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虚词“之”的用法》教学设计(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_第1页
《文言虚词“之”的用法》教学设计(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_第2页
《文言虚词“之”的用法》教学设计(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_第3页
《文言虚词“之”的用法》教学设计(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虚词“之”的用法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梳理并归纳“之”的常见用法;2.通过“之”所在的位置、“之”前后词语的词性、“之”前后词语的关系判断“之”用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课前准备任务:1.将《桃花源记》《小石潭记》《马说》《庄子两则》《礼记两则》中所有含“之”的句子摘抄出来;2.判断每一句中“之”的用法,发现规律,将相同用法归为一类,每类可以用不同的符号标注。二、授课答疑(一)明确学习目标1.归纳“之”的常见用法;2.通过“之”所在的位置、“之”前后词语的词性、“之”前后词语的关系判断“之”用法。(二)举例说明怎样通过位置、词性、关系三个关键词去梳理“之”的用法。(三)以《桃花源记》相关句子为例,让学生学会归类和判断“之”的用法。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2.渔人甚异之。3.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4.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5.便扶向路,处处志之。6.闻之,欣然规往(四)独立试归纳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后师纠偏释疑。1.如鸣珮环,心乐之2.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3.箬篷覆之4.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5.左臂挂念珠倚之6.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7.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五)练习实践,运用“西沃课堂肋手”的拍照功能及时发现学生练习当中的问题,及时纠错释疑,巩固课堂内容。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2.《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3.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4.虽有千里之能5.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6.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7.是鱼之乐也。三.归纳“之”的用法1.用作动词,可译为“去、往、到”。例: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已而之细柳军。2.用作代词,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也可以当指示代词“这、那”。例: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义,执策而临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这)3.用作助词①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例: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虽有千里之能②结构助词,宾语前置或定语后置的标志。例:《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马之千里者③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例: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④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