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11第50课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1.古代:先民先后开通了连接欧亚大陆的陆上、海上、草原及西南丝绸之路,与此同时,中国的丝绸、铁器和瓷器向西出口;养蚕和缫丝技术、制瓷技术、冶铁技术经过西亚向西传播,中亚和西亚的物种、服饰、饮食等也对隋唐社会产生重大影响。2.近代:随着欧洲列强的殖民扩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步形成,洲际贸易得到扩展。随着国际贸易的开展,买卖双方的接触,推动了文化习俗的传播,如中国茶叶的外传、服饰的变化及钟表的传入等。3.现代: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经济整体,生产的国际分工深度发展,经济全球化加快发展,全球贸易网形成,客观上推动了商品的世界性流动与文化交流的国际化。1.了解不同时代、不同类型商路的开辟。2.通过了解商品所体现的特色文化,理解贸易活动在文化交流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一、丝绸之路1.概念:经由中国西北和中亚连接欧亚大陆的商路,是东西方经济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象征。2.张骞“凿空”: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使汉朝了解到西域的基本情况,大大推进了丝绸之路的畅通和贸易的繁荣。3.衰落:唐朝中期以后,受割据、战乱等因素影响,加上东西方的海路联系日益活跃,丝绸之路在东西交通中的重要性渐趋下降。二、欧亚大陆其他重要商路路线备注草原丝绸之路在丝绸之路北面,从漠北草原或南西伯利亚西行,经由咸海、里海以北通往欧洲或小亚细亚的商路匈奴、突厥等游牧民族的西迁之路西南丝绸之路从关中平原入蜀至成都平原,沿横断山麓南下,跨越澜沧江、怒江,向西进入缅甸和印度,再通往中亚、西亚等地的商路它在沟通古代中国西南地区与东南亚、南亚的联系上,长期发挥着重要作用海上丝绸之路古代东西方的海上交通线早在西汉,中国就已经开辟了通往印度洋的海路。宋元时期,人们能够制造排水量很大、可乘载数百人的巨舟。广州、泉州、明州等沿海口岸,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交易枢纽。明初郑和下西洋达到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交通的巅峰丝绸之路兴起的原因(1)军事外交推动“凿空西域”。(2)商业诉求是丝绸之路开辟的又一动因。(3)传道弘法是丝绸之路开辟的第三动因。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第一次出使西域第二次出使西域任务为了联络大月氏等政权共击匈奴“河西地空”,联合乌孙东返伊犁河谷,遏制匈奴出发时间公元前138年公元前119年结果直接的外交目的并未实现意义开通了绵延两千多年的丝绸之路,沟通了中西文明的千年交流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三、古代商路上的中西文化交流物质文化传出(1)养蚕和缫丝技术逐渐传到东罗马帝国;漆器及其制造技术、铁器及冶铁技术经中亚向西传播(2)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经由陆路和海路传到西方(3)瓷器主要经过海路外销到东南亚、南亚、北非、东非等地,深受当地人喜爱传入(1)西汉征服中亚的大宛国,获得良种“汗血马”,同时引进了苜蓿、葡萄等作物(2)从西域传入中原的物种有:胡桃、胡瓜、胡葱、胡椒、胡萝卜等(3)中亚和西亚的服饰、饮食对隋唐社会产生重大影响。棉花从陆、海两个渠道传入中国,在宋元时期发展为重要的经济作物精神文化方面(1)佛教在汉朝传入中国,深刻影响了中国的思想、文学和艺术创作。丝绸之路沿线保存下来的著名佛教石窟,融汇东西艺术风格(2)祆教、摩尼教、犹太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陆续传到中国(3)中亚和西亚的杂技、魔术、音乐、舞蹈在汉唐王朝广受欢迎(4)中医药知识随着炼丹术传到阿拉伯地区【图解史实】中西文化交流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一、全球贸易网的形成1.世界市场初步形成(1)背景:新航路开辟和西欧各国的殖民扩张,洲际贸易得到扩展。(2)表现:商品种类与数量大大增加;股份公司出现和发展。(3)影响:客观上推动了洲际贸易,促使世界市场初步形成。2.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经济整体(1)原因:工业革命后,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的推动。(2)表现:形成了国际分工和贸易格局--西欧、北美国家生产和出口制成品,其他国家生产和出口初级产品;世界贸易额剧增。3.生产的国际分工深度发展,经济全球化加快发展(1)影响因素: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冷战的发生。(2)促进因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署,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冷战的结束,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3)发展表现:1950-2000年,全球贸易出口总值增长约100倍。资本主义世界市场(1)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主导的世界市场,指随着资本主义国家向全世界的经济扩张,原来相对孤立、隔绝的各大洲之间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以至整个世界变成一个统一的市场。(2)它开始形成于15-16世纪新航路的开辟,19世纪中期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新航路的开辟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1)加强了欧洲同亚洲、非洲以及“新发现”的美洲等地的联系,逐渐结束了各地相互孤立的状态。