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公司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相关监管政策解析课件_第1页
信托公司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相关监管政策解析课件_第2页
信托公司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相关监管政策解析课件_第3页
信托公司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相关监管政策解析课件_第4页
信托公司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相关监管政策解析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信托公司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相关监管政策解析

2012.8.28信托公司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相关监管政策解析2012.8.2目录一、资产证券化起源及发展二、资产证券化的交易结构及操作流程三、资产证券化与金融危机四、资产证券化的监管规定五、资产证券化试点中的问题和建议目录一、资产证券化起源及发展一、资产证券化起源及发展1、20世纪70年代美国雷曼兄弟公司设计推出的。2、在美国迅速发展。为提高住房拥有率,政府先后设立或支持Fanniemae、Freddiemac和Ginniemae,发行MBS.主要功能是提供担保和发行。3、资产证券化先后在欧洲、日本、台湾、香港等地扩展。4、2005年我国进行了资产证券化试点。MBS和ABS。一、资产证券化起源及发展1、20世纪70年代美国雷曼兄弟公司二、资产证券化的交易结构和操作流程资产证券化是发起人将资产转换为证券据以融通资金的过程。包括以下几个特征:1、以资产信用作为融资的基础2、资产证券化是一种表外融资方式资产证券化债务证券化权益证券化资产负债权益二、资产证券化的交易结构和操作流程资产证券化是发起人将资产转1、确定资产证券化目标,构建资产池;2、组建特殊目的机构(SpecialPurposeVehicle,SPV),实现资产的独立。3、设计证券化交易结构,安排交易参与主体;4、信用增级;5、进行证券评级,安排证券销售;6、交付资产购买价款,完成资产的出售交易;7、资产的管理与服务;资产证券化的步骤1、确定资产证券化目标,构建资产池;资产证券化的步骤证券化的交易架构ABS偿还信用评级机构SPV发起人原始债务人服务人投资者受托管理人信用增级机构信用评级信用增级发行ABS发行收入ABS偿还债务偿还债务债权出售收入资产出售收款权利偿还债务证券化的交易架构ABS偿还信用评级机构SPV发起人原始债务人三、资产证券化与金融危机1、资产证券化成为金融危机的重要导火索之一2、金融危机后,资产证券化受到了重创3、各国逐渐重启资产证券化业务,但进展缓慢。三、资产证券化与金融危机1、资产证券化成为金融危机的重要导火入池资产本身存在严重的问题,未经充分评估和筛选。

交易结构过度利用杠杆,导致违约偿付链条较早断裂。

产品本身被复杂化和过度包装,信息披露不完全导致风险定价机制失效。监管不充分。次贷危机的根源入池资产本身存在严重的问题,未经充分评估和筛选。次贷危机的根资产证券化深层次原因道德风险资产证券化中的道德风险存在于各个方面,根本原因在于资产证券化的交易架构。核心的原因在于特殊目的机构的设置上。

发起人、评级机构、服务机构特殊目的机构的缺陷

作为通道,而不是一个真正的交易主体,没有相应的监督,存在“被欺诈”的现实基础。---如果现有模式不改变,资产证券化的根本风险将仍然存在,并逐步积累。中美资产证券化模式风险的区别----美国的贷款主要为中小信贷机构发起,其动力主要是获得发起贷款的费用。道德风险依然存在。-----我国的贷款主要为大中型银行发起,资产证券化的动力主要是尝试创新,可能会导致另一种风险:隐含支持的风险。资产证券化深层次原因道德风险四、资产证券化的监管规定国际监管的新要求为加强资产证券化的监管,主要增加了发起人持有次级证券的要求,防范道德风险。我国资产证券化的规定破产隔离真实销售:风险和收益转移发起人保持5%的次级收益券(最新)四、资产证券化的监管规定国际监管的新要求五、资产证券化试点中的问题和建议1、交易结构的问题—特殊目的机构资产证券化交易结构同美国基本类似,但没有类似美国Fanniemae等以国家信用进行担保的机构。存在道德风险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存在发起人隐性支持的风险。其后果:发起人资产和风险不能真实地转移,导致少提资本和拨备。资产证券化业务规模越大,隐藏的风险也越大。五、资产证券化试点中的问题和建议1、交易结构的问题—特殊目的2、发起人成为交易的实质控制人,也是风险的实质承担人。我国资产证券化业务中,发起人控制了整个交易架构,包括资产的选择、证券化参与方的选择(信托公司、承销机构、评级机构)、费用的分配等,也实际上是风险的最终承担方。后果一样:发起人为了资产证券化业务的顺利成功,必然会进行隐性的支持,从而导致发起人资产和风险不能真实地转移,少提资本和拨备。资产证券化业务规模越大,隐藏的风险也越大。2、发起人成为交易的实质控制人,也是风险的实质承担人。3、资产证券化业务结构的极度雷同我国资产证券化业务中,突出的问题是交易架构极度雷同,前期的问题和错误原版复制。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对资产证券化业务的真正认识和了解,只是简单的复制。4、交易者以金融机构为主,社会投资者参与程度低,产品定价困难,交投不活跃,风险未能有效分散。5、交易环节未能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如债券转移公告。也存在交易架构和文本过于复杂繁琐,缺乏简明性。3、资产证券化业务结构的极度雷同建议1、建立中国特色的资产证券化模式---建立具备真正交易对手的特殊目的机构。

