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农业大学校史馆全程讲解稿_第1页
华南农业大学校史馆全程讲解稿_第2页
华南农业大学校史馆全程讲解稿_第3页
华南农业大学校史馆全程讲解稿_第4页
华南农业大学校史馆全程讲解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华南农业大学校史馆全程讲解稿华南农业大学校史馆全程讲解稿华南农业大学校史馆全程讲解稿华南农业大学校史馆全程讲解稿编制仅供参考审核批准生效日期地址:电话:传真:邮编:“百年树人”——华南农业大学校史展览厅

(历史石雕)

首先展现在大家面前的是华农历史长卷石雕。石雕上刻画了华农的风景和人物。

正中央的这幅人物肖像是截止到百年校庆之前在华农涌现的八位院士。端坐在正中的是华农首任院长丁颖教授。到目前为止,华农已经产生十位院士,新增的两位分别是林鸿宣院士与罗锡文院士。除了这八位赫赫有名的院士之外,华农在这百年的建校历程中还出现多位栋梁之才,这些我们都会在之后的介绍中为您一一呈现。

华农人杰地灵,除了著名的院士,石雕上也展示了华农的古建筑。远处的拱顶建筑,是华农的地标性建筑红满堂。这是第一座广东壳结构的建筑,全国只有四座,但目前保留下来的只有中山纪念堂。现在您看到的红满堂是百年校庆之前复原的,是钢筋混凝土结构。这里还有中大天文台旧址。这里是我们现在所处的地方五号楼。提到五号楼,我要为大家说一下她的历史。五号楼始建于民国23年(1934年),是当时中大校内造价最贵、面积最大的一个院楼(理学院院楼)。你们现在所看到的窗台、扶手栏杆和地板,都是当时保留下来的。

(百年树人和油画)

现在映入眼帘的是由梁鼎光先生亲笔书写,为百年校庆献上的贺礼。“百年树人”也被定为校史馆的馆名。梁鼎光先生是华农兽医学院的退休教授,不仅如此,他也是广东省书法家协会的副主席。用一句话来形容是“游刃于解剖刀与毛笔之间”。

说到书,就少不了画。现在展现在大家面前的是一幅重金打造的油画。展示这华农的新颜,与历史石雕相呼应。这里是修葺一新的红满堂、新行政大楼、改造成校史馆的五号楼还有学院群。油画看似普通,但在这些细致的地方,是由贝壳拼贴而成的。

(领导关怀)

现在为大家展示的是领导关怀展区。

自新中国建国以来,华南农业大学在百年发展历程中,曾多次得到党和国家以及广东省、广州市领导的亲切关怀。这些关怀不仅体现在领导的接见与视察工作中,也体现在题词与发展建设的批文里,百年今日,亲切关怀,依旧历历在目。

首先请允许我为大家隆重介绍前面的灯箱面板,所展示的是“华南农学院”校名。1952年全国院系大调整,华农正式更名为华南农学院,并由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校名,这在华南高等农业院校是绝无仅有的。玻璃罩里的是拓本,真迹现保存于中央档案馆。左侧的照片为1860年5月28日,刘少奇主席接见出席全国文教群英会代表,我校党委第一书记、副院长杜雷同志。右侧的照片为2000年,江泽民总书记在广州与广东各界代表座谈,我校党委书记黄朝阳汇报学生党建工作。

而两侧的照片便是从中央到各级领导对华农的亲切关怀,领导人亲临学校考察、指导。(两侧图片挑一两幅带过即可:王震、李岚清、卢钟鹤、李长春、朱镕基、朱森林、罗富和、温家宝、黎子流、洪绂、李容根)

领导的关怀除了亲临指导,还体现在领导的题词与批文。中共中央政治局、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广东省委书记谢飞,全国政协副主席、著名科学家钱伟长、农业部部长何康、广东省省长朱森林、广东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林若等,都在我校题词留念。这些是关系我校重大建设与发展的上级批文,批文数量不下数百,如: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经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成立华南农学院;1979年10月4日,国务院批准华南农学院为全国重点高等学校;国家“211工程”部际协调小组同意农业部和广东省实施共建华南农业大学“211工程”项目等重要上级批文。

