制度明确负责部门制定计划;确定范围、方法、标准、评价人员;处理和反馈评价结果等。评价人员要求知识和能力要求;方法和技巧培训;责任心强、处事公正等。频率初期频次加大;重大变化或严重事故,及时抽样数量与代表性:随机性、层次性、均衡性结果11-2评价处理、反馈和记录存档内部评价制度明确负责制定计划;评价知识119内部评价重点关注:(1)安全标准化系统的效力和效率;(2)存在的问题与缺陷;(3)资源使用的效力和效率;(4)实际安全生产绩效与期望值的差距;(5)绩效监测系统的适宜性和监测结果的准确性;(6)纠正行动的效力和效率;(7)企业与相关方的关系。11-2评价内部评价重点关注:11-2评价120内部评价的有关工作方法:提问或交谈;查阅文件和记录;现场观察。要求评价人员:(1)善于提问,以获取真实信息;(2)注意倾听,并做出适当的反应;(3)仔细观察,包括现场活动、作业环境、设备和标志、有关记录;(4)做好记录,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实描述、凭证材料、涉及的文件、各种标识等;(5)善于追踪验证。11-2评价内部评价的有关工作方法:11-2评价121内部评价报告内容:(1)评价的目的、对象或范围、所依据的标准、参与评价的人员、评价日期;(2)评价程序或过程的简要描述;(3)所发现问题及处理意见或建议的详细说明;(4)评价结论。11-2评价内部评价报告内容:11-2评价122外部评价管理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评价方式:委托专家或中介机构评价周期:3年;发生死亡事故或具有重大影响的其他事故——重新评价结论:明确给出企业安全标准化的等级外部评价管理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123安全标准化系统需要:1.目标管理制度:目标的制定、发布、传达、评审与修订;目标的考核评价。2.法律法规管理制度:意识识别;需求识别与获取;融入、评审与更新。3.责任制管理制度:制定、沟通、培训、考核、评审。4.安全管理机构:相关人员经培训考核合格;在最高管理层中指定专人负责标准化工作。安全标准化系统需要:1245.员工参与安全管理制度:收集并反馈员工关注的安全事项;确保员工获得参与安全活动的机会;确保员工的拒绝权。6.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管理制度:制度的产生、使用、评审、修订和控制;完善基本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健全各项安全生产记录。7.外部联系与内部沟通管理制度:对象;事项;投诉的处理。8.合理化建议管理制度:建议的收集与处理要求。5.员工参与安全管理制度:收集并反馈员工关注的安全事项;确保1259.供应商/承包商管理制度:选择条件、评审要求与安全管理要求;许可供应商/承包商员工使用企业设备/设施前,对其进行培训。10.安全投入管理制度: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经费提取、使用与财务管理要求。11.工伤保险管理制度:缴纳保险费;工伤报告与索赔;工伤补偿;职业康复。9.供应商/承包商管理制度:选择条件、评审要求与安全管理要求12612.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管理制度:评价方法;范围;流程;风险控制原则;结果文件化;定期回顾。13.关键任务识别与分析管理制度:方法;范围;程序;作业指导书;定期回顾。14.安全教育培训管理制度:员工意识识别与提升;培训需求识别;培训计划编制;培训效果评估。选矿厂安全生产标准化课件12715.选矿工艺管理制度:明确选矿设备选择、工序匹配等。16.变化管理制度:风险评价;启动前的检查验收;审批;相关资料存档。17.机电设备管理制度:对操作人员要求;维护要求;检验与测试要求;报废要求。15.选矿工艺管理制度:明确选矿设备选择、工序匹配等。12818.作业环境安全管理制度:照明;安全警示标志。19.作业过程管理制度:破碎与筛分;磨矿与分级;选别作业;脱水;尾矿输送;运输与起重;电气安全;交接班。20.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特殊劳动防护用品。21.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任命管理人员;设施“三同时”;危害监测与控制要求;健康监护。18.作业环境安全管理制度:照明;安全警示标志。12922.安全检查制度:范围;类型;内容;频率;人员要求;结果处理;效果评估;方法和内容更新。
