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_第1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_第2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_第3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_第4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政治史中国政治史中国政治时期约前2070(夏朝建立)—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奴隶制社会时期约前221年(秦统一六国)—1840(南京条约签订)封建社会时期1840(南京条约)—1895(马关条约签订)(半殖民地封建社会前期)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期)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开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后期)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开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末期)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1953年(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开始)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时期1953年(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开始)——1956年(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结束)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社会主义探索时期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1976年(江青反革命集团覆灭,文化大革命结束)文化大革命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徘徊时期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转折时期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今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专题1中国君主专制政体的演变一、君主专制政体的初期(一)、具体内涵: 1、专制主义:中央的一种决策方式,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各项权力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2、中央集权:在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中,全国军政财大权归属中央,地方绝对服从中央,接受中央的管理和控制。(二)、秦、汉初时期的君主专制政体特点表现:郡县制(行政方面)1、内容:以“郡”作为直属中央的行政区划,设郡守、郡尉、监御史分管行政、军事、监察等职责,“县”隶属于郡,与之同级的“道”为设置在少数民族聚居地方的行政机构。县以下有“乡”、“里”两级地方基层行政机构。还有负责地方治安兼公文传送的“亭”。2、特点: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行政体制3、评价: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消除了与中央抗衡的地方割据势力,使“大一统”政体更为巩固。官僚制度:①内容:在中央设立丞相(左右二员,协助皇帝处理政事)、太尉(主管军事)和御史大夫(丞相的助手,负责监察),另有“九卿”(奉常、郎中令、太仆等)共同构成中央的官僚体制,采用“朝议”的方式讨论军政大事,以便皇帝决策。汉初承秦制。二、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一)皇权皇帝有天下独尊的地位,集行政权、司法权、军事指挥权于一身,国家的政策、法规都由皇帝的意志决定,皇权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的特点。君主主宰国家政治而没有其他任何力量可以对他有所制约,这是中国古代的政治定律。(二)、君权和相权1、汉代:汉初丞相实际权力较大,汉武帝时期开始频繁更换丞相,从地位低下的贫寒士人中选官,形成“中朝”(由皇帝的亲信近臣构成,对重要政事优先决策)制度。2、唐代:设立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以及隶属于尚书省的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工部、刑部、兵部),门下省设政事堂,广泛分散相权。3、宋代:设中书门下(行政机构,长官为“同平章事”)和“参知政事”一职,分别担任宰相和副宰相的职责,后设军事机构枢密院(长官为枢密使)和财政机构三司(长官为三司使)。4、评价:君权和相权的斗争表现出封建帝王权力集中的趋势,防止宰相专权、加强统治、提高行政效率和弥补宰相才干不足的缺陷是其主要目的。(三)、监察体制1、西汉时期: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域,称十三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人,监察地方政治(武帝时),中央行政机构的监察主要有御史大夫及其手下官吏负责。2、唐、宋、元:唐代设御史台,其定期到京都各监狱巡视执法情况,宋代的提点刑狱司专职监察和刑狱,元代监察御史负责复审人命重案,在纠举官吏时可以采取拘捕、审讯甚至先斩后奏等手段。※3、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评价(1)、积极: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监督官员规范执政,防止贪污腐败,维护封建统治的稳定。(2)、消极:专制制度的本质决定了其实际效能是有限的,监察官员并不代表社会履行职责,而是帝王的耳目和工具,监察官员和机构贪赃枉法的情形司空见惯。(四)、选官制度的变迁1、世官制:将官职限定在贵族范围内,由贵胄子弟世代继承祖上的权位;2、察举制:由官吏察访合适的人才向中央推荐,最后由中央予以任用的选官制度。(1)、汉武帝时,诏令中央和地方的主要行政长官向朝廷举荐道德学问优异而又有议政能力的人,随后又强调重申了这一制度,并规定了郡国必须选举的人数。(2)、魏晋南北朝时期,以“九品中正制”为依据选拔官吏。(3)、评价:虽然看起来较完善,但是无论从考选的对象和内容,还是从考选的方式和程序来看,都体现出封闭的特征,其形式都是以官举士,权操于上,百姓不得参与,民意无从体现。3、科举制:隋朝创立的一种考试选官的制度。评价:①积极: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保证了专制政府行政人员的来源,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士人从政,为行政效率的提高创造了条件。同样,这种制度也促成了普遍持久的读书风尚,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另外,以严格的考试制度来选拔官吏也是公平公正的一种合理体现。②消极:内容单调,大都不出儒学经义的范围,从而导致选拔出来的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创造精神的人,它的实质是一种将知识分子引入统治集团,并被最高掌权者控制的制度。(五)、行省的设置1、内容:元代确定了以行中书省作为地方常设行政机构的制度,全国分设十个行中书省,此外有中书省直辖的“腹里”和由宣政院管辖的青海部分地区、四川和西藏两个特别的行政区划。2、特点:①行省作为最高地方行政区划的名称,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各省的重大民政事务必须呈报中书省,军政要务则需要呈报枢密院。没有中央的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征收制度,也不得调动军队,同时要定期觐见皇帝述职。②为了保证行省官员尽职尽责,中央以监察机构进行监督,采取省官互迁等制度加以控制。3、意义:行省的设置,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对于加强中央集权,特别是调整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三、专制制度晚期的政治形态1、内阁制度(1)、确立: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使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虽然达到了中央集权的目的,却又导致繁重的政务集于皇帝一身的弊端,在明成祖朱棣的时候,设立了内阁制。(2)、内容:内阁是帮助皇帝处理国政的机构,起初以官位较低的官员入午门内的文渊阁当值,后来入阁官员的权势和地位逐渐提高。(3)、特点:无法定地位,始终不是中央一级正式的行政机构,职权范围不明朗,不能正式统帅六部百司,由于担心内阁地位上升威胁皇权,皇帝使司礼监的太监予以牵制,导致宦官当政,最终使得明朝吏治黑暗。2、军机处(1)、确立:清朝雍正年间,为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始设军机房,不久改名军机处,选亲重大臣协办军务,后来又逐步扩大到处理其他政务。(2)、概念:军机处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3)、特点:军机大臣由皇帝钦定,只能秉承皇帝旨意办事,军政大权进一步集中到皇帝手中。①机构简单,人员精炼,大臣都是亲近皇帝的重臣。②皇帝独揽行政大权。③因为地处内廷,政治决策封闭性强,保密性强,办事效率高。3.、密折制:雍正命令地方大员在通常奏章以外,还要密奏折事,以加强中央对地方行政的控制,4、意义:清代军机处和密折制的推行明显提高了中央集权政府的行政效率,中央的政治权力也由此高度集中。总之,明清以来的政治趋势是中央集权逐步加强,而地方的政治自主性和主观能动性则越来越受到压抑。5、清朝的边疆政策(1)、原则:尊重各民族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笼络各民族的上层分子;大事集权,小事放权,因地制宜进行行政管理。(2)、重要机构:理藩院。主管边疆民族事务,地位与六部相同,起初只是负责蒙古事务,后来也负责新疆和西藏的行政、赋税、兵刑、户口、宗教等事务。(3)、具体内容:对边疆地区的交通建设和军事防卫给予特殊重视。(4)、元代在西南地区实行土司制度,到明代开始出现废除土司改设流官统治的做法,到清代尤其是雍正年间,实行大规模的“改土归流”,乾隆时期,大多数土司被废,改为流官统治,这极大强化了中央政府的统治。四、单元拓展※1、中国古代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原因?(1)、这是由中国古代具有分散性的自然经济和小农经济的社会经济形态决定的。(2)、法家和儒家两大学派为之提供理论基础。(3)、出于巩固国家统一,维护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和稳定社会秩序的需要。2、中国古代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1)、积极:巩固封建统治,有利于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促进了封建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发展。