领导关怀展区,体现了党和国家各级领导对我校建设与发展的密切关注与亲切关怀,我校今日的蓬勃发展与各项建设与领导人们的殷切关怀密不可分。

2

(第一部分:今日华农)

回首昨日,更叹今朝美好。下面就让我们进入展馆的第一部分“今日华农”版块。

“百年积淀光华灿,老树新芽春色浓。”这句话用来形容我们的百年老校实在是再好不过。在深厚的历史积淀下,今日华农更是如老树新芽般焕发着勃勃生机。

华南农业大学是国家重点大学,省、部共建“211工程”大学,2004年12月获全国高等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等级。学校以农业科学为优势,生命科学为特色,农、工、文、理、经、管、法、教、史、哲10大学科门类协调发展,是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并重的教学研究型综合大学。

学校自1994年开始筹备建设211工程大学,这些批文与照片见证了华农在省、部共建211工程的各方面努力,211工程的建设已有成效,如今学校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第四期建设。(第三期:2008~2011)

华农的办校规模庞大,不仅体现在学校面积大,还体现在体系齐全,学校设有23个学院、部,全日制在校生4.2万余人。已形成多层次、多形式办学体系。

在国际农业教育中,学校做出了突出贡献。早在1954年,华农已经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是华南地区最早招收外国留学生的高校之一。国家批准我校招收外国留学生以来,到2008年,来自世界6大洲的72个国家外国留学生700多人在华农获得学位,有超过1000名外国留学生在华农就读各项课程(校园网英文版)。在短期国际培训方面。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粮农组织(FAO)和世界粮食理事会(WFC)先后在我校建立了“亚太地区蚕桑培训中心”及“中国国际农业培训中心”。

学校办学门类齐全:拥有本科专业94个,专业方向119个,涵盖了全国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11个学科门类中10大学科门类除了人医和军事。研究生方面,拥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7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2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9个。

学校在百年的建校历程中,已经打造了一系列优秀教育品牌。现拥有5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以及国家级的特色专业、精品课程、精品教材,教育基地等国家级教育品牌。同时,学校名师队伍庞大,其中包括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有4人,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和全国模范教师等。

(沙盘)相信大家已经被这个沙盘所吸引了,这个沙盘是华农全景的略缩图。华农自然环境得天独厚,用一句话来形容便是“五湖四海一片林”。“五湖”指的是在华农境内的五个自然人工湖泊,“四海”是四片草海,(可以一一细数)而一片林就是我们的长岗山自然保护区,俗称树木林。学校人工建筑和自然环境结合较为得体。绿化率、绿化覆盖率、人均绿地面积、人均拥有树等项指标非常高。

而这些照片便可以见证华农的成长。这些是不同时期华农的校门照片:原中大校门,80、90年代的校门,重造的校门和这个为庆祝百年校所修建的新牌坊。

这位是学校现任党委书记为李大胜教授,校长为陈晓阳教授。

(第二部分:百年传承)

叹罢今日华农之精彩,接下来就让我们来细细品味百年华农的浓郁芬芳吧。

下面我们进入展馆的第二部分“百年传承”。

(起始沿革)华农有100年的建校历史要从1909年算起。1909年10月,清廷批准设立“广东省农事实验场及其附设农业讲习所”。次年4月百名学生入学,5月奉命改为农业教员讲习所,相当于现今的大学专科程度。(分分合合,百川归海)1952年,全国院系大调整,由中山大学农学院、私立岭南大学农学院以及广西大学农学院畜牧兽医系、病虫害系部分师生三江并流,成立了华南农学院。1984年7月更名为华南农业大学,沿用至今。

(定址广州)学校名称几度更换,校址亦几经搬迁,最终定址石牌五山。

(百年历程)

拓荒创业,艰辛办学(1909年—建国初):

