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通用能力测试9.7课件资料_第1页
教师通用能力测试9.7课件资料_第2页
教师通用能力测试9.7课件资料_第3页
教师通用能力测试9.7课件资料_第4页
教师通用能力测试9.7课件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r/n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r/n专心---专注---专业/r/n专心---专注---专业/r/n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r/n专心---专注---专业/r/n9.7-9.5/r/n1.对于不敢真实表达自己真实感情想法的学生,有效地行为改变方法是()。/r/nA.肯定性训练B.全身松弛训练C.系统脱敏法D.改变认识法/r/n2.奥苏泊尔提倡在教学中采用/r/n“/r/n先行组织者/r/n”/r/n这一策略,其精神实质是()。/r/nA.强调直观教学/r/nB.强调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知识的相互联系/r/nC.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r/nD.引导学生的发现行为/r/n3.夸美纽斯曾说过,教师的职责是用自己做榜样去教育学生。在言谈举止、为人之道等方面,教师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指的是教师的()角色。/r/nA.传道者B.朋友C.示范者D.管理者/r/n4.以下情境中的()最适宜教师每当有行为发生时便给予强化。/r/nA.小明刚开始学习怎样正确地做前空翻/r/nB.教师给四年级学生复习加法的事实性知识/r/nC.小丽已形成每天交作业的习惯/r/nD.小刚学会了上课举手才能回答问题/r/n5.一位数学老师在讲授/r/n“/r/n圆形/r/n”/r/n的概念时,通过向学生描述/r/n“/r/n毛驴拉辗子/r/n”/r/n的具体形象帮助学生理解这一抽象概念。这位老师所使用的直观手段属于()。/r/nA.实物直观B.模像直观C.语言直观D.表象直观/r/n6.教师在备课时,要想准确把握教学难点,必须首先()。/r/nA.备教材、备学生B.备学生、备重点/r/nC.备教材、备教法D.备教法、备重点/r/n7.情绪情感是下列哪种选项关系的反映()。/r/nA.现实与人B.人与人/r/nC.现实与人的需求D.生理与心理需求/r/n8.两汉初期实行/r/n“/r/n罢黜百家,独尊儒术/r/n”/r/n的文教政策体现了教育()。/r/nA.永恒性B.历史性C.相对独立性D.继承性/r/n9.我国心理学家一般将个体的心理发展划分为()。/r/nA.四个阶段B.六个阶段C.七个阶段D.八个阶段/r/n10.备课时,教师要按顺序写出三种教学计划为()。/r/nA.课时计划、单元计划、学期计划/r/nB.学期计划、单元计划、课时计划/r/nC.单元计划、课时计划、学期计划/r/nD.学期计划、课时计划、单元计划/r/n1.【答案】A。中公讲师解析:全身松弛训练主要是用在学生压力较大需要放松时;系统脱敏法主要帮助人去掉某种不好的习惯。表达想法和感情需要鼓励,因此需要对学生进行肯定性训练。/r/n2.【答案】B。中公讲师解析:先行组织者策略就是利用已有知识经验对即将学习的新知识产生影响。/r/n3.【答案】C。/r/n4.【答案】A。中公讲师解析:强化物应当及时出现在被强化行为之后,将强化物和行为反应之间建立适当的联接以强化学生的学习行为或习惯。选项BCD均表明学生已经掌握知识或养成习惯,排除。/r/n5.【答案】C。中公讲师解析:直观分为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语言直观。其中利用语言描述进行直观的方法是语言直观。/r/n6.【答案】A。中公讲师解析:准备教学难点时,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及学生情况,调整教学方法。/r/n7.【答案】C。中公讲师解析:情绪情感反映的是现实与人的需求,如果现实能够满足人的需求就能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r/n8.【答案】B。中公讲师解析:教育的历史性是指在不同的社会或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不相同。/r/n9.【答案】D。中公讲师解析:我国心理学家把个体的心理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分别是乳儿期、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r/n10.【答案】B。中公讲师解析:备课阶段从时限上来讲,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开学前的备课完成学年或学期教学进度计划;第二阶段是单元备课;第三阶段是制定具体的课时计划。/r/n1.