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寄生虫之线虫课件_第1页
人体寄生虫之线虫课件_第2页
人体寄生虫之线虫课件_第3页
人体寄生虫之线虫课件_第4页
人体寄生虫之线虫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线虫概述线虫概述1线虫(Nematode):分类地位:线形动物门,线虫纲。分布广泛,种类繁多。大部分营自生生活,与医学有关的寄生线虫仅为少数,在我国也就10多种。线虫(Nematode):分类地位:线形动物门,线虫纲。21.呈圆柱形或线形,不分节。2.具原体腔(假体腔)。3.消化道完全,由口、咽管(食道)、中肠、直肠和肛门组成。4.雌雄异体。生殖系统为管状,雄性为单管型,雌性多为双管型。一、成虫形态特征1.呈圆柱形或线形,不分节。一、成虫形态特征3二、生活史特点1、基本发育过程分为三阶段:2、幼虫有蜕皮现象,一般经4次蜕皮后才发育为成虫。3、发育类型:

(1)土源性线虫(直接发育型):不需中间宿主,肠道线虫多属此类;(2)生物源性线虫(间接发育型):需中间宿主,组织寄生线虫多属此类。

卵幼虫成虫二、生活史特点1、基本发育过程分为三阶段:卵幼虫成虫4三重要种类

1、土源性线虫:蛔虫、鞭虫、钩虫、蛲虫

2、生物源性线虫:丝虫、旋毛虫

三重要种类1、土源性线虫:蛔虫、鞭虫、钩虫、蛲虫5旋毛形线虫简称旋毛虫,其成虫及幼虫均寄生于同一宿主,可寄生于多种动物,也可寄生于人体,引起的旋毛虫病是一种很重要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旋毛形线虫简称旋毛虫,其成虫及幼虫均寄生于同一宿主,可寄生6一.形态1、成虫:细小,仅1~4mm长,是最小的人体寄生线虫。咽管长,占虫体的1/3至1/2;雄虫末端不卷曲,具有一对钟状交配附器;雌雄生殖系统均为单管型。2、幼虫:雌虫直接产出幼虫,在宿主中以幼虫囊包形式存在于肌肉细胞中。一.形态1、成虫:细小,仅1~4mm长,是最小的人体寄生线虫7幼虫囊包食入幼虫钻入肠粘膜内短时间发育肠腔成虫幼虫侵入淋巴管或小静脉雌虫钻入肠粘膜产出4次蜕皮2天雌雄交配约1个月形成纤维囊壁其它器官组织横纹肌二、生活史成虫和幼虫寄生在同一个宿主体内,无自由生活阶段,但完成生活史则要转换宿主。成虫寄生于小肠上段,幼虫寄生于横纹肌。幼虫囊包食入幼虫钻入肠粘膜内肠腔成虫幼虫侵入淋巴管雌虫钻入产8三.致病人的感染主要是吃入含有活的幼虫囊包的猪肉或其它动物肉类而引起。感染旋毛虫后,轻者无明显症状,重者可出现多种临床表现,甚至引起死亡。病程可分三期:1.侵入期:也称肠型期。2.幼虫移行、寄生期:也称肌型期。3.囊包形成期三.致病人的感染主要是吃入含有活的幼虫囊包的猪肉或其它动物肉9四.实验诊断应根据临床表现,结合询问病史(是否有吃生肉史)。1.病原诊断:从患者腓肠肌或肱二头肌取样压片检查是否有幼虫囊包。轻度或早期感染一般不易检出。2、免疫诊断:因旋毛虫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故免疫诊断具有较大价值。可用皮内试验、环幼沉淀试验、ELISA等。四.实验诊断应根据临床表现,结合询问病史(是否有吃生肉史)。10五、流行旋毛虫病呈世界性分布,以欧美国家发病率最高,在我国分布也很广。该病的流行有地方性、群体性和食源性特点。旋毛虫病是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和动物源性疾病,已知有120多种动物可感染。幼虫囊包的抵抗力较强,-15℃可存活20天,熏烤和腌制难以杀死。五、流行旋毛虫病呈世界性分布,以欧美国家发病率最高,在我国分11六、防治预防:主要是加强卫生宣传教育,不吃生的或半生的肉类。要加强肉类检疫制度,防止病兽肉上市。治疗:丙硫米唑(阿苯哒唑)是首选药物。其次可用甲苯咪唑。六、防治预防:12毛首鞭形线虫(Trichuristrichiura)简称鞭虫。也是人体常见的寄生虫之一。该虫主要寄生于人体盲肠,引起鞭虫病。毛首鞭形线虫(Trichuristrichiura)简称鞭13一.形态一.形态14成虫主要寄生于人的回盲部(盲肠),也可见于结肠、直肠、甚至回肠的下段。寿命约3~5年二、生活史成虫主要寄生于人的回盲部(盲肠),也可见于结肠、直肠、甚至回15三.致病作用虫体对肠壁可有机械性和化学性刺激,主要是其前端钻进肠壁,引起炎症反应。严重感染者可出现腹痛、腹泻、便血、贫血等重度感染的儿童还可影响其正常的生长发育。三.致病作用虫体对肠壁可有机械性和化学性刺激,主要是其前端钻16该虫的流行因素与蛔虫相似。实验诊断、防治原则与蛔虫相同。该虫的流行因素与蛔虫相似。17钩虫Hookworm钩虫Hookworm18引起人体钩虫病的主要是:有些动物钩虫如:锡兰钩虫和犬钩虫的成虫偶可寄生于人体,犬钩虫和巴西钩虫的幼虫也可感染人体,引起皮肤幼虫移行症。引起人体钩虫病的主要是:有些动物钩虫如:锡兰钩虫和犬钩虫的成19一、形态