自1909年始,华南农业大学开始了拓荒创业、艰辛办学的过程。1917年成立广东公立农业专门学校,1923年,广东农专与北京农业大学及南京东南大学农科合作办学;从1929年起大学与美国宾州大学互派留学生。八年抗战坚持办学。建国初期,两所农学院办学水平已经达到相当程度。20世纪20年代中大、岭大两所农学院已初具规模,广州因而成为全国高等农业教育三个中心之一。

广东大学农科院主办了当时的农科研究重要刊物《广东农林季刊》。1926年广东大学改称中山大学,中大农学院的“中大菠萝”“中大香蕉”等岭南水果,以及“石牌红茶”在当时颇受市场欢迎。丁颖教授从1927年起先后创办6个稻作试验场,育成两种100多个,百粤闻名。28年,中大农学院还在白云山开辟了第一模范林场,另在清远、三水等地设有同时期开办的蚕业试验场。

岭南农科大学引进了“岭南木瓜”,创办了《农事双月刊》,都是当时的一些办学成果。1927年岭南大学收归国人,岭南农科大学改为岭南大学农学院。28年,岭南大学农学院在原有田艺、园艺、畜牧三个系基础上增设植物病理系,是广东省最早的植物病研究机构。

抗日战争期间,两校师生转展关山,坚持办学,1944年英科学家李约瑟考察了战乱中各高校,在他的著作《科学前哨》中对中大农学院以高度评价,称其为“也许是在中国游历期间所见的在研究和教学方面最大最好的一所学院”。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岭南大学农学院和中山大学农学院师生先后于9月和10月回到广州。1949年10月新中国诞生,两院师生迎来了新的生活。

探索前进,改革发展(1952年—2009年):在探索中曲折前进,欣逢改革开放盛世,蓬勃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校规模逐步扩大,整体办学水平显著提高,正朝着多科性高水平大学目标前进。

1952年,在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中,由中山大学农学院和岭南大学农学院以及广西大学农学院畜牧兽医系、病虫害系部分师生合并,组成华南农学院。三川汇流,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相关照片)

尽管在大跃进和文革时期,学校遭受一系列的挫折,但改革开放以后,我校通过省部共建“211工程”建设,接受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逐渐步入蓬勃发展的快车道。

进入新阶段,华南农业大学探索前进,改革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校规模逐步扩大,整体办学水平显著提高,正朝着多科性高水平大学目标前进。学校通过省部共建“211工程”建设,接受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并获优秀等级。学科建设方面,在强化农科基础上,陆续建立艺术、外语、食品、生命科学、水利与土木工程、人文、理学、信息、软件等学院,构建以农业科学为伏势,生命科学为特色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改善教学科研和生活条件,对学校科研基地和实验室许多改造和新建工程。

(足迹印记)

这些图表印证了我们的足迹,百年来,在校生数量不断增加,目前已突破8万。专任教师从不足十人发展到将近3000人。各时期学科专业得到较大发展,从建校初期的2个,发展到如今的90个;

在科研仪器建设中,不断完备,进入省部“211工程”后,增添一批先进、大型仪器设备,总值五万多元。包括600兆核磁共振仪、XL30

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Tecnai12分析型透射电子显微镜。

在图书馆建设中可以看到:建于1953年,现有馆舍3.2万平方米,图书馆现有文献资源总量793.31万册,包括纸质文献与电子资源,内容覆盖了我校办学全部学科。

从校园面积变化中看到,如今校园面积从1952年的10075亩,到如今的8432多亩,其中有5678亩,包括19个校内基地;校外建立332个基地,国家级和省级20个。

从学校各时期校舍建设中看到,学校从1952年的6万多平方米,到期如今的130多万平方米。教学实验楼等10栋大楼先后获得省市和全国建筑工程方面奖项15个。

从校内一系列的亭院和楼宇中,我们看到了的钟亭和植树亭,原中山大学的天文台和研究院旧址,以及利寅楼、授楼、红满堂,以及爱国华侨胡文虎先生捐资助建的第1-4学生宿舍。它们留住了世纪的印记,

(学苑花香)

