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史相关内容_第1页
西方哲学史相关内容_第2页
西方哲学史相关内容_第3页
西方哲学史相关内容_第4页
西方哲学史相关内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12西方哲学史1.柏拉图的世界分类:(可知世界和可感世界)柏拉图认为实在的世界是分为两个领域的:一个是感官世界,可以被我们的眼耳鼻舌身等感官所大约认识,这个世界里的存在都是些不断生生灭灭的事物;另一个是理型世界,我们无法用感官而只能依靠理性才能认识这个理型世界,它如同感官世界的理想模型,每一个具体可感知的事物都来自于它、体现着它,而又不是它,这个理型世界是不生不灭的,只有通过理性才能认识它。由此观点,柏拉图进一步阐述了人是这双重世界的复合物,肉体属于感官世界,而灵魂属于理性是理型世界的,有着一种本能回归理型世界的渴望。柏拉图认为世间万物不过是理型世界的影子,而大多数人只是满足于生活在对这些生生灭灭的影子的追求上,却对投射出这些影子的永恒不朽的理性视而不见。2.经院哲学的著作及特点:经院哲学的集大成者是托马斯•阿奎那斯(ThomasAquinas,1225—1274).他是意大利神学家和经院哲学家,曾先后充任亚历山大四世(1254—1261在位)、乌尔班四世(1261—1264在位)和克力门特四世(1265—1268在位)三个教皇的教廷神学教授及法王路易九世的顾问,属经院哲学唯实论者。由于他著述甚广,有“天使博士”(DoctorAngelicus)之称。他又被称为“神学之王".阿奎那斯的主要著作有:《论存在与本质》、《哲学大全》、《亚里士多德〈政治学〉注释》、《神学大全》等。其中《神学大权》是他论述神学思想最重要的、最系统的著作,是经院哲学的百科全书。他鼓吹教皇是上帝在人间的代表,位于世俗君主之上,而封建等级的划分是上帝的安排.他的神学著作,教会加以编辑,成为基督教神学的典范,其权威仅次于《圣经》.阿奎那斯说,如果知识不以论证上帝为目的,则任何知识都是罪恶。他创立的“宇宙秩序论”认为,宇宙秩序是上帝按等级体系进行安排的。最底一级的是无生命界,再上是植物界,再上是动物界,再按等级阶梯上升到人、圣徒、天使,至高无上的是上帝。在宇宙秩序中,下级服从上级,上级统御下级,层层统御,层层归属,最后统属上帝。如果人想改变上帝的安排,去提高等级,那是犯罪的.1879年,教皇立奥十三世在《永恒之父》中通谕将阿奎那斯的学说确立为教会哲学的最高权威。教会和一切封建势力,都把它当作最重要的思想武器,来维护其统治地位和正统信仰,扼杀和窒息一切进步思想。最初是查理曼帝国在宫廷学校以及基督教的大修道院和主教管区的附属学校发展起来的基督教哲学。这些学校是研究神学和哲学的中心,学校的教师和学者被称为经院哲学者,故他们的哲学就被称为经院哲学,是真生属于新世界的日耳曼民族的哲学形态.经院哲学是欧洲中世纪宗教唯心主义哲学的总称,因产生于天主教学院,故称经院哲学。它是欧洲中世纪占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它主张理性服从信仰,哲学是“神学的婢女",目的在于论证基督教的教条,维护教会和封建主的统治。因为它的论证方法极为繁琐,引经据典,咬文嚼字,玩弄概念,故弄玄虚,所以亦称烦琐哲学。主要代表人物有安瑟伦、托马斯·阿奎纳等。经院哲学形成于八至十世纪,十一世纪得到广泛发展,十三世纪最盛行。十四世纪以后日益没落,成为资产阶级思想家批判的对象。从十一世纪开始,经院哲学内部展开了唯名论和唯实论的争论,这一斗争的焦点集中在一般与个别的关系问题上。这个斗争与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的斗争有相似之处,或者说一定程度上包含着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斗争的内容.3.中世纪西方大学和教学的主要环节:(1).中世纪西方大学:在中世纪晚期,随着欧洲社会的复兴,新兴城市中逐渐出现了一批知识分子.这些知识分子群体在西方社会缺失专门教育机构的背景下,以10世纪的学术复兴为契机,以行会组织为参照,组建大学社团,并最终导致西方大学的逐渐形成和西方学术生活的体制化变革.。(2).