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邵凡片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2-2023学年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邵凡片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2-2023学年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邵凡片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2-2023学年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邵凡片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2-2023学年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邵凡片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九上化学期末模拟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下列各组离子能在pH=1的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K+、Na+、OH-、SO42-B.K+、Cu2+、SO42-、NO3-C.Ba2+、Na+、Cl-、SO42-D.Na+、K+、Cl-、CO32-2.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肥皂水可以鉴别软水和硬水 B.过滤和吸附能除去水中所有的杂质C.水中Ca2+、Mg2+增多会导致水中藻类植物大量生长和繁殖 D.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3.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由其物理性质决定的是A.铁锅做炊具 B.酒精做燃料 C.氮气做保护气 D.二氧化碳灭火4.在一定条件下,下列转化一般不能一步反应实现的是A.H2O2→H2B.Fe→Fe3O4C.H2→H2OD.Mg→MgO5.在硝酸铜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反应停止后过滤,滤液仍为蓝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滤渣中一定有铜和锌 B.滤渣中一定有锌C.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铜,可能有硝酸锌 D.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铜、硝酸锌6.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医用酒精 B.冰水混合物 C.清新空气 D.加碘食盐7.某同学根据铜绿[Cu2(OH)2CO3]的成分作出猜想:金属铜锈蚀的条件除有二氧化碳和水外,还必须有氧气。为证明“必须有氧气”,下列实验必须进行的是()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8.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时,将锌粒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锌粒表面有紫红色物质析出,还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的“异常”现象。推测该气体可能是()A.氢气 B.二氧化硫 C.二氧化碳 D.一氧化碳9.2013年3月,我国浙江大学高分子系高超教授的课题组用石墨烯(石墨烯由石墨制成),制造出了一种超轻物质,取名“碳海绵”(如图),刷新了超轻固体材料的世界纪录,也是目前吸油力最强的材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碳海绵”是一种化合物B.“碳海绵”具有较强的吸附作用C.“碳海绵”在一定条件下可还原氧化铜D.“碳海绵”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CO210.二氧化铅(PbO2)是生产汽车蓄电池的电极材料,其中铅元素的化合价是()A.+1 B.+2 C.+4 D.-411.图a是两种元素的信息,图b是氟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a方框右上角横线上应填写NAB.氯元素属于金属元素C.图b方框横线上的数字是9D.氯元素与钠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NaCl12.三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已知它们分别是H2SO4溶液、Ba(OH)2溶液、NaCl溶液中的一种。下列四种试液中,能将上述三种无色溶液一次鉴别出来的是()A.酚酞试液B.NaOH溶液C.CaCl2溶液D.Na2CO3溶液13.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B.若消耗12g乙,则生成68g丙C.反应前甲、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丙的质量D.丁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14.化学实验中常用到木条或火柴梗,下列实验方案或操作不能达到目的的是A.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B.用燃着的木条区分氮气和二氧化碳C.用木条蘸少量浓硫酸验证浓硫酸有腐蚀性D.用火柴梗迅速平放蜡烛火焰中,约1s后取出,比较火焰各层温度15.两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示中共有四种分子 B.说明化学反应中原子可分C.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D.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根据下图回答问题。(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是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制取并收集一瓶二氧化碳,应选择的装置是_____(填序号),验满的方法是____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叶绿素的化学式为:C55H72MgN4O5,完成下列各题:(1)叶绿素是由种元素组成的,它属于(填“无机物”或“有机物”)。(2)一个该分子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个。(3)叶绿素中碳、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18.