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静脉的管理课件_第1页
化疗静脉的管理课件_第2页
化疗静脉的管理课件_第3页
化疗静脉的管理课件_第4页
化疗静脉的管理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疗静脉的管理肿瘤内科

2018-09-11化疗静脉的管理肿瘤内科2018-09主要内容静脉的解剖结构合理选择静脉静脉治疗常见的并发症化学性静脉炎的护理化疗药物外渗的处理主要内容静脉的解剖结构一、静脉的解剖结构化疗静脉的管理课件1、概述

分布在身体浅处平时容纳全身70%的血液静脉管壁薄,平滑静脉多肌和弹力纤维均较少缺乏收缩性和弹性,管腔断面较扁管腔大,血流速度缓慢静脉中有瓣膜,即静脉瓣,防止血液倒流1、概述分布在身体浅处2、静脉的分类浅静脉上肢静脉下肢静脉颈外静脉深静脉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股静脉2、静脉的分类3、静脉血管的结构中膜内膜外膜三层膜常无明显的界限3、静脉血管的结构中膜内膜外膜三层膜常无明显的界限4、静脉血管长度和直径

长度 管径

上腔静脉 7cm 20mm

无名静脉 2.5cm 19mm

锁骨下静脉6cm 19mm

腋静脉 13cm 16mm

贵要静脉24cm8mm

头静脉 38cm 6mm

肘正中静脉6cm 6mm4、静脉血管长度和直径

长度 管径

5、静脉血管血流量手背及前臂静脉<95ml/分钟肘部及上臂静脉100-300ml/分钟锁骨下静脉1-1.5L/分钟上腔静脉 2-2.5L/分钟5、静脉血管血流量手背及前臂静脉<95ml/分钟二、合理选择静脉二、合理选择静脉1、静脉的评估当患者入院时我们对每一位患者进行静脉评估,并了解既往化疗史和既往静脉使用的情况,将评估结果推荐给医生,根据治疗方案制定适宜的静脉使用方案。评估的方法可以参考表1。1、静脉的评估当患者入院时我们对每一位患者进行静脉评估,并了表1静脉评估表

病程:化疗疗程()化疗药物使用的既往史()

每一次化疗静脉使用:外周静脉()次;中心静脉()次

目前外周静脉情况:充盈一般不充盈弹性好一般弹性差粗一般细通畅﹢正常不通畅颜色﹢正常异常表1静脉评估表

最佳静脉的条件:有完整、弹性的皮肤支持血管柔软、粗直,富有弹性易于触及,充盈良好且不易滑动最佳静脉的条件:2、静脉选择的原则持续静脉给药

某些化疗药物建议选择中心静脉,如氟尿嘧啶连续滴注6小时以上时(如图)静脉给药的条件是需要有可靠的、安全的、可以长期给药的血管通路。

图1图22、静脉选择的原则图1图22、静脉选择的原则

对外周静脉刺激性大的药物建议选择中心静脉给药。刺激性大的药物有去甲长春碱PH3.5、表柔比星PH3、阿霉素PH4.0~4.5。临床上试用的新药一期临床实验表明,对外周静脉有刺激性的药物建议选择中心静脉给药。

2、静脉选择的原则3、提高穿刺成功率提高“一针见血”率,如弹性差、管壁脆者,穿刺的手法要轻、果断,进针时不要移动。对于滑动的血管,上端有止血带固定,下端由操作者用手拇指固定,从中间直接向静脉穿刺。对较薄的静脉应缓缓刺入,轻轻放置。对于皮肤较涩,难以刺入者角度要大。进入皮肤后再改变角度进血管。输液中滴入停止时要认真了解阻塞的原因及时排除,减少重新穿刺。3、提高穿刺成功率提高“一针见血”率,如弹性差、管壁脆者,穿

三、静脉治疗常见的并发症

1、静脉治疗常见的并发症

化学性静脉炎药物外渗血栓形成1、静脉治疗常见的并发症化学性静脉炎2、静脉治疗引起并发症的原因污染因素:局部皮肤消毒不严、输液器、针头污染、消毒液浓度不足、加药针管污染等;药物因素:刺激性强的药物化疗药物属细胞类药物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组织细胞具有直接损伤作用如:氮介易损伤血管内皮细胞。2、静脉治疗引起并发症的原因药物因素PH值

