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发展心理学全套课件-404p_第1页
儿童发展心理学全套课件-404p_第2页
儿童发展心理学全套课件-404p_第3页
儿童发展心理学全套课件-404p_第4页
儿童发展心理学全套课件-404p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儿童发展心理学课件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developmentalpsychology)是心理学的重要分支领域之一,是研究人类心理系统发生发展的过程和个体心理与行为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发展心理学从系统研究的角度看: 通过对种系或动物演化过程的研究,考察动物心理如何演化到人类心理,以及人的心理又如何从原始、低级的心理状态演化到现代、高级的心理状态,是广义的发展心理学。比较心理学(又称动物心理学)和民族心理学都属于广义的发展心理学范围内。

发展心理学比较心理学主要研究低级动物心理如何演化到类人猿心理的发展历程,以揭示动物演化过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大致图景。民族心理学主要研究生活在不同社会历史阶段的各个民族的心理并加以对照,以勾画出人类心理发展历程的大致轮廓。

发展心理学从个体研究的角度看: 探究从人类个体的胚胎期开始一直到衰老死亡的全过程中,个体心理是如何从低级水平向复杂高级水平变化发展的,是狭义的发展心理学。着重在于揭示各个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并探讨个体心理从一个年龄阶段发展到另一个年龄阶段的规律,具体包括婴幼儿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少年心理学、青年心理学、中年心理学和老年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总体而言,人类个体的发育成熟大约为17、18岁。在发展心理学家眼里,从出生到成熟被视为广义的儿童期,对这一时期心理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特征的研究,就构成了“儿童发展心理学”或“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框架。

发展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可以突出地以“WWW”来表示,即what(是什么),揭示或描述心理发展过程的共同特征与模式;when(什么时间),这些特征与模式发展变化的时间表;why(什么原因),对这些发展变化的过程进行解释,分析发展的影响因素,揭示发展的内在机制。1、

描述儿童发展的普遍行为模式。行为模式是指个体在成长(或解决问题的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现实的心理发展水平,它既包括外显的行为特质,也包含内隐的心理特征。

真正的心理发展模式应该具有普遍意义,即能反映生活在各种社会文化背景下儿童共同具有的发展过程。儿童的动作发展模式、语言获得模式、皮亚杰所描述的儿童思维发展阶段等,都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普遍模式。比如儿童动作发展的特点:

儿童动作的发展是在大脑、神经、肌肉控制下进行的,因此动作的发展与其身体的发展、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密切相关。动作的发展遵循以下三个规律: 从上到下。最早发展的动作是头部动作,其次是躯干动作,最后是脚的动作。最先学会抬头和转头,然后是翻身和坐,接着是使用臂和手,最后才学会腿和足的运动,能直立、行走、跑跳。任何一个儿童的动作发展总是沿着抬头-翻身-坐-爬-站-行走的方向成熟的。儿童早期的动作发展

由近及远。儿童动作发展从身体中部开始,越接近躯干的部位,动作发展越早,而远离身体中心的肢端动作发展较迟。以上肢动作为例,肩头和上臂首先成熟,其次是肘、腕、手,手指动作发展最晚。 由粗到细。儿童先学会大肌肉、大幅度的粗动作,在此基础上逐渐学会小肌肉的精细动作。例如,4、5个月的婴儿想要拿面前的玩具时,往往不是用手,而是用手臂甚至整个身体,更谈不上用手指去拿玩具了。随着神经系统和肌肉的发育,加之儿童的自发性练习,动作逐渐分化,儿童能逐步控制身体各个部位小肌肉的动作。儿童用手握铅笔自如地一笔一划写字,往往要到6、7岁才能做到。2、

解释和测量个别差异。尽管心理发展遵循相同的模式,必须注意到发展的个体差异是巨大的:不仅发展的速度、最终达到的水平各不相同,各种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也不相同。

气质特征、智力、个性等方面差异儿童个体间的差异如何造成?这些差异怎样才能得到准确的评估?如何科学地解释儿童彼此之间的个体差异?

例:小虎,不满9周岁,但已经上小学五年级了。1岁半起就非常喜欢识汉字、认图形,从1数到100时才23个月。3岁时,自己就会读小人书了。幼儿园小班没呆多久就去了大班。在大班同样没过多长时间就随同班的孩子一起进了小学,当时只有5周岁。教过他的老师都说孩子特聪明,学习成绩也好,已经跳过两次级了。最近,班主任老师还建议让他提前去读中学。小虎智力测验的结果表明: 知识面很宽,显示出对外在世界的广泛兴趣和旺盛的求知欲;对数字及语词都甚为敏感,接受能力强,计算反应快而准,语言理解深刻且表达丰富;在需要动手操作的智力测验项目上反应平平,有些方面不如一般儿童。 综合言语与操作两方面的评价,他的智商水平是中上。孩子性格评估的结果显示,他比较缄默孤独,易出现情绪反复,较任性散漫,难与大集体同步,只有在压力之下,才会对自己有所约束,同时他还有一定的紧张焦虑感。

3、

揭示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和机制。对心理发展原因和机制的揭示,不仅有助于我们构建有关心理发展的理论体系,更好地遵循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也使我们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培养与干预具有了科学的依据。

皮亚杰对儿童思维发展机制的揭示就大大丰富了我们对儿童思维过程的认识。他所描述的儿童思维发展阶段依据的是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思维的机制在本质上是有差别的。如感知动作阶段的儿童,思维离不开动作的参与,动作是思维的来源与过程;前运算阶段的儿童,思维从动作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转化;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思维具备了运算的性质,但运算的对象只停留在具体的对象上;形式运算阶段儿童思维的机制就是可摆脱具体的事物而进行抽象的运演。

对儿童语言获得而言,争论的焦点在于,为什么儿童能在出生后的短短三、四年内,就能基本上掌握并运用本民族的语言?母语不同,语言环境不同,为什么儿童语言发展会经历如此相似的历程?围绕这些焦点问题,有人提出存在先天的语言获得机制,也有人模仿在儿童语言获得中的巨大作用。

4、

探究不同的外在环境对心理发展的影响。遗传的作用在孩子出生时就已经充分体现了,环境则在儿童成长过程中不断地施加影响。儿童生活的环境各种各样,这些环境因素也被视为儿童行为的生态圈。在这些生态环境中,儿童接触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几个因素分别是家庭、学校和社区。在儿童成长的不同阶段,这些生态环境对他的影响是不同的。

就家庭而言,父母的养育方式、文化水平与职业状况、父母个性、亲子关系的质量、家庭类型(完整家庭还是单亲家庭)、家庭的物质生活条件等是对儿童发展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

学校中的师生关系、同伴关系、班级凝聚力、教师的教学与管理方式等,对不同的儿童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在社区环境方面,邻里关系、社区文化娱乐设施、社区社会支持体系等是较为重要的环境变量。

就目前而言,普遍得到关心的环境因素通常涉及独生子女家庭的环境影响因素、寄宿制对儿童心理成长的影响、网络化社会这种全新的环境因素对不同年龄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等。

5、

提出帮助与指导儿童发展的具体方法。描述儿童心理发展的模式,测量和解释发展的个别差异,揭示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和机制,以及探究不同的外在环境对心理发展的影响,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帮助儿童顺利地度过每个发展阶段,帮助儿童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或暂时的障碍。

例如,通过对儿童早期依恋现象的探讨,可以提出有助于儿童形成安全依恋的有效方法。通过对学龄初期儿童认知与行为特点的探讨,可以提出培养儿童注意力集中、行为自我控制的有效手段,从而减少儿童的多动行为。

