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课件1(第2课时)_第1页
《孙权劝学》课件1(第2课时)_第2页
《孙权劝学》课件1(第2课时)_第3页
《孙权劝学》课件1(第2课时)_第4页
《孙权劝学》课件1(第2课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课时孙权劝学第二课时孙权劝学1从标点入手,品读人物对话,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一从小处着眼,探究人物的英雄之气及《资治通鉴》的写作目的。二学习目标从标点入手,品读人物对话,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一从小处着眼,2导入诗词,重回三国历史评点标点,体验人物心理笑谈英雄,理解人物形象目录聚焦历史,探究写作目的导入诗词,重回三国历史评点标点,体验人物心理笑谈英雄,理解人导入诗词,重回三国历史翻开《三国演义》,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首《临江仙》,它还可以唱。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今天,就让我们回到那个风起云涌、英雄辈出的时代,一起来笑谈发生在这些英雄身上的一个小故事——《孙权劝学》。导入诗词,重回三国历史翻开《三国演义》,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首4评点标点,体验人物心理1.验证上节课的学习效果,进行全文断句式朗读。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评点标点,体验人物心理1.验证上节课的学习效果,进行全文断句52.古人写文章是不用标点符号的,标点符号是后人加的,为什么要加标点啊?不加标点不也能读吗?加了标点既方便我们朗读,又方便我们理解,使我们理解文意变得更快更顺。人物的对话中加了标点,就能把人物的语气、情感表达出来。2.古人写文章是不用标点符号的,标点符号是后人加的,为什么要63.你觉得这篇课文的标点加得好不好?哪一处的标点加得最好?请联系文中语境,谈谈你的理解。“不可不学!”在“不可不学”后,加了一个感叹号,更强调了孙权的要求。这话说得有点重,也有点严厉,但联系句中的一个“卿”字和“当涂掌事”,可见孙权对吕蒙的关爱和器重。所以,这个感叹号,其实是语重心长,满怀期待。3.你觉得这篇课文的标点加得好不好?哪一处的标点加得最好?请7“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按理说,这句话后应该用问号,但编者偏偏用了一个感叹号,这个感叹号很好地传达出孙权的心理和语气。孙权的目的在于劝导吕蒙学习,而不是命令吕蒙学习,所以这一句话看似反问,但却带着安慰、亲切的口气。“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按理说,这句话后应该用问号,但编者8“但当涉猎,见往事耳。”这里的句号用得好,“耳”是“罢了”的意思,本来语气比较强烈,但用了句号,可见孙权说话的口气极其平和。“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中的感叹号,可见鲁肃的吃惊。鲁肃惊讶于吕蒙的才干、谋略,吕蒙与之前已判若两人。“但当涉猎,见往事耳。”这里的句号用得好,“耳”是“罢了”的9“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这里的感叹号,也是不一般的。按照意思来看,这里应该用问号,但用了感叹号,语气就亲切平和了许多,也表现出吕蒙对鲁肃的称赞是颇为自得、坦然接受的。“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这里的感叹号,也10笑谈英雄,理解人物形象1.背景资料介入,全面了解人物。八百多年后,有一个叫苏东坡的诗人站在长江边吟道:“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三国东吴,就是这样一个英雄豪杰辈出之地。他们是……笑谈英雄,理解人物形象1.背景资料介入,全面了解人物。八百多11孙权:英武果断,胆略过人。19岁继承其兄孙策之位,力据江东,后联合刘备,在赤壁之战中大败曹操。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吕蒙:“早年果敢有胆”,后多读史书、兵书,学识渊博。三国时期吴国军事家。鲁肃:治军有方,虑深思远,见解超人,继周瑜之后掌管吴军。三国时期吴国政治家、外交家和军事家。孙权:英武果断,胆略过人。19岁继承其兄孙策之位,力据江东,122.孙权、吕蒙、鲁肃都是英雄,但在我们今日所读的这个小故事当中,你能看出他们是英雄吗?能看到他们成为英雄的某些品质吗?请从文中找,从句子里、词语里面找。2.孙权、吕蒙、鲁肃都是英雄,但在我们今日所读的这个小故事当13孙权当是英雄。孙权看到了吕蒙身上的潜力,于是就劝导吕蒙读书。而当吕蒙用“军中多务”来推辞的时候,孙权不仅没有生气发怒,而且还拿自己的经历继续耐心地开导他。