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第一学月测试题试题含答案_第1页
高一历史第一学月测试题试题含答案_第2页
高一历史第一学月测试题试题含答案_第3页
高一历史第一学月测试题试题含答案_第4页
高一历史第一学月测试题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历史第一学月测试题1.获取有效信息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符合“处于新石器时代晚期”“长江流域中下游”“出土大量玉器”三个信息的中国古文化是()[单选题]*A.仰韶文化B.龙山文化【正确答案】C.红山文化D.良渚文化2.半坡遗址是黄河流域()的著名遗存之一。[单选题]*A.仰韶文化【正确答案】B.龙山文化C.红山文化D.大汶口文化3.在远古时代,发生过很多大水患,造成巨大灾难。此时,有一位英雄三过家门而不入,花了十三年的时间终于消除水患,他是()。[单选题]*A.黄帝B.炎帝C.禹【正确答案】D.舜4.“封邦建国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这主要评价的是()[单选题]*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正确答案】D.郡县制5.“烽火戏诸侯”事件中,各诸侯如约前往的原因是()。[单选题]*A.讨好周王B.有事求助于周王C.希望回到都城D.分封制中规定了诸侯有保卫王室的义务【正确答案】6.古代人们常以“钟鸣鼎食”来形容富贵之家的奢侈生活,由此可见,鼎的主要用途除了祭祀外,还用作()。[单选题]*A.装饰品B.食器【正确答案】C.乐器D.盛水器皿7.在青铜器时代创造的物质文化,被称为“青铜文化”,青铜文化又成为奴隶社会文明的代称,该文明处于()。[单选题]*A.传说中的尧舜禹时期B.商周时期C.西周时期D.夏、商、周时期【正确答案】8.我国近代学者王国维提出,要把发掘的出土文物和史书记载相互验证的“二重证据法”作为研究历史的主要方法。下列活动属于此研究方法的是()。[单选题]*A.根据民间的传说来寻找夏朝二里头文化遗址B.用出土的甲骨文验证商代诸王世系的正确【正确答案】C.根据史书的记载证明秦始皇具有雄才大略D.将《三国演义》和《三国志》对照研究9.《论语》中说:“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这是古人对某一历史时期政治局面的描述。这一历史时期是()。[单选题]*A.夏朝B.商朝C.西周D.春秋【正确答案】10.《史记》载:“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从这段材料中所获取的最全面、最准确的信息是()。[单选题]*A.诸侯弃国逃跑B.分封制遭到破坏【正确答案】C.春秋时期诸侯国间来往加强D.春秋五霸出现11.战国末期,有位思想家提倡法治,主张改革、秦王嬴政读懂了他的著作后赞叹不已,说:“我得见此人,死也甘心了”。被嬴政仰慕的这位思想家是()。[单选题]*A.孔子B.孟子C.荀子D.韩非子【正确答案】12.一位同学在刚结束的模拟考中考砸了。爸爸暴跳如雷要“家法伺候”爷爷慢吞吞地说:“这次考差了不全是坏事,知道差在哪儿,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其中爷爷的言论与我国古代哪一学派的主张最为接近()。[单选题]*A.儒家B.法家C.道家【正确答案】D.墨家13.我国传统医学理论确立的标志是()。[单选题]*A.《甘石星经》B.《黄帝内经》【正确答案】C.《道德经》D.《天文星占》14.战国时,学术思想出现百家争鸣,其中,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家是()。[单选题]*A.孔子B.孟子【正确答案】C.荀子D.墨子15.《孟子·告子》载:“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所狩也;诸侯朝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所事者……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甲师移之。”此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单选题]*A.分封诸侯的义务【正确答案】B.周王室对诸侯失控C.春秋时诸侯争霸D.齐桓公称霸16.某市中小学校已普遍开设经典诵读课,经典诵读已成为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弘扬传统美德的重要方式。“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三字经》)其中的“七雄”是指()[单选题]*A.齐、楚、秦、燕、赵、魏、韩【正确答案】B.楚、秦、赵、宋、魏、齐、韩C.晋、楚、齐、韩、赵、燕、魏D.吴、魏、燕、赵、楚、秦、韩17.作为一个时期的名称,“战国”因战争众多,交战激烈而得名。这一时期的著名战役有()

