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议论文一、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观点)、论据(材料)、论证(过程)。二、议论文的三要素:1)论点:见解或主张。(全文的灵魂。起统帅全文的作用。)2)论据:对论点进行论证的材料、依据。
事实论据(代表性的确凿的事例与史实、统计数字、亲身经历等);
道理论据(自然科学的定义、定理,名言警句,俗语谚语等)3)论证方法:(过程)
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论证方法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
1、分析论证方法的作用:具体如下:①举例论证:格式:使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举……(概括事例)证明了……,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②道理论证: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③比喻论证: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④对比论证:突出强调了……的观点。⑤引用论证:可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趣味性,吸引读者往下读。
议论文的结构、层次考点
1.结构有:并列式结构、对照式结构、层进式结构、总分式结构。2.此考点的基本形式:作者如何证明论点的?
答题思路是:作者为了证明……观点,首先使用了……论据,然后对……论据进行了怎样的分析,从而证明了……观点。关键要说清楚证明过程的层次性。《劝学》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荀子相关思想及先秦诸子散文的特点2、听读课文,解决读音3、初读课文,疏通文意认识作者人可以战胜自然那么荀子为什么要勉励学习?美团创始人小米创始人字节跳动创始人携程旅行
、如家连锁创始人滴滴出行创始人原快手董事长58同城创始人知乎创始人预习目标1、【提问】默读课文,请概括出每一段的段意。找出运用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的相关句子。2、全文围绕“劝学”的问题论述了两个方面的道理:“为什么”要学和“怎样”去学。为什么要学呢?怎样去学呢?3、如何理解从“青出于蓝”推出“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的?第2段是如何进行逻辑推理的?第一段君子曰:学不可以
已(
)
。
停止
君子:有学问有品德的人。提出中心论点开门见山思考1:为什么荀子说学习不可以停止呢?
这里的学指的是要学习什么?思考1:全文围绕“劝学”的问题论述了两个方面的道理:“为什么”要学和“怎样”去学。为什么要学呢?体现在第几段?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通假字中的“通”和“同”1)同:古今字,即“古体字”等同于现代汉语中的某个字(同音同义不同形)
如:“輮”同“煣”,用火烘烤“有”同“又”“列缺霹雳”同“裂”2)通:“写错或印错的字”通“作者本来要写的字”。
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说”通“悦”青--→蓝水--→冰木--→轮木--→直金--→利加工冷冻輮绳砺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过程,可以有所改变,有所提高强调后天的影响能够改变事物的本性,即从某种意义而言,学习对于后天成长起着决定性作用引出结论,说明“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的重要性人→提高、
发展客观事物→外力,改变原来形状人→知明而行无过学不可以已学习的意义五个比喻
思考2:荀子从“青出于蓝”推出“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是如何进行逻辑推理的?
思考3:结合第二段的总结,第3自然段的中心句是什么?这个自然段是从哪个角度论证文章的中心论点的?
中心论点分论点学不可以已比喻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学习的意义:提高自己改变自己《劝学》探究课教学目标1、学习《劝学》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2、理解《劝学》中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应有的态度。3、掌握并概括《劝学》清晰、严密的行文思路。作者思想制天命而用之:人可以战胜自然性本恶→后天教育→学习议论文论点(观点)论据(证据材料)论证(过程)五种论证方法: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回顾作者及文体知识预习问题1、【提问】“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一句是反对“思”吗?这一观点是如何论证的?2、找出第三段的中心论点,并思考作者是如何推理出此结论的?3、学习会让我们内强心智,外假万物,学习如此重要,该如何学习?荀子有没有告诉我们呢?在哪一部分?4、按议论文文体,梳理文本思路,画出思维导图,最后进行讲解展示。原文: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思考1:(理解学习的态度等)《论语》中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本文中却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二者的说法是否矛盾?你是怎样理解的?(1)二者看似矛盾,其实并不相悖。(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的是学习需要正确的态度和方法,要学、思结合。(3)《劝学》并没有否定思考,反对的是整日空想,强调利用外界事物,向实际学习。这里的“学”应该指的是:利用外界事物从生活实践中学习,从而改变人性“恶”的本质思考2:作者是如何得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这个结论的?
连用生活中的五个例子:举例论证跂而望→不如登高登高而招
→见者远顺风而呼
→假舆马
→假舟楫
→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这些都没有体质的改变,却取得了好的效果,原因是:善于利用外界条件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善于利用外物通过学习弥补不足论述学习的作用思考2:作者是如何得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这个结论的?
