嵖岈山风景区_第1页
嵖岈山风景区_第2页
嵖岈山风景区_第3页
嵖岈山风景区_第4页
嵖岈山风景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嵖岈山风景区各位先生们、女士们:大家一路辛苦了!欢迎大家观看著名的风景区——嵖岈山。我是景区的地方导游张冲冲,在景区里如果哪位朋友遇到了什么问题或困难,请叫我“张导”,到时您一定会为我对你们的帮助而满意!首先,我提醒性子急的旅客不要超导游前进,因为景区里面的道路比较狭窄且岔道又多,并且石头又非常的多,我的导游讲解也只能安排在空间较大的地方进行,另外照相取景点、集中休息点我都会将会做统一安排,这些还希望得到各位的配合,我的导游服务如有不足之处,欢迎各位随时提意见。我先介绍一下“嵖岈山‘大仙’”,这座山之所以叫“嵖岈山”,据说,这里过去本没有山,原本是一片平原,不过每一区域都有掌管本地风调雨顺的一位神仙,这里的神仙名叫嵖岈,由于他当时很年轻,道行浅,所以有一年这里遭了大水灾后,他没办法控制这里的局面了,就回到天庭,把王母娘娘后花园的石头一块一块扔下来堆垒成这座山,救了水中的老百姓,后来玉皇大帝为了褒奖他这种爱民之举,就以他的名字给这座山封名——嵖岈山,后人们为了纪念他,也在这里塑起了他的神像。接下来,我把景区的基本情况作一简要介绍,以便大家心中有数。嵖岈山风景区总体面积52平方公里,现在我们所处的位置是整个景区的精华部分。面前这座奇特的山体占地面积不足4平方公里,海拔最高处是512米,但相对高度,也就是今天我们要攀登的高度只有300多米,因为现在我们脚下的海拔就已经有140米了,无论从高度和范围来讲,景区都很小,但是它的特点是小巧玲珑,它被我们的国家旅游协会的专家誉为“中原盆景”,所以今天我们各位的旅游实际上只是在一个“盆景”里转一趟。整个景区又分作蜜蜡山、南山、北山、六峰山4部分,景点的精华主要集中在南山部分,也是我们今天要游览的部分,等一会儿我们将在山的左侧进入景区,到前方不显处左转弯,在山谷里面钻洞过峡、攀爬、盘旋而上,到达山顶从左侧回到山门,整个游程约7公里,需要3-4个小时。嵖岈山风景区位于河南遂平县境内,1982年开始开发,是河南省第一批公布的省级风景名胜区,1988年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会同旅游、水利、林业、文化、农牧、城建、气象等很多部门对景区进行了综合考察,定点命名60多处景观、景点,在这里,我们首先抬头看山顶最高的那块独石头,系“猴子望月”的景观;从“猴石”沿山坡向左斜下来,中间突出的那块石头,是“睡唐僧”景观;从“猴石”沿45度角向右斜下来,在山脚处又是“醉八仙”景观,在这几处景观中,尤其是“醉八仙”,我们不妨仔细观察他那肥头大耳,张嘴垂舌,还挺着大肚子,醉倒山坝上那憨态可掬的情景真是惟妙惟肖。好了,其余的景观我们还是到景区里去一睹为快吧。在此,我预祝今天各位的旅游获得圆满成功!蜜蜡山面前我们注意看湖对面的这座独立山峰,平地拔起,高约百丈,雄伟挺拔,大有刺破晴天之势,它的名字叫“蜜蜡山”,蜂蜜的“蜜”,蜡烛的“蜡”,为什么取这样一个名字呢?相传过去这里满山遍野都是鲜花,这些花儿招来了很多野蜂在此采花酿蜜,酿的密多,又没有人收取,都凝固在山上的石缝里,每到夏季,经太阳光的强烈照射,蜜蜂被晒化后都流了出来,整个山的外表就好像涂了一层厚厚的蜜蜡,所以人们把这座山取名为“蜜蜡山”。那附近有的老百姓到山上去打柴时,采药时,放牛放羊时,渴了就接山上的蜂蜜解渴。当时山下有一个老财主的贪心比较大,他想吃山上的蜂蜜,而自己呢,又懒得往山上爬,于是就吩咐家中的一名长工上山上的蜂蜜,而自己呢又懒得往山上爬,于是就吩咐家中的一名长工上山上接蜜,这个长工端个大瓦盆到山上跑了三天,接上满满一盆蜜,下山的时候不小心摔了一跤,瓦盆破了,一盆蜜都流了下来,现在我们看山上的北坡从上到下那道白色条状痕迹就是当年那盆蜂蜜冲下后留下的。近年来,由于生态环境的变化,蜜蜂赖以生存的花很少了,蜂蜜自然也就消失了,但山下的这个湖叫“秀蜜湖”,里面的湖水由于过去受蜜蜡山常年冲刷下来的蜂蜜的影响,湖水到现在还是甜的,大家可以品尝一下呦。