中世纪大学的教学方法一般包括授课和辩论两个环节。授课是指阅读指定教材和由教师解释教材。辩论有两种,一种是课堂上展开的“问题辩论”,一种是课下在公共场所举行的“自由辩论”.“问题辩论"通常先由教师给出一个论点,由他本人或者学生引经据典做成一个否定性的答案;然后,由助教对这一论点进行正面论证,并对反驳意见进行解答;学生或教师可以针对助教的论证提出新的反驳和问题;经过反复的发问与回答、论证与反驳,最后由教师作出最初的论点是否成立的结论。这种论辩属于正式的辩论,经常进行。“自由论辩"属于非正式辩论,与会者可以提出任何问题加以讨论,这种辩论后来演变成为大学里的文化娱乐方式。无论是正式辩论或非正式辩论,其目的都在于培养敏捷的思考能力,练习推理方法。4.文艺复兴时期哲学的主要主题:(强调人,人的尊严,人的价值)人文主义人文主义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新兴市民阶级的一种社会思潮。在中世纪的欧洲,基督教教会垄断了文化教育.12世纪以前,培养僧侣的修道院是学校教育的唯一形式,神学是唯一的学科.12世纪后,由于政治经济条件的变化,出现了非教会的世俗学校和教授语言文学、哲学和自然科学知识的“人文学科”,同“神学”相区别、相对立。所以,人们把14~16世纪欧洲的世俗文化以及其中所贯彻的反封建反神学的新社会思潮称为人文主义。就其主流来说,人文主义代表了新兴市民阶级的利益.它宣扬以人为本,赞美人的力量,讴歌世俗生活,鼓吹个性解放,实质上它是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最初表现形式。5.近代哲学发生的转向:第一次是近、现代的“意识论转向"(包括近代的“认识论转向”、近现代的“意志论转向"及现代的“潜意识转向”三个阶段),第二次是现、当代的“符号论转向”(不仅有语言哲学,尤其是有更具一般意义的符号学)。简单说来,古代哲学的基本对象是客观存在,近、现代哲学的基本对象是主观存在(意识、精神),而现、当代哲学的基本对象则是处于主观与客观之间的一种“中介存在”———符号、尤其语言符号。6.弗拉西斯培根哲学研究的主要方法:科学归纳法,在培根看来,认识自然就是认识自然的形式。为了从感性经验中概括归纳出事物的形式,培根提出了经验归纳法.经验归纳法由三大步骤组成。第一步,收集材料。准备一部充足、完善的自然的和实验的历史。这是全部工作的基础。培根将他的归纳法区别于简单枚举归纳法,认为后者是很幼稚的,它一般地只根据少数的例证,其结构是不稳固的,只要碰到一个与之相矛盾的例证就会发生危险。与此相比,经验归纳法则以大量实验材料为依据.第二步,运用“三表法”来整理材料。培根提出的三种例证表是:(1)“具有表",把具有所有要考察的某种性质的一些例证列在一起。(2)“接近中的缺乏表”,在这里列举出与上表中的例证情形近似可是却没有出现所要考察的某种性质的一些例证。(3)“程度表”或“比较表”,在这里列举出按不同程度出现的所要考察的某些性质的一些例证.这三个表是归纳的准备工作。第三步,进行真正的归纳。配干所谓真正的归纳又分为三个小步骤:(1)排除法,即排除和拒绝这样一些性质:这些性质是在有给定的性质存在的例证中不存在的;或在给定性质不存在的例证中存在的;或者在这些例证中给定性质减少而它却增加,或给定性质增加而它却减少的。在进行这种排除的过程中已经为真正的归纳打下了基础。(2)根据三表所示的事例,做一次全面地解释自然的尝试,就是通过排除之后得出正面的结论。(3)纠正解释偏差的集中帮助。培根列举了九种帮助,旨在校正以上程序中的失误,以求得尽可能准确的结论。培根认为,只要我们发现了事物的形式,就能够改造自然为人类谋利益。培根的归纳法强调通过观察、试验收集材料,又重视对所收集的材料用理性方法进行加工整理,最后得出合乎规律的结论来。因此,不难看出,这种归纳法贯彻的是唯物主义的从感性到理性,从个别到一般的认识路线,大体符合人的认识过程。培根的归纳法是对当时以观察、试验为特征的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在哲学上所做的概括和总结.这一方法强调观察、试验,而且重视对感性材料运用“归纳、分析、比较"的方法进行整理,对当时自然科学的发展是有指导意义的。