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22财务杠杆效应财务杠杆效应的含义:财务中的杠杆效应是指由于\o"固定费用"固定费用的存在而导致的,当某一财务变量以较小幅度变动时,另一相关变量会以较大幅度变动的现象。财务杠杆效应包含着以下三种形式:三种方式为:经营杠杆、财务杠杆和复合杠杆。1.经营杠杆(一)\o"经营杠杆"经营杠杆的含义经营杠杆是指由于固定成本的存在而导致\o"息税"息税前利润变动大于产销业务量变动的杠杆效应。(二)经营杠杆的计量对经营杠杆的计量最常用的指标是\o"经营杠杆系数"经营杠杆系数或经营杠杆度。\o"经营杠杆系数"经营杠杆系数,是指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相当于产销业务量变动率的倍数。计算公式为:经营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变动率/产销业务量变动率经营杠杆系数的简化公式为:\o"报告期"报告期经营杠杆系数=基期边际贡献/基期息税前利润(三)经营杠杆与\o"经营风险"经营风险的关系经营杠杆系数、固定成本和经营风险三者呈同方向变化,即在其他因素一定的情况下,固定成本越高,经营杠杆系数越大,企业经营风险也就越大。其关系可表示为:经营杠杆系数=基期边际贡献/(边际贡献-基期固定成本)2.财务杠杆(一)\o"财务杠杆"财务杠杆的概念财务杠杆是指由于债务的存在而导致\o"普通股每股利润"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大于\o"息税前利润"息税前利润变动的杠杆效应。(二)财务杠杆的计量对财务杠杆计量的主要指标是\o"财务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是指\o"普通股每股利润"普通股每股利润的变动率相当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倍数。计算公式为:财务杠杆系数=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率/息税前利润变动率=基期息税前利润/(基期息税前利润-基期利息)对于同时存在\o"银行借款"银行借款、\o"融资租赁"融资租赁,且发行\o"优先股"优先股的企业来说,可以按以下公式计算财务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o"息税前利润"息税前利润/[息税前利润-利息-融资租赁积金-(优先股股利/1-所得税税率)](三)财务杠杆与财务风险的关系财务风险是指企业为取得\o"财务杠杆利益"财务杠杆利益而利用负债资金时,增加了\o"破产"破产机会或普通股每股利润大幅度变动的机会所带来的风险。财务杠杆会加大财务风险,企业举债比重越大,财务杠杆效应越强,\o"财务风险"财务风险越大。财务杠杆与财务风险的关系可通过计算分析不同\o"资金结构"资金结构下普通股每股利润及其\o"标准离差"标准离差和\o"标准离差率"标准离差率来进行测试。3.复合杠杆(一)\o"复合杠杆"复合杠杆的概念复合杠杆是指由于固定生产经营成本和固定\o"财务费用"财务费用的存在而导致的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大于产销业务量变动的杠杆效应。(二)复合杠杆的计量对复合杠杆计量的主要指标是\o"复合杠杆系数"复合杠杆系数或复合杠杆度。复合杠杆系数是指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率相当于业务量变动率的倍数。其计算公式为:复合杠杆系数=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率/产销业务量变动率或:复合杠杆系数=经营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三)复合杠杆与企业风险的关系由于复合杠杆作用使普通股每股利润大幅度波动而造成的风险,称为复合风险。复合风险直接反映企业的整体风险。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复合杠杆系数越大,复合风险越大;复合杠杆系数越小,复合风险越小。通过计算分析复合杠杆系数及普通股每股利润的标准离差和标准离差率可以揭示复合杠杆同复合风险的内在联系。[\o"编辑段落:财务杠杆效应的表现[1]"编辑]财务杠杆效应的表现\o""[1](一)财务杠杆的正面效应1.利息抵税效应一方面,\o"负债"负债相对于权益资本最主要的特点是它可以给企业带来减少上缴税金的优惠。即负债利息可以从\o"税前利润"税前利润中扣除,从而减少\o"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而给企业带来价值的增加。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规定负债免征\o"所得税"所得税。我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中也明确规定:”在生产经营期间,向\o"金融机构借款"金融机构借款的\o"利息支出"利息支出,可按照实际发生数扣除。”负债利息抵税效用可以量化,用公式表示为:利息抵税效用=负债额×负债利率×所得税税率。所以在既定负债利率和所得税税率的情况下,企业的负债额越多,那么利息抵税效用也就越大。