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轻松松养脾胃课件_第1页
轻轻松松养脾胃课件_第2页
轻轻松松养脾胃课件_第3页
轻轻松松养脾胃课件_第4页
轻轻松松养脾胃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轻轻松松养脾胃成都肛肠专科医院中医康复科汤漫轻轻松松养脾胃成都肛肠专科医院中医养生之道

中医养生之道的理论溯源于两千年前西汉时期《黄帝内经》奠基于周秦时期,历经数朝沧桑千载和历代医家、道家、佛家、阴阳家、兵家和儒家等荟萃于当时数家养生大师;将上工治未病养生之涵义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挖掘论证,渐至形成了完整系统的中医“治未病”独特的养生理论;至今对我国卫生医疗、防疫、养生保健、抗衰老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成为医学文化领域及全球卫生领域的一颗璀璨明珠。中医养生之道中医养生之道的理论溯源于两千年前西汉时期2脾胃是五脏生理活动的中心藏象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脾脏为藏象学说中的重要脏器,是肝、心、肺、肾四脏生理活动的中心。

脾胃是五脏生理活动的中心藏象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3脾胃是五脏生理活动的中心

鉴于脾脏在五脏及整个人体中的重要作用,后世医家在脾胃藏象学说的基础上形成继内经“阴阳五行学说”、“脏腑学说”、“气血津液学说”、“精气学说”、“仲景伤寒学”、“温病学说”等之后的有关独个脏器的学说—

“脾胃学说”。

脾胃是五脏生理活动的中心鉴于脾脏在五脏及整个人体中的重4脾胃是五脏生理活动的中心藏象理论中所指的脾脏与解剖所见之脾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中医之脾脏包括脾胃在内的相当于西医除肝、胆外整个消化系统器官。脾胃是五脏生理活动的中心藏象理论中所指的脾脏与解剖所见之脾是5脾胃是五脏生理活动的中心如《素问·太阴阳明论》日:“脾与胃以膜相连耳,而能为之行其津液”;《灵枢·本输篇》说:“大肠、小肠,皆属于胃,是足阳明也”;《素问·六节藏象论》云:“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通于土气”,故此建立起脾胃藏象体系,也为后世脾胃论的兴起、发展奠定了基石。脾胃是五脏生理活动的中心如《素问·太阴阳明论》日:“脾与胃6“脾胃病因”1.饮食不节:“夫饮食不节则伤胃,胃病则气短精神少……胃既病则脾无所受……故亦从而脾病焉。”《素问·痹论》:“饮食自倍,肠胃乃伤。”2.劳役过度:“形体劳役则伤脾,病脾则怠惰嗜卧,四肢不收,大便泄泻,脾既病则其胃不能独行津液,故亦从而病焉。”“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脾胃病因”1.饮食不节:“夫饮食不节则伤胃,胃病则气短精7“脾胃病因”3.情志所伤:”喜怒忧恐,损耗元气,资助心火。火与元气不两立,火胜则乘土位,此所以病也。”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思伤脾。”《灵枢·本神》:“脾愁忧而不解则伤意,意伤则乱,四肢不举,毛悴色夭死于春。“4.外感时邪:“肠胃为市,无物不受,无物不入,若风寒暑湿燥一气偏胜,亦能伤脾损胃。”《灵枢·师传》:“胃中热,则消谷,令人悬心善饥,脐以上皮热;胃中寒,则腹胀。”“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脾胃病因”3.情志所伤:”喜怒忧恐,损耗元气,资助心火。火8脾胃好不好看这六现象1、腹泻多虚寒

便秘因胃热

脾胃不好,食物不能充分消化,很多半成品会渗入血液,流向全身各处,成为三浊(浊气、浊水、宿便)的重要来源2、肌肉松弛或赘肉多是脾弱《黄帝内经》说:“脾主一身之肌肉。脾胃好不好看这六现象1、腹泻多虚寒