通过与普通心理学的比较可以发现,普通心理学是从一个“横切面”上研究正常成人的各种心理现象,而儿童发展心理学则是从“纵剖面”上来研究不同年龄阶段个体心理发展的序列特征,并追溯心理发展的本质和影响因素,因此这两者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从儿童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上来分析,不难看出它处于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交叉面上,其研究的结果既能深化我们对心理发展相关问题的认识,也有助于我们解决儿童心理成长过程中的实际问题。新近的研究趋向从对心理现象的描述和测量转向对因果关系的揭示从研究单一的心理机能转向对儿童整体发展的研究早期发展和早期教育研究占据重要地位研究过程和资料分析过程中,大量现代化仪器设备的应用研究中的生态化运动生态化运动(ecologicalmovement)强调在活生生的自然与社会生态环境中研究儿童心理的发展,才能揭示心理发展的本质与规律减少研究的人为性,提高研究效度脱胎于生态学理论,实质是现代系统科学方法在发展心理学中的应用生态化运动的基本观点人与环境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共同演进。心理发展变化是生态系统适应性调节的结果。心理活动不是孤立的,既受自身内部因素的影响,又受外部因素的影响。生态化运动的基本观点心理发展的研究应在家庭、学校、社会等自然与社会生态环境中进行,以揭示真实自然条件下的心理活动规律。对儿童心理的研究应注重个体在与其所处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的主动性,强调个体对环境的双向积极适应。总结一、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有两个分支:一个着重于种系发展演化的研究,探讨人类作为一个物种,其心理的产生、进化、发展过程的规律、动物心理与人的心理的关系等问题;另一个分支着重探讨人类新生个体在其整个生命过程中心理发展的规律。二发展心理学关于“儿童”的界定:“儿童”是指未成年人,其年龄范围是从出生到17、18岁。三发展心理学关于“心理发展”的一般含义:个体从出生、生长、成熟到衰老、死亡整个生命过程中心理的变化。这个过程既包括心理机能、心理发展水平不断增强、上升的部分,也包括其减弱、降低的过程。在这里“发展”一词强调的是个体心理在一定环境条件下随年龄而变化的过程。四发展心理学的任务:

1、

描述儿童发展的普遍行为模式。2、

解释和测量个别差异。

3、

揭示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和机制。

4、

探究不同的外在环境对心理发展的影响。5、

提出帮助与指导儿童发展的具体方法。五儿童心理学的产生、从儿童心理学向发展心理学的发展、这一过程中的重要人物、著作和事件。第二章儿童发展心学

的历史回顾西方早期的儿童观

有史以来,儿童多半被认为是成人的雏形,“只是比较小、比较弱、比较笨的成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变得强壮聪明起来,显露出身上确实始终存在的成人特征。”

西方早期的儿童观在古希腊、古罗马社会,儿童被认为是未来的公民,接受成人式的任务训练。人们甚至从未想过,作为儿童,他们有自己的天性。

西方早期的儿童观《旧约全书》中的观点是,儿童是被剥夺权利的、邪恶的人,他们生来就有原罪。这些天生的罪人需要严加管制,以免变得更为邪恶。

西方早期的儿童观《新约全书》中则提到,儿童天生是无罪的,是善良的,只要环境不影响他们的正常成长,长大就是好人。

西方早期的儿童观早期的儿童观可以在艺术作品中得到很好的反映。儿童最早出现在绘画艺术中,大约在12世纪,那时画中的儿童不如说是“缩小了的成人”。

西方早期的儿童观西方早期的儿童观13世纪以后,艺术作品中的儿童如天使、圣婴耶稣、裸体小男孩普托(Putto)等开始像儿童了。圆脸蛋的小普托出现于14世纪末,并且很快就成为一种装饰图形而盛行于世。但儿童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作为成人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被点缀在成人之间。

西方早期的儿童观文艺复兴运动(公元14世纪到17世纪)的强有力冲击引起了社会结构和家庭观念的更替,进而导致儿童观的变革。到15世纪末,出现了很多关心儿童利益与教育的趋向,印刷术的使用助长了这一趋势,有关儿童护理与教育的文字材料都流传开来。但由于文艺复兴的主旨在于恢复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因而针对儿童的教材多半是古典科目,教育方式也是强制的、较死板的。

西方早期的儿童观一直到17世纪以后,一种全新的儿童概念逐渐形成,人们开始注意到儿童甜蜜、纯洁、逗人喜爱的天性,把儿童作为有个性的人来了解和抚爱了。从此以后,养育健康而又有成就的孩子就成为父母最关心的事情。

专栏:现代儿童观1、儿童是一个社会的人,他应该拥有基本的人权。2、儿童是一个正在发展的人,故而不能把他们等同于成人,或把成人的一套强加于他们,或放任儿童自然、自由发展。3、儿童期不只是为成人期作准备,它具有自身存在的价值,他们应当享有快乐的童年。

专栏:现代儿童观4、儿童是具主体性的人,是在与各种丰富的活动之中不断建构他的精神世界的。5、每个健康的儿童都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6、幼儿才能的发展存在递减法则,开发得越早就开发得越多。

专栏:现代儿童观7、儿童的本质是积极的,他们本能地喜欢和需要探索学习,他们的认识结构和知识宝库是其自身与客观环境交互作用过程中自我建构。8、实现全面发展与充分发展,是每个儿童的权利,其先天的生理遗传充分赋予了实现全面发展的条件,只有全面发展才能充分发展。9、儿童的学习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模仿学习,交往学习、游戏学习、探索学习、操作学习、阅读学习。成人应尊重幼儿各种学习形式,并为他们创造相应的学习条件。

科学儿童发展心理学的产生

科学儿童发展心理学的产生,除了与近代社会的发展、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密切相关外,有两大因素起了直接的推动作用。首先是自然主义教育运动的影响。其次是进化论的影响。

自然主义教育运动

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期,随着社会观念的变化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尊重儿童、发展儿童天性的重要性,越来越重视利用儿童心理的特点与规律去教育儿童。

自然主义教育运动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J.A.Comenius)从人的本性出发,把儿童从出生到成熟分为四个年龄阶段,并编写了第一本以儿童年龄特征为基础,系统讲述科学知识的书《世界图解》。此外,夸美纽斯还提出了一系列符合儿童特点并能促进儿童心理发展的教育与教学原则。

自然主义教育运动英国哲学家洛克(J.Locke)提出了“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在出生时就如一块白板,一切知识和观念都是从后天的经验中获得的,因此,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在于后天,在于教育。在他看来,儿童心理发展的差异9/10是由教育决定的。他强调要培养儿童的兴趣,发展儿童的独立能力,并认为良好习惯的培养应从很小的年龄就开始。

自然主义教育运动法国思想家卢梭(J.Rousseau)的儿童观集中体现在他的教育哲理小说《爱弥尔——论教育》一书中。通过虚构的儿童爱弥尔从出生到成人的教育过程,提出儿童虽然不是成人,但也不是成人的宠物和玩物。他首先是一个“人”,有自己的意识和情感的人。成人要尊重儿童,对儿童的教育要遵循“自然的法则”,应按照他们的本性,考虑他们的年龄特征。

自然主义教育运动卢梭关于儿童天性中包含主动自由、理性和善良因素的结论,以及他呼吁保护儿童纯真天性,让儿童个性充分发展的主张,在当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总体上看,自然主义教育运动的盛行,对了解儿童心理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

进化论的影响

在《人类的由来和性选择》(1871)中,达尔文提出“人猿同祖”,并认为人与动物具有心理上的连续性;《动物与人类的表情》(1872)则进一步分析了人类与动物表情上的共性和共同的发生根源。