血液pH值为7.35-7.45,(见表2)药物pH值超过此范围均会损伤静脉内膜;一旦出现化学性静脉炎就有可能导致静脉硬化、渗漏和血栓形成。pH值不同的两种药液混合静脉给药容易发生静脉炎。pH<4.5时在无充分血流下,静脉内膜组织明显改变;pH=6.0-8.0内膜刺激小pH>8.0时使内膜粗糙后,可能形成血栓;药物因素PH值表2常用药物的PH药物名称PH去甲长春碱(简称NVB)3.5表柔比星(简称Epi-ADM)3.0阿霉素(简称ADM)4.0~4.5氟尿嘧啶(简称5-FU)9.2阿糖胞苷5.0环丙沙星(Cipro)3.3~4.6氨苄西林(Ampicillin)10.0表2常用药物的PH药物名称P药物因素渗透压

血浆渗透压为280-310mOsm/L;研究证明渗透压>600mOsm/L的药物可在24小时内造成化学性静脉炎;(见表3)

渗透压越高,静脉刺激越大药物因素渗透压表3临床常用药物的渗透压

药物渗透压(mOsm/L)

5-FU650环磷酰胺352长春新碱610TPN1400

3%NaCL

1030

20%甘露醇1100

5%碳酸氢钠119010%CaCL210250%葡萄糖2526

药物随着配置溶液的种类不同,出现不同的渗透压值表3临床常用药物的渗透压药物渗2、静脉治疗引起并发症的原因微粒因素:一般指加药时混入的玻璃屑、橡皮屑、金属屑及各种结晶物质。机械刺激损伤因素:如静脉反复穿刺、置管时间过长等过敏反应:如博来霉素、顺铂、丝裂霉素等均易引起过敏反应。与患者全身状况有关。2、静脉治疗引起并发症的原因微粒因素:一般指加药时混入的玻璃

四、化学性静脉炎的护理化疗静脉的管理课件1、化学性静脉炎的表现主要表现

局部静脉的红肿、疼痛。触到条索状静脉或有硬结,有压痛,周围皮肤充血、红肿,一般持续1~2周左右,而后逐渐消退,疼痛缓解,色素沉着,呈树枝状、条索状改变,严重时发生静脉闭塞。1、化学性静脉炎的表现主要表现2、静脉炎的分型红肿型:沿静脉走向区域发热、发红、肿胀及疼痛;血栓型:沿静脉走向硬化成条索状,外观皮肤表面沿静脉走向色素沉着,似大理石纹理,血流不畅伴疼痛;坏死型:静脉穿刺部位剧烈疼痛,皮肤发黑,组织坏死,形成溃疡,经久不愈。红肿型和血栓型多见2、静脉炎的分型红肿型:沿静脉走向区域发热、发红、肿胀及疼痛静脉炎图片静脉炎图片3、化学性静脉炎的预防输注化疗药物首选PICC,次选留置针,不宜使用钢针。使用留置针输注化疗药物时,应选择粗直、有弹性的静脉,避开关节和静脉瓣,左右上肢交替使用,因下肢易形成血栓,除上腔静脉综合征患者,不宜从下肢化疗。3、化学性静脉炎的预防3、化学性静脉炎的预防药物预防静脉炎静脉用药:输注刺激性强的化疗药物(如长春瑞滨)前后应用0.9%氯化钠20ml加地塞米松5mg静脉推注,输完化疗药物后用≥100ml的等渗液体冲洗管道。药物外敷:在输注化疗药物前,将50%硫酸镁湿纱布沿静脉走行湿敷在注射的静脉上至化疗液体全部滴完,拔针后1~2分钟停止湿敷。贴剂的应用:在化疗前将水胶体敷料贴于穿刺点上方静脉,对化疗所致静脉炎起到预防作用。3、化学性静脉炎的预防药物预防静脉炎4、化学性静脉炎的护理