(2)、消极:实行君主专制,皇帝的决策具有随意性和独断性,官吏唯上是从,主张官场因循守旧之风,导致官僚主义和贪污腐败严重,地方无自主权,人浮于事,难以实行有效治理,导致地方行政效率低下,从而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和科技文化进步。3、贯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矛盾?①君权和相权的矛盾;②中央和地方的矛盾;③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④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专题2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一、列强对近代中国的侵略以及暴行(一)、1840——1900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简表战争名称时间发动国家主要结果及其影响鸦片战争1840--1842英英国强迫中国签订《南京条约》,首先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英、法英法攫取了更多在华的利益,俄国侵占中国东北和西北一百多万平方公里土地,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进一步加深。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日日本强迫中国签订《马关条约》,允许日商在华开办工厂,标志着列强的经济侵略的开始和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大大加深深。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德、奥、英、法、意、日、俄、美中国被迫与列强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二)、列强瓜分狂潮和民族危机(1)、开始:1895年,中日签订《马关条约》,日本获得的极大利益刺激和加剧了列强对中国的争夺。三国干涉还辽是其开始的标志。(2)、过程:日本割占辽东半岛影响俄在华扩张,俄纠集法、德两国出面干涉,迫使日本放弃辽东半岛,但日本向清政府勒索3000万两白银作为“赎辽费”,此后俄国在胶州湾取得军舰“过冬权”,随后各国列强争相在中国抢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中国陷入空前的民族危机之中。(3)、本质:列强在华的新一轮资本扩张。(4)、结果: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协调列强在华关系,使列强取得在华激烈争夺的表面一致,共同宰割中国。(三)、侵华日军的罪行(1)、日本侵华战争的开端:1927年,日本在东方会议上确定了“征服满蒙”的武装侵略方针(2)、过程:①1931年,受世界性资本主义危机的影响,日本陷入极端困难的境地。为了摆脱危机,日本于1931年9月18日发动了“九一八”事变。②1937年,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拒后炮轰宛平城,挑起全面侵华战争。七月底,平津相继沦陷,日军向华北、华东发动进攻,妄图在3个月之内亡华(七七事变)。③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发动“八一三”事变,上海失守后,日军进攻南京。④1937年12月,南京沦陷,日军在南京城内进行了长达六周的抢劫和杀戮,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至少有30万放下武器的中国军民被杀害。⑤在侵华过程中,日军违反国际法,在中国土地上研制使用化学武器,惨无人道地用活人进行细菌试验,在20多个省实施细菌战和毒气战。⑥为了扩大和巩固占领区,实行所谓的“以华制华”政策,日军利用汉奸,扶植傀儡政权,实行殖民统治,进行经济掠夺和奴化教育。(四)、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的危害?(1)、无视中国人民的基本生存权,他们的烧杀抢掠使数百万计的中国人民流离失所,严重践踏了中国的主权;(2)、列强在侵华战争中大肆掠夺中国人民的财产和国家财富,丧心病狂地毁坏中华民族文化遗产;(3)、破坏中国领土、领海和司法等方面的主权;(4)、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通过政治贷款和勒索赔款、在中国设厂修路等方式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五)、近代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1)、三元里抗英(1841年5月)①条件:中外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②过程:1841年5月,占据广州四方炮台的英军到三元里抢掠,当地及附近103乡的群众包围了英军,后又发出警告。③评价:三元里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抵御外侮的爱国精神。(2)、左宗棠收复新疆①事件起因:中亚浩罕国军事头目阿古柏在英、俄支持下侵略新疆。②过程: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主管新疆事务的钦差大臣;随后左在肃州(今甘肃酒泉)率清军西征,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在各族人民的支持下不断取得胜利。③结果:1878年,除伊犁外,新疆大部分地区回到祖国怀抱。1881年,中俄签订《伊犁条约》,收回了伊犁。(3)、黄海海战与反割台斗争①黄海海战是甲午中日战争中双方海军的一次决战。中国方面在海战中发挥了不怕牺牲的英勇献身精神,最终以日舰最先逃离战场而告终。但随后日军偷袭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灭。黄海海战失败的原因:根因:腐朽落后的清政府无法同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对抗。直因:战术策略失误。②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于1895年5月开始,在缺乏外援和武器装备极端落后的情况下坚持斗争,在日本统治的50年里,台湾人民争取回归祖国的斗争从未停息过。(4)、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①背景: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国面临着沦为殖民地的危险。②过程:义和团初期以反清为主,后以“扶清灭洋”为活动原则,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与侵略者进行殊死搏斗,一度得到清政府的支持,但后来敌我差距悬殊,被迫退出天津。③结果: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④失败原因:人员缺乏战斗素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⑤评价: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在中国近代反帝爱国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他们不畏强暴,英勇斗争,使列强无法瓜分中国(5)、伟大的抗日战争①原因:在日本侵华战争的压力下,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面临着亡族灭种的危险。②过程: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共发表宣言,号召进行全民族抗日,12月,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1936年,中共满洲省委将活跃在东北沦陷区的东北军和抗日义勇军做成抗日联军,并使其成为东北抗日武装力量的核心。1935年12月9日,北平数千名学生为反对华北自治,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这就是一二九运动。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对来西安剿共的蒋介石发动兵谏,在中共的斡旋下,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中国守军组织了淞沪会战,彻底打破了日军三个月亡华的计划。太原会战中,八路军在平型关地区取得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1938年,徐州会战中,国民党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进行台儿庄战役,取得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1938年10月,中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1940年下半年,八路军一百多个团在彭德怀指挥下在华北展开百团大战,沉重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1937年9月,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首府为延安,陕甘宁边区成为全国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枢和总后方。③抗日战争的胜利:1942年,世界反法西斯阵营形成,中国战场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战场。1944年春,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发动局部反攻,1945年春,中共七大召开,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和思想基础。1945年5月,欧洲战争结束,7月中美英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8月,苏联对日宣战,美国投下两颗原子弹,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10月25日,台湾光复。④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了完全胜利;抗日战争使中国的民主革命力量和人民武装进一步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抗日战争洗雪了自鸦片战争以来的民族耻辱,捍卫了民族尊严,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极大提高;⑤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动了广大人民抗击侵略;国共两党精诚合作,协调合作;世界反法西斯盟国的大力支援。(6)、中国近代前期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失败的原因①反侵略战争的组织者、领导者方面:清政府统治腐败,战前不做认真准备,战争中妥协退让,避战自保,打击压制主战派,将领贪生怕死,腐朽无能的清政府无法承担反侵略的重任;②经济原因:经济、军事力量处于极端劣势地位;③发动人民群众方面的原因:清政府属于与人民群众对立的阶级,无法认识到人民群众在反侵略斗争中的巨大作用,不能很好地发动人民群众;④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⑤外国列强互相勾结⑥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7)列强始终无法把中国变为殖民地的原因:中国人民的反抗。