(八位院士):在华农百年的办学历史中,先后涌现十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其中有八名中科院院士,包括著名稻作学家、农业教育家丁颖,著名植物学家、现代植物分类学奠基人之一陈焕镛,昆虫学家赵善欢、蒲蛰龙和庞雄飞,作物遗传育种学家卢永根,真菌分类学家郑儒永,作物遗传学家林鸿宣;以及两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分别是水稻育种学家黄耀祥和农业机械化工程学家罗锡文。他们为我校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优秀人才)无独有偶,华南农学院1953年农学和植保专业38名毕业生中,就有3人成为中科院院士,他们是卢永根、庞雄飞、郑儒永;中有一人是广东省政协原副主席,李金培教授。

(学科撷英)百年来我校部分学科获得良好发展,产生了一系列具有优良学统的学科,创建研究机构,不乏许多开创性的成果,在农业应用科学的理论有所建树。

(历届领导人与开拓者)

(前身之一主要领导人有):广东省农事试验场附设农业讲习所筹建者、所长唐有桓博士,高等农林讲习所所长利寅先生,历任讲习所所长和广东公立农业专门学校校长的黄遵庚先生,先后历任广东公立农业专门学校校长、广东大学农科院主任、中山大学农学院院长的邓植仪、沈鹏飞、丁颖、张巨伯等先生。

(前身之二主要领导人包括),岭南大学农学部领导人高鲁甫先生、高飞云先生,私立岭南大学校长的钟荣光先生,岭南大学农学院院长的冯锐、代理院长古桂芬、李沛文教授等。52年合并为华南农学院后,历经了丁颖院士、杜雷书记、林如彤书记等组成的50年代领带人、罗文洪书记与赵善欢院长的80年代领导人,华南农业大学于1984改名,历经胡守训书记与卢永根校长、黄朝阳书记与骆世明校长、江惠生书记、刑苗书记等领导,至今在任的领导人是陈晓阳校长和李大胜书记。

在学科领域的创建中,共有18位学科创始人。包括有植物学领域的陈焕镛教授、蒋英教授和林孔湘教授、昆虫学科的奠基人张巨伯、赵善欢、庞雄飞教授,林学先驱沈鹏飞教授,果品贮藏保鲜学科的奠基人李沛文教授,蚕桑领域的杨邦杰教授,土壤学科奠基人之一的谢申教授,兽医学与禽病学家邝荣禄教授、著名蔬菜育种学家李鹏飞教授与植物营养遗传学科创始人严小龙教授等。(第三部分:硕果累累)

走过百年历程,我校也收获了累累硕果,成绩斐然。

(教学工作)我校一直致力于完成学校基本任务——培育人才。

(桃李芬芳)百年来,我校各类毕业生共十二多万人,据2001到2003年对广东省用人单位每年抽样200家调查结果显示,92%以上的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知识结构、实际工作能力予以肯定。

(部分毕业名人)在众多毕业生中,有科教界精英和著名学者,有两院院士、长江学者,珠江学者,省级以上领导干部和著名企业家,也有获得社会各种殊荣者与贤达名流,还有外国名人等,据不完全统计约一百多人。

(牺牲学子)除了学术领域上的成绩,我校毕业生中,有28位于1968年为保护国家财产在牛田洋壮烈牺牲,表现出高度爱国心与责任感。

学校不仅桃李满天下,而且在教坛中硕果累累,形成自己的特色专业和精品课程。2004年,我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评定为“优秀”等级,与我校同批接受的全国共有54所高校,包括我校共评出30所“优秀”等级的大学。我校共有9门国家级特色专业,有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一个,另外有9个广东省名牌专业。有国家级精品课程8个,省级精品课程17门,省级优秀课程3门,省级重点课程11门。

学生素质教育成果同样丰收,我校在广东省高校率先设立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学分,设立创新活动专项基金,2000年以来,我校学生在广东省和全国挑战杯竞赛中有163件作品获奖,并获得8个团体荣誉称号。

