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婴幼儿社会行为的发展辅导课件_第1页
第九章婴幼儿社会行为的发展辅导课件_第2页
第九章婴幼儿社会行为的发展辅导课件_第3页
第九章婴幼儿社会行为的发展辅导课件_第4页
第九章婴幼儿社会行为的发展辅导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章嬰幼兒社會行為的發展與輔導1谢谢观赏2019-8-17第九章嬰幼兒社會行為的發展與輔導1谢谢观赏2019-8-17第一節社會行為發展的意義與重要性一、「自然人」與「社會人」

只是照顧他的人單方面的對他互動,此時期的嬰兒,稱他為「自然人」。2谢谢观赏2019-8-17第一節社會行為發展的意義與重要性一、「自然人」與「社會人」二、「社會人」「社會化」指一個人由「自然人」逐漸成為一個「社會人」的過程。(一)學習當地文化所認可的行為(二)扮演當地社會所贊同的角色(三)發展圓融的社會關係3谢谢观赏2019-8-17二、「社會人」3谢谢观赏2019-8-17三、社會行為的理論(一)心理分析論

˙「閹割焦慮」:幼兒處於第三發展階段,因小男孩非常喜歡媽媽,想要獨占,可是媽媽身邊有強而有力的爸爸,當小男孩看到爸爸有比他碩大的陰莖時,一方面想要取代爸爸的地位,但一方面面對所謂的強敵又害怕自己被閹割,由此產生罪惡與焦慮。4谢谢观赏2019-8-17三、社會行為的理論4谢谢观赏2019-8-17

˙「羨陰情結」:小女孩因為沒有陰莖,因此在羨慕之餘,她會轉成認同媽媽的一切行事準則,藉此希望讓爸爸愛上她,這就是「羨陰情結」下的社會化過程。5谢谢观赏2019-8-17˙「羨陰情結」:5谢谢观赏2019-8-17(二)增強理論(三)社會學習理論透過觀察別人的行為,如果他的行為獲得讚賞,幼兒就會模仿;如果他的行為被懲罰,幼兒就有所警惕而不去做。6谢谢观赏2019-8-17(二)增強理論6谢谢观赏2019-8-17(四)認知發展理論

˙一直強調的重點是人是主動的,他不是一個老被本我牽制的無能者,也不是被環境操控受讚美及懲罰而決定的生物。

˙自己的舊有基模會逐漸調適到符合一般大眾標準的與人接近的行為表現。7谢谢观赏2019-8-17(四)認知發展理論7谢谢观赏2019-8-17第二節嬰幼兒社會行為發展的歷程一、嬰兒期的社會行為發展

(一)對大人的社會反應

1.嬰兒的依附行為

從一出生,就有若干依附行為的表現。當你離開他,他會哭泣把你勾引回來他身邊;當你回來的時候,他馬上對你展開天真無邪的笑容。8谢谢观赏2019-8-17第二節嬰幼兒社會行為發展的歷程一、嬰兒期的社會行為發展8谢

2.嬰兒的認生期

大約從六個月開始出現,九個月至一歲間更為明顯。喜歡跟著你的屁股到處走,好奇的東張西望,看到陌生人卻膽怯害羞,別人友善的想要逗他,他卻對人不理睬,趕快轉頭找你,並躲在你的後面,讓你覺得你對他很重要,這就稱之為「認生期」,也就是「陌生人焦慮」與「分離焦慮」出現的時期。9谢谢观赏2019-8-172.嬰兒的認生期9谢谢观赏2019-8-17(二)對其他嬰兒的反應兩個六個月大的小嬰兒放在一起,他們不會注意彼此,而是玩具。但等他們再大一點,就會將注意力轉向到人的身上,也會想要動手去觸碰對方。10谢谢观赏2019-8-17(二)對其他嬰兒的反應10谢谢观赏2019-8-二、幼兒期的社會行為發展

