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计算题_第1页
财务管理计算题_第2页
财务管理计算题_第3页
财务管理计算题_第4页
财务管理计算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财务管理计算题财务管理计算题财务管理计算题xxx公司财务管理计算题文件编号:文件日期:修订次数:第1.0次更改批准审核制定方案设计,管理制度某公司股票的β系数为,市场无风险利率为5%,市场上所有股票的平均报酬率为12%,那么该公司股票的报酬率为多少该公司股票的报酬率=5%+(12%-5%)=%某公司拟发行一债券,债券面值为500元,5年到期,票面利率8%,发行时债券市场利率为5%。(1)若到期一次还本付息,该债券价格应为多少才值得购买(2)若该债券2007年发行,到期还本,每年付息一次,则2008年该债券价格应为多少才值得购买(1)(500+500*8%*5)*(PVIF,5%,5)=(元)债券价格应低于元才值得购买(2)500(PVIF,5%,4)+500*8%(PVIFA,5%,4)=(元)债券价格应低于元才值得购买某企业准备投资购买股票,现有A、B公司股票可供选择,A公司股票市价是每股12元,上年每股股利元,预计以后以5%的增度率增长。B公司股票市价每股8元,上年每股股利元,将继续坚持固定股利政策。该企业经分析认为投资报酬率要达到10%(或该企业的资本成本为10%)才能购买这两种股票。计算A、B公司的股票价值并作出投资决策。A公司股票价值==(元)<12元,不值得购买;B公司股票价值==50(元)>8元,值得购买。某企业需用一间库房,买价为40万元,可用20年。如果租用,有两种付款方式:一、每年年初需付租金3万元;二、首付10万元,以后每年末付2万元。年利率5%,试比较该库房应采取哪种方式取得合算方式一的租金现值=3(1+5%)(PVIFA,5%,20)=(万元)方式二的租金现值=10+2(PVIFA,5%,19)(PVIF,5%,1)=(万元)两种租用方式的租金现值都低于买价,而方式二的租金现值更低,所以应该采用方式二租用。7、某公司持有A、B、C三种股票构成的证券组合,三种股票所占比重分别为25%、35%和40%,其贝他系数分别为、1和2,股票的市场收益率为12%,无风险收益率为5%。计算该证券组合的风险报酬率和必要收益率证券组合的风险报酬率=(12%-5%)**25%+(12%-5%)*1*35%+(12%-5%)*2*40%=%证券组合的必要报酬率=[5%+(12%-5%)*]*25%+[5%+(12%-5%)*1]*35%+[5%+(12%-5%)*2]*40%=%(或=%+5%=%)8、某企业现有甲乙两个投资项目,期望报酬率均为25%;甲项目的标准离差为10%,乙项目的标准离差为18%,计算两个项目的标准离差率,并比较其风险大小。V甲=δ甲/K=10%÷25%=V乙=δ乙/K=18%÷25%=因此,乙项目的风险要大于甲项目的风险。9、某公司有一项付款业务,有甲乙丙三种付款方式可供选择。甲方案:现在支付30万元,一次性结清;乙方案:分5年付款,各年初的付款为6万元,丙方案首付4万元,以后每年末付款6万元,连付5年。年利率为10%。