专题3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一)、太平天国运动(1)、兴起及其原因①兴起及建立政权:1851年初,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以拜上帝教教众为中坚力量的武装起义,起义军称“太平军”,建号“太平天国”,9月永安建制初步奠定了太平天国政权的基础。1853年3月,太平军攻克南京,改南京为天京,定都天京,建立了与清王朝对峙的革命政权。②原因:清王朝统治腐败,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土地兼并和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使民不聊生。(2)、政权的巩固①北伐:虽未成功,但沉重打击了清王朝在北方的统治,为西征大大减轻了军事压力;②西征:使太平天国控制了安徽、江西和湖北的大部,为太平天国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根据地和物质基础。③天京突围:打垮了威胁天京的清军江南江北大营,巩固了天京。自此以后,太平天国进入军事上的全盛时期。(3)、《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①《天朝田亩制度》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使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但这并不切合实际,要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平分社会财富,以求人人平等,是农民平均主义的空想。②《资政新篇》是中国人最早提出的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主张学习西方,平等对外交往,发展现代经济,它集中反映了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③二者的综合评价:由于战争和其他原因,没有真正实行过。(3)、从天京事变到天京陷落①天京事变:太平天国进入军事上的全盛时期以后,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逐步激化,致使天京事变和石达开出走,这严重削弱了太平天国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是太平天国由胜转衰的转折点。②天京陷落: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中外反动势力联合起来绞杀太平天国运动,1864年,形势日益危急,洪秀全病逝,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4)、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②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削弱了战斗力和凝聚力;③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5)、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打击了外国侵略者,是中国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农民运动,同时也说明作为小生产者代表的农民阶级缺乏科学理论武器的指导和自身的局限性,无法承担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二)辛亥革命(1)、武昌起义①条件:中华民族危机日益加深,清政府反动卖国的本质逐渐暴露无疑;清政府迫于压力,打出“新政”和“预备立宪”的幌子;孙中山加强了革命势力的联合;清政府镇压保路运动,武汉兵力空虚;②过程:1911年4月,广州黄花岗起义,失败。但革命党人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加速了革命的发展。1911年10月10日,起义开始,次日占领武昌,改国号为中华民国。③结果:,辛亥革命取得了胜利,全国各地十几个省先后独立。(2)、中华民国的建立①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改用中华民国纪年。随后南京临时政府成立。②临时政府颁布新法令,保护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使人民的民主权利得到扩大,提倡“自由、平等、民主、博爱”的新社会风尚。③《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用法律的形式将人民所享有的民主权利确定下来,宣布民国将以三权分立的原则组建政府。它是我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是中国近代民主化进程上的一座里程碑。(3)、辛亥革命的评价①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沉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政治意义)。②辛亥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权利,提高了人民参政议政的意识,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辛亥革命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过程中显著的里程碑。(思想意义)④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重任;⑤由于资产阶级未能掌握独立的武装和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致使政权落入了袁世凯的手中,中国的社会性质未发生根本性改变。⑥辛亥革命说明,资产阶级由于自身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加之缺乏足够的理论和实际支持,无法承担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三)新民主主义革命(1)、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①五四运动的爆发:1919年初,一战胜利国召开巴黎和会,但在英美等国的操纵下,和会拒绝了中国收回国家主权的正当要求,还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等校三千多名学生举行游行示威,高呼“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等口号,次日宣布罢课。6月初,运动中心转移到上海,工人阶级登上历史政治舞台②五四运动的结果:北洋军阀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亲日卖国贼的职务,中国外交代表团也拒绝在凡尔赛合约上签字。③五四运动的评价:五四运动是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的,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它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大会规定党的任务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阶级差别,实现共产主义。大会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⑤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适应了近代以来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⑥次年,中共二大召开。大会指出,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最低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成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2)、国民革命①开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遭受挫折,孙中山在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后也深感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这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1926年,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②国民革命的失败:1927年,正值国民革命高潮期,蒋介石和汪精卫分别制造了“四一二”政变和“七一五”政变,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国民革命失败。③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中国共产党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了对革命和武装的领导权;(3)、“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①开始: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等人率领革命军在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1927年9月,毛泽东发动湘赣边界秋收起义。起义军攻打中心城市长沙受挫,转移到井冈山地区开展游击战争和土地革命,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②长征开始: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革命根据地迅速发展。1930到1933年,国民党反动派先后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五次“围剿”。前四次均被粉碎,但由于王明、博古等人执行左倾教条主义路线,第五次反围剿失败1934年10月,中共中央被迫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战略转移。转折:1935年1月,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的统治,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使中国革命的形势转危为安,同样也是中共第一次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身的政策、方针、路线的问题,妥善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矛盾与分歧,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胜利:宝贵的精神遗产。