①城濮之战②桂陵之战③长平之战④牧野之战[单选题]*A.①③B.②③【正确答案】C.②④D.③④18.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即位。由于国力不强,秦国受到各诸侯国的歧视,秦孝公痛感脸面尽丢。为此,秦孝公()[单选题]*A.实行分封制B.任用商鞅进行变法【正确答案】C.推进大一统D.推行汉化政策19.牛牛一家人是生活在战国时期的农民,下列是关于他们家农业生产情况的描述,这些描述()

①他父亲牵着牛耕地去了②他家里又买了一些铁农具③牛耕和铁农具的使用使他家粮食打得更多了④都江堰修好后他家灌溉田地更方便了[单选题]*A.可能全部是事实【正确答案】B.只有①②符合当时情况C.②③在当时不可能出现D.只有一项是正确的20.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代,各诸侯国纷纷变法。其变法的直接目的是()[单选题]*A.促进生产力发展B.实现富国强兵【正确答案】C.缓和社会矛盾D.增强东周王室实力21.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这些影响包括()

①强化了周王朝的统治②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

③促进了土地的私有化④引发了改革变法的时代浪潮[单选题]*A.①②③B.②③④【正确答案】C.①③④D.①②④22.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对下列哪几种人有奖励()

①书读得好的人②农业生产搞得好的人③仗打得好的人④生意做得好的人[单选题]*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正确答案】23.改革是兴利除弊、振兴国家的重要手段。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对后世地方行政制度影响最深远的是()[单选题]*A.鼓励耕织B.承认土地私有C.废除旧贵族特权D.建立县制【正确答案】24.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影响最大的一次改革。有人评价这次变法:“以前是贵族任战士,现在是战士为贵族。”与之相关的变法措施是()[单选题]*A.加强刑罚B.奖励生产C.推行县制D.奖励军功【正确答案】25.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彻底、影响最深远的一次变法。下列有关商鞅变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变法代表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②“奖励军功,按功授爵”是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③改革措施体现了法家思想④商鞅被杀说明改革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单选题]*A.①②③【正确答案】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6据研究者统计,自秦武王以后到始皇时代的一个多世纪中,共有右丞相12人、左丞相9人,其中非秦国人占到丞相总数的60%以上。此材料可说明()[单选题]*A.商鞅变法十分彻底B.军功爵制推行得力C.秦国重视招揽人才【正确答案】D.旧贵族势力严重削弱27.秦始皇赢政首创皇帝制度,规定皇帝的一言一行都有特殊的名号,独一无二。这种规定主要是为了()[单选题]*A.彰显秦始皇功绩B.维护中央政府尊严C.体现皇权的至尊【正确答案】D.显示皇权来之不易28.秦朝中央政权组织的主要特点是()[单选题]*A.相互配合,相互牵制【正确答案】B.三权分立,相互制衡C.分别决策,相权分割D.相权空虚,中央集权29.秦统一六国后,北击匈奴,南征百越,把“西南夷”纳入帝国版图。这些举措()[单选题]*A.标志着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B.保证了秦朝的长治久安C.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正确答案】D.违背了人民意愿,导致秦朝迅速灭亡30.《韩非子》中说:“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秦始皇采取的措施中,最能体现“要在中央”政治构想的是()[单选题]*A.在全国推行郡县制【正确答案】B.设置丞相主持国政C.最高统治者称皇帝D.规定皇位世代传承31.秦始皇在统一全国后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但他对夏、商、周的制度也有明显的继承,这主要体现在()[单选题]*A.皇位世袭【正确答案】B.中央官制C.地方制度D.皇权至上32.秦灭六国后废止六国旧钱,通行圆形方孔的秦半两钱。从社会发展角度看,该措施有利于()[单选题]*A.秦国最终完成统一B.