药物湿敷临床上常用50%硫酸镁湿敷,每次30分钟,每天2次。通过镁离子的透入,改善组织间隙与细胞内的渗透压,以达到局部组织渗出液的吸收和消肿的目的。采用如意金黄散湿敷治疗静脉炎,效果显著;4、化学性静脉炎的护理药物湿敷4、化学性静脉炎的护理外敷水胶体敷料:透明贴属于水胶体敷料,其优点是可以吸收局部的渗出液和有毒物质,有利于坏死组织的纤维蛋白的溶解,减轻疼痛,其表面的半透明膜可允许氧气和水蒸气的交换,它又具有对外界颗粒性异物的阻隔作用,可防止感染。4、化学性静脉炎的护理外敷水胶体敷料:透明贴治疗化学性静脉炎应用透明贴数小时后,红线消失,疼痛减轻输注化疗药后引起局部反应静脉炎发生6小时内使用效果最好使用时不应裁剪,面积覆盖广,保护周围血管贴敷时避免张力性水泡的产生透明贴治疗化学性静脉炎应用透明贴数小时后,红线消失,疼痛减轻透明贴治疗静脉炎治疗前治疗后透明贴治疗静脉炎治疗前

五、化疗药物外渗的处理

紧急处理12局部封闭疗法冷敷34药物湿敷拮抗剂的应用56联合疗法化疗药物外渗的处理紧急处理12局部封闭疗法冷敷34药物湿敷拮抗剂的应用56联合紧急处理

立即停止输入,保留针头尽量回抽,以尽可能去除残留液体,拔针并按压。评估外渗范围并报告床位医生和护士长。另选合适静脉穿刺输液。紧急处理立即停止输入,保留针头尽量回抽,以尽可能去除残留液局部封闭疗法可给予生理盐水5~10ml+1%利多卡因2ml+地塞米松5mg沿外渗边缘的周围由外向内多点注射封闭;局部封闭注射可阻止药物与组织细胞结合;利多卡因可止痛;地塞米松可以抑制炎症细胞因子的合成,减少炎症因子的扩散,阻滞磷脂酶A2活性。局部封闭疗法可给予生理盐水5~10ml+1%利多卡因2ml冷敷局部间断冷敷或冰敷,时间为6~8小时,冰敷时注意防止冻疮发生。草酸铂类药物外渗不可冷敷。早期使用可使局部血管收缩,降低血管通透性,减少药物的吸收,从而减少局部组织的损害。冷敷局部间断冷敷或冰敷,时间为6~8小时,冰敷时注意防止冻药物湿敷用50%硫酸镁溶液局部湿敷外加保鲜膜包绕。但50%硫酸镁不能用于甘露醇外渗,此时用硫酸镁湿敷,组织中的晶体渗透压更高,使血管内的血浆及细胞内水分进入组织间隙增多,致皮下水疱。水胶体敷料使用药物湿敷用50%硫酸镁溶液局部湿敷外加保鲜膜包绕。拮抗剂的应用对抗外渗药物的损伤效应,注射盐水稀释渗漏药物或应用特异性解毒剂。常用的特异性解毒剂:阿霉素:①50~200mg氢化可的松琥珀酸纳局部静注,1%氢化可的松霜外敷②8.4%碳酸氢钠5ml+地塞米松4mg局部静注,渗漏部位多处皮下注射。柔红霉素:8.4%碳酸氢钠5ml+地塞米松4mg局部静注,渗漏部位多处皮下注射。拮抗剂的应用对抗外渗药物的损伤效应,注射盐水稀释渗漏药物或联合疗法渗漏24h后,可行红外线、超短波等理疗,以促进组织修复。药物外渗引起局部组织坏死者,采取局部用药,应按外科换药法换药,必要时行植皮手术。抬高患肢,加强功能锻炼。联合疗法渗漏24h后,可行红外线、超短波等理疗,以促进组织小结

化疗是肿瘤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而化疗药物多数是通过静脉给药,不仅对静脉有严重的刺激,而且还可以产生其他毒副作用。护理人员对患者的静脉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肿瘤专科护士必须熟悉专业知识,掌握化疗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预防药物外渗,保护患者的血管,将损伤降到最低。小结化疗是肿瘤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而化Page43谢谢Page43谢谢化疗静脉的管理肿瘤内科

2018-09-11化疗静脉的管理肿瘤内科2018-09主要内容静脉的解剖结构合理选择静脉静脉治疗常见的并发症化学性静脉炎的护理化疗药物外渗的处理主要内容静脉的解剖结构一、静脉的解剖结构化疗静脉的管理课件1、概述

