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新《环境保护法》的总体课件_第1页
解读新《环境保护法》的总体课件_第2页
解读新《环境保护法》的总体课件_第3页
解读新《环境保护法》的总体课件_第4页
解读新《环境保护法》的总体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解读新《环境保护法》的

总体情况、重点制度及其适用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刘定慧

E-mail:dinghui_liu@解读新《环境保护法》的

总体情况、重点制度及其适用中国环境管一、新《环境保护法》初步建立了多元共治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二、完善并确立了一系列的环境管理制度三、制定了我国环境保护史上最严环境管理措施与手段四、环境突发事件的风险控制、应急准备、应急处置和事后恢复等制度及其适用五、环境经济政策的适用六、图解《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目录一、新《环境保护法》初步建立了多元共治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目录新《环境保护法》的修订历程及总体情况环保法第一次修订:2012年8月27日主要涉及内容:此次审议不是将呼声较大的条款增补,而是进一步删减争议的条款。将一部法律的修改稿变成完全没有争议的稿子,那么其进步意义将大打折扣。本次条文修改是“针对部分重点内容”的“阶段性修改”。环保法第二次修订:2013年6月29日主要涉及内容:1.“公益诉讼”等内容仍存较大争议;2.“雾霾带来”信息公开;3.“首次增加”:总量控制制度从单项法进入环保法,区域限批制度首次进入环保法;4.涉及监督政府的内容部分回归。环保法第三次修订:2013年10月15日主要涉及内容:1.环境税;2.建议设立社会环境监督员制度;3.公众环境权。环保法第四次修订:2014年4月24日主要涉及内容:1.“按日计罚”加大了对环境违法的惩治力度;2.明确政府责任,加大环保领域财政投入;3.环保部门执法权得到强化;4.扩大了公益诉讼主体范围。新《环境保护法》的修订历程及总体情况环保法第一次修订:2新《环境保护法》的修订历程及总体情况新《环境保护法》的修订历程及总体情况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终身责任追究不再

“唯GDP论英雄”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要向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最严格的制度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要向保一、新《环境保护法》初步建立了多元共治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明确各方职责任务,营造良好执法环境,有效解决职责不清、责任不明的问题。强化地方政府领导责任:明确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在环境监管执法中的责任。落实社会主体责任:企业应承担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的主体责任;社会组织依法参与环境保护工作;新闻媒体进行舆论监督;公民享有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一、新《环境保护法》初步建立了多元共治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明(一)政府的环境保护职责及对履职的监督1、政府的环境保护职责——权力清单一、对行政区域的环境质量负责

第六条第二款二、改善环境质量

第二十八条三、加大财政投入

第八条四、加强环境保护宣传和普及工作

第九条五、对生活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统筹城乡污染设施建设

第三十七、第五十一六、推广清洁能源的生产或使用

第四十条第二款七、做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准备

第四十七条八、接受同级人大监督

第二十七条(一)政府的环境保护职责及对履职的监督1、政府的环境保护职责(1)对行政区域的环境质量负责《环境保护法》第六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的环境质量负责。

(2)改善环境质量、限期达标第二十八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环境保护目标和治理任务,采取有效措施,改善环境质量。未达到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的重点区域、流域的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制定限期达标规划,并采取措施按期达标。第十三条第一款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一)政府的环境保护职责及对履职的监督(1)对行政区域的环境质量负责(一)政府的环境保护职责及对(1)政府向人大报告,接受同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第二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每年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对发生的重大环境事件应当及时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依法接受监督。2、对政府履行环境保护职责的监督(一)政府的环境保护职责及对履职的监督(1)政府向人大报告,接受同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2、对政府(2)环保目标考核评价第二十六条

国家实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纳入对本级人民政府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及其负责人和下级人民政府及其负责人的考核内容,作为对其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考核结果应当向社会公开。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环保目标完成情况纳入对政府及其负责人的考核内容,作为对其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开。2、对政府履行环境保护职责的监督(一)政府的环境保护职责及对履职的监督(2)环保目标考核评价2、对政府履行环境保护职责的监督(一)(3)倒查机制及党政同责要求实施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建立倒查机制:对发生重特大突发环境事件任期内环境质量明显恶化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且造成严重后果利用职权干预或阻碍环境监管执法依纪依法追究有关领导和责任人的责任,而且要终身追究。党政同责的相关规定—

责任追究《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2、对政府履行环境保护职责的监督(一)政府的环境保护职责及对履职的监督(3)倒查机制及党政同责2、对政府履行环境保护职责的监督(一党政同责的相关规定——责任追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环境监管执法的通知

国办发〔2014〕56号……三、积极推行“阳光执法”,严格规范和约束执法行为

(十)强化监管责任追究。对网格监管不履职的,发现环境违法行为或者接到环境违法行为举报后查处不及时的,不依法对环境违法行为实施处罚的,对涉嫌犯罪案件不移送、不受理或推诿执法等监管不作为行为,监察机关要依法依纪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国家工作人员充当保护伞包庇、纵容环境违法行为或对其查处不力,涉嫌职务犯罪的,要及时移送人民检察院。实施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建立倒查机制,对发生重特大突发环境事件,任期内环境质量明显恶化,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利用职权干预、阻碍环境监管执法的,要依法依纪追究有关领导和责任人的责任。党政同责党政同责的相关规定——责任追究党政同责(4)约谈制度约谈制度的含义:约谈制度指上级组织部门对未履行或未全面正确履行职责,或未按时完成重要工作任务的下级组织部门所进行的问责谈话制度。环保部约谈是指环境保护部约见未履行环境保护职责或履行职责不到位的地方政府及其相关部门有关负责人,依法进行告诫谈话、指出相关问题、提出整改要求并督促整改到位的一种行政措施。约谈制度涉及社会各个方面、各个层次。这里仅探讨环保部约谈制度(《环境保护部约谈暂行办法》(环发[2014]67号))。约谈的目的:督促地方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切实履行环境保护责任,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保障群众环境权益。约谈不是惩罚,但通常都是发生在“限批”等实质性举措之前。约谈的依据:《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35号)《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3〕37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环境保护部“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考核办法的通知》(国办发〔2013〕4号)(4)约谈制度附:区域限批