()又称为工作记忆。/r/nA.瞬时记忆B.短时记忆C.长时记忆D.感觉记忆/r/n2.其教学法被称做/r/n“/r/n产婆术/r/n”/r/n的教育家是()。/r/nA.亚里士多德B.苏格拉底C.昆体良D.夸美纽斯/r/n3.程序教学理论代表人物是()。/r/nA.罗杰斯B.布鲁姆C.斯金纳D.皮亚杰/r/n4.我国最早使用班级授课制是在()年。/r/nA.1862B.1902C.1903D.1912/r/n5.当个体遇到难以克服的障碍而使目标无法达成时,会产生不愉快的情绪反应。这种心理现象是()反应。/r/nA.压力B.挫折C.焦虑D.愤怒/r/n6.安德森的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论的第三个阶段是()。/r/nA.认知阶段B.联结阶段C.评价阶段D.自动化阶段/r/n7.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包括()。/r/nA.学习任务的相似性/r/nB.原有的认知结构/r/nC.学习的心向与定势/r/nD.学习的指导/r/n8.在教育的发展历史上,不同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历来决定着不同的教育管理体制。()/r/n9.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是由建构主义者提出的。(判断题)/r/n10.简述课程类型的分类。(简答题)/r/n1.【答案】B。中公讲师解析:我们在解决问题时提取使用记忆中的已有信息,即短时记忆,又称工作记忆。/r/n2.【答案】B。中公讲师解析:苏格拉底曾说,他自己虽然无知,但却能用辩论的方法帮助别人获得知识,正如他的母亲是助产士,虽年老不能生育,但能帮助别人生产一样。由于这个原因/r/n“/r/n苏格拉底教学法/r/n”/r/n又被称做/r/n“/r/n产婆术/r/n”/r/n(或/r/n“/r/n助产术/r/n”/r/n)。/r/n3.【答案】C。中公讲师解析:斯金纳是美国新行为主义心理学和新行为主义教育流派的代表人物。他以/r/n“/r/n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r/n”/r/n和强化理论为基础,建立了程序教学的基本理论,对美国和世界的教育产生了较大影响,从而赢得了/r/n“/r/n程序教学之父/r/n”/r/n的美誉。所以本题选C。/r/n4.【答案】A。中公讲师解析:我国采用班级授课制始于清代同治元年(1862年)北京开办的京师同文馆。/r/n5.【答案】B。中公讲师解析:从心理学上分析,人的行为总是从一定的动机出发,经过努力达到一定的目标。如果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碰到了困难,遇到了障碍,就产生了挫折。遭受严重挫折后,个体会在情绪上表现抑郁、消极和愤懑。所以本题选B。/r/n6.【答案】D。中公讲师解析: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认为,心智技能的形成需要经过三个阶段,即认知阶段、联结阶段和自动化阶段。在认知阶段,主要任务是了解问题的结构。在联结阶段,主要任雾是学习者应用具体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在自动化阶段,个体获得了大量的法则并完善这些法则,操作某一技能所需的认知投入较小,且不易受到干扰。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r/n7.【答案】ABC。/r/n8.【答案】/r/n√/r/n9.【答案】/r/n×/r/n。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是由联结学习理论者提出的。/r/n10.参考答案:课程类型是指课程的组织方式或指设计课程的种类。/r/n从课程制定者和管理制度角度,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以课程任务为依据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r/n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可分为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实践性课程;/r/n从教育阶段角度可分为幼儿园课程、小学课程、初中课程、高中课程;/r/n从课程的组织核心来看可分为学科中心课程、学生中心课程、社会中心课程等。/r/n1.教育过程就像是助产婆把胎儿从母亲的肚里接生出来一样,这种教学方法被称作产婆术,它来自于()。/r/nA.柏拉图B.奥古斯丁C.苏格拉底D.福禄贝尔/r/n2.《理想国》是古代世界哪位著名教育思想家的著作()。/r/nA.苏格拉底B.朱熹C.赫尔巴特D.柏拉图/r/n3.下列哪一项不是21世纪世界教育特点的是()。/r/nA.全民教育B.教育民主化C.教育信息化D.等级化/r/n4.室内的家具在不同灯光的照射下,颜色保持相对不变,这体现了()。/r/nA.形状恒常性B.