布什总统的表情进化论的影响

“尽管人类和高等动物之间的心理差异是巨大的,然而这种差异只是程度上的,并非种类上的。我们已经看到,人类所自夸的感觉和直觉,各种感情和心理能力,如爱、记忆、注意、好奇、模仿、推理等等,在低于人类的动物中都处于一种萌芽状态,有时甚至处于一种十分发达的状态。”--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达尔文不仅从种系演化的途径研究了人类心理的发生与发展,也从个体变化的途径研究了个体心理的发生与发展。他认为,通过对儿童的观察研究可以了解人类心理的发展,并揭示动物心理向人类心理的演变过程,儿童成了研究进化的最好的自然实验对象。达尔文根据长期观察自己孩子心理发展的记录而写就的《一个婴儿的传略》(1876),是儿童心理学领域早期的专题研究成果之一。

科学儿童发展心理学的产生一科学儿童心理学的产生,以1882年德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普莱尔(W.Preyer)的《儿童心理》一书的出版为标志。《儿童心理》是第一部科学、系统的儿童心理学著作,包括儿童感知的发展、儿童意志(或动作)的发展、儿童理智(或言语)的发展。在该书中,普莱尔通过对自己孩子从出生到3岁的系统观察与描述,肯定了儿童心理研究的可能性,并阐述了遗传、环境、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中地作用。普莱尔也因此被誉为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科学儿童发展心理学的产生二继普莱尔后,美国心理学家霍尔(G.S.Hall)于20世纪初首次用问卷法对儿童青少年的行为、态度、兴趣等作了广泛、系统的调查研究,在西方社会掀起了一股“儿童研究运动”,对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学科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霍尔把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扩展到从出生到16岁。科学儿童发展心理学的产生法国的心理学家比纳(A.Binet)首创用智力量表进行个体差异鉴别,美国儿科医生格塞尔(A.Gesell)提出了婴幼儿发育常模,以及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华生(J.B.Watson)建立的儿童情绪的条件反射理论等,都对学科的形成与完善作出了贡献。

从儿童心理学到发展心理学一精神分析学派对个体一生全程的发展率先作了研究荣格提出:前半生与后半生的分期重视“中年危机”论述老年心理埃里克森:人生发展八阶段理论二发展心理学的问世1930年,何林渥斯(H.Z.Hollingwerth)出版《发展心理学概论》一书,是世界上第一部发展心理学著作。1935年,古德伊洛弗(F.L.Goodenough)出版《发展心理学》一书。1957年,美国《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DevelopmentalPsychology)作章名,代替惯用的“儿童心理学”(ChildPsychology)。第三章发展心理学的

研究方法和研究设计

心理学的研究通常要达到以下目的:1、描述:对所要研究问题的表象予以翔实的陈述或记录,回答“是什么”的问题,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2、解释:根据研究资料分析发现各因素间的相关关系或因果关系,籍以解释问题表象背后的真相。回答“为什么”的问题。3、预测:根据对问题原因的相关关系或因果关系的了解,预测将来在同类情境下问题重复发生的可能性。4、控制,根据描述、解释与预测所掌握到的问题性质,对造成问题的因素加以控制,使同类问题不再发生;5、应用,将研究结果或研究方法扩大应用于其它方面,或用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5所要解决的问题可以概括为“怎么办”。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法、调查法、测验法、实验法、临床法。

发展心理学研究中还有一些专门的研究设计:

横断研究(cross-sectionalstudy)

纵向研究(longitudinalstudy)

时序设计(sequentialdesigns)

跨文化研究(cross-culturalstudy)

观察法

在个体的成长发展过程中,研究者利用感觉器官,或借助于其它仪器设备,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被观察者的外部行为进行考察,从而探究其心理与行为发展的规律,这种方法就称为观察法。

观察法观察可以在自然情境中进行,通过对儿童青少年的行为作直接的观察与记录,从而获得有关行为变化的规律,属于自然观察法;如果观察是在预先设置的情境中进行,则为控制观察法。

观察法观察时应注意: 在“单盲”情况下,观察的效果才较为客观可靠。 避免观察者的偏见,即观察要客观、真实,观察者不应受儿童其它心理特征的影响。 准备观察单(checklist),并及时做好记录。

观察法主要优点是被观察者在自然条件下的行为反应真实自然,且研究者的操作简便易行。主要缺点是观察资料的质量容易受观察者能力和其它心理因素的影响,而且,它只能有助于研究者了解事实现象,而不能解释其原因是什么。同时,研究人员只能被动地等待心理行为的发生,而不能主动地控制其发生。观察法常常被用来作为发现问题的一种前期研究方法。

观察法随着实验室实验和测量法的兴起,观察法曾长时间受到冷落。但是,近年来由于实验室实验固有的缺陷日益明显,加之习性学理论影响的不断扩大,观察法又重新受到人们的重视,并被大量运用。观察法重新受到重视的原因有五:1、由于观察法可以提供儿童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情况,所以它回击了对心理学研究描述性不强的批评。

观察法2、

观察法具有较高的生态效度。3、

避免了实验室实验中实验变量的操纵可能遇到的伦理问题。4、

现代化电子技术为观察法的使用提供了新的手段,如录像带可以重播、慢放,可以对被观察的行为事件进行仔细、准确的编码分析等。5、新的统计方法使研究者能够对观察所获的数据做出因果推断。

调查法

调查法是指从某一总体中按照一定的规则抽取一定的样本,收集这些研究对象的相关资料,进而通过对样本的分析研究来推论总体情况。

调查法调查可采用两种不同方式进行。一种方式是问卷调查,也称问卷法(questionnairemethod),由研究人员事先拟好问卷,被调查者在问卷上回答问题。另一种方式是访谈调查,也称访谈法(interviewmethod),由调查者对被调查者进行面对面的提问,然后随时记录被调查者的回答或反应。

调查法调查法的优点是能够收集到大量的资料,使用方便,并且效率高。调查法的缺点是研究结果难以排除某些主、客观因素的干扰,为了进行科学的调查,得出恰当的解释,必须有经过预先检验过的问卷、有受过培训的调查者,有能够反映总体的样本,还要采用正确的资料分析方法。调查法与观察法一样,只能有助于了解事实现象是什么,不能解释为什么,因此,还需要采用其他方法(如实验法)来弥补其不足。

测验法

测验法是指采用一套标准化的测验题目,按规定的程序,对个体心理的某一方面进行测量,然后将测量结果与常模作比较,对心理发展水平或特点作出评定或诊断的研究方法。

测验法现有的儿童心理测验包括动作技能测验、智力测验、语言能力测验、个性测验等等。测验大多采用纸――笔方法,也有一些采用操作或投射方法。

实验法

实验法是在控制的条件下系统地操纵某种变量的变化,来研究这种变量的变化对其他变量所产生的影响。由实验者操纵变化的变量即自变量,或称实验变量,由自变量而引起的某种特定反应即因变量。实验需要在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其目的在于排除自变量以外的一切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无关变量。

实验法实验法不仅能够有助于研究者揭示“是什么”的问题,而且能进一步探究问题的根源“为什么”。通过实验法可以实现心理学描述、解释、预测及控制行为等科学研究的目的。实验法可分为现场实验和实验室实验。

活动产品分析法:例1)一段30厘米长的塑料绳;2)2根一粗一细的汽水吸管;3)2张一红一黄的绉纸(18厘米*10厘米);4)4枚回形针;5)4根棉签。一把剪刀、一卷双面胶。任务是把这些材料用双面胶做成一幅剪贴画。活动产品分析法主题的新颖程度:图画所选的主题是否有创意,包括是否有社会意义;材料的利用程度:材料利用的充分性、合理性,包括色彩的搭配等等;材料利用的独创程度:有没有考虑某些材料的独特而合理的用途;图画的精致程度:有没有注重细节加工,整体的美感如何。临床法(clinicalmethod)