第44条国家实行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对超过国家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或者未完成国家确定的环境质量目标的地区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暂停审批其新增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附:区域限批第44条国家实行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约谈制度约谈的内容:(一)未落实国家环保法律、法规、政策、标准、规划,或未完成环保目标任务,行政区内发生或可能发生严重生态和环境问题的;(二)区域或流域环境质量明显恶化,或存在严重环境污染隐患,威胁公众健康、生态环境安全或引起环境纠纷、群众反复集体上访的;(三)行政区内存在公众反映强烈、影响社会稳定或屡查屡犯、严重环境违法行为长期未纠正的;(四)未完成或难以完成污染物总量减排、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和危险废物管理等目标任务的;(五)触犯生态保护红线,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严重威胁和破坏的;(六)行政区内建设项目环境违法问题突出的;(七)行政区内干预、伪造监测数据问题突出的;(八)行政区内影响环境独立执法问题突出的;(九)行政区内发生或可能继续发生重特大突发环境事件,或者落实重特大突发环境事件相关处置整改要求不到位的;(十)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有关事项需要约谈的;(十一)其他需要环境保护部进行约谈的。

(二)新《环境保护法》明确了环境保护部门和其他监督管理部门的职责《环境保护法》第十条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全国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军队环境保护部门,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对资源保护和污染防治等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监督管理。(二)新《环境保护法》明确了环境保护部门和其他监督管理部门的一、统一监督管理

第十条(统一监督管理、有关部门)二、编制环境规划

第十三条三、标准的制定与管理

第十五条(环境基准)、第十六条(经济、技术条件)四、环境监测

第十七条

五、联防联治

第二十条(统一)六、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第二十九条(严格、补偿)七、环境与健康管理

第三十九条(制度、研究)八、区域限批

第四十四条(总量、质量)权力清单——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职责一、统一监督管理权力清单——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职责九、建设项目监管第十四条、第十九条、第四十一条、第六十一条十、现场检查第二十四条(委托监察机构)十一、查封、扣押第二十五条(不得委托)十二、排污许可

第四十五条(未取得、不得)十三、环境应急管理

第四十七条(备案管理)十四、信息公开(环保部门、责令企业公开信息)

第五十三条、第五十四条(诚信档案)第六十二条(公告)十五、按日计罚

第五十九条(拒不改正;次日起)十六、责令停业关闭第六十条(限产、停产、报经批准)第十七、移送公安拘留

第六十三条(排污许可证、环评、数据造假拒不改正)权力清单——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职责九、建设项目监管权力清单——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职责环境行政问责

第六十八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过、记大过或者降级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给予撤职或者开除处分,其主要负责人应当引咎辞职:(一)不符合行政许可条件准予行政许可的;(二)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包庇的;(三)依法应当作出责令停业、关闭的决定而未作出的;(四)对超标排放污染物、采用逃避监管的方式排放污染物、造成环境事故以及不落实生态保护措施造成生态破坏等行为,发现或者接到举报未及时查处的;(五)违反本法规定,查封、扣押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的设施、设备的;(六)篡改、伪造或者指使篡改、伪造监测数据的;(七)应当依法公开环境信息而未公开的;(八)将征收的排污费截留、挤占或者挪作他用的;(九)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违法行为。环境行政问责第六十八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环境行政问责对象——

三类机关1、地方政府2、环保部门3、有关部门环境行政问责具体人员1、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2、其他直接责任人员3、造成严重后果的,政府或者部门主要负责人环境行政问责形式1、记过、

记大过、

降级2、造成严重后果的:

撤职、

开除、

引咎辞职(主要负责人)

环境行政问责环境行政问责对象——三类机关环境行政问责附:湖南启动重大环境问题终身追责制被问责的具体情况:1.区域环境质量持续恶化2.发生重大及以上环境污染事件3.对已发生的环境敏感问题不重视或应对处置不当4.未完成国家和省政府下达的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任务,或发生其他严重环境违法事件,导致国家对湖南实施全省域建设项目区域限批,或实施局部限批影响重大项目建设5.不执行省委省政府有关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重大工作部署6.其他需要问责的情形主要问责对象:限定为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及其负有保护环境职责部门的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各级政府及组织人事部门任命和管理的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附:湖南启动重大环境问题终身追责制被问责的具体情况:(一)学法守法(二)严格执法(三)信息公开如何防止躺枪既不越位,也不缺位,既尽职尽责,又有效保护自己。行政机关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坚决克服懒政、怠政,坚决惩处失职、渎职。(一)学法守法如何防止躺枪既不越位,也不缺位,既尽职尽责,又分清职责,加强移送移送:环境违法案件的内部移送;环保部门向其他职能部门的移送;环保部门将涉及环境污染犯罪案件向司法部门移送。分清职责,加强移送移送:信息公开一、落实企业主体责任、降低环境追责风险二、依法履职的证据、尽职免责的根据三、建立对话渠道、引导有序参与、有效化解矛盾四、公众有奖举报、共同监督违法《环境保护法》第五十三条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享有获取环境信息、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的权利。各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依法公开环境信息、完善公众参与程序,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提供便利。信息公开一、落实企业主体责任、降低环境追责风险(三)环境监管模式转型实现环境监管以点源为基础到污染防治以区域性、流域性包括农村面源全面的污染防治1、污染防治以流域、区域为重点第二十条

国家建立跨行政区域的重点区域、流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联合防治协调机制,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测、统一的防治措施。2、强化了农村及农业环境污染防治第三十三条第二款

县级、乡级人民政府应当提高农村环境保护公共服务水平,推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第四十九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农业等有关部门和机构应当指导农业生产经营者科学种植和养殖,科学合理施用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科学处置农用薄膜、农作物秸秆等农业废弃物,防止农业面源污染。禁止将不符合农用标准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固体废物、废水施入农田。施用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及进行灌溉,应当采取措施,防止重金属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环境。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定点屠宰企业等的选址、建设和管理应当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从事畜禽养殖和屠宰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采取措施,对畜禽粪便、尸体和污水等废弃物进行科学处置,防止污染环境。县级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农村生活废弃物的处置工作。(三)环境监管模式转型实现环境监管以点源为基础到污染防治以区二、完善并确立了一系列的环境管理制度(一)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二)污染防治设施管理的“三同时制度”(三)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和区域限批制度(四)排污许可证制度(五)环境监测制度(六)跨行政区域联防联治制度(七)生态保护红线制度二、完善并确立了一系列的环境管理制度(一)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环境保护法》第六十一条

