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工程量的计算6-钢筋工程带有平法识图课件_第1页
第4章工程量的计算6-钢筋工程带有平法识图课件_第2页
第4章工程量的计算6-钢筋工程带有平法识图课件_第3页
第4章工程量的计算6-钢筋工程带有平法识图课件_第4页
第4章工程量的计算6-钢筋工程带有平法识图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六、钢筋混凝土工程(三)钢筋工程钢筋工程的内容一般包括钢筋的除锈、制作、绑扎、安装及浇灌混凝土时维护钢筋及安放垫块等操作过程。六、钢筋混凝土工程(三)钢筋工程11钢筋工程的一般规定

(1)钢筋工程应区别现浇、预制构件、不同钢种和规格,分别按设计长度乘以单位理论质量,以吨计算。(2)设计图纸未注明钢筋接头和施工损耗定额的,已综合在定额项目内,不另计算。(3)预应力钢筋的张拉设备、粗钢筋的冷加工费用及预应力钢筋的人工时效费,按各地区定额规定执行。(4)钢筋、铁件用量按理论重量计算,按图算量套用定额。1钢筋工程的一般规定(1)钢筋工程应区别现浇、预制构件、2

(5)计算钢筋工程量时,设计已规定钢筋搭接长度的,按规定搭接长度计算,设计未规定搭接长度的,已包括在钢筋的损耗率之内,不另计算搭接长度。钢筋电渣压力焊接、套筒挤压等接头,以个计算。(6)先张法预应力钢筋,按构件外形尺寸计算长度;后张法预应力钢筋按设计规定的预应力钢筋预留孔道长度,并区别不同的锚具类型计算。(7)现浇构件中固定位置的支撑钢筋、双层钢筋用的“铁马”、伸出构件的锚固钢筋、预制构件的吊钩等,并入钢筋工程量计算(5)计算钢筋工程量时,设计已规定钢筋搭接长度的,按规定32保护层厚度主筋外皮与构件外表面之间的距离就是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2保护层厚度主筋外皮与构件外表面之间的距离就是钢筋的混凝土43钢筋工程量计算(1)通长钢筋长度计算通长钢筋一般指钢筋两端不做弯钩的情况,长度计算公式为

l=lj—lb

式中:l—钢筋长度(m);

lj—构件的结构长度(m);

lb—钢筋保护层厚度(m)3钢筋工程量计算(1)通长钢筋长度计算5(2)有弯钩的钢筋长度计算计算公式如下

l=lj-lb+∑lz

式中

:lz——钢筋单个弯钩增加长度(m)钢筋的弯钩形式可分为3种:半圆弯钩(1800)、直弯钩(900)和斜弯钩(1350或450)。半圆弯钩是最常用的一种弯钩(2)有弯钩的钢筋长度计算计算公式如下6

7(3)弯起钢筋长度计算对有两个弯起部分且两头都有弯钩的钢筋,长度计算公式为

l=lj-lb+2×[(s-l0)+lz]

常用弯起钢筋的弯起角度有300、450、600三种。(s-l0)为弯起部分增加长度。(3)弯起钢筋长度计算对有两个弯起部分且两头都有弯钩的钢8第4章工程量的计算6-钢筋工程带有平法识图课件9第4章工程量的计算6-钢筋工程带有平法识图课件10(4)箍筋长度计算对于有抗震设防要求或有抗扭要求的结构,箍筋应设1350弯钩,图(a)。无特殊要求时的非抗震设计结构,可按图中的(b)、(c)形式选用。(4)箍筋长度计算11按箍筋中心线计算箍筋长度公式箍筋长度=(b-2c+d)*2+(h-2c+d)*2+max(10d,75mm)]*2=(b+h)*2-8c+4d+10d*2按箍筋中心线计算箍筋长度公式箍筋长度=(b-2c+d)*212(5)钢筋根数的计算

