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最新 陋室铭教案_第1页
2022最新 陋室铭教案_第2页
2022最新 陋室铭教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陋室铭》教案教学目标:1.

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2.通过品味语言理解作者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情趣。3.指导朗读,熟读成诵,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教学重点:通过品味语言理解作者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情趣。教学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真诚交流,明确目标友情互助,探究新知;成果展示,快乐分享1.朗读课文。(1)我们先来听读课文。请大家注意认准字音,并拿笔划出节奏。(2)有没有遇着陌生的拿不准的字?好,检验一下,请一位同学朗读全文。(3)小组合作读,可采用齐读、分读、轮读等多种形式朗读全篇或部分。2.再读课文,勾划预习时不懂或没有把握的词句,在小组内相互讨论。3.巩固新知:解释下列实词的意思。(1)斯是陋室这。(2)惟吾德馨惟,只、只有。馨,品德高尚,声名远播。(3)谈笑有鸿儒大学问家。(4)往来无白丁没有什么学问的人。(5)可以调素琴弹奏。解释下列虚词的意思。无丝竹之乱耳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案牍之劳形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何陋之有助词,宾语提前的标志,无实义。翻译下列句子,注意加点词的意思。(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藓的痕迹蔓延上台阶,显现出绿色;野草的颜色映入帷帘,显现出青葱色。(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没有音乐的喧闹声扰乱(我的)耳朵,没有官府的公文来劳累我的身体。4.三读课文,探访陋室:根据文中的语句,展开合理的想象,以“在我的眼里,陋室是()的”句式描绘陋室的特点。(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这里的景有什么特点?你从哪个词感受到?我们可以想像一下,青苔、绿草为什么爬上台阶、映入窗帘呢?它们想爬上来干什么?表现了环境的清幽。“上”、“入”富有动态,把它们写得活泼可爱,富有生机。植物似成陋室的客人,仿佛皆因主人德馨慕名而来。(板书:佳景)(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有鸿儒,无白丁,这是什么写法?(对比)设想:他们都会谈些什么?一实笔一虚笔,可见与作者来往的尽是文人雅士,没有浅陋的世俗之人。古人重视“非贤友无取之”的儒家交友之道,既然往来谈笑的都是鸿儒,那么室主的德行可想而知了。(板书:良友)(3)“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将“调”换成“弹”可以吗?“调素琴”与“无丝竹乱耳”不是矛盾的吗?可见作者追求什么?厌弃什么?(板书:雅趣)“调”更显出一种恬然自适、怡然自得、悠闲随意,与“悠然见南山的”的“见”有异曲同工之妙。由此可见作者高雅脱俗的情趣。阅金经:可见作者心境淡泊,不慕荣利。“丝竹”指的是琴瑟萧管等乐器,在什么情况下这些乐器的声音会同时响起呢?(官场聚会酬宴时)补充背景:刘禹锡生活在唐代中后期,朝廷上妒贤忌能,任人唯亲,吏治腐败。官士大夫阶层只顾寻欢作乐,不管国事,作者为此深感忧虑,参与革新,终究失败。由此可见,作者不是不喜音乐,而是不喜官场灯红酒绿,不是不喜公文,而是不喜官场的庸碌昏暗。(4)“山不在高……有龙则灵”:山因仙而出名,水因龙而显灵,那么陋室呢?(因主人品德高尚显出不陋)这里,作者是不是有什么暗示呢?或许是暗示自己像仙像龙,并不安于陋室的寂寞平凡,而是希望陋室“名”和“灵”,含蓄有味。(5)“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诸葛、子云都是什么样的人物?作者提及他们有什么言外之意?诸葛亮闲居隆中,自比管仲、乐毅,未出茅庐,已知天下三分;杨雄赋诗著书,在文学上颇有建树。作者也表达自己身居陋室,绝不退缩,希望积蓄力量而建树非凡。(昂扬进取)(6)何陋之有:引用孔子的话有什么作用?为什么删去“君子居之”?孔圣人说何陋之有,谁还能嫌其陋呢?极具权威性,有说服力,深化了“德馨”的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隐去“君之居之”,一是虽在心里默认自己是君子,但如果写出来难免有自吹自擂之嫌,这将为君子所耻笑。故用藏词法将其隐去。另一方面,这八字名言为人熟知,借何陋之有引起对君子居之的联想,有意在言外的含蓄之美。5.知人论世,深层体会刘禹锡的昂扬追求孟子说:“读其书,颂其诗,不知其人,可乎?是以知人论世也。”这就告诉我们,要真正读懂文章,还要了解作者的身世、经历。这篇文章背后有怎样的故事呢?听我来讲一讲。刘禹锡参加王叔文的政治革新运动,得罪了当朝的权贵,被贬至安微省和州当通判。按当时的规定,他应住衙门里的三间大屋子里。和州知县见他被贬,便有意刁难。先是安排他住在县城南门,刘没有计较,写诗“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辨。”这可气坏了知县,又令将刘的住房调到城北门,由三间缩小到一间半。这房子位于河边,附近还有一排杨柳,刘禹锡依然安心住下,读书作文。并写了一幅对联:杨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策知县见他悠然自得,再度把他的房子调到城中、而且只给一间仅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房子。半年时间,刘禹锡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探讨主题:在作者眼中,陋室是不陋的,反映了他怎样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情趣?作者描写陋室,从佳景、良友、雅趣三方面表现了自己昂扬进取、高洁正直的生活态度和不慕荣华、不随世俗、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这正是“德馨”的具体表现。我们可以发现,陋室既是主人遮风挡雨的世界,更是主人精神的归宿,心灵的寄托。这种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感情、志向的写法叫做——“托物言志”。这样写来,更具体、更形象,使我们对作者的人生追求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自主演练,反馈提升1.根据提示填写文中相关语句。(1)概括全文主旨的语句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写出“陋室”环境清幽的语句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3)表明主人生活情趣高雅的语句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4)表明主人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语句是: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2.背诵你所知道的刘禹锡的诗句。如:秋词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