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实验指导书_第1页
成本会计实验指导书_第2页
成本会计实验指导书_第3页
成本会计实验指导书_第4页
成本会计实验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23成本会计实验指导书刘晓红编写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二○一五年九月前言成本会计作为一门会计专业课,掌握其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技能是学好课程的关键所在。其涉及的内容广泛,实用性极强,成本会计实验教学是理论教学的重要环节和必要补充,通过实验可有效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巩固,了解所使用的机器设备,掌握科学的实验方法,使学生进行会计研究的基本训练,极大提高其动手能力。为了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实验严把预习、实验、实验材料报告三个环节。实验在会计实验室完成,每项实验以班为单位,严格实验考勤制度。预习:安排学生学习实验的内容,了解实验的程序和操作规程,并布置思考题,让学生有目的地去查阅与实验相关的资料。实验:实验开始前由指导教师讲解实验要点,提出注意事项。实验过程中,主题是学生,教师只起辅助作用,避免“扶着走”,“跟着做”的现象。实验材料报告:实验结束后,强调学生及时填写实验材料。本实验课总学时为10学时。目录实验一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1TOC\o"1-3"\h\z实验二产品成本计算—-分批法………10实验三产品成本计算――分步法………13实验四产品成本计算――定额法………18实验五标准成本法………21实验一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明确实际工作中费用如何进行分配;掌握辅助生产费用在各部门、产品之间分配方法的实际运用。[实验内容]1.资料:某企业甲分厂设有供电、运输和机修三个辅助生产车间,某年8月份各辅助生产车间费用和向各受益对象提供劳务作业数量的资料如图所示:供应部门收益部门供电车间(千瓦小时)运输车间(吨)机修车间(工时)供电车间运输车间机修车间――150085009000――200600400――产品生产耗用第一基本生产车间第二基本生产车间分厂管理部门50000700006000020000――800050007000――26001900500合计210000292006000本月发生的辅助生产费用210001460024000计划的单位成本0.130.554.402.要求:分别采用直接分配法、交互分配法、顺序分配法、计划成本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并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实验步骤]1.初步建立每一种方法下的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包括表头、表中所含项目、单位或产品名称、汇总等。2.计算每一种方法下的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率,分配发生的辅助生产费用(1)直接分配法:按公式计算:费用分配率(单位成本)=待分配辅助生产费用/(辅助生产劳务总量—其他辅助生产劳务耗用量)直接分配法中,各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费用,直接分配给除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各受益产品、单位,而不考虑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的情况。采用直接分配法,由于各辅助生产费用只进行对外分配,分配一次,计算工作简便。计算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各受益产品、单位分配到的辅助生产费用:基本生产—-产品基本生产车间一车间基本生产车间二车间分厂管理部门(2)交互分配法按公式计算:交互分配的费用分配率(单位成本)=待分配辅助生产费用/辅助生产劳务总量对外分配的费用分配率(单位成本)=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辅助生产劳务总量—其他辅助生产劳务耗用量)其中: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交互分配前的费用+交互分配转入的费用-交互分配转出的费用交互分配法下,辅助生产费用需进行两次分配,即交互分配和对外分配。(3)顺序分配法首先,各辅助生产车间的费用分配按照受益多少的顺序依次排列,收益少的排在前,先将费用分配出去,收益多的排在后,后将费用分配出去;其次,各辅助生产费用只分配一次,既分配给辅助生产车间、部门以外的受益单位,又分配给排在后面的其他辅助生产车间或部门。排在前面的辅助生产车间分配其辅助生产费用:费用分配率(单位成本)=待分配辅助生产费用/辅助生产劳务总量排在后面的辅助生产车间分配其辅助生产费用:费用分配率(单位成本)=(待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前面的辅助生产车间分配进来的费用)/(辅助生产劳务总量—前面辅助生产车间劳务耗用量)顺序分配法不进行交互分配。(4)计划成本分配法按公式计算:费用分配率(单位成本)=计划单位成本各受益单位分配的辅助生产费用=实际耗用量*计划单位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差异=辅助生产实际成本-计划成本分配数额其中:辅助生产实际成本为辅助生产交互分配转入的费用和实际发生的费用辅助生产成本差异再次进行分配:向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各受益单位分配其差异,也可直接记入“管理费用”科目。