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宣告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长征保存了党和红军的精干力量,为中国革命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过程:抗日战争的胜利→解放战争(保卫延安、解放区土地改革、千里跃进大别山、三大战役、渡江战役)→开国大典意义:国内: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中国数千年来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结束了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奴役中华民族的历史,中国人民第一次站起来,成为国家的主人。它同样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起一个统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国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也为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繁荣富强扫清了障碍,创造了必要的前提;国际: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在一个人口占世界四分之一的大国里扫荡了帝国主义势力,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有力地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也大大地增强了世界和平的力量。(5)、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①各阶级(农民阶级、封建地主阶级、资产阶级改良派、资产阶级革命派)由于自身的局限性,或没有发动广大人民群众,或缺乏科学理论武器的指导,无法领到中国革命走向胜利。②无产阶级代表着绝大多数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且有马克思科学主义理论的指导,中国共产党经过一系列事件吸取了经验教训,摆脱了左、右倾主义的干扰,掌握并壮大了独立的革命武装,发动了广大人民群众,所以取得了胜利。③旧民主主义革命具有很大的不彻底性和盲目性,未取得成效,而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后,广大人民群众参与进来,革命意识有了提高,由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所以取得了成功。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政治建设(1)、新中国的成立①准备阶段: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河北平山召开,大会指出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并确立了全国胜利后中共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政策,以及中国的两个转变(农业国→工业国,新民主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②过程: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大会讨论并通过了有关国名、国歌以及几个重要文件,选举出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隆重举行。③历史意义: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长期压迫和剥削我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使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成为真正具有独立主权的国家;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坚实而有力的政治基础;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独立与解放的斗志,壮大了世界和平的力量。(二)、开创政治建设新阶段(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953年1月,中央人民政府通过了召开由选举产生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在此基础上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决议。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中国正式确立下来。(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它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新中国的国家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它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开端。(3)、1954年12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政协章程指出,为了巩固和发展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共同促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人民政协需要继续存在和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成为多党合作的准则。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进入新的发展阶段。(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详见政治必修2)(三)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1)、社会主义建设的良好开端①1953年起,我国先后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胜利完成,标志着中国完成了从生产资料私有制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深刻转变,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1956年9月,中共八大召开,正确地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民主法治建设的目标,在全党要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反对个人崇拜。这是社会主义建设的良好开端。(2)、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挫折——文化大革命①发动: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把社会主义社会一定范围内存在的阶级斗争进一步扩大化,错误地认为党中央出了修正主义,党和国家面临资本主义复辟的现实危险,于是发动文化大革命想把被篡夺的权力夺回来。1965年11月,上海《文汇报》发表姚文元《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文章,成为引发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索。1966年,“五一六”通知和《中共中央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相继通过,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发动。陈伯达、康生、江青等组成的中央文化革命小组成为实际上不受中共中央政治局约束的、领导“文化大革命”的指挥机构。红卫兵运动兴起。②发展:1967年,一月风暴。王洪文等上海造反派在张春桥、姚文元等策划下冲击中共上海市委,夺取上海市的党政军领导大权,毛泽东予以支持,随后全国各地掀起一场由造反派夺取党和政府各级领导权的狂暴行动,全国陷入新中国成立以来空前的社会大动乱中。到1968年9月,全国各地先后建立起新的权力机关——革命委员会,它是集党政军和立法、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的权力机构,形成党企合一、政企合一的一元化领导体制。这实际上是国家政治体制建设的一次重大的倒退。③结束:1976年10月,中共中央采取果断措施,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历时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结束了。④破坏: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遭到严重破坏,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里,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没有举行过一次会议,地方各级人大也被迫停止了一切活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也遭到严重摧残,各民主党派中央和地方的许多负责人受到无情批判和斗争,中国的民主政治和法制建设受到严重破坏,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也受到严重阻碍,使中国不仅没能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反而拉大了已有的差距。⑤教训: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法制建设,反对任何形式的神化领袖和个人崇拜的现象,坚持依法治国,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确面对国内矛盾,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充分发扬党内外民主,反对专制主义和个人独裁。(四)、历史的伟大转折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邓小平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报告,提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保障人民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等思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果断地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现了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取得了组织路线拨乱反正的最重要的成果,还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意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中国从此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国家的政治建设从此进入一个新时代。