(2)各地的文明发生接触与碰撞,开始了汇合交融,日益连成一个整体。(3)地区性的贸易开始向世界性的贸易扩展,贸易数量和贸易品种也急剧增加,大大促进了不同国家和地区贸易的发展。【图解史实】全球贸易网的形成二、商品流动与文化交流国际化1.原因:国际贸易的开展,买卖双方的接触,商品对文化习俗的传播。2.表现茶的外传最初,中国茶主要在中国周边传播。16世纪以后,传播到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等地区影响:中俄之间形成“万里茶道”,荷兰许多富裕家庭设有“茶室”,日本形成了“日本茶道”,英国形成了“下午茶”服饰的变化17世纪末,中国服装随着传教士传到法国20世纪初,法国设计师设计的女装采用了东方女装的样式中华民国建立后设计的中山装兼具中西服饰的特点钟表的传入钟表诞生于欧洲,约16世纪中期由澳门传入中国内地18世纪,中国进口钟表的数量已经很多。钟表在社会中下层中逐渐流行进入20世纪,电影、音乐、书籍等各国文化产品广销世界各地英国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1)工业革命冲破种种阻力,向欧、美和亚洲扩展。(2)英国工业革命向其他国家的扩展,进一步强化了国际分工。(3)工业革命促进了国际的人口和资金流通。(4)到19世纪中叶,英国凭借它先进的生产技术、雄厚的经济实力、发达的交通运输和占有广大的殖民地而独占鳌头,成为“世界工厂”,这意味着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形成和世界各地经济联系的进一步加强。考点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考向1|丝绸之路与新航路开辟材料汉代开辟了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汉书·地理志》记载,汉代商人的海上贸易已包括了全部南海诸国和整个印度洋区域,并延伸到西亚乃至欧洲。它对汉朝的兴盛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也有力地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15世纪西欧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人们需要越来越多的黄金、白银等可以充当货币的贵重金属进行商品交易,但西欧本土的金银产量不能满足需求。《马可·波罗行纪》使欧洲人相信东方遍地黄金,西欧各国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增强国力、获得财富,都纷纷支持远洋探险活动。新航路的开辟使得世界各地各个民族各种文明之间彼此隔绝的状态被打破,各个地区各个民族的历史逐渐融合成为统一的人类历史。--摘编自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解读:第一段材料重点描述了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范围,并说明其对汉代的兴盛及对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产生了积极作用。第二段材料反映了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对金银的需求,以及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打破了世界各地隔绝的状态。问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丝绸之路与新航路开辟的不同。提示:①背景不同:丝绸之路开通的背景是汉初封建经济的发展;新航路开辟的背景为西欧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的兴起。②目的不同:丝绸之路开辟的目的是汉初为解决匈奴威胁,更多出于军事需要和政治目的;新航路开辟是为了开拓市场,掠夺财富,更多出于经济目的。③交往方式不同:丝绸之路以友好往来为主;新航路开辟则以暴力侵略掠夺居多。④影响不同:丝绸之路促进了沿线经济文化交流,实现了交往国家共同受益;新航路开辟促进西欧资本原始积累,加速向近代社会转型;推动了世界的整体化进程,但也给亚非拉地区带来民族灾难。考向2|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形成材料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随着英国世界殖民霸主地位的确立,广阔的殖民地为其带来巨大的市场和商业利润,工场手工业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在18世纪下半期以蒸汽机应用为标志的工业革命兴起了。机器大生产的产品远远超出国内市场的容量,需要更广阔的国际市场,工厂生产需要的原料多来自世界各地。同时工业革命也为工业资产阶级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手段及轰开落后地区大门的坚船利炮。在工业革命推动下,资产阶级的全球扩张把整个世界联系为一个整体,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这样描述”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进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最野蛮最顽强抵抗的仇外心理的重炮。--何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及殖民体系研究》解读:抓主题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找关键“工业革命”“英国世界殖民霸主地位的确立”“便捷的交通手段及轰开落后地区大门的坚船利炮”“资产阶级的全球扩张”提素养通过有关工业革命时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相关研究材料说明英国在这一过程中所起作用的原因(史料实证)问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中期英国在推动世界市场形成过程中发挥重大作用的原因。提示:制度和政策的保障;最早完成工业革命(生产出大量廉价的工业品);拥有强大的海军;在交通革新上领先;对外殖民扩张,拥有最多的殖民地。