大小恒常性C.颜色恒常性D.明度恒常性/r/n5.感知过、思考过或体验过的事物再度呈现时,仍能认识的心理过程叫()。/r/nA.再认B.回忆C.想象D.保持/r/n6.早起看到白茫茫遍地都是雪,就可以判断出昨天晚上下雪了,这体现的是思维的()。/r/nA.概括性B.抽象性C.形象性D.间接性/r/n7.课程改革的核心()。/r/nA.以学生发展为本B.以个性发展为本/r/nC.启发诱导为本D.以全面发展为本/r/n8.著名教育家韩愈在《师说》中提出/r/n“/r/n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r/n”/r/n体现出哪种教育思想。()/r/nA.启发式教育B.学思结合C.教学相长D.因材施教/r/n9.教师是学校中传递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社会需要的人才的()。/r/nA.半专业人士B.非专业人士C.专业人士D.公务员/r/n1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空间知觉的是()。/r/nA.时间知觉B.大小知觉C.形状知觉D.距离知觉/r/n1.【答案】C。/r/n2.【答案】D。/r/n3.【答案】D。中公讲师解析:20世纪以后教育的特点是:教育的终身化、教育的全面化、教育的民主化、教育的多元化、教育的现代化。/r/n4.【答案】C。/r/n5.【答案】A。中公讲师解析: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当它再度出现时能识别出是以前经历过的就是再认。/r/n6.【答案】D。中公讲师解析:早起看到白茫茫遍地都是雪,就可以判断昨天晚上下雪了。下雪时,自己并没有看到,但从眼前的景象可以推断出来雪是夜里下的,这就是从已知推断出未知的间接反映。/r/n7.【答案】A。中公讲师解析: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就是教育/r/n“/r/n以人为本/r/n”/r/n,即:/r/n“/r/n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r/n”/r/n。/r/n8.【答案】C。中公讲师解析:这句话包含着/r/n“/r/n相互为师/r/n”/r/n的观念,提倡向更多的人学习,向学有专长的人学习,向比自己有长处的人(包括自己的学生在内)学习。含有/r/n“/r/n教学相长/r/n”/r/n的意思。/r/n9.【答案】C。/r/n10.【答案】A。中公讲师解析:空间知觉是指人脑对物体的空间特征的反应。它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方位知觉和深度知觉。/r/n1.当问及/r/n“/r/n假如你是校长,你如何对待逃学的学生/r/n”/r/n时,中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想象列出很多种做法。根据皮亚杰的思维发展阶段理论,这是因为中学生处于()。/r/nA.感知运动阶段B.具体运算阶段C.形式运算阶段D.前运算阶段/r/n2.教师的个人效能感随教师教龄的增长呈现出()。/r/nA.上升趋势B.下降趋势C.先升后降趋势D.先降后升趋势/r/n3.在教学过程中实施,使教师能够了解学生学习进展情况的评定是()。/r/nA.诊断性评定B.形成性评定C.终结性评定D.发展性评定/r/n4./r/n“/r/n孟母三迁/r/n”/r/n反映了()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r/nA.遗传B.教育C.环境D.个体主观能动性/r/n5.当一个人对自己的行为作出正向评价时,会产生自尊感;当作出负向评价时,会产生自卑感或内疚感。这属于()。/r/nA.自我意识B.自我认识C.自我体验D.自我控制/r/n6.恐惧症是对特定的无实在危害的事物与场景的()。/r/nA.理性的惧怕B.原因不明的惧怕C.非理性的惧怕D.持久性的惧怕/r/n7.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包括()。/r/nA.教师B.学生C.教材D.教学手段/r/n8.我国古代学校教育重在/r/n“/r/n四书/r/n”/r/n./r/n“/r/n五经/r/n”/r/n,轻视生产知识的传授。(判断题)/r/n9.场独立型学生比场依存型学生的问题解决水平高。(判断题)/r/n10.简述师生关系。(简答题)/r/n1.【答案】C。中公讲师解析:题干中所体现出的是中学生具有了假设演绎推理的能力。这种推理能力的特点是,不仅从逻辑考虑现实的情境,而且还考虑可能情境。这是形式运算阶段的思维特征,形式运算阶段是指11岁以后青少年的认知发展阶段,中学生正处于这个阶段。/r/n2.【答案】A。中公讲师解析:教师的个人效能感随教师教龄的增长呈现出上升趋势,因为随着教师经验的不断丰富,教师的自信心也在不断增强。/r/n3.【答案】B。中公讲师解析:形成性评定一般以教学目标为参照,只关心学生是否达到了目标,不评定学生名次,为教师提供评价教学效果的依据。/r/n4.【答案】C。中公讲师解析:/r/n“/r/n孟母三迁/r/n”/r/n讲述了孟母为了给孟子良好的成长环境而三次搬家的故事。