如果没有孙权的慧眼识人,没有孙权的耐心引导,吕蒙就不可能发奋读书,也不可能成为智勇双全的名将。由此可见,孙权是一个会识人、会用人、会培养人的君主,他既有开阔的胸襟,又有长远的眼光。孙权当是英雄。孙权看到了吕蒙身上的潜力,于是就劝导吕蒙读书。14鲁肃应该是英雄。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就可以看出,一个“遂”字,可见他的果断;“拜蒙母”,可见他对吕蒙及其母亲的尊重。拜见蒙母之后,他与吕蒙就成为如兄弟般的好友了。由此可见,鲁肃这个人不会因为他人有才而心生嫉妒,他非常尊重人才,非常善于结交有才之士。鲁肃应该是英雄。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就可以看出,一个“15吕蒙也是一个英雄。文中的“蒙乃始就学”,看似简简单单,其实不同一般。从前文我们可以得知,吕蒙本来是一个并不很愿意学习的人,但经过劝导之后,他就开始学习了,而且在“三日”之后,就能令他人“刮目相看”。由此可见,吕蒙是克服了很多困难,下了很多苦功才有此成就的。一个人,能有如此的毅力和精神彻底改变自己,真是令人敬佩。这种精神和毅力,是走向成功最重要的品质,吕蒙就是拥有这种品质的人。吕蒙也是一个英雄。文中的“蒙乃始就学”,看似简简单单,其实不16孙权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诸葛亮纳鲁肃凡于品,是其聪也;拔吕蒙于行陈,是其明也;获于禁而不害,是其仁也。——《三国志•吴书.吴主传》孙权17吕蒙蒙始就学,笃志不倦,其所览见,旧儒不胜。——《三国志.吴书.吕蒙传》早年果敢有胆,后来折节读书,识见精博,渐能克己让人,有国士之风。——孙权吕蒙18鲁肃(吕蒙)密为肃陈三策,肃敬受之。——《三国志•吴书.吕蒙传》轻财重义见英奇,圣主贤臣是所依。——《三国门•鲁肃》孙权是英雄识英雄,鲁肃是英雄敬英雄,而吕蒙则通过自己的刻苦努力把自己塑造为一个英雄。鲁肃孙权是英雄识英雄,鲁肃是英雄敬英雄,而吕蒙则通过自己的19聚焦历史,探究写作目的1.从整本书的角度思考课文故事。①今天我们了解了这样一个生动的英雄故事,还得感谢一本书,这个故事出自哪里?是谁编纂的?《资治通鉴》,司马光聚焦历史,探究写作目的1.从整本书的角度思考课文故事。《资治20②司马光就是那个砸缸救人的小朋友,对不对?编书的时候,他早已是一个“老朋友”了。《资治通鉴》是一部气势恢宏的史书,可为什么要选取这么一个历史的小插曲、小故事来记录呢?从小故事中发现大道理。比如不要以固定的眼光看别人的道理。从小事件中看见大英雄的品质,比如孙权、鲁肃、吕蒙的英雄之处,就体现在一些历史的小细节上。这个小事件,说明了读书对人的真实改变,一介武夫最后成为历史上的名将。②司马光就是那个砸缸救人的小朋友,对不对?编书的时候,他早已212.从大历史的角度思考历史细节。①我接着这位同学的话继续讲。吕蒙本是一介武夫,但是通过读书成为一个文武双全的英雄,吕蒙后来打败了谁?吕蒙打败了关羽,整个三国的历史都被改变了,整个中国的历史可能都因此被改变了。2.从大历史的角度思考历史细节。吕蒙打败了关羽,整个三国的历22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宋神宗宋神宗认为,司马光编纂的这本书能够“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所以取名为《资治通鉴》。从这样一件件看似很小的事情当中,我们可以获得许多历史或者人生的借鉴。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宋神宗认为,司马光编纂的这本书能够“鉴23第二课时孙权劝学第二课时孙权劝学24从标点入手,品读人物对话,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一从小处着眼,探究人物的英雄之气及《资治通鉴》的写作目的。二学习目标从标点入手,品读人物对话,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一从小处着眼,25导入诗词,重回三国历史评点标点,体验人物心理笑谈英雄,理解人物形象目录聚焦历史,探究写作目的导入诗词,重回三国历史评点标点,体验人物心理笑谈英雄,理解人导入诗词,重回三国历史翻开《三国演义》,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首《临江仙》,它还可以唱。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今天,就让我们回到那个风起云涌、英雄辈出的时代,一起来笑谈发生在这些英雄身上的一个小故事——《孙权劝学》。导入诗词,重回三国历史翻开《三国演义》,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首27评点标点,体验人物心理1.验证上节课的学习效果,进行全文断句式朗读。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评点标点,体验人物心理1.验证上节课的学习效果,进行全文断句282.古人写文章是不用标点符号的,标点符号是后人加的,为什么要加标点啊?不加标点不也能读吗?加了标点既方便我们朗读,又方便我们理解,使我们理解文意变得更快更顺。