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
提起姓氏,人们最熟悉的自然是《百家姓》。《百家姓》以“百家”为名,实收单姓408、复姓30个,共计438个。《百家姓》以“赵”姓打头,并非因为“赵”为天下第一大姓,而是因为它是宋代钱塘儒生所作。宋代的皇帝是赵氏,“赵”自然成为“天下第一姓”,不排在首位,就有“欺君之罪”,会引祸上身。
下面是按人口比例统计得出的我国新的“百家姓”顺序,看看你的姓排在哪?
李王张刘陈杨赵黄周吴徐孙胡朱高林何郭马罗梁宋郑谢韩唐冯于董萧程曹袁邓许傅沈曾彭吕苏卢蒋蔡贾丁魏薛叶阎余潘杜戴夏钟汪田任姜范方石姚谭廖邹熊金陆郝孔白崔康毛邱秦江史顾侯邵孟龙万段雷钱汤尹黎易常武乔贺赖龚文庞樊兰殷施陶洪翟安颜倪严牛温芦季俞章鲁葛伍韦申尤毕聂丛焦向柳邢路岳齐沿梅莫庄辛管祝左涂谷祁时舒耿牟卜路詹关苗凌费纪靳盛童欧甄项曲成游阳裴席卫查屈鲍位覃霍翁隋植甘景薄单包司柏宁柯阮桂闵欧阳解强柴华车冉房边辜吉饶刁瞿戚丘古米池滕晋苑邬臧畅宫来谬苟全褚廉简娄盖符奚木穆党燕郎邸冀谈姬屠连郜晏栾郁商蒙计喻揭窦迟宇敖糜鄢冷卓花仇艾蓝都巩稽井练仲乐虞卞封竺冼原官衣楚佟栗匡宗应台巫鞠僧桑荆谌银扬明沙薄伏岑习胥保和蔺姓氏的源起及意义1、图腾演变为姓——原始部落的图腾、族名和祖先名常是一致的,后来,图腾名称就演变成部落全体成员共有的标记——姓。如,夜郎国的国君是竹王,臣民以竹为图腾,姓竹。又如,晋国有狐毛、蛇平,汉代有狗未央、狼莫、鹿旗,三国有豹皮公等人。2、母系氏族制度的特征性产物——“姓”这个字,拆开就是女、生,可见姓是出生而得。我国的姓源于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时期,作为一个血缘家族的称号。人们用姓是来区分不同的部落。所以,“姓”用来区分婚姻,避免近亲结婚。3、“氏”的含义——
“氏”的本源义是植物的根。进入父氏社会后男子是一家之长,一般实行一夫一妻制,而族长或有权势者往往一夫多妻。这时出现了同一姓所衍生的分支,也就是“氏”。所以当时不是人人都可以有氏,只有一夫多妻的贵族们才会衍生“氏”。“氏”就用来区别“贵贱”。据考,西周铜器铭文中明确考定的姓不到三十个,但大多从女旁,如:姜、姚、妃、好等。据此可知氏隶属于姓。夏、商、周时期,姓氏作为贵族间区别不同血缘关系的一种制度。秦汉以后,姓氏不分,合二而一。①以居住地、方位、封国为氏。如赵、秦、郑、西门、东郭等。②以古姓命氏、如任、风、子等。③以先人名或字命氏。如皇甫、高、刁、公、施等。④以兄弟行次顺序为氏。如伯、仲、叔、季等。⑤以职官名称命氏。如史、仓、库、司徒、司寇、太史等。⑥以职业技艺命氏。如巫、屠、卜等。⑦以祖上谥号为氏。如戴、召等。⑧秦汉后外邦人带来一些姓氏,米姓出自西域米国。安姓出自安息。有的氏是古代少数民族与汉族融合,借汉字单字为氏。如拓跋氏改为元、叱卢氏改为祝、关尔佳氏改为关、钮祜禄氏改为钮。⑨因谥号、赐姓、避讳改姓。如庄氏原为楚庄王之后,唐王赐有功大臣姓李、朱明王朝赐姓朱;汉文帝名刘恒,恒姓因避讳改为常氏。晋朝帝王祖上有司马师,天下师姓皆缺笔改为为帅氏。⑩因逃避仇杀改姓。端木子贡后代避仇改姓沐,牛娃避仇改牢姓等。一些姓氏的初型
文化作为人类社会的现实存在,具有与人类本身同样古老的历史。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文化寻根
文化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称“大文化”。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三个方面。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所以又被称作“小文化”。如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等。
文化的分类文化源流例谈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节日文化你知道这首诗描述的是什么节日吗?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白居易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节日的形成离不开两个基本的条件:节日是怎么产生的?