诚然,由于时代条件的局限,培根制定的归纳法并不完善,但是,他的归纳法在逻辑发展史上还是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不过就方法论方面来说,培根也犯有片面性的错误,他重视归纳而忽视演绎,看不到它们的辩证统一关系.7。休谟和康德:(1).休谟的不可知论观点:休谟在说明感觉的产生问题时,表现出怀疑论和不可知论倾向.首先,他对唯物主义的反映论观点抱怀疑的态度,认为人们没有理由断定感觉是对外界物质对象的反映。因为人们并没有直接感觉到感觉同外物的联系,即没有获得关于这种联系的印象,故不能承认唯物主义者提出的二者之间存在着联系,即感觉是对外物反映的观点是正确的.休谟拒绝用客观存在着的外物的作用来说明感觉的产生,也同样反对像贝克莱那样用上帝对感官的作用来解释感觉的生起。休谟拒绝用上帝的作用说明感觉的产生,主要的也是依据于他所确立的关于知识(观念)同印象(感觉)之间有着对应关系的经验原则。他写道:“我们的观念超不出我们的经验:我们没有关于神圣的属性域作为的经验”,也“不能了解最高神明的作用”。休谟在既不肯定感觉产生的原因在于精神(上帝)方面,又不肯定其产生的原因在于物质方面以后指出,感觉“是由我们所不知的原因开始产生于心中”的.休谟的哲学出发点同贝克莱一样,都是主观唯心主义.但是,对于感觉的来源这一问题,他既不用物质的作用,也不用精神的作用来加以说明。这种不可知论观点使他最后对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这一哲学的基本问题回避作出明确回答。从这方面说,休谟的怀疑论和不可知论就带有动摇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的色彩。休谟哲学的动摇性还表现在休谟对贝克莱鼓吹的精神性的感知主体“自我”的怀疑和否定上面.贝克莱不承认外界客观物质世界的存在,按照他的逻辑,凡存在即在于被“自我"所感知然而休谟在怀疑和否定外界物质客体的同时,也同样怀疑与否定精神性的“自我"的存在.概括起来说就是:休谟不仅用物或精神的作用来解释感觉的产生,而且对物质世界和唯心主义所杜撰的精神实体“自我”的存在抱怀疑或否定的态度。这样一来,在他的哲学体系中,唯一被承认有着真实存在性的只有各种来去匆匆,变动不居的知觉(感觉)。他用知觉去代替客观物质世界的存在,用知觉去代替感觉主体的存在乃是十分荒谬的,是同人的生活实践经验完全背离的.(2).康德的不可知论:康德在认识论上,认为由自在之物此即而产生的印象和观念,还需要加上先天的感性形式时间、空间和先天的知性12范畴,才可能产生有条理的只是。感性把人的认识能力分为三个层次,即感性、知性和理性。感性解决数学如何可能的问题。认为感性的先天形式时间空间的普遍性与必然性,使数学知识7+5=12和两点间直线最短成为可能.知性解决物理学如何可能的问题。认为知性的范畴实在性、实体性、因果性、交互性等是先天的,它们有普遍性与必然性,而物理学的知识,如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等,由于有这些范畴就成为可能。理性所研究的对象宇宙、灵魂、上帝即自在之物,因没有经验材料,是不可知的。在探讨认识过程时提出“主观演绎”、“客观演绎”、“图型”等理论来说明认识从感性到知性的过渡。认为主观演绎经过直观中领会的综合、想象力中再生的综合,达到概念中认识的综合。其客观演绎改为强调感性形式与知性范畴加之于经验材料而产生有条理的知识.其图型理论试图解决不同质的感性与知性如何结合的问题,认为可以用想象力中的时间形式把两者结合起来.认为宇宙、灵魂和上帝上半年认识的,理性在试图取得这种无条件的知识时,仍然用知性形式,因而产生二律背反或谬误,说明必须用知识以外的信仰的方法才能达到无条件的对象。认为现象界受必然性的支配,所以叫做自然。8.人是万物的尺度:普罗泰戈拉留传下来的最主要的哲学名言就是在《论真理》中说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存在时万物存在,不存在时万物不存在。”他这里说的人就是指人的感觉。事物是什么,要以人的感觉为标准。一个事物对你来说就是它呈现在你的感官面前的样子,对我来说,它就是呈现在我的感官面前的样子。一阵风吹来,你觉得冷,它就是冷的;我觉得热,它就是热的。风本身无所谓冷热。同样地,一个人的行为是好的还是坏的,也是以人的感觉为标准。你觉得好,它就是好的;我觉得坏,它就是坏的。