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语文中考一轮复习】
文言文《河中石兽》知识点解析目标1.了解纪昀相关的文学常识;2.学习并掌握《河中石兽》中重点实词、虚词与句式;3.理解《河中石兽》所蕴含的道理。知识点睛一、文学常识纪昀(1742—1805),字晓岚,一字春帆,号观弈道人、孤石老人,晚号石云,直隶献县(今属河北)人,清代学者、文学家。纪昀自幼禀赋卓异,4岁即开始读书,此后“无一日离笔砚”,乾隆十九年(1754)中进士,学问渊博,工诗及骈文,尤长于考证训诂[gǔ]。乾隆年间,任《四库全书》总纂官,由此掀开了他人生中最为辉煌的一页。著有《阅微草堂笔记》等。二、课文精讲字音字形:河干(gān)圮(pǐ)棹(zhào)曳(yè)铁钯(pá)木杮(fèi)湮(yān)啮(niè)臆(yì)断欤(yú)河中石兽沧州南一寺临河干[1],山门[2]圮[3]于河,二石兽并[4]沉焉。阅[5]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6]石兽于水中,竟[7]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8]数小舟,曳[9]铁钯,寻十余里,无迹。【注释】[1]河干:河岸。[2]山门:佛寺的外门。[3]圮:倒塌。[4]并:一起。[5]阅:经过,经历。[6]求:寻找。[7]竟:终了,最后。[8]棹:划(船)。[9]曳:拖。【译文】沧州的南面有一座寺庙靠近河岸,佛寺的外门倒塌在了河里,两个石兽一起沉没了。过了十多年,僧人们募集金钱重修(寺庙),在河中寻找两个石兽,最终没找到,(僧人们)认为石兽顺着水流流到下游了。于是划着几只小船,拖着铁钯,(向下游)寻找了十多里,没有(石兽的任何)踪迹。
一讲学家设帐[10]寺中,闻之[11]笑曰:“尔辈[12]不能究[13]物理[14]。是[15]非木杮[16],岂能为[17]暴涨[18]携之去?乃石性坚重[19],沙性松浮,湮[20]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21]乎?”众服为确论[22]。【注释】[10]设帐:设馆教书。[11]之:代指这件事。[12]尔辈:你们这些人。[13]究:研究,探究。[14]物理:事物的道理、规律。[15]是:这。[16]木杮:削下来的木片。[17]为:被。[18]暴涨:凶猛的河水。[19]坚重:坚硬沉重。[20]湮:埋没。[21]颠:通“癫”,精神失常。[22]确论:正确的言论。【译文】一位讲学家在寺庙中讲学,听了这件事嘲笑说:“你们这些人不能探究事物的道理,这(石兽)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凶猛的河水带走呢?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泥沙的性质松软浮动,(石兽)埋没在沙下,越沉越深罢了。顺着河流寻找石兽,不是疯了吗?”大家信服地认为(这话)是正确的言论。一老河兵[23]闻之[24],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25]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26],必于石下迎水处啮[27]沙为坎穴[28]。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29]坎穴中。如是[30]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31],遂[32]反溯流[33]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34]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35]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36]欤[37]?【注释】[23]河兵:巡河、护河的士兵。[24]之:代指讲学家的观点。[25]盖:因为。[26]反激之力:河水冲撞石头返回的冲击力。[27]啮:咬,这里是侵蚀、冲刷的意思。[28]坎穴:坑洞。[29]倒掷:倾倒。[30]如是:像这样。[31]已:停止。[32]遂:于是。[33]溯流:逆流。[34]如:依照,按照。[35]然则:既然这样,那么。[36]臆断:主观地判断。[37]欤:句末语气词,表反问。【译文】一位老河兵听说了讲学家的观点,又笑着说:“凡是丢失在河里的石头,应当到河的上游寻找。因为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的性质松软轻浮,水流不能冲走石兽,河水的反冲力,一定在石头下面迎面冲刷(石兽下的)沙子,形成坑洞。越冲越深,冲到石兽(底部的)一半时,石兽必定倒在坑洞里。像这样再冲刷,石兽又会再次转动。(这样)不停地转动,于是反而逆流而上了。到河的下游寻找石兽,本来就够疯了;在原地深处寻找它们,不是更疯狂吗?”依照他的话(去寻找),果然在几里外寻到了(石兽)。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表面现象,不知道其中根本道理的情况太多了,(难道)可以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吗?