建设单位未依法提交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或者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经批准,擅自开工建设的,由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责令停止建设,处以罚款,并可以责令恢复原状。第六十三条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有下列行为之一,尚不构成犯罪的,除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罚外,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一)建设项目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被责令停止建设,拒不执行的;第十九条第二款规定,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开发利用规划,不得组织实施;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建设项目,不得开工建设。(一)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二、完善并确立了一系列的环境管理制度《环境保护法》第六十一条

建设单位未依法提交建设项目环境影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部令(第33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已于2015年3月19日由环境保护部部务会议修订通过,现予公布,自2015年6月1日起施行。原《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境保护部令第2号)同时废止。部长陈吉宁2015年4月9日新修订后的《管理名录》项目涵盖23个行业、199个类别,与现行名录相比,降低环评等级的45个,提高环评等级的12个,新纳入的12个,体现了进一步严格环评管理、强化事中和事后监管的要求,对于从源头上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将起到积极作用。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部令(第33号)《有以下五种行为的,将被移送纪检监察机关1、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经批准或重大变动未经环评审批,建设项目基本建成的;2、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经批准或重大变动未经环评审批,擅自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内开工建设的;3、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经批准或重大变动未经环评审批,擅自开工建设,造成了重大环境污染或严重生态破坏的;4、建设项目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被责令停止建设,拒不执行的;5、建设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未建成、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主体工程正式投入生产或使用的。环保部发出通知,要求加强环境影响评价违法项目责任追究,对于建设单位性质为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有“未批先建”、“未验先投”等行为出现将移送同级纪检监察机关追究建设单位相关人员责任。

新《新环保法》实施后对“未批先建”、“未验先投的”处罚的法律适用问题有以下五种行为的,将被移送纪检监察机关新《新环保法》实施后对问题讨论【基层来信】我们工作中对新《环保法》第六十一条的适用产生了疑问:我局管理科包括一些环评机构的同志认为,未办环评未批先建的,责令停止建设后,不能要求其补办环评手续,当事人申请补办环评的不能批准。我们法制科认为,对企业等未办环评的违法行为进行处罚时,不要求其补办环评,但如果违法企业主动申请补办环评且符合补办环评情形的,我们可以给与其补办环评手续。如何解答这两种意见。问题讨论【基层来信】《环境保护法》第四十一条

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防治污染的设施应当符合经批准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要求,不得擅自拆除或者闲置。《水污染防治法》第十七条新建、改建、扩建直接或者间接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和其他水上设施,应当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建设单位在江河、湖泊新建、改建、扩建排污口的,应当取得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同意;涉及通航、渔业水域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在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时,应当征求交通、渔业主管部门的意见。

建设项目的水污染防治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水污染防治设施应当经过环境保护主管部门验收,验收不合格的,该建设项目不得投入生产或者使用。《水污染防治法》第七十一条违反本法规定,建设项目的水污染防治设施未建成、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主体工程即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停止生产或者使用,直至验收合格,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二)污染防治设施管理的“三同时制度”二、完善并确立了一系列的环境管理制度《环境保护法》第四十一条

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应当与

《大气污染防治法》第十一条新建、扩建、改建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项目,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规定。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必须对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大气污染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作出评价,规定防治措施,并按照规定的程序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

建设项目投入生产或者使用之前,其大气污染防治设施必须经过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验收,达不到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规定的要求的建设项目,不得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第四十八条违反本法规定,向大气排放污染物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排放标准的,应当限期治理,并由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限期治理的决定权限和违反限期治理要求的行政处罚由国务院规定。关于“三同时”验收法律适用问题《大气污染防治法》第十一条新建、扩建、改建向大气排放污染三、制定了我国环境保护史上最严环境管理措施与手段按日计罚查封、扣押停产整治、停业关闭公安拘留刑事责任公众参与三、制定了我国环境保护史上最严环境管理措施与手段按日计罚《环境保护按日连续处罚办法》《实施环境保护查封、扣押办法》《环境保护限制生产、停产整治办法》《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办法》《突发环境事件调查处理办法》《环保部门移送拘留环境违法案件办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制定了我国环境保护史上最严环境管理措施与手段《环境保护按日连续处罚办法》三、制定了我国环境保护史上最严环《环境保护法》第五十九条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法排放污染物,受到罚款处罚,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依法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自责令改正之日的次日起,按照原处罚数额按日连续处罚。前款规定的罚款处罚,依照有关法律法规按照防治污染设施的运行成本、违法行为造成的直接损失或者违法所得等因素确定的规定执行。地方性法规可以根据环境保护的实际需要,增加第一款规定的按日连续处罚的违法行为的种类。(一)按日连续处罚三、制定了我国环境保护史上最严环境管理措施与手段《环境保护法》第五十九条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法《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实施按日连续处罚办法》《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实施按日连续处罚办法》附:按日连续处罚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实施按日连续处罚办法》按日连续处罚具体适用情形:《办法》第五条排污者有下列行为之一,受到罚款处罚,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依法作出罚款处罚决定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实施按日连续处罚:(一)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超过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排放污染物的;(二)通过暗管、渗井、渗坑、灌注或者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或者不正常运行防治污染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排放污染物的;(三)排放法律、法规规定禁止排放的污染物的;(四)违法倾倒危险废物的;(五)其他违法排放污染物行为。第六条地方性法规可以根据环境保护的实际需要,增加按日连续处罚的违法行为的种类。附:按日连续处罚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实施按日连续处罚办法案例临沂华龙热电超标排污被按日计罚100万【案情】临沂华龙热电有限公司负责兰陵县县城供暖,一直是环保部门重点监督的对象。2015年1月5日,临沂市环境监测站对这家公司进行外排废气现场监测,发现该公司外排的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超标。1月9日,临沂市环保局向该公司送达了责令整改违法行为的决定书,责令其立即停止违法排污行为,并作出处罚10万元的决定。【按日计罚】1月19日,临沂市环境监测站和环境监察支队对该公司进行复查时发现,该公司外排废气中的二氧化硫仍然超标,达到了国家最高排放标准的9倍。依据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及其相关配套办法,决定对公司实施按日连续处罚,起止时间为送达责令整改违法行为决定书次日起至复查发现超标排污日止。算起来,是从1月10日至19日共计10日,每日罚款数额为10万元,按日连续处罚总计罚款数额为100万元。案例临沂华龙热电超标排污被按日计罚100万并用关系:1、环保主管部门实施按日连续处罚的,可以同时适用责令排污者限制生产、停产整治或者查封扣押等措施。2、因实施上述措施导致按日连续处罚适用条件灭失的,不再实施按日连续处罚。附:按日连续处罚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实施按日连续处罚办法》并用关系:附:按日连续处罚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实施按日连应注意的问题对以逃避监管的方式排放污染物的认定《办法》第五条第二项