(五)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1)、开端:1980年,邓小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必须解决党和国家政治体制中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这个讲话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初步构想。(2)、1982年11月,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经全面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强调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还对国家机构的设置、职责、管理体制等规定做出重大调整。1982年宪法成为中国在历史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3)、1997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被写入宪法,正式把这一治国方略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下来,同时,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也在不断完善,一个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框架基本形成。(六)、“一国两制”构想及其实践(1)、提出①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并建议海峡两岸实行通航、通邮、通商和探亲旅游。②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这一战略构想。②内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十亿人口的祖国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③评价:“一国两制”构想是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在尊重历史和现实的基础上提出的一项大胆的、创造性的战略构想,1984年,全国人大第六届二次会议正式通过了这一构想。(2)、香港澳门回归①香港的回归:1984年12月,中英两国在北京正式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中国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一国两制措施的具体措施与内容设立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香港现行的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法律基本不变;香港将继续保持自由港和国际金融、贸易中心的地位,继续同各个国家和地区以及有关的国家组织保持和发展经济关系。原则: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②澳门的回归:1999年12月20日,中国和葡萄牙政府在北京正式签署联合声明,中国将于1999年12月20日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③香港澳门回归的意义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20世纪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它标志着在中国国土上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的占领,开创了香港、澳门与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并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范例。(3)、两岸关系的进展表现:①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告台湾同胞书》发表,国防部宣布停止炮击国民党军队驻守的大小金门等岛屿,实现两岸30年来的真正停火。②1980年,海峡两岸民间交往的坚冰逐渐被打破,通航、通邮、通商的限制逐渐放松,两岸交流日益频繁。③1992年10月,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就双方在事务性商谈中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史称“九二共识”。中国政府对台湾问题的态度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海峡两岸的对话和谈判,什么问题都可以谈;我们寄希望于台湾当局,更寄希望于台湾人民。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团结一致,坚决制止任何制造分裂的图谋,为尽早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而不懈奋斗。台湾回归以后,还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这是港澳所没有的自治权,但不能构成对大陆的威胁。专题六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1)、外交政策(社会主义阵营与资本主义阵营对立,国际关系紧张)①“另起炉灶”新中国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这使得新中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政治上建立起独立自主的外交关系。②一边倒新中国政府在外交上旗帜鲜明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这表明了中国革命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也使新中国在保障人民革命胜利成果、保卫和平、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至于处于孤立无援的地位。③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清除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以巩固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在此基础上再与一些国家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国际局势趋于缓和)①提出时间:1953年,中国政府在和印度政府谈判有关印度问题时,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②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二)、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1954年4到7月,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周恩来提出的建设性意见推动了会议的进展,结束了法国在印度支那地区长达八年的殖民战争,缓和了亚洲和世界的紧张局势。1955年4月,万隆会议举行。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最终促进了大会的正常进行,并通过了《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会议所显示的亚非人民团结一致,反对殖民主义,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增进各国人民间友好合作的精神,被誉为“万隆精神”。(三)、外交关系的突破(1)、重返联合国①背景:20世纪70年代,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美国政府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孤立政策也逐渐破产。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在历届联合国大会上,要求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国家越来越多。②过程: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性多数通过了相关提案,使得中华人民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以恢复。这是中国外交战线的一个重大胜利。(2)、中美关系解冻①背景:20世纪七十年代,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逐渐破产,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劣势,不得不考虑改善同中国的关系;中苏关系破裂后,苏联陈兵中国北方边境,对中国的国家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改善两国关系就成为双方共同的要求。②过程:乒乓外交(1971年3月)、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双方在上海签订《中美联合公报》,结束了中美之间20多年的敌对状态,两国关系走向正常化。③、结果:1978年12月,中美双方发表两国间《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公报》,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建立外交关系,从而实现了两国关系的正常化。(3)、中日邦交正常化①背景:中美关系缓和,日本舆论要求改善中日关系。②结果:1972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双方签署了《中日联合声明》,宣布在两国间建立外交关系。(四)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1)、外交政策的调整:①背景:邓小平对战争与和平问题的科学论断,是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调整的出发点。②具体表现:不结盟。中国坚定地站在世界和平力量一边,谁推行霸权主义就反对谁,谁发动战争就反对谁。中国不屈从于任何外来压力,不同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同一切国家的正常关系,坚决反对任何国家以社会制度、意识形态或价值观念的不同为借口,对别国的主权和内政进行干涉。③意义:实行对外开放,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改革开放后中国同世界上一切国家建立和发展外交关系的出发点。