/r/n“/r/n孟母三迁/r/n”/r/n的故事说明良好的人文环境对人的成长和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反映了环境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r/n5.【答案】A。中公讲师解析: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包括对自己心理倾向、个性心理特征和心理过程的认识与评价。正是由于人具有自我意识,才会对自己的行为做出正向评价时,产生自尊感;做出负向评价时,产生自卑感或内疚感。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r/n6.【答案】C。/r/n7.【答案】ABCD。中公讲师解析:本题考查教学过程的要素。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包括教师、学生、教材和教学手段。/r/n8.【答案】/r/n√/r/n9.【答案】/r/n×/r/n。认知风格差异没有好坏之分。问题解决方面没有明显的强势。/r/n10.参考答案:(1)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授受关系;/r/n(2)师生关系在人格是民主平等的关系;/r/n(3)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r/n1.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促进功能表现为()。/r/nA.促进个体现代化和个性化/r/nB.促进个体社会化和个性化/r/nC.促进个体现代化与市场化/r/nD.促进个体市场化与社会化/r/n2.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不包括()。/r/nA.教育者/r/nB.学校/r/nC.受教育者/r/nD.教育措施/r/n3.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r/nA.教育现象、教育问题/r/nB.教育问题、教育规律/r/nC.教育现象、教育规律/r/nD.教育原则、教育目的/r/n4.新中国的第一学制颁布于()。/r/nA.1951年/r/nB.1950年/r/nC.1949年/r/nD.1952年/r/n5.记忆分为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动作记忆,此分类是根据()。/r/nA.记忆的容量/r/nB.记忆的内容/r/nC.记忆的时间/r/nD.记忆的类别/r/n6.意志的基本品质包括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与()。/r/nA.自主性/r/nB.独立性/r/nC.自制性/r/nD.主动性/r/n7.学生最喜欢上肖老师的课,因为他上课的时候学生可以自由看小说、玩手机或者睡觉。肖老师认为自己只要认真把知识讲清楚就行了,学生听不听课是他们自己的事,纪律管理应该是班主任的负责。他的这种做法()。/r/nA.正确,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表现B.错误,没有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r/nC.正确,是教师权利义务的表现D.错误,没有树立正确的教师职业理念/r/n8./r/n“/r/n学为人师,行为世范/r/n”/r/n的主要内容是()。/r/nA.爱岗敬业B.终身学习C.廉洁从教D.为人师表/r/n9.按照《教育法》的规定,下列哪种情况下,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不采取行政处罚?()/r/nA.在招收学生工作中徇私舞弊的/r/nB.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收取费用的/r/nC.在国家教育考试中作弊的/r/nD.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r/n10.春秋战国时期,古琴音乐已具有一定的艺术表现能力,/r/n“/r/n伯牙鼓琴、子期知音/r/n”/r/n的故事早已深入人心。伯牙所奏琴曲为()。/r/nA.《广陵散》B.《高山流水》C.《阳关三叠》D.《扬州慢》/r/n1.【答案】B。中公讲师解析:本题考查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作用。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在个体发展方面起到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1.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做出社会性规范。