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相关知识。了解开幕词相关知识,学习开幕词的一般结构及基本写法。品读文本,理清层次结构,把握文章脉络。感悟文中重点语句,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感受毛泽东同志讲话的感染力与号召力。认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培养爱国热情,提升民族自豪感。教学目标定义:开幕词是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的领导人,在会议开幕时所作的讲话,旨在阐明会议的指导思想、宗旨、重要意义,向与会者提出开好会议的中心任务和要求。开幕词的主要特点是宣告性和引导性。作用:开幕词通常要阐明会议或活动的性质、宗旨、任务、要求和议程安排等,集中体现了大会或活动的指导思想,起着定调的作用,对引导会议或活动朝着既定的正确方向顺利进行,保证会议或活动的圆满成功,有着重要的意义。文体知识:开幕词任务一:借助讲话背景解读文章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已经取得基本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即将成立的背景下,经过一系列的协商筹备,1949年9月21日至9月30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1949年9月21日晚,在北平中南海怀仁堂里举行了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历史性盛会。主席台上方,悬挂着巨幅会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任务一:借助讲话背景解读文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代表,“代表着全中国所有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区,各民族和国外华侨”,他们代表全国人民在新中国即将成立时商讨未来国家的基本安排、发展蓝图和大政方针。面对着全国人民的代表,毛泽东要代表中国共产党表明对国家的规划与憧憬,同时要鼓舞全体代表团结一心、同心同德做好国家的顶层设计。因此,这篇开幕词就显得意义非同寻常。从此,“中国人民站起了!”“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成为人们表达历经艰难困苦的民族获得新生的无比自豪自信、自强的话语。解读标题为什么要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为题呢?“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我们已经站起来了。”——毛泽东解读标题“站起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我们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迎来了民族的独立自主,正如毛泽东主席庄严地向世人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是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论为殖民地开始,中国人民不懈地英勇的战斗所迎来的独立自主的尊严。“站起来”用历史学术语是指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政治学理论则是指中国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与自由解放。这次革命的胜利与以往政权更迭相比,完全不同,是人民“站了起来”,而不仅仅是换了政权。解读标题(1)中国人民从此结束被奴役、被压迫的历史,获得了独立、民主和自由的新生活。(2)揭示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这一伟大成就。(3)中国人民从屈辱的被压迫者成为有尊严的国家主人,更体现了中国人民坚毅与自尊,胜利与自豪。任务二:速读全文,划分段落层次,概括各段内容第1段:以简明扼要的语言宣布会议开幕。第2-3段:由参会人员的构成指出本次会议的性质——这是一个全国人民大团结的会议,并进一步解释了原因: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已经基本取得了胜利。这充分说明,这样的团结是不容破坏的,这次的会议也必然是一次成功的会议。第4段:通过回顾三年前与国民党召开过的一次不成功的政治协商会议的背景,说明了本次会议名称的由来,证明只有打倒了国民党反动政府,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才能召开真正意义上的政治协商会议。任务二:速读全文,划分段落层次,概括各段内容第5段:在上一段的基础上,再一次重申了本次会议的性质,并指出了会议的职权以及会议具体的议程。第6段:明确了本次会议的重要意义,宣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作者先是指出中国在近代曾经落伍过,这种落伍,完全是被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反动政府所压迫和剥削的结果;接着说明先人们一直为此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再通过中国共产党的最终胜利说明,只有团结起来打倒内外压迫者才能翻身解放,当家做主;最后,进一步阐述“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深刻意义和内涵。任务二:速读全文,划分段落层次,概括各段内容第7段:指出我们的革命工作还没有结束,中国仍然面临着被帝国主义者和国内反动派捣乱和破坏的危险,需要提高警惕,继续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运动向前发展。第8—11段:指明反对敌人复辟的武器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以及掌握这个武器对国家经济、文化、国防等建设工作的重大意义。第12段:铿锵有力地表明了国内外反动派必败,中国将越来越强大的决心和信心。第13—16段:用充满感情的四句话表达对人民英雄的敬意和赞扬,对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自豪和自强,以及对本次会议必将圆满成功的喜悦。任务三:再读全文,分析本文的论述逻辑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以简明扼要的语言宣布会议开幕。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介绍会议的性质、背景、职权和意义。第三部分(第7—12自然段):指出“站起来”的中国面临的新形势,以及保障胜利果实和加快建设的方法及作用,并表明必然胜利的决心和信心。第四部分(第13—16自然段):用充满感情的四句话表达对人民英雄的敬意和赞扬,对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自豪和自强,以及对本次会议必将圆满成功的喜悦。