(2)、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表现:2000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出席在美国举行的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3)、新型区域合作表现:①1993年11月,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出席在美国西雅图举行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②2001年10月,中国第一次举办了高级别的大型国际会议——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③1996年4月,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五国元首在上海举行会晤,确定了五国元首定期会晤的“上海五国机制”,2001年6月,上海五国机制发展成为区域性多边合作组织——上海合作组织,五国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上合组织的发展进程是当代国际关系的一次重要外交实践,它丰富了由中俄两国始创的以结伴而不结盟为核心的新型国家关系,提供了以大小国家共同倡导、安全先行、互利合作为特征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对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经济史大事年表春秋战国时期牛耕和铁农具开始推广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一)、地位:农耕作为最基本的经济形式,支撑着中国古代的社会生产和生活,在整个社会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中国古代的重大文明成就,都是在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取得的。(二)、耕种技术的更新与进步1、过程:刀耕火种(原始阶段)→牛耕技术与铁质农具(春秋战国时期出现)→曲柄锄、大镰、耧车(西汉)→一牛挽犁(东汉)→曲辕犁(唐代)2、意义:农业耕作技术的改进,促使农产品亩产量逐渐提高,推动了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三)、严重的土地兼并和赋税、力役1、贫者无立锥之地——土地兼并(1)、出现:商代实行井田制,秦代商鞅在秦国推行变法,废除井田制,确定了土地私有制。(2)、表现: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是两个最基本的阶级,地主和豪强贵族依仗特权,大量占据公田,役使平民,通过地租的方式剥削农民,土地高度集中。(3)、危害:导致地权与劳动者的严重分离,进而导致农耕生产秩序的严重破坏。疯狂的土地兼并使无数小农和贫农破产,社会贫富差距悬殊,社会动荡不安,使得民众暴动,这往往是封建王朝覆灭的原因。(4)、改革土地制度失败的根源:地主阶级是中国古代专制主义王朝的阶级基础,改革会触动地主阶级的利益,所以通过改革来解决土地问题,缓解地权和劳动者矛盾的措施都未成功。2、沉重的赋税和力役(1)、定义:征收赋税是古代国家剥削农业生产者,为政府的财政支出提供物质保障的主要手段。需要注意的是,古代帝国的富强和繁荣往往是以农耕者的艰辛劳动为基础的。此外,徭役是古代王朝强制民众承担的无偿劳动。(2)、表现:古代中国赋税的名目繁多,还有很多杂税和附加税以及临时的征收,地方政府往往也巧立名目,层层摊派,搜刮民财,这使得农民承担着沉重的负担。劳动者从事劳役,修筑大型工程,但是劳动强度大,生活条件十分恶劣,加之朝廷的督责十分严厉,所以劳役人员的死亡率极高,历代各种沉重的杂役往往使农民无法承受。(3)、危害:沉重的赋税往往是农民失去土地破产的根源,过度征发的徭役,又使大批农耕劳动者被迫离开土地,这都导致正常的经济生活秩序遭到严重的破坏。由此引发的社会动乱,往往成为王朝覆灭和社会经济文化凋残的直接原因。(四)、中国古代水利灌溉制度的发展传说中的大禹(水利事业的开创者)→都江堰(李冰)、郑国渠(郑国)(战国时期)→井渠(汉代)→黄河治理→立井水车、高转筒车(隋唐五代)→水转翻车(宋代)→风力水车(明清时期)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一)、家庭手工业和工官、匠户制度家庭手工业和田庄手工业属于民间的小规模经济形式,很早就出现,主要集中在农业、手工业等低利润行业,技术水平较低,工艺容易传承,匠户也有很大的人身自由,劳动积极性很高。而工官制度属于政府控制的经济形式,在汉武帝时代出现,主要集中在煮盐、冶铁、铸钱、炼铜等高利润行业,技术水平较高,但封闭性强,技术革新也不能很快实现并为民间和社会服务,匠户的人身自由受到很大限制,工艺不好传承,劳动积极性不高,创造性受到极大压制。,(二)、古代中国纺织业的发展萌芽、人工育蚕和纺织技术(新石器时代)→纺织业在经济生产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强(商代)→纺织技术已相当发达→官营纺织业发展壮大(唐中期后)→棉花种植和棉织技术已推广到粤、闽等地区,丝织工艺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宋代)→蚕桑、棉花种植面积普遍扩大,纺织手工业作坊和工场中集中了数量众多的雇工,在纺织业发达的地区出现了有一定规模的自由劳动力市场,这标志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明代)(三)古代中国冶金技术的发展起源(新石器时代)→大型铸铜业,青铜器(商代)→人工冶炼铁器,淬火技术(战国)→铁业官营,煤炭开始成为冶铁的燃料,供风形式的革命性的变化→灌钢法(南北朝)(四)中国古代陶瓷业的成就彩陶表现出相当高的工艺水平(原始时代)→陶发展到瓷的过渡阶段(商代中期到汉代晚期)→制瓷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唐代)→粉彩瓷器工艺的发明推进了生产技术的提高,这种技术在雍正时期达到登峰造极的水平(清代)丝绸之路的重要对外商品三、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一)富商大贾周流天下-繁华的流动贸易商业得到良好的发展条件,富足的巨商和繁荣的商业中心得以出现(春秋战国时期)→俞大娘航船(唐代)→商业空前繁荣(宋元时期)→交子(北宋)(二)、“市”的发展1、秦代: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商家收受金钱时,必须当面将钱投入陶制容器中。2、汉代:有对进行集中贸易的“市”的管理机构,管理很严格。3、南北朝时期:在离城镇稍远,交通便利的一些地点自然形成了民间集市——“草市”,政府对草市进行行政管理。4、唐代:草市的作用相当明显,且作为自然形成的乡村集市,也逐渐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夜市开始繁荣起来。5、宋代:“市”已经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形成了繁华的商业街,市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商业活动不再受到管理的直接监管。6、明清时期:商业街相当繁华,商业发展到高峰期。四、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一)、重农抑商1、产生:商鞅变法明确规定了重农抑商的原则。2、原因: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有利于保障国家的安全,维护政治的稳定,巩固君主的地位。3、表现:商人的社会地位较低,无法取得自由民的平等地位,在社会上遭受鄙视,在政治和法律上也遭受歧视,直到宋代才有所转变。4、消极影响:使社会经济活力受到压制,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萌芽也长期得不到正常发育。(二)、“海禁”政策1、定义:明清王朝禁止中国人赴海外经商和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的政策。2.、危害:扼杀了对外贸易推动经济进步的可能性,使得中国社会在19世纪以极端保守和封闭的面貌走向世界。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一、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一)、自然经济的解体1、时间: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2、标志: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3、原因:列强对华空前强度的资本输出,不仅破坏了农村的家庭手工业,也重创城市手工业,中国开始被迫卷入世界市场。4、影响: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市场,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二)、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1、直接促进原因:19世纪60——70年代洋务运动2、产生途径:(1)、中小地主、官僚、买办、商人、华侨等投资于近代工矿企业;(2)、原来的部分手工工场开始采用机器生产,转变为近代工矿企业。3、发展(初步):从甲午战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了都一个高潮。初步发展的民族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得比重虽然很小,但有着重要意义,它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社会经济带来了一股新气息。(三)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一)民国初期的兴办实业浪潮1、原因:(1)、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扫清了政治上的障碍。(2)、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一系列发展实业的措施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工业的热情。(3)、广大爱国群众的大力支持国货运动。(4)、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列强忙于战事,放松了对华的经济侵略,资本和商品输出也有所减少,客观上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2、特点:(1)、地域分布不平衡。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内陆地区几乎没有。(2)、工业体系不完备,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领域,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3)、受外国资本和封建势力的压迫。在一些重要领域,外国资本和传统经济形势依然占到绝对优势。(二)、国民政府统治后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困境原因:(1)、先天不足。民族工业没有强大技术和资金支持,起步较晚,经营者也缺乏足够优秀的经营素质。(2)、后天畸形。民族工业产生以后,受到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双重压迫,地域和工业方面上分布不均衡,加之没有安定的社会环境。(3)、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战争对民族工业造成毁灭性的打击。(4)、国民政府的恶性通货膨胀政策和苛捐杂税是的民族工业陷入困境。(5)、美国的经济侵略。(6)、官僚资本、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三重压迫。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一、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1、背景:(1)、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基础。(2)、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和政治局势的逐步稳定,广大人民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有力的群众支持。