要求:按现值计算,选择最优方案。乙方案:6*PVIFA(10%,5)*(1+10%)=6**=丙方案:4+6*PVIFA(10%,5)=应选择乙方案2某公司拟筹资10000万元,其中长期借款1000万元,年利率为6%;发行长期债券10万张,每张面值150元,发行价200元,票面利率8%,筹资费用率2%;发行优先股2000万元,年股利率10%,筹资费用率3%;以每股25元的价格发行普通股股票200万股,预计第一年每股股利为元,以后每年股利增长6%,每股支付发行费元。计算该公司的综合资本成本率(所得税税率为25%)。(1)长期借款的资本成本率=6%×(1-25%)=%(2)长期债券的资本成本率==%(3)优先股的资本成本率==%(4)普通股的资本成本率=+6%=%(5)公司的综合资本成本率=%×10%+%×20%+%×20%+%×50%=%2、某公司拟筹资1000万元,现有甲、乙两个备选方案,有关资料如下:筹资方式甲方案乙方案筹资额(万元)资本成本筹资额(万元)资本成本长期借款1509%2009%债券35010%20010%普通股50012%60012%合计10001000要求:确定该公司的最佳资本结构甲方案综合资本成本=9%×15%+10%×35%+12%×50%=%乙方案综合资本成本=9%×20%+10%×20%+12%×60%=11%甲方案综合资本成本%<乙方案综合资本成本11%,故选择甲方案。3、某公司拟追加筹资6000万元,现有A、B、C三个追加筹资方案可供选择:有关资料如下表:(单位:万元)筹资方式追加筹资方案A追加筹资方案B追加筹资方案C筹资额个别资本成本%筹资额个别资本成本%筹资额个别资本成本%长期借款60051800715006公司债券120081200815009优先股120011120011150012普通股300015180015150015合计6000——6000——6000——要求:分别测算该公司A、B、C三个追加筹资方案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并比较选择最优追加筹资方案。方案A加权平均资本成本=5%*+8%*+11%*+15%*=%方案B加权平均资本成本=7%*+8%*+11%*+15%*=%方案C加权平均资本成本=6%*+9%*+12%*+15%*=%因为方案B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最低,所以是最优追加筹资方案。4、某公司本年度打算投资8000万元于某项目,其资金来源如下:发行债券筹资2400万元,年利率10%,筹资费用率3%;发行优先股筹资1600万元,年股利率12%,筹资费用率4%;发行普通股筹资3200万元,预期每股股利2元,每股市价20元,筹资费用率4%,股利增长率5%;留存利润筹资800万元;。预计投产后每年可实现1600万元的净利润,。企业所得税率25%。判断该项投资是否可行。长期债券资本成本==%优先股资本成本==%普通股资本成本=+5%=%留用利润资本成本=+5%=15%加权平均资本成本=%*+%*+%*+15%*=%<投资报酬率20%(1600/8000)所以该项目可行。5、某公司拟筹集资本1000万元,现有甲、乙、丙三个备选方案。甲方案:按面值发行长期债券500万元,票面利率10%,筹资费用率1%;发行普通股500万元,筹资费用率5%,预计第一年股利率10%,以后每年按4%递增。乙方案:发行优先股800万元,股利率为15%,筹资费用率2%;向银行借款200万元,年利率5%。丙方案:发行普通股400万元,筹资费用率4%,预计第一年股利率12%,以后每年按5%递增;利用公司留存收益筹600万元,该公司所得税税率为25%。要求:确定该公司的最佳资本结构。甲方案:长期债券资本成本==%普通股资本成本=+4%=%Kw=%*50%+%*50%=%乙方案:优先股资本成本==%长期借款资本成本=5%(1-25%)=%Kw=%*80%+%*20%=13%丙方案:普通股资本成本=+5%=%留用利润资本成本=12%+5%=17%Kw=%*40%+17%*60%=%因为甲方案的加权资本成本最低,所以是最佳资本结构。某公司全年销售净额560万元,固定成本64万元,变动成本率40%,资本总额为500万元,债权资本比率45%,债务利率9%。计算该公司的营业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和联合杠杆系数。营业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联合杠杆系数=*=7、某公司2007年销售产品100万件,单价60元,单位变动成本40元,固定成本总额为1000万元,公司资产总额1000万元,资产负债率50%,负债平均年利息率为10%,所得税税率为25%。要求:(1)计算2007年营业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和联合杠杆系数(2)若2008年销售收入提高30%,计算2008年每股利润增长率。(1)营业杠杆系数==2财务杠杆系数==联合杠杆系数=2*=(2)每股利润增长率=*30%=63%8、某公司全年销售产品150万件,单价100元,单位变动成本60元,固定成本总额4000万元。公司负债4000万元,年利息率为10%,并须每年支付优先股利200万元,所得税率25%,计算该公司边际贡献、息税前利润总额、复合杠杆系数边际贡献=150*(100-60)=6000(万元)息税前利润=6000-4000=2000(万元)联合杠杆系数==9、某公司目前拥有资金10000万元,其中长期借款2000万元,年利率6%;普通股8000万元,上年支付的每股股利元,预计股利增长率为6%,发行价格10元,目前价格也是10元。该公司计划筹集资金6000万元,企业所得税税率25%。有两种筹资方案:方案一:增加长期借款6000万元,借款利率8%,其他条件不变。方案二:增发普通股60万股,普通股每股市价为15元。要求:(1)计算该公司筹资前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2)用比较资本成本法确定该公司最佳的资本结构。