另一方面,由于负债利息可以从\o"税前利润"税前利润中扣除,减少了企业上缴\o"所得税"所得税,也就相对降低了企业的\o"综合资金成本"综合资金成本。2.高额收益效应\o"债务资本"债务资本和和\o"权益资本"权益资本一样获取相应的投资利润,虽然\o"债权人"债权人对企业的资产求偿权在先,但只能获得固定的利息收人和到期的\o"本金"本金,而所创造的剩余高额利润全部归\o"权益资本"权益资本所有,提高了权益资本利润率,这就是负债的财务杠杆效用。需要注意的是,财务杠杆是一种税后效用,因为无论是\o"债务资本"债务资本产生的利润还是权益资本产生的利润都要征收企业所得税。所以,财务杠杆的最终效用可以用公式来表示:财务杠杆效用=负债额×(\o"资本利润率"资本利润率-负债利率)×(l-所得税税率)。在\o"负债比率"负债比率、负债利率、所得税税率既定的情况下,\o"资本利润率"资本利润率越高,财务杠杆效用就越大;资本利润率等于负债利率时,财务杠杆效用为零;小于负债利率时,财务杠杆效用为负。所以,财务杠杆也可能给企业带来负效用,企业能否获益于财务杠杆效用、收益程度如何,取决于资本利润率与负债利率的对比关系。(二)财务杠杆的负面效应1.财务危机效应负债一方面会增加企业固定的成本费用,给企业增加了定期支付的压力。首先\o"本金"本金和利息的支付是企业必须承担的合同义务,如果企业无法偿还,还会面临\o"财务危机"财务危机,而\o"财务危机"财务危机又会增加企业额外的成本,减少企业所创造的\o"现金流量"现金流量。\o"财务危机成本"财务危机成本可以分为\o"直接成本"直接成本和\o"间接成本"间接成本。\o"直接成本"直接成本是企业依法破产时所支付的\o"费用"费用,企业破产后,其资产所有权将让渡给\o"债权人"债权人,在此过程中所发生的诉讼费、\o"管理费"管理费、律师费和顾问费等都属于直接成本。直接成本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在宣布破产之前企业可能已经承担了巨大的间接\o"财务危机成本"财务危机成本。例如,由于企业负债过多,不得不放弃有价值的投资机会,失去期望的收益;\o"消费者"消费者可能因此会对企业的\o"生产能力"生产能力和\o"服务质量"服务质量提出质疑,最终放弃使用该企业的产品或服务;\o"供应商"供应商可能会拒绝向企业提供\o"商业信用"商业信用;企业可能会流失大量优秀的\o"员工"员工。所有这些\o"间接成本"间接成本都不表现为企业直接的\o"现金支出"现金支出,但给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并且随着企业负债额的增加,这种影响会越来越显著。另一方面会导致企业\o"资不抵债"资不抵债甚至破产。企业的\o"负债总额"负债总额过大,\o"资不抵债"资不抵债,或者是无力归还到期的\o"流动负债"流动负债,都会引起债权人催要债务,甚至向法院起诉,最终导致企业的破产。2.利益冲突效应即过度的负债有可能会引起所有者和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冲突。一方面,债权人利益不受损害的一个前提条件是企业的风险程度要处于预测所允许的范围之内,而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所有者往往喜欢投资于高风险的项目。因为如果项目成功,债权人只能获得固定的利息和本金,剩余的高额利润均归所有者,于是就实现了财富由债权人向所有者的转移;如果高风险项目失败,则损失由所有者和债权人共同承担,有的债权人的损失要远远大于所有者的损失,这就是所谓的“赌输债权人的钱”。另一方面,企业为了获得新的债务资本,往往会给新债权人更优先的索偿权,也会损害原债权人的利益,使原债权人承担的风险加大。而债权人为保护自己的利益,把风险限制在一定的程度内,往往会要求在借款协议中写人保证条款来限制企业增加高风险的投资机会;为了防止发行新债,债权人也会在契约中加人回售条款,即如果发行新债,允许原债券持有者按面值将证券售还给公司。这样就限制了企业的正常投资和融资,给企业带来一种无形的损失。财务杠杆效应的计算所谓财务杠杆利益(损失)是指\o"负债筹资"负债筹资经营对所有者收益的影响。\o"负债经营"负债经营后,企业权益资本所能获得的\o"净收益"净收益公式为:权益资本利润=(资本利润率X总资本-\o"负债利息率"负债利息率X债务资本)×(1-所得税率)=(资本利润率又(权益资本+债务资本)-\o"负债利息率"负债利息率×债务资本〕×(1-所得税率)=(资本利润率×权益资本-(资本利润率-负债利息率)×债务资本〕×(l-所得税率)以上的企业资本利润率-息税前利润令\o"资本总额"资本总额,即\o"息税前利润率"息税前利润率。因而可得权益资本利润率的计算公式为:权益资本利润率=(资本利润率十(资本利润率-负债利率)×债务资本/权益资本)×(l-所得税率)或=((资本利润率×总资本-负债利息率×债务资本)×(l-所得税率))÷权益资本可见,只要\o"企业投资"企业投资利润率大于负债利息率,财务杠杆作用就会使得权益资本收益由于负债经营而绝对值增加,从而使得权益资本利润率大于\o"企业投资"企业投资利润率,且\o"负债比率"负债比率(债务资本/\o"资本总额"资本总额)越高,财务杠杆利益越大,所以财务杠杆利益的实质便是由于企业投资利润率大于负债利息率,由负债所取得的一部分利润转化给了权益资本,从而使得权益资本利润率上升。而若是企业投资利润率等于或小于负债利率,那么负债所产生的利润只能或者不足以弥补负债所需的利息,甚至利用权益资本所取得的利润都不足以弥补利息,而不得不以减少权益资本来偿债,这便是财务杠杆损失的本质所在。