好了,这个位置上面有山,下面有水,湖光山色景观很不错,特别是整个山头犬牙交错很奇特,再者,我们下山时从另一边回山门,今天不走回头路,这里我们不妨停几分钟大家留影照相。红石崖嵖岈山风景区红石崖景点位于嵖岈山乡西部,南临省级风景名胜区――天然盆景嵖岈山,西靠平顶山舞钢市的九头崖风景区。自然地貌集全国名山秀水之大成,奇峰异石,怪树名花,深峡幽洞,飞瀑清泉,应有尽有。该景点由卧虎山、圆龙山、凤凰山、跑马山和贺顶山五大主峰构成,传统的旅游景点有城墙峡、黑龙潭、圆顶峰、水帘洞、海眼泉等五十多处,周围还有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旧址陈列馆、千峰寺、禅云寺等人文景观。景色别致,千姿百态,原始森林茂密苍翠,溪流潺潺,鸟语花香,美不胜收。传说。相传在战国时期,有一将军率兵途径此地时,慧眼环顾四周不禁赞叹:此地不凡,不仅风光秀丽,空气宜人,而且又是盘龙卧虎之地。正好前后有一农舍,不妨问个明白。为不惊动山民,暂把战刀压在一块石头下,然后到这家询访地理状况,当问罢返回取刀时,刀已变成像刀一样锋利的红石头了。他去掀另一块也是如此,周围山坡寻遍了,结果都是刀一样锋利的石头。将军失了武器还能了得,长啸一声命归黄泉。当晚一阵狂风把他掩葬在北山颠上,隆起一个坟现仍有一个土包,人称将军坟,后来人们便把这个地方叫红石崖。其实红石崖地貌是典型的貌丹霞地景观,在河南省极其罕见,是富有特色的旅游目的地。裸露在地表的红色岩石经过风雪剥蚀,变成坚硬的砾块和松软的红土,岩块中含两种岩体:一是青灰色花岗斑岩;二是肉红色细粒花岗岩,前者较为常见,多为浑圆型,风化后留下光滑细腻的红石粉状。岩体大约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经过造山运动和地壳变化,风霜洗礼,自然风化而形成这样的独特地貌,故而得名红石崖流传至今。因而引来不少地质工作者、文物工作者到此参观考察。加一个特色是柔软,除红石崖岩体外,多为花岗岩,岩体被自然地质演变切割风化剥蚀,洪水冲刷、撞击而形成奇特地貌,有的象飞禽,有的像走兽,有的形成深不可测的洞穴,有的形成高不可攀的峡谷,有的形成气势恢宏、美丽壮观的瀑布。由于山体构造奇异,吸引不少各界游客到此观赏,每年多达上万人次,都一致称赞这里是迷人山,醉人山。著名作家吴伯萧浏览后写出了脍炙人口的散文名篇《猎户》,并选入高中语文传统教材。从而红石崖的美名享誉全国。秋色红叶是红石崖的一种物侯景观。红石崖景区位于热带和暖温带交汇处,山体上生长发育着上千种原生植物,覆盖率占95%以上。阔叶、针叶、常绿、落叶灌乔木及野果、药材、山菜、野生花卉应有尽有。数量最多的是红枫树,最引人注目的是秋色红叶。到了晚秋霜降时节,大部分树木树叶变黄落下,而漫山大片的红枫叶像火红的花海,有的稀疏有致的分布在悬崖峭壁上,象惟妙惟峭的天然盆景,在漫山遍野的山菊映衬下更显得殉烂多彩,让你眼花僚乱,如痴如醉,不少的游客饱览此景后,不尽赞叹,这里可与北京香山的红叶比美。洒满革命先烈鲜血红石崖还是洒满革命先烈鲜血的热土。新四军独立兵团旧址是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独立兵团在红石崖的居住地。河南战役结束后,中原豫西地区陷于敌手,中共中央决定八路军新四军直接出兵河南敌后,创建抗日根据地。新四军五师13旅于1944年5月组建。以黄霖为首的河南游击独立兵团,率主力北渡淮河直挺确山、泌阳、桐柏创建抗日战争根据地,为继续北上,11月来到嵖岈山职业学校,先后又到红石崖、李兴楼、沟流、梨园沟(西平酒店)一带开辟抗日根据地、司令部就在红石崖。司令员黄霖、副司令员余支龙,政委何振亚。由于部队纪律严明,爱护百姓,军民关系很好。群众视子弟兵如亲人,献粮献物,精心护理伤员。当时将士常唱的一首歌是“新四军好快活,官兵吃穿、津贴平等一样多,军爱民,民拥军,情同手足又不差半分毫”。土山三军会师后李先念、刘少奇、邓小平、范文澜等领导人曾携慰问品亲临红石崖野战医院看望将士和伤病员。从此红石崖成了红色革命的象征。新四军独立兵团旧址现保存基本完好。