(一)對大人的社會反應

(二)對其他幼兒的反應

(三)假想玩伴11谢谢观赏2019-8-17二、幼兒期的社會行為發展11谢谢观赏2019-8-17第三節影響嬰幼兒社會行為發展的因素一、個人因素

(一)健康(四)情緒發展

(二)語言發展(五)道德發展

(三)智力發展(六)人格特質12谢谢观赏2019-8-17第三節影響嬰幼兒社會行為發展的因素一、個人因素12谢谢观赏二、家庭因素

(一)婚姻關係(四)出生序

(二)親子關係(五)教養方式

(三)手足關係三、社會因素

(一)師生關係(二)同儕關係(三)大眾傳播13谢谢观赏2019-8-17二、家庭因素13谢谢观赏2019-8-17第四節嬰幼兒一般社會行為的發展與輔導一、害羞可視為是幼兒自我意識的萌芽,父母不需要急於矯正。如果持續性的害羞,常會跟害怕的情緒連結,易使幼兒形成自卑性格,阻礙探索環境人事物的機會。14谢谢观赏2019-8-17第四節嬰幼兒一般社會行為的發展與輔導一、害羞14谢谢观赏2二、模仿

(一)嬰兒期的模仿嬰兒三、四個月大的時候,才開始真正的模仿。雖然模仿不像,可是他已經有意圖想要與媽媽建立關係。15谢谢观赏2019-8-17二、模仿15谢谢观赏2019-8-17(二)幼兒期的模仿常發生在扮演遊戲的情境中,目的是在了解大人的世界,並同時表達自己的感受。

(三)有關嬰幼兒模仿行為的輔導重點鼓勵父母與嬰兒常互動,這些都是提供嬰兒有趣的刺激,幫助寶寶的頭腦啟動新的連結,為即將發展的社會行為奠定基礎。例如:吐舌頭、張大嘴等。16谢谢观赏2019-8-17(二)幼兒期的模仿16谢谢观赏2019-8-17三、競爭

(一)嬰兒期的競爭

(二)幼兒期的競爭

(三)有關嬰幼兒競爭行為的輔導重點17谢谢观赏2019-8-17三、競爭17谢谢观赏2019-8-17四、反抗

(一)嬰兒期的反抗十八個月的時候是嬰兒的「自我認識」的開始,意識到自己與他人不同,了解自己的存在。例如:把「不要」掛在嘴邊。

(二)幼兒期的反抗第一個「反抗期」大約在三歲左右出現,例如:與大人唱反調。18谢谢观赏2019-8-17四、反抗18谢谢观赏2019-8-17(三)有關嬰幼兒反抗行為的保育重點出現反抗行為是件好事,大人多用稱讚的方式,少用「以暴制暴」的方式。若以體罰或威脅責罵來回應的話,更易引起幼兒的反抗。注意:稱讚並不是放縱,而是有技巧的轉移注意力。19谢谢观赏2019-8-17(三)有關嬰幼兒反抗行為的保育重點19谢谢观赏2五、利社會行為20谢谢观赏2019-8-17五、利社會行為20谢谢观赏2019-8-17(一)同情和憐憫

1.嬰兒期的同情和憐憫

(1)伴哭現象:只要有一個嬰兒哭起來,其他的嬰兒也會跟著哭起來,但只是聽到刺激的反應而已。

(2)同情心的萌芽:嬰兒十八個月大的時候,看見姊姊哭了,才略能體會她的某些感受,並知道該如何安慰她。21谢谢观赏2019-8-17(一)同情和憐憫21谢谢观赏2019-8-17

(3)個別差異的存在:因認知發展的不同,有些能夠辨別同伴的哀傷或不幸,自己也會隨之變的沮喪。

2.幼兒期的同情和憐憫

3.有關嬰幼兒同情與憐憫的輔導重點父母應以溫柔的說理的教養方式來助長嬰幼兒的同情與憐憫行為。22谢谢观赏2019-8-17(3)個別差異的存在:22谢谢(二)分享與合作

1.嬰兒期的分享與合作

2.幼兒期的分享與合作

(三)有關嬰幼兒分享與合作的保育重點23谢谢观赏2019-8-17(二)分享與合作23谢谢观赏2019-8-17六、攻擊行為

(一)嬰兒期的攻擊嬰兒期的攻擊行為,如搶玩具。注意力通常是集中在玩具本身,較常用打對方、敲對方或踢對方的臉、身體等,下手也不知輕重,尚未具備敵意的攻擊意圖。

(二)幼兒期的攻擊比嬰兒期較少有身體上的攻擊,但的亦明顯增加,例如嘲笑、辱罵、背後批評等。24谢谢观赏2019-8-17六、攻擊行為24谢谢观赏2019-8-17(三)有關嬰幼兒攻擊行為的輔導重點

1.使用宣洩好嗎?