互动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不堪其忧堪:能忍受B、不知其旨也旨:甘美C、竟不可得竟:毕竟D、阅十余岁阅:经过【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字词的翻译。这几个词是重点字,“竟”是“终于、最终”的意思。对于文言文中的字词一定要注意背诵、积累及运用。【主旨归纳】本文通过叙述寻找河中石兽的故事,阐述了我们不能仅仅根据常情或者自己的一知半解就主观臆断的道理。三、重点词语句式(一)重点虚词1.之:①代词。【例】闻之笑曰。(代这件事)一老河兵闻之。(代讲学家的观点)当求之于上流。(代石兽)②助词,的。【例】其反激之力。2.为:①介词,表被动。【例】岂能为暴涨携之去。②动词,认为。【例】众服为确论。③动词,成为。【例】啮沙为坎穴。(二)通假字不亦颠乎“颠”通“癫”,精神失常。(三)词类活用1.名词用作动词棹数小舟:划船。2.动词用作名词岂能为暴涨携之去:凶猛的河水。(四)一词多义重:①(chóng)重新 【例】僧募金重修②(zhòng)与“轻”相对,分量较大 【例】乃石性坚重(五)古今异义物理【古义】事物的道理、规律。【今义】研究物质运动一般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学科。(六)文言句式1.被动句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为”表被动)【译】怎么能被凶猛的河水带走呢?2.倒装句求二石兽于水中。(状语后置)【译】在河中寻找两个石兽。3.省略句果得于数里外。(省略宾语)【译】果然在几里外寻到了(石兽)。互动题下面句中的“之”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闻之笑曰B、当求之于上流C、一老河兵闻之D、其反激之力【解析】先要了解各句的出处,读懂句子内容,然后根据自己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各项中“之”的字义,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进行比较。D“之”为助词“的”,其它三项“之”为代词。例题精讲梳理文中人物寻找石兽的位置、理由及最终结果。人物寻找的位置理由最终结果庙僧原地水中水未冲走石兽“竟不可得”河的下流以为顺流下
讲学家原地沙下
失败老河兵
“果得于数里外”梳理文中人物寻找石兽的位置、理由及最终结果。人物寻找的位置理由最终结果庙僧原地水中水未冲走石兽“竟不可得”河的下流以为顺流下“寻十余里无迹”讲学家原地沙下石重沙轻,越沉越深失败老河兵河的上游水会把石兽下面的沙子冲走,形成坑洞,越冲越深,石兽必定会倒在坑洞里,如此反复,反而逆流而上。“果得于数里外”【思考】为什么“讲学家”的结论是荒唐的,而“老河兵”的结论是正确的?从中你有什么收获?【解析】讲学家考虑了石兽和泥沙的关系,忽略了流水;而老河兵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准确把握了三者的性质及相互关系。告诉我们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仅仅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就根据常情主观作出判断。互动题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寺僧凭借经验,忽而在原地打捞,忽而去下游寻找,代表的是不深思熟虑而盲目行动的态度。B、讲学家脱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盈利能力与风险管理策略的关系试题及答案
- 黑龙江省大庆市一中学2025届数学七下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
- 移动互联网企业的技术挑战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市场风险与机遇分析试题及答案
- 环保投资的财务考量计划
- 网络性能评估试题及答案解析
- 跨学科研讨会策划计划
- 软件技术员试题及答案创新指南
- 加强自我驱动的工作态度计划
- 财务模型与商业模式的协同试题及答案
- 北大强基试题
- 把未来点亮歌词打印版
- 河南省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一次性退休补贴审核表
- 英文电影鉴赏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北华大学
- 教练技术三阶段讲义
- GB/T 27760-2011利用Si(111)晶面原子台阶对原子力显微镜亚纳米高度测量进行校准的方法
- GB/T 223.26-2008钢铁及合金钼含量的测定硫氰酸盐分光光度法
- GB/T 1766-2008色漆和清漆涂层老化的评级方法
- 2023年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竞赛笔试题及答案
- GB 31634-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珍珠岩
- GB 2715-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粮食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