十二指肠钩虫美洲钩虫外形呈C形呈S形口囊腹侧前缘2对钩齿1对板齿交合伞展开时略呈圆形;展开时略呈扁圆形背肋在远端分2支背肋从基部分2支,每支再分3小支每支再分2小支交合刺两刺末端分开两刺末端不分开尾刺(雌虫)有(雌虫)没有一、形态十二指肠钩虫20人体寄生虫之线虫课件21虫卵:两种钩虫卵在光镜下几无区别。呈椭圆形,大小似蛔虫卵,但略窄。卵壳很薄,无色透明。新鲜标本卵内含2~4个卵细胞,卵壳与卵细胞之间有大的空隙。虫卵:两种钩虫卵在光镜下几无区别。22

生活史

生活史23在外界的发育过程:虫卵土壤24hI期杆状蚴蜕皮48hII期杆状蚴丝状蚴蜕皮5-6天在外界的发育过程:虫土壤24hI期蜕皮48hII期丝状蚴蜕皮24丝状蚴成虫小肠皮肤右心肺气管支气管咽皮肤下小静脉体内移行丝状蚴成虫小肠皮肤右心肺气管支气管咽皮肤下小静脉体内移行25三、致病1.幼虫的致病作用:(1)钩蚴性皮炎;(2)呼吸道症状:2.成虫的致病作用:(1)消化道损害(2)贫血(这是钩虫的主要危害)(3)婴儿钩虫病(4)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少数患者可出现“异嗜症”三、致病1.幼虫的致病作用:26引起贫血:钩虫吸食血液,使患者处于长期慢性失血的状态,由于铁和蛋白质长期损失,引起缺铁性贫血(低色素小细胞型贫血)。钩虫导致慢性失血与下列几方面有关:虫体本身吸食血液,且吸食的血液迅速经消化道排出;吸血部位伤口渗血造成血液损失(这与钩虫分泌抗凝素有关);虫体更换吸血部位后原伤口继续渗血。引起贫血:钩虫吸食血液,使患者处于长期慢性失血的状态,由于铁27四.实验诊断1.饱和盐水浮聚法:检出率高,最常用。2.直接涂片法:检出率低,易漏诊。3.钩蚴培养法:检出率高,且可鉴别虫种,但需5-6天。4.改良加藤法:可作定量检测感染度、考核疗效及用于流行病学调查。四.实验诊断1.饱和盐水浮聚法:检出率高,最常用。28五.流行病学1.分布:世界性分布。多见于温暖潮湿的地区。两种钩虫的分布有一定的差异。我国约有2亿感染者(1995年)。2.传染源:钩虫病人和带虫者。3.传播因素:钩虫的传播与自然条件(气温、湿度等)、种植作物、生产方式及生活条件密切相关。五.流行病学1.分布:世界性分布。多见于温暖潮湿的地区。两种29六.防治原则基本同蛔虫。不用新鲜人粪施肥,生产劳动时避免皮肤直接接触土壤,机械化生产可大大减少感染机会。治疗药物同蛔虫病:丙硫咪唑(阿苯哒唑,肠虫清)、甲苯咪唑、左旋咪唑等。六.防治原则基本同蛔虫。30似蚓蛔线虫(Ascarislumbricoides)似蚓蛔线虫(Ascarislumbricoides)31简介简称蛔虫,是人体最常见的寄生虫之一。成虫寄生于人体小肠,引起人体蛔虫病。感染地区遍及全世界,农村高于城市,儿童多于成人,感染率可高达71%以上。简介简称蛔虫,是人体最常见的寄生虫之一。32有时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如胆道蛔虫症、蛔虫性肠梗阻等,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此外,犬蛔虫和猫蛔虫感染人体可引起幼虫移行症。简介有时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如胆道蛔虫症、蛔虫性肠梗阻等,严重者331、成虫:

大小――是寄生人体肠道线虫中最大的,如筷子般粗长,一般♂15~31cm;♀20~35cm形状――圆柱形,不分节。一、形态颜色――活时淡红或微黄,死亡后呈乳白色。体表――具横纹,两侧线明显。1、成虫:一、形态颜色――活时淡红或微黄,死亡后呈乳白色。342、虫卵受精蛔虫卵(常见)未受精蛔虫卵(常见)脱蛋白质膜蛔虫卵感染期蛔虫卵2、虫卵受精蛔虫卵未受精蛔虫卵脱蛋白质膜蛔虫卵感染期蛔虫卵35体内移行体外发育二、生活史体内移行体外发育二、生活史36感染期虫卵成虫肠壁小静脉肝脏右心气管支气管咽小肠肺感染期虫卵成虫肠壁小静脉肝脏右心气管支气管咽小肠肺37生活史几个要点1)虫卵在外界的发育条件;2)感染阶段和感染途径(方式);3)体内移行过程;4)发育成熟的时间;5)寄生部位;6)成虫寿命;7)离开人体的阶段和途径。生活史几个要点1)虫卵在外界的发育条件;38三、致病1、幼虫致病:在人体内的移行过程可造成器官组织的损伤,主要是肺部。2、成虫致病:(1)引起营养不良(2)消化道症状(3)引起变态(过敏)反应(4)并发症三、致病1、幼虫致病:在人体内的移行过程可造成器官组织的损伤39蛔虫常见并发症蛔虫常见并发症40四、实验诊断粪便检查:直接涂片法(生理盐水涂片法)容易发现虫卵,连查3张片检出率可达95%。沉淀法和浮聚法可提高检出率。四、实验诊断粪便检查:直接涂片法(生理盐水涂片法)容易发现虫41五、流行五、流行42六、防治1.预防:加强粪便管理或做好粪便的无害化处理,防止污染土壤;讲究个人卫生尤其是饮食卫生;消灭苍蝇、蟑螂等。

2.治疗:常用驱虫药物有:丙硫咪唑(阿苯哒唑,肠虫清)、甲苯咪唑、左旋咪唑、驱蛔灵等。六、防治1.预防:加强粪便管理或做好粪便的无害化处理,防止污43蠕形住肠线虫

