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教案) 高一历史 课件(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1页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教案) 高一历史 课件(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2页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教案) 高一历史 课件(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3页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教案) 高一历史 课件(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4页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教案) 高一历史 课件(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程教案课程教案科目历史授课班级授课教师课时安排1课时授课题目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教学准备教学目标:通过了解秦朝的统一业绩和汉朝削藩、开疆扩土、尊崇儒术等举措,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及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通过了解秦汉时期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秦朝崩溃和两汉衰亡的原因。重点难点:重点:西汉巩固统一的措施难点:董仲舒的新儒学教学内容:【导入】视频京剧《霸王别姬》大家应该都知道这一京剧片段讲的是什么吧?秦末楚汉战争中,刘邦击败项羽获得了最后的胜利,项羽乌江自刎走完了他悲壮的一生。一、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1.西汉的建立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然而,新的国家建立了接下来的问题也出现了,我们一起来看看,西汉建立初年的社会情况。材料一:“天下既定,民亡盖藏,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汉书﹒食货志》材料二:“民失作业,而大饥饿。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汉书﹒食货志》阅读材料我们可以知道此时的西汉经济凋敝,国贫民弱。面对这样的处境我们改如何?2.汉初的统治汉初的统治者针对当时的状况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在思想上无为而治,与民休息(黄老之学)【补充】始于战国,盛于西汉,假托皇帝和老子的思想,实为道家和法家思想相结合,兼采阴阳、儒、墨等学派的观点而成。在长期动乱后亟需保养民力。同样,我们这里讲的无味是积极的无为,而不是什么都不做。经济上鼓励农业,轻徭薄赋提倡节俭,出现了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个“治世”局面,汉王朝的物质基础大大增加,稳定了封建统治秩序。政治上,西汉初年的各种制度基本沿袭秦朝,史称汉承秦制,汉承秦制并非完全照搬秦朝的制度并有所损益变化,如郡国并行制和刺史制就是汉代的创新。汉初统治者积极吸取历史教训,他认为西周灭亡的原因在于分封制,秦朝灭亡的原因是郡县制,所以他决定同时采用郡县制与分封制。思考:郡国并行制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A、缓和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稳定社会秩序。B、消极:王国问题的出现二、西汉的强盛时间来到了武帝时期,文景之治的休养生息为武帝时期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此时的武帝不再拘束于无为,他想要有为,但是此时王国问题,匈奴问题仍然困扰着这个新生的王朝。针对这些问题,武帝采取哪些措施?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打击地方势力颁布推恩令“众建诸侯而少其力”成功削弱诸侯权力,这项制度即迎合了汉武帝巩固统治的需要,又可以尽量避免诸侯王的武装反抗;任用酷吏强化地方监察采取刺史制度,刺史负责辖区内对郡级官员以及子弟和豪强势力进行巡视监察。为了加强君主专制,武帝重用身边的的近臣参与重大问题决策,以削弱相权,这些受皇帝宠幸的近臣便形成了所谓中朝或内朝,与以丞相为首的中央政府外朝相对应。中朝官员直接秉承皇帝的旨意掌握实权,有利于皇权的加强,中朝实际上成为一个决策机构,分割了丞相的权利。国家统一社会安定,原本的军功爵度不再适应社会的需要。一个庞大的国家机构需要大量的人员来运作,武帝在政府官员的选拔上采用的是察举制。各郡国每年向国家推荐人才,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官僚队伍的需要。察举当然不是无条件的,他的标准是——孝廉。试想一下:察举制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影响:选拔人才,东汉后期为豪强地主所垄断,助长了其势力。