分布在身体浅处平时容纳全身70%的血液静脉管壁薄,平滑静脉多肌和弹力纤维均较少缺乏收缩性和弹性,管腔断面较扁管腔大,血流速度缓慢静脉中有瓣膜,即静脉瓣,防止血液倒流1、概述分布在身体浅处2、静脉的分类浅静脉上肢静脉下肢静脉颈外静脉深静脉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股静脉2、静脉的分类3、静脉血管的结构中膜内膜外膜三层膜常无明显的界限3、静脉血管的结构中膜内膜外膜三层膜常无明显的界限4、静脉血管长度和直径

长度 管径

上腔静脉 7cm 20mm

无名静脉 2.5cm 19mm

锁骨下静脉6cm 19mm

腋静脉 13cm 16mm

贵要静脉24cm8mm

头静脉 38cm 6mm

肘正中静脉6cm 6mm4、静脉血管长度和直径

长度 管径

5、静脉血管血流量手背及前臂静脉<95ml/分钟肘部及上臂静脉100-300ml/分钟锁骨下静脉1-1.5L/分钟上腔静脉 2-2.5L/分钟5、静脉血管血流量手背及前臂静脉<95ml/分钟二、合理选择静脉二、合理选择静脉1、静脉的评估当患者入院时我们对每一位患者进行静脉评估,并了解既往化疗史和既往静脉使用的情况,将评估结果推荐给医生,根据治疗方案制定适宜的静脉使用方案。评估的方法可以参考表1。1、静脉的评估当患者入院时我们对每一位患者进行静脉评估,并了表1静脉评估表

病程:化疗疗程()化疗药物使用的既往史()

每一次化疗静脉使用:外周静脉()次;中心静脉()次

目前外周静脉情况:充盈一般不充盈弹性好一般弹性差粗一般细通畅﹢正常不通畅颜色﹢正常异常表1静脉评估表

最佳静脉的条件:有完整、弹性的皮肤支持血管柔软、粗直,富有弹性易于触及,充盈良好且不易滑动最佳静脉的条件:2、静脉选择的原则持续静脉给药

某些化疗药物建议选择中心静脉,如氟尿嘧啶连续滴注6小时以上时(如图)静脉给药的条件是需要有可靠的、安全的、可以长期给药的血管通路。

图1图22、静脉选择的原则图1图22、静脉选择的原则

对外周静脉刺激性大的药物建议选择中心静脉给药。刺激性大的药物有去甲长春碱PH3.5、表柔比星PH3、阿霉素PH4.0~4.5。临床上试用的新药一期临床实验表明,对外周静脉有刺激性的药物建议选择中心静脉给药。

2、静脉选择的原则3、提高穿刺成功率提高“一针见血”率,如弹性差、管壁脆者,穿刺的手法要轻、果断,进针时不要移动。对于滑动的血管,上端有止血带固定,下端由操作者用手拇指固定,从中间直接向静脉穿刺。对较薄的静脉应缓缓刺入,轻轻放置。对于皮肤较涩,难以刺入者角度要大。进入皮肤后再改变角度进血管。输液中滴入停止时要认真了解阻塞的原因及时排除,减少重新穿刺。3、提高穿刺成功率提高“一针见血”率,如弹性差、管壁脆者,穿

三、静脉治疗常见的并发症

1、静脉治疗常见的并发症

化学性静脉炎药物外渗血栓形成1、静脉治疗常见的并发症化学性静脉炎2、静脉治疗引起并发症的原因污染因素:局部皮肤消毒不严、输液器、针头污染、消毒液浓度不足、加药针管污染等;药物因素:刺激性强的药物化疗药物属细胞类药物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组织细胞具有直接损伤作用如:氮介易损伤血管内皮细胞。2、静脉治疗引起并发症的原因药物因素PH值

血液pH值为7.35-7.45,(见表2)药物pH值超过此范围均会损伤静脉内膜;一旦出现化学性静脉炎就有可能导致静脉硬化、渗漏和血栓形成。pH值不同的两种药液混合静脉给药容易发生静脉炎。pH<4.5时在无充分血流下,静脉内膜组织明显改变;pH=6.0-8.0内膜刺激小pH>8.0时使内膜粗糙后,可能形成血栓;药物因素PH值表2常用药物的PH药物名称PH去甲长春碱(简称NVB)3.5表柔比星(简称Epi-ADM)3.0阿霉素(简称ADM)4.0~4.5氟尿嘧啶(简称5-FU)9.2阿糖胞苷5.0环丙沙星(Cipro)3.3~4.6氨苄西林(Ampicillin)10.0表2常用药物的PH药物名称P药物因素渗透压