我校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数量居广东省高校前列。其中入选“全国百优”三篇,获提名奖3篇,评为省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5篇。

(科学研究)

一所高校的成绩还需要以科研成果来衡量,这些密密麻麻的奖项见证了华农丰硕的科研成果。百年来尤其是新中国诞生以来,我校在科研方面取得夺目的成就,

1978年以来获得国家和省部级一等奖共83项。

丰硕的成果来自于辛勤的耕耘和浇灌,从以上4个图表中可看出:我校承担的项目与获得的经费逐步增长,而且承担重大科研项目的能力不断增强。2007年经费总额突破一亿元,2008年获得自然科学基金合同经费居全国农科院校第二。

在专利、论文中可以看出1952年以来,我校师生共发表学术论文共19857篇,其中被三大索引收入1183篇,还出版专著315本,近十年获得授权的技术专利213项。

学校不仅在教学、研究有所建树,而且理论联系实际,服务社会、科技扶贫和建立产学研结合基地。

学校致力于服务社会,推广新品种,如:蚕桑“南农七号”、番茄“红棉”、番茄“红玫瑰”、橙“无籽

华青一号”“少籽华青二号”、水稻“华籼占”等取得显著的社会性效益和经济效益,先后荣获“广东省扶贫先进集体”“广东省科普先进集体”“全国科普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科技扶贫是我校对口扶贫采取的主要方式,开创性地提出“科技绿舟”的成果推广模式,1986年以来,我校先后在英德市、陆河县等地区推行科技扶贫,引进良种、培训农民、科技集市、建设村文化室等,根据当地实际推广技术,其中扶持英德市茶叶加工技术的企业目前年产值已超过百万。

学校先后建立6个产学研结合基地,包括:

广东高校规模化猪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广东高校油茶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广东高校蔬菜安全生产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广东高校华农生物农药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广东高校水果保鲜与流通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

广东高校食品安全检测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

除了产学研基地,学校还成立实业发展总公司,目前已拥有14家企业,参股3家企业,创造、提升了“华农酸奶”“华农甜玉米”“华农多花矮化水仙”等系列品牌。拥有160多个科研机构,47个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为科研工作提供了广阔空间。

学科建设是学校改革发展的永恒主题,目前我校已有6个国家重点和培育学科,农业部农业部重点学科5个,以及省级重点学科18个。

国家重点学科作物遗传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农业经济管理、预防兽医学、果树学以及培育学科农业机械化。另有9个省部重点学科:植物病理学、生态学、植物保护、兽医学、园艺学、植物营养学、动物营养与饲科科学和植物学。从这些学科建设中,我们可看到他们创造的一个又一个的辉煌业绩。

(第四部分:园丁之歌)

丰硕的成果来自于园丁的辛勤耕耘。下面让我们进入展馆第四部分“园丁之歌”。

世纪学府深厚的学术底蕴,有赖于一代代园丁的培育。

(截止到

2011年10月)学校有教师科研人员1756人。其中,具有正高职称人员(教授、研究员)330人,副高职称人员(副教授、副研究员)530人,具有高级职称人员占教师科研人员总数的30.18%

;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有1543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

682

人,分别占教师科研人员总数的87.87%和38.84%;45岁以下(含45

岁)的有1322人

,

其中35岁以下(含35岁)的有

687

,

分别占教师科研人员总数的75.2%和39.1%。45岁以下的年轻教师是学校教师队伍的主力。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施了优秀青年教师选留工程、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拔尖人才培养工程、骨干教师培养工程等,引进和选留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不拘一格,提拔一批优秀年青教师)。为了解决“文革”十年带来的学科梯队断层的矛盾,1987年6月,学校优先、破格提拔了骆世明、温思美、罗锡文、辛朝安、罗富和、梅曼彤、杨关福、张泰岭等八位副教授,他们均成为我校相关学科的带头人或国内、外相关学科领域的佼佼者。

(改善工作、生活条件,实施奖惩激励机制)。设置专业重点岗位,对重要成果奖、学科专业建设贡献奖、知识产权奖、论文论著奖、荣誉奖等实施各种奖励。同时,修建教学科研大楼和教工住宅,以改善工作和生活条件。