负债的财务杠杆效应的大小通常用财务杠杆系数来衡量,利用二期的动态资料反映的财务杠杆系数是指企业权益资本利润变动率相对税前利润变动率的倍数。其公式为:财务杠杆系数=权益资本利润变动率/息税前利润变动率通过数学变形后,只需要利用一期的静态资料反映的公式为:财务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息税前利润-负债资本×利息率)根据这两个公式计算的财务杠杆系数,后者揭示息税前利润、负债资本以及负债利息率之间的关系,前者可以反映出权益资本利润率变动率相当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倍数。企业利用\o"债务资金"债务资金不仅能提高权益资本利润率,而且也会产生使权益资本利润率低于\o"息税前利润率"息税前利润率,这就是财务杠杆产生的正负效应。综上所述,财务杠杆效应可以给企业带来额外的收益,也可能造成额外的损失,这就构成财务风险。财务杠杆利益并没有增加整个社会的财富,是既定财富在\o"投资人"投资人和债权人之间的分配;财务风险也没有增加整个社会的风险,是经营风险向\o"投资人"投资人的转移。财务杠杆效应和财务风险是\o"企业资本结构"企业资本结构决策的一个重要因素,\o"资本结构决策"资本结构决策需要在财务杠杆利益与其相关的风险之间进行合理的权衡。最终达到提高投资人利益的目标。[\o"编辑段落:财务杠杆效应的实质[1]"编辑]财务杠杆效应的实质\o""[1]财务杠杆效应的实质是:由于企业投资利润率大于负债利息率,由负债所取得的一部分利润转化给了权益资本,从而使得权益资本利润率上升。而若是企业投资利润率等于或小于负债利息率,那么负债所产生的利润只能或者不足以弥补负债所需的利息,甚至利用利用权益资本所取得的利润都不足以弥补利息,而不得不以减少权益资本来偿债,这便是财务杠杆负效应带来的损失。[\o"编辑段落:产生财务杠杆效应的根源[2]"编辑]产生财务杠杆效应的根源\o""[2](一)在于财务费用的固定性企业的资金总额由权益资金和负债资金组成。若企业全部\o"资金"资金都由权益资金构成,那么,息税前利润与每股利润的变动幅度是一致的,也就不会产生财务杠杆效应。但是若企业以银行借款、\o"发行债券"发行债券、融资租赁或发行优先股等方式筹集资金时,就要负担借款利息、\o"债券利息"债券利息,支付\o"融资租赁租金"融资租赁租金和优先股股息。在资金结构一定的条件下,不论企业\o"营业利润"营业利润多少,企业支付的债务利息、融资租赁租金和优先股的股利等\o"财务费用"财务费用通常都是固定不变的。即:在\o"企业利润"企业利润增加的情况下,这些费用的支付不会随之增加;相应地,在\o"企业利润"企业利润减少的情况下,这些费用的支付也不会随之减少。而当息税前利润增大时,每一元利润所负担的固定财务费用就会相对减少,这能给\o"普通股"普通股股东带来更多的利润;反之,当息税前利润减少时,每一元利润所负担的固定财务费用就会相对增加,从而使普通股每股利润会大幅度减少。可见,固定财务费用增加了每股利润对息税前利润变动的灵敏度。财务杠杆效应以固定财务费用为支点,通过息税前利润较小幅度的变动带动每股利润更大幅度的变动。因此,固定的债务利息、融资租赁租金和优先股股息是财务杠杆起作用的前提。(二)在于企业息税前全部\o"资金利润率"资金利润率与负债资金利息率的高低不同企业及其所有者的收益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企业使用权益资金所获得的收益,另一部分是企业使用负债资金所获得的收益。当企业息税前全部\o"资金利润率"资金利润率大于负债资金利息率时,负债资金所创造的息税前利润在支付\o"利息费用"利息费用之后会产生一个余额(其本质是企业所有者对债权人收益的剥夺),这个余额并入到权益资金收益中,从而提高权益资金\o"净利率"净利率。此时,\o"利息成本"利息成本对额外收益具有放大效应,这就是财务杠杆正效应。财务杠杆正效应的条件是:息税前全部资金利润率高于负债资金利息率。当企业息税前全部资金利润率小于负债资金利息率时,利用负债资金所创造的息税前利润还不足以支付利息费用,就需要从权益资金所创造的收益中拿出一部分来补偿利息,企业所有者因此遭受一笔额外损失。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不仅可能得不到任何收益,而且可能蚀本,甚至招致破产的危险。此时\o"利息成本"利息成本对额外损失具有放大效应,这就是财务杠杆负效应。财务杠杆负效应的条件是:息税前全部资金利润率低于负债资金利息率。(三)在于税收的屏蔽作用首先,负债利息具有抵税效用。\o"负债筹资"负债筹资可以给企业带来税收上的优惠,因为按照规定,生产经营期间的负债利息作为企业的财务费用可以在当期或以后若干期内的税前利润中扣除,从而减少企业\o"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企业的债务利息中,有一部分便转移给国家财政来负担了,表现为国家财政少收了税款而给企业带来价值的增加。负债的利息抵税效用可以量化,用公式表示为:利息抵税效用=负债额×负债利率×所得税税率。所以,在既定负债利率和所得税税率的情况下,企业的负债额越多,那么利息抵税效用就越大。