由于各国法律体系的不同,我国不必照搬美国的资产证券化中特殊目的机构方式,该模式下特殊目的机构不具有真正的交易主体性质。我国可以根据我国的信托法,发挥我国的信托公司既可以作为特殊目的机构,又可以成为真正的交易主体,防范资产证券化中的道德风险。而不是参考美国的模式,把信托公司仅当作特殊目的机构看待。

建议1、建立中国特色的资产证券化模式---建立具备真正交易对2、树立信托公司成为资产证券化中的核心地位,发挥作为发起人交易主体的作用。

为减少发起人成为交易的实质控制人也是风险的实质承担人的现象,防范发起人隐性支持的风险,建议在办法的修改中和实务操作中,树立信托公司在资产证券化中的核心地位,发挥作为发起人交易主体的作用。如。资产的选择、证券参与方的选择(承销机构、评级机构)、费用的分配等。2、树立信托公司成为资产证券化中的核心地位,发挥作为发起人交3、加强信托公司的自主管理能力信托公司必须加强自主管理能力,加强对资产证券化业务的重视和认识,树立在资产证券化业务中的核心作用。*克服对资产证券化的神秘感;其实质是信贷资产转移的标准化。信托公司已具备足够的经验积累。*杜绝为了尝试资产证券化业务而不计成本的心理。表现为单纯的价格竞争,最终的结果是沦为通道。*杜绝对前期资产证券化复制参考的现象。前期的资产证券化不是标准的范本,也存在很多的问题和误导的地方。资产证券化没有统一的模式和范本,在坚持破产隔离和真实转移的原则下,进行大胆的创新。*信托公司具有极高的比较优势:资产证券化本质是信托业务,信托公司具有足够的法律、实务经验,对比其他机构,比较优势明显。3、加强信托公司的自主管理能力*可以创新的地方:

摒弃前期的交易架构和方案,自主设计。可以创新之处:

交易架构:尽量简化,简单、透明。增级:可以外部增级、可以内部增级,不一定非要分层。评级:可以需要,可以不要。定向发行。承销商:不一定需要承销商,或者信托公司可以承销商。鉴于规模较小,信托公司可以自行销售。服务商:信托公司可以自行管理,也可委托第三方管理。

*可以创新的地方:谢谢!信托公司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相关监管政策解析课件信托公司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相关监管政策解析

2012.8.28信托公司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相关监管政策解析2012.8.2目录一、资产证券化起源及发展二、资产证券化的交易结构及操作流程三、资产证券化与金融危机四、资产证券化的监管规定五、资产证券化试点中的问题和建议目录一、资产证券化起源及发展一、资产证券化起源及发展1、20世纪70年代美国雷曼兄弟公司设计推出的。2、在美国迅速发展。为提高住房拥有率,政府先后设立或支持Fanniemae、Freddiemac和Ginniemae,发行MBS.主要功能是提供担保和发行。3、资产证券化先后在欧洲、日本、台湾、香港等地扩展。4、2005年我国进行了资产证券化试点。MBS和ABS。一、资产证券化起源及发展1、20世纪70年代美国雷曼兄弟公司二、资产证券化的交易结构和操作流程资产证券化是发起人将资产转换为证券据以融通资金的过程。包括以下几个特征:1、以资产信用作为融资的基础2、资产证券化是一种表外融资方式资产证券化债务证券化权益证券化资产负债权益二、资产证券化的交易结构和操作流程资产证券化是发起人将资产转1、确定资产证券化目标,构建资产池;2、组建特殊目的机构(SpecialPurposeVehicle,SPV),实现资产的独立。3、设计证券化交易结构,安排交易参与主体;4、信用增级;5、进行证券评级,安排证券销售;6、交付资产购买价款,完成资产的出售交易;7、资产的管理与服务;资产证券化的步骤1、确定资产证券化目标,构建资产池;资产证券化的步骤证券化的交易架构ABS偿还信用评级机构SPV发起人原始债务人服务人投资者受托管理人信用增级机构信用评级信用增级发行ABS发行收入ABS偿还债务偿还债务债权出售收入资产出售收款权利偿还债务证券化的交易架构ABS偿还信用评级机构SPV发起人原始债务人三、资产证券化与金融危机1、资产证券化成为金融危机的重要导火索之一2、金融危机后,资产证券化受到了重创3、各国逐渐重启资产证券化业务,但进展缓慢。三、资产证券化与金融危机1、资产证券化成为金融危机的重要导火入池资产本身存在严重的问题,未经充分评估和筛选。