除箍筋外的钢筋根数一般都已标注在钢筋图中,通过认真统计,确定每种钢筋的根数。对于箍筋,钢筋图中一般都是给出箍筋的布置间距,根数计算公式如下n=(lj-lb)/a+1式中:n—箍筋根数;a—箍筋间距(mm)。(5)钢筋根数的计算13箍筋布置范围1基础(或基础梁)是柱的支座,基础梁中箍筋通长连续布置,柱的箍筋到基础顶面。2柱是梁的支座,柱的箍筋连续布置,梁的箍筋到柱边。3梁是板的支座,梁的箍筋连续布置,与梁平行的板筋不伸入梁内。箍筋布置范围1基础(或基础梁)是柱的支座,基础梁中箍筋通长14(6)钢筋重量计算钢筋工程量最终是以重量(t)表示的,但在计算中,一般先计算出公斤(kg)数,汇总后,再换算成吨。计算公式如下:钢筋重量=钢筋米数*每米钢筋重量(6)钢筋重量计算钢筋工程量最终是以重量(t)表示的,但在计15[例1]计算图示梁的钢筋工程量。

【解】(1)①号钢筋:L1=6000-25×2+6.25×20×2+0.414×(700-25×2)×2=6738.2mm=6.3782m(2)②号钢筋:L2=(6000-25×2+6.25×20×2)×2=12400mm=12.4m[例1]计算图示梁的钢筋工程量。【解】16

(3)③号钢筋:L3=(6000-25×2+6.25×10×2)×2=12150mm=12.15m(4)④钢筋L4=[(700+400)×2-200+24+5.5×6×2]×[(6000-25×2)/200+1]=64482.8mm(5)钢筋总重量W=(6.6982+12.4)×2.466+12.15×0.617+64.4828×0.222=68.908

kg(3)③号钢筋:17[例2]计算底层钢筋混凝土柱的钢筋工程量纵向受力筋单根的长度=3.07+0.5+0.8+6.25×2×22=4.645m总长=4.645×4=18.58m箍筋根数=0.8/0.1+1+(3.07-0.8+0.5)/0.2=23根单根长度=350×4-200+24+75×2=1374mm箍筋总长=31.602m[例2]计算底层钢筋混凝土柱的钢筋工程量纵向受力筋单根的长度18第4章工程量的计算6-钢筋工程带有平法识图课件19

20第4章工程量的计算6-钢筋工程带有平法识图课件21[例4]计算钢筋混凝土板的钢筋用量[例4]计算钢筋混凝土板的钢筋用量22第4章工程量的计算6-钢筋工程带有平法识图课件23第4章工程量的计算6-钢筋工程带有平法识图课件24补充:施工图平面表示法补充:施工图平面表示法251概述平法自1996年推出以来,历经10年的不断创新与改进,现已形成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03G101-1、03G101-2、04G101-3、04G101-4系列。1概述平法自1996年推出以来,历经10年的不断创新与改26第4章工程量的计算6-钢筋工程带有平法识图课件27

平法系列图集的适用范围是:03G101-1——适用于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框架一剪力墙、框支一剪力墙结构;03G101-2——适用于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04G101-3——适用于筏式基础;04G101-4——适用于现浇混凝土楼面与屋面板。平法系列图集的适用范围是:282总则2总则29一、柱的平面表示法柱平法施工图是在柱平面布置图上采用列表注写方式或者截面注写方式表达。柱平面布置图,可以单独绘制,也可以与剪力墙平面布置图一起绘制在柱图中,要注明各结构层的楼面标高、结构层高及相应结构层号一、柱的平面表示法柱平法施工图是在柱平面布置图上采用列表注写30(一)列表注写方式(一)列表注写方式311柱的编号1柱的编号32[例]解读下图[例]解读下图332柱表2柱表343箍筋的表示方法3箍筋的表示方法35(二)截面注写方式(二)截面注写方式36第4章工程量的计算6-钢筋工程带有平法识图课件37二、剪力墙的平面表示法剪力墙可以看成由剪力墙柱、剪力墙身、剪力墙梁组成。剪力墙平法施工图是在剪力墙平面布置图上用列表注写方式和截面注写方式表达二、剪力墙的平面表示法剪力墙可以看成由剪力墙柱、剪力墙身、剪38(一)列表注写方式(一)列表注写方式391墙柱编号1墙柱编号40第4章工程量的计算6-钢筋工程带有平法识图课件412墙身、墙梁编号墙身编号由墙身代号、序号以及墙身所配置的水平与竖向分布钢筋的排数组成,其中排数写在括号里。如:QXX(X排)2墙身、墙梁编号墙身编号由墙身代号、序号以及墙身所配置的水42列表注写示例列表注写示例43第4章工程量的计算6-钢筋工程带有平法识图课件44第4章工程量的计算6-钢筋工程带有平法识图课件45(二)墙的截面