3.填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每种方法下都需要填制一张分配表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直接分配法)供应部门受益部门供电车间(千瓦小时)运输车间(吨)机修车间(工时)合计(元)待分配生产费用供应辅助生产以外的劳务数量分配率(单位成本)基本生产—产品耗用数量分配金额基本生产一车间耗用数量分配金额基本生产二车间耗用数量分配金额分厂管理部门耗用数量分配金额合计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交互分配法)项目供电车间运输车间机修车间合计数量分配率分配金额数量分配率分配金额数量分配率分配金额待分配辅助生产费用交互分配辅助生产——供电辅助生产——运输辅助生产——机修对外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对外分配基本生产—产品第一基本生产车间第二基本生产车间分厂管理部门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顺序分配法)项目辅助生产车间基本生产分厂管理部门合计车间部门机修车间运输车间供电车间产品第一基本车间第二基本车间劳务量待分配费用分配率劳务量待分配费用分配率劳务量待分配费用分配率耗量分配金额耗量分配金额耗量分配金额耗量分配金额分配XX费用分配XX费用分配XX费用分配金额合计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计划成本分配法)辅助生产车间名称供电车间运输车间机修车间合计待分配的辅助生产费用供应劳务数量计划单位成本基本生产成本制造费用供电车间耗用数量分配金额运输车间耗用数量分配金额机修车间耗用数量分配金额第一基本生产车间耗用数量分配金额第二基本生产车间耗用数量分配金额按计划成本分配合计辅助生产实际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差异4.根据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编制会计分录直接分配法:借记基本生产成本、制造费用;贷记辅助生产成本。交互分配法:交互分配:借记辅助生产成本;贷记辅助生产成本。对外分配:借记基本生产成本、制造费用;贷记辅助生产成本。顺序分配法:分配机修费用:借记辅助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制造费用;贷记辅助生产成本。分配运输费用:借记辅助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制造费用;贷记辅助生产成本。分配电费:借记辅助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制造费用;贷记辅助生产成本。计划成本分配法:按计划成本分配:借记基本生产成本、制造费用;贷记辅助生产成本。结转辅助生产成本差异:借记管理费用;贷记辅助生产成本。[问题讨论]总结实验中每一种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中的分配率计算及顺序分配法排序所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实验二产品成本计算—分批法[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明确实际工作中各项费用如何进行分配;熟悉分批法下产品成本核算的程序;掌握分批法这种基本成本计算方法的实际应用。[实验内容]1.资料:某企业按一定批量轮番生产各种仪表,所有产品都要经过第一、第二两个基本生产车间加工,在某年5月份同时生产三批产品:工作令号93-304,产量30台,本月完工30台;93-316,产量75台,4月份已完工30台,本月完工45台;93-402,产量30台,本月完工10台。有关成本资料如下:(1)月初在产品成本(第一,第二两车间发生额汇总数):工作令号月份摘要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93-30493-31693-402343444减完工30台的计划成本19800290001350016500-165006000995035791719-1470330420222022907085-61501480(2)本月份发生费用:1)耗用原材料(实际成本):93-304号40000元;93-316号9000元;93-402号8000元。2)生产工人工时:93-304号第一车间1000小时,第二车间960小时;93-316号第一车间600小时,第二车间1200小时;93-402号第一车间420小时,第二车间380小时。3)直接人工:第一车间1050.40元,第二车间1397元。4)制造费用:第一车间4545元,第二车间5080元。5)93-402产品的计划单位成本:直接材料550元,直接人工40元,制造费用175元。2.