(灿烂群星)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正是由于有了一批名师,才托起华农的一片艳阳天。

我校有“水稻功能基因组学”团队、“重要动物源性人兽共患病病源的功能基因组学”团队分别于2004年和2007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

接下来请大家看这组照片,这是我校的20名优秀名师。

卢永根(略;祥见图文);2、刘耀光(略;祥见图文);

3、朱兴全(略;祥见图文);4、罗必良(略;祥见图文);

5、张炼辉(略;祥见图文);6、张桂权(略;祥见图文);

7、骆世明(略;祥见图文);8、廖明(略;祥见图文);

9、潘庆华(略;祥见图文);10、辛朝安(略;祥见图文);

11、谭志远(略;祥见图文);12、邓诣群(略;祥见图文);

13、温思美(略;祥见图文);14、徐汉虹(略;祥见图文);

15、罗锡文(略;祥见图文);16、洪添胜(略;祥见图文);

17、梁广文(略;祥见图文);18、陈维信(略;祥见图文)

19、廖红(略;祥见图文);

20、曾任森(略;祥见图文);

(第五部分:华农瑰宝)

接下来让我们进入第五部分“华农瑰宝”。

华农瑰宝指的是“一种精神、两个体系、一条道路”。进入改革开放时代,师生秉承丁颖精神,发扬“重视实践,开拓创新”的办学传统,构建课内实践教学和课外创新教育体系。

一种精神:一百年来,以丁颖为代表的一大批科学家的群体意识铸就了丁颖精神:笃学明德、躬行践屡,建业自强、求精图新。其内涵十分丰富;是以丁颖教授为代表的老一辈教育家、科学家为后人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他们热爱祖国,立志改变祖国农业落后面貌;他们艰苦创业,开招创新,敬业乐业;治学严谨,团结协作,为我校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两个体系:(在开放性实验室中)21世纪以来,我校根据“深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培养目标进行改革探索,按照“资源共享,突出重点”原则调整、重组实验室,构建三个层面的实验平台,包括公共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学院专业基础实验教学平台以及学院专业课实验教学平台。

此外,我校还构建了若干个体系,课内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课外创新教育体系。

全校实验用房10万平方米,有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部共建10个实验室,广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和4个提高型教学重点实验室。推行的是开放式实验,场所不固定,方式时间跨度大。

在多年的办学中,我校形成了“探索、创新、开拓、进取”的精神。率先建立国际培训机构,与境外大学发展合作。率先发展近农、非农专业,开创以农为主、农科与文理工经结合的学科专业布局。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采取创新学分制,以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经常开展校、院、研究室三级学术活动,组织学生参加“一杯一节四赛一实践”的竞赛和文化活动以及多种形式开展多种科技咨询活动。

一条道路:在实行课内外两面三个教学体系中,走的是一条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道路,培养了学生科研能力和开拓创新的思维,跟着科技发展的潮流,动物科学系独辟蹊径,以技术入股加盟广东省新兴县温氏集团,实现双赢,成为产学研相结合的雏形。为适应产学研相结合体系的运行,分校院两级管理。管理体制有校科技处、校科技实业发展总公司和各学院。在这一道路的指引下,我校的教育以及办学稳步提高。

(第六部分:校园乐章):下面让我们进入校园乐章:

学校党、政、工、团、学协调共进,合力演奏一篇篇旋律优美的校园乐章。

(从组织结构图)中可看到:学校有院级党委19个,党总支4个,直属党支部29个;

从党员情况看:党员人数占教工人数的63%以上;35岁以下专业技术人员占71%以上;

从党组织和党员发展情况看:在我校,党组织和党员有着悠久的发展史,在一九二五年那可是一个茫茫神州遍地兵隳的年代,又是天公重抖搂,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年代,这个年代里,黄承先同志扬起了党帜,成为我校历史上第一位共产党员。他曾以《农声》为宣传阵地,积极广泛动员学生支持联合农民运动。随后参加国民革命军北阀,任第一军政治部主任,一九二七年受遣回中山大学农学院复学,继续进行革命运动,不幸遭到国民党当局逮捕,严打不屈于狱中逝世,时年二七。