23.纠正和预防措施管理制度:制定实施计划;责任部门和责任人;结果反馈;保存相关记录。24.应急管理制度:专人负责;定期评估外部应急资源;评审可能造成紧急情况的外部机构。25.事故/事件管理制度:报告;调查;分析;回顾36、绩效测量管理制度:内容与计划;人员能力;过程要求;记录;沟通与回顾。26.系统内部评价管理制度:评价计划;频率;范围和标准;方法;人员能力要求;结果处理。22.安全检查制度:范围;类型;内容;频率;人员要求;结果处130五、安全标准化等级评定程序五、安全标准化等级评定程序131选矿厂安全标准化等级评定程序包括企业自评,评审组织单位组织评审,安全监管部门审核公告等。选矿厂安全标准化等级评定程序包括企业自评,评审组1321.企业自评。企业成立自评组织机构,自评确定相应等级,形成安全生产标准化自评报告。2.申请评审。企业根据自评等级,向安全监管部门确定的评审组织单位提出书面评审申请。3.评审、报告。评审组织单位收到评审申请后,应从安全监管部门确定的评审单位中随机选择评审单位,委托其开展评审工作。评审完成后,评审组织单位应进行审核,认定其符合要求并确定等级后,向负责审核公告的安全监管部门提交评审报告表、评审报告等相关材料。4.审核、公告。安全监管部门对评审组织单位提交的评审报告材料进行审核,对符合条件的予以公告。5.颁发证书、牌匾。经安全监管部门公告后,由评审组织单位颁发选矿厂安全生产标准化证书、牌匾。证书、牌匾由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监制,按照相应等级统一编号。1.企业自评。企业成立自评组织机构,自评确定相应等级,形成安133选矿厂安全生产标准化选矿厂安全生产标准化134内容提要工作背景评分办法说明评定指标与等级安全标准化要素及系统创建安全标准化考评程序一二三四五内容提要工作背景评分办法说明评定指标与等级安全标准化要135《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加强金属非金属矿山选矿厂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安监总管一〔2012〕134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工贸行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豫安监管办﹝2016﹞51号)一、工作背景《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加强金属非金属矿山选矿厂安全生产工作的136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和《国务院安委会关于深入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安委〔2011〕4号)精神,将选矿厂和矿山生产系统、尾矿库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同步部署、同步建设、同步推进。要按照《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导则》(AQ2007.1-2006)的有关要求,以班组达标、岗位达标、专业达标为基础,促进企业达标。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137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的通知》(安监总管一〔2011〕104号)要求,将选矿厂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纳入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体系,整体部署、全面推进。选矿厂安全生产标准化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共3个等级(其中一级为最高),按照相应的评分办法进行评审,确定达标等级。
参照《关于进一步加强工贸行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豫安监管办﹝2016﹞51号)全省所有选矿厂必须于2016年底前完成创建达标工作,要全部达到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以上水平。
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进一1381.为规范全国选矿厂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合理确定评审等级,根据《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导则》(AQ2007.1-2006)、《选矿安全规程》(GB18152-2000)的有关规定,制定评分办法。2.适用于冶金(含有色)、化工、建材等行业的选矿厂,部分采用选矿工艺的企业,亦可参照执行,不适用于选煤厂和核工业铀矿冶厂。3.在评审年度(申请之日起前一年)内无工亡事故及重伤3人(不含3人)以下生产安全事故二、评分办法说明说明1.