经济上,改革币制,将铸币权收归中央将货币统一为五铢钱,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增强中央财政收入;政府垄断盐、铁的生产实行盐铁官营和专卖中央政府控制了国家经济命脉诸侯和地方失去了势力膨胀的经济基础;均输平准;重税抑商。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管控,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从经济上巩固国家大一统。武帝在巩固边疆的基础上积极开拓疆域,任用卫青霍去病为将,控制了阴山以南和河西走廊大片区域,在河西走廊设立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派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中西文化交通道路,这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60B.C.在乌垒城设置西域都护府西域都护府的设立,标志着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于中央政府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时加强对东南沿海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控制。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得到巩固加强。【注意】秦汉时期匈奴与汉族政权之间的战争是中华民族内部民族之间的战争,不存在侵略与非侵略之分。秦汉时期对匈奴的战争具有反掠夺反奴役的性质。汉初的无为思想已不符合社会发展的潮流,志存高远的武帝也想积极有为,于是新的治国思想出现了。\t"/item/%E8%91%A3%E4%BB%B2%E8%88%92/_blank"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汉武帝下诏征求治国方略,董仲舒带着他的新儒学出现在了武帝的面前。为了迎合统治者的需求阅读教材史料阅读部分总结一下董仲舒独尊儒术的理由:思想统一才能维持政治统一与稳定。针对汉武帝的有为要求,董仲舒说春秋大一统,这一思想有利于巩固统一,反映了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对我们今天也有实际意义。针对君主专制,董仲舒又说天人感应,天人合一,他说君主的权力是上天授予的,但是上天又会对君主的行为进行监督。如果君主勤政爱民那么上天就会降下祥瑞奖励他,如果天下动荡,疾病、灾害频发那么这是上天在对君主做出警告,这就是天人合一。这一思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君主权力的膨胀。对于人际关系,董仲舒提出三纲五常,三纲分别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强调等级尊卑关系。五常则是“仁义礼智信”。对于三纲五常我们要辩证的来看五常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三纲“充满封建意识应当摒弃同时设五经博士,儒学独尊地位确立此后,儒学成为我国封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注意】是主流意识形态也是正统思想,它会受到冲击但是地位不会改变。思考:秦、汉巩固统一措施的比较由这个表里的内容和我们所学知识大家一起分析一下秦汉统治特征?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对外交往频繁,民族融合加强;统治者重视教育。三、东汉的兴衰1.王莽政权材料:《廿二史札记》:“成帝柔仁,专任王氏,而国祚遂移。”《汉书∙食货制》:“富人藏钱满室,多规良田,以末致之,以本守之,兼并豪党之徒以武断于乡曲……民人散亡。”西汉末年外戚干政,政治黑暗,土地兼并,赋税沉重,流民问题,社会动荡社会动荡不安,在公元9年外戚王莽篡权建立新朝。王莽针对西汉后期的社会矛盾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试图挽救社会危机,但措施不切实际,反而使社会矛盾更加激化。在统治末年,出现严重的旱灾和蝗灾,引发农民大起义。23年,因绿林军攻入长安,政权被推翻。王莽改制是一场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很可惜王莽失败了。25年,西汉宗室刘秀(汉光武帝)重建汉朝,不久定都洛阳,史称东汉。推行一系列措施,实现“光武中兴”:东汉政治很有特点外戚与宦官在这一时期的政治舞台上十分活跃,接下来请大家看材料试着分析外戚与宦官交替执政的原因。(外戚宦官交替执政的根源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外戚与宦官的权利归根结底来自于皇权,是皇权的异化,他们本身是不具有权利的,这里需要大家特别注意。(东汉豪强地主南阳樊氏)治田殖至三百顷。广起庐舍,高楼连阁,波陂灌注,竹木成林,六畜放牧,鱼蠃梨果,檀棘桑麻,闭门成市,兵弩器械,资至百万……——司马彪《续汉书》东汉时期的经济也十分有特点,我们把这样的经济形式称之为庄园。庄园在经济上自给自足规模大;政治上影响地方政权;军事上有私人武装和军事设施;土地兼并严重,于是豪强地主强大,阶级矛盾日益突出,黄巾起义随之爆发。184年,黄巾起义爆发后,朝廷束手无策,各地豪强纷纷起兵,以镇压起义为名,行争权夺利之实,终于演变为一场军阀大混战。地方混乱割据,军阀拥兵自重,东汉政权名存实亡接下来我们看看两汉时期的文化与科技发展四、两汉文化(简单介绍,不过多讲解注意地位)【注意】蔡伦改进造纸术≠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