(Enterobiusvermicularis)简称蛲虫。是儿童感染率较高的一种肠道寄生线虫,也可寄生于成人。蠕形住肠线虫

(Enterobiusvermiculari44一.形态1、成虫:细小。雌虫约1cm长,虫体呈纺缍状,尾部尖直;雄虫仅约0.2-0.5cm长,后端向腹面卷曲。具头翼。咽管末端膨大呈球形,称咽管球。虫卵:比蛔虫卵小,呈D字形。一.形态1、成虫:细小。雌虫约1cm长,虫体呈纺缍状,尾部尖45感染期卵经口感染在十二指肠孵出幼虫沿小肠下行幼虫蜕皮3次结肠成虫雌雄交配后,雄虫死亡雌虫下移在肛门外产卵几小时幼虫蜕皮二.生活史感染期卵经口感染在十二指肠沿小肠下行幼虫蜕皮3次结肠成虫46三.致病作用蛲虫的致病作用主要是由于雌虫在夜里的产卵活动,引起肛门周围搔痒,患儿烦躁不安、影响睡眠等。由于蛲虫极易反复感染,长期会影响儿童的健康发育。此外,异位感染可引起阑尾炎及泌尿生殖器炎症,如阴道炎、尿道炎、子宫内膜炎等。三.致病作用蛲虫的致病作用主要是由于雌虫在夜里的产卵活动,引47四.实验诊断由于蛲虫主要在肛门周围产卵,所以一般的粪便检查检出率很低。故常用肛门拭子法,如透明胶纸法、棉签拭子法等。四.实验诊断由于蛲虫主要在肛门周围产卵,所以一般的粪便检查检48五.流行与防治1、流行:蛲虫病是儿童中很常见的一种寄生虫病,成人也可感染。一般城市多见于农村。在儿童集中的地方感染率较高,如托儿所、幼儿园、小学等。感染途径较特殊,主要是通过肛门--手--口的直接感染,常可造成反复感染。也可通过间接接触感染。2、防治:预防本病主要是做好宣传教育,讲究家庭和个人卫生,尤其是儿童集中的场所。驱虫药物同蛔虫。要注意儿童群体的集体查治。五.流行与防治1、流行:蛲虫病是儿童中很常见的一种寄生虫病,49丝虫Filaria丝虫Filaria50简介丝虫隶属线虫纲丝虫目,是重要的人体寄生线虫,由吸血昆虫传播。所引起的疾病统称为丝虫病,是六大热带病之一。我国仅发现两种丝虫流行:班氏吴策线虫,简称班氏丝虫(简写为W.b)马来布鲁线虫,简称马来丝虫(简写为B.m)。简介丝虫隶属线虫纲丝虫目,是重要的人体寄生线虫,由吸血昆虫传51名称寄生部位鞘膜传播媒介流行地区班氏丝虫淋巴系统有蚊亚非拉、地中海沿岸马来丝虫淋巴系统有蚊亚洲东部和东南部帝汶丝虫淋巴系统有蚊南太平洋岛屿盘尾丝虫皮下组织无蚋非洲、中南美洲罗阿丝虫皮下组织有虻中、西非洲链尾丝虫皮下组织无库蠓中、西非洲常现丝虫胸、腹腔无库蠓非洲、中南美洲奥氏丝虫腹腔无库蠓中南美洲寄生于人体的丝虫有8种:名称寄生部位鞘膜传播媒介流行地区班氏丝虫淋巴系统有52一、形态1.成虫乳白色,细长如丝线,因而得名。长度13.5~10.5mm一般♀﹥♂,班氏丝虫﹥马来丝虫。一、形态1.成虫乳白色,细长如丝线,因而得名。532.微丝蚴虫体细长,外被鞘膜,体内有很多细胞核,称体核。头端的无核区称头间隙。还有肛孔、排泄孔、排泄细胞、神经环等结构微丝蚴多见于人体的血液中。2.微丝蚴虫体细长,外被鞘膜,54马来微丝蚴两种丝虫微丝蚴形态有所不同,鉴别它们在临床和流行病学上意义很大,是重点要求的内容。马来微丝蚴两种丝虫微丝蚴形态有所不同,鉴别它们在临床和流行病55班氏微丝蚴

马来微丝蚴

大小(μm)244~296×5.3~7.0177~230×5.0~6.0较小体态柔和、弯曲自然、无小弯僵直、大弯中有小弯头间隙(长︰宽)

较短1︰1较长2︰1体核圆或椭圆形、大小一致,排列均匀,清晰可数形状大小不等,密集有重叠,不易分清尾核无有二个尾核,前后排列班氏微丝蚴马来微丝蚴大小(μm)244~296×5.56二、生活史在蚊体内的发育在人体内的发育人是其终宿主蚊是其中间宿主二、生活史在蚊体内的发育在人体内的发育人是其终宿主蚊是其中间57微丝蚴蚊胃蚊胸肌蜡肠期蚴蚊吸血脱去鞘膜丝状蚴

