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河北省保定市张家口私立第一中学高二历史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1-2022学年河北省保定市张家口私立第一中学高二历史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1-2022学年河北省保定市张家口私立第一中学高二历史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1-2022学年河北省保定市张家口私立第一中学高二历史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1-2022学年河北省保定市张家口私立第一中学高二历史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河北省保定市张家口私立第一中学高二历史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这样评论义和团:“义和团事件明显是由反动的满族朝廷、顽固的保守派官僚和士绅,以及无知和迷信民众的联合力量所推动的。这种反抗外国帝国主义的感情和愤怒的爆发是愚蠢的、非理性的,但也不能忽视其中所固有的爱国主义成分。”对此评论理解准确的是①作者对义和团运动的背景分析符合史实②作者认为义和团运动是全民族广泛参与的群众运动③作者对义和团的评价具有辩证性④反映了作者的主要史观是革命史观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参考答案:D2.“(爆炸)声如雷霆,震城土皆崩,烟气涨天”是人们对某次战争场面的描写。这种场面最早可能出现于A.商周

B.春秋战国

C.唐末

D.元末参考答案:C3.“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这一观点是谁提出的?A.普罗泰格拉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参考答案: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主要强调“人是万物的尺度”,这是普罗泰格拉提出的核心思想,一下子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故本题答案选A项;BCD没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不符合题意。【名师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概括出题干的核心观点“人是万物的尺度”,然后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选择判断。4.“通过层层严格考试的人才能进入……衙门任职……人们全然不可能设想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伏尔泰在这里主要赞扬科举制度A.加强了中央集权

B.提高了官员素质C.提高了行政效率

D.废除了门阀制度参考答案:B5.民国二十六年8月至11月,中国军队与侵华日军进行了一次大会战。打破其迅速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中国军民的抗战热忱。此次会战指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武汉会战参考答案:A6.“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种现象之所以发生,主要是因为实行了:A、世官制B、察举制C、科举制D、九品中正制参考答案:C7.现代化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历史学家认为,欧洲近代早期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技革命与启蒙运动极大地促进了精神层面的现代化进程。这四场运动的共同之处是()A.使因行称义主张被广泛接受 B.冲击了天主教的精神枷锁C.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设计 D.确保了代议制的逐步建立参考答案:考点:85:文艺复兴;86:宗教改革;87:启蒙运动.分析:本题考查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技革命与启蒙运动的相同点,欧洲近代早期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技革命与启蒙运动的共同之处是冲击了天主教的精神枷锁.解答:A符合宗教革命,排除;CD项只符合启蒙运动,排除;欧洲近代早期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技革命与启蒙运动的共同之处是冲击了天主教的精神枷锁,故B正确.故选B.8.1924年《现代初中教科书·本国史》讲:“明太祖由平民得帝位,乃不料君权的膨大,反比从前加厉,这为什么呢?其实只是君主专制的自然趋势,明朝适逢其会,便得更上一层罢了。”这表明A.皇权至上是古代中国的政治传统B.皇权加强是权力斗争的必然结果C.中央对地方的权力制约大大加强D.相权为核心的官僚政治体制终结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比较、分析,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君权的膨大,反比从前加厉”、“君主专制的自然趋势”等,结合所学知识,解读题干材料,可知:我国自秦朝开始就建立起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而且形成了一种政治传统,历朝历代都在加强。而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就更需要进一步加强皇权(君权)。故,A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B项表述有一定道理,但不能准确反映题干材料的核心意思;C项表述与题干材料无关,属于无关项;D项表述本身错误,明初废除了丞相制度,但官僚政治并未终结。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A。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朝专制皇权的加强9.章太炎说“长素(康有为)以为‘革命之惨,流血成河,死人如麻,而其事卒不可就’。……然则立宪可不以兵刃得耶?即知英、奥、德、意诸国,数经民变,始得自由议政之权。……公理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俱在,即以革命去之。”材料说明