要求:(1)按生产工人实际工时的比例分别车间分配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2)登记产品成本明细帐,计算各种完工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实验步骤]根据资料编制直接人工费用和制造费用分配表人工费用分配表批号第一基本生产车间第二基本生产车间合计生产工时人工费用生产工时人工费用93—30493—31693—402合计制造费用分配表批号第一基本生产车间第二基本生产车间合计生产工时制造费用生产工时制造费用93—30493—31693—402合计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生产费用登记各批产品成本明细账产品成本明细账产品批号:93—304批量:30台在产品:完工产品:30台摘要成本项目合计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月初在产品成本产品成本明细账产品批号:93—316批量:75台在产品:完工产品:45台摘要成本项目合计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月初在产品成本产品成本明细账产品批号:93—402批量:30台在产品:完工产品:10台摘要成本项目合计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月初在产品成本计算各种完工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问题讨论]总结实验中计算各批产品成本时直接人工费用和制造费用分配及产品明细账中各项成本项目在完工产成品和月末在产品分配中所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实验三产品成本计算—分步法项目第一车间第二车间第三车间数量加工程度数量加工程度数量加工程度月初在产品本月投入或上车间转入小计本月完工或转入下车间月末在产品本月不可修复废品1082108220800015050101040%60%40%100%50%1501008000825079003005060%50%50%80%50100790080507830100100101060%80%40%80%100%20%[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明确实际工作中各项费用如何进行分配;熟悉分步法下产品成本核算的程序;掌握分步法这种基本成本计算方法的实际应用。[实验内容]1.资料:某企业是连续加工式大量生产企业,设有三个基本生产车间,第一车间生产出A半成品,交第二车间继续加工。第二车间生产出B半成品,交第三车间加工制成甲产品。该企业产品成本计算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设有直接材料、半成品、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废品损失等成本项目。该企业某年5月份有关成本资料如下:(1)月初在产品成本项目直接材料半成品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第一车间第二车间第三车间10,0001,00047,25037,55024,575552862240012421540(2)车间产量记录第一车间的原材料在开始时投入,第三车间的原材料在该车间加工量75%时投入,所有的加工费用都按加工程度计算。(3)本月发生的费用项目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第一车间产品生产耗用修复废品耗用812,00010040,4252080,85040第二车间产品生产耗用31,80871,568第三车间产品生产耗用修复废品耗用78,40047,11250109,928110(4)不可修复废品残料入库,估价109.50元,各车间的废品损失全部由本月完工甲产品负担。2.要求: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计算完工产品成本(1)各车间在产品按加权平均法计算(2)各车间在产品按先进先出发计算[实验步骤]1.按生产顺序计算各车间的成本在加权平均法下:第一车间:将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项目下的完工产品数量和在产品约当产量计算出来;计算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项目下的费用分配率;分别成本项目计算半成品成本、月末在产品成本、废品损失成本。第二车间:将半成品、人工费用、制造费用项目下的完工产品数量和在产品约当产量计算出来;计算半成品、直接人工、制造费用项目下的费用分配率;分别成本项目计算半成品成本、月末在产品成本、废品损失成本。第三车间:将半成品、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项目下的完工产品数量和在产品约当产量计算出来;计算半成品、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项目下的费用分配率;分别成本项目计算完工产成品成本、月末在产品成本、废品损失成本。先进先出法下:各车间各成本项目按完工产品约当产量和在产品约当产量计算分配;各车间分配的各项费用都是本月发生的费用;每一车间计算半成品、产成品费用时都要加上月初的费用。其余各车间的计算与加权平均法一致。2.计算产成品成本产成品成本=成本+废品损失3.登记每一个车间产品成本明细账加权平均法:产品成本明细账第一车间:A半成品年月日单位:元摘要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成本合计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费用合计本月约当产量完工转出A半成品月末在产品本月不可修复废品分配率产品成本明细账第二车间:B半成品年月日单位:元摘要半成品直接人工制造费用成本合计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费用合计本月约当产量完工转出B半成品月末在产品本月不可修复废品分配率产品成本明细账第三车间:甲产成品年月日单位:元摘要半成品直接人工制造费用成本合计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费用合计本月约当产量完工转出产成品月末在产品本月不可修复废品分配率先进先出法:产品成本明细账第一车间:A半成品年月日单位:元摘要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成本合计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