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高效备课精研】 七年级语文下册 课件 (部编版)_第1页
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高效备课精研】 七年级语文下册 课件 (部编版)_第2页
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高效备课精研】 七年级语文下册 课件 (部编版)_第3页
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高效备课精研】 七年级语文下册 课件 (部编版)_第4页
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高效备课精研】 七年级语文下册 课件 (部编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臧克家

1930年,国立青岛大学自主招生考试成绩发布:一位20多岁的考生数学成绩为零分,作文也仅仅写了三句时髦的新诗:"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但谁把幻光看成幻光,谁便沉入了无底的苦海。”按常规,这位考生绝对与青岛大学无缘。不过,他碰上了一位慧眼识珠的“伯乐”——青岛大学主考官闻一多先生。他当时是青岛大学文学院的院长。闻一多从这三句诗中发现了这位青年身上非凡的文学潜能,果断予以破格录取。后来的事实证明,闻一多先生果然是慧眼识珠,这位青年很快就发表了一首又一首的新诗,并于1933年出版了轰动一时的诗集《烙印》。这位青年就是后来享誉我国请坛的著名诗人臧克家,也就是本文的作者。闻一多先生遇难后,臧克家于1946年撰写《我的先生闻一多》以示悼念,1980年又写作了本文,介绍了闻先生作为学者和民主战士的感人事迹。

闻一多,湖北浠水人,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战士。1912年考入清华学校,五四运动时,参加了学生运动。1922年赴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学习,后来研究文学,1925年5月回国,历任青岛大学、清华大学教授。192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红烛》,闪烁着反帝爱国的火花,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激情。这以后他致力于古典文学的研究。

1937年抗战开始,他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留了一把胡子,发誓不取得抗战的胜利不剃去,表示了抗战到底的决心。1943年后,因目睹蒋介石反动政府的腐败,愤然而起,积极参加了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1945年“一二·一”惨案发生后,他更英勇地投身于爱国民主运动中。

1946年7月,著名的爱国民主战士李公朴先生在昆明遇害,闻一多先生不顾别人的劝阻,毅然参加并主持追悼李公朴先生的大会,在会上拍案而起,发表了“最后一次演讲”,使群情为之振奋。会后,闻先生又到《民主周刊》社参加记者招待会,在返家途中,被国民党特务暗杀。有的人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臧克家“农民诗人”“中国当代诗魂金奖”“中国诗人奖——终生成就奖”地壳(

)弥高()衰微()锲而不舍()目不窥园(

)兀兀穷年(

)沥尽心血()群蚁排衙()

迥乎不同(

········qiàomíshuāiwùqièkuīlìyájiǒng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校补()心会神凝()气冲斗牛()jiàonínɡdǒu···

1.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文章是从哪两个方面来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

根据这个思路,文章可分为几个部分?

这几部分又是怎样衔接的?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本文是从作为学者和革命家两方面论述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第一部分(1-7段)第二部分(8-20段)记述闻一多作为学者方面的“说”和“做”。记述闻一多作为革命家方面的“说”和“做”。上下两部分之间用了两个承上启下的过渡段,“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总承上文“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总起下文,使文章上下文衔接紧密,过渡自然。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

2.闻一多作为学者时的“说”和“做”与作为民主战士时的“说”和“做”有哪些不同?结构

第一部分(1—7)第二部分(8—19)内容特征具体表现目的作为学者的说和做作为革命家的说和做“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说”了就“做”,言论和行动完全一致《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起稿政治传单在群众大会上演说参加游行示威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献身民主事业。3.从中看出闻一多先生是怎样一个人?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

请结合文中的语句,深入品析闻一多先生的形象。细读课文,深入理解人物

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姿态面部特征细节描写临危不惧从容不迫

这句话通过对闻一多先生的姿态和长须两个细节的描写,刻画了他在危险面前挺身而出走在队伍最前头的英勇形象,再现了他临危不惧、从容不迫的精神面貌,表达了作者的颂扬、敬仰之情。

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两个细节:竹纸本子、本子上的小楷

竹纸本子特点:数量多、尺寸大小楷特点:字数多、排列整齐

对竹纸本子和小楷进行的细节描写,写出了闻先生工作的繁重与辛苦;又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再现了闻先生文稿书写繁密整齐的样子;都从侧面表现了闻先生不辞劳苦、一丝不苟、严谨治学的态度,表达了作者的敬佩之情。

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用“钻探”一词,把闻先生研究古代典籍比喻成向地壳钻探、寻求宝藏的过程,同时化静态的学术研究为动态的钻探行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闻一多先生通过学术研究一心救国的意志之坚定和行动之坚决,抒发了作者对闻先生这种执着精神的由衷赞叹。

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用“钻探”一词,把闻先生研究古代典籍比喻成向地壳钻探、寻求宝藏的过程,同时化静态的学术研究为动态的钻探行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闻一多先生通过学术研究一心救国的意志之坚定和行动之坚决,抒发了作者对闻先生这种执着精神的由衷赞叹。诗人写诗人,文章语言往往具有诗歌的特点。请结合具体语句,分析一下本文语言为何会“读起来像诗”。

朗读下列语句,说说你的感受和发现。

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不动不响,无声无闻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昂首挺胸,长须飘飘四字短语

两两成对

结构整齐读起来琅琅上口,节奏鲜明请从下列四字短语中选择要用的短语(可适当调整),结合文章内容,为闻一多写一首小诗。

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不动不响无声无闻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炯炯目光众物腾怨锲而不舍群蚁排衙赫然而出迥乎不同一反既往气冲斗牛声震天地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说了就做

……

……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

——《汉书·董仲书传》

董仲舒三年间不曾看过书房旁的园圃,他心志专一到了如此程度。他出入时的仪容举止,无一不合乎礼仪规制,学生们都效法、敬重他。

目不窥园

借用典故,刻画了闻一多先生全神贯注于唐诗研究,不为其它事务分心的样子,体现了他专注刻苦的治学精神。

焚膏油①以继晷②,恒兀兀以穷年。

——

韩愈《进学解》

①膏油:油脂,指灯烛。

②晷(ɡuǐ):日影。

形容闻一多先生像韩愈一样数十年如一日潜心研究的状态,赞扬了他持之以恒、不辞劳苦、专注治学的精神。

本文多用四字成语,两两成对,结构整齐,读起来节奏明快,琅琅上口,具有诗歌的韵律和节奏;文辞简约而含义丰富,体现了诗歌语言含蓄凝练的特点,因此,读来给人诗歌一样的感受。

本文记叙了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和作为革命家的“说”和“做”的事迹,表现了他严谨治学、言行一致的崇高品格,高度赞扬了他勇于为国家、为民族、为民主献身的革命精神。课文主旨作为诗人的闻一多,爱国主义精神贯穿于他的全部诗作,成为他诗歌创作的基调。作为学者的闻一多,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是他勤奋钻研的目的。他从没有躲进小楼书斋,逃避现实喧嚣,而是始终把目光投向现实,关注民生疾苦,关注战乱连绵,关注现实政治,积极勇敢地投身到改造旧世界的运动中去。课堂小结作业请从下列四字短语中选择要用的短语(可适当调整),结合文章内容,为闻一多写一首小诗。

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不动不响无声无闻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炯炯目光众物腾怨锲而不舍群蚁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