涉及以逃避监管的方式排放污染物,逃避监管的方式既包括通过暗管、渗井、渗坑、灌注等方式排污或者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或者不正常运行防治污染设施,也包括其他未对污染物进行有效处理、逃避监管排入外环境,如将未经有效治理的污水通过“明管”排入外环境、将工业固体废物擅自倾倒在厂区外环境等。其中不正常运行防治污染设施又包含多种情形,如将污染物不经处理设施直接排放、将污染物从处理设施的中间工序引出直接排放等,参考原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3〕177号文件的规定。对于以逃避监管的方式排放水污染物的认定,可参考环境保护部环函〔2008〕308号文件对《水污染防治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禁止私设暗管或者采取其他规避监管的方式排放污染物”的有关解释。应注意的问题对以逃避监管的方式排放污染物的认定原处罚决定对按日连续处罚决定作出时间的限制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检查发现排污者违法排放污染物,应当进行调查取证,就检查当日的违法行为,依法做出一个独立的行政处罚决定。排污者拒不改正违法排污行为、环保部门依法实施按日连续处罚的按日连续处罚的处罚决定书应当在原处罚决定书之后发出但按日连续处罚告知书不受原处罚决定作出时间的限制,即按日连续处罚告知书可以先于原处罚决定书发出。被处罚单位对原处罚决定提起复议或者诉讼的,按日连续处罚不停止实施,即按日连续处罚决定可以在复议、诉讼结束之前作出。

应注意的问题原处罚决定对按日连续处罚决定作出时间的限制应注意的问题排污者对责令改正决定提起复议或者诉讼的处理《环境行政复议办法》第二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向该部门的本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向上一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法》第二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行政诉讼法》第三十八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的,复议机关应当在收到申请书之日起两个月内作出决定。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申请人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在复议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排污者提起复议或诉讼的,不影响环保部门对排污者违法行为的改正情况实施复查,但环保部门复查发现排污者未停止违法排污行为的,应当在复议、诉讼结束之后,再决定是否作出按日连续处罚决定。应注意的问题排污者对责令改正决定提起复议或者诉讼的处理应注意的问题多次复查仍拒不改正情形下的计罚日数的累计执行《办法》第十七条规定

再次复查仍拒不改正的,计罚日数累计执行。累计执行是指将责令改正决定书送达之日的次日起至最后一次复查发现排污者拒不改正违法排污行为之日止的日数之和作为计罚日数。若环保部门复查时发现违法排放污染物行为已经改正,不启动按日连续处罚;若在之后的检查中又发现排污者有《办法》第五条规定的情形的,应当重新作出处罚决定,按日连续处罚的计罚周期重新起算。应注意的问题多次复查仍拒不改正情形下的计罚日数的累计执行应注意的问题《环境保护法》第二十五条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反法律法规规定排放污染物,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污染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可以查封、扣押造成污染物排放的设施、设备。(二)查封、扣押三、制定了我国环境保护史上最严环境管理措施与手段《环境保护法》第二十五条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反《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实施查封、扣押办法》《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实施查封、扣押办法》查封、扣押的适用情形:1、可以实施查封、扣押的情形:①违法排放、倾倒或者处置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危险废物、含重金属污染物或者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的;②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核心区违反法律法规规定排放、倾倒、处置污染物的;

③违反法律法规规定排放、倾倒化工、制药、石化、印染、电镀、造纸、制革等工业污泥的;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污染的违法排污行为。

附:实施环境保护查封、扣押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实施查封、扣押办法》查封、扣押的适用情形:附:实施环境保护查封、扣押

——《环境2、应当实施查封、扣押的情形:①已造成严重污染的;②通过暗管、渗井、渗坑、灌注或者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或者不正常运行防治污染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违反法律法规规定排放污染物的;③较大、重大和特别重大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未按照要求执行停产、停排措施,继续违反法律法规规定排放污染物的。附:实施环境保护查封、扣押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实施查封、扣押办法》2、应当实施查封、扣押的情形:附:实施环境保护查封、扣押

—3、可以不予实施查封、扣押具备下列情形之一的排污者,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污染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按照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予以处罚,可以不予实施查封、扣押:①城镇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危险废物处置等公共设施的运营单位;②生产经营业务涉及基本民生、公共利益的;③实施查封、扣押可能影响生产安全的。附:实施环境保护查封、扣押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实施查封、扣押办法》3、可以不予实施查封、扣押附:实施环境保护查封、扣押

——《附:

环境污染防治单行法规定的行政强制措施强制拆除:《水污染防治法》第七十五条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设置排污口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拆除,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拆除的,强制拆除,所需费用由违法者承担,处五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并可以责令停产整顿。

除前款规定外,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规定设置排污口或者私设暗管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拆除,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拆除的,强制拆除,所需费用由违法者承担,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私设暗管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提请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责令停产整顿。附:环境污染防治单行法规定的行政强制措施强制拆除:代为处置:《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五十五条产生危险废物的单位,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置危险废物,不得擅自倾倒、堆放;不处置的,由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处置或者处置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由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指定单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代为处置,处置费用由产生危险废物的单位承担。第七十六条违反本法规定,危险废物产生者不处置其产生的危险废物又不承担依法应当承担的处置费用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代为处置费用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附:

环境污染防治单行法规定的行政强制措施代为处置:附:环境污染防治单行法规定的行政强制措施《环境保护法》第六十条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超过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排放污染物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责令其采取限制生产、停产整治等措施;情节严重的,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停业、关闭。(三)责令限制生产、停产整治三、制定了我国环境保护史上最严环境管理措施与手段《环境保护法》第六十条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超过污《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实施限制生产、停产整治办法》《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实施限制生产、停产整治办法》限制生产、停产整治适用情况:(一)限制生产适用情况:排污者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超过重点污染物日最高允许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以责令其采取限制生产措施。。(二)停产整治适用情况:排污者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以责令其采取停产整治措施:1、通过暗管、渗井、渗坑、灌注或者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或者不正常运行防治污染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排放污染物,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的;2、非法排放含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严重危害环境、损害人体健康的污染物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三倍以上的;3、超过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年度控制指标排放污染物的;4、被责令限制生产后仍然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排放污染物的;5、因突发事件造成污染物排放超过排放标准或者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实施限制生产、停产整治办法》限制生产、停产整治适用情况:《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实施限制生产、可以不予实施停产整治的情况:具备下列情形之一的排污者,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超过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排放污染物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按照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予以处罚,可以不予实施停产整治:(一)城镇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危险废物处置等公共设施的运营单位;(二)生产经营业务涉及基本民生、公共利益的;(三)实施停产整治可能影响生产安全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实施限制生产、停产整治办法》可以不予实施停产整治的情况:《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实施限制生产、停业关闭适用情况:排污者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经有审批权的人民政府责令停业、关闭:排污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责令停业、关闭:1、两年内因排放含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有毒物质超过污染物排放标准受过两次以上行政处罚,又实施前列行为的;2、被责令停产整治后拒不停产或者擅自恢复生产的;3、停产整治决定解除后,跟踪检查发现又实施同一违法行为的;4、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严重环境违法情节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实施限制生产、停产整治办法》停业关闭适用情况:《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实施限制生产、停产整治办《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三十一条:建设单位未依法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或者未依照本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重新报批或者报请重新审核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擅自开工建设的,由有权审批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限期补办手续;逾期不补办手续的,可以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建设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经批准或者未经原审批部门重新审核同意,建设单位擅自开工建设的,由有权审批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可以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建设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四)未批先建”之处罚三、制定了我国环境保护史上最严环境管理措施与手段《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三十一条:建设单位未依法报批建设项目环境《环境保护法》第六十一条

建设单位未依法提交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或者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经批准,擅自开工建设的,由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责令停止建设,处以罚款,并可以责令恢复原状。第六十三条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有下列行为之一,尚不构成犯罪的,除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罚外,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一)建设项目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被责令停止建设,拒不执行的;(四)未批先建”之处罚三、制定了我国环境保护史上最严环境管理措施与手段《环境保护法》第六十一条

建设单位未依法提交建设项目环境影《环境保护法》第六十三条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有下列行为之一,尚不构成犯罪的,除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罚外,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一)建设项目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被责令停止建设,拒不执行的;(二)违反法律规定,未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放污染物,被责令停止排污,拒不执行的;(三)通过暗管、渗井、渗坑、灌注或者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或者不正常运行防治污染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违法排放污染物的;(四)生产、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生产、使用的农药,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五)行政拘留三、制定了我国环境保护史上最严环境管理措施与手段《环境保护法》第六十三条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有下拘留对象:企业负责人拘留原因:1.未批先建,拒不改正2.无证排污,拒不改正3.篡改、伪造监测数据4.暗管排污:逃避监管5.生产使用:违禁农药(五)行政拘留三、制定了我国环境保护史上最严环境管理措施与手段拘留对象:(五)行政拘留三、制定了我国环境保护史上最严环境管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职责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职责《行政主管部门移送适用行政拘留环境违法案件

暂行办法》《环境保护法》第六十三条第一项规定的“建设项目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被责令停止建设,拒不执行的”行为,包括以下情形:1、送达责令停止建设决定书后,再次检查发现仍在建设的;2、现场检查时虽未建设,但有证据证明在责令停止建设期间仍在建设的;3、被责令停止建设后,拒绝、阻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核查的。《行政主管部门移送适用行政拘留环境违法案件

暂行办法》《环境《环境保护法》第六十三条第二项规定的“违反法律规定,未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放污染物,被责令停止排污,拒不执行的”行为包括以下情形:1、送达责令停止排污决定书后,再次检查发现仍在排污的;2、现场检查虽未发现当场排污,但有证据证明在被责令停止排污期间有过排污事实的;3、被责令停止排污后,拒绝、阻挠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具有环境保护管理职责的部门核查的。《行政主管部门移送适用行政拘留环境违法案件

暂行办法》《环境保护法》第六十三条第二项规定的“违反法律规定,未取得排《环境保护法》第六十三条第三项规定的通过暗管、渗井、渗坑、灌注等逃避监管的方式违法排放污染物,是指不经法定排放口排放污染物,而是通过暗管、渗井、渗坑、灌注等逃避监管的方式违法排放污染物。暗管是指通过隐蔽的方式达到规避监管目的而设置的排污管道,包括埋入地下的水泥管、瓷管、塑料管等,以及地上的临时排污管道;渗井、渗坑是指无防渗漏措施或起不到防渗作用的、封闭或半封闭的坑、池、塘、井和沟、渠等;灌注是指通过高压深井向地下排放污染物。《行政主管部门移送适用行政拘留环境违法案件

暂行办法》《环境保护法》第六十三条第三项规定的通过暗管、渗井、渗坑、灌《环境保护法》第六十三条第三项规定的通过篡改、伪造监测数据等逃避监管的方式违法排放污染物,是指篡改、伪造用于监控、监测污染物排放的手工及自动监测仪器设备的监测数据,包括以下情形:1、违反国家规定,对污染源监控系统进行删除、修改、增加、干扰,或者对污染源监控系统中存储、处理、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进行删除、修改、增加,造成污染源监控系统不能正常运行的;2、破坏、损毁监控仪器站房、通讯线路、信息采集传输设备、视频设备、电力设备、空调、风机、采样泵及其它监控设施的,以及破坏、损毁监控设施采样管线,破坏、损毁监控仪器、仪表的;3、稀释排放的污染物故意干扰监测数据的;4、其他致使监测、监控设施不能正常运行的情形。《行政主管部门移送适用行政拘留环境违法案件