任务三:再读全文,分析本文的论述逻辑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主体开头结尾宣布大会开幕,介绍会议人员回顾历史,论证革命胜利历史必然性立足当下,指明当下问题及斗争策略展望未来,描绘未来发展的光明前景悼念人民英雄庆祝伟大胜利(与会者代表性、广泛性)(介绍历史背景)(总结革命意义)(点明会议意义)(制定基本国策)(鼓干劲明方向)(始终保持警惕)(对内对外策略)(经济)(文化)(国防)(1-2)(5-8)(3-4)(9-11)(12-16)任务四:赏析句段,分析文章语言特色我们的会议包括六百多位代表,代表着全中国所有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区,各民族和国外华侨。【赏析】“全”“所有”两个词语,强调了这次会议代表的普遍性、全面性、广泛性,足以表明这是一个全国人民大团结的会议。任务四:赏析句段,分析文章语言特色我们的会议是一个全国人民大团结的会议。【赏析】用判断句界定这次会议的性质,给人清晰、明了的认识。任务四:赏析句段,分析文章语言特色数百万人民解放军的野战军已经打到接近台湾,广东,广西,贵州,四川和新疆的地区去了,中国人民的大多数已经获得了解放。在三年多的时间内,全国人民团结起来,援助人民解放军,反对了自己的敌人,取得了基本的胜利。【赏析】用词准确。如“大多数”“基本”等此的使用,“大多数”指的是中国在当时除了台湾、广东、广西、贵州、四川和新疆都得到了解放,所以是“中国人民的大多数”,而我们的战争所取得的也就是“基本的胜利”。这是毛泽东在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讲述背景的界定。任务四:赏析句段,分析文章语言特色那次会议的结果是被蒋介石国民党及其帮凶们破坏了,但是已在人民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赏析】表现出极大的愤怒和惋惜,正是蒋介石及其帮凶破坏了3年以前曾和蒋介石国民党一道开过一次政治协商会议。“不可磨灭”表示不会因时间的推移而消失。指事迹言论等将始终保留在人们的记忆中,不会消去。是对蒋介石及其帮凶破坏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愤慨。任务四:赏析句段,分析文章语言特色那次会议证明,和帝国主义的走狗蒋介石国民党及其帮凶们一道,是不能解决任何有利于人民的任务的。”【赏析】“证明”“是”两个动词,旗帜鲜明地表达了毛泽东对反动势力的深刻而睿智的认识。1945年,国共两党签订《双十协定》,但蒋介石单方面撕毁协定,并进攻解放区,掀起了内战。任务四:赏析句段,分析文章语言特色和帝国主义的走狗蒋介石国民党及其帮凶们绝无妥协的余地,或者是推翻这些敌人,或者是被这些敌人所屠杀,二者必居其一,其他的道路是没有的。【赏析】“绝无”“必”等词语语气非常肯定,不容置辩;“是……的”表示强调。这些词显示出说话者的自信和坚决,显得铿锵有力。两个“或者”表示选择关系,是对所涉及问题的列举,在“绝对”的基础上又给人一种看问题非常全面的感觉,显得睿智,富有逻辑。任务四:赏析句段,分析文章语言特色现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在完全新的基础之上召开的,它具有代表全国人民的性质,它获得全国人民的信任和拥护。【赏析】这是一组连续表示判断的句子:“是”肯定了大会与上次大会的不同,“具有”强调了大会的性质,“获得”肯定了大会的深得人心。连续的判断,观点鲜明,态度坚决,铿锵力,表现出毛泽东的自豪和自信。任务四:赏析句段,分析文章语言特色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赏析】骄傲和自豪,中国有着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用自己的努力奋斗迎来了独立,“站起来了”就是获得独立自由了,中国以一个独自自主的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了,是中国人的自豪和骄傲。任务四:赏析句段,分析文章语言特色在全国平定以后,他们也还会以各种方式从事破坏和捣乱,他们将每日每时企图在中国复辟。这是必然的,毫无疑义的,我们务必不要松懈自己的警惕性。【赏析】“每日每时”说明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他们不甘于自己的失败。“务必”这个词是提醒我们要保持警惕,不能放松警惕性,时时刻刻要提防他们破坏和捣乱,要巩固我们的胜利成果,绝不可以掉以轻心。任务四:赏析句段,分析文章语言特色我们的国防将获得巩固,不允许任帝国主义者再来侵略我们的国土。【赏析】“不允许”“任何”加重了语气,强化了态度,表述铿锵有力,表现出毛泽东捍卫国家和民族利益的坚定立场,以及对我们国家能力的无比自信。任务四:赏析句段,分析文章语言特色让那些内外的反动派在我们面前发抖罢,让他们去说我们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罢,中国人民的不屈不挠的努力必将稳步地达到自己的目的。【赏析】对敌人的极大蔑视和对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自信心。“发抖”是一个细节刻画所在,在强大、团结、英勇的人民面前,国内外的反动派也这是能够发抖而已。“稳步”“不屈不挠”体现了人民的自信心。任务四:赏析句段,分析文章语言特色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赏析】对英雄的礼赞与缅怀,也是对后继者的鼓励,我们必将在缅怀先烈的同时,更要坚定不移地完成他们未竟的事业。任务四:赏析句段,分析文章语言特色1.条理清晰、逻辑严密课文作为开幕词,高度凝练、层层深入地将会议的性质、背景、职权、目的和意义一一阐明,揭示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内涵和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拓深一笔,指出中国面临的新形势、新危机,强调需要继续坚持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运动的向前发展,使得“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主旨更为深刻和丰富。任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26学年阜阳市太和县数学三上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2026学年德惠市三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4年徐州市沛县三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4年泸州市龙马潭区数学三上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4年嘉兴市桐乡市数学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 主管护师能力提升试题及答案
- 中国文化与全球化的关系研究试题及答案
- 药物分类与临床适应症解析试题及答案
- 行政管理的创新思维试题及答案
- 行政法学权威试题及答案汇集
- 《应收账款管理》课件
- 《电气图纸标准》课件
- 2024年音乐节承办协议3篇
- 依申请公开培训
- 2024年度合资成立新能源研发分公司合作协议范本3篇
- 第1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职高一下学期高教版(2023)世界历史全一册
- 无人机就业规划
- 【MOOC】意在象中-中国古典诗词鉴赏-北京师范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项目联合体协议(标前)
- 智能工厂数字化交付 第2部分:设计交付 征求意见稿
- 护理查房(抑郁发作)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