(1)筹资前资本结构:长期借款资本成本=6%(1-25%)=%普通股资本成本=+6%=%加权平均资本成本=%×20%+%×80%=%(2)采取方案一的资本结构:新增借款资本成本=8%×(1-25%)=6%加权平均资本成本=%×+6%×+%×=%(3)采取方案二的资本结构:普通股资本成本=+6%=%综合资本成本=%×+%×=%因为采取方案一的综合资本成本最低,故方案一为最佳资本结构。某公司现有资本总额500万元,全作为普通股股本,流通在外的普通股股数为100万股。为扩大经营规模,公司拟筹资500万元,现有两个方案可供选择:一、以每股市价10元发行普通股股票;二、发行利率为6%的公司债券。(1)计算两方案的每股收益无差别点(假设所得税税率25%)并作出决策;(2)计算无差别点的每股收益。(1)=EBIT=90(万元)当EBIT>90,选择债券筹资,反之则选择股票筹资。(2)无差别点的每股收益=90(1-25%)/150=(元)某公司现有普通股600万股,股本总额6000万元,公司债券3600万元。公司拟扩大筹资规模,有两备选方案:一是增发普通股300万股,每股发行价格15元;一是平价发行公司债券4500万元。若公司债券年利率8%,所得税率25%。要求:⑴计算两种筹资方案的每股利润无差别点。⑵如果该公司预计息税前利润为1800万元,对两个筹资方案作出择优决策。(1)(EBIT-3600*8%)(1-25%)/(600+300)=(EBIT-3600*8%-4500*8%)(1-25%)/600解得:EBIT=1368(万元)(2)因为预计EBIT1800万元>1368万元,所以应选择发行债券的方案12、某公司拟发行债券,债券面值为1000元,5年期,票面利率8%,每年付息一次,到期还本。若预计发行时债券市场利率为10%,债券发行费用为发行额的5%,该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0%,则该债券的资本成本为多少债券发行价格=1000×8%×PVIFA10%,5+1000×PVIF10%,5=元债券的资本成本=1000*8%*(1-30%)/*(1-5%)=%1、某企业投资100万元购入一台设备。该设备预计残值率为4%,可使用3年,折旧按直线法计算。设备投产后每年销售收入增加额分别为:100万元、200万元、150万元,每年付现成本(除折旧外的费用)增加额分别为40万元、120万元、50万元。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率为25%,要求的最低投资报酬率为10%。要求:(1)假设企业经营无其他变化,预测未来3年企业每年的税后利润。(2)计算该投资方案的净现值,并做出判断。(1)每年的折旧额:100(1-4%)÷3=32(万元)第一年增加税后利润=(100-40-32)×(1-25%)=21(万元)第二年增加税后利润=(200-120-32)×(1-25%)=36(万元)第三年增加税后利润=(150-50-32)×(1-25%)=51(万元)(2)第一年增加净现金流量=21+32=53(万元)第二年增加净现金流量=36+32=68(万元)第三年增加净现金流量=51+32+100*4%=87(万元)增加净现值=53×PVIF(10%,1)+68×PVIF(10%,2)+87×PVIF(10%,3)-100=(万元)该项目增加净现值大于零,故可行。某公司一长期投资项目各期净现金流量为:NCF0=-3000万元,NCF1=-3000万元,NCF2=0万元,第3-11年的经营净现金流量为1200万元,第十一年另还有回收额200万元。该公司的资本成本率为10%。计算:原始投资额、终结现金流量、投资回收期、净现值,并做出判断。原始投资额=3000+3000=6000(万元)终结点现金流量=1200+200=1400(万元)投资回收期=2+=7(年)净现值=-3000-3000×PVIF(10%,1)+1200×PVIFA(10%,9)×PVIF(10%,2)+200×PVIF(10%,11)=(万元)净现值大于零,故该项目可行。公司计划购入一设备,现有甲、乙两个方案可供选择。甲方案需投资100万,使用寿命为5年,直线法计提折旧,5年后设备无残值,5年中每年销售收入为50万元,每年付现成本为15万元。乙方案需投资120万元,另需垫支营运资金15万元,也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使用寿命也为5年,5年后有残值20万元,5年中每年销售收入60万元,付现成本第一年20万,以后随设备陈旧逐年增加1万元。所得税率为25%。要求:计算两方案的现金流量,该公司资本成本率10%,用净现值法作出投资决策。甲方案:年折旧==20(万元)NCF0=-100万元NCF1-5=(50-15-20)(1-25%)+20=(万元)NPV=-100+*PVIFA(10%,5)=(万元)乙方案:年折旧==20(万元)NCF0=-(120+15)=-135(万元)NCF1=(60-20-20)(1-25%)+20=35(万元)NCF2=(60-21-20)(1-25%)+20=(万元)NCF3=(60-22-20)(1-25%)+20=(万元)NCF4=(60-23-20)(1-25%)+20=(万元)NCF5=(60-24-20)(1-25%)+20+20+15=67(万元)NPV=-135+35×PVIF(10%,1)+×PVIF(10%,2)+×PVIF(10%,3)+×PVIF(10%,4)+67×PVIF(10%,5)=(万元)因为甲方案的净现值大于乙方案的净现值,故应选甲方案。某项目需投资300万元,其寿命周期为5年,5年后残值收入50万元。5年中每年净利润80万元,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资本成本10%,计算该项目的净现值并评价项目可行性。