行为本身无所谓好坏。普罗泰戈拉的这句哲学名言在当时具有反传统的意义。在当时的希腊,传统观念是以神为万物的尺度;事物存在还是不存在,是好还是坏都是由神决定的。普罗泰戈拉在怀疑神的存在以后,让人取代神的地位,这在希腊哲学史上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但是,在我们今天看来,这句话是不正确的,因为客观事物的存在和性质并不以人是否感觉它们和感觉他们怎样而发生什么变化。他把事物的性质,如冷热,看成是主观感觉的产物,否定了事物性质的客观性,这就很容易陷入主观唯心主义之中9.形而上学:通俗的讲,形而上学有两种意思。一是指用孤立、静止、片面、表面的观点去看待事物。二是指研究单凭直觉(超经验)来判断事物的哲学.(作为哲学名词,其涵义有:⑴从黑格尔开始,把形而上学用作反辩证法的同义词.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出,形而上学的特点是用孤立、静止、片面、表面的观点去看世界,否认唯物辩证法所主张的事物因内部矛盾引起发展的学说.形而上学的思想在古代即已产生.在欧洲,流行于15世纪后半期到18世纪.当时科学家们将自然界划分为各个部分,并从外部分门别类地加以考察。这种思想方法,由培根和洛克从自然科学移植到哲学上,就造成了当时哲学的形而上学的局限性.⑵在哲学史上,指研究超感觉的、经验以外对象的哲学.有时也指对哲学本体论的研究.现代有的唯心主义还常用”形而上学"来指责唯物主义.)10。亚里士多德的实体: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首创的一个重要哲学概念,也是后来西方哲学史上许多哲学家使用的重要哲学范畴。又译为本体。其含义一般是指能够独立存在的、作为一切属性的基础和万物本原的东西。(亚里士多德的"实体"学说是在代表古希腊哲学发展最高水平的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和柏拉图的理念论的逻辑基础上提出的,其实体不仅保留着原子论和理念论否定现实感性而维持抽象性和普遍性的特征,而且也注入了经验的成份,并使经验的因素在事物的构成中起基础性作用.依据”实体”的不同性质实体的指向也发生着改变,在<范畴篇>中,实体分为第一实体与第二实体,前者指个别事物,后者指个别事物的属和种,当对个别事物进行研究时,实体的指向是物质或质料实体和形式实体以及质料与形式的综合物,归纳起来实体具有四层含义:在范畴上,第一实体指的是个别事物;在原理上和定义上,第一实体是其所是的是;在认识上,普遍可以成为第一实体;在最初因上,神是第一实体)11。托马斯阿奎那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明:托马斯·阿奎那认为“上帝的存在”是超越“理性”的,无法用理性的方法给予充分的证明.以说明神学是独立于哲学的学问,而使哲学和神学分别获得独立发展的价值和机会。另一方面他还是勉为其难的在《神学纲要》中给出了上帝存在的五项证明。对上帝存在的第一和第二证明,在性质上实际上是亚里士多德的。如果每个原因本身还有另一个原因,则存在一个没有另一个原因的原因,这个最初因就是上帝。第三证明:日常经验告诉我们,万物都是有生有灭的,意味着它们的存在并不是必要的.因此:某类事物在某一时间,事实上并不存在,但如果这样,就有一个没有东西存在的时间,因为没有一个有限的东西能把自己的存在自己授予自己,所以必须有某种东西,它具有必要的存在,这就是所谓上帝.第四证明:如果承认有限的东西之中有不同的完善程度,则意味着实现就知道某种十足完善的东西存在。第五证明:自然界中一些无生命的东西好象在促成某个目的,因为世界充满某种秩序.所以可能存在某种外在智力,它的目的就是要这样才能满足,因为无生命的东西不能有自己的目的。以上五个证明都很容易举出一些例证来进行反驳,但阿奎那强调完全理性或逻辑地证明“上帝”是不可能的,上帝的存在更多来自启示,或者说是信仰。把理性和信仰分开后,就要求科学对信仰方面的种种条款不要再事挑剔。同样,信仰也不用在理性能坚守自己立场的地方勉强地宣讲教义.有趣的是,阿奎那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明与最近在宇宙学研究中所谓“人择原理"类似,该原理认为:宇宙中生命(特别是人类生命)的存在,可以对当前宇宙的状态和宇宙进入当前状态的方式加以约束的思想。