暂行办法》《环境保护法》第六十三条第三项规定的通过篡改、伪造监测数据等《环境保护法》第六十三条第三项规定的通过不正常运行防治污染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违法排放污染物,包括以下情形:(一)将部分或全部污染物不经过处理设施,直接排放的;(二)非紧急情况下开启污染物处理设施的应急排放阀门,将部分或者全部污染物直接排放的;(三)将未经处理的污染物从污染物处理设施的中间工序引出直接排放的;(四)在生产经营或者作业过程中,停止运行污染物处理设施的;(五)违反操作规程使用污染物处理设施,致使处理设施不能正常发挥处理作用的;(六)污染物处理设施发生故障后,排污单位不及时或者不按规程进行检查和维修,致使处理设施不能正常发挥处理作用的;(七)其他不正常运行污染防治设施的情形。《行政主管部门移送适用行政拘留环境违法案件

暂行办法》《环境保护法》第六十三条第三项规定的通过不正常运行防治污染

《环境保护法》第六十三条第四项规定的生产、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生产、使用的农药,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行为,包括以下情形:(一)送达责令改正文书后再次检查发现仍在生产、使用的;(二)无正当理由不及时完成责令改正文书规定的改正要求的;(三)送达责令改正文书后,拒绝、阻挠环境保护、农业、工业和信息化、质量监督检验检疫等主管部门核查的。国家明令禁止生产、使用的农药是指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明令禁止生产、使用的农药。《行政主管部门移送适用行政拘留环境违法案件

暂行办法》《环境保护法》第六十三条第四项规定的生产、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环境保护法》第六十三条规定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是指违法行为主要获利者和在生产、经营中有决定权的管理、指挥、组织人员;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是指直接排放、倾倒、处置污染物或者篡改、伪造监测数据的工作人员等。《行政主管部门移送适用行政拘留环境违法案件

暂行办法》《环境保护法》第六十三条规定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是指违法行为案件移送部门应当向公安机关移送下列案卷材料:(一)移送材料清单;(二)案件移送书;(三)案件调查报告;(四)涉案证据材料;(五)涉案物品清单;(六)行政执法部门的处罚决定等相关材料;(七)其他有关涉案材料等。案件移送部门向公安机关移送的案卷材料应当为原件,移送前应当将案卷材料复印备查。案件移送部门对移送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行政主管部门移送适用行政拘留环境违法案件

暂行办法》案件移送部门应当向公安机关移送下列案卷材料:《行政主管部门移《环境保护法》第六十九条

违反本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企业事业单位严重污染环境犯罪和擅自处置固体废物及擅自进口固体废物罪按照《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

、第三百三十九条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六)刑事责任三、制定了我国环境保护史上最严环境管理措施与手段《环境保护法》第六十九条

违反本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环境案件统计2002年至2011年,全国法院受理各类刑事、民事、行政环境一审案件118779件。1.刑事案件--破坏环境资源保护81761件;环境监管失职刑事案件83件。2.民事环境一审案件受理19744件,占同期民事一审案件的0.04%。3.行政环境一审案件受理15749件,审结15722件,占同期行政案件1.49。环境案件统计2002年至2011年,全国法院受理各类刑事、民环境刑事责任《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

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环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环境刑事责任《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

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刑法》第三百三十九条违反国家规定,将境外的固体废物进境倾倒、堆放、处置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未经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许可,擅自进口固体废物用作原料,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以原料利用为名,进口不能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液态废物和气态废物的,依照本法第一百五十二条第二款、第三款的规定定罪处罚。(参见《刑法修正案(四)》)环境刑事责任《刑法》第三百三十九条违反国家规定,将境外的固体废物进境倾为依法惩治有关环境污染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现就办理此类刑事案件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共十二条)第十条下列物质应当认定为“有毒物质”:(一)危险废物,包括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的废物,以及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二)剧毒化学品、列入重点环境管理危险化学品名录的化学品,以及含有上述化学品的物质;(三)含有铅、汞、镉、铬等重金属的物质;(四)《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附件所列物质(灭蚁灵、二噁英等);(五)其他具有毒性,可能污染环境的物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

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法释〔2013〕15号“有毒物质”的范围和认定标准为依法惩治有关环境污染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第一条实施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规定的行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严重污染环境”:(前5项:行为)(一)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排放、倾倒、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的;(二)非法排放、倾倒、处置危险废物三吨以上的;(三)非法排放含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严重危害环境、损害人体健康的污染物超过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法律授权制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三倍以上的;(四)私设暗管或者利用渗井、渗坑、裂隙、溶洞等排放、倾倒、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的;(五)两年内曾因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受过两次以上行政处罚,又实施前列行为的;“严重污染环境”的14项判别标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

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法释〔2013〕15号第一条实施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规定的行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后8项:结果)(六)致使乡镇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取水中断十二小时以上的;(七)致使基本农田、防护林地、特种用途林地五亩以上,其他农用地十亩以上,其他土地二十亩以上基本功能丧失或者遭受永久性破坏的;(八)致使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死亡五十立方米以上,或者幼树死亡二千五百株以上的;(九)致使公私财产损失三十万元以上的;(十)致使疏散、转移群众五千人以上的;(十一)致使三十人以上中毒的;(十二)致使三人以上轻伤、轻度残疾或者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十三)致使一人以上重伤、中度残疾或者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十四)其他严重污染环境的情形。“严重污染环境”的14项判别标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

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法释〔2013〕15号(后8项:结果)“严重污染环境”的14项判别标准最高人民法院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财产