年折旧==50(万元)NCF0=-300万元NCF1-4=80+50=130(万元)NCF5=130+50=180(万元)NPV=-300+130*PVIFA(10%,5)+50*PVIF(10%,5)=(万元)>0,故方案可行。5、某公司现有两个方案,投资额均为600万元,每年的现金流量如下表,该公司的资本成本率为10%。(单位:万元)A方案B方案年次现金流入量现金流出量现金流入量现金流出量060006000125001600220001600315001600410001600510001600合计8000600080006000要求:(1)计算A、B两方案的净现值和获利指数;(2)选择最优方案并说明理由。NPVA=-6000+2500×PVIF(10%,1)+2000×PVIF(10%,2)+1500×PVIF(10%,3)+1000×PVIF(10%,4)+1000×PVIF(10%,5)=335(万元)NPVB=-6000+1600×PVIFA(10%,5)=(万元)PIA=[2500×PVIF(10%,1)+2000×PVIF(10%,2)+1500×PVIF(10%,3)+1000×PVIF(10%,4)+1000×PVIF(10%,5)]/6000=PIB=1600×PVIFA(10%,5)/6000=因为NPVA>NPVB,PIA>PIB,故甲方案优于乙方案。某公司进行一项投资,正常投资期为5年,每年投资400万元。第6-15年每年现金净流量为450万元。如果把投资期缩短为3年,每年需投资700万元。竣工投产后的项目寿命和每年现金净流量不变。资本成本为10%,假设寿命终结时无残值,无需垫支营运资金。判断应否缩短投资期。正常投资期的净现值=-400-400×PVIFA10%,4+450×PVIFA10%,10×PVIFA10%,5=-400-400×+450××=万元缩短投资期的净现值=-700-700×PVIFA10%,2+450×PVIFA10%,10×PVIFA10%,3=-700-700×+450××=万元因为缩短投资期的净现值>正常投资期的净现值,故应缩短投资期。7、某企业拟建造一项生产设备,预计建设期为1年,所需原始投资1000万元于建设起点一次投入。该设备预计使用寿命为5年,使用期满报废清理时无残值。该设备折旧方法采用平均年限法。该设备投产后每年增加净利润300万元。假定适用的行业基准折现率为10%。(10分)要求:(1)计算项目计算期内各年净现金流量。(2)计算项目净现值,并评价其财务可行性。(1)年折旧=1000/5=200(万元)NCF0=-1000万元NCF1=0NCF2-6=300+200=500(万元)(2)NPV=-1000+500(PVIFA,10%,5)(PVIF,10%,1)=723(万元)因为NPV>0,所以项目可行。8、某企业准备进行一项固定资产投资,该项目的现金流量情况如下表:单位:万元t012345合计净现金流量累计净现金流量折现净现金流量-100-100-10050-95504550190079250195195--要求:(1)计算上表中用问号表示的数值;(2)计算该项目的投资回收期;(3)计算该项目的净现值和获利指数。(1)t=2时的累计净现金流量=-95+50=-45t=3时的净现金流量=45-(-45)=90(2)投资回收期=2+45/90=(年)(3)NPV=-100+++++=(万元)PI=(++++)/100=1、某企业预计全年需要现金1000万元,现金与有价证券的转换成本为每次200元,有价证券的利息率为10%。则其最佳现金持有量、最低现金持有成本,证券的变现次数分别为多少N=(2*1000*10%)1/2=20(万元)最佳现金持有量为20万元。持有成本=200000/2*10%=10000最低现金总成本=200000/2*10%+/200000*200=20000(元)变现次数=/200000=50(次)某企业某年需要耗用甲材料400公斤,材料单位采购成本20元,单位储存成本2元,平均每次进货费用16元。求该企业存货经济批量、经济批量下的存货相关总成本、经济批量下的平均存货量及平均存货资金占用额、最优定货批次。经济批量==80(公斤)经济批量下的存货相关总成本==160(元)或=400/80*16+80/2*2=160(元)经济批量下的平均存货量=80/2=40(公斤)经济批量下的平均存货占用资金=40*2=80(元)全年最优订货批次=400/80=5(次)1某公司拟购进一批材料,合同规定的信用条件是“5/20、n/60”,如果放弃现金折扣,其资本成本为多少放弃现金折扣的资本成本=[5%/(1-5%)]*[360/(60-20)]=%某企业本年固定成本1000万元,生产一种产品,该产品单价100元,单位变动成本60元,计划销售50万件。预测本年利润为多少。R=(100-60)×50-1000=1000(万元)预计本月利润为1000万元。某企业生产A产品,单位变动成本为250元,固定成本总额为1600000元,每件售价400元。预测该产品的保本销售量和保本销售额。保本销售量==10667(件)保本销售额=10667×400=4266800(元)某企业生产某产品,目标利润850000元,产品销售单价为55元,单位变动成本为25元,固定成本总额为200000元。预测实现目标利润的目标销售量和目标销售额。目标销售量==35000(件)目标销售额=35000×55=1925000(元)【例】云达科技公司拟购置一设备,供方提出两种付款方案:(1)从现在起,每年年初支付200万元,连续支付10次,共2000万元;(2)从第5年开始,每年年初支付250万元,连续支付10次,共2500万元。假设公司的资金成本率(即最低报酬率)为10%,你认为云达科技公司应选择哪个付款方案〖解答〗该题的基本计算思路是:利用时间价值的原理,计算每一种付款方案的现值,再行比较现值的大小而决定取舍。(1)第一种付款方案是计算即付年金的现值。根据即付年金的现值的计算方法,有P0=200×[(P/A,10%,10-1)+1]=200×(+1)=(万元)(2)第一种付款方案是计算递延年金的现值。