如RobertDicke认为:宇宙的大小不是任意的,而是由生物因素制约的。还有所谓弱人择原理和强人择原理:弱人择原理:物理学和宇宙学的所有量的观测值,不是同等可能的;它们倾向于那些存在使C-基生命得以进化的区域以及宇宙年龄应该足够长以便能实现这些使生命进化的条件。ﻫ强人择原理:宇宙必须具备允许生命在某个历史阶段得以在其中发展的那些性质.在这样一种选择法则面前:宇宙是专门为人类定做的.强人择原理可看作阿奎那思想在现代科学条件下的一种反映。可见理性,即无法证明上帝的存在,同样也无法否定上帝的存在,甚至可能在某些关键概念上是相容的。科学家对神学和信仰的傲慢态度可能会象当年教会对科学采取排斥态度一样,都是错误的。12.逻各斯:赫拉克利特将万物运动变化的法则称为逻各斯,其希腊文原意为话语,也有规律、命运、尺度、比例和必然性的意思。这个概念的提出标志着西方哲学语言学精神的出现,具有客观规律与主观理性的双重含义。爱菲斯的赫拉克利特集成了米利都学派的唯物主义传统,但他对宇宙万物的理解更为深刻。他认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或始基是物质性的“火",不但万物是不断变化和更新的,而且万物的本源或始基也是如此的。“火”没有一刻是静止的,而是不断“燃烧--—熄灭"周而复始的过程。他认为,火的变化与运动、火与万物的相互转化是有规律的。这种规律,赫拉克利特就称之为“逻各斯”。他指出,这个逻各斯是永恒存在的,即使人们对它毫无所知,它仍然存在着。这就是说逻各斯是客观的,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而且,逻各斯具有普遍的共性,万物都遵循这个“逻各斯”,它不仅是客观世界的规律,也支配着人的主观世界.它是人人所共有的,虽然人们不理解它,对它“格格不入",但它却是人人“每天都遇到的东西”,是“支配一切”的原则.同时,逻各斯是可以认识的,但多数人不能认识它,只有少数人才能认识它,因为逻各斯不能光凭感觉而要通过理性才能认识。这又涉及到赫拉克利特对感性和理性的看法.13。身心交感说:笛卡尔为了避免对物质实体和精神实体的割裂,将人理解为这两种实体的联合体,并认为这种生理与心理的结合是通过大脑中的松果腺来实现的。这种理论实质上与其心物二元论具有不可避免的矛盾.14。二律背反:康德认为,如果离开经验来对世界整体作形而上学上的推断,理性派和经验派的独断论者都可以从各自立场出发,运用同样的知性范畴得出截然相反,而又各自言之成理的结论,从而陷入于“二律背反”即理性自身的辩证矛盾之中。15.柏拉图与苏格拉底的思想比较:古典希腊哲学可以说是希腊哲学的顶峰或者鼎盛时期。从巴门尼德将存在确立为哲学的研究对象,经过苏格拉底—帕拉图对“是什么"亦即本质问题的探索,到亚里士多德的第一哲学,可以看作是形而上学或本体论的形成过程,他们的思考为整个西方古典哲学奠定了基础。1苏格拉底:苏格拉底的思想集中表现在“德行即知识"的学说之中,认识人自己就是认识心灵的内在原则,亦即认识“德性”。把德性与知识等同起来,得出了“知识即德性,无知即罪恶”、“无人有意作恶”的结论。由于苏格拉底把德性与知识等同起来的观点,奠定了理性主义伦理学的基础,所以人们通常称之为伦理学的创始人。希腊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知识问题。认识的目的在于认识事物的“是什么”,在某种意义上说,苏格拉底所提出的“是什么”的问题,为整个西方哲学史确定了基本的方向.从方法论上看,苏格拉底所提出的“是什么”的问题,为西方哲学的认识论原则确定了基本的形式。2 柏拉图:柏拉图哲学的核心概念是“理念”。这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庞大的哲学体系.所谓“理念”,是从苏格拉底关于“是什么”的定义而来,它的基本规定之一就是“由一种特殊性质所表明的类”,不过“理念”并非单纯抽象的概念,而是超越于个别事物外并且作为其存在之根据的实在.②理念具有多种意义:首先,理念是事物的共相.理念是通过对事物的抽象而形成的普遍共相,亦即事物的类概念或本质;其次,理念是事物存在的根据.