宣洩法是指讓有攻擊行為的嬰幼兒將他的生氣或挫折發洩到無生命的物體,後來的研究證明,宣洩法非但沒有減低攻擊行動,而且還適得其反。

25谢谢观赏2019-8-17(三)有關嬰幼兒攻擊行為的輔導重點25谢谢观赏2019-8-2.不相容反應技術?

除非有很嚴重的攻擊行為發生,否則老師不要加以干涉,而且同時老師要對分享玩具或一起玩這類的行為加以獎勵。

3.暫停法當嬰幼兒有攻擊行為出現的時候,暫時中斷他的活動,請他到旁邊的小椅子靜坐,並且在規定時間內(通常不超過5分鐘),任何人不得與其交談。

4.創造「不具攻擊性」的環境26谢谢观赏2019-8-172.不相容反應技術?26谢谢观赏2019-8-17七、性別角色發展

(一)定義

1.性別2.性別概念3.性別角色

(二)性別概念的發展

1.性別認定2.性別穩定3.性別恆定27谢谢观赏2019-8-17七、性別角色發展27谢谢观赏2019-8-17(三)性別概念發展的輔導性別概念發展也是有關鍵期存在的,肛門期(約幼兒1~3歲)的階段正是幼兒性別概念發展的關鍵期,父母宜教導幼兒性別角色中男孩與女孩基本的角色扮演上的差異。28谢谢观赏2019-8-17(三)性別概念發展的輔導28谢谢观赏2019-8八、角色取替能力

(一)發展階段

幼兒能夠否認知道自己與他人有不同的心情、想法的能力,當幼兒進入幼稚園所就讀時,他就開始了第一個有別於家庭生活的人際互動中,也就更需要去培養更高層次的腳色取替能力。29谢谢观赏2019-8-17八、角色取替能力29谢谢观赏2019-8-17傅來福(Flavell)觀點取替能力的發展路徑了解他人具有不同於自己之觀點明白取替他人關點的需要推論他人之觀點在自己行為或認知行動中運用推論能力30谢谢观赏2019-8-17傅來福(Flavell)觀點取替能力的發展路徑了解他人具有不Selman(1980)

社會性角色取替能力之發展理論31谢谢观赏2019-8-17Selman(1980)

社會性角色取替能力之發展理論31谢(二)角色取替能力的保育幼兒遇到人際挫折時,其實是很好的教育機會,老師或父母可以用關心的口吻反問幼兒「你猜猜看...」,可以刺激幼兒去考慮對方的立場並且藉此了解幼兒的角色取替發展階段在哪哩,幫助幼兒從小建立良好的人際技能。32谢谢观赏2019-8-17(二)角色取替能力的保育32谢谢观赏2019-8第五節如何增進嬰幼兒的社會行為一、了解幼兒社會行為發展的狀況

(一)幼兒社會發展量表

(二)社會計畫法33谢谢观赏2019-8-17第五節如何增進嬰幼兒的社會行為一、了解幼兒社會行為發展的狀二、輔導原則

(一)在個人因素方面:同理心的培養

(二)在家庭因素方面:父母的身教

(三)在社會因素方面:關掉你家的電視34谢谢观赏2019-8-17二、輔導原則34谢谢观赏2019-8-17結語35谢谢观赏2019-8-17結語35谢谢观赏2019-8-17學後活動36谢谢观赏2019-8-17學後活動36谢谢观赏2019-8-17第九章嬰幼兒社會行為的發展與輔導37谢谢观赏2019-8-17第九章嬰幼兒社會行為的發展與輔導1谢谢观赏2019-8-17第一節社會行為發展的意義與重要性一、「自然人」與「社會人」

只是照顧他的人單方面的對他互動,此時期的嬰兒,稱他為「自然人」。38谢谢观赏2019-8-17第一節社會行為發展的意義與重要性一、「自然人」與「社會人」二、「社會人」「社會化」指一個人由「自然人」逐漸成為一個「社會人」的過程。(一)學習當地文化所認可的行為(二)扮演當地社會所贊同的角色(三)發展圓融的社會關係39谢谢观赏2019-8-17二、「社會人」3谢谢观赏2019-8-17三、社會行為的理論(一)心理分析論