1-2周蜕皮2次2–4天蚊下唇离开胸肌进入血腔吸血侵入人体淋巴系统蜕皮2次成虫3-5个月雌虫产出微丝蚴进入血循环微丝蚴蚊胃蚊胸肌蜡肠期蚴蚊吸血脱去鞘膜丝状蚴1-2周58丝虫的丝状蚴从蚊下唇溢出丝虫的丝状蚴从蚊下唇溢出59夜现周期性:微丝蚴在人体内,白天常存在于肺部毛细血管中,夜间才出现于外周血中,这种现象叫夜现周期性。两种丝虫在外周血中出现的高峰时间有所不同,班氏丝虫多为晚上10时至次晨2时,马来丝虫多为晚上8时~次晨4时。(与实验诊断关系密切)夜现周期性:微丝蚴在人体内,白天常存在于肺部毛细血管中,夜间60三、致病丝虫病的发病过程分为下面几个阶段:潜伏期:微丝蚴血症急性期过敏及炎症反应慢性期阻塞性病变(危害最为严重)病变主要与成虫,尤其是雌虫有关。丝虫的致病作用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感染虫种、数量、寄生部位、宿主状况等等。三、致病丝虫病的发病过程分为下面几个阶段:病变主要与成虫,尤61象皮肿象皮肿62乳糜尿:若阻塞部位在主动脉前淋巴结或肠干淋巴管,从小肠吸收来的乳糜液回流受阻,可经侧支流到肾淋巴管,并导致淋巴管破裂,乳糜液随尿液排出,形成乳糜尿,俗称“米汤尿”。此外,乳糜液也可返流入腹腔和消化道的淋巴管,引起乳糜腹泻。乳糜尿和乳糜腹泻多见于班氏丝虫病。乳糜尿:若阻塞部位在主动脉前淋巴结或肠干淋巴管,从小肠吸收来63四、诊断1.病原诊断(1)血检微丝蚴:宜于夜间9时~次晨2时取血检查。常用厚血膜法,也可用浓集法、新鲜血滴法、海群生白天诱出法。(2)积液、尿液检查:取鞘膜积液、乳糜尿患者的尿液等检查微丝蚴。上述液体可直接涂片或离心沉淀后涂片检查。2.免疫诊断:有皮内试验、间接荧光抗体试验、ELISA等。可作为辅助诊断或流行病学调查。近年来,一些新技术也开始用于诊断,如PCR技术,DNA探针等。四、诊断1.病原诊断64五、流行班氏丝虫主要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以亚洲和非洲为严重;马来丝虫仅见于亚洲,主要流行于东南亚。在我国,至2001年,92%的县(市)达到消灭(阻断传播)丝虫病的标准,包括广东在内的10个省(市)通过了国家验收,宣布消灭了丝虫病。传播媒介:蚊是两种丝虫病的传播媒介,我国能传播该病的蚊子有10多种。班氏丝虫:主要传播媒介为淡色库蚊和致倦库蚊,次要媒介为中华按蚊;马来丝虫:主要媒介为嗜人按蚊和中华按蚊。在东南沿海地区,东乡伊蚊可传播两种丝虫病。五、流行班氏丝虫主要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以亚洲和非洲为严65六、防治1.治疗病人:治疗药物有海群生(乙胺嗪)、呋喃嘧酮、伊维菌素等。慢性期病人应采取对症治疗。我国过去在流行区用0.3%海群生药盐进行预防,达到很好的效果。2.防蚊灭蚊3.加强疫情监测六、防治1.治疗病人:治疗药物有海群生(乙胺嗪)、呋喃嘧酮、66线虫概述线虫概述67线虫(Nematode):分类地位:线形动物门,线虫纲。分布广泛,种类繁多。大部分营自生生活,与医学有关的寄生线虫仅为少数,在我国也就10多种。线虫(Nematode):分类地位:线形动物门,线虫纲。681.呈圆柱形或线形,不分节。2.具原体腔(假体腔)。3.消化道完全,由口、咽管(食道)、中肠、直肠和肛门组成。4.雌雄异体。生殖系统为管状,雄性为单管型,雌性多为双管型。一、成虫形态特征1.呈圆柱形或线形,不分节。一、成虫形态特征69二、生活史特点1、基本发育过程分为三阶段:2、幼虫有蜕皮现象,一般经4次蜕皮后才发育为成虫。3、发育类型:

(1)土源性线虫(直接发育型):不需中间宿主,肠道线虫多属此类;(2)生物源性线虫(间接发育型):需中间宿主,组织寄生线虫多属此类。

卵幼虫成虫二、生活史特点1、基本发育过程分为三阶段:卵幼虫成虫70三重要种类

1、土源性线虫:蛔虫、鞭虫、钩虫、蛲虫

2、生物源性线虫:丝虫、旋毛虫

三重要种类1、土源性线虫:蛔虫、鞭虫、钩虫、蛲虫71旋毛形线虫简称旋毛虫,其成虫及幼虫均寄生于同一宿主,可寄生于多种动物,也可寄生于人体,引起的旋毛虫病是一种很重要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旋毛形线虫简称旋毛虫,其成虫及幼虫均寄生于同一宿主,可寄生72一.形态1、成虫:细小,仅1~4mm长,是最小的人体寄生线虫。咽管长,占虫体的1/3至1/2;雄虫末端不卷曲,具有一对钟状交配附器;雌雄生殖系统均为单管型。2、幼虫:雌虫直接产出幼虫,在宿主中以幼虫囊包形式存在于肌肉细胞中。一.形态1、成虫:细小,仅1~4mm长,是最小的人体寄生线虫73幼虫囊包食入幼虫钻入肠粘膜内短时间发育肠腔成虫幼虫侵入淋巴管或小静脉雌虫钻入肠粘膜产出4次蜕皮2天雌雄交配约1个月形成纤维囊壁其它器官组织横纹肌二、生活史成虫和幼虫寄生在同一个宿主体内,无自由生活阶段,但完成生活史则要转换宿主。成虫寄生于小肠上段,幼虫寄生于横纹肌。幼虫囊包食入幼虫钻入肠粘膜内肠腔成虫幼虫侵入淋巴管雌虫钻入产74三.致病人的感染主要是吃入含有活的幼虫囊包的猪肉或其它动物肉类而引起。感染旋毛虫后,轻者无明显症状,重者可出现多种临床表现,甚至引起死亡。病程可分三期:1.侵入期:也称肠型期。2.幼虫移行、寄生期:也称肌型期。3.囊包形成期三.致病人的感染主要是吃入含有活的幼虫囊包的猪肉或其它动物肉75四.实验诊断应根据临床表现,结合询问病史(是否有吃生肉史)。1.病原诊断:从患者腓肠肌或肱二头肌取样压片检查是否有幼虫囊包。轻度或早期感染一般不易检出。2、免疫诊断:因旋毛虫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故免疫诊断具有较大价值。可用皮内试验、环幼沉淀试验、ELISA等。四.实验诊断应根据临床表现,结合询问病史(是否有吃生肉史)。76五、流行旋毛虫病呈世界性分布,以欧美国家发病率最高,在我国分布也很广。该病的流行有地方性、群体性和食源性特点。旋毛虫病是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和动物源性疾病,已知有120多种动物可感染。幼虫囊包的抵抗力较强,-15℃可存活20天,熏烤和腌制难以杀死。五、流行旋毛虫病呈世界性分布,以欧美国家发病率最高,在我国分77六、防治预防:主要是加强卫生宣传教育,不吃生的或半生的肉类。要加强肉类检疫制度,防止病兽肉上市。治疗:丙硫米唑(阿苯哒唑)是首选药物。其次可用甲苯咪唑。六、防治预防:78毛首鞭形线虫(Trichuristrichiura)简称鞭虫。也是人体常见的寄生虫之一。该虫主要寄生于人体盲肠,引起鞭虫病。毛首鞭形线虫(Trichuristrichiura)简称鞭79一.形态一.形态80成虫主要寄生于人的回盲部(盲肠),也可见于结肠、直肠、甚至回肠的下段。寿命约3~5年二、生活史成虫主要寄生于人的回盲部(盲肠),也可见于结肠、直肠、甚至回81三.致病作用虫体对肠壁可有机械性和化学性刺激,主要是其前端钻进肠壁,引起炎症反应。严重感染者可出现腹痛、腹泻、便血、贫血等重度感染的儿童还可影响其正常的生长发育。三.致病作用虫体对肠壁可有机械性和化学性刺激,主要是其前端钻82该虫的流行因素与蛔虫相似。实验诊断、防治原则与蛔虫相同。该虫的流行因素与蛔虫相似。83钩虫Hookworm钩虫Hookworm84引起人体钩虫病的主要是:有些动物钩虫如:锡兰钩虫和犬钩虫的成虫偶可寄生于人体,犬钩虫和巴西钩虫的幼虫也可感染人体,引起皮肤幼虫移行症。引起人体钩虫病的主要是:有些动物钩虫如:锡兰钩虫和犬钩虫的成85一、形态

十二指肠钩虫美洲钩虫外形呈C形呈S形口囊腹侧前缘2对钩齿1对板齿交合伞展开时略呈圆形;展开时略呈扁圆形背肋在远端分2支背肋从基部分2支,每支再分3小支每支再分2小支交合刺两刺末端分开两刺末端不分开尾刺(雌虫)有(雌虫)没有一、形态十二指肠钩虫86人体寄生虫之线虫课件87虫卵:两种钩虫卵在光镜下几无区别。呈椭圆形,大小似蛔虫卵,但略窄。卵壳很薄,无色透明。新鲜标本卵内含2~4个卵细胞,卵壳与卵细胞之间有大的空隙。虫卵:两种钩虫卵在光镜下几无区别。88

