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6 免疫调节(高三年生物第一轮复习)_第1页
专题16 免疫调节(高三年生物第一轮复习)_第2页
专题16 免疫调节(高三年生物第一轮复习)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16 免疫调节知识点知识点相关免疫疾病题号基础题组1,3,4,72,5,6,89,10,12111.(2010年南通一模)下列关于人体体液免疫中相关细胞的叙,不正确的是( )A.抗原呈递给T细胞,刺激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B.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C.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D.记忆细胞接受相同抗原刺激后,合成分泌抗体解析:记忆细胞在接受相同抗原刺激后,先增殖分化出大量的浆细胞,再由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答案:D。2.(2010年广州质检)关于人体健康的叙,正确的是( A.过敏反应是机体初次接触过敏原时发生的反应A艾滋病和类风湿性关节炎都属于免疫系统疾病猫叫综合征是一种由染色体数目变异引起的遗传病解析:过敏反应是机体再次接触过敏原时发生的反应,A错误;糖尿病形成的原因是病人的胰岛B细胞受损,而不是胰岛A细胞受损,B错误;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自身免疫病,二者都属于免疫系统疾病,C正确;猫叫综合征是5号染色体缺失引起的遗传病,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而不是染色体数目变异,D错误。答案:C。3.(2011年郑州质检)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细胞的叙,不正确的是( A.一个浆细胞只能分泌一种特定的抗体B.吞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中,没有特异性识别能力C.T细胞受到抗原的刺激后,能分泌淋巴因子攻击被病原体入侵的靶细胞D.受到抗原的刺激,B细胞可以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解析:淋巴因子不能攻击靶细胞,而是由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结合,使靶细胞裂解,淋巴因子可以增强免疫细胞的杀伤力。答案:C。4.(2011年辽宁大连质检)下图表示人体免疫反应的某些过,对abcd四种细胞的判断正确的是( )A.a细胞具有识别特定抗原的能力B.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能增殖分化C.c细胞的裂解死亡属于非特异性免疫D.d细胞通过产生抗体消灭抗原acdB细胞、靶细胞、效应TT答案:B。5.(2011年江苏苏北四市联考目前我国许多地方有计划地接种“甲流感疫苗”,接种该疫苗后在体内可引起的免疫反应是( )A.B细胞、T细胞和浆细胞遇到刺激后都不断进行分裂B.T细胞受刺激后释放淋巴因子和形成相应的效应T细胞C.吞噬细胞受刺激后能特异性识别甲型H1N1流感病毒D.“甲流感疫苗”与病毒结合使其失去侵染宿主细胞的能力解析:浆细胞遇到抗原刺激后不能分裂,B细胞和T细胞受抗原刺激能分裂;吞噬细胞不能特异性识别甲型H1N1流感病毒;“甲流感疫苗”是失去活性的病毒,并不具有侵染宿主细胞的能力。答案:B。6.(2010年扬州一模)肠道病毒EV71常引起儿童手足口病、病毒性咽喉炎。下列关于人体对该病毒免疫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EV71侵入机体后经T细胞摄取处理,暴露出EV71所特有的抗原B.效应T细胞能通过释放淋巴因子攻击被EV71入侵的细胞C.患儿痊愈后若再次感染该病毒,相应的记忆细胞会迅速产生抗体消灭病毒D.患儿感染EV71后,需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作用才能彻底清除解析:EV71TB7.(2011年安徽合肥高三质检)下图是甲型H1N1流感病毒模式图和侵入人体后发生免疫反应的图解,图中A、B为有关的物质。请据图回答问题。H1N1RNARNA的作用。