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认定标准1、致使乡镇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取水中断十二小时以上的;2、致使基本农田、防护林地、特种用途林地五亩以上,其他农用地十亩以上,其他土地二十亩以上基本功能丧失或者遭受永久性破坏的;3、致使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死亡五十立方米以上,或者幼树死亡二千五百株以上的;4、致使公私财产损失三十万元以上的;5、致使疏散、转移群众五千人以上的;6、致使三十人以上中毒的;7、致使三人以上轻伤、轻度残疾或者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8、致使一人以上重伤、中度残疾或者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两高《解释》第一条)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财产

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严重危害“后果特别严重”的认定标准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后果特别严重”:

(一)致使县级以上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取水中断十二个小时以上的;

(二)致使基本农田、防护林地、特种用途林地十五亩以上,其他农用地三十亩以上,其他土地六十亩以上基本功能丧失或者遭受永久性破坏的;

(三)致使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死亡一百五十立方米以上,或者幼树死亡七千五百株以上的;

(四)致使公私财产损失一百万元以上的;

(五)致使疏散、转移群众一万五千人以上的;

(六)致使一百人以上中毒的;

(七)致使十人以上轻伤、轻度残疾或者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

(八)致使三人以上重伤、中度残疾或者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

(九)致使一人以上重伤、中度残疾或者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并致使五人以上轻伤、轻度残疾或者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

(十)致使一人以上死亡或者重度残疾的;

(十一)其他后果特别严重的情形。(两高《解释》第三条)

“后果特别严重”的认定标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环保部门的信息公开《环境保护法》第五十四条

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统一发布国家环境质量、重点污染源监测信息及其他重大环境信息。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定期发布环境状况公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依法公开环境质量、环境监测、突发环境事件以及环境行政许可、行政处罚、排污费的征收和使用情况等信息。(七)公众参与三、制定了我国环境保护史上最严环境管理措施与手段环保部门的信息公开(七)公众参与三、制定了我国环境保护史上最企业的信息公开《环境保护法》第五十五条

重点排污单位应当如实向社会公开其主要污染物的名称、排放方式、排放浓度和总量、超标排放情况,以及防治污染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情况,接受社会监督。不公开或不如实公开信息的:《环境保护法》第六十二条

违反本法规定,重点排污单位不公开或者不如实公开环境信息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公开,处以罚款,并予以公告。(七)公众参与三、制定了我国环境保护史上最严环境管理措施与手段企业的信息公开(七)公众参与三、制定了我国环境保护史上最严环举报、检举、控告《环境保护法》第五十七条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发现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行为的,有权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举报。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发现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不依法履行职责的,有权向其上级机关或者监察机关举报。接受举报的机关应当对举报人的相关信息予以保密,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七)公众参与三、制定了我国环境保护史上最严环境管理措施与手段举报、检举、控告(七)公众参与三、制定了我国环境保护史上最严案例

打击环境违法行为,不断提高环境质量,

公众参与不可或缺

“执法人员曾经在罗田社区附近发现过水污染物超标现象,但是找不到污水来源。”深圳市环境监察支队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将嫌疑目标锁定在附近几家企业身上,但多次巡查也没有找到线索。一个举报电话给一筹莫展的执法人员带来了好消息:位于罗田社区象山大道462号的深圳市恒进五金制品有限公司经常夜间偷排直排废水,手法非常隐蔽,保安警惕性极高。为了避免打草惊蛇,深圳市环境监察支队领导特意抽调平日与恒进五金没有任何接触的人员执行此次任务。检查组兵分3路:一路在厂区外的排污口采样,一路负责控制保安不让其通风报信,一路迅速到达偷排口进行录像和采样留证。要避免惊动高度警惕的保安,翻过紧锁的大门,再扛着笨重的摄像机跑到300米远的排污现场,没有那么容易。其中一名执法人员就在翻大门的过程中不慎摔成了骨折。

案例

打击环境违法行为,不断提高环境质量,

公众参与不可或缺执法人员在现场看到,沉淀池污泥排放管非法连接了一条塑料暗管,暗管宽约15公分,长约15米,废水通过这条暗管直接排入厂区内市政污水管道1号排口。监测数据显示,恒进五金直排的废水里总磷超标近2000倍。“我们除了现场查封、扣押了其偷排废水的软管及偷排管接口,下达了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决定书外,紧接着还要对其进行罚款20万元、停产整治的处罚。同时还启动对其改正违法行为情况的监督,如果逾期未改正,将依据新《环境保护法》对其实施按日连续处罚。”对于恒进五金来说,后果不止于此。据业内专家估算,按照停产30天算,恒进五金至少损失上千万元。案例

打击环境违法行为,不断提高环境质量,

公众参与不可或缺

执法人员在现场看到,沉淀池污泥排放管非法连接了一条塑料暗管,案例

举报环境违法行为有奖,菏泽发放首批奖金

2015年4月7日,在《菏泽市环境违法行为有奖举报暂行办法》实施四个月后,菏泽市环保部门发放了首笔举报奖金200元。一名群众电话实名举报菏泽高新区万福办事处一家无名小制浆加工点,经环保部门查实,该加工点属于“土小企业”。菏泽市环保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他们接到群众举报后,立即启动有奖举报办理程序,并严格落实保密制度。菏泽市环保局高新区分局组织执法人员会同万福办事处有关人员进行突击检查,在万福办事处曹庄村查处一家以废纸为原料做纸浆然后压成纸浆板的小加工点。目前,该加工点已被拆除,环保部门向举报人兑现了奖励。为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行为,菏泽市出台了《环境违法行为有奖举报暂行办法》,并于2015年1月起实施。举报人应当提供环境违法企业或个人的名称、详细地址以及基本违法事实等信息,尽量提供影像资料,并表明是否有奖举报。有奖举报为实名举报,要求提供有效联系方式。对环境违法行为的举报,经举报受理部门调查属实并作出行政处罚的,给予举报人最低200元、最高20000元奖励。举报人自接到领奖通知之日起60日内,可持有效身份证件到举报受理部门领取奖金,逾期视为自动放弃。案例

举报环境违法行为有奖,菏泽发放首批奖金2015年4月环境公益诉讼:《环境保护法》第五十八条

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符合下列条件的社会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依法在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二)专门从事环境保护公益活动连续五年以上且无违法记录。(七)公众参与三、制定了我国环境保护史上最严环境管理措施与手段环境公益诉讼:(七)公众参与三、制定了我国环境保护史上最严环附:环境公益诉讼