2、时间:1953年。3、内容:(1)、1953年,中共中央制订了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了社会主义工业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并举的指导方针,随后,中央人民政府开始执行“一五”计划。(2)、主要目标: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3)、“一五”计划完成后,国家开始进行三大改造,伴随着农业和手工业合作化的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也掀起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4)、1956年年底,中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使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成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从而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自此,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下来。(5)、评价: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但在后期存在要求过急,改变过快,形式过于简单化一等缺点,给社会经济发展留下了许多后遗症。(二)、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曲折发展的十年1、开端:1956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此报告实际上提出了开辟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问题。1956年9月,中共八大在北京召开,大会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正确分析了我国的国情和根本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取得的初步成果,是社会主义建设的良好开端。2、曲折与失误(1)、原因:由于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刚刚起步,人们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在理论和思想上还缺乏深刻的认识。(2)、表现:1958年,在急于求成和片面强调经济建设发展速度的思想指导下,大跃进运动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展开。随后,人民公社化运动也在全国范围内展开。这使得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开来,造成了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3)、改善与提高1960年冬,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并对国民经济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1965年,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3、“十年动乱”中的国民经济(1)、表现:①在“全面夺权”的狂潮中,国民经济计划因无法执行而被废止;②经济工作的指挥调度和管理系统陷入瘫痪、半瘫痪状态,国民经济的运行失去控制;③全国交通运输阻塞,物资供应困难,大批工矿交通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④各地工矿企业管理混乱,产品质量下降,成本上升,劳动纪律松懈;⑤市场供应紧张,人民生活水平下降。(2)、改善与纠正:1971年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后,周恩来在毛泽东支持下主持国务院日常工作,他要求必须恢复被破坏的各种规章制度,重申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国民经济渐渐有了起色。1975年1月,四届全国人大在京召开,大会重申了在20世纪内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定了以周恩来、邓小平为核心的国务院领导人员。随后,邓小平以铁路整顿为突破口,对交通运输、钢铁工业和国防科技工作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整顿,国民经济逐渐摆脱停滞和倒退的局面,开始了恢复和发展。(3)、文化大革命给中国的经济建设造成了极其严重的破坏,使正常的生产和社会秩序出现严重混乱。从20世纪70年代起,正是国际局势趋向缓和,许多国家经济起飞或持续发展的时期,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中国不仅没能缩小与发达国家已有的差距,反而拉大了差距,错失了一次极为宝贵的发展机遇。二、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和改革开放(一)、工作重心的转移和从农村到城市的体制改革1、工作重心的转移(1)、开端: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2)、会议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做出了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3)、影响: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这次会议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开始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标志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到来。2、体制改革(1)、农村的管理体制改革①背景:农业集体化后,在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中,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压抑,农业生产发展缓慢,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徘徊不前。为了解决温饱问题,一些地方的农民开始自发进行改革农村原有经济体制的尝试。②开始:1978年12月,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农民自发实行包产到户,粮食生产获得空前丰收,随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包产到组。1980年,四川省广汉县向阳公社在全国率先取消人民公社。③发展:1980年9月,中共中央发出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文件,肯定在生产队领导下的“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不会脱离社会主义轨道。④结果及其影响:1983年初,,全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生产队已达93%,这种深刻的经济体制变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2)、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1、背景:农村改革的突破性进展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讨论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把增强企业活力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间环节,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实行政企职责分开,建立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2、开始及过程:自此,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改革的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从农业转向国有企业。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按照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的原则,进一步扩大生产经营自主权。3、结果:到1987年,全国已有80%的国营企业实行了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在企业内部进行的以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为主要内容的改革也迅速推进。(二)、对外开放格局的全面形成1、理论依据:实行对外开放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基本国策。2、开端:1979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对广东、福建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给予更多的经营自主权,随后,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设立经济特区,经济特区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3、发展:198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共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在这些城市扩大开展对外经济活动的自主权,逐步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快放宽利用外资,引进技术的步伐,这有力地增强了中国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的活力。1985年起,中共中央、国务院又相继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放区,批准设立海南省,划定海南岛为经济特区。1990年4月,浦东开放。4、结果及影响:到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初步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有力地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走向社会主义建设新阶段(一)、历史性的跨越——南方谈话1、背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际风云变幻,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一个关键时期。