注写(二)墙的截面

注写46三、梁的平面表示法表达方式有平面注写方式和截面注写方式梁的平面布置图,应该按照不同结构层,将全部梁结合相应的柱、墙、板一起绘制应注明各结构层的顶面标高和相应层号三、梁的平面表示法表达方式有平面注写方式和截面注写方式47(一)平面注写方式(一)平面注写方式48第4章工程量的计算6-钢筋工程带有平法识图课件491梁的编号1梁的编号502梁的截面尺寸2梁的截面尺寸513梁的箍筋表示3梁的箍筋表示524梁上部通长筋与架立筋当同排纵筋中既有通长筋又有架立筋时,表示时两者用“+”相连。注写时将角部纵筋写在前面,架立筋写在+号后面的括号里。如2Ф22+(4Ф12)当梁上部纵筋和下部纵筋都是通长钢筋,且多跨配置相同时,此时可以加注下部钢筋,中间用“;”隔开。例如3Ф22;3Ф20表示梁上部是3根22的通长筋,下部是3根20的通长筋4梁上部通长筋与架立筋当同排纵筋中既有通长筋又有架立筋时,535梁侧构造筋和抗扭钢筋梁腹板高≧450mm时,配置侧向构造钢筋。注写钢筋总根数,对称放置。如G4Ф12表示两个侧面共配置4根纵向构造钢筋,每边各2根。梁侧面需要配置抗扭钢筋时,注写钢筋总根数,对称放置,不与纵向构造钢筋重复布置。如N6Ф22表示两个侧面共配置6根抗扭钢筋,每边各3根5梁侧构造筋和抗扭钢筋梁腹板高≧450mm时,配置侧向构造54第4章工程量的计算6-钢筋工程带有平法识图课件556梁顶面高差(选注)6梁顶面高差(选注)56第4章工程量的计算6-钢筋工程带有平法识图课件57练习:练习:58(二)截面注写方法(二)截面注写方法59四、梁的钢筋构造要求1梁的纵筋构造特点:梁下部受力钢筋只在跨间布置,两端伸入支座计锚固长度,进入端支座弯锚,进入中间支座直锚;梁上部有贯通筋沿梁全长布置,至少2根,位置靠角边,是形成钢筋骨架的支撑点,在两边端部向下弯锚;端支座上方加转角筋,进入支座弯锚,出支座第一排为净跨长的1/3,第二排为净跨长的1/4;中支座上方加直筋,出支座为净跨长的1/3或1/4。四、梁的钢筋构造要求1梁的纵筋构造特点:60第4章工程量的计算6-钢筋工程带有平法识图课件61锚固长度的规定锚固长度的规定622箍筋加密区的规定框架梁箍筋自支座边50mm开始布置,靠支座一侧有一段加密区,加密区宽度既要≥2倍的梁高,又要≥500mm,二者比较取大值,中间部分按正常间距布筋。2箍筋加密区的规定框架梁箍筋自支座边50mm开始布置,靠支633悬挑梁的构造悬挑梁上部钢筋应从跨内钢筋延伸过来,但第一排在端部弯折方式不一样,至少2根角筋,(一般是贯通筋)到顶弯锚12d,其余的下弯至梁下;第二排出挑长为0.75L;跨内下部纵筋进入支座应弯锚;悬挑梁下部钢筋作为构造筋,进入支座12d;悬挑梁箍筋加密布置。3悬挑梁的构造悬挑梁上部钢筋应从跨内钢筋延伸过来,但第一排64第4章工程量的计算6-钢筋工程带有平法识图课件65六、钢筋混凝土工程(三)钢筋工程钢筋工程的内容一般包括钢筋的除锈、制作、绑扎、安装及浇灌混凝土时维护钢筋及安放垫块等操作过程。六、钢筋混凝土工程(三)钢筋工程661钢筋工程的一般规定

(1)钢筋工程应区别现浇、预制构件、不同钢种和规格,分别按设计长度乘以单位理论质量,以吨计算。(2)设计图纸未注明钢筋接头和施工损耗定额的,已综合在定额项目内,不另计算。(3)预应力钢筋的张拉设备、粗钢筋的冷加工费用及预应力钢筋的人工时效费,按各地区定额规定执行。(4)钢筋、铁件用量按理论重量计算,按图算量套用定额。1钢筋工程的一般规定(1)钢筋工程应区别现浇、预制构件、67