临床法又称诊断法,由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所倡导。临床法实际上是自然主义的观察、测验和精神病学的临床诊断法的合并运用,包括对儿童的观察、谈话与儿童的实物操作三个部分。通过对这三方面材料的分析、综合,可以了解儿童思维发展的规律。

临床法强调研究者本身敏锐的观察力以及在向儿童提问或布置情景时的主动性。发展了标准智力测验和精神分析交谈的优点,避免了上述方法的不足,在儿童认知发展和应用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横断研究

横断研究是指在同一时间内,对不同年龄组被试进行观察、测量或实验,以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或特点。

“同一时间内”?横断研究横断研究最突出的优点是可以在短时间内收集到较多的资料,有助于描述心理发展的规律与趋势;此外,样本也易选取与控制。因此这种设计成本低,省时省力,见效快,目前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多采用这一设计。

横断研究其不足在于,由于被试的取样是几个年龄点,带有人为拼凑的性质,故不足以确切地反映出个体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转折点。依据横断研究所描绘出的心理发展曲线有可能受到“世代效应”(cohorteffect,也称群体效应)的影响,即不同世代群体由于所处社会文化、历史条件和遭遇历史事件的不同而表现出心理发展上有差异的现象。

横断研究例如,如果测量青少年、成年人、老年人对摇滚音乐的兴趣,可能会得到这样的结论:兴趣随年龄增长而减弱。但事实上,这更可能与不同的社会时代对音乐的兴趣变化有关。

横断研究利用横断研究得出的数据表明,60岁以后智力大幅度下降。那么,这种下降是年龄发展本身引起的呢,还是由于老年组被试的受教育程度不及年轻被试引起的呢?

儿童行为问题现患率(%,N=2016)

年龄4567891011合计男14.4016.1812.4512.1113.0813.3013.3111.6413.34女11.2614.8318.3515.6318.9112.6014.6210.7614.54合计12.9415.5515.0713.7515.8612.9314.0011.1813.93纵向研究

纵向研究又称追踪研究,是指在较长的时间内对同一群被试进行定期的观察、测量或实验,以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或特点。

纵向研究纵向研究的特点是,通过长期的追踪研究,可以获得心理发展连续性与阶段性的资料,从而系统、详尽地了解量变与质变的规律。纵向研究还有助于探明早期发展与未来心理发展的联系,对了解发展的原因与机制十分有益。

纵向研究纵向研究体现出周期长、费用大的不足,故被试的数量往往受到局限。研究期间样本的恒定非常困难,会因死亡、搬迁、厌烦而流失被试,从而有可能影响取样的代表性。纵向研究需要被试反复做一些测验,不可避免地会使被试产生“练习效应”。纵向研究:儿童行为问题1984至1995年间,在南京开展了针对同一群体儿童的追踪调查研究。1984年初次调查了697名学前儿童,平均年龄5.7岁,其后分别于1988年(平均9.7岁)、1990年(平均11.7岁)、1994年(平均15.7岁)对这些儿童作追踪调查。调查均用父母报告的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

纵向研究:男孩行为问题纵向研究:女孩行为问题纵向研究:儿童行为问题行为问题的总分值随年龄的增长而明显的下降;独生与非独生子女的行为问题,男女性别具有不同的发展趋势。提示独生与非独生子女的行为问题差别只有少许,且发展到青少年期这些差异有大致消失的趋势,“行为改善”更多地见于男孩而非女孩。

纵向研究:例瑞典心理学家马格纳森(D.Magnusson,1993)的个体发展与适应(IDA)研究:目的是弄清楚个体与环境因素如何交互作用以支配从童年到成人的发展;特别感兴趣的是构成社会适应不良(如酒精中毒、犯罪、心理障碍)基础的发展过程。

纵向研究:例研究开始时的对象是3、6、8年级的学生,约有1400人。研究的资料大多是通过测验、观察、调查、访谈等从被试本人获得的信息,此外也有来自父母、教师、同伴及公共记录(如犯罪、精神病学诊断记录)等方面的信息。

纵向研究:例在研究中,马格纳森考察了女孩生理成熟对社会性发展的影响。生理发展的差异与在家里(如出走)、学校(如旷课)、业余生活(如吸毒或喝酒)中的问题行为之间是否有什么联系?追踪研究发现,15岁时在这些问题行为上有明显的差异,表现为早熟女孩比晚熟女孩有更多的问题:早熟女孩饮酒行为比率更高、与成人有更多的冲突、对学校和未来职业较少感兴趣。早熟女孩对社会关系的关注比晚熟女孩大得多。

纵向研究:例尽管15岁时这些差别很大,但到青少年晚期和成年早期时,许多差别明显消失了。到成年时,早熟和晚熟的被试在问题行为和社会关系方面几乎没有差别,也就是说,早熟女孩的问题行为存在于一个特定的时期。马格纳森认为,只有纵向研究才能理解个体发展中的各种变量之间的关系。

时序设计

时序设计是将横断研究与纵向研究融合在一起,以更好地探查心理发展变化的特点与转折点。以成人的性别角色态度为例,看看时序设计是如何来考察性别角色态度是如何随年龄、社会生活事件的变化而变化的。

时序设计假设在1945年对20岁群体样本(1925年出生的群体)进行性别角色态度评定,然后在他们40岁(1965年)和60岁(1985年)时再作重新评估。在1965年,对另一组20岁群体样本(1945年出生的群体)进行性别角色态度评定,以后也是每隔20年再重新评估一次。在该研究中,包括两次纵向研究,同时也有横断研究,如1965年就分别对20岁和40岁的样本进行了评估。时序设计A:年龄效应

B:群体效应

C:测量时间效应

参见图示跨文化研究

跨文化研究的兴起源于两方面的原因。首先,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交往越来越频繁。来自不同地区和文化背景中的人们间的交往,使心理学家日益迫切地感到,需要研究不同文化社会环境中的人们的心理过程和特点有何异同,以便增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

跨文化研究其次,心理学的研究是通过对样本的考察来对普遍结论进行推断的,但样本是否具有足够的代表性,一直受到人们的质疑。如格雷厄姆(Grahm,1992)曾采用内容分析法分析1992年前美国心理学会所发行6种重要期刊中1500篇论文的研究对象发现,前5年的受试中白人占96%,后5年的受试中白人占98%。只根据对白人研究的结果,自然不能推论解释其它人种的心理特质。

跨文化研究跨文化研究亦称交叉文化研究,在儿童发展心理学领域,是指通过对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儿童进行研究,以探讨儿童心理发展的普遍规律及不同的社会文化条件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跨文化研究心理学研究中,一般将社会文化视为恒常条件,研究其中个人或群体行为的差异;而跨文化研究则将同一文化背景中个人与群体行为的差异当作恒常,将文化模式当作变因,以研究不同文化中群体的心理与行为差异,考察文化因素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从而明确人类心理与行为发展变化的文化普适性和差异性。

跨文化研究马尔帕斯(Malpass,1986)等曾区分出三种文化等值性:一是机能等值,指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个体对同一问题作出反应时产生的行为表现出基本相同的心理机能;二是概念等值,指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个体对特定刺激物的意义有共同的理解;三是测量等值,即从不同的文化中收集数据资料的心理测量方式具有可比较性。

跨文化研究传统上,青少年期一直被视为“狂飙期”,那么,“狂飙期”是否就是青少年的普遍心理特点呢?美国著名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M.Mead)在1939年出版的著作《萨摩亚人的青春期生活》中提出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引起我们的少男少女烦闷的困惑,是由于青春期本身还是文明?”