2、过程:1992年春,邓小平先后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他发表了南方谈话。3、主要论点: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和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发展自己才是硬道理。4、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召开,大会明确市场经济体制,会议要求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大力发展经济。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召开为标志,改革开放步入新时期。(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开始:1993年11月,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建立社会主机市场经济体制的若干问题的决议,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为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体制,建立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这个决定勾画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使中共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基本原则具体化。2、过程:1997年,中共十五大召开。大会确立了邓小平思想为指导思想,并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论断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又一次思想解放和认识深化。3、结果: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已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是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二是初步形成了开放统一的市场体系。世界政治史专题一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一、民主政治的摇篮——古代希腊(一)、希腊的地理位置——民主政治起源的重要客观因素1、地理位置:地处地中海东部,扼亚欧非三洲要冲,它的地理范围大致以希腊半岛为中心,包括爱琴海诸岛、小亚细亚西部沿海、爱奥尼亚群岛以及意大利南部和西西里岛的殖民地。2地理特点:(1)、没有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开阔平原,大量的沟壑和丘陵将陆地割裂成许多小块,地表破碎。(2)、浩瀚的海洋为希腊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这里海岸曲折,港湾众多,绿岛相连,地中海式气候温和宜人,海洋资源得天独厚。(二)、城邦和城市公民——民主政治的重要主体1、城邦概况(1)、产生:公元前8世纪左右(2)、特点:①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周围的一些村落,辖地不过百里,人口不过数万。②各城邦从建立之初便十分珍惜自治。③各城邦在彼此分立的同时,又通过频繁的交往保持着密切联系。④、城邦是各种商品的集散地,不同行业和不同地区之间贸易活动频繁。⑤、城邦也是希腊的文化中心,积淀、吸纳、汇集了古希腊乃至整个地中海世界的文化资源。2、公民概况(1)、地位:希腊社会的主体阶层,城邦政治的核心力量。(2)构成:除妇女、奴隶和外邦移民之外的本城邦成年男子。(3)、教育状况:公民从小接受书写、修辞、演讲等方面的系统训练,使身心获得全面发展。城邦的公共教育和家庭私人教育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培养思维敏捷,身体强健、能言善辩的合格公民。(4)、特点:珍视个人自由,敢于表现个性,不屈从于权威,善于从事文化艺术和政治活动,追求智慧与平等。他们衣食简单,不太过问钱财,妻子为他们操持家务,奴隶为他们耕作或照看买卖,自己则出入于会堂、广场、集市、剧院、法庭等公共场所,倾听演说,发表政见,参与表决,观看表演,以极大的热情和自豪感投入到城邦事务中去。有极强的集体荣誉感。3、希腊的民主政治发展因素:独特的地理位置及自然环境;广阔的海外贸易、殖民及经济和文化交往活动;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公民的素养较高,较早地接受了平等互利的观念;城邦珍视独立和自治,没有一个城邦拥有征服其他城邦的绝对实力。(二)、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典范——雅典1、民主政治的奠基(1)、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在希腊各城邦中最为完善,这种政治制度甚至堪称古代西方世界政治文明的典范,这种民主制的建立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它是平民与贵族反复斗争的结果。(2)、产生的原因:公元前6世纪初,工商业的发展造就了雅典新兴的工商业者阶层,他们不满贵族专权的局面,要求发展城邦民主政治,促进工商业繁荣。(3)、梭伦改革:①时间:公元前594年②措施:A.经济上,颁布“解负令”,使那些因贵族盘剥而沦为债务奴隶的人重获自由,实行一系列措施促进工商业的发展。B.政治上,按每年收入多少将公民分为四个等级,由四各部落各选一百人组成四百人会议,作为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设立雅典最高法院——陪审法庭受理公民的投诉。③特点:梭伦在改革中既不迁就贵族,也不偏袒平民,但收入最少的第四等级不享有担任政府官职和参选“四百人会议”的权利。④评价:这种中立政策未能彻底化解社会矛盾,但是,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贵族专权的局面,促进了雅典民主政治和商品经济的发展。(4)、克里斯提尼改革①时间:公元前506年②措施:A.政治上:将原有的地盘加以改造,重新划定十个行政区,以抽签方式从十个选区中各选50人组成五百人会议,代替原来以部落为基础的四百人会议。五百人会议享有很大权力,并对所有等级的公民开放,在公民大会闭会期间,负责处理大部分城邦事务,相当于国家元首的轮值主席也从五百人会议中产生。此外,还由十个选区各选一人组成“十将军委员会”。B.法制上:对于某些别有企图的野心家,制订了陶片放逐法,公民可以将不受欢迎的人的名字写在陶片上,通过投票将他们予以政治放逐。③评价:克里斯提尼以新的行政选区制度打破了部落贵族势力对政权的控制,雅典国家最终形成。这次改革使雅典所有公民都有机会参与国家政治事务。(三)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1、“黄金时代”的开启公元前500年至公元前449年,希腊城邦与波斯帝国之间爆发战争。雅典与希腊另一著名城邦斯巴达领导各邦浴血奋战,最终击退波斯的侵略。这场战争是对希腊城邦制度和雅典近百年来民主改革成果的一次检验。战争的胜利使得希腊免受波斯帝国的统治,保存了西方古代民主政治的火种,同时也开启了希腊文明史上最为鼎盛的“古典时代”。2、伯里克利执政——黄金时代(1)、背景:希波战争期间,雇工贫农踊跃参战,由贫民和工商业者组成的民主派一直很活跃。他们的政治地位也有了很大提高。(2)、措施:(主要集中在政治方面)除十将军外,各级官职向所有公民开放,并都以抽签方式产生;民主政治的主要机构“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由民主组成的“陪审法庭”拥有最充分的权力,“公民大会”经常化,成为事实上的国家最高权力机构,每个公民在会上都有发言权和表决权;“五百人会议”仍为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并兼有政府职能,它的每个成员都有机会担当公民大会的轮值主席,执掌国家最高权力,“陪审法庭”人数众多,负责审理全国大部分案件;为保证所有公民,尤其是低等级公民能积极参加国家政治事务,国家为担任公职的公民发放津贴。(四)、雅典民主政治的得与失1、积极方面:(1)、促使国家经济、政治获得了空前的繁荣。(2)、雅典的民主政治在国家政治原则、国家权力的组织形式、国家的决策方式以及公职选举、任期等方面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产生了深刻的积极影响。2、消极方面:(1)、民主范围不够全面:雅典公民权利是建立在对广大奴隶专政的基础之上,众多的妇女和外邦人则被排除在民主殿堂之外。(2)、性质原始。雅典民主政治是一种颇为原始的直接民主,它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的参政方式意味着素养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这很可能会导致国家权力的误用和滥用。(3)、教训:历史事实表明,雅典民主政治在伯里克利时代以后盛极而衰,政局开始动荡,一些野心家开始蛊惑群众左右政局,公民民主生活开始抛弃正义原则,沦为个人争权夺利的工具。雅典古典时代的辉煌诞生于民主政治的宽松和自由的氛围之中,但雅典后来的衰弱,除了战争和其他因素以外,与这种民主政治所导致的混乱和内耗是分不开的。二、罗马的法制进步历程(一)、从习惯法到成文法1、罗马的地位:罗马事故希腊文明的正统继承者和西方古典文明新的开拓者,在崛起与扩张的过程中,她的人民以灵活务实的态度逐步摸索出一整套治理国家的经验,制定出古代世界最为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为丰富和发展西方古代政治文明做出了独特的贡献。2、罗马法的形成(1)、背景:贵族垄断立法权并肆意歪曲法律欺压平民,这激起了广大平民的愤怒,他们极力要求制定成文法来保护自身权益。(2)、过程:元老院迫于广大平民的压力,于公元前449年颁布了《十二铜表法》。(3)、罗马法的作用及其影响《十二铜表法》内容涉及法律诉讼的程序、债务、家庭关系、财产继承、宗教以及犯罪和刑法等方面。它是一部掺杂着原始、落后古老习俗,保留某些贵族特权,但又有章可循的古罗马习惯法汇编而成的法律,限制了贵族的专横,打破了他们对于法律知识的垄断,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成文法发展的起点。3、从“公民法”到“万民法”——古罗马法律发展的一各高峰(1)、从公民法到万民法的过渡阶段从罗马建国到公元前3世纪中叶,罗马产生的法律统称为公民法。它专门适用于罗马公民,,注重形式,程序繁琐,缺乏灵活与变通,内容上侧重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等方面,涉及个人财产等问题的私法规范则不够完善。伴随着帝国的扩张,罗马社会的各种矛盾也不断凸显。在这样一个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帝国,部分承认被征服民族的利益,给那些没有罗马公民权的外邦人以法律保护,也成为统治者的需求。在长期的法律实践中,万民法体系逐渐形成。(2)、万民法的特点:①适用范围广:罗马境内的各族人民②借鉴性较强:在不触动原有公民法体系的前提下广泛借鉴了外邦人的法规。③适应了社会需求:突破了公民法的局限,变得简洁灵活且实用有效,注重调解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因而能适应社会需要。(3)、自然法精神自然法不是具体的法律条文,而是一种法律观念。自然法是整个法律科学的思想基础和各种具体法规的指导原则,它高于一切人定法和人为权力,在自然法体系下,人人生而平等,都有资格享有某些基本权利。这种人类平等的思想是对罗马法律实践的理论概括和升华,标志着罗马法学的高度成熟。(4)、罗马法的作用及其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