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知识提纲-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1页
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知识提纲-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2页
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知识提纲-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3页
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知识提纲-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复习资料第二单元官员的选拔与管理第5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知识点一: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员选拔1.西周至春秋:世官制(世卿世禄制)。2.春秋战国:尚贤思想、举荐制、军功授爵。3.秦朝:军功授爵、“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引申:官员考核主要是上计制度。4.两汉:察举制(自下而上推荐)、征辟制(自上而下选拔)、策试贤良(考察时政)--引申:中央设司隶校尉、地方设刺史(澄清吏治,加强中央集权)。5.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中央集权、门阀士族影响逐渐扩大)。知识点二:隋唐至两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1.选拔(1)隋朝:587年隋文帝设立分科考试制度。(2)隋朝:605年隋炀帝设进士科标志科举制(适应社会阶级关系变化)产生。(3)唐朝:高管主考成为定制。(4)两宋:科举制成为选拔官员主要途径。注意:1.隋朝至明朝前:科举制以进步性为主。2.明清时期:科举制以落后性为主--引申:八股取士进步性不能忽略。3.科举制实行有利于加强社会阶层流动。2.考核:吏部负责考核官员。3.监察(1)隋唐: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构。(2)宋朝:台谏合一制度突出(御史拥有谏官议事权,谏官拥有御史监督权)。知识点三:元明清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1.选拔(1)元朝:恢复科举制(分为左、右榜)。(2)明清①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②科举实行南北分卷—引申:保持科举人才来源地域平衡。2.考核(1)明朝①考满:对官员任职期满的考核。②考察:重在考核外省官和京官的贪、酷、不作为。(2)清朝:考课制度(京察是考察京官;大计是考察外省文官)。3.监察(1)元朝:监察机构相对完善(中央设御史台、地方设肃政廉访司)。(2)明清:“科道”行使检察权。第6课西方的文官制度知识点一:背景1.中古时期:恩赐官爵制。2.17—18世纪:政党分肥制造成官场腐败,影响政府工作连续性、稳定性,降低政府行政效率。3.工业革命后(1)国家管理职能扩展亟须建立职业官僚体系。(2)人们要求平等参与政府工作愿望强烈。知识点二:建立1.英国(最早)(1)1805年:开始设立常务次官(文官)职位,负责具体事务,不受党派影响,长期任职。(2)1855年:颁布法令,建立不受党派干涉的文官委员会,对被推荐的候选人进行考试。(3)1870年:规定重要文官职位必须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取,最终确立文官制度。注意:英国近代文官制度确立原因1.资本主义发展。2.工业革命完成。3.扩大政府管理职能。4.完善政党制度。5.英印殖民政府和某些大学改革经验借鉴。6.克里米亚战争影响。7.中国科举制影响。2.美国:1883年通过《美国文官法》建立文官制度。3.法国、德国、日本:二战后建立文官制度。知识点三:特点和影响1.特点(1)择优录取。(2)公开考试。(3)职务常任。(4)政治中立。(5)系统相对独立。(6)科学化、法制化。(7)工作隐名。(8)按工作成绩晋升或惩罚。2.影响(1)积极性①规范西方国家政府官员选用和管理。②官员实现了政治和管理的分离。③有利于政府工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④提高国家治理水平。⑤维护统治阶级整体利益。⑥保证文官队伍优良素质。⑦提高政府行政工作效率。⑧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2)消极性①容易滋生官僚习气。②增加国家财政负担。③出现争权夺利现象。④一定程度上影响政府工作效率。第7课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知识点一:晚清选官制度的变革1.戊戌变法:增加经济特科、八股文、以时务策命题。2.清末新政:改学堂、学堂选官制(建立标志:1904年1月统一全国学制)、留学毕业生选官制度、废科举、改革选官制(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设农工商部、巡警部、学部)。知识点二:民国时期的官员选拔制度1.南京临时政府(奠定近代中国文官制度基础)(1)以考试制度为主选拔官员。(2)建立考试院主管人才选拔和任用官员。(3)建立完善的文官运行机制。2.北洋政府(1)1913年1月颁布《文官考试法草案》(除女子以外年满21岁的男子可以参加)标志文官考试制度建立。(2)甄别制度推行保持行政连续性与稳定性。3.南京国民政府(1)《考试法》:1929年颁布,允许女子参加考试,具有更强的开放性和平等性。(2)建立人事制度(“公务员”逐渐取代“官吏”称谓)。(3)建立公务员制度(建立标志:制订《公务员任用条例(1929年10月)》和《公务员任用法(1933年3月)》)。知识点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干部制度和公务员制度1.干部制度:中共十八大以来,干部队伍建设更加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现代化。2.公务员制度确立(1)1993年,公务员制度开始推行。(2)随后,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建立。(3)2005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