①康有为主张君主立宪

②康有为认为立宪可避免流血

③章太炎主张革命

④章太炎认为立宪也须流血斗争(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③④参考答案:A10.国台办主任张志军于2014年6月25日至28日赴台湾访问,这是1949年以来大陆对台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首度踏上宝岛的土地。放在65年的时间长度、放在海峡两岸“战争与和平”、悲欢与离合的历史厚度去观照,此访意义相当重大,堪称“两岸关系好转的一大步”。这说明A.两岸的政治对话已获得实质性突破B.“一国两制”受到台湾高层领导的认可C.“九二共识”得到再次确认和全面体现D.拓展交流渠道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参考答案:D【详解】“放在65年的时间长度、放在海峡两岸“战争与和平”、悲欢与离合的历史厚度去观照,此访意义相当重大,堪称“两岸关系的一大步”,说明自1949年以来两岸关系的发展的历程,体现出拓展交流渠道符合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D正确;早在九二共识时两岸关系就已经有实质突破;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台湾高层对“一国两制”的态度,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九二共识”的内容,C错误。11.古人写字用黄纸,写错了,就用黄色的矿物颜料“雌黄”涂抹后重写。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证》篇有“以雌黄该‘宵’为‘苜’”的记载。后人把那些不问事实,妄论一番,轻易下结论,称之为“信口雌黄”“口中雌黄”。这一现象说明()A.印刷术的发明促进了文化的传播B.古代科学与技术之间开始走向结合C.古人重视科学技术的传承与创新D.纸的应用带动了相关技术和文化的发展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及对材料的解读能力。材料主要说的是造纸术发明出来了以后,便利了书写,在造纸术发明的基础上,出现了一些新的成语和文化记载,故选D。A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到印刷术的情况;B项错误,科学与技术的结合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材料也无从体现;C项错误,材料并未交代科学技术的传承的作用。考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四大发明·造纸术12.在宋元明清时期的中国与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都出现艺术内容世俗化的倾向。其共同根源在于A.商品经济的发展

B.社会思潮的变化C.社会上层的倡导

D.传统文化的影响参考答案:A13.徐中约教授指出:“近代中国历史的特征并非是一种对西方的被动反应,而是一场中国人应付内外挑战的主动奋斗;他们力图更新并改造国家,使之从一个落后的儒家普世帝国,转变为一个在国际大家庭中拥有正当席位的近代民族国家。”对该观点理解有误的是A.强调中国人民奋斗的主动性 B.认为中国与世界是相互联系的C.中国已经摆脱儒家思想束缚 D.中华民族在应对挑战中逐步觉醒参考答案:C材料并没有说摆脱儒家思想,只是说“从一个落后的儒家普世帝国,

转变为一个在国际大家庭中拥有正当席位的近代民族国家”,因此C项错误,故选C。ABD项材料都有明确的交代,属于基本的史实。14.中国国民党党史馆为迎接大陆观光客,与厂商制作一系列历史人物玩具,其中包括蒋介石与毛泽东“欢笑言和版”。历史上蒋介石与毛泽东“欢笑言和”所取得的最大成就是A.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B.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C.签署了“双十协定”D.第一次取得了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参考答案:D15.1919年英国《泰晤士报》曾刊登标题文章——“科学革命”,两个副标题是“宇宙新理论”、“牛顿观念的破产”。具有“科学革命”意义的理论是A.日心说

B.量子论

C.相对论

D.经典力学参考答案:C16.苏俄时期,用资本主义的部分经济手段为建立和建设社会主义奠基,并化解了严重的社会危机。这项经济政策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斯大林模式C.新经济政策D.戈尔巴乔夫改革参考答案:C【详解】结合所学可知,1921年,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用资本主义的部分经济手段为建立和建设社会主义奠基,即利用资本主义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故C正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余粮收集制和工业国有化,与“用资本主义的部分经济手段”不符,排除A;斯大林模式是计划经济体制,排斥市场,不符合“用资本主义的部分经济手段”,排除B;20世纪80年代戈尔巴乔夫改革,此时国名是苏联,不是苏俄,排除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用资本主义的部分经济手段”,联系所学苏俄的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分析解答。17.1585年,万历皇帝步行十里祈雨。行礼结束后,皇帝发表训辞声称:天时大旱固然是由于他本人缺乏德行,但同样也是贪官污吏盐剥小民,上千天和的结果。现在务必要改弦更张,斥退坏人,引用好人。万历皇帝的言行突出体现了A.法家的严刑峻法思想B.道家主张“天道自然”C.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D.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天时大旱固然是由于他本人缺乏德行,但同样也是贪官污吏溇剥小民,上干天和的结果。”可知天能感应人,对皇帝的不好的德行进行警示,结合所学知识这是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的主张。所以本题选C,A、B、D不符合题意。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朝时期的儒学·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18.明治维新,是指19世纪60年代未日本在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冲击下所进行的。由上而下,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全盘西化与现代化改革运动。在明治维新的措施中,最有远见的是A.废除武士制度,实行征兵制B.引进西方技术,发展资本主义C.改革落后制度,建立新体制D.大力发展教育,培养建设人才参考答案:D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教育是立国之本,它为日本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大批掌握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知识的人才,是日本经济持久发展的源泉,故D项正确;A项使日本走向了军国主义道路,排除;BC项不符合“最有远见”。19.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认为,国家是人民的国家,“人民……因有关法律和权利的一些共同的协定以及参与互利行动的愿望而结合在一起”。近代启蒙思想最能体现上述主张的:A.天赋人权

B.社会契约C.三权分立

D.人非工具参考答案:B20.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的会议是A.德黑兰会议 B.亚非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日内瓦会议参考答案:D新中国的外交。中国政府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的是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因此选D。