1.特定的风俗活动内容。如中秋赏月是由原始的祭月、拜月活动演变而来。寒食清明源自古代对火的禁忌习俗。
2.历法的出现。战国时,人们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把一年分为24个节气。到了秦汉时期,我国的主要节日基本形成。如除夕、元旦(正月初一)、元宵、寒食、端午、七夕、重阳等。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
龙的起源发展,大体上与中华文明同步前进。大体分四阶段:一、中华文明起源期的炎黄时代,存在着十来种原龙形态,是中国原始国家起源的文化标志。二、中华文明雏形期的夏、商、周三代的商周之际。龙“头有角,身能飞”的雏形已成,并成了古代民族融合和国家的文化象征。三、中华文明定型期,春秋战国到秦汉之际,这一时代龙走向基本定型的飞龙形态,并成为古代文明与中央集权国家的文化象征。四、公元中华文明转型期,大体相当于两宋时代,这一时代龙向着二元格局的形态发展:一方面龙更多地成为国家意识的皇权象征,另一方面在民间心理中龙成为与生产相关的水神象征。定型后的龙特点是:驼头、鹿角、牛耳、马鬣、蛇身、鹰爪、鱼尾。显示了中华民族的勤劳勇敢和聪明智慧,体现了中华民族非凡的创造力和审美理想。龙文化茶文化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源远流长。据《神农百草经》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荼(茶的古字)就是茶。有的学者把茶文化划分为萌芽期(三国至南北朝时期)──形成期(唐)──鼎盛期(宋代至明代)──普及期四个时期。到了唐代,茶的生产具有相当规模,还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
茶文化是以茶为载体,茶艺与精神的结合,并通过茶艺表现精神。饮茶讲究用水,要“清、轻、甘、洁”。茶与佛教、道教关系密切,许多高僧都是茶文化专家。饮茶中包含人生哲理,比如“大理三道茶”,第一杯苦涩,比喻少年捱苦;第二杯香甜,意喻中年过幸福生活;第三杯百味交集,代表老年细味人生。
民族并不是一有人类就有的,而是在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人类最早的社会集团是原始群,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的需要,才结成稳定的集体——氏族。当时,最现实、最方便的纽带是血缘关系。几个亲属氏族又结合成部落。二次社会大分工破坏了氏族部落内部的血缘关系,在更大规模上以地缘关系结合成规模更大的共同体——民族。民族探源
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饮食、衣着、住宅、生产工具属于物质文化的内容;语言、文字、文学、科学、艺术、哲学、宗教、风俗、节日和传统等属于精神文化的内容。民族文化
中国自古就是多民族国家。数千年来,曾有许多民族活跃在各个时期的历史舞台上。经过长期的分化、融合和发展变化,最终形成今天汉族和55个少数民族并存的局面。
我国的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例如:藏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博大的民族,它的节日文化丰富多彩。有燃灯节、驱鬼节、春播节、雪顿节、藏历年等。藏族蒙古族那达慕大会也称“那雅尔”,是一年一度的传统盛会,每年七八月举行。内容相当丰富,有摔跤、赛马、射箭、套马等民族传统项目,田径、拔河、排球、篮球等体育项目,传统歌舞表演,并且进行物资交流。回族开斋节在新疆也叫“肉孜节”,是回民的年节。所有成年穆斯林在伊斯兰教历九月封斋,需守斋一个月。期间只能在日出前和日落后进食。一个月后看见新月的第二天开斋。那天,他们穿节日盛装,赴清真寺做礼拜,走亲访友,互散“油香”。藏族藏历一月一日是传统的藏历年。提前一个月就开始准备过年,家家在水盆中浸泡青稞种子,培养青苗。除夕前一天,每家在太阳落山时,把一切污水脏物往两边倒掉。大年初一,一般闭门欢聚,初二亲友相互登门拜年祝贺,互赠哈达,尽情歌舞,还有投掷,拔河等娱乐活动。傣族的泼水节最隆重的活动就是泼水。不管男女老少都把水泼向最心爱的人身上。第三天进行丢包,放火花,放孔明灯。男女老少还要在村中广场上围成圈,跳吉祥的孔雀舞。
每一种文化都有其发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无论什么人,都应该了解自己所属文化的渊源及特点,并且为继承和发展母文化做出贡献。结语高考试题回放
请参照下面材料中画线的部分,另选我国两个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等),仿写句子。要求字数相同,句式相似。(5分)
黄土黄,那是江北世世代代淳朴的厚实;清水清,那是江南祖祖辈辈悠然的淡雅,荡漾着千年的风物与风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课题申报书:新时代大学校园秩序管理研究
- 课题申报书:新《教师法》背景下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制度改革发展研究
- 口服液生产机械企业ESG实践与创新战略研究报告
- 大数据挖掘与可视化-全面剖析
- 集成电路可靠性研究-全面剖析
- 部分冠与对话系统整合-全面剖析
- 美容师三四月份工作计划(3篇)
- 后勤期末工作总结(8篇)
- 2024年上海大学附属嘉定实验学校教师招聘考试真题
- 2024年湖南株洲消防救援支队技术服务队招聘考试真题
- 卫星导航定位技术与应用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南京工业大学
- 开封市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无人机装调检修项目技术文件(国赛项目)
- 开题报告:高等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 医疗救助政策
- 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2024年中考英语模拟试题(含答案)
- 服务质量保障措施方案
- 机场能源管理
- 高速公路路基及土石方工程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 技能人才评价新职业考评员培训在线考试(四川省)
- AQ 1083-2011 煤矿建设安全规范 (正式版)
- 河南省开封市铁路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历史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