跨文化研究米德在萨摩亚岛住了九个月,在三个毗邻的小村里研究了五十个少女。使米德感到惊奇的是,对萨摩亚的少女而言,青春期并不是一段困难的时期。原因一部分是由于萨摩亚社会的宁静淡泊所致。

跨文化研究根据米德所述,萨摩亚儿童在一个多成年人的环境中成长,他们与其他人的感情关系分散而且相当淡薄。她们很早就了解生命的事实--出生、性与死亡,而且并不神秘地加以限制。此外,萨摩亚人的生活并不具有美国社会的多样选择性,因此萨摩亚的青年男女并没有紧张情绪冲突或抗拒等特征。米德据此认为,“狂飙期”并非是青少年的典型年龄特征,我们文化中的价值多元和选择性造成了工业社会中青少年成长中的无所适从。

跨文化研究我国研究人员以皮亚杰学派的认知作业任务如数概念、守恒、序列、类包含、分类、比例等测查儿童,以探讨儿童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和不同文化环境中儿童认知表现上的差异。大量研究表明,儿童认知发展呈阶段性,并且阶段的顺序是不变的;儿童在完成各种守恒任务时经过不同的发展水平,显示出一定的顺序性;具体运算阶段各项守恒实验通过的顺序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中大体是一致的。

跨文化研究在美国密执安大学心理学家斯蒂文森(H.W.Stevenson,1990)主持的小学儿童学校适应能力的比较研究中,中、美、日三国心理学家参与了该研究,被试样本则取自北京、台北、仙台和芝加哥。研究者们制定了统一的语文、数学标准化试题和认知作业任务,在此基础上对这四个地区儿童的语文、数学成绩和认知能力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估。

跨文化研究结果表明,亚洲儿童特别是中国儿童的数学成绩比美国儿童高。为了探查产生差异的原因,研究者对儿童、他们的父母和教师作了有关的问卷调查和随访谈话,并进行了课堂教学的现场观察。结果发现,不同文化社会的母亲对自己孩子学习成绩的期望、教养态度、儿童本身的学习动机、学校课堂教学实践等都存在差异。

跨文化研究“青少年社会支配性的可能决定因素的比较研究”中,研究者采用相同的评价量表,对随机选取的被试进行自评和他评,结果发现:跨文化研究外表特征对两国青少年的社会支配性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国青少年的智力因素是其社会支配性的首要决定因素,而在美国青少年中,运动能力与社会支配性的相关最高。

跨文化研究在跨文化研究中存在“主位——客位”的研究取向。主位研究(emicapproach)是指站在主位的立场上思考和分析问题,使用属于某一特定文化的观念和行为解释,即运用地方性标准和具有特殊文化意义的框架来分析本土文化的心理问题,这是本土心理学家所倡导的,从定义上看,这不是一种跨文化的研究方法

。跨文化研究客位研究(eticapproach)是指站在外部客位的立场上对两种或几种文化进行研究,并在文化上比较各种有关行为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从理论上说,最好的跨文化研究方法,是由所涉及的有关文化的心理学家共同组成研究小组来展开研究工作。

第四章发展心理学理论科学理论的本质理论用来组织、描述和解释观察现象的一组概念和命题。“好”理论的特点简约可证伪性启发性第一节

精神分析的心理发展观一、弗洛伊德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弗洛伊德(SigmundFreud,1856—1939)(一)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及人格发展观

本我快乐原则自我现实原则超我至善原则潜意识前意识意识稽查作用(二)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阶段说阶段年龄范围性感带口唇期

0—1岁

嘴、唇、舌肛门期

1—3岁

肛门、屁股前生殖器期

3—6岁

生殖器潜伏期

6—11岁

青春期

11或13岁开始

生殖器力比多(id)在发展过程会遇到两种危机固着(afixation)一部分力比多停滞在较初期的发展阶段上倒退(regression)力比多流到初期的发展阶段

固着点越多倒退的可能性就越大

两种情结恋母情结恋父情结男孩女孩二、艾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

出生于德国法兰克福,只受过大学预课教育。曾师从于安娜·弗洛伊德。加入美国国籍后,在哈佛大学任人类发展学教授。建立了关于儿童发展的新学说。ErikErikson,1902-1994(一)

Erikson人格发展学说的基本观点人格发展受生物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的共同影响人格发展依照渐成原则(epigeneticprinciple)

自我在发展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Erikson的人格发展阶段大致年龄阶段有意义事件出生~1岁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学会信任别人对他们基本需要的照料1~3岁自主对羞耻和疑虑学会自主:吃饭、穿衣、排便等3~6岁主动对内疚试图像成人一样做事,试图承担力所不及的责任6~12岁勤奋对自卑掌握重要的社会和学习技能Erikson的人格发展阶段大致年龄阶段有意义事件12~20同一性对角色混乱反复思考“我是谁”20~40亲密对孤独形成亲密的友谊关系、伴侣关系40~65繁殖对停滞承担工作、照顾家庭、抚养孩子老年期自我整合对绝望回顾生活,认为是有意义的还是失望的第二节

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观

华生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坚持心理学等同于自然科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不是心理或意识,而是人和动物的行为,反对使用内省法,主张采用客观方法,否认遗传和本能作用,是教育万能论、环境决定论的倡导者。一、华生的心理学发展理论

JohnWatson(1878-1958)(一)华生的环境决定论否认遗传的作用

夸大环境和教育和作用(二)对儿童情绪发展的研究

新生儿的三种非习得性情绪爱怒怕二、斯金纳的发展心理学理论Skinner是美国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坚持华生的S-R公式,研究可观察测量的外显行为,操作行为主义的创始人。创制斯金纳箱,发明著明的教学机器,设计程序教学方案,行为矫正术的开创者。B.

F.

Skinner

(1904-1990)行为应答性行为操作性行为(一)行为的强化控制原理强化作用是塑造行为的基础

强化在行为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

强调及时强化

(二)儿童行为的实际控制育婴箱的作用行为的矫正教学机器和教学程序三、班杜拉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AlbertBandura1925年生于加拿大,创立了现代社会学习理论,被称为温和或认知的行为主义者。曾担任美国心理学会会长。1980年获得美国心理学会“杰出科学贡献奖”。AlbertBandura(一)观察学习通过观察他人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进行的学习。相互决定论模型B行为动作行为言语行为社会交往P个体认知能力身体特征信念和态度E环境物理环境家庭和朋友其他社会因素没有强化的观察学习模仿行为的平均次数第三节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JeanPiaget(1896~1980),瑞士

生平简介发生认识论的开创者1896年,出生在瑞士1918年,获生物学博士学位1920年,在西蒙实验室工作1955年,创建国际发生认识论中心出版著作:《发生认识论原理》等主要内容一、发展的机制二、发展的阶段性理论三、理论的争论四、评价一、发展的机制1理论核心:发生认识论(研究人类认识的发生和结构)研究知识起源问题着重知识的结构和认识功能的分析以运算逻辑来描述认识的结构和功能一、发展的机制2基本假设儿童认知发展的内在主动性儿童认知的发展是其心理结构的改进与转换儿童认知发展的建构性特点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性特点一、发展的机制3核心概念图式(scheme)也叫认知结构,指思维或动作的一种组织化的模式,个体通过建构这样的模式,去解释一些相关的经验。遗传性图式:吸吮图式,眨眼图式一、发展的机制同化(assimilation)把新的体验纳入已有图式中加以理解的过程“玩具长毛狗”顺应(accommodation)调整已有图式来适应新的刺激的过程“爸爸”一、发展的机制平衡(equilibrium)主体结构同客体结构之间的某种相对稳定的适应状态。心理发展的原因: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不断的平衡—不平衡—平衡—……的过程组织(organization)将已有图式整合成相关系统或知识体系的先天倾向。一、发展的机制状态A差异信息不平衡选择a:忽略状态A(恢复旧平衡)选择b:同化状态A(恢复旧平衡)选择c:顺应状态B(达到新平衡)适应比约克隆(Bjorklund)的平衡获得过程模式选择与下列术语最匹配的描述