当黄承先同志升华为一种精神,激起的又是一代代人的前赴后继。时至一九四一年,我校党员数量已发展到10人,并在中山大学农学院成立党支部,这成为了一个历史性的时刻。

新中国成立以后,于1953年,华南农学院党支部成立,当时党员数量为22人,1954年成立分党委和党总支,党员数量为56人,1955年7月,省高校党委批准成立华南农学院党委。

从历次党代会的图表中可看出:1956年6月召开第一次党员大会,这是一次辉煌序幕的开端,当时党员人数已经发展到223人。四十春秋书壮卷,时至2002年,我校党员数量已经到达2728人,并在各学院总支改设党委。2006年11月,我校召开第十一次党代会,大会提出“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制定“适度规模,提高质量,节约增效,创新制度,和谐发展”的工作方针,开始逐步实现从“扩招保质”向注重内涵发展的战署转移,开创学校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新局面。2008年,我校党组织发展成了19个分党委,4个党总支,29个直属党支部,503个党支部。届时党员数量已发展到11143人。

开展了解放思想讨论学习活动,围绕如何破解科学发展的难题这一重点,深入学习,调查研究,广开言路,使领导成员和师生获得了新的思想动力,为学校科学发展提供一些新思路、新举措。2009年,我校把科学发展观从理论转为实践,开展了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动员大会中,我校与增城市人民政府签订《共建科学发展实践》协议书,为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迈出了重大意义的一步。

我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兼任党委副书记的校长全面负责学校的教学,科学研究和其他行政工作。校务工作坚持集体领导,分工负责,科学决策,学术民主规范管理,厉行改革,提高效率。

校务公开制度是校务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从2001年起开始实行,旨在尊重教职工的民主权利,落实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方针的重要举措,它以校院两级教代会为主载体主渠道,同时落实各项公开内容的责任主体,通过多种形式从多渠道公开校务,调动了教职工的办学主人翁积极性,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

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我校大力推进实行,并逐步完善岗位责任制以及多种形式的人员聘任制,先后四次开展公开选拔干部和干部竞争上岗工作。

校工会:紧紧围绕校党政各时期的中心工作,认真履行“维护,参与,宣传,教育”职能,弘扬校风,倡导优良师德教风,积极开展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而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

校团委:指导联系的学生会则显示出很强的生命力,它围绕校党政的工作重心,以育人为主线,以改进和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重点,拓展素质教育领域,大力开展反映青年学生特点的各种活动,其中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科技创新与社团活动则是一组亮点。

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有着骄傲的历史,自1991年以来共获23项,广大的学生通过活动接触社会,增加才干,提升自我,服务大众。其中1991——1999年,2001——2008年,17年荣获全国大中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05——08年,荣获广东省组织回乡大学生科技下乡活动先进单位。2007年我校被评为全国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

志愿者服务队:同样是一组光荣的模范,其总队于1994年成立,目前下设17个学院分队和6个协会及7个服务站,注册会员七千多人。多年来秉承“奉献,友爱,互相,进步”志愿者精神,成功地探索一条“与社区合作为基础,三下乡社会实践为重点,承办大型赛事服务为特色”的社会化志愿者服务路子。多年来共荣获13项荣誉,多次被评为广东省志愿服务先进集体。

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方面:在中国大学生“科技奥林匹克盛会”的“挑战杯”竞赛活动,我校共先后获得38个团体荣誉称号。近10年来参加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先后有163件作品等获奖;

在思想政治教育上,我校坚持以学生为本,德育为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推行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模式,促进了大学生全面成才成长。

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上,我校多次获得表彰,2006年,我校与中山大学等6所大学被列入广东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生互助计划”试点单位。2008年17个学院相继建立了二级心理辅导站。