结论第2段和第3段落之间有没有深层次的联系呢?第二段是从客观外物的角度,它们之于学习这一本体,都是被动地接受;第三段是从人的动作行为的角度,他们之于学习这一本体,都是主动求变。可见,作者想要通过这一喻体选择的变化告诉我们:学习,不仅要被动接受,还要主动学习。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思考3:学习会让我们内强心智,外假万物,学习如此重要,该如何学习?苟子有没有告诉我们呢?在哪一部分?阅读文章第4段,结合课文内容本段是如何证明论点的?用图表的形式把握第四段的论证思路。原文论证思路作用学习需要具备条件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1、▁▁▁▁▁▁▁▁
3、▁▁▁▁▁▁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2、▁▁▁▁▁▁▁▁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4、▁▁▁▁▁▁5、▁▁▁▁▁▁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6、▁▁▁▁▁▁7、▁▁▁▁▁▁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用心一也。8、▁▁▁▁▁▁蟹:用心躁也。正面设喻君子积善成德就可以具备圣人的智慧和思想从“积土”“积水”推论到人的“积善”反面设喻对比论证要积累不积的结果“骐骥与驽马、朽木与金石、用心一与用心躁”成功的关键在于“舍”与“不舍”学习必须要专心致志要坚持不懈要专心梳理文本思路,画出思维导图,最后进行讲解展示。1、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2、学习的意义:提高自己,改变自己
(比喻论证)3、学习的作用:弥补不足
(
举例论证)4、学习的方法态度:积累、专心、坚持(对比论证)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劝学主题:学习可以提高自己、改变自己、弥补不足
学习不可以停止
三、相关链接
寒门如何出贵子?
一位从业15年的教师在网上发帖,称现在成绩好的孩子越来越偏向富裕家庭,“这个时代,寒门难出贵子!”发帖教师直言,“寒门学子输在了教育起跑线上”。
同一时间,重点大学中农村生源比例逐年下降,也引起社会关注。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几位本科生在清华2010级学生中做的抽样调查显示,农村生源占总人数的17%。可那年的高考考场里,全国农村考生的比例是62%。在努力程度近似、智商相同的条件下,名师名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成为“贵子”的几率,显然要大于贫困学生。人们不禁发问:穷孩子没春天?寒门子弟为何离名校越来越远?
贫困学生唯一的“武器”是借助教育的公平与公正实现翻身。但这个“武器”在他们接受基础教育时就被打折了。“重点高校里,中产家庭、官员、公务员子女是城乡无业、失业人员子女的17倍。”这个现实背后,隐藏着多少寒门子弟的无奈、悲观与失望。从幼儿园开始,他们就展开了实力悬殊的闯关,但从求学到升学,从毕业到就业,中间无数道关口,任何一道都可能让他们梦碎。在这个背景下,就不难明白,教育的公平和公正,有着多么沉甸甸的分量。
直击考点:如何看待小镇做题家?1.重构自我的主体性实现自我主体性与社会角色的和谐统一2.每一份努力都不该被嘲讽3.用自己的努力去改变命运相关链接:寒门如何出贵子?
他们出身农村或小城,通过高考实现人生进阶,但在步入社会后却感慨缺乏一定的视野和资源。现在多被用来嘲讽出身寒门,因为善于做题而考入名校,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材料疲劳断裂影响因素研究重点基础知识点
- 食用油火灾应急处置预案(3篇)
- 火灾应急预案范文文库(3篇)
- 动态编程与递归解法试题及答案
- 网络管理员职业素养提升及试题答案
- 企业品牌建设与战略目标试题及答案
- 编程语言趋势及其对职业发展的影响试题及答案
- 2025年VB考试重要资料与试题及答案
- 网络管理员职业要求与考试试题答案
- 2025年软考增分技巧探讨试题及答案
- 你好红领巾课件
-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国家监察机关》
- 家用电器行业供应链管理优化方案
- 胃肠肿瘤患者的护理
- 文旅融合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 国际贸易实务:原理与案例(第三版)参考答案人大版
- 浦东开发开放三十年
- 膝痹病(膝关节退行性病变)中医诊疗方案
- 起重机械作业人员考试题库300题含标准答案
- GB/T 23723.5-2025起重机安全使用第5部分:桥式和门式起重机
- 植物提取物分类与提取方法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