生活史

生活史89在外界的发育过程:虫卵土壤24hI期杆状蚴蜕皮48hII期杆状蚴丝状蚴蜕皮5-6天在外界的发育过程:虫土壤24hI期蜕皮48hII期丝状蚴蜕皮90丝状蚴成虫小肠皮肤右心肺气管支气管咽皮肤下小静脉体内移行丝状蚴成虫小肠皮肤右心肺气管支气管咽皮肤下小静脉体内移行91三、致病1.幼虫的致病作用:(1)钩蚴性皮炎;(2)呼吸道症状:2.成虫的致病作用:(1)消化道损害(2)贫血(这是钩虫的主要危害)(3)婴儿钩虫病(4)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少数患者可出现“异嗜症”三、致病1.幼虫的致病作用:92引起贫血:钩虫吸食血液,使患者处于长期慢性失血的状态,由于铁和蛋白质长期损失,引起缺铁性贫血(低色素小细胞型贫血)。钩虫导致慢性失血与下列几方面有关:虫体本身吸食血液,且吸食的血液迅速经消化道排出;吸血部位伤口渗血造成血液损失(这与钩虫分泌抗凝素有关);虫体更换吸血部位后原伤口继续渗血。引起贫血:钩虫吸食血液,使患者处于长期慢性失血的状态,由于铁93四.实验诊断1.饱和盐水浮聚法:检出率高,最常用。2.直接涂片法:检出率低,易漏诊。3.钩蚴培养法:检出率高,且可鉴别虫种,但需5-6天。4.改良加藤法:可作定量检测感染度、考核疗效及用于流行病学调查。四.实验诊断1.饱和盐水浮聚法:检出率高,最常用。94五.流行病学1.分布:世界性分布。多见于温暖潮湿的地区。两种钩虫的分布有一定的差异。我国约有2亿感染者(1995年)。2.传染源:钩虫病人和带虫者。3.传播因素:钩虫的传播与自然条件(气温、湿度等)、种植作物、生产方式及生活条件密切相关。五.流行病学1.分布:世界性分布。多见于温暖潮湿的地区。两种95六.防治原则基本同蛔虫。不用新鲜人粪施肥,生产劳动时避免皮肤直接接触土壤,机械化生产可大大减少感染机会。治疗药物同蛔虫病:丙硫咪唑(阿苯哒唑,肠虫清)、甲苯咪唑、左旋咪唑等。六.防治原则基本同蛔虫。96似蚓蛔线虫(Ascarislumbricoides)似蚓蛔线虫(Ascarislumbricoides)97简介简称蛔虫,是人体最常见的寄生虫之一。成虫寄生于人体小肠,引起人体蛔虫病。感染地区遍及全世界,农村高于城市,儿童多于成人,感染率可高达71%以上。简介简称蛔虫,是人体最常见的寄生虫之一。98有时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如胆道蛔虫症、蛔虫性肠梗阻等,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此外,犬蛔虫和猫蛔虫感染人体可引起幼虫移行症。简介有时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如胆道蛔虫症、蛔虫性肠梗阻等,严重者991、成虫:

大小――是寄生人体肠道线虫中最大的,如筷子般粗长,一般♂15~31cm;♀20~35cm形状――圆柱形,不分节。一、形态颜色――活时淡红或微黄,死亡后呈乳白色。体表――具横纹,两侧线明显。1、成虫:一、形态颜色――活时淡红或微黄,死亡后呈乳白色。1002、虫卵受精蛔虫卵(常见)未受精蛔虫卵(常见)脱蛋白质膜蛔虫卵感染期蛔虫卵2、虫卵受精蛔虫卵未受精蛔虫卵脱蛋白质膜蛔虫卵感染期蛔虫卵101体内移行体外发育二、生活史体内移行体外发育二、生活史102感染期虫卵成虫肠壁小静脉肝脏右心气管支气管咽小肠肺感染期虫卵成虫肠壁小静脉肝脏右心气管支气管咽小肠肺103生活史几个要点1)虫卵在外界的发育条件;2)感染阶段和感染途径(方式);3)体内移行过程;4)发育成熟的时间;5)寄生部位;6)成虫寿命;7)离开人体的阶段和途径。生活史几个要点1)虫卵在外界的发育条件;104三、致病1、幼虫致病:在人体内的移行过程可造成器官组织的损伤,主要是肺部。2、成虫致病:(1)引起营养不良(2)消化道症状(3)引起变态(过敏)反应(4)并发症三、致病1、幼虫致病:在人体内的移行过程可造成器官组织的损伤105蛔虫常见并发症蛔虫常见并发症106四、实验诊断粪便检查:直接涂片法(生理盐水涂片法)容易发现虫卵,连查3张片检出率可达95%。沉淀法和浮聚法可提高检出率。四、实验诊断粪便检查:直接涂片法(生理盐水涂片法)容易发现虫107五、流行五、流行108六、防治1.预防:加强粪便管理或做好粪便的无害化处理,防止污染土壤;讲究个人卫生尤其是饮食卫生;消灭苍蝇、蟑螂等。