为规范全国选矿厂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合理确定评审等级,根139——建立健全了选矿厂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了安全检查制度、职业病危害预防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生产安全事故管理制度、重大危险源监控和重大隐患整改制度、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生产档案管理制度、安全生产奖惩制度等规章制度;制定了作业安——全规程和各工种操作规程——配备了专职或者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取得了安全资格证书——特种作业人员经有关业务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取得了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部分前提条件——建立健全了选矿厂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岗位安全生产责140——其他从业人员依照规定接受了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并经考试合格;——依法参加了工伤保险或安全生产责任险,为从业人员缴纳了保险费用;——为从业人员配备了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危险性较大的设备、设施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了定期检测检验;——制定了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配备了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危险化学品的使用、储存符合《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91号)等规定要求。部分前提条件——其他从业人员依照规定接受了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并经考试合141序号元素分值1安全生产组织保障5002风险管理2803安全教育与培训1604生产工艺系统安全管理3005机电安全管理3006作业现场安全管理4007职业卫生管理2008检查4009应急管理20010事故、事件报告、调查与分析14011绩效测量与评价120总分3000安全标准化元素及其分值分配序号元素分值1安全生产组织保障5002风险管理2803安全教142
每个子元素的分值按照策划、执行、符合性、绩效四个方面分别赋予不同的权重。每个子元素的分值按照策划、执行、符合性、绩效四个方面143100%策划与资源、标准及程序准备(Plan)占10%绩效(Achievement)占40%系统,标准及程序的依从程度(Compliance)占30%系统、标准与程序的执行(Do)20%子元素权重分配比例图100%策划与资源、标准及程序准备(Plan)占10%绩效(144评定指标:标准化得分;安全绩效三、评定指标及等级评定指标:标准化得分;安全绩效三、评定指标及等级145标准化得分(百分制)=标准化评审得分÷3000×100。
评审等级标准化得分安全绩效一级≥90评审年度内未发生人员重伤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二级≥75评审年度内重伤人员在1人(含1人)以下三级≥60评审年度内重伤人员在2人(含2人)以下标准化得分(百分制)评审等级标准化得分安全绩效一级≥90评审选矿厂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有效期为3年,在有效期内,一级企业、二级企业、三级企业相应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一人以上或重伤1人、2人、3人(含3人)以上的,取消其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经整改合格后,可重新进行评审。选矿厂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有效期为3年,在有效期内选矿厂安全标准化系统由11个元素组成,这些元素又划分为若干子元素,每一子元素详细规定了若干个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与提高企业安全绩效,保障安全生产条件,降低人员和财产损害的风险,减小工作中断等高度相关的。四、安全标准化要素及系统创建选矿厂安全标准化系统由11个元素组成,这些元素又划分148安全标准化体系初步建立(软硬件条件改善+贯彻执行)标准化等级申报持续改进,持续贯彻执行
安全标准化阶段安全标准化体系初步建立标准化等级申报持续改进,持续贯彻执行149安全标准化原则安全标准化原则150工作原则创建原则:科学性、规范性、系统性—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的风险管理系统核心内容:11个元素—建立在选矿厂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基础之上,涉及企业作业人员、作业和活动创建过程:准备、策划、实施与运行、监督与评价、改进与提高—持续改进工作原则创建原则:科学性、规范性、系统性—全员参与、持续改进151PDCAPDCAPDCA初始水平新的水平更高水平工作原则标准化制度纳入选矿厂管理克服照搬照超、抓好实际应用全员参与PDCAPDCAPDCA初始水平新的水平更高水平工作原则标准152标准化组织保障企业应针对选矿厂标准化成立工作小组,创建时期根据需要安排专职人员开展公司领导负责安全科选矿车间档案科工段班组宣传部门安全科领导协调标准化组织保障企业应针对选矿厂标准化成立工作小组,创建时期根153阶段成果及上报材料职业卫生管理检查应急管理……绩效测量与评价事故事件报告调查与分析安全生产组织保障风险管理安全教育培训作业现场机电安全管理生产工艺系统安全管理阶段成果及上报材料职业卫生管理检查应急管理……绩效测量与评价154打分表中涉及到的全部支撑文件、现场硬件条件