其次,融资租赁可以使承租人获得多重好处:一是承租人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能及时拥有机器设备,进行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二是从外部融资租入的\o"固定资产"固定资产,纳入了其\o"固定资产"固定资产的范畴,承租企业可以\o"计提"计提\o"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折旧费,\o"折旧费"折旧费增加,企业纳税负担相应地减轻;三是按照\o"国际会计准则"国际会计准则的规定,承租人支付的融资租赁租金包括本金和利息两部分,支付的利息部分计入融资费用,其节税效果更为显著。对承租人而言,税后租赁成本为:税后租赁成本=租金-税金节约额[\o"编辑段落:财务杠杆效应案例分析"编辑]财务杠杆效应案例分析[\o"编辑段落:案例一: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财务杠杆效应分析[3]"编辑]案例一: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财务杠杆效应分析\o""[3]\o"资本结构"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各种长期\o"资金筹集"资金筹集来源的构成和比例关系。通常情况下,指的是\o"长期债务"长期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各占多大比例,也常用\o"负债率"负债率表示。在分析\o"上市公司"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对资本结构财务杠杆效应的理论和\o"实证分析"实证分析,得出结论:\o"上市公司"上市公司要获得财务杠杆利益,必须维持一个相对合理稳定的资本结构或者说负债水平。一、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现状1.融资结构不合理。从现有融资环境来看,我国上市公司长期资本来源有\o"利润留存"利润留存、\o"长期负债"长期负债以及\o"股权融资"股权融资三种渠道。通过对历年上市公司的\o"财务报告分析"财务报告分析,可以得出上市公司\o"内部融资"内部融资比例甚少,而\o"外部融资"外部融资的比重占绝对优势。其中\o"股权融资"股权融资比重平均达到55%-60%,\o"内部筹资"内部筹资所占比重平均不超过5%,与发达国家上市公司主要依赖内部资金(约占资金来源的50%-97%),其次是负债(约占11%-57%),最后才是发行的新股(约占9%-33%)的\o"融资顺序"融资顺序截然不同。2.\o"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水平偏低。2000-2005年上市公司的\o"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分别为42.77%,43.05%,48.72%,50.11%,52.53%和54.28%,平均值为48.58%。低于全国企业的平均资产负债率60%。3.流动负债水平偏高。上市公司流动负债占\o"负债总额"负债总额的比重高达75%以上,约比全国企业高出10个百分点。一般而言,\o"短期负债"短期负债占总负债一半的水平较为合理,若比率偏高,会增加上市公司的\o"信用风险"信用风险和\o"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二、资本结构财务杠杆效应的理论分析资本结构的财务杠杆效应,是指企业通过对资本结构中\o"负债比例"负债比例的选择而对权益资本利润率的影响。\o"MM理论"MM理论认为,有负债公司的\o"权益成本"权益成本等于无负债公司的\o"权益成本"权益成本加上一笔\o"风险报酬"风险报酬,而\o"风险报酬"风险报酬的多寡视\o"负债融资"负债融资程度和\o"公司所得税"公司所得税率大小而定。根据这一原理,资本结构的财务杠杆效应便可用下列公式加以定量描述:权益资本净利润率=\o"总资产"总资产息税前利润率+(\o"总资产"总资产息税前利润率-负债利率)负债/权益资本(1-所得税率)由上述公式不难看出,当总资产息税前利润率大于负债利率时,企业适当地多\o"借入资金"借入资金,就可以提高权益资本净利润率,这就是财务杠杆产生的正效应;当总资产息税前利润率小于负债利率时,企业如果不缩减负债规模,就会降低权益资本净利润率,侵蚀\o"股东权益"股东权益,甚至还有可能出现财务危机,这就是财务杠杆产生的负效应。当总资产息税前利润率等于负债利率时,从表面上看,这似乎没什么危害,但由于借入的资金无增值,企业如果不尽快地采取措施来扭转这种局面,财务杠杆也会产生负效应。因此,举债具有财务杠杆效应。而财务杠杆效应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给企业带来正面、积极的影响,也可以带来负面、消极的影响。其前提是,总资产息税前利润率是否大于利率水平。通常财务杠杆作用的大小用财务杠杆系数来表示。财务杠杆系数是\o"普通股"普通股每股税后利润变动率相当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倍数,财务杠杆系数越大,表明其对财务杠杆利益的影响也最强,承担的财务风险也越高;财务杠杆系数越小,表明财务杠杆作用越小,财务风险也就越小;财务杠杆系数等于1,不能获得财务杠杆利益,也不承担财务杠杆风险。