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因此,教育具有促进个体社会化和个性化的功能。/r/n2.【答案】B。中公讲师解析:本题考查了教育的构成要素。学校教育包括三个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其中,教育影响是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措施等及其相互联系的总和。/r/n3.【答案】A。中公讲师解析:本题考查了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不断探索并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r/n4.【答案】A。中公讲师解析:本题考查了我国建国初期的学制改革。1951年10月,新中国政务院颁布了《关于学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包括幼儿园到大学四段六级的学制改革。/r/n5.【答案】B。中公讲师解析:本题考查了记忆的分类。根据记忆的内容可将记忆划分为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动作记忆。/r/n6.【答案】C。中公讲师解析:本题考查了意志的品质。意志品质包括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自制性。意志的自觉性是指,对行动的目的有深刻地认识,能自觉地支配自己的行动,使之服从于活动目的的品质。意志的果断性是指迅速地、不失时机地采取决定的品质。意志的坚韧性是指坚持不懈地克服困难,永不退缩的品质,这种品质又叫毅力或顽强性。是其他三种品质的综合表现或总结。意志的自制性是指善于管理和控制自己情绪和行动的能力,又叫自制力或意志力。/r/n7.【答案】D。中公讲师解析:教师树立正确的职业理念,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与班主任共同合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故选D。/r/n8.【答案】D。中公讲师解析:/r/n“/r/n学为人师,行为世范/r/n”/r/n指教师的学问、知识和技能、行为成为学生的师表,能够成为社会的模范,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故选D。/r/n9.【答案】D。中公讲师解析:根据《教育法》第九章法律责任,/r/n“/r/n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r/n”/r/n其余各项应依法追究行政责任。故选D。/r/n10.【答案】B。中公讲师解析:《高山流水》是我国最古老的琴曲之一,相传战国时伯牙鼓琴,子期知音,所奏即为此曲。乐曲抒发了对大自然壮丽河山的赞颂,隐喻开阔的胸襟和百折不回的精神。故选B。/r/n1.教师的哪一种领导方式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最大?()/r/nA.专断型B.民主型C.放任型D.综合性/r/n2.根据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当学生遇到困难或出现问题时,教师应使其心理紧张程度控制在()。/r/nA.较高的水平B.较低的水平C.非常高的水平D.中等水平/r/n3.义务教育实行_________领导,_________统筹规划实施,_________为主管理的体制。()/r/nA.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r/n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r/nC.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市级人民政府/r/nD.国务院;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r/n4.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是()。/r/nA.科技进步B.生产发展水平C.政治需要D.产业革命/r/n5.奥苏伯尔的二维分类中,学习者所学的新知识与自己已有的知识建立了实质性的合乎逻辑的联系属于()。/r/nA.接受学习B.发现学习C.意义学习D.机械学习/r/n6.课堂纪律管理的最终目标是()。/r/nA.教师促成的纪律B.集体促成的纪律/r/nC.任务促成的纪律D.自我促成的纪律/r/n7.性格的个别差异体现在()。/r/nA.个体差异B.群体差异/r/nC.特征差异D.类型差异/r/n8.非制度化教育相对于制度化教育而言,更重要的改变是教育理念。(判断题)/r/n9.发现学习一定是有意义学习。(判断题)/r/n10.简述教师的语言要求。(简答题)/r/n1.【答案】B。中公讲师解析: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