彻底消灭六国C.加强经济交流联系【正确答案】D.抵御匈奴的进攻33.开创了大一统帝国的秦朝存在约15年的时间。秦朝二世而亡的主要原因是()[单选题]*A.武将篡权B.苛法暴政【正确答案】C.外族入侵D.诸侯争霸34.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写道,雄伟壮丽的阿房宫被项羽军队焚毁。但考古发掘表明,阿房宫并未建成,更没有遭受大规模焚烧。由此可见()[单选题]*A.考古发现比古人的记述更为真实B.史事的真实性都需要考古的确证C.考古发掘是还原史实的重要手段【正确答案】D.文学作品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35.史学家钱穆评价秦朝政治制度时曾说:“从前封建时代,政府和家庭,有分不开的关系,现在则不然了。组织政府的是一个一个人,不再是个个家。”这一变化()[单选题]*A.推动“家国一体”观念的形成B.利于“民本”思想的形成C.推动了土地私有制的确立D.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正确答案】36.秦之罘刻石写道:“六国回辟,贪戾无厌,虐杀不已。皇帝哀众,遂发讨师,奋扬武德。”这些文字()[单选题]*A.批判了春秋时期纷争局势B.歌颂了秦统一六国的功德【正确答案】C.树立了皇帝天下独尊地位D.强调了推广郡县制的意义37.“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诗中提到的秦朝的历史事件是()[单选题]*A.政治改革,平定山东B.农民起义,刘项文盲C.焚书坑儒,农民起义【正确答案】D.统一六国,焚书坑儒38.传统观点认为,秦二世而亡缘于暴政。后来有研究者认为,秦朝的社会变革力度远超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导致帝王群卿乃至庶人都处于恐惧之中,他们又没有合理的消解渠道,这成为压倒秦朝的最后一根稻草;又有学者提出,秦朝的制度抑制了多元文化的发展,没有得到关东人土的认同,遭到反抗最终亡国。据此可知,关于秦二世而亡的认识()[单选题]*A.学者最新的研究比传统观点可信B.只能有一种正确的解释C.随着研究视角的拓展而趋于全面【正确答案】D.缺少对其他王朝的观察39.在分析项羽失败的原因时,刘邦的重要将领王陵认为,“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项羽“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这反映出()[单选题]*A.分封制符合秦汉历史发展趋势B.分封制平衡了中央与地方关系C.分封仍是当时重要的政治观念【正确答案】D.巩固统治要满足部将所有需求40.有学者指出,秦朝以武力统一天下,没有使原本属于各国的百姓感受到新政权带来的温暖,这成为秦朝短命而亡的“基因缺陷”,也为后世提供了借鉴。秦朝的“基因缺陷"指的是()[单选题]*A.强力推行重农抑商B.实行皇位世袭制度C.以郡县制控制地方D.不合理的治理方式【正确答案】41.宦官专权是中国古代特有的政治现象,随侍君侧的宦官操纵皇帝,便控制了国家的政柄。历史上,宦官专权往往出现在皇帝昏庸、幼主临朝、母后主政之时。宦官是皇帝的奴才,不受监察,他们的专权往往比官僚专权为祸更烈。中国古代出现宦官专权的根源是()[单选题]*A.皇权至上【正确答案】B.皇帝年幼或昏庸,母后主政C.宦官比大臣更接近权力中心D.宦官得到皇帝信任,不受监督42.有学者认为,先秦时期的大一统主要体现在观念层面,秦统一六国则最终实现了制度层面的天下大一统。材料表明先秦至秦朝时期“大一统”内涵变化的主要趋势是()[单选题]*A.从天下共主到中央集权【正确答案】B.民族认同感的增强C.各地区经济联系的加强D.中原文化趋向统一43.儒家学说在秦朝遭到“焚书坑儒”的打击,在汉代则上升为“独尊儒术”的国家统治思想。这一变化说明经过董仲舒改造的汉代儒学()[单选题]*A.大力提倡纲常伦理之说B.吸收了道家和法家的思想精华C.提出了系统的法治理论D.从批判时政转变为维护皇权统治【正确答案】44.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在春秋战国国家走向统的时代,讲求“耕战”,富国强兵,“满足”秦实现统一的理论是()[单选题]*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C.法家思想【正确答案】D.墨家思想45.《读通鉴论》里写到:“两端争胜,而徒为无益之论者,辨封建者是也。□□□□,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句中省略处应填入()

[单选题]*A.郡县之制【正确答案】B.郡国并行C.行省制度D.分封之制46.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播放后,很多人对汉武帝的文韬武略有了基本了解,汉武帝治国的核心思想来源于()2·1·c·n·j·y[单选题]*A.儒家学说【正确答案】B.道家学说C.法家学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