个别事物是由于分有了理念而成为这一事物的,离开了理念就没有事物;再次,理念是事物模仿的摹型。理念是事物之完满的模型,事物则是理念的不完满的摹本,事物是因为摹仿了它的理念而成为事物的;最后,理念是事物追求的目的。理念是事物的本质,事物存在的目标就是实现它的本质,从而成为完满的存在.③把事物的本质——理念,与事物分开,并且以理念为存在的根据,是柏拉图哲学的基本原则.一类事物有一个理念,各式各样的事物有各式各样的理念。不同的事物组成了事物的世界,而由它们的理念所组成的总体就是所谓的理念世界,在柏拉图看来,前者是可感世界,后者是可知世界。柏拉图的思想有理想国,两个世界-—理念论,回忆说与灵魂转向说,通种论,对理念论的反思和模仿创世说,其中他的哲学核心思想是理念——首先,理念是事物的共相,亦即事物的类概念或本质;其次,理念是事物存在的根据.再次,理念是事物摹仿的模型。最后,理念是事物追求的目的。这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庞大的哲学体系,奠定了西方哲学的基本观念。16。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第一,通过怀疑寻找无可置疑的基点,可能是唯一可行的策略。第二,“我思故我在”,通过普遍的怀疑而最终确定的唯一不证之明无可置疑的第一原理:我们可以怀疑一切,但是惟有我思是无可置疑的。笛卡尔由此确立了理性的地位。这并不是说“我思”是唯一的和最高的原则,而是说“我思”是知识,首先要确定的逻辑前提.第三,笛卡尔通过怀疑方法确立我思的过程,亦即通过否定排除知识内容,最终只剩下抽象一般的认识主体的过程,也就是确立主体性的过程。我们之所以称笛卡尔为近代哲学的创始人,就是因为笛卡尔的这个命题体现了近代哲学主体性的原则。但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也埋下了二元论的立场。17.亚里斯多德的四因说:四因说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的一种观点,认为有“形式因",“质料因”,“动力因”,“目的因”组成,其中目的因是终极的,是最重要的。他相信自然界的每一件事物都是有其目的的。没有固定的规定性的“质料”虽然具有相对性的一面(比如相对于砖,它就是土,相对于房子,它就是土、砖等等),但是,它作为一切事物的物质性的原因,则是永恒的、没有生灭的。初看起来,亚里士多德的“形式”似乎是主观性的东西,例如,一所房子在建成之前,它的形式就存在于人的思想之中了。但是,他还认为,一切的非人造物如山川河流等等也具有自己的形式.这样,形式实际上也是永恒的和不生不灭的。也就是说,一切个体都是由形式和质料两方面的因素所构成.通过对生成问题的论述,亚里士多德最终确立了自己的本体观:本体是由形式与质料组成的复合物的整体,形式与质料虽然是组成这整体的部分,但是无论是形式、质料,还是它们的组合物,都是本体而不是本体的部分。也就是说,形式和质料的组合物是本体,而形式、质料本身也是本体.这是因为他最终把本体定义为个体,个体就是本体.可以说,对于个体的重视和强调,亚里士多德在哲学史上也是第一人。在这一点上,他吸收和发展了德谟克里特等人的原子论思想。他把绝对的原子发展成为具有很大相对性的个体,又把本体定义为个体.在强调个体这一点上,亚里士多德与古代原子论者完全一致;后者的意义远远超出了唯物唯心之辨,它对后世的个人主义伦理学乃至整个西方的个体本位主义的文化传统都有极深的影响。18.康德的哲学与评价:康德哲学是进入哲学王国的桥梁和关隘。康德对哲学的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就是使哲学深入到了理性批判的维度,这就是说,康德以其理性批判深入到了哲学的基础和前提之中。在康德之前,哲学家们有意无意地把理性看做哲学思考自明的前提,而没有对这个所谓自明的前提进行深入的考察、康德要求我们以理性进行哲学思考乃至建立哲学体系之前,先将理性本身考察清楚,以免陷入独断论的陷阱。康德在他的哲学思考中贯彻了这种批判精神,他从不回避、讳言、或者掩盖自己所面对的问题,为后来的哲学家树立了一个光辉的典范。康德在对理性的批判过程中所使用的层层剥离的科学方法、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至今使我们赞扬。