打分表中涉及到的全部支撑文件、现场硬件条件
选矿厂自评过程及打分表选矿厂自评过程及打分表选矿厂概况及标准化工作总结选矿厂自评过程及打分表打分表中涉及到的全部支撑文件、现场硬件条件
选矿厂标准化文件汇编文件产出和上报材料阶段成果及上报材料打分表中涉及到的全部支撑文件、现场硬件条件打分表中涉及到的155要素1:安全生产组织保障要素1:安全生产组织保障156目标的类型:(1)反映系统绩效的目标:如工伤和职业病(人数、频率等);生产安全事故损失(经济损失、工作日损失等);安全培训(人数、时间、比率等);设备设施(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检测检验等);安全活动(工前安全确认等);危害控制(隐患整改、危险源监控、危害监测等)1-1目标目标的类型:1-1目标157(2)反映系统改进的目标:如工伤和职业病发生频率下降10%;单位产值安全事故损失成本下降5%;隐患整改的立项率和完成率提高5%;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的次数减少10%;班组危险预知活动(KYT)的普及率提高10%;员工和相关方抱怨或投诉的次数减少10%等1-1目标(2)反映系统改进的目标:如1-1目标158工亡事故为0重伤事故为0;负伤率≤1‰;20万工时损失≤6.0h要求:指定部门与人员负责目标的设立、沟通、回顾;建立文件化的目标,并考虑:法律法规的要求;管理评审结果;风险评价结果;以往安全绩效;系统内部评价结果;制定目标实施计划;建立目标跟踪监测系统;为实现具体的目标提供足够的资源(人/财/物/技术);根据监测结果和内外部条件变化修订目标1-1目标工亡事故为0要求:1-1目标159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包括:法律;行政法规与地方法规;部门规章;标准与规范;规范性文件等。1-2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包括:1-2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160要求:建立文件化制度——明确责任部门与责任人员;进行法律法规需求的识别与获取识别对象:部门和人员意见箱调查表互联网其他需求识别与获取方法法律法规获取途径颁布部门主管部门中介机构其他1-2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需求识别与获取要求:建立文件化制度——明确责任部门与责任人意见箱调查表互联161要求:建立文件化制度——明确责任部门与责任人员;进行法律法规的融入、评审与更新融入对象:责任制和制度;文件;操作程序或规程;过程或活动;培训内容等评审与更新:确保有效性1-2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融入、评审与更新要求:建立文件化制度——明确责任部门与责任人1-2安全生产162人员任命:选矿厂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法律法规需增加的职位;与风险及其评估相关的职位。在管理层中指定专人负责标准化工作。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培训,并依法持证。1-3安全机构设置与人员任命人员任命:在管理层中指定专人负责标准化工作。必要的知识和能力163建立责任制管理制度——指定部门与人员负责:制定、沟通、培训、考核、评审。原则:“谁主管,谁负责”;企业主要负责人对本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1-4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责任制管理制度——指定部门与人员负责:制定、沟通、培训164要求:覆盖所有岗位;责任描述明确、具体、可操作、有考核;以正式文件下发;自上而下进行详细说明和交流;定期评审与更新(保持适宜性)。常见问题:无考核和评审记录;职责交叉(责任/2=0);职责描述不具体,缺乏针对性。1-4安全生产责任制1-4安全生产责任制165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至少每季度考核1次;要针对部门与人员的职责逐项进行量化考核;考核结果与安全奖惩等挂钩;考核过程认真细致;考核结果客观公正;针对考核发现的问题提出纠正和预防措施。