(5)计算钢筋工程量时,设计已规定钢筋搭接长度的,按规定搭接长度计算,设计未规定搭接长度的,已包括在钢筋的损耗率之内,不另计算搭接长度。钢筋电渣压力焊接、套筒挤压等接头,以个计算。(6)先张法预应力钢筋,按构件外形尺寸计算长度;后张法预应力钢筋按设计规定的预应力钢筋预留孔道长度,并区别不同的锚具类型计算。(7)现浇构件中固定位置的支撑钢筋、双层钢筋用的“铁马”、伸出构件的锚固钢筋、预制构件的吊钩等,并入钢筋工程量计算(5)计算钢筋工程量时,设计已规定钢筋搭接长度的,按规定682保护层厚度主筋外皮与构件外表面之间的距离就是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2保护层厚度主筋外皮与构件外表面之间的距离就是钢筋的混凝土693钢筋工程量计算(1)通长钢筋长度计算通长钢筋一般指钢筋两端不做弯钩的情况,长度计算公式为

l=lj—lb

式中:l—钢筋长度(m);

lj—构件的结构长度(m);

lb—钢筋保护层厚度(m)3钢筋工程量计算(1)通长钢筋长度计算70(2)有弯钩的钢筋长度计算计算公式如下

l=lj-lb+∑lz

式中

:lz——钢筋单个弯钩增加长度(m)钢筋的弯钩形式可分为3种:半圆弯钩(1800)、直弯钩(900)和斜弯钩(1350或450)。半圆弯钩是最常用的一种弯钩(2)有弯钩的钢筋长度计算计算公式如下71

72(3)弯起钢筋长度计算对有两个弯起部分且两头都有弯钩的钢筋,长度计算公式为

l=lj-lb+2×[(s-l0)+lz]

常用弯起钢筋的弯起角度有300、450、600三种。(s-l0)为弯起部分增加长度。(3)弯起钢筋长度计算对有两个弯起部分且两头都有弯钩的钢73第4章工程量的计算6-钢筋工程带有平法识图课件74第4章工程量的计算6-钢筋工程带有平法识图课件75(4)箍筋长度计算对于有抗震设防要求或有抗扭要求的结构,箍筋应设1350弯钩,图(a)。无特殊要求时的非抗震设计结构,可按图中的(b)、(c)形式选用。(4)箍筋长度计算76按箍筋中心线计算箍筋长度公式箍筋长度=(b-2c+d)*2+(h-2c+d)*2+max(10d,75mm)]*2=(b+h)*2-8c+4d+10d*2按箍筋中心线计算箍筋长度公式箍筋长度=(b-2c+d)*277(5)钢筋根数的计算

除箍筋外的钢筋根数一般都已标注在钢筋图中,通过认真统计,确定每种钢筋的根数。对于箍筋,钢筋图中一般都是给出箍筋的布置间距,根数计算公式如下n=(lj-lb)/a+1式中:n—箍筋根数;a—箍筋间距(mm)。(5)钢筋根数的计算78箍筋布置范围1基础(或基础梁)是柱的支座,基础梁中箍筋通长连续布置,柱的箍筋到基础顶面。2柱是梁的支座,柱的箍筋连续布置,梁的箍筋到柱边。3梁是板的支座,梁的箍筋连续布置,与梁平行的板筋不伸入梁内。箍筋布置范围1基础(或基础梁)是柱的支座,基础梁中箍筋通长79(6)钢筋重量计算钢筋工程量最终是以重量(t)表示的,但在计算中,一般先计算出公斤(kg)数,汇总后,再换算成吨。计算公式如下:钢筋重量=钢筋米数*每米钢筋重量(6)钢筋重量计算钢筋工程量最终是以重量(t)表示的,但在计80[例1]计算图示梁的钢筋工程量。

【解】(1)①号钢筋:L1=6000-25×2+6.25×20×2+0.414×(700-25×2)×2=6738.2mm=6.3782m(2)②号钢筋:L2=(6000-25×2+6.25×20×2)×2=12400mm=12.4m[例1]计算图示梁的钢筋工程量。【解】81