(8分)请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步骤②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回答下列问题:①反应产生的CO2质量为g,若要用浓盐酸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该实验中使用的稀盐酸,其步骤为:计算、、溶解、装瓶.②恰好反应后,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精确到0.01%)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金属。(一)铁的应用和防护(1)常州地铁的轨道主要材料是铁合金制作的,其硬度比纯铁________。(2)钢铁的锈蚀主要是铁与空气中的_________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结果。(3)为防止铁生锈,通常会对铁制品进行“烤蓝”处理,烤蓝是用化学方法在铁表面生成层致密的四氧化三铁(Fe3O4)保护膜。烤蓝的原理是:在高温下,铁与水发生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一种单质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二)铁的冶炼我国劳动人民在春秋战国时期就会治铁炼钢,实验室模拟炼铁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1)实验时,应先注水片刻后再加热的目的是___________。(2)实验过程中,硬质玻璃管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3)有同学提出黑色粉末中还可能含有Fe3O4。已知:Fe3O4能溶于稀H2SO4,且有Fe3+生成;Fe3+遇到硫氰化钾溶液显血红色。为证明黑色粉末成份,该同学取少量样品于烧杯中,加过量稀H2SO4,充分反应后,滴加少量硫氰化钾,证明黑色粉末中含有Fe和Fe3O4的现象是_________。(4)若取16g氧化铁粉末进行实验,反应一段时间后,经检测剩余黑色固体成份是Fe和Fe3O4,称量固体的质量为X,则X的范围为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B【解析】pH为1的水溶液显酸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H+。A、酸性溶液中的H+与OH-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水,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B、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在酸性溶液中大量共存,故选项正确;C、Ba2+、SO42-两种离子能结合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D、CO32-与酸性溶液中的H+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故选B。2、A【详解】A、肥皂水加入软水泡沫增多,浮渣减少,加入硬水中泡沫减少,浮渣增多,可以区分软水和硬水,选项A正确;B、过滤可以去除大颗粒不溶物,吸附去除色素和异味,可溶性离子不能去除,选项B错误;C、水中钙、镁离子增多,增加水的硬度,不会使藻类植物大量生长和繁殖,选项C错误;D、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选项D错误。故选A。3、A【详解】A、铁锅做炊具,是利用了铁的导热性,是由物理性质决定的,符合题意;B、酒精做燃料,是因为酒精具有可燃性,是由化学性质决定的,不符合题意;C、氮气作保护气,是因为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是由化学性质决定的,不符合题意;D、二氧化碳灭火,是因为二氧化碳本身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是由化学性质决定的,不符合题意。故选A。4、A【详解】A、H2O2在一定条件下能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水在通电条件下能分解生成氢气,因此该转化不能一步反应实现,符合题意;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能生成四氧化三铁,因此该转化能一步反应实现,不符合题意;C、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该转化能一步反应实现,不符合题意;D、镁条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该转化能一步反应实现,不符合题意。故选A。5、D【详解】锌能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由于滤液仍然为蓝色,说明一定有硝酸铜,加入的锌粉的质量不足。A、滤渣中一定有铜,滤液仍然为蓝色,说明一定有硝酸铜,则一定没有锌,故A错误;B、滤液仍然为蓝色,说明一定有硝酸铜,滤渣中一定没有锌,故B错误;C、锌能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滤液仍然为蓝色,说明一定有硝酸铜,故C错误;D、锌能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滤液仍然为蓝色,说明一定有硝酸铜,故D正确。故选D。【点睛】锌能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当溶液中存硝酸铜,说明锌已完全消耗,当锌有剩余时,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硝酸铜。6、B【详解】混合物由多种物质组成,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冰水混合物是同种物质的不同状态,属于纯净物,故选B。7、A【详解】①试管的铜片与氧气、水和二氧化碳同时接触发生了锈蚀;②中的铜片与二氧化碳和水接触,没有锈蚀,说明铜的锈蚀与氧气有关;③中的铜片与二氧化碳和氧气接触,没有锈蚀,说明铜的锈蚀与水有关;④中的铜片与氧气和水接触没有锈蚀,说明了铜的锈蚀与二氧化碳有关,由以上分析可知,通过实验①与②的对比得出:铜的锈蚀必须有氧气参与,故选A。8、A【解析】结合题意,该气体无色无味,故排除二氧化硫选项;同时,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也不可能,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反应中没有碳元素,故不可能生成含碳化合物。9、A【解析】A、“碳海绵”中只含有一种元素碳元素,不可能属于化合物,错误.B、“碳海绵”是目前吸油力最强的材料,说明“碳海绵”具有较强的吸附作用.正确.C、“碳海绵”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还原氧化铜.正确.D、“碳海绵”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正确.故选A.【点评】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10、C【分析】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详解】二氧化铅(Pb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设铅元素的化合价是x,,,故选C。