三、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财务杠杆效应实证分析根据中信建设信息系统提供的上市公司(剔除金融公司)公开披露的2000-2004\o"年度会计报告"年度会计报告,并经过简单平均计算,得出2000-2004年我国上市公司的平均资产负债率分别为41.64%、46.66%、49.25%、50.23%、54.63%,与国外许多国家相比,是比较低的,其平均资产息税前利润率为6.59%、5.88%、5.00%、5.01%、3.93%,只有2000年、2001年略大于我国商业银行年贷款率。为进一步说明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财务杠杆作用,对1348家样本公司2002—2004年的财务杠杆系数进行一个分段分析,如下表:表:资本结构与财务杠杆系数的关系资产负债率(%)2004年2003年2002年上市公司家数财务杠杆系数上市公司家数财务杠杆系数上市公司家数财务杠杆系数0-10251.7261.23131.1210-20801.55751.63821.5520-301071.291261.421421.3530-401891.472222.082271.4140-502601.062701.712901.6450-602641.222651.242621.4060-702421.422251.502201.4970-80911.35821.24631.3480-90321.18251.17231.3890-100221.02141.26101.25100以上361.06181.05161.05从上表可以看出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杠杆没有很好地发挥作用,财务杠杆系数普遍不高,特别是高负债的企业系数更低。为进一步说明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财务杠杆效应,对1348家样本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和息税前利润率进行一个分段分析,如下表:表:资本结构与息税前利润率的关系资产负债率(%)2004年2003年2002年上市公司家数平均税前利润率(%)上市公司家数平均税前利润率(%)上市公司家数平均税前利润率(%)0-10255.86262.27133.1810-20807.76755.92826.1620-301078.051267.461426.0630-401896.822227.282276.8740-502606.302706.452906.3850-602645.202655.442626.5060-702423.292254.572205.4870-80910.86821.09630.8180-9032-2.95250.8623-6.7690-10022-14.1614-6.7710-2.82100以上36-29.4118-28.6816-54.09计算结果表明:从各年来看,资产负债率50%以下的公司,总资产息税前利润率普遍高于商业银行年贷款利率,要提高财务杠杆效应,就应该采取较高负债的资本结构。由此可见,对于有较高盈利水平的行业来说,资本结构的财务杠杆效应处于不合理状态,在盈利水平较高的情况下,忽视了通过借入资金来提高权益资本的获利能力,从而丧失了可能获得的财务杠杆利益。从各年来看,资产负债率70%以上的公司,资产息税前利润率普遍低于商业银行年贷款利率,要提高财务杠杆效应,就应该采取较低负债的资本结构。资本结构的财务杠杆效应处于不合理状态,在盈利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却不顾使用负债资本的风险而保持较高的负债水平,从而造成了财务杠杆损失。从各上市公司来看,资产负债率过高或过低的不合理现象非常明显。2004年的1348家公司样本中,其中资产负债率在50%以下的公司有661家,占49.04%,资产负债率在70%以上的公司有181家,占13.43%。总资产息税前利润率大于目前商业银行年贷款利率的公司有608家,占45%,而总资产息税前利润率小于目前商业银行年贷款利率的公司有740家,占55%,也就是说,有一半以上的上市公司没有利用好资本结构的财务杠杆效应,这个比例是非常惊人的。由此可见,目前我国大多数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财务杠杆作用处于不合理状态,明显地存在两个问题:第一,在盈利水平较高的情况下,忽视了通过借入资金来提高权益资本的获利能力,从而丧失了可能获得的利益;第二,在盈利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却不顾使用负债资本的风险而保持较高的负债水平,从而造成了财务杠杆损失。综上所述,我国目前上市公司资本结构没有能够很好的发挥财务杠杆应有的积极作用,影响资金使用效率,影响上市公司业绩。由此可见,我国上市公司业绩与不合理的资本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o"编辑段落:案例二:财务杠杆在报表分析中的运用[4]"编辑]案例二:财务杠杆在报表分析中的运用\o""[4]一、财务杠杆和资产负债率通常长期债权人分析\o"企业财务报表"企业财务报表时都会将资产负债率作为报表分析的重要指标。该指标反映企业的总资产中有多大比例是通过借债来形成的,也可衡量企业在清算时保护债权人利益的程度。同时也直接反映了企业的资本结构。从债权人的角度分析,都希望债务比例越低越好,企业偿债有保障,贷款不会有太大风险。