便秘因胃热

脾胃不好9脾胃好不好看这六现象3、嘴唇脱皮说明脾气亏虚“脾开窍于唇”,说明脾在体表的代表器官是口唇,从口唇的色泽、形态可以反映出脾的功能如何。如果脾气健运,营养良好,则口唇红润有光泽,肌肤弹性良好;如果脾气亏虚,营养不良,则口唇淡白不泽,甚至萎黄。脾胃好不好看这六现象3、嘴唇脱皮说明脾气亏虚10脾胃好不好看这六现象4、酒糟鼻多半脾虚胃热

鼻尖属脾经,鼻为血脉聚集之处,而脾脏具有统率血、化生血的功能,因此脾的统血、生血功能可以影响鼻的生理功能。5、眼袋透露脾胃血气浑浊

胃经是血气很充沛的一条经络,而眼袋的地方正是胃经的起始点,比较容易沉淀浊物所以熬夜的人常会有黑眼圈,这正是血气浑浊的体现6、两颊长痘是胃经气血上逆

脸上两颊容易长痘痘的地方正是胃经经过的地方。痘痘多,通常是胃经气血上逆,湿浊渗出面部皮肤的结果。脾胃好不好看这六现象4、酒糟鼻多半脾虚胃热11如何保养我们的脾胃饮食要有节度,过分的肥甘厚味,或过饥过饱,食无定时,都会伤及脾胃,脾胃一伤,则诸病丛生。中医素有脾胃为后天之本一说,因此必须注意饮食有节,保护脾胃之气。即便有病,亦宜以食疗之。食疗不愈,然后用药,总以不妨脏腑为贵。如何保养我们的脾胃饮食要有节度,过分的肥甘厚味,或过饥过饱,12如何保养我们的脾胃所以“善治病者不如善慎疾,善治药者不如善治食。”脾胃是人的后天之本,营养物质的消化呼收,气血的化生,有赖脾胃的运化功能,故有“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之说。许多高龄老人的饮食习惯证明,饮食清淡、适时适量是重要因素。如何保养我们的脾胃所以“善治病者不如善慎疾,善治药者不如善治13饮食是人类生存和保持健康的必要条件,但是饮食不节会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使气机紊乱或正气损伤,产生疾病。古人云:“勿以脾胃热冷物,勿以脾胃软硬物,勿以脾胃熟生物。”饮食是人类生存和保持健康的必要条件,但是饮食不节会影响人体的14脾胃为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有升清降浊的效用。冷物、硬物、生物皆可影响其转输的顺畅,不畅或流泻不止皆可滞而为病。饮食养生首先要做到饮食有节,饮食有节是指饮食要定时定量。脾胃为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有升清降浊的效用。15饮食要定时《吕氏春秋·季春纪·尽数》日“食能以时,身必无灾”。有规律地定时进食,可以保证人体消化吸收过程有节奏地进行活动,使脾胃功能协调配合,有张有弛,维持平衡状态。《灵枢·平人绝谷》说:“胃满则肠虚,肠满则胃虚,更虚更满,故气得上下,五脏安定,血脉和利,精神乃居”。指出只有定时进食,使胃肠保持更虚更满的功能活动,才能使胃肠之气上下通畅,保证食物的消化及营养物质的摄取和输布正常进行。饮食要定时《吕氏春秋·季春纪·尽数》日“食能以时,身必无灾”16饮食要定时我国传统的饮食习惯是一日早、中、晚三餐,《养病庸言·六务》说:“早餐必在寅卯之间,中餐必在午前,晚餐必在戌前,此精其时也”。经现代研究证明,早上7点前后、中午12点前后及晚上6点前后,这三个时间内人体的消化功能特别活跃。所以经常有规律地定时进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于胃肠的消化吸收功能是大有裨益的。另外,由于老年人脾胃功能薄弱,也可少食多餐,如《寿亲养老新书·饮食调治》说:“尊年之人,不可顿饱,但频频与食,使脾胃易化,谷气长存。”饮食要定时我国传统的饮食习惯是一日早、中、晚三餐,17饮食要定量中医学认为,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依赖水谷精微所化生的,若饥而不能食,渴而不得饮,气血生化无源,脏腑组织失其濡养,则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如《灵枢·五味》说:“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反之,饮食过量,或经常摄入过多的食物,或在短时间内突然进食大量的食物,超越了脾胃正常的消化能力,亦可加重脾胃负担,损伤脾胃功能,使食物积滞于胃肠,不能及时消化,变生他病。故《素问·痹论》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饮食要定量中医学认为,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依赖水谷精18饮食要定量《素问·五常政大论》说:“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其次,要合理搭配饮食。孙思邈《千金要方·食治·序论》说:“安身之本,必资于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是故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血气”。《黄帝内经》早在2千年前就为人们设计了一张合理的食谱。《素问·脏气法时论》云:“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这个食谱主次搭配合理,营养均衡,人体维持生命活动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都具备。饮食要定量《素问·五常政大论》说:“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19