1-4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1-4安全生产责任制1661、文件控制要求:建立文件化的制度,明确责任部门与责任人员,确保企业安全规章制度产生、使用、评审、修订和控制的效力与效率。定期或不定期评审,必要时予以修订或废除。确保有员工参与标准化系统文件制定、评审与修订过程。所有员工可随时获取、学习和了解。1-5文件与资料控制1、文件控制要求:1-5文件与资料控制1672、安全规章制度安全生产检查与隐患治理制度;安全例会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重大危险源监控制度;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应急管理制度;职业危害防治管理制度;特种作业管理制度;安全生产事故管理制度;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生产档案管理制度;安全生产奖惩制度;消防管理制度。
1-5文件与资料控制2、安全规章制度1-5文件与资料控制1683、安全记录法律法规要求的记录:事故/事件调查报告;培训考核记录;法定监测与检验记录;健康监护记录;应急管理记录。标准化系统要求的记录:内部评价报告;管理评审报告;风险评价信息;检查记录;安全会议记录;安全活动记录;任务观察记录;许可记录;纠正与预防行动记录;承包商/供应商信息;维护/校验记录;技术资料、图纸;投诉与沟通。1-5文件与资料控制3、安全记录1-5文件与资料控制169要求:真实、准确、清晰,完整反映相应过程;标识、收集、编目、归档、贮存、维护、查阅、保管和处置。记录的作用:反映系统运行情况;事故原因与责任分析的依据。
1-5文件与资料控制要求:1-5文件与资料控制170外部联系内容:可能影响周边居民、相关方的重大安全事项外部联系要求:建立外部联系制度:建立外部联系渠道;识别外部联系对象;明确部门和人员职责;及时有效;采用文件化形式及时向外界披露重大安全事项。1-6外部联系与内部沟通外部联系内容:1-6外部联系与内部沟通171内部沟通要求:有制度:沟通方式/时机/内容/职责/信息处理有合理化建议制度:听取员工和相关方意见及建议沟通的对象:内部各部门、各层次;强调:主要负责人员工定期1-6外部联系与内部沟通内部沟通定期1-6外部联系与内部沟通172沟通的内容:安全健康事项。沟通的方式:电话、E-mail、安全会议、意见箱、主要负责人接待日等。沟通的目的:达成共识、理解和认可企业的努力确保管理层要以公平的方式评审所有建议
1-6外部联系与内部沟通沟通的内容:安全健康事项。确保管理层要以公平的方式评审所有173要求:建立文件化制度:对合格承包商/合格供应商的选择和管理做出规定。制度内容:包括责任部门/人员;合格承包商/供应商选择条件,评审要求,安全管理要求,评审与批准记录存档要求等。1-7供应商与承包商管理要求:1-7供应商与承包商管理174合格供应商的评审条件:合法经营资质;供货能力;安全与质量保证水平;售后服务和支持能力等。
1-7供应商与承包商管理合格供应商的评审条件:1-7供应商与承包商管理175合格承包商的评审条件:过去的安全表现;遵守法律法规要求的能力;满足企业安全要求的能力;保险是否充分等。1-7供应商与承包商管理合格承包商的评审条件:1-7供应商与承包商管理176许可供应商/承包商员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委托单云计算中的安全隐私保护机制研究-全面剖析
- 集成式污水处理设施-全面剖析
- 二零二五对工程担保的合同书约定
- 企业并购的协议书二零二五年
- 教育科技融合创新-全面剖析
- 环保休闲藤椅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环保冻干食品包装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游戏娱乐平板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智能海洋数据迁移工具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智能水表防磁干扰芯片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软件工程实验报告 概要设计
- 心衰评估量表
- 2023年08月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公开招聘30人笔试历年难易错点考题荟萃附带答案详解
- 应用翻译-华东交通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 大学生性健康教育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南昌大学
- 2、圆口纲完整版课件
- JB/T 20173-2016辊压干法制粒机
- 外科护理学题库(中专)
- DB2110T 0004-2020 辽阳地区主要树种一元、二元立木材积表
- 建设工程施工项目每日“防高坠三检”检查记录表
- 住建部《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版)》解读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