2.治疗:常用驱虫药物有:丙硫咪唑(阿苯哒唑,肠虫清)、甲苯咪唑、左旋咪唑、驱蛔灵等。六、防治1.预防:加强粪便管理或做好粪便的无害化处理,防止污109蠕形住肠线虫

(Enterobiusvermicularis)简称蛲虫。是儿童感染率较高的一种肠道寄生线虫,也可寄生于成人。蠕形住肠线虫

(Enterobiusvermiculari110一.形态1、成虫:细小。雌虫约1cm长,虫体呈纺缍状,尾部尖直;雄虫仅约0.2-0.5cm长,后端向腹面卷曲。具头翼。咽管末端膨大呈球形,称咽管球。虫卵:比蛔虫卵小,呈D字形。一.形态1、成虫:细小。雌虫约1cm长,虫体呈纺缍状,尾部尖111感染期卵经口感染在十二指肠孵出幼虫沿小肠下行幼虫蜕皮3次结肠成虫雌雄交配后,雄虫死亡雌虫下移在肛门外产卵几小时幼虫蜕皮二.生活史感染期卵经口感染在十二指肠沿小肠下行幼虫蜕皮3次结肠成虫112三.致病作用蛲虫的致病作用主要是由于雌虫在夜里的产卵活动,引起肛门周围搔痒,患儿烦躁不安、影响睡眠等。由于蛲虫极易反复感染,长期会影响儿童的健康发育。此外,异位感染可引起阑尾炎及泌尿生殖器炎症,如阴道炎、尿道炎、子宫内膜炎等。三.致病作用蛲虫的致病作用主要是由于雌虫在夜里的产卵活动,引113四.实验诊断由于蛲虫主要在肛门周围产卵,所以一般的粪便检查检出率很低。故常用肛门拭子法,如透明胶纸法、棉签拭子法等。四.实验诊断由于蛲虫主要在肛门周围产卵,所以一般的粪便检查检114五.流行与防治1、流行:蛲虫病是儿童中很常见的一种寄生虫病,成人也可感染。一般城市多见于农村。在儿童集中的地方感染率较高,如托儿所、幼儿园、小学等。感染途径较特殊,主要是通过肛门--手--口的直接感染,常可造成反复感染。也可通过间接接触感染。2、防治:预防本病主要是做好宣传教育,讲究家庭和个人卫生,尤其是儿童集中的场所。驱虫药物同蛔虫。要注意儿童群体的集体查治。五.流行与防治1、流行:蛲虫病是儿童中很常见的一种寄生虫病,115丝虫Filaria丝虫Filaria116简介丝虫隶属线虫纲丝虫目,是重要的人体寄生线虫,由吸血昆虫传播。所引起的疾病统称为丝虫病,是六大热带病之一。我国仅发现两种丝虫流行:班氏吴策线虫,简称班氏丝虫(简写为W.b)马来布鲁线虫,简称马来丝虫(简写为B.m)。简介丝虫隶属线虫纲丝虫目,是重要的人体寄生线虫,由吸血昆虫传117名称寄生部位鞘膜传播媒介流行地区班氏丝虫淋巴系统有蚊亚非拉、地中海沿岸马来丝虫淋巴系统有蚊亚洲东部和东南部帝汶丝虫淋巴系统有蚊南太平洋岛屿盘尾丝虫皮下组织无蚋非洲、中南美洲罗阿丝虫皮下组织有虻中、西非洲链尾丝虫皮下组织无库蠓中、西非洲常现丝虫胸、腹腔无库蠓非洲、中南美洲奥氏丝虫腹腔无库蠓中南美洲寄生于人体的丝虫有8种:名称寄生部位鞘膜传播媒介流行地区班氏丝虫淋巴系统有118一、形态1.成虫乳白色,细长如丝线,因而得名。长度13.5~10.5mm一般♀﹥♂,班氏丝虫﹥马来丝虫。一、形态1.成虫乳白色,细长如丝线,因而得名。1192.微丝蚴虫体细长,外被鞘膜,体内有很多细胞核,称体核。头端的无核区称头间隙。还有肛孔、排泄孔、排泄细胞、神经环等结构微丝蚴多见于人体的血液中。2.微丝蚴虫体细长,外被鞘膜,120马来微丝蚴两种丝虫微丝蚴形态有所不同,鉴别它们在临床和流行病学上意义很大,是重点要求的内容。马来微丝蚴两种丝虫微丝蚴形态有所不同,鉴别它们在临床和流行病121班氏微丝蚴

马来微丝蚴

大小(μm)244~296×5.3~7.0177~230×5.0~6.0较小体态柔和、弯曲自然、无小弯僵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