(a)组织(b)同化(c)顺应(d)守恒(e)失衡琼斯认为通常往下扔掷某物时它会下落,因而对氮气球往上升感到吃惊,这反映了皮亚杰所说的()。如果让凯在已经分割成小块的甜饼和未分割的整块甜饼中进行选择的话,她会选择前者,因为她认为“三块小的甜饼要比一块大的好”。凯缺乏()。琼斯对氮气球往上升这个事实解释的建构包含了()的过程。选择与下列术语最匹配的描述

(a)组织(b)同化(c)顺应(d)守恒(e)失衡10个月的萨明移开枕头,够到了爸爸放在那儿的玩具,这种“移开”和“抓取”动作间的协调,说明了()。弗瑞德在马戏团第一次看到老虎时惊呼道:“哦,看那只大猫咪。”弗瑞德的反应表明()。二、发展的阶段性理论1感知运动阶段(0~2岁)所有的知识都是通过感觉和运动获得的(例如观察和抓握)“客体永久性”概念确立当物体从婴儿的视野中消失时,他能知道这并非是客体不存在了,而是被藏在了某个地方。18-24个月:已能充分理解客体永久性二、发展的阶段性理论2前运算阶段(2-7岁)思维表现出符号性的特点符号(表象、词汇)、象征性游戏自我中心性儿童不能将自我与外界很好地区分开来,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认识和适应外部的世界。“三座山”实验二、发展的阶段性理论3具体运算阶段(7-11、12岁)逻辑思维开始发展,能对客体进行分类以及根据数学法则进行运算,但其对象仅限于现实具体客体液体、面积和体积的守恒C

B

A

二、发展的阶段性理论4形式运算阶段(11、12-15、16岁)能够设定和检验假设,能监控和内省自己的思维活动,思维具有抽象性。对操作的操作:“我为什么思考我为什么思考我的未来”皮亚杰&英海尔德(1958):4个化学烧杯中的液体,哪些组合可以产生黄色液体。皮亚杰&英海尔德(1958):钟摆实验(摆绳、重量、摆高、推力)三、理论的争论理论的支持:许多研究结果支持皮亚杰的理论,从总体上看,儿童智力的发展经历皮亚杰所提出的四个阶段。在一些文化比较落后的社会群体里,虽然儿童的某些推理形式出现的略晚一些,但最终却都能表现出皮亚杰所预期的那些认知能力。三、理论的争论任务难度的适当性?儿童的认知发展可否被加速?发展变化的连续性和非连续性?发展的和谐性?在“自我中心性”上,弗拉维尔等(1977)发现:儿童在视觉观点采择能力发展上具有两级水平.别人能看到的东西他自己并不一定也能够看到(小猫小狗,2.5岁)虽然和别人同时在看一样东西,但所产生的视觉形象却并不一定相同(心理旋转,4-5岁)。格尔曼(1969):选择注意维度训练5岁儿童实验组:三个刺激物,一个维度相等(线段长度、小球数量)通过训练获得了守恒能力、关键因素是正确选择分析问题的维度、训练的效果可以迁移。四、评价贡献:重视“认知”特别是思维发展的研究开辟了发展研究的新领域:如社会认知按照思维的发展水平来划分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局限:大大低估了婴儿、学前儿童、学龄儿童的智力能力方法的可靠性差第四节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维果斯基(苏联,1896-1934)一、生平简介1896,出生在莫斯科1917,毕业于莫斯科大学法律系1924,应邀到莫斯科心理研究所工作20年代中期到30年代初期,提出并形成了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发表了《思维和语言》、《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等多部著作。二、文化——历史发展理论1两种工具观物质生产的工具精神生产的工具语言和符号相互联系改造自然、改造自身二、文化——历史发展理论2两种心理机能低级心理机能知觉、不随意注意、形象记忆、情绪、冲动性意志、直观的动作思维等高级心理机能观察、随意注意、抽象思维、高级情感、意志等二、文化——历史发展理论3“发展”的实质在环境与教育影响下,在低级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的心理机能的转化过程。表现:心理活动的随意机能心理活动的抽象——概括机能形成以符号或词为中介的心理结构心理活动的个性化语言在数字命名系统上的差异对个体早期数字能力的影响(Miller等,1995)英语:eleven、twelve、thirteen、fifteen汉语:11(tenone)、12(tentwo)3岁儿童没有表现出文化差异,从4岁开始,中国儿童开始显示出数数优势数到20:美国(48%)、中国(74%)二、文化——历史发展理论4语言在认知发展中的作用皮亚杰:自我中心言语只是反映了儿童正在进行着的心理活动,对认知发展作用甚微。维果斯基:儿童的自我言语会转变为认知自我指导系统,对问题解决活动进行调整,并最终内化为内部言语思维。面对困难任务时,更多依赖自我言语使用自我指导后,往往有很大改进更多依赖自我言语的学前儿童更聪明三、教学与智力发展的关系1“最近发展区”的思想现有发展水平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别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2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3学习最佳期三、教学与智力发展的关系对教育的启示关注指导者的作用假装游戏——”心理理论”鼓励合作学习3~5岁儿童,摆家具单独做:几乎没有什么进步跟妈妈一起做:在摆放能力上有很大进步更多激励、解释与表达、更高水平的认知策略四、比较与评价维果斯基的发展观强调了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与社会过程的重要性。对皮亚杰的许多基本假设提出了很大挑战,但其理论仍有待于进一步的严格检验。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不同文化下的认知发展也不尽相同认知发展在不同文化中大多是一致的认知发展起源于社会性合作认知发展主要来源于儿童自己建构知识时的独立探索社会过程变成个体心理的过程(如社会语言变成个人语言,最终成为内部言语)个体的过程变成社会过程(如自我中心言语调整以适应更有效的交流)第五节信息加工理论一、背景1950’认知心理学兴起,将人脑比作计算机,认知心理学也被称之为信息加工心理学。儿童的认知加工与计算机类似,随着年龄发展,大脑的硬件(大脑和边缘系统)和软件(如:注意、知觉、记忆和问题解决策略等智力加工)也发生变化。二、理论观点1将个体的认知活动看成是信息加工的过程,对儿童发展的研究专注于儿童是如何表征、加工及转换信息的。发展阶段——〉水平(步骤)加工水平决定思维质量二、理论观点2强调对儿童发展内在机制的精细分析。个体认知结构中的加工系统是多重的,每种系统都有其自身的变化机制鉴别出对认知发展具有突出作用的变化机制,探索他们的发展过程存储与加工加工的容量凯斯的心理空间变化模式图操作空间储存空间操作空间储存空间年幼儿童年长儿童你的记忆容量有多大?请一边计算,一边记住答案,最后把所有的答案依次说出来。3+1=?7–2=?4+5=?答案:459再试一试!1+4=?8–5=?2+6=?9–3=?1+3=?2+7=?6–4=?9–8=?4+3=?答案:538649217二、理论观点3儿童的发展主要通过主体不断的自我调节来实现。重视“策略”重视“元认知”教育、训练(成熟)——元认知的发展——具体认知能力的提高希格勒的策略研究3+9=?策略表现提取从1开始数从大数开始数猜测策略选择的多样性、竞争性和适应性二、理论观点4了解儿童发展的关键是精细的任务分析。通过对特定任务的每一个细节的分析,才能更好地了解儿童的认知活动。微观发生法相反数问题中捷径策略的发现Siegler等,1998被试:100~115个月的儿童相反数问题:a+b-b,如28+36-36策略:捷径策略/计算策略/消除策略实验时间:每周进行一次测验,共8次实验阶段:前测阶段/练习或干预阶段/后测或迁移阶段三、评价贡献:提供了许多认知能力发展的新见解填补了皮亚杰早期理论的许多空白研究方法严密而精巧与教育联系紧密局限:理论对真实日常生活思维的适用性不足低估了人类认知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第六节习性学(或进化论)观点一、习性学习性学(ethology)研究行为和发展的生物进化基础的科学。奠基者:洛仑兹、廷伯格印刻(imprinting)关键期(criticalperiod)敏感期(sensitiveperiod)婴儿的依恋研究聚焦:利他主义是人类的天性吗?第七节生态系统理论Urie,Bronfenbrenner1917-2005一、生态系统理论