环境公益诉讼:是指社会成员,包括公民、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依据法律的特别规定,在环境受到或可能受到污染和破坏的情形下,为维护环境公共利益不受损害,针对有关民事主体或行政机关而向法院提起诉讼的制度。实践证明,这项制度对于保护公共环境和公民环境权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环境公益诉讼的目的——维护环境公共利益环境公益诉讼的功能具有明显的预防性质,同时兼具补救功能。环境公益的侵害不需要现实地发生,只要根据有关的情况合理地判断其具有发生侵害的可能性即可提起诉讼。另外,对于已发生的环境公共利益损害,环境公益诉讼又通过民事赔偿和国家赔偿以补救被损害的环境公共利益。附:环境公益诉讼

环境公益诉讼:环境公益诉讼的提起者:包括社会成员,如公民、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社会成员,既可以是直接的受害人,也可以是无直接利害关系的人。

环境公益诉讼的对象:既包括一般的民事主体,也包括国家行政机关。一般的民事主体,如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当其行为对环境公共利益构成损害,环境行政控制无力或不能干预时,即可成为环境公益诉讼的对象。国家行政机关未履行法定职责,构成了对环境公共利益损害的不当行政行为,也是环境公益诉讼的对象。

附:环境公益诉讼环境公益诉讼的提起者:附:环境公益诉讼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

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14年12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631次会议通过自2015年1月7日起施行)

《解释》共35个条文,主要对社会组织可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可跨行政区划管辖、同一污染环境行为的私益诉讼可搭公益诉讼“便车”、减轻原告诉讼费用负担等四方面内容作出了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

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最高人民法院、民政部、环境保护部

关于贯彻实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通知

最高人民法院、民政部、环境保护部《通知》强调,人民法院受理和审理社会组织提起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可以根据案件需要向民政部门查询或核实社会组织的基本信息,发现社会组织存在通过诉讼牟取经济利益情形的,还应向民政部门发送司法建议,民政部门应及时反馈或通报处理结果。人民法院应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告知案件受理情况以及调解协议、和解协议的内容,相关部门应及时向人民法院通报处理结果或提出意见、建议。人民法院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调取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等证据材料的,相关部门应及时提交。人民法院还可以商请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共同组织修复生态环境或对修复结果进行审查,等等。最高人民法院、民政部、环境保护部

关于贯彻实施环境民事公益诉“天价环境公益诉讼案”

——环境公益诉讼的成功探索(10-1)【基本案情】原告泰州市环保联合会诉称:2012年1月~2013年2月间,常隆化工等6家企业违反环保法规,将其生产过程所产生的废盐酸、废硫酸等危险废物总计2.6万吨,以支付每吨20元~100元不等的价格,交给无危险废物处理资质的中江公司等主体偷排当地的如泰运河、古马干河,导致水体严重污染,造成重大环境损害,需要进行污染修复。本案经环保部门调查后,14名企业责任人被抓获,当地法院以环境污染罪处二至五年徒刑,并处罚金16万元~41万元。根据省环科学会废酸倾倒事件环境污染损害评估技术报告,常隆化工等6家企业在此次污染事件中违法处置的废物在合法处置时应花费的成本(虚拟治理成本)合计36620644元。根据环境保护部2011年发布的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意见及所附《环境污染损害数额计算推荐方法》,污染修复费用应以虚拟治理成本为基数,按照4.5倍计算。因此,请求判令被告企业赔偿上述费用,用于环境修复,并承担鉴定评估费用和诉讼费。“天价环境公益诉讼案”

——环境公益诉讼的成功探索(10-【辩论】支持起诉的泰州市检察院认为:检察院依职权发现,常隆化工等6家企业违法将废酸交给无危险废物处理资质的单位偷排,导致水体严重污染,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应承担污染损害赔偿责任。环保组织对责任企业提起民事公益诉讼请求赔偿损失,符合法律规定。被告企业辩称:1.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规定,环保公益社会组织登记连续5年以上才可向法院提起诉讼。泰州市环保联合会2014年2月25日经泰州市民政局批准设立,不满5年,故不具起诉资格。2.被告企业生产的副产酸并非危险废物,其生产销售行为合法,且对江中公司等单位倾倒副产酸并不知情,故环境污染与被告企业无法律上的因果关系。3.省环科学会出具的评估技术报告无人签名,未见鉴定资质,将本案所涉副产酸鉴定为废物的程序不合法。4.倾倒地点水质已经恢复,无需再通过人工修复,环保组织根据虚拟治理成本计算损失没有事实依据。5.环保组织起诉被告企业被倾倒的副产酸数量与证据不符。因此,请求法院驳回环保组织的赔偿请求。“天价环境公益诉讼案”

——环境公益诉讼的成功探索(10-2)【辩论】“天价环境公益诉讼案”

——环境公益诉讼的成功探索【一审判决】泰州中院审查认定的事实及一审判决:1.环保组织是否有诉讼资格依照2012年修订的《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依法登记的环保组织具有民事公益诉讼主体资格。泰州市环保联合会作为依法成立的参与环保事业的非营利性社团组织,为保护水生态环境和维护公众环境权益,有权提起环境公益诉讼。2.被告企业与实际倾倒单位之间的副产酸买卖是否合法,与环境污染有无因果关系本案所涉副产酸虽然符合化工产品标准并可销售,但其在被抛弃时,由于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属于危险废物;造成环境污染的,应当赔偿损失,并采取措施恢复环境原状。被告企业将副产酸交给无处置资质和能力的江中公司等单位处置,并且所支付的款项远不足以补偿正常无害化处理上述废物的所需费用,导致大量副产酸未经安全处理即被倾倒,造成水域严重污染。被告企业主观上具有非法处置危险废物的故意,客观上造成了环境严重污染的结果,应该承担环境污染修复的赔偿责任。3.被告企业被倾倒至水体的副产酸的数量认定常隆化工等6家企业被倾倒的副产酸数量,均有相关票据等书证、证人证言证实,故被倾倒副产酸数量不能认定的辩解不能成立。“天价环境公益诉讼案”

——环境公益诉讼的成功探索(10-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