在奖学助学的工作上,建立了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奖、助、勤、补、减、免”和新生“绿色通道”为辅的公正高效的奖助学金体系。学校专门设立了“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学校奖学金”、“新生奖学金”等,等20多项奖助学金鼓舞学生,激励先进。

就业是每个大学生的必经选择,故此,我校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建立了两头延伸,内涵拓展的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并将就业指导系列课纳入大学必修课。

学生艺术团,成为了校园文化的骨干,在艺术实践活动中开展美育教育,陶冶情操,对提高校园文化活动水平和促进艺术素质教育发展发挥着积极作用。

研究生科技学术节,则是校园文化中极具特色的一部分,几年来,科技学术节已在营造校园学术文化氛围,激发研究生追求真理的热情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后勤工作:则是对学校不断发展的有力保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十多年来,后勤工作逐步深化改革,卓有成效。为学校各项事业建设的基础设施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在建设校园人文景观和文化环境,学生宿舍区管理以及完善管理体系等方面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校医院:同样面向全校师生员工,离退休人员和教工家属以及本社区人员,为他们提供优质的服务。

学校各行各业,创造了辉煌业绩,谱写了一曲曲美妙的乐章。

(第七部分:国际交流)

除了自身建设发展外,我们还需要借助国际交流提升、丰富以及发展校园教育。

早在1954年,我校已是对外开放单位,通过国际交流,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在为科学和教育作出贡献的同时,提高了自身的学术水平和品牌效应。

自1954年至今,留学生中学成毕业共584人,如1958年学成回国的越南留学生阮功丹,曾任越南农业部长,后任国务院总理。陈恺任计划委员会副主任,阮光河任林业部长。孙家煊任土地管理局局长,武宣黄任农业部副部长,科学院院士;1999年博士毕业的苏莱曼,回国后在苏丹任一所大学校长,2000届来自尼日利亚的博士戴维斯,已任该国会议员。

1982年,我校在全国率先举办“亚太地区蚕桑培训中心”,1988年创办“中国国际农业培训中心”,先后为94个国家培训773名学员。他们成为所在国的高、中级技术和管理骨干。1978年至2009年间,我校公派出国留学生共264人,回归率高达67.81%,于2003年,中央组织部,国家人事部,教育部等6部委授予我校“全国留学回国人员工作先进单位”。

早在1935年,我校开始派学者出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及合作研究。1935年间,陈焕镛教授先后出席了国际植物学会议和国际土壤学会。1959年,丁颖院士在柏林前民主德国农业科学院四次科学大会上作学术报告。1982年,陈白希教授赴日本学术交流,连续作3场报告,震动了日本学术等;

2002年至2007年间,我校派出210人次,到36个国家和地区参加了150项内容的国际学术会议。1982到2009年间,我校共举办了316次国际学术会议,会议既有学术深度,又别开生面,深受与会者好评。

我校聘请外教来讲学始于上世纪80年代,当时国家农委和农业部委托我校举办英语培训班,培训全国农业院校英语教师和预备出国人员。国务院外国专家局特批我校聘请两名外籍文教专家任教。根据重点学科和薄弱边缘学科建设需要,我校聘请专业技术专家来校讲学。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校邀请加拿大校友张守敬教授为来自全国27所农学院的教师讲授《土壤化学》课。曾邀请哈佛大学胡秀英博士来校讲学。以及邀请美国康奈尔大学威尔金逊教授来校讲学。

1994年美国普渡大学分子病毒学研究室主任部郭培宣校友应邀回校讲学,填补了我们这方面实验技术上的空白,荣获农业部教育司,国外专局文教专家司授予的“聘请外国文教专家工作成果奖”此为,我校部分教授同样被推选或受聘在国际学术组织团体任职。

目前,我校已与17个国家的40所大学建立校际联系关系。我校的校际联系主要在合作培养研究生,师生交流,合作研究乃至建立联合研究室等多方面开展交流与合作,其中,美国宾夕法尼亚洲大学是与我校建立联系关系最早的大学,交流与合作卓有成就。从1985——2009年间,我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