血浆渗透压为280-310mOsm/L;研究证明渗透压>600mOsm/L的药物可在24小时内造成化学性静脉炎;(见表3)

渗透压越高,静脉刺激越大药物因素渗透压表3临床常用药物的渗透压

药物渗透压(mOsm/L)

5-FU650环磷酰胺352长春新碱610TPN1400

3%NaCL

1030

20%甘露醇1100

5%碳酸氢钠119010%CaCL210250%葡萄糖2526

药物随着配置溶液的种类不同,出现不同的渗透压值表3临床常用药物的渗透压药物渗2、静脉治疗引起并发症的原因微粒因素:一般指加药时混入的玻璃屑、橡皮屑、金属屑及各种结晶物质。机械刺激损伤因素:如静脉反复穿刺、置管时间过长等过敏反应:如博来霉素、顺铂、丝裂霉素等均易引起过敏反应。与患者全身状况有关。2、静脉治疗引起并发症的原因微粒因素:一般指加药时混入的玻璃

四、化学性静脉炎的护理化疗静脉的管理课件1、化学性静脉炎的表现主要表现

局部静脉的红肿、疼痛。触到条索状静脉或有硬结,有压痛,周围皮肤充血、红肿,一般持续1~2周左右,而后逐渐消退,疼痛缓解,色素沉着,呈树枝状、条索状改变,严重时发生静脉闭塞。1、化学性静脉炎的表现主要表现2、静脉炎的分型红肿型:沿静脉走向区域发热、发红、肿胀及疼痛;血栓型:沿静脉走向硬化成条索状,外观皮肤表面沿静脉走向色素沉着,似大理石纹理,血流不畅伴疼痛;坏死型:静脉穿刺部位剧烈疼痛,皮肤发黑,组织坏死,形成溃疡,经久不愈。红肿型和血栓型多见2、静脉炎的分型红肿型:沿静脉走向区域发热、发红、肿胀及疼痛静脉炎图片静脉炎图片3、化学性静脉炎的预防输注化疗药物首选PICC,次选留置针,不宜使用钢针。使用留置针输注化疗药物时,应选择粗直、有弹性的静脉,避开关节和静脉瓣,左右上肢交替使用,因下肢易形成血栓,除上腔静脉综合征患者,不宜从下肢化疗。3、化学性静脉炎的预防3、化学性静脉炎的预防药物预防静脉炎静脉用药:输注刺激性强的化疗药物(如长春瑞滨)前后应用0.9%氯化钠20ml加地塞米松5mg静脉推注,输完化疗药物后用≥100ml的等渗液体冲洗管道。药物外敷:在输注化疗药物前,将50%硫酸镁湿纱布沿静脉走行湿敷在注射的静脉上至化疗液体全部滴完,拔针后1~2分钟停止湿敷。贴剂的应用:在化疗前将水胶体敷料贴于穿刺点上方静脉,对化疗所致静脉炎起到预防作用。3、化学性静脉炎的预防药物预防静脉炎4、化学性静脉炎的护理

药物湿敷临床上常用50%硫酸镁湿敷,每次30分钟,每天2次。通过镁离子的透入,改善组织间隙与细胞内的渗透压,以达到局部组织渗出液的吸收和消肿的目的。采用如意金黄散湿敷治疗静脉炎,效果显著;4、化学性静脉炎的护理药物湿敷4、化学性静脉炎的护理外敷水胶体敷料:透明贴属于水胶体敷料,其优点是可以吸收局部的渗出液和有毒物质,有利于坏死组织的纤维蛋白的溶解,减轻疼痛,其表面的半透明膜可允许氧气和水蒸气的交换,它又具有对外界颗粒性异物的阻隔作用,可防止感染。4、化学性静脉炎的护理外敷水胶体敷料:透明贴治疗化学性静脉炎应用透明贴数小时后,红线消失,疼痛减轻输注化疗药后引起局部反应静脉炎发生6小时内使用效果最好使用时不应裁剪,面积覆盖广,保护周围血管贴敷时避免张力性水泡的产生透明贴治疗化学性静脉炎应用透明贴数小时后,红线消失,疼痛减轻透明贴治疗静脉炎治疗前治疗后透明贴治疗静脉炎治疗前

五、化疗药物外渗的处理

紧急处理12局部封闭疗法冷敷34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