其计算方法或思路有以下几种:第1种方法:P0=250×(P/A,10%,10)×(P/S,10%,3)=250××=(万元)第2种方法:P0=250×[(P/A,10%,3+10)-(P/A,10%,3)]=250×[(万元)第3种方法:(即利用即付年金现值的计算思路进行计算)P0=250×[(P/A,10%,10-1)+1]×(P/S,10%,4)=250×[+1]×=(万元)答:该公司应选择第(2)种付款方案。【例】某企业拟以“2/10,n/30”信用条件购进一批原料(100万元)。这一信用条件意味着企业如在10天之内付款,可享受2%的现金折扣;若不享受现金折扣,货款应在30天内付清。放弃现金折扣的机会成本可按下式计算:值得一提的是,利用购货方提供了现金折扣的商业信用筹资方式筹资,实际上是一个如何确定付款时间的问题。【例】某医药公司资产总额1500万元,资产负债率为60%,负债的年均利率为10%。该公司年固定成本总额万元,全年实现税后利润万元,每年还将支付优先股股利万元,所得税税率33%。要求:(1)计算该公司息税前利润总额;(2)计算该公司的利息保障倍数、经营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复合杠杆系数。〖解〗(1)息税前利润=(1-33%)+150×60%×10%=20+9=29(2)利息保障倍数=29/9=经营杠杆系数=(29+)/29=财务杠杆系数=29/[÷(1-33%)]=复合杠杆系数=×=4.如何理解资本结构概念〖解答〗资本结构,也称财务结构,它是指企业各种资本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资本结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全部资本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不仅包括权益资本和长期债务资本,还包括短期债务资本。狭义的资本结构是指企业长期资本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包括权益资本和长期债务资本,而不包括短期债务资本。短期债务资本作为营运资本管理。5.如何理解和运用每股税后收益分析法〖解答〗在融资过程中这种每股收益的分析方法是利用“每股收益无差别点”进行的。每股税后收益无差别点,又称每股盈余无差别点或每股利润无差别点。它是指普通股每股税后收益不受筹资方式的影响的销售水平。根据每股税后无差别点,可以分析判断在什么样的销售水平下,采用何种筹资方式来安排和调整资本结构。其计算公式为:EPS1=EPS2(S1-VC1-F1-I1)(1-T)-PD1(S2-VC2-F2-I2)(1-T)-PD2-----------------------=--------------------------N1N2式中:S------销售额;VC-----变动成本总额;F------固定成本总额;I------债务利息;T------所得税率;N------流通在外的普通股股数;EBIT---息税前收益;PD-----优先股股利。在每股收益无差别点上:S1=S2则(S-VC1-F1-I1)(1-T)-PD1(S-VC2-F2-I2)(1-T)-PD2------------------------=--------------------------N1N2(EBIT-I1)(1-T)-PD1(EBIT-I2)(1-T)-PD2---------------------=--------------------------N1N2【例】四都新发公司发行在外的普通股100万股(每股面值1元),已发行10%利率的债券400万元。该公司打算为一个新的投资项目融资500万元,新项目投产后公司每年EBIT增加到200万元。现有两个方案可供选择:(1)按12%的利率发行债券;(2)按每股20元发行新股。假设公司适用所得税率为40%。要求:计算两个方案的每股盈余;计算两个方案的每股盈余无差别点的EBIT;(3)计算两个方案的财务杠杆系数;(4)判断哪个方案更好。[解](1)两个方案的每股盈余(EPS):[200-40-500×12%]×(1-40%)方案1(EPS)=------------------------------=(元/股)100[200-400×10%]×(1-40%)方案2(EPS)=---------------------------=(元/股)100+25(2)无差别点:(EBIT-40-60)×(1-40%)(EBIT-40)×(1-40%)----------------------=---------------------125EBIT=340(万元)(3)两个方案的财务杠杆系数:200财务杠杆系数(1)=--------------=2200-40-60200财务杠杆系数(2)=--------------=200-40由于方案2每股收益(元)大于方案1(元),且其财务杠杆系数()比方案1的财务杠杆系数要小。故,方案2优于方案1。3.如何计算和运用净现值法〖解答〗净现值的计算公式为:净现值(NPV)=现金流入的现值-现金流出的现值在任何情况下,净现值指标的计算都可以在现金流量表上进行,即在确定每年复利系数的基础上,分别乘以各年的净现金流量,从而计算出各年折现的净现金流量,最后求出项目计算期内折现的净现金流量的代数和,就是所求的NPV指标。净现值的计算步骤:(1)计算投资项目每年的净现金流量;(2)选用适当的折现率,将投资项目各年是折现系数通过查表确定下来;(3)将各年净现金流量乘以相应的折现系数求出现值;(4)汇总各年的净现金流量现值,得出投资项目的净现值。运用净现值法评价投资项目(方案)的评价标准:当:NPV≥0可行NPV≤0不可行投资额相同,且NPV均大于0,那么,NPV越大越好。【例】已知宏达公司拟于2003年初用自有资金购置设备一台,需一次性投产资100万元。经测算,该设备使用寿命为5年,税法亦允许按5年计提折旧;设备投入运营后每年可新增利润20万元。假定该设备按直线法折旧,预计的净残值率为5%;已知,(P/A,10/%,5)=,(P/S,10%,5)=。不考虑建设安装期和公司所得税。