˙「閹割焦慮」:幼兒處於第三發展階段,因小男孩非常喜歡媽媽,想要獨占,可是媽媽身邊有強而有力的爸爸,當小男孩看到爸爸有比他碩大的陰莖時,一方面想要取代爸爸的地位,但一方面面對所謂的強敵又害怕自己被閹割,由此產生罪惡與焦慮。40谢谢观赏2019-8-17三、社會行為的理論4谢谢观赏2019-8-17

˙「羨陰情結」:小女孩因為沒有陰莖,因此在羨慕之餘,她會轉成認同媽媽的一切行事準則,藉此希望讓爸爸愛上她,這就是「羨陰情結」下的社會化過程。41谢谢观赏2019-8-17˙「羨陰情結」:5谢谢观赏2019-8-17(二)增強理論(三)社會學習理論透過觀察別人的行為,如果他的行為獲得讚賞,幼兒就會模仿;如果他的行為被懲罰,幼兒就有所警惕而不去做。42谢谢观赏2019-8-17(二)增強理論6谢谢观赏2019-8-17(四)認知發展理論

˙一直強調的重點是人是主動的,他不是一個老被本我牽制的無能者,也不是被環境操控受讚美及懲罰而決定的生物。

˙自己的舊有基模會逐漸調適到符合一般大眾標準的與人接近的行為表現。43谢谢观赏2019-8-17(四)認知發展理論7谢谢观赏2019-8-17第二節嬰幼兒社會行為發展的歷程一、嬰兒期的社會行為發展

(一)對大人的社會反應

1.嬰兒的依附行為

從一出生,就有若干依附行為的表現。當你離開他,他會哭泣把你勾引回來他身邊;當你回來的時候,他馬上對你展開天真無邪的笑容。44谢谢观赏2019-8-17第二節嬰幼兒社會行為發展的歷程一、嬰兒期的社會行為發展8谢

2.嬰兒的認生期

大約從六個月開始出現,九個月至一歲間更為明顯。喜歡跟著你的屁股到處走,好奇的東張西望,看到陌生人卻膽怯害羞,別人友善的想要逗他,他卻對人不理睬,趕快轉頭找你,並躲在你的後面,讓你覺得你對他很重要,這就稱之為「認生期」,也就是「陌生人焦慮」與「分離焦慮」出現的時期。45谢谢观赏2019-8-172.嬰兒的認生期9谢谢观赏2019-8-17(二)對其他嬰兒的反應兩個六個月大的小嬰兒放在一起,他們不會注意彼此,而是玩具。但等他們再大一點,就會將注意力轉向到人的身上,也會想要動手去觸碰對方。46谢谢观赏2019-8-17(二)對其他嬰兒的反應10谢谢观赏2019-8-二、幼兒期的社會行為發展

(一)對大人的社會反應

(二)對其他幼兒的反應

(三)假想玩伴47谢谢观赏2019-8-17二、幼兒期的社會行為發展11谢谢观赏2019-8-17第三節影響嬰幼兒社會行為發展的因素一、個人因素

(一)健康(四)情緒發展

(二)語言發展(五)道德發展

(三)智力發展(六)人格特質48谢谢观赏2019-8-17第三節影響嬰幼兒社會行為發展的因素一、個人因素12谢谢观赏二、家庭因素

(一)婚姻關係(四)出生序

(二)親子關係(五)教養方式

(三)手足關係三、社會因素

(一)師生關係(二)同儕關係(三)大眾傳播49谢谢观赏2019-8-17二、家庭因素13谢谢观赏2019-8-17第四節嬰幼兒一般社會行為的發展與輔導一、害羞可視為是幼兒自我意識的萌芽,父母不需要急於矯正。如果持續性的害羞,常會跟害怕的情緒連結,易使幼兒形成自卑性格,阻礙探索環境人事物的機會。50谢谢观赏2019-8-17第四節嬰幼兒一般社會行為的發展與輔導一、害羞14谢谢观赏2二、模仿

(一)嬰兒期的模仿嬰兒三、四個月大的時候,才開始真正的模仿。雖然模仿不像,可是他已經有意圖想要與媽媽建立關係。51谢谢观赏2019-8-17二、模仿15谢谢观赏2019-8-17(二)幼兒期的模仿常發生在扮演遊戲的情境中,目的是在了解大人的世界,並同時表達自己的感受。