其翻译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是 。根据图二分析,当入侵病毒的蛋白质与图中寄主细胞表面结合,寄主细胞才能成为效应T细胞识别出的靶细胞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依赖细胞膜上的B物质,B物质的化学本质质A由效应T细胞分泌,又能诱导生成更多效应T细胞,则这是一调节过程,物质A。解析:(1)病毒只能在寄主细胞内完成自身增殖过程,合成自身蛋白质是利用寄主细胞的核糖体。(2)人体细胞内侵入病毒后才变为效应TMHCT细胞识别,识别过程是通过效应TT淋巴因子加强免疫效果,因此这是一个正反馈调节过程。答案:(1)寄主细胞的核糖体(2)MHC 糖蛋白 (正)反馈 淋巴因子8.(20111、2、3X第二步:分别接种等量的霍乱弧菌疫苗,测定并确定没有了免疫力(无抗体产生);第三步:分别向1、2、3号小鼠体内注射等量的新鲜T淋巴细胞液、新鲜B淋巴细胞液和?;第四步:分别向三只小鼠接种等量的霍乱弧菌疫苗;在相同条件下饲养20天后,分别测定三只小鼠体内血清中抗体的含量。3 ,这说。实验中第二步的目的和意义是 。若先将毒性弱的霍乱菌苗注入正常小鼠体内作为 起作用,使其体内产生了相应的免疫活性物质,该过程会出现下图 (填A或B)所示的现象。向(3,其主要生理反应 。解析:本题通过生物学实验来考查免疫学的相关知识,此部分内容重点把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以及TBT抗原信息呈递给BT淋巴和B3TB原的作用,引起了机体的免疫反应。向(3)中小鼠第二次注射毒性极强的霍乱弧菌制剂后小鼠没有发病,其中是记忆细胞起了重要的作用,因为它和二次免疫有关。答案:(1)新鲜T淋巴和B淋巴细胞混合液在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共同参与下,小鼠获得的免疫力最强(2)排除实验动物体内残留的免疫细胞或物质的干扰,使实验结果更有说服力(3)抗原B(4)记忆(B)细胞记忆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在体内快速产生大量抗体9.(2010a、bcTB①②③过程都需要细胞膜上糖被的参与CDY解析:abTcBdXYT淋巴细胞,再通过TBBBBBB答案:D。10.(2011年安徽阜阳质检)下图中的曲线显示了两种使人体获得免疫力的方法。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一个人被狗咬伤时,可能会感染狂犬病病毒,此时采用方法②进行免疫比较好B.采用方法①可以使人体获得比方法②更持久的免疫力C.采用方法②使人体获得抗体的过程叫细胞免疫D.医学上一般采用方法②进行免疫预防解析:当一个人被狗咬伤时采用方法①进行免疫比较好,因为注射抗体后,短时间内抗体数量增多,狂犬病病毒能够很快被消灭而达到免疫目的;采用方法②可以使人体获得比方法①更持久的免疫力,因为注射抗原,能够刺激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以达到长期预防作用;采用方法②使人体产生浆细胞形成抗体的过程叫体液免疫;医学上一般采用方法②进行免疫预防。答案:D。11.(2011年南京高三模拟)病原体对不同免疫状态小鼠的感染进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吞噬细胞缺陷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受损,特异性免疫也无法产生B.B细胞缺陷小鼠虽无法合成抗体,但仍能对胞内寄生病原体产生免疫反应C.T细胞缺陷小鼠体内淋巴细胞的种类减少,但仍能产生少量浆细胞D.正常小鼠免疫产生的淋巴因子,加强了效应T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TBTBT12.(2011年广州质检)热休克蛋白(HSP)是细胞和机体受到高温侵袭或生存威胁时,合成量迅速增加的一类蛋白质(如HSP60、HSP90等),它们具有多种功能。请回答:当细胞受高温刺激时,HSP共同作用的结果。下图表示HSP60发挥作用的示意,据图推测HSP60所起的作用。癌细胞能在体内“恶劣环境”下存活的关键是其HSP90比正常细胞的含,这提示我们在开发强化疗和放疗效果的药物时应考。识别作用(见下图)。①图中甲细胞的名称是 ,a表示T细胞过,清除癌细胞的免疫方式。②研制抗癌疫苗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