11、D【解析】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为原子的序数,右上角是该元素的符号。名称下边的数值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小圆圈表示原子核,圆圈内的数字为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为该层上的电子数。同一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详解】A.图a方框右上角横线上应填写Na,错误;B.氯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错误;C.图b方框横线上的数字是7,错误;D.氯元素与钠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NaCl。故选:D。12、D【详解】A.酚酞试液遇硫酸、氯化钠溶液都不变色,不能鉴别,选项错误;B.NaOH溶液与三种溶液混合都无明显现象,不能鉴别,选项错误;C.CaCl2溶液与三种溶液混合都无明显现象,不能鉴别,选项错误;D.Na2CO3溶液与硫酸反应生成气体,有气泡产生,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有白色沉淀产生,和氯化钠不反应,无明显现象,能区分,选项正确。故选D。【点睛】鉴别题要做到同一操作下或与同一物质反应时,现象要不同。13、B【解析】反应前丙物质的质量分数为:1-70%-14%-10%=6%,反应后乙物质的质量分数为:1-42%-40%-10%=8%。【详解】A、反应后甲、乙的质量分数减小,是反应物,丙的质量分数升高,是生成物,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反应后甲的质量分数减小了28%,乙的质量分数减小了6%,丙的质量分数升高了34%,即反应的甲、乙、丙的质量比为:28:6:34,若消耗12g乙,则生成68g丙,该选项说法正确;

C、反应前甲、乙的质量之和不一定等于生成丙的质量,应该是参加反应的甲、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丙的质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反应前后丁的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既不是催化剂,也不是反应物和生成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B。【点睛】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14、B【解析】A.氧气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B.氮气和二氧化碳都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C.用木条蘸少量浓硫酸,过一会儿木条会碳化变黑,可验证浓硫酸有很强的腐蚀性;D.用火柴梗迅速平放蜡烛火焰中,约1s后取出,外焰部位已经烧焦,内焰部位几乎没有变化,可证明外焰温度较高。选B15、A【解析】试题分析:A、图示中反应物有两种,生成物有两种,共四种物质,四种分子,故此说法正确;B、由反应前后微粒的变化可知,化学反应中原子不可分.故B说法错误;C、由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化合物,而置换反应的生成物是一种单质和和一种化合物,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故C说法错误;D、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故此说法错误.故选A.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反应类型的判定;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如何根据图中信息进行正确的判断方面的知识,可以依据图示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长颈漏斗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CaCO3+2HCl=CaCl2+H2O+CO2↑BE将燃着的小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小木条熄灭则证明CO2已收集满【解析】(1)仪器①的名称是长颈漏斗。(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是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常温下反应,发生装置为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二氧化碳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大,制取并收集一瓶二氧化碳,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E,二氧化碳的验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小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小木条熄灭则证明CO2已收集满。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1)5;有机物;(2)137;(3)33:4【详解】(1)由化学式C55H72MgN4O5可知,叶绿素是由C、H、Mg、N、O共5种元素组成;叶绿素含碳元素,属于有机物;(2)由化学式C55H72MgN4O5可知,每个叶绿素分子含55个碳原子、72个氢原子、1个镁原子、4个氮原子、5个氧原子共137个原子;(3)叶绿素中C、O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12×55):(16×5)=33:4。18、①2.2;量取;②解:设碳酸钠的质量为x,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答:所得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6.38%。【分析】

【详解】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烧杯中混合物减少质量也就是生成气体的质量,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2.2g+100g+90g-200g=2.2g;由液体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液体的步骤为:计算、量取、溶解、装瓶;②恰好反应后,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为氯化钠,氯化钠源于两部分:原来混合物中的氯化钠(等于混合物质量减去混合物中碳酸钠质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