由于存在财务杠杆效应,其实这个比率并不能说明贷款的风险程度,只有将资产负债率与财务杠杆系数结合起来分析,才能真正知道资产负债比率结构的优劣,才能真正反映企业偿还债务的保障程度,使债权人全面了解\o"企业抗风险能力"企业抗风险能力。只要DFL接近1,即使资产负债率很高(80%)债权人也不必担心,因为此时企业赚取的利润比其所承担的固定债务利息要大得多,企业负债经营的风险很小,企业是有能力归还债务利息的。反之,即使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不高(40%),也并不能说明企业偿还债务的保障程度高,因为此时企业可能正面临很大的风险(DFL很大),企业可能只有很少或几乎没有利润,甚至企业的利润不足以支付固定利息或企业亏损(DFL为负数)。二、财务杠杆和己获利息倍数己获利息倍数指标的重点是衡量企业支付利息的能力,没有足够大的息税前利润,长期资金利息的支付就会发生困难。我们可以发现己获利息倍数和财务杠杆系数的资料来源是同样的,只要知道息税前利润和利息费用就能分别求出\o"已获利息倍数"已获利息倍数和财务杠杆系数。通常认为\o"已获利息倍数"已获利息倍数越大越好,说明偿还债权人的利息有保障,但这个数大到多少才好,只能和同行业的平均水平进行比较才有可比性,才知道它相对于同行业来说是好或不好。如果我们在分析已获利息倍数的基础上分析财务杠杆系数,就能知道这个企业在现有利息倍数下的风险程度如何。谈经营杠杆与财务杠杆对企业收益的影响企业一定时期成本支出的多少,会直接影响到收益的实现。同时,企业成本结构的变动,也会对其收益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想取得良好的效益,必须重视分析成本变动对收益的影响。笔者试从企业经营杠杆与财务杠杆的角度,谈谈对企业收益的影响。
一、经营杠杆对企业收益的影响
企业的成本按其特征可分为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两部分。在相关范围内,企业产销量的变动不会改变其固定成本总额,但它会使企业单位产品所分摊的固定成本发生升降,从而提高或降低企业收益的实现。
假设甲、乙两企业有关数据如下(表一):
项目甲企业乙企业
产品销量10000件10000件
单位售价50元50元
单位变动成本30元20元
固定成本总额100000元200000元
税前收益100000元100000元
由表一可知,尽管甲、乙两企业成本结构不同,但是其实现的税前收益是相同的。由此看来,似乎成本结构对企业收益没有影响,然而,若甲、乙两企业的销量变动,对收益的影响却大不一样。
如甲、乙两企业销量分别增长10%,其他条件不变,其销量变动对收益的影响结果如下(表二):
项目甲企业乙企业
产品销量11000件11000件
单位售价50元50元
单位变动成本30元20元
固定成本总额100000元200000元
税前收益120000元130000元
显然,销售量增加的幅度一样,而企业收益增加的幅度不一样,这种效益变动幅度大于销售变动幅度的现象,正是经营杠杆作用的结果。
一般情况下,高固定成本、低变动成本结构的企业,相对于低固定成本、高变动成本结构的企业,其经营杠杆功能强(如上例乙企业),经营风险也较大。反之,其经营杠杆功能弱,经营风险也较小。企业的经营杠杆可用经营杠杆率表示。
经营杠杆率(DOL)=收益变动率÷销售变动率
或=边际贡献总额÷税前收益
根据表一资料,甲乙两企业经营杠杆率分别为:
甲企业:DOL=(50-30)×10000÷100000=2(倍)
乙企业:DOL=(50-20)×10000÷100000=3(倍)
甲企业收益增长是其产品销量增长的2倍,也就是说,销量若增长10%,其收益将增长20%(10%×2);同理,乙企业的收益增长为其产品销量的3倍(即收益增长30%)。
一般而言,企业经营杠杆率,随着销量的增加和收益的增加而逐渐降低,越接近于损益均衡点,经营杠杆率越高,当企业收益趋于零时,经营杠杆率表现为无穷大。必须指出的是,经营杠杆的影响是双向的,若企业的销量下降时,其收益也是以销量下降的若干倍数降低的。因此,根据经营杠杆的特点,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它来控制、调节其经营活动。
由经营杠杆率的上述公式可进一步推导得:
经营杠杆率=(税前收益+固定成本总额)÷税前收益=1+固定成本总额÷税前收益
从该公式计算的结果可知,企业只要存在固定成本,经营杠杆率总是大于1,并且经营杠杆率随着固定成本总额的变动呈同方向变动。即在企业收益一定的情况下,固定成本的比重愈大,经营杠杆愈高;反之,经营杠杆率则愈低。所以,若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能对固定成本支出加以合理控制,不仅能提供等额的收益,而且还可以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
另一方面,还可将经营杠杆率公式作如下调整:
经营杠杆率=边际贡献总额÷税前收益=单位边际贡献×销量÷(单位边际贡献×销量—固定成本总额)
可见,经营杠杆率随着产品销量的变动而呈反方向变动,即销量上升,经营杠杆率会降低,企业经营风险也降低;反之,销量下降,会导致经营杠杆率上升,从而增大企业经营风险。所以,企业应充分利用其现有生产能力扩大销售,这样,既可以增加企业收益,又可以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二、财务杠杆对企业收益的影响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举债是不可避免的,若企业大量举债,不能到期还本付息的可能性会较大,将导致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急剧上升,对企业收益的实现产生不利影响。而企业财务风险的大小,主要来自于财务杠杆的高低。