1993年,我国营养学家根据美国“食物金字塔”,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中国居民食物金字塔雏型,内容大致有8条: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每天吃奶类、豆类或其制品;经常吃适量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食量与体力活动相适应,保持适宜体重;吃清淡少盐的膳食;饮酒应适量;吃清洁卫生、不变质的食物。1993年,我国营养学家根据美国“食物金字塔”,结合20常见食物的寒热属性及功效常见食物的寒热属性及功效21轻轻松松养脾胃课件22轻轻松松养脾胃课件23轻轻松松养脾胃课件24轻轻松松养脾胃课件25轻轻松松养脾胃课件26轻轻松松养脾胃课件27轻轻松松养脾胃课件28轻轻松松养脾胃课件29脾胃健则阳气足脾胃衰则阳气虚

我们改变不了气象,但可以适寒温;我们改变不了食物属性,但应知道什么可以吃,什么不能吃。脾胃健则阳气足30我们能为您做的:1、为您制定短期的治疗计划包括:静脉输液、口服药物、中药调理。2、为您制定长期的疗养计划,让您远离亚健康的困扰包括:健康咨询、定期健康讲座、教授养生技巧3、定期调养身体包括:我科的中医外治方法我们能为您做的:1、为您制定短期的治疗计划31您可以选择的中医外治方法1、封穴治疗这是一种长效穴位刺激、疗效持久的治疗。2、针刺运动疗法“小小银针治百病”3、灸法灸盒灸、灸罐灸、隔姜灸4、拔罐疗法定罐、走罐、循经闪罐您可以选择的中医外治方法1、封穴治疗325、刺络放血疗法针对腰膝疼痛、顽固性疼痛、顽固性呃逆等疾病,选择此疗法。6、穴位注射(水针疗法)选择黄芪、丹参、红花、川芎、维生素B1、维生素B12等药物进行穴位注射,改善体质,治疗疾病。7、中药熏洗可以改善循环、活血化瘀、调整体质8、中药热奄包针对局部疼痛,“通则不痛”,中药热奄包采取中药作用+温热温通作用,缓解疼痛9.穴位贴敷治疗这是一种穴位刺激+药物吸收双重功效的治疗。10、其他外治方法我们还有很多其他的外治方法,供您选择5、刺络放血疗法33谢谢

与成肛做朋友您获得的不只是健康谢谢与成肛做朋友34轻轻松松养脾胃成都肛肠专科医院中医康复科汤漫轻轻松松养脾胃成都肛肠专科医院中医养生之道

中医养生之道的理论溯源于两千年前西汉时期《黄帝内经》奠基于周秦时期,历经数朝沧桑千载和历代医家、道家、佛家、阴阳家、兵家和儒家等荟萃于当时数家养生大师;将上工治未病养生之涵义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挖掘论证,渐至形成了完整系统的中医“治未病”独特的养生理论;至今对我国卫生医疗、防疫、养生保健、抗衰老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成为医学文化领域及全球卫生领域的一颗璀璨明珠。中医养生之道中医养生之道的理论溯源于两千年前西汉时期36脾胃是五脏生理活动的中心藏象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脾脏为藏象学说中的重要脏器,是肝、心、肺、肾四脏生理活动的中心。