交易结构过度利用杠杆,导致违约偿付链条较早断裂。

产品本身被复杂化和过度包装,信息披露不完全导致风险定价机制失效。监管不充分。次贷危机的根源入池资产本身存在严重的问题,未经充分评估和筛选。次贷危机的根资产证券化深层次原因道德风险资产证券化中的道德风险存在于各个方面,根本原因在于资产证券化的交易架构。核心的原因在于特殊目的机构的设置上。

发起人、评级机构、服务机构特殊目的机构的缺陷

作为通道,而不是一个真正的交易主体,没有相应的监督,存在“被欺诈”的现实基础。---如果现有模式不改变,资产证券化的根本风险将仍然存在,并逐步积累。中美资产证券化模式风险的区别----美国的贷款主要为中小信贷机构发起,其动力主要是获得发起贷款的费用。道德风险依然存在。-----我国的贷款主要为大中型银行发起,资产证券化的动力主要是尝试创新,可能会导致另一种风险:隐含支持的风险。资产证券化深层次原因道德风险四、资产证券化的监管规定国际监管的新要求为加强资产证券化的监管,主要增加了发起人持有次级证券的要求,防范道德风险。我国资产证券化的规定破产隔离真实销售:风险和收益转移发起人保持5%的次级收益券(最新)四、资产证券化的监管规定国际监管的新要求五、资产证券化试点中的问题和建议1、交易结构的问题—特殊目的机构资产证券化交易结构同美国基本类似,但没有类似美国Fanniemae等以国家信用进行担保的机构。存在道德风险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存在发起人隐性支持的风险。其后果:发起人资产和风险不能真实地转移,导致少提资本和拨备。资产证券化业务规模越大,隐藏的风险也越大。五、资产证券化试点中的问题和建议1、交易结构的问题—特殊目的2、发起人成为交易的实质控制人,也是风险的实质承担人。我国资产证券化业务中,发起人控制了整个交易架构,包括资产的选择、证券化参与方的选择(信托公司、承销机构、评级机构)、费用的分配等,也实际上是风险的最终承担方。后果一样:发起人为了资产证券化业务的顺利成功,必然会进行隐性的支持,从而导致发起人资产和风险不能真实地转移,少提资本和拨备。资产证券化业务规模越大,隐藏的风险也越大。2、发起人成为交易的实质控制人,也是风险的实质承担人。3、资产证券化业务结构的极度雷同我国资产证券化业务中,突出的问题是交易架构极度雷同,前期的问题和错误原版复制。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对资产证券化业务的真正认识和了解,只是简单的复制。4、交易者以金融机构为主,社会投资者参与程度低,产品定价困难,交投不活跃,风险未能有效分散。5、交易环节未能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如债券转移公告。也存在交易架构和文本过于复杂繁琐,缺乏简明性。3、资产证券化业务结构的极度雷同建议1、建立中国特色的资产证券化模式---建立具备真正交易对手的特殊目的机构。

由于各国法律体系的不同,我国不必照搬美国的资产证券化中特殊目的机构方式,该模式下特殊目的机构不具有真正的交易主体性质。我国可以根据我国的信托法,发挥我国的信托公司既可以作为特殊目的机构,又可以成为真正的交易主体,防范资产证券化中的道德风险。而不是参考美国的模式,把信托公司仅当作特殊目的机构看待。

建议1、建立中国特色的资产证券化模式---建立具备真正交易对2、树立信托公司成为资产证券化中的核心地位,发挥作为发起人交易主体的作用。

为减少发起人成为交易的实质控制人也是风险的实质承担人的现象,防范发起人隐性支持的风险,建议在办法的修改中和实务操作中,树立信托公司在资产证券化中的核心地位,发挥作为发起人交易主体的作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