所谓财务杠杆,是企业每股收益对营业净利的敏感程度,或者说是企业负债对普通股股东收益的影响程度。财务杠杆的功能可以用财务杠杆率表示。
财务杠杆率=纳税付息前收益÷(纳税付息前收益—利息费用—优行先股股利)
财务杠杆率反映了企业纳税付息前收益与普通股股东分配利润的关系。在收益不变的情况下,企业举债比例愈大,负债利息愈多,其财务杠杆率愈高。因此,财务杠杆率又反映了企业的资本结构和财务风险。
假定甲、乙两企业有关财务资料如下(表三):
项目甲企业乙企业
资本结构股本100万元(5万股)股本50万元(2万股)
负债50万元(年利率8%)
纳税付息前收益10万元10万元
利息(年利率8%)——4万元
税前收益10万元6万元
所得税(33%)3。3万元1。98万元
税后利润6。7万元4。02万元
每股收益1。34元2。01元
财务杠杆率11。67
注:甲、乙两企业股本均为普通股。
从表三可知,由于甲、乙两企业的资本结构不同,财务杠杆对股东收益的影响也不同。乙企业的财务杠杆率高于甲企业,所以,导致乙企业普通股股东的每股收益大于甲企业(即2。01元>1。34元)。从股东的角度讲,只要投资报酬率大于负债利率,企业的财务杠杆就能为普通股股东增加收益,举债是有利的。因此,企业管理人员没有理由拒绝运用财务杠杆。另一方面,财务杠杆率越高,对普通股每股收益的影响越大,表明企业财务风险越高。所以,企业运用财务杠杆时,必须把股东可能取得的较高收益与其可能承担的财务风险进行权衡、比较,尽量减少财务杠杆给企业收益带来的不利影响。
三、复合杠杆对企业收益的影响
复合杠杆,是经营杠杆作用与财务杠杆作用对企业收益的综合影响。如前所述,经营杠杆是指固定成本对企业收益(EBIT)变动的影响,财务杠杆是指企业负债对普通股每股收益(EPS)变动的影响。经营杠杆决定着企业的收益,而财务杠杆决定着企业收益如何以每股收益的形式分配给股东。从时间上看,经营杠杆的作用在前,财务杠杆的作用在后。
企业复合杠杆的作用可用复合杠杆率表示,其计算方式有两种:
1、复合杠杆率(DCL)=经营杠杆率(DOL)×财务杠杆率(DFL)
2、复合杠杆率=(销售收入-变动成本总额)÷〔销售收入—变动成本总额—固定成本总额—利息—优先股股利÷(1—所得税率)〕
假定将甲、乙两企业有关资料整理如下(表四):
项目甲企业乙企业
1。销售收入500000元500000元
2。减:变动成本总额300000元200000元
3。固定成本总额100000元200000元
4。纳税付息前利润100000元100000元
5。减:利息——40000元
6。税前利润100000元60000元
7。减:所得税(33%)33000元19800元
8。税后利润67000元40200元
9。每股收益1。34元2。01元
10。经营杠杆率〔(1-2)÷4〕23
11。财务杠杆率(4/6)11。67
12。复合杠杆率〔10×11或25
(1-2)/6〕
根据表四资料,甲企业的复合杠杆率为2;乙企业的复合杠杆率为5。若甲、乙两企业价格与成本水平不变,销售收入均增加10%,则对企业收益的影响为:
甲企业的税前净利、税后净利将增加20%(10%×2),分别为120000元和80400元;
乙企业的税前净利、税后净利将增加50%(10%×5),分别为90000元和60300元。
反之,若甲、乙两企业的销售收入均降低20%,则对企业收益的影响为:
甲企业的税前净利将降低40%(20%×2),为60000元;税后净利也降低40%,为40200元。乙企业的税前净利将下降100%(20%×5)而为零。浅谈财务杠杆及其理论应用浅谈财务杠杆及其理论应用
一旦发现机会,要两只脚踩上去。全球富人帮中几乎所有人都是运用财务杠杆来玩抢钱游戏,实现财富快速积累的。
——索罗斯一.出现背景合理负债对于企业来说具有重要意义,一定程度的负债有利于降低企业资金成本。无论企业业务利润几何,债务利息和优先股的股利都是不会变的。当息税前利润增长时,每一元盈利所承担的利息就会相对减少,这能给投资者带来更多盈利,此时债务会对投资者的收益有影响,这种影响称为财务杠杆,财务杠杆影响的是税后利润而不是税前利润。一财务杠杆涵义财务杠杆的概念:财务杠杆是指由于债务的存在而导致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大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的杠杆效应。财务杠杆是指企业利用负债来调节权益资本收益的手段。合理运用财务杠杆给企业权益资本带来的额外收益,即财务杠杆利益。由于财务杠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获得财务杠杆利益的同时,也伴随着不可估量的财务风险。因此,认真研究财务杠杆并分析影响财务杠杆的各种因素,搞清其作用、性质以及对企业权益资金收益的影响,是合理运用财务杠杆为企业服务的基本前提。财务杠杆是一个应用很广的概念。在物理学中,利用一根杠杆和一个支点,就能用很小的力量抬起很重的物体,而什么是财务杠杆呢?从西方的理财学到我国目前的财会界对财务杠杆的理解,大体有以下几种观点:其一:将财务杠杆定义为“企业在制定资本结构决策时对债务筹资的利用”。因而财务杠杆又可称为融资杠杆、资本杠杆或者负债经营。这种定义强调财务杠杆是对负债的一种利用。其二:认为财务杠杆是指在筹资中适当举债,调整资本结构给企业带来额外收益。如果负债经营使得企业每股利润上升,便称为正财务杠杆;如果使得企业每股利润下降,通常称为负财务杠杆。显而易见,在这种定义中,财务杠杆强调的是通过负债经营而引起的结果。另外,有些财务学者认为财务杠杆是指在企业的资金总额中,由于使用利率固定的债务资金而对企业主权资金收益产生的重大影响。与第二种观点对比,这种定义也侧重于负债经营的结果,但其将负债经营的客体局限于利率固定的债务资金,其定义的客体范围是狭隘的。三、财务杠杆的作用及其应用合理运用财务杠杆会给企业权益资本带来额外收益,但是同时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一)作用