21.“大唐贡士之法,多循隋制.上郡岁三人,中郡二人,下郡一人,有才能者无常数。常贡之科,有秀才,有明经,有进士,有明法,有书,有算。”与材料中“贡士之法”密切相关的是A.察举制B.九品中正制C.科举制D.军功爵制参考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科举制度。依据材料“大唐贡士之法,多循隋制”、“有秀才,有明经,有进士,有明法,有书,有算”结合所学可知,这指的是以考试成绩为选拔依据的科举制,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察举制主要在汉代实行,唐代并未实行;B选项错误,九品中正制是魏晋时期的选官制度,唐朝并未实施;D选项错误,军功爵制以军功为依据授予官职,主要实行于战国时期,唐朝并未实施。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22.《科学的旅程》介绍某一理论时指出:“其中引力不再是一种力,而是一种时空的弯曲,就好像每个大物体都置于一块大橡胶的表面……引力的‘力’并不真正是恒星或行星等物体的特征,而是来自空间形状本身”。这一理论A.弥补了经典力学认识的不足B.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C.首次对自然规律作经典总结D.为工业革命奠定了理论基础参考答案:A【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描述的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爱因斯坦认为有物质的存在,物质和时间(时空)会发生弯曲,相对论的创立否定了牛顿力学的绝对时空观,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也发展了牛顿经典力学,故A项正确;1543年,哥白尼公开发表《天体运行论》,这是近代自然科学诞生的主要标志,故B项错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并非首次对自然规律作经典总结,排除C;牛顿经典力学为工业革命奠定了理论基础,故D项错误。【点睛】材料“一种时空的弯曲,就好像每个大物体都置于一块大橡胶的表面”判断出理论,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分析出答案。23.日本明治维新前幕府统治危机的表现有(

)①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受到幕府统治的阻碍

②闭关锁国政策使日本落后于世界潮流

③武士阶层不满幕府的统治

④英国首先打开了日本的大门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③④参考答案:B24.“世界上有大大小小200多个国家,可是如果没有人管它们,这个世界就是个无政府的世界,肯定会一团糟。所以要有个东西来管,这个东西就是最强大的国家。这个最强大的国家有霸权,但是这个霸权是符合世界稳定的要求的。”该言论属于A.和平共处论B.独立自主论C.霸权稳定论D.联合国安理会表决论参考答案:C【详解】从材料中的“这个最强大的国家有霸权”、“霸权是符合世界稳定的要求的”可见是项霸权稳定论,故选C;霸权危害各国和平共处,排除A;霸权主义侵害国家主权,排除B;材料内容是联合国宪章精神的践踏,排除D。25.1948年,中国代表提议将孔子的一个主张“conscience”写入《世界人权宣言》第一条“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他们赋有理性和良心,并应以兄弟关系的精神相对待。”与“conscience”对应的孔子观点是A.仁B.义C.礼D.信参考答案:A中国代表张彭春提议将孔子的一个主张翻译“conscience”放进宣言之中,并写入了宣言的第一条“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他们赋有理性和良心,并应以兄弟关系的精神相对待。”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知道,与“conscience”对应的孔子观点是仁,故选A;“礼”是指西周等级名分制度,与材料无关,排除A;“义”是指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排除B;“信”是指诚信,不欺骗,排除D。26.20世纪以来,时代主题由“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原因是①两次世界大战的惨痛教训深刻教育了各国人民②资本主义经过调整进入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③科技革命推动全球化,形成相互依存局面④南北鸿沟不断加深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参考答案:D两次世界大战的教训,使人民反对战争要求和平。资本主义稳定发展和各国相互依存制约了战争的爆发,又要求共同发展。南北差距扩大,发展成为第三世界的首要任务,也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主要任务之一。①②③④正确,故选D。27.观察下图,俄国1861年改革后,图中斜线所示部分土地所有制的形式是A.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B.农民土地所有制C.沙皇政府国有制

D.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参考答案:B本题属于材料式选择题。根据图示当时土地分成两部分,大部分由地主保留。图中所示部分的土地是农奴高价赎买的份地,其所有制形式是农民土地所有制。28.明清之际三位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他们使儒学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由此形成什么思想A.经世致用思想

B.君主批判思想C.自由平等思想

D.工商皆本思想参考答案:A29.日本的福泽谕吉强调说:“一国之独立,基于一身之独立;一身之独立,求学问为急务。”在此思想指导下,日本明治政府推行了(

)A.“殖产兴业”政策

B.废除了旧体制

C.“文明开化”政策

D.进行军事改革参考答案:C30.一位中国古代农民穿著棉袄,吃着烤熟的甘薯,在露天剧场欣赏戏剧《窦娥冤》,这位农民生活的朝代最有可能是在A.北宋B.元朝C.唐朝D.明朝参考答案:D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