要求:(1)计算使用期内各年净现金流量。

(2)计算该设备的静态投资回收期。

(3)计算该投资项目的投资利润率(ROI)。

(4)如果以10%作为折现率,计算其净现值。

〖解答〗

(1)该设备各年净现金流量测算:

NCF(0)=-100(万元)

NCF(1-4)=20+(100-5)/5=39(万元)

NCF(5)=20+(100-5)/5+5=44(万元)

(2)静态投资回收期=100/39=(年)

(3)该设备投资利润率=20/100×100%=20%

(4)该投资项目的净现值=39×+100×5%×=+=(万元)(-100)3939393939+5(100×5%残值)012345()【例】某投资项目原始投资为12000万元,当年完工投产,有效期3年,每年可获得净现金流量4600万元,则该项目的内部收益率为多少〖解〗即:原始投资=每年净现金流量×年金现值系数12000=4600×(P/A,i,3)(P/A,i,3)=12000÷4600=查表,采用内插法得:3.如何进行信用期间的决策〖解答〗信用期间是指企业对外提供商品或劳务时允许顾客延期付款的时间界限。信用期间决策思路:主要是分析改变现行信用期对收益(收入和成本)的影响。信用期过短------会使销售下降,有关费用也下降;信用期过长------会使销售上升,有关费用也上升。信用期间决策:盲目放宽信用期,由增加销售所得的收益可能会被增长的费用所抵消,甚至造成利润减少。因此,应慎重决策。【例】天达电器公司现在采用30天按发票金额付款的信用政策,拟将信用期放宽至60天,仍按发票金额付款即不给折扣,该公司投资的最低报酬率为15%,其他有关数据见下表。30天60天销售量(件)100000120000销售额(元)(单价5元)500000600000销售成本(元)变动成本(每件4元)400000480000固定成本(元)5000050000毛利(元)5000070000可能发生的收张费用(元)30004000可能发生的坏帐损失(元)50009000〖解〗分析思路:先计算放宽信用期得到的收益,然后计算增加的成本,最后根据两者比较的结果作出判断。(1)收益的增加销售量的增加×单位边际贡献=(120000-100000)×(5-4)=20000(元)(2)应收帐款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机会成本)增加:应收帐款应计利息=应收帐款占用资金×资本成本应收帐款占用资金=应收帐款平均余额×变动成本率应收帐款平均余额=日(平均)销售额×平均收现期50000040000030天信用期应计利息=----------×30×-----------×15%=5000(元)36050000060000048000060天信用期应计利息=----------×60×-----------×15%=12000(元)360600000应计利息增加=12000-5000=7000(元)(3)收帐费用和坏帐损失增加:收帐费用增加=4000-3000=1000(元)坏帐损失增加=9000-5000=4000(元)(4)改变信用期的净损益收益增加-成本费用增加20000-(7000+1000+4000)=8000(元)(这里是净收益)故,可以作出决策:由于增加的收益大于成本增加,应采用60天的信用期。※应收帐款占用资金,即维持赊销业务所占用的资金,也叫实际占用资金。※应收帐款占用资金=应收帐款平均余额×变动成本率(这是一种观点。这里是假设企业的成本水平保持不变,即单位变动成本不变,固定成本总额不变。因此,随着赊销业务的扩大,只有变动成本随之上升。)【例】新华发展公司生产B产品的生产能力是29900件,超过此限需立即增加固定成本57500元。产品单价143.75元,单位变动成本89.12元。该公司拟定的信用条件及相应销售量预测值和其他有关资料如下表:信用条件销售量预测值(件)收账费用预测(元)坏账损失(元)N/302/10,N/305/10,N/308/10,N/302156225875287503012571807180718071807180690048003000如果每一个顾客都要求折扣,该公司应采用哪种现金折扣〖解析〗直接计算利润额并比较其大小:N/30:21562×(143.75-89.12)-7180-7180=1163572元2/10,N/30:25875×[143.75×(1-2%)-89.12]-7180-6900=1325080.6元5/10,N/30:28750×[143.75×(1-5%)-89.12]-7180-4800=1351991.8元8/10,N/30:30125×[143.75×(1-8%)-89.12]-7180-3000-57500=714111.25元从以上计算结果来看,该公司应选择(3)。【例】A公司在2003年1月1日平价发行每张面值1000元、期限5年、票面利率为10%的新债券,每年末付息。要求:(1)2003年1月1日(平价)购入该债券的到期收益率是多少(2)如果2007年1月1日的市场利率下降到8%,那么此时该债券的价值是多少(3)如果2007年1月1日的市价为920元,此时购买该债券的到期收益率是多少(4)如果2005年1月1日的市场利率为12%,债券市价为989元,你是否购买〖解答〗(1)债券到期的收益率是指购进债券后,一直持有该债券至到期日可获得的收益率。平价购入,到期收益率与票面利率相同,即为10%(2)V=100×(P/S,8%,1)+1000×(P/S,8%,1)=1019元i=0.19565=19.57%(4)V=100×(P/A,12%,3)+1000×(P/S,12%,3)=952元由于952元<989元,故不买。10.星星公司拟投资A项目,预计最初需要投资7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600万元,垫支营运资金100万元,当年便开始经营,估计项目寿命期为5年,该项目在寿命期内每年能产生200万元的营业现金净流量,除此之外,项目结果后初期所点知的100万元营运资金可以金额收回,可收回的固定投资净残值为20万元。不考虑所得税的影响。要求(1)若不考虑时间价值,请计算该项目的静态投资回收期;(2)若公司要求该项目的必要报酬率为15%,请以净现值法判断该项目是否可行;(3)用逐步测试法近似计算该投资项目的内含报酬率。答案:(1)静态投资回收期(PP)=原始投资/每年现金净流量=700/200=年;(2)净现值NPV=所以NPV=200×(P/A,15%,5)+(100+20)×(P/F,15%,5)-700≈200×+120×≈该项目可行;(3)取K=16%,NPV=;取K=18%,NPV=内含报酬率IRR=16%+[*(18%-16%)]÷[+]=%。11.某企业面临A、B两个投资方案的选择。A方案:需要最初投资300000元,每年可以获得现金收入140000元,每年的付现成本为40000元;B方案:需要最初投资400000元,每年可获得现金收入190000元,付现成本第一年为48000元,以后将逐年增加修理费6000元。假设两个投资项目的寿命期均为5年,最初投资全部构成固定资产,并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到期无残值。设该公司所得税税率为25%,要求的最低报酬率为12%。要求:(1)分别计算两个方案的每年营业现金净流量;(2)分别计算两个投资方案的净现值和获利能力指数,并对其可行性做出判断;(3)根据(2)的计算结果对上述方案的优劣做出简要评价。答案:(1)A方案现金流量分析:每月产日的营业现金净流量:营业收入-付现成本-所得税=()×25%=90000元;B方案的每年营业现金净流量如下表(单位:元):年份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第五年现金收入190000190000190000190000190000付现成本4800054000600006600072000年折旧8000080000800008000080000税前利润6200056000500004400038000所得税155001400012500110009500净利润4650042000375003300028500现金净流量126500122000117500113000108500(2)A方案的净现值=135000×(P/A,12%,5)-300000≈135000×≈24432元;获利能力指数(PI)A=1350000×(P/%,5)/30000=;净现值大于0该方案可行。B方案的净现值[186500/(1+12%)+288500/(1+12%)^2+386000/(1+12%)^3+479000/(1+12%)^4+567500/(1+12%)^5]-400000=元;获利能力指数(PI)B=;该方案可行。(3)从净现值的绝对数值看,B方案的净现值高于A方案,但B方案的投资额也大于A方案。因此,在各方案投资额的不同情况下,单纯看净现值的绝对量并不能做出正确的评价.所以净现值率A=30)*100%=%,净现值率B=(40)*100%=%