财务杠杆作用是负债和优先股筹资在提高企业所有者收益中所起的作用,是以企业的投资利润与负债利息率的对比关系为基础的。1.投资利润率大于负债利息率。此时企业盈利,企业所使用的债务资金所创造的收益(即息税前利润)除债务利息之外还有一部分剩余,这部分剩余收益归企业所有者所有。2.投资利润率小于负债利息率。企业所适应的债务资金所创造的利益不足支付债务利息,对不足以支付的部分企业便需动用权益性资金所创造的利润的一部分来加以弥补。这样便会降低企业使用权益性资金的收益率。由此可见,当负债在全部资金所占比重很大,从而所支付的利息也很大时,其所有者会得到更大的额外收益,若出现投资利润率小于负债利息率时,其所有者会承担更大的额外损失。通常把利息成本对额外收益和额外损失的效应成为财务杠杆的作用。(二)财务杠杆作用的后果不同的财务杠杆将在不同的条件下发挥不同的作用,从而产生不同的后果。1.投资利润率大于负债利润率时。财务杠杆将发生积极的作用,其作用后果是企业所有者获得更大的额外收益。这种由财务杠杆作用带来的额外利润就是财务杠杆利益。2.投资利润率小于负债利润率时。财务杠杆将发生负面的作用,其作用后果是企业所有者承担更大的额外损失。这些额外损失便构成了企业的财务风险,甚至导致破产。这种不确定性就是企业运用负债所承担的财务风险。(三)财务杠杆在实际中的应用——财务杠杆在负债筹资中的应用
负债是企业一项重要的资金来源,几乎没有一家企业只依靠自有资本,而不运用负债就能满足资金需要。负债筹资是与普通股筹资不同的筹资方式。与后者相比,负债筹资的特点表现为:负债筹资的资本成本一般比普通股筹资成本低,且不会分散投资者对企业的控制权。由于债务利息固定,当企业有利润时,扣除利息后,股东权益收益率将会提高,易于发挥负债筹资的财务杠杆作用。财务杠杆的作用来源于企业采取需要支付固定成本(债务利息)的融资行为。财务杠杆会放大经营风险对每股收益的影响,企业重大经营决策需要在预期总收益与总风险之间进行权衡。1.财务杠杆的正负效应及其界定企业利用债务筹资,由于负债利息是不随息税前利润的变动而变动的固定费用,所以当息税前利润发生变化时,股东收益会发生更大幅度的变化。当息税前利润增多时。每一元息税前利润所负担的债务利息就会相应降低,扣除所得税后可分配给股东的收益就会增加,从而给股东带来额外的收益,即财务杠杆的正面效应。同时,这种正面效应还可以使企业获得节税效益,因为负债利息计入财务费用可以冲减应纳税所得额,从而相应减少应纳税额。在息税前利润不低于负债成本的情况下,负债比率越高,额度越大,节税效果就越显著。但是,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年盘锦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带答案
- 2026年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考试必刷测试卷带答案
- 2025年河南省新闻出版学校公开招聘人事代理工作人员16名参考题库附答案详解(夺分金卷)
- 2026年云南旅游职业学院单招综合素质考试题库新版
- 2025年甘肃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模拟试卷 公共某础知识(一)附答案详解(培优b卷)
- 2026年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单招综合素质考试必刷测试卷必考题
- 2025广东韶关“百万英才汇南粤”南雄市秋季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专业人才招聘88人参考题库附答案详解(综合卷)
- 2026年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带答案
- 2026年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题库新版
- 2026年汉中职业技术学院单招综合素质考试必刷测试卷及答案1套
- 【A3】人教版2023-2024学年五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检测卷(卷一)(含答案)
- 重说二十年前的作品亮出你的舌苔或空空荡荡
- 身份证前六位与省市县区对照表可直接存入数据库
- 工程洽商单(样本)及工程设计中标通知书
- 三菱HOPE电梯的故障码
- JJG 875-2019数字压力计
- 量子信息与量子计算课件
- 基于Robotstudio机器人上下料工作站设计
- 制梁场制存梁台座检测方案
- 质性研究方法PPT通用课件
- 中线的用法(倍长中线法)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