不言而喻:人人生而平等,都从他们的“造物主”那边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所以才在人民中间成立政府。而政府的政治权力,则系得自被统治者的同意。……现今不列颠国王拒绝批准那些对于公共福利最有用和最必要的法律。……我们谨庄严的宣告:自由独立的合众国解除对于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材料二

第一条:“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第二条:“这些权利就是自由、平等、安全和反抗压迫。”第六条:“全国公民都有权亲身或经由其代表参与法律的制定。法律对所有的人,……都是一样的。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第十七条:“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1789年《人权宣言》材料三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员行之。……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

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法院依据法律审判民事诉讼及刑事诉讼。

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出席,出席员三分之二以上之可弹劾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请思考:⑴以上三则材料体现了资产阶级要求的哪些基本思想?(4分)反映在政治上,其共同要求是什么?(2分)⑵材料三与材料一、二相比较,在政权建设中体现出的突出特点是什么?(1分)⑶以上三个文献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所产生的积极影响有哪些?(3分)参考答案:⑴体现:自由、平等、安全是天赋人权(1分);最高权力属于人民(1分);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1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1分)。要求:反对专制统治,实行民主政治。(2分)⑵三权分立。(1分)⑶宣传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为资本主义发展确立了法律规范;推动了人类社会民主化的进程。(3分)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哥伦布交换”比早先的物种交流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与早先的物种交流不同,哥伦布交换涉及了很多根本不同的动植物品种和疾病。……传入美洲和大洋洲的新疾病给土著居民造成了大量的人口损失,并为欧洲的征服和殖民铺平了道路。这些疾病中,天花是由欧洲人传入的。材料二航海乃是谋求本共和国福利与安全最重要手段,自公元1651年12月1日起及从此以后……无论为英国人或别国人的殖民地所生长、出产或制造的任何货物或商品,如非由属于本共和国人民所有的任何种类船舶载运,皆不得输入或带进英吉利共和国,或爱尔兰共和国,或所有的任何其他地方、岛屿、殖民地或领土。……如违反本条例,其全部进口货物,应予没收,运载该项货物或商品入口的船舶(连同其全部船具、枪炮和附属物件)亦应一并没收。——《航海条例》(1651年10月)材料三为什么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回答是,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各种族集团实际上以完全与世隔绝的方式散居各地。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从那时起,它们才终于联系在一起,无论是南非的布须曼人、有教养的中国官吏,还是原始的巴塔哥尼亚人。——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材料四大工业……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以往自然形成的各国的孤立状态。——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哥伦布交换”的重大影响。(6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航海条例》的主要内容并指出这一条例的颁布对英国的直接影响。(5分)(3)材料三、四关于“世界历史”的开创(开始)提出了怎样不同的看法?(4分)参考答案:(1)(6分)影响:①美洲的作物传到欧洲及世界其他地区;②欧洲及世界其他地区的动植物、先进的生产方式传入美洲,极大地影响了美洲的经济生活;③文明区域间分散、隔绝的状态被打破,地域性历史逐渐演变为世界历史;④有利于世界市场的形成;⑤欧洲的疾病传入美洲,造成土著居民大量死亡的同时,便利了欧洲的殖民扩张与掠夺。(任答3点即可,每小点2分)(2)(5分)主要内容:①凡进入英国或其殖民地港口的商船,必须是英国或该殖民地所有;(1分)②如果违反条例,其船只和货物都将被没收。(1分)直接影响:①有利于英国海外航运业和贸易发展;(2分)②引发了英荷战争。(1分)(3)(4分)材料三:认为世界历史开始于世界各地区、各种族集团由隔绝走向联系和交往。(2分)材料四:认为大工业开创了世界历史。(2分)试题分析:(1)“哥伦布交换”指的是哥伦布发现美洲后,美洲与其他各地经济文化交流的情况。“哥伦布交换”的影响注意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作答:美洲的作物传到欧洲,欧洲先进的生产方式传到美洲。另一个方面,也给美洲文明带来了灭顶之灾。(2)《航海条例》的内容可以依据材料作答:凡进入英国或其殖民地港口的商船,必须是英国或该殖民地所有;如果违反条例,其船只和货物都将被没收。此条例的颁行,打击了荷兰的海外贸易,有利于英国海外航运业和贸易发展,并引发了三次英荷战争。(3)该问考查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分析材料三:“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从那时起,它们才终于联系在一起”,材料三认为世界历史开始于世界各地区、各种族集团由隔绝走向联系和交往。材料四指出:“大工业……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认为大工业开创了世界历史。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的开辟的影响;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荷兰、英国的殖民扩张·英国的殖民扩张;史学理论·史观·全球史观33.古往今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