红石崖景区开发后,文化局、嵖岈山政府对旧址采取了严格的保护措施,拔出专款对旧址进行了维修、加固。现旧址已成为红石崖景区旅游环线上一处著名的景点,年接待游客量达28000多人。“桃花洞”前面我们将要去的景点是“桃花洞”,在这里我们看到前面有一个民居一样的小院子,在这个院子的一角有一个天然石棚,大约有100平方米,里面供有桃花仙女的塑像,这是为什么呢?相传在西汉末年,嵖岈山附近有一个叫桃花的姑娘在洞内修行,当时,王莽追击刘秀来到嵖岈山,善良的桃花姑娘把刘秀藏在这个地形复杂的地方,使刘秀躲过了王莽的追赶。后业刘秀登基做了皇帝,为报答桃花姑娘这段恩情,就封她为“桃花仙女”,并让人们按照她的模样塑起了神像,让后人世代供奉。引导游客进入景区二道门进入景区二道门,我们不妨停下来抬头向左上方看一下,在这个陡峭的石壁上横悬着一棵大树。此情此景,不由人想起李白在《蜀道难》中“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的诗句。这是一棵“野榔榆”。它和我们河南农村很多地方食用栓钱儿的那种榆榆树同一个科目,但品种不一样,这种树的叶子很厚,耐旱性旨。据省林业局专家鉴定,它在那里已经生长了600多年。它每年春季发芽,秋季落叶,到冬季它又会枯死掉一部分树枝,来维持生命力强的枝了陆军冬。它为什么能够在这种环境下生存呢?专家们指出,这种树的根部有一种特殊功能,它的根可以分泌出一种液体,这种液体可以溶解岩石中的微量元素,它就全靠吸收这很少的微量元素来维持自己的生命。只有生命力,没有生长力,所以尽管自己已经有了600多年的树龄,但它的树体才只有那么大,这里也正应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名言。舞阳洞现在我们来到了嵖岈山几大名洞中最大的洞----舞阳洞。舞阳是我们遂平县西北方向的一个邻县,距离这里直线距离只有10多公里,据传这个洞可以直接通到舞阳。据说,过去舞阳有一位年轻的香客来到嵖岈山进香,烧完香在山上游玩,误入此洞,在洞里他找不到出口,就凭着感觉一直往前走,在饥饿忍受不了的情况下,把身上穿的棉衣内的棉絮扯下来填到肚子里充饥,直到棉絮全部吃完的时候,他才看到了一丝光线,发现了洞,出洞一打听,他已经回到了舞阳县境。这件事传出去之后,听到的人谁也不相信,但有几个好事的人,,专门在这洞口放进两只开头很别致又打上记号的鸭子,因为当时这个洞口有一个小洞,没想到两只鸭子放进去不久,果真在那个人出洞附近的一口水井里浮了出来。游客朋友,现在我们来到了八卦亭。八卦亭是整个景区最好的观景台。我们回头往后看:在蜜腊山中间那座山头左侧有一个青蛙石,取名“青蛙望天”。青蛙紧贴着那块独立的石头是一个无头乌龟石;乌龟石右侧有一个海豚石;青蛙石下面还有娲牛石,蜗牛石旁边有一个个蟒蛇石,蟒蛇石的尾部左侧有一只大乌龟,右侧有一只小乌龟;蜜腊山东坡有鳄鱼石;西坡还有大象石。整个蜜腊山几乎可以说是天然野生动物园国。各位朋友,从这往上再有100多米就到达山顶了,这段路是我们游览全程最难走的一段路,但是景区并不计划把它修成易走易登的路,这里面还有个原因呢!1992年8月,河南省省长李长春来嵖岈山游览,走到这里的时候,地方领导提前告诉省长,这段路暂时还比较难走,但我们准备很快对这段路进行改修。李省长走完这段路到达山顶后,兴致很高,告诉景区领导,这段路你们最好是保持它的原状,如果都把它修得象上楼梯一样,那就失去了游客们登山探险的那种感觉了。所以这段路我们还是保持了它的原始状态。好了,现在大家做好手脚并用的准备,让我们共同攀登吧!飞来石现在我们所处的位置是四大奇景的第一景观----飞来石。看过《西游记》的朋友都知道,每年的三月三王母娘娘都要开一次蟠桃会。有一年盛会结束,各路神仙在王母娘娘祝寿的时候,一只调皮的猴子跑到供桌旁偷了一个蟠桃抱着就跑。正好被王母娘娘身边的一个仙女发现,她就顺手拣了一块石头向猴子砸去。猴子一惊,桃子就顺手丢了,落到我们面前这个山头上。大家注意看,这座独立的山头就像一只大桃子,并且还摔裂了一条缝,砸猴子的那块石头,正好落在峡谷的顶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