(3)③号钢筋:L3=(6000-25×2+6.25×10×2)×2=12150mm=12.15m(4)④钢筋L4=[(700+400)×2-200+24+5.5×6×2]×[(6000-25×2)/200+1]=64482.8mm(5)钢筋总重量W=(6.6982+12.4)×2.466+12.15×0.617+64.4828×0.222=68.908

kg(3)③号钢筋:82[例2]计算底层钢筋混凝土柱的钢筋工程量纵向受力筋单根的长度=3.07+0.5+0.8+6.25×2×22=4.645m总长=4.645×4=18.58m箍筋根数=0.8/0.1+1+(3.07-0.8+0.5)/0.2=23根单根长度=350×4-200+24+75×2=1374mm箍筋总长=31.602m[例2]计算底层钢筋混凝土柱的钢筋工程量纵向受力筋单根的长度83第4章工程量的计算6-钢筋工程带有平法识图课件84

85第4章工程量的计算6-钢筋工程带有平法识图课件86[例4]计算钢筋混凝土板的钢筋用量[例4]计算钢筋混凝土板的钢筋用量87第4章工程量的计算6-钢筋工程带有平法识图课件88第4章工程量的计算6-钢筋工程带有平法识图课件89补充:施工图平面表示法补充:施工图平面表示法901概述平法自1996年推出以来,历经10年的不断创新与改进,现已形成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03G101-1、03G101-2、04G101-3、04G101-4系列。1概述平法自1996年推出以来,历经10年的不断创新与改91第4章工程量的计算6-钢筋工程带有平法识图课件92

平法系列图集的适用范围是:03G101-1——适用于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框架一剪力墙、框支一剪力墙结构;03G101-2——适用于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04G101-3——适用于筏式基础;04G101-4——适用于现浇混凝土楼面与屋面板。平法系列图集的适用范围是:932总则2总则94一、柱的平面表示法柱平法施工图是在柱平面布置图上采用列表注写方式或者截面注写方式表达。柱平面布置图,可以单独绘制,也可以与剪力墙平面布置图一起绘制在柱图中,要注明各结构层的楼面标高、结构层高及相应结构层号一、柱的平面表示法柱平法施工图是在柱平面布置图上采用列表注写95(一)列表注写方式(一)列表注写方式961柱的编号1柱的编号97[例]解读下图[例]解读下图982柱表2柱表993箍筋的表示方法3箍筋的表示方法100(二)截面注写方式(二)截面注写方式101第4章工程量的计算6-钢筋工程带有平法识图课件102二、剪力墙的平面表示法剪力墙可以看成由剪力墙柱、剪力墙身、剪力墙梁组成。剪力墙平法施工图是在剪力墙平面布置图上用列表注写方式和截面注写方式表达二、剪力墙的平面表示法剪力墙可以看成由剪力墙柱、剪力墙身、剪103(一)列表注写方式(一)列表注写方式1041墙柱编号1墙柱编号105第4章工程量的计算6-钢筋工程带有平法识图课件1062墙身、墙梁编号墙身编号由墙身代号、序号以及墙身所配置的水平与竖向分布钢筋的排数组成,其中排数写在括号里。如:QXX(X排)2墙身、墙梁编号墙身编号由墙身代号、序号以及墙身所配置的水107列表注写示例列表注写示例108第4章工程量的计算6-钢筋工程带有平法识图课件109第4章工程量的计算6-钢筋工程带有平法识图课件110(二)墙的截面

注写(二)墙的截面

注写111三、梁的平面表示法表达方式有平面注写方式和截面注写方式梁的平面布置图,应该按照不同结构层,将全部梁结合相应的柱、墙、板一起绘制应注明各结构层的顶面标高和相应层号三、梁的平面表示法表达方式有平面注写方式和截面注写方式112(一)平面注写方式(一)平面注写方式113第4章工程量的计算6-钢筋工程带有平法识图课件1141梁的编号1梁的编号1152梁的截面尺寸2梁的截面尺寸1163梁的箍筋表示3梁的箍筋表示1174梁上部通长筋与架立筋当同排纵筋中既有通长筋又有架立筋时,表示时两者用“+”相连。注写时将角部纵筋写在前面,架立筋写在+号后面的括号里。如2Ф22+(4Ф12)当梁上部纵筋和下部纵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