(ecologicalsystemstheory)微系统microsystem(family,school,peersetc),中间系统mesosystem(connectionsbetweenmicrosystems)外层系统exosystem(socialsystemspersonnotdirectlyinvolvedwith)宏系统macrosystem(culturelivedin)历时系统chronosystem(sociohistoricalcircumstances&lifecourse)主要发展理论在发展基本命题上的立场理论连续性发展模式先天-后天稳定性精神分析观行为主义观皮亚杰认知发展观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观信息加工理论习性学的观点生态系统理论不连续连续不连续连续连续都有不明确一种一种多种可能多种可能一种一种多种可能双重作用后天环境双重作用双重作用双重作用双重作用双重作用稳定的开放的开放的开放的开放的稳定的开放的你的理论观点?第五章个体心理发展的生理基础及其影响因素第一节遗传的作用一新生个体遗传基因的获得:

1遗传物质位于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内。人类细胞核内的染色体有23对、46条,其中常染色体22对,性染色体一对。2卵母细胞携带全部23对染色体,然后分裂成为卵细胞,卵细胞携带23条染色体(22条常染色体,1条性染色体)。根据组合原理,卵细胞携带的染色体的组合方式可能有2的23次方这么多种。因此,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在事实上讲,即使是同一个女性,其所有卵细胞所携带的遗传基因都是不同的。精细胞由携带全部23对染色体的精原细胞分裂而来,携带23条染色体,其染色体的组合方式也有2的23次方那么多种。同一个男性的每个精细胞携带的遗传基因都是不同的。

3各自携带23条染色体(22条常染色体,1条性染色体)的卵细胞与精细胞结合,组合形成新生个体完整的23对染色体。那么新生个体染色体可能的组合方式有多少种呢?2的23次方乘以2的23次方,大约60万亿。4女性的性染色体为XX,男性的染色体为XY;因此在卵母细胞分裂时,每一个卵细胞携带的性染色体都是X,而在精原细胞分裂时,精细胞携带的性染色体可能是X,也可能是Y。因此,正常情况下,人类的性别只有两种:XX和XY。从概率的角度讲,形成男性胎儿与形成女性胎儿的的概率理论上应该相等。因为,精原细胞分裂时,形成携带X性染色体的精细胞的概率和形成携带Y性染色体的精细胞的概率相等。所以,对于父母与子女而言,“遗传即意味着相同,因为子女的基因来源于父母;遗传又意味着不同,因为子女的遗传基因的组合方式与父母不同,多子女家庭中各个子女的遗传基因虽然来源于同一对父母,但其组合方式也不相同。

5有没有遗传基因完全相同的个体?有—同卵双生子。受精卵形成后,复制出另一个和自身完全相同的个体,然后分离,分别发育形成两个独立的胎儿。二遗传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1研究遗传作用的方法:(1)以动物为对象的研究:选择性繁殖。R.C.Tryon依据走迷津能力的高低将一群最初未加挑选的白鼠分类,选择其中聪明的公鼠与聪明的母鼠配对、繁殖,迟钝的公鼠与迟钝的母鼠配对、繁殖,再对子代白鼠走迷津的能力进行考察。

(2)家庭研究:探讨遗传相似性与心理发展相似性的关系,在家庭环境确定的条件下,如果遗传相似性高的不同个体,在其心理发展方面也显示较高的相似性,则可以推断遗传的作用。具体方法有:A双生子研究。要探讨的问题是:一对在一起抚养的同卵双生子的相似性比一对在一起抚养的异卵双生子的相似性更高吗?

B领养子与其父母的相似性研究领养子与其亲生父母有遗传联系,而与其养父母没有任何的遗传联系,那么领养子在心理发展方面与其亲生父母更相似呢还是与其养父母更相似?

前者:可看作是遗传作用的证据;

后者:环境作用的证据;

研究表明,IQ之间的相似性与遗传基因之间的相似性的确存在相关。

2遗传决定论的观点:英国遗传学家高尔顿(F.Galton)坚持以遗传的观点来解释个体差异。他认为遗传在发展中起决定作用,儿童的心理与品性早在生殖细胞的基因中就已经决定了,发展只是这些内在因素的自然展开,环境和教育只起引发作用。

高尔顿运用名人家谱调查法,从英国的政治家、法官、军官、文学家、科学家和艺术家等名人中选出977人,调查他们的亲属中有多少人成名。结果发现,名人的亲属中有332人也同样出名。而对照组中是人数相等的普通人,他们的亲属中只有1个名人。但这样的比较受到批评,因为没有对家庭环境因素进行必要的控制。

在随后进行的对名人的孩子与教皇的养子进行比较调查还发现,教皇养子成名的比率不如名人之子多,高尔顿认为教皇养子的环境条件与名人之子相仿,因而名人之子成名更多的原因在于遗传而不是环境。

3现代学术界对遗传作用的一般看法:(1)

遗传因素在个体身上体现为遗传素质,主要包括机体的构造、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征等通过基因传递的生物特性,而其中最主要的是大脑和神经系统的解剖特点。人的体征的遗传制约性比行为能力的遗传制约性要大,其中发色、眼色的遗传最为明显;

(2)不同的心理行为受遗传的制约程度不同,如言语、空间、数等能力的遗传一般要大于记忆、推理方面的遗传;(3)人格方面也存在着遗传效应,如美国和以色列的研究人员发现,个性中的好奇心与第11对染色体上的基因有联系,而在第17对染色体上则存在与焦虑有关的基因。

(4)关于“遗传阈限”的观点:该观点强调,遗传决定了个体心理发展可能达到的一个区间(阈限),而不是一个确定的点或水平线。个体心理发展的实际水平处在这个区间的哪个位置(上?中?下?),则由其所处的环境因素决定。

遗传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必要物质前提,并奠定了个体心理发展差异的先天基础,规定了发展的高低限度,但它不能限定发展的过程以及所达到的程度。

第二节胎儿的发育过程

精子和卵子结合8周时的胎儿20周时的胎儿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

人类心理发展遗传效应的体现离不开大脑和神经系统。大脑和神经系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在母亲怀孕的第4周,胚胎第一个形成起来的就是神经系统。最先发展的是神经系统的低级部位,此时受精卵中出现第一根神经管,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第8周大脑皮层已粗略分化,胎儿对母体信息比较敏感。

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到了第26周,胎儿大脑皮层已经基本上具有和成人大脑一样的沟回以及皮层结构,这是大脑形态上的初步发展。大脑皮层的细胞主要是在怀孕第15-18周形成的,到出生后2岁,脑细胞不断分裂,数目增加,体积继续增大。2岁以后脑细胞停止增殖,但发育仍在进行。