考向3|商品的世界性流动与文化交流材料玉米、番薯、马铃薯这几种美洲作物均适应性较强、耐旱耐瘠,使过去并不适合粮食作物生长的砂砾瘠土、高岗山坡、深山老林等地成为宜种土地。于是,广大居民“即芟尽草根,兴种番薯、包芦(玉米)、花生、芝麻之属,弥山遍谷,到处皆有”“南坝山地、高阜、低坡,皆种包谷,为酿酒、饲猪之用”。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上,突出的人地矛盾以及庶民百姓的吃饭难问题都是困扰历代统治者的死结。明中叶以后涌入中国并很快普及开来的粮食作物无疑起到了缓解这一死结的作用。因有耐瘠的美洲作物传入,人口才能向土地贫瘠的地区流动,才能开山垦荒活命。但流民的这种垦荒种植是开山砍伐,粗放式经营的。--郑南《美洲原产作物的传入及其对中国社会影响问题的研究》解读:材料描述了明代中后叶,玉米、马铃薯等美洲的耐旱作物传入中国,缓解了历代人地矛盾和吃饭难问题;人口可以向土地贫瘠的地区流动,开山垦荒。但这种粗放的经营易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问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洲作物在中国广泛种植的原因及对中国经济和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提示:原因:新航路开辟及殖民扩张,使美洲作物传到中国;美洲作物适应性较强,用途广泛;明清时期人地矛盾尖锐;政府政策的推动。影响:农作物种类增多,粮食总产量大幅度提高,缓解人地矛盾;饮食结构发生变化;促进人口增长;推动了农业商品化发展;大量荒地开垦,导致生态破坏。一、不同时期殖民扩张的目的及手段时间目的手段15世纪末至18世纪中期掠夺金银财富,增加资本原始积累掠夺财富、贩卖黑奴、进行欺诈性贸易;等等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期拓展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以适应本国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发动侵略战争和输出廉价商品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适应各国垄断资本主义的利益需要,积极抢占资本输出的场所资本输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和进行帝国主义战争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发展特点1.市场的空间范围日益扩大:经历了从国内市场到国际市场、区域贸易到世界贸易的发展过程。2.市场联系的交通运输、通信方式便捷化:商品运输的速度和运载量迅速扩大,商品信息传递加快。3.市场流通的商品种类迅速增加:从农牧业产品与手工业产品之间的交换到工业产品与原料的交换,再到世界范围内资金、劳动力、商业服务的交换。4.市场的资本总额、贸易总额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5.市场组织、维护机制日益完善:通过建立银行、交易所、成立政府特许公司、垄断公司等,保障商品生产和流通的顺畅。6.贸易中心的不断变化:古代以区域贸易为主,没有世界性的贸易中心;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葡萄牙、荷兰一度成为大西洋贸易的中心;工业革命后英国成为世界贸易的中心,后被美国取而代之。【真题展示】(2018·全国卷Ⅱ·33)下图可以用来说明,奴隶贸易()A.是早期资本主义扩张的手段B.促成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确立C.导致“日不落帝国”的产生D.因白银开采的需要达到极盛【命题人揭秘】提取信息:材料反映了欧洲向美洲贩运的奴隶数量变化的动态时空过程。由题干中逐年增加的奴隶数量,可判断奴隶贸易的不断增长。⇓转换信息:16-18世纪属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阶段,这一时期,垄断商路、贩卖人口(奴隶贸易)、掠夺金银是殖民扩张的常用手段。⇓明确答案:结合所学可知,奴隶贸易属于早期资本主义扩张的手段。故选A项。【阅卷人点评】[失分1]对特定时空的误读。殖民体系最终形成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即19世纪末20世纪初,不注意题目的时空范围,易误选B项。[失分2]历史解释的学科素养欠缺。对资本主义发展早期阶段的殖民扩张的表现、特点及与其他时期殖民扩张的不同不清晰。(2018·全国卷Ⅱ·4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中国是大豆的故乡,甲骨文中就有关于大豆的记载。先秦时期,大豆栽培主要是在黄河中游地区。“豆饭”是人们的重要食物。《齐民要术》通过总结劳动人民长期的实践经验,认识到大豆对于改良土壤的作用,主张大豆与其他作物轮种。唐宋时期的文献中都有朝廷调集大豆送至南方救灾、备种的记录。大豆的种植推广到江南及岭南……从古至今,各式各样的豆制品是中国人喜爱的食物,提供了人体所需的优质植物蛋白。1765年,大豆引入北美,最初作为饲料或绿肥。19世纪60年代,豆腐在美国开始被视为健康食品。19世纪末,大豆根瘤的固氮功能被发现,在美国干旱地区推广种植。至1910年,美国已经拥有280多个大豆品种。1931年,福特公司从大豆中开发出人造蛋白纤维,大豆成为食品工业、轻工业及医药工业的重要原料。1954年,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种植面积超过一亿亩。大豆在南北美洲都得到广泛种植,美洲的农田和中国人的餐桌发生了紧密联系。--摘编自刘启振等《“一带一路”视域下栽培大豆的起源和传播》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历史上种植利用大豆的特点和作用。(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大豆在美国广泛种植的原因。(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物种交流的积极意义。解析:(1)第一小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