费用本月约当产量完工转出A半成品月末在产品本月不可修复废品分配率产品成本明细账第二车间:B半成品年月日单位:元摘要半成品直接人工制造费用成本合计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费用本月约当产量完工转出B半成品月末在产品本月不可修复废品分配率产品成本明细账第三车间:甲产成品年月日单位:元摘要半成品直接人工制造费用成本合计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费用本月约当产量完工转出产成品月末在产品本月不可修复废品分配率[问题讨论]总结实验中各车间计算完工半成品、产成品和月末在产品成本时约当产量、费用分配率及成本逐步结转中所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实验四产品成本计算—定额法[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明确实际工作中各项费用如何进行分配;熟悉定额法下产品成本核算的程序;掌握定额法这种成本计算辅助方法的实际应用。[实验内容]1.资料:某厂采用定额法计算产品实际成本,该厂设有金工、装配两个基本生产车间,生产各种型号的电动机。某年4月生产大型、中型两种电动机。有关电动机的成本资料如下:(1)3月份单台产品定额成本成本项目大型电动机中型电动机金工车间装配车间金工车间装配车间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40,0001,0004,0008002,40020,0008003,2006001800制造成本48,20026,400(2)人工、制造费用都是根据定额工时和预定分配率计算的,每一工时人工预定分配率为1元;金工车间制造费用的预定分配率每工时为4元,装配车间为3元。(3)电动机月初在产品定额成本的调整情况:金工车间电动机单台产品原材料定额下降7%,定额工时下降10%,人工、制造费用每工时的预定分配率不变,装配车间全部定额都没有变化,据此调整月初在产品定额成本。成本项目定额成本定额差异定额变动金工车间装配车间金工车间装配车间金工车间装配车间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80,0001,0004,0005,00015,000-1,000-20-360+200-600+400+110+20材料成本差异+1281制造成本105,000-499+530(4)3月底在产品成本:(5)本月发生费用:1)金工车间:原材料:定额成本525,600元,定额差异+13,000元,材料成本差异为-1.5%,直接人工:定额成本20,100元,定额差异-190元制造费用:预算数302,000元,实际数298,980元(完成定额工时83,050小时)2)装配车间:直接人工:定额成本20,000元,定额差异+550元制造费用:预算数225,000元,实际数252,450元(完成定额工时76,500小时)(6)本月完工大型电动机3台,中型电动机20台。2.要求:登记电动机成本明细账[实验步骤]1.根据产品成本资料计算产品成本明细账中相关项目(1)月初在产品成本资料,根据上月末在产品成本资料所得(2)计算在产品定额变动情况(3)计算本月生产费用中的定额成本和脱离定额差异(4)计算材料成本差异(5)计算脱离定额差异分配率,并据以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应负担的差异额(6)计算完工产品的定额成本和月末在产品的定额成本2.将结果登记产品成本明细帐,计算出完工产品的实际成本产品成本明细帐产品名称:年月日产量:成本项目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成本合计月初在产品成本定额成本脱离定额差异材料成本差异定额变动差异月初在产品定额变动定额成本调整 定额变动差异本月生产费用 定额成本脱离定额差异材料成本差异生产费用累计定额成本脱离定额差异材料成本差异定额变动差异差异率脱离定额差异材料成本差异定额变动差异本月产成品成本定额成本脱离定额差异材料成本差异定额变动差异实际成本月末在产品成本定额成本脱离定额差异材料成本差异定额变动差异[问题讨论]总结实验中计算产成品和月末在产品定额成本、脱离定额差异、材料成本差异、定额变动差异各项差异中所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实验五标准成本法[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明确标准成本法并不是一种成本计算方法,而是一种将成本计算和成本控制相结合的方法,与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有所不同;熟悉标准成本法下产品成本核算的程序;掌握标准成本法的实际应用。[实验内容]1.资料:某企业生产某产品,其标准成本如下:直接材料成本:每件产品:甲材料5公斤每公斤计划成本2元乙材料2公斤每公斤计划成本4元直接人工成本:每件产品20工时每工时人工率0.40元变动制造费用:每件产品20工时每工时分配率0.30元固定制造费用:预计20,000元预计产量:2,000件,实际产量:2,400件实际成本资料如下:甲材料13,200公斤每公斤1.80元乙材料4,000公斤每公斤4.20元直接工时:43,200工时直接人工21,600元变动制造费用:14,400元固定制造费用:21,600元2.要求:(1)计算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差异。(2)做必要的会计分录。[实验步骤]1.根据产品成本资料计算产品标准成本2.计算分析成本差异(1)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直接材料价格差异+直接材料用量差异直接材料价格差异=(实际价格-标准价格)×实际用量直接材料用量差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