所以应选择方案B12.现有两个互相排斥的投资方案:甲方案和乙方案,其现金流量分布如下表(单位:元)。年份方案012345甲方案-500001700017000170001700017000乙方案-5000010005000200003800040000(1).假设贴现率为18%,计算甲、乙方案的净现值,并按照净现值的大小对这两个项目作出评价;(2)计算甲、乙方案的内含报酬率,并按照内含报酬率的高低对这两个项目作出评价;(3)假设贴现率为20%,再计算甲、乙方案的净现值,结果与(1)一致吗(4)是否存在这样的一个贴现率数值,使得上述甲、乙两个方案的净现值相等。答案:(1)NPV(甲)=17000*(P/A,18%,5)-50000=17000*≈(元);NPV(乙)=1000/(1

+18%)+5000/(1+18%)^2+20000/(1+18%)^3+38000/(1+18)^4+40000/(1+18%)^5-50000≈++++≈≈(元),两方案净现值均大于0,两方案都可行。在初始投资额相同的情况下,乙方案的净现值大于甲方案,因此乙方案优于甲方案。(2)当贴现率取18&时,A,B两方案的净现值分别为万元和万元,说明两个方案的内含报酬率大雨18%,提高贴现率,取19%进行测试,(P/A,19%,5)=,计算得到A方案的净现值为,B方案净现值为,说明两方案内含报酬率大于19%,提高贴现率,取20%进行测试,计算得到A方案的净现值为,B方案净现值为;说明两方案内含报酬率大于20%,提高贴现率,取21%进行测试,(P/A,21%,5)=,计算得到A方案的净现值为,B方案的净现值为(以上A为甲,B为乙),所以IRR(甲)≈20%++*(21%-20%)≈%,IRR(乙)≈20%++*(21%-20%)≈%,甲乙两方案的内含报酬率均大于贴现率,投资项目可以活的高于期望的收益,该投资可行。(3)假设贴现率为20%,NVP(甲)=17000*(P/A,20%,5)-50000≈(万元),NVP(乙)=1000/(1+20%)+5000/(1+20%)^2+20000/(1+20%)^3+38000/(1+20%)^4+40000/(1+20%)^5-50000≈(万元),所以结果与(1)不一致(4)需哦那个题(2)看出甲,乙方案净现值相差最小时,贴现率为19%,所以存在。在18%到20%之间,存在一个贴现率数值,使得甲、乙方案的净现值相等。