脾胃是五脏生理活动的中心藏象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37脾胃是五脏生理活动的中心

鉴于脾脏在五脏及整个人体中的重要作用,后世医家在脾胃藏象学说的基础上形成继内经“阴阳五行学说”、“脏腑学说”、“气血津液学说”、“精气学说”、“仲景伤寒学”、“温病学说”等之后的有关独个脏器的学说—

“脾胃学说”。

脾胃是五脏生理活动的中心鉴于脾脏在五脏及整个人体中的重38脾胃是五脏生理活动的中心藏象理论中所指的脾脏与解剖所见之脾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中医之脾脏包括脾胃在内的相当于西医除肝、胆外整个消化系统器官。脾胃是五脏生理活动的中心藏象理论中所指的脾脏与解剖所见之脾是39脾胃是五脏生理活动的中心如《素问·太阴阳明论》日:“脾与胃以膜相连耳,而能为之行其津液”;《灵枢·本输篇》说:“大肠、小肠,皆属于胃,是足阳明也”;《素问·六节藏象论》云:“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通于土气”,故此建立起脾胃藏象体系,也为后世脾胃论的兴起、发展奠定了基石。脾胃是五脏生理活动的中心如《素问·太阴阳明论》日:“脾与胃40“脾胃病因”1.饮食不节:“夫饮食不节则伤胃,胃病则气短精神少……胃既病则脾无所受……故亦从而脾病焉。”《素问·痹论》:“饮食自倍,肠胃乃伤。”2.劳役过度:“形体劳役则伤脾,病脾则怠惰嗜卧,四肢不收,大便泄泻,脾既病则其胃不能独行津液,故亦从而病焉。”“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脾胃病因”1.饮食不节:“夫饮食不节则伤胃,胃病则气短精41“脾胃病因”3.情志所伤:”喜怒忧恐,损耗元气,资助心火。火与元气不两立,火胜则乘土位,此所以病也。”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思伤脾。”《灵枢·本神》:“脾愁忧而不解则伤意,意伤则乱,四肢不举,毛悴色夭死于春。“4.外感时邪:“肠胃为市,无物不受,无物不入,若风寒暑湿燥一气偏胜,亦能伤脾损胃。”《灵枢·师传》:“胃中热,则消谷,令人悬心善饥,脐以上皮热;胃中寒,则腹胀。”“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脾胃病因”3.情志所伤:”喜怒忧恐,损耗元气,资助心火。火42脾胃好不好看这六现象1、腹泻多虚寒

便秘因胃热

脾胃不好,食物不能充分消化,很多半成品会渗入血液,流向全身各处,成为三浊(浊气、浊水、宿便)的重要来源2、肌肉松弛或赘肉多是脾弱《黄帝内经》说:“脾主一身之肌肉。脾胃好不好看这六现象1、腹泻多虚寒

便秘因胃热

脾胃不好43脾胃好不好看这六现象3、嘴唇脱皮说明脾气亏虚“脾开窍于唇”,说明脾在体表的代表器官是口唇,从口唇的色泽、形态可以反映出脾的功能如何。如果脾气健运,营养良好,则口唇红润有光泽,肌肤弹性良好;如果脾气亏虚,营养不良,则口唇淡白不泽,甚至萎黄。脾胃好不好看这六现象3、嘴唇脱皮说明脾气亏虚44脾胃好不好看这六现象4、酒糟鼻多半脾虚胃热