(三)有關嬰幼兒模仿行為的輔導重點鼓勵父母與嬰兒常互動,這些都是提供嬰兒有趣的刺激,幫助寶寶的頭腦啟動新的連結,為即將發展的社會行為奠定基礎。例如:吐舌頭、張大嘴等。52谢谢观赏2019-8-17(二)幼兒期的模仿16谢谢观赏2019-8-17三、競爭

(一)嬰兒期的競爭

(二)幼兒期的競爭

(三)有關嬰幼兒競爭行為的輔導重點53谢谢观赏2019-8-17三、競爭17谢谢观赏2019-8-17四、反抗

(一)嬰兒期的反抗十八個月的時候是嬰兒的「自我認識」的開始,意識到自己與他人不同,了解自己的存在。例如:把「不要」掛在嘴邊。

(二)幼兒期的反抗第一個「反抗期」大約在三歲左右出現,例如:與大人唱反調。54谢谢观赏2019-8-17四、反抗18谢谢观赏2019-8-17(三)有關嬰幼兒反抗行為的保育重點出現反抗行為是件好事,大人多用稱讚的方式,少用「以暴制暴」的方式。若以體罰或威脅責罵來回應的話,更易引起幼兒的反抗。注意:稱讚並不是放縱,而是有技巧的轉移注意力。55谢谢观赏2019-8-17(三)有關嬰幼兒反抗行為的保育重點19谢谢观赏2五、利社會行為56谢谢观赏2019-8-17五、利社會行為20谢谢观赏2019-8-17(一)同情和憐憫

1.嬰兒期的同情和憐憫

(1)伴哭現象:只要有一個嬰兒哭起來,其他的嬰兒也會跟著哭起來,但只是聽到刺激的反應而已。

(2)同情心的萌芽:嬰兒十八個月大的時候,看見姊姊哭了,才略能體會她的某些感受,並知道該如何安慰她。57谢谢观赏2019-8-17(一)同情和憐憫21谢谢观赏2019-8-17

(3)個別差異的存在:因認知發展的不同,有些能夠辨別同伴的哀傷或不幸,自己也會隨之變的沮喪。

2.幼兒期的同情和憐憫

3.有關嬰幼兒同情與憐憫的輔導重點父母應以溫柔的說理的教養方式來助長嬰幼兒的同情與憐憫行為。58谢谢观赏2019-8-17(3)個別差異的存在:22谢谢(二)分享與合作

1.嬰兒期的分享與合作

2.幼兒期的分享與合作

(三)有關嬰幼兒分享與合作的保育重點59谢谢观赏2019-8-17(二)分享與合作23谢谢观赏2019-8-17六、攻擊行為

(一)嬰兒期的攻擊嬰兒期的攻擊行為,如搶玩具。注意力通常是集中在玩具本身,較常用打對方、敲對方或踢對方的臉、身體等,下手也不知輕重,尚未具備敵意的攻擊意圖。

(二)幼兒期的攻擊比嬰兒期較少有身體上的攻擊,但的亦明顯增加,例如嘲笑、辱罵、背後批評等。60谢谢观赏2019-8-17六、攻擊行為24谢谢观赏2019-8-17(三)有關嬰幼兒攻擊行為的輔導重點

1.使用宣洩好嗎?

宣洩法是指讓有攻擊行為的嬰幼兒將他的生氣或挫折發洩到無生命的物體,後來的研究證明,宣洩法非但沒有減低攻擊行動,而且還適得其反。

61谢谢观赏2019-8-17(三)有關嬰幼兒攻擊行為的輔導重點25谢谢观赏2019-8-2.不相容反應技術?

除非有很嚴重的攻擊行為發生,否則老師不要加以干涉,而且同時老師要對分享玩具或一起玩這類的行為加以獎勵。

3.暫停法當嬰幼兒有攻擊行為出現的時候,暫時中斷他的活動,請他到旁邊的小椅子靜坐,並且在規定時間內(通常不超過5分鐘),任何人不得與其交談。

4.創造「不具攻擊性」的環境62谢谢观赏2019-8-172.不相容反應技術?26谢谢观赏2019-8-17七、性別角色發展

(一)定義

1.性別2.性別概念3.性別角色

(二)性別概念的發展

1.性別認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