13.娃娃食品有限公司拟装置一台新设置,其寿命为5年,有购买和租赁两种方式。若购买,其购买方式价格为162000元,期满报废时有残值12000元,每年维修费为3000元,采用直线法进行折旧;若租赁,每年需支付租金39000元,5年后设备归还出租方。已知该公司要求的报酬率为12%,所得税为税率为25%。要求:试为娃娃食品公司关于设备购买或租赁做出决策分析。答:购买决策分析:

每年税后费用:3000*(1+25%)=3750(元),每年的折旧额:162000/5=32400(元),每年生产的营业现金净流量:3750+32400=36150(元),NVP(购)=36150*(P/A,12%,5)-12000*(P/F,12%,5)+162000≈(万元),租赁决策分析:NVP(租)=390000*(1+25%)*5-390000*(P/A,12%,5)≈万元,所以选租赁方式。租赁方案现金流出量现值=105440元;购置方案的现金流出量现值=138969元。因此,租赁更为合算。15.羽信有限公司预计2011年现金支出金额为2500000元,公司资本成本为8%,现金与有价证劵的转换成本为250元/次,且该公司每年现金收支情况比较稳定,试运用存货模式计算最佳现金持有量及在该持有量下与现金持有量相关的总成本。答案:最佳现金持有量=125000元;机会成本=KQ/2=8%×12500/2=5000元转换成本=TD/Q=2500000×250/125000=5000元总成本=5000+5000=10000元。16.已知林风塑料制品公司A种材料的年耗用量为540吨,每订购一次的订货成本为1500元,每吨A材料年变动储存成本为800元。请为该公司下列存货控制问题进行计算(1)在不考虑短缺成本的前提下,该企业每次订购该种材料的批量为多少时,订货成本和变动储存成本之和最低最低总成本为多少(2)假设供应商规定:一次采购A种材料达到或超过60吨,可以享受2%的商业折扣。则林风公司从降低总成本(含采购成本)考虑,是否应该提高进货批量而享受商业折扣(3)假如A种材料为陆续供应和使用,平均每日需用量为吨,每天的送货量为5吨。试计算该情况下A材料的经济订货批量及在此批量下与批量有关的的最低总成本。,,,,,,,,答案:(1)经济订货量=45吨;最低成本=36000元。K=1500D=540Kc-800(2)假设采购单位成本为10元,(1)按照经济订货批量采购时的总成本,总成本=1年需要量*采购单位+经济订货量的存货变动的总成本=540*10+TC(Q*)=4410001(元);①一次采购A总材料达到或超过500吨,采购成本=5292+27750=33042(元)每次购买600吨时的总成本=434400元,应提高进货批量到每次600吨,而享受商业折扣,这样的总成本更低。(3)经济订货量Q*=√(((2*1500*540)/800)*(5/)≈(元)=√((2KD/KC)*(ρ/p-d));最低成本T(Q*)=√(2KD*KC*(1-d/p))=√(2*1500*540*800*(5))≈(元)3.假设A公司只生产一种甲产品,有关资料如下:(1)2010年甲产品的销售量为万件,单位售价为每件500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每件3500元,固定成本总额(不含利息费用)为600万元。(2)2010年年末发行在外普通股3000万股(每股面值为1元),股东权益总额为15000万元,普通股的资本成本为12%;长期负债为10000万元,长期负债的平均年利率为10%,规定每年支付利息。假设公司没有流动负债。(3)假设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要求:(1)根据2010年的数据计算该公司的经营杠杆度、财务杠杆度和每股收益。(2)计算该公司2010年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3)欲使该公司2011年的每股收益比上年增加30%,则该公司2011年的息税前利润应比上年增加百分之几(计算时假设2011年经营甲产品的单位售价、单位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总额将保持2010年的水平)

解:(1)经营杠杆度=(p-v)Q/[(p-v)Q-F]=M/(M-F)=(5000-3500)×[(5000-3500)]=3600/3000=;财务杠杆度=(M-F)/(M-F-I)=3000/(3000-1000×10%)=;每股收益[(M-F-I)×(1-T)]/N=元。(2)加权平均资本成本Kw=[1500×12%+10000×10%×(1-25%)]/(1500+10000)=%。(3)2011年的息税前利润为X[(X-1000,0000)×(1-25%)]/3000,0000=×(1+3%)X=3600(3600/3000-1)×100%=20%应比上年增加20%。二、某企业只生产和销售A产品,固定经营成本为10000元,假定该企业2005年度A产品销售量为10000件,每件售价为5元,单位变动成本率为60%;按市场预测,2006年A产品的销售数量将增长20%。(1)计算2005年该企业的边际贡献总额。(2)计算2005年该企业的息税前利润。(3)计算销售量为10000件时的经营杠杆系数。(4)计算2006年息税前利润增长率。(5)假定企业2005年发生负债利息5000元且无优先股股息,计算2005年的复合杠杆系数。(1)2005年企业的边际贡献总额=S-V=10000×(5-5×6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