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新生儿出生时的脑重量约400克,已达到成人脑重的25%,而同时期新生儿的体重仅为成人体重的5%左右(新生儿体重约3千克,成人体重平均为60千克)。出生后儿童脑重量随年龄而增加,增长的速度表现为先快后慢,到6、7岁时儿童的脑重接近成人水平,约1280克,相当于成人脑重的90%。

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出生后脑的发展主要在于脑皮层结构的复杂化和脑机能的完善化。儿童大脑重量的增加并不是神经细胞大量增殖的结果,而主要是神经细胞结构的复杂化和神经纤维的伸长。新生儿的大脑皮层表面较光滑,沟回很浅,构造十分简单,以后神经细胞突触数量和长度增加、分支增多,神经纤维开始以不同的方向越来越多地深入到皮层各层,神经元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丰富,这都导致大脑重量的迅速增加。

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出生、1、3、6月时的神经纤维发育情况鲁利亚:大脑的三级机能系统

第一机能系统为调节激活与维持觉醒状态的机能系统,也称动力系统,由脑干的网状结构和边缘系统等组成。其基本功能是使大脑皮层处于一般觉醒状态,提高大脑的兴奋性和感受性,并实现对行为的自我调节。

鲁利亚:大脑的三级机能系统第二机能系统是信息接收、加工、储存的系统。它位于大脑皮层的后部,包括枕叶、颞叶和顶叶以及相应的皮层下组织。它的基本作用是接受来自机体内、外的各种刺激,对它们进行分析、加工并保存。第二机能系统由许多脑区组成,如视觉区、听觉区、本体感觉区等。

鲁利亚:大脑的三级机能系统第三机能系统又称行为调节系统,负责计划、调节、控制行为,包括额叶的广大脑区。该系统分为三个不同的等级。一级区是皮层运动区,位于前中央回内。大脑发出的动作指令,通过该区域直接调节身体各部位的动作反应。二级区为运动前区,位于运动区的前方,主要功能是实现对行为的组织以及制定运动程序。三级区位于额叶的前面,主要作用是产生活动的意图,并实现对复杂行为形式的调节与控制。

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大脑皮层机能的发展,不仅表现在兴奋过程中,还表现在抑制过程中。儿童年龄越小,兴奋过程的优势就越明显,兴奋也特别容易扩散。随着大脑机能的发展,皮层抑制机能也相应得到发展。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皮层抑制机能发展的前提之一便是大脑神经纤维髓鞘化。到6岁末,儿童基本完成所有皮层传导通路的髓鞘化。大脑皮层抑制机能的发展是大脑机能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唐氏综合症唐氏综合症(Down’ssyndrome)是最先得到证明的由常染色体的异常引起人类智力低下的例子,它主要源于第21号常染色体没有分离,使子代的第21对染色体上出现三条染色体,故又称为21—三体症。

唐氏综合症患者一般脸形圆满,两眼间距较正常人更大,塌鼻梁,口小舌大,常伸舌流口水,几乎都有轻度或中度的智力低下,所以该病症还可称为伸舌样白痴、先天愚型。在智力低下的同时,患者的性格则较为平和与开朗。目前尚没有有效的途径来加以克服。

唐氏综合症孕妇如在怀孕的16-20周进行羊膜穿刺术,通过对脱落在羊水中胚胎细胞染色体的检测分析,可以早期诊断胎儿是否患有该症,此时采取必要的措施如选择流产是可行的。

第三节影响儿童发展的

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指生物有机体所共有的维持生存所必需的自然环境,如食物营养、地理气候等;另一类是指人类的社会环境,即个体所处的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包括家庭、社会、学校等方面的各种影响。环境和教育规定了心理发展的现实性。

胎内环境的影响

子宫是影响个人成长的最早的环境,又称为胎内环境。一个胎儿与另一个胎儿所受到的胎内环境有很大的不同。孕母的身体健康状况,接触烟酒、毒品及其他药物的情况,怀孕时的年龄,母亲的情绪状态,以及分娩状况(如早产或难产)等都可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胎儿心理的发展。

1、母亲的年龄

母亲年龄对胎儿的影响主要指两方面:年龄偏小与年龄偏大。年龄太小(18岁以下)生育,胎儿体重过轻、神经缺陷的可能性增加,这是婴儿死亡的主要原因。而年轻母亲分娩困难的概率要高于正常孕妇,也较可能得并发症,如贫血。

1、母亲的年龄

35岁以上生育(特别是第一胎),易出现分娩困难和死胎增多,另外出现唐氏综合症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胎儿患唐氏综合症的概率:孕妇30-34岁为1.66‰,35-39岁为3.22‰,40-44岁时上升到12.52‰,45岁以上则达到29.74‰。这是由于高龄孕妇为胎儿提供的胎内环境与正常孕妇相比,通常有些劣势所致。2、母亲服药

药物对成长中的胚胎或胎儿会有潜在的影响,其作用的大小往往视使用的剂量、时间、次数及药物本身的性质而定。

2、母亲服药

60年代初,西德的一家医药公司推出了反应停(Thalidomide)——该药可以减轻孕妇的恶心、呕吐、无名状的难受等常见的早孕反应,还有镇痛、定神、改进睡眠等作用,许多孕妇服用了。结果出现了近万名婴儿畸形:孩子或是耳鼻发育不完全,或是心脏功能出现问题,最典型的是四肢特别短,上肢表现为挠骨、尺骨可以完全不存在,手好像直接从肩部长出。

2、母亲服药

某些口服避孕药因含有雌激素,也会伤及胎儿。麻醉剂、抗菌素等都会对胎儿的发展产生影响。母亲吸烟、酗酒对胎儿的危害也类似于药物对胎儿的影响。吸烟的孕妇或连续暴露于充满烟雾环境中的妇女,早产的发生率、新生儿的发病率及死亡率比一般孕妇高。孕妇大量饮酒,会产生胎儿酒精综合症,表现为婴儿生长迟缓、早产、智力落后、身体畸形、先天性心脏病等。

2、母亲服药药物作用于胎儿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方面是透过胎盘,对胎儿和母亲产生同样的效果;另一方面是药物改变了母亲的生理状况,从而也改变了子宫内的环境。在怀孕的早期几个月,对胎儿的不利影响往往最大。一般妊娠7个月后,胎儿发育已较为完善,药物对他们的作用已大大降低。

3、母亲的情绪

母亲所受到的短暂的不良情绪对胎儿的身体和精神不会造成大的危害。如果母亲在怀孕期间遭受了直接的、重大的精神刺激,如丈夫亡故或是遭丈夫遗弃等,或者是长时间的紧张不安、焦虑或夫妻关系不和等,这些情绪状态导致体内的血管收缩,对胎儿的供血量也相应减少,长此以往,可造成对胎儿大脑发育的影响,并造成新生儿身体瘦小、体质差等问题,心理上则表现为易神经过敏与偏执;孕妇过于激烈波动的情绪,有可能导致流产。3、母亲的情绪

母亲在受到精神的极度刺激或长时间刺激时,一方面作用于大脑,并传递到下丘脑使母亲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另一方面使母体释放出一种叫儿茶酚胺的激素。这种激素会通过胎盘进入胎儿的血液,同样使胎儿体内发生化学变化,并通过植物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使胎儿产生与母亲类似的情绪反应。

3、母亲的情绪

捷克学者曾进行过一项研究,以比较“计划内怀孕”的孩子与“计划外怀孕”的孩子在身心发展方面的异同。研究包括了两组孩子,分别属于父母“计划内生育”和“意外妊娠”而迫不得已生下的孩子。两组孩子在出生时都是健康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