人物的对话中加了标点,就能把人物的语气、情感表达出来。2.古人写文章是不用标点符号的,标点符号是后人加的,为什么要293.你觉得这篇课文的标点加得好不好?哪一处的标点加得最好?请联系文中语境,谈谈你的理解。“不可不学!”在“不可不学”后,加了一个感叹号,更强调了孙权的要求。这话说得有点重,也有点严厉,但联系句中的一个“卿”字和“当涂掌事”,可见孙权对吕蒙的关爱和器重。所以,这个感叹号,其实是语重心长,满怀期待。3.你觉得这篇课文的标点加得好不好?哪一处的标点加得最好?请30“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按理说,这句话后应该用问号,但编者偏偏用了一个感叹号,这个感叹号很好地传达出孙权的心理和语气。孙权的目的在于劝导吕蒙学习,而不是命令吕蒙学习,所以这一句话看似反问,但却带着安慰、亲切的口气。“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按理说,这句话后应该用问号,但编者3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这里的句号用得好,“耳”是“罢了”的意思,本来语气比较强烈,但用了句号,可见孙权说话的口气极其平和。“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中的感叹号,可见鲁肃的吃惊。鲁肃惊讶于吕蒙的才干、谋略,吕蒙与之前已判若两人。“但当涉猎,见往事耳。”这里的句号用得好,“耳”是“罢了”的3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这里的感叹号,也是不一般的。按照意思来看,这里应该用问号,但用了感叹号,语气就亲切平和了许多,也表现出吕蒙对鲁肃的称赞是颇为自得、坦然接受的。“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这里的感叹号,也33笑谈英雄,理解人物形象1.背景资料介入,全面了解人物。八百多年后,有一个叫苏东坡的诗人站在长江边吟道:“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三国东吴,就是这样一个英雄豪杰辈出之地。他们是……笑谈英雄,理解人物形象1.背景资料介入,全面了解人物。八百多34孙权:英武果断,胆略过人。19岁继承其兄孙策之位,力据江东,后联合刘备,在赤壁之战中大败曹操。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吕蒙:“早年果敢有胆”,后多读史书、兵书,学识渊博。三国时期吴国军事家。鲁肃:治军有方,虑深思远,见解超人,继周瑜之后掌管吴军。三国时期吴国政治家、外交家和军事家。孙权:英武果断,胆略过人。19岁继承其兄孙策之位,力据江东,352.孙权、吕蒙、鲁肃都是英雄,但在我们今日所读的这个小故事当中,你能看出他们是英雄吗?能看到他们成为英雄的某些品质吗?请从文中找,从句子里、词语里面找。2.孙权、吕蒙、鲁肃都是英雄,但在我们今日所读的这个小故事当36孙权当是英雄。孙权看到了吕蒙身上的潜力,于是就劝导吕蒙读书。而当吕蒙用“军中多务”来推辞的时候,孙权不仅没有生气发怒,而且还拿自己的经历继续耐心地开导他。如果没有孙权的慧眼识人,没有孙权的耐心引导,吕蒙就不可能发奋读书,也不可能成为智勇双全的名将。由此可见,孙权是一个会识人、会用人、会培养人的君主,他既有开阔的胸襟,又有长远的眼光。孙权当是英雄。孙权看到了吕蒙身上的潜力,于是就劝导吕蒙读书。37鲁肃应该是英雄。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就可以看出,一个“遂”字,可见他的果断;“拜蒙母”,可见他对吕蒙及其母亲的尊重。拜见蒙母之后,他与吕蒙就成为如兄弟般的好友了。由此可见,鲁肃这个人不会因为他人有才而心生嫉妒,他非常尊重人才,非常善于结交有才之士。鲁肃应该是英雄。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就可以看出,一个“38吕蒙也是一个英雄。文中的“蒙乃始就学”,看似简简单单,其实不同一般。从前文我们可以得知,吕蒙本来是一个并不很愿意学习的人,但经过劝导之后,他就开始学习了,而且在“三日”之后,就能令他人“刮目相看”。由此可见,吕蒙是克服了很多困难,下了很多苦功才有此成就的。一个人,能有如此的毅力和精神彻底改变自己,真是令人敬佩。这种精神和毅力,是走向成功最重要的品质,吕蒙就是拥有这种品质的人。吕蒙也是一个英雄。文中的“蒙乃始就学”,看似简简单单,其实不39孙权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诸葛亮纳鲁肃凡于品,是其聪也;拔吕蒙于行陈,是其明也;获于禁而不害,是其仁也。——《三国志•吴书.吴主传》孙权40吕蒙蒙始就学,笃志不倦,其所览见,旧儒不胜。——《三国志.吴书.吕蒙传》早年果敢有胆,后来折节读书,识见精博,渐能克己让人,有国士之风。——孙权吕蒙41鲁肃(吕蒙)密为肃陈三策,肃敬受之。——《三国志•吴书.吕蒙传》轻财重义见英奇,圣主贤臣是所依。——《三国门•鲁肃》孙权是英雄识英雄,鲁肃是英雄敬英雄,而吕蒙则通过自己的刻苦努力把自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