鼻尖属脾经,鼻为血脉聚集之处,而脾脏具有统率血、化生血的功能,因此脾的统血、生血功能可以影响鼻的生理功能。5、眼袋透露脾胃血气浑浊

胃经是血气很充沛的一条经络,而眼袋的地方正是胃经的起始点,比较容易沉淀浊物所以熬夜的人常会有黑眼圈,这正是血气浑浊的体现6、两颊长痘是胃经气血上逆

脸上两颊容易长痘痘的地方正是胃经经过的地方。痘痘多,通常是胃经气血上逆,湿浊渗出面部皮肤的结果。脾胃好不好看这六现象4、酒糟鼻多半脾虚胃热45如何保养我们的脾胃饮食要有节度,过分的肥甘厚味,或过饥过饱,食无定时,都会伤及脾胃,脾胃一伤,则诸病丛生。中医素有脾胃为后天之本一说,因此必须注意饮食有节,保护脾胃之气。即便有病,亦宜以食疗之。食疗不愈,然后用药,总以不妨脏腑为贵。如何保养我们的脾胃饮食要有节度,过分的肥甘厚味,或过饥过饱,46如何保养我们的脾胃所以“善治病者不如善慎疾,善治药者不如善治食。”脾胃是人的后天之本,营养物质的消化呼收,气血的化生,有赖脾胃的运化功能,故有“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之说。许多高龄老人的饮食习惯证明,饮食清淡、适时适量是重要因素。如何保养我们的脾胃所以“善治病者不如善慎疾,善治药者不如善治47饮食是人类生存和保持健康的必要条件,但是饮食不节会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使气机紊乱或正气损伤,产生疾病。古人云:“勿以脾胃热冷物,勿以脾胃软硬物,勿以脾胃熟生物。”饮食是人类生存和保持健康的必要条件,但是饮食不节会影响人体的48脾胃为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有升清降浊的效用。冷物、硬物、生物皆可影响其转输的顺畅,不畅或流泻不止皆可滞而为病。饮食养生首先要做到饮食有节,饮食有节是指饮食要定时定量。脾胃为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有升清降浊的效用。49饮食要定时《吕氏春秋·季春纪·尽数》日“食能以时,身必无灾”。有规律地定时进食,可以保证人体消化吸收过程有节奏地进行活动,使脾胃功能协调配合,有张有弛,维持平衡状态。《灵枢·平人绝谷》说:“胃满则肠虚,肠满则胃虚,更虚更满,故气得上下,五脏安定,血脉和利,精神乃居”。指出只有定时进食,使胃肠保持更虚更满的功能活动,才能使胃肠之气上下通畅,保证食物的消化及营养物质的摄取和输布正常进行。饮食要定时《吕氏春秋·季春纪·尽数》日“食能以时,身必无灾”50饮食要定时我国传统的饮食习惯是一日早、中、晚三餐,《养病庸言·六务》说:“早餐必在寅卯之间,中餐必在午前,晚餐必在戌前,此精其时也”。经现代研究证明,早上7点前后、中午12点前后及晚上6点前后,这三个时间内人体的消化功能特别活跃。所以经常有规律地定时进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于胃肠的消化吸收功能是大有裨益的。另外,由于老年人脾胃功能薄弱,也可少食多餐,如《寿亲养老新书·饮食调治》说:“尊年之人,不可顿饱,但频频与食,使脾胃易化,谷气长存。”饮食要定时我国传统的饮食习惯是一日早、中、晚三餐,51饮食要定量中医学认为,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依赖水谷精微所化生的,若饥而不能食,渴而不得饮,气血生化无源,脏腑组织失其濡养,则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如《灵枢·五味》说:“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反之,饮食过量,或经常摄入过多的食物,或在短时间内突然进食大量的食物,超越了脾胃正常的消化能力,亦可加重脾胃负担,损伤脾胃功能,使食物积滞于胃肠,不能及时消化,变生他病。故《素问·痹论》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饮食要定量中医学认为,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依赖水谷精52饮食要定量《素问·五常政大论》说:“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其次,要合理搭配饮食。孙思邈《千金要方·食治·序论》说:“安身之本,必资于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是故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血气”。《黄帝内经》早在2千年前就为人们设计了一张合理的食谱。《素问·脏气法时论》云:“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这个食谱主次搭配合理,营养均衡,人体维持生命活动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都具备。饮食要定量《素问·五常政大论》说:“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53

1993年,我国营养学家根据美国“食物金字塔”,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中国居民食物金字塔雏型,内容大致有8条: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每天吃奶类、豆类或其制品;经常吃适量鱼、禽、蛋、瘦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