不仅如此,康德所做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通过理性批判为理性的诸功能“划界”,他以限制科学知识的方式为自由、道德和形而上学留地盘,以此来解决人类理性如何在严格服从必然的自然法则的同时仍然保持其自由的问题。今天,当我们为科技社会的异化问题所困扰的时候,康德限制科学知识,以道德理想为人类文明确立某种绝对的价值方向的哲学精神无疑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康德高扬主体的能动性实际上并不是或不主要是体现在理论理性的认识功能上,而是体现在实践理性的道德自由上。所谓知性为自然立法,理性为自身立法。从而使我们有望通达至高无上的自由境界,论证了人不同于任何自然存在的价值和尊严。康德的哲学魅力不仅体现在表现在他的批判精神和科学精神上,而且表现在他对人类理性的终极关怀的探索之中。如果说前者显示给我们的是一种无法抗拒的理论力量,那么可以说后者后者给予我们的则是某种令人赞叹的崇高的情感。只要人类理性还保持着自由这个自高无上的理想,那么康德哲学就有其永恒的魅力。19.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本源论:毕达哥拉斯:万物的本原是数,在古希腊早期的自然哲学流派中,毕达哥拉斯派可以说是较为独特的一支,他们所认为的世界本源似乎并不具备实体性,而是以“数"这样一个规定性的属性作为本源来建构其哲学理论。甚至在他们看来,哲学的智慧就在于对数的本性的把握。在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毕达哥拉斯派是最早的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派认为数是世界的本源的原因有二:其一,他们发现一切事物的性质都可以被归结为数的规定性,通过数,人们能够发现事物及自然过程中更多的相似性和统一性。这也就是说,数的规定性比物理属性更为普遍,一个事物可能缺乏一种物理属性,但却不能没有数的规定性。而这种数的规定性则可分为三类:数学比例关系;数学中的对立关系,如有限和无限,一和多;乃至在习惯中数字与社会生活中的隐喻类比,例如9这个数字在中国所代表的吉祥之意。其二,他们认为数字先于事物而存在,是构成事物的基本单元.他们的基本想法是,一切事物都是由基本的几何形状构成的几何结构,而这种几何结构均可以被数字所量化。当然,如果以后来者的观点来看,我们很容易找到这一理论中存在的必然性缺陷.首先,一种普遍的规定性并不一定具有实体性,而自然哲学所探求的世界本源,是世界发生之始,这种开始是动态的,而普遍的规定性则更多的表现为静态。其次,几何构造不能代替可感事物的自然运动。亚里士多德就曾批判这种观点混淆了抽象的数字单元与有体积的物理质点。其三,数字与社会生活的对应关系其实是一种文化中的隐喻,而并不是必然的联系。例如,在西方,13被认为是不吉利的数字,而在中国则没有这种认识.此外,由于当时所知的数只是自然数,因此数字与几何图形的对应就很难达到契合,例如一切等腰三角形的边长在当时就很难找到对应的数字。因此,由数字所构成的世界最终难以建构.这些也许就是毕达哥拉斯派最终瓦解的原因.然而,同样值得注意的是,在早期自然哲学时期,哲学的根本任务之一就是找寻世间万事万物的统一性,因为只有了解了统一性,才能把握世界中真正稳定不变的东西,才能获得绝对的真理.在这个层次上,我们便能在一定程度上理解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哲学家为什么会产生如此的错误了。作为最早的数学家,他们毕竟找到了自然事物的普遍规定性之一,而以这种普遍规定性来看待事物,也就产生了最早的数学抽象思维,而几乎所有的自然科学的基础都是建立在这种数的抽象的基础上的。特别是在近现代以来,在科学研究中的可量化标准几乎成为衡量理论的一个最重要的准绳。因而,如果我们不去苛求于古人,就会看到,毕达哥拉斯派为至少为人类提供了一条判断真理与价值的方法,而如何在这一启示下走的更远,则是历史赋予人类的使命。20.赫拉克利特的神学观点:赫拉克利特之灵魂观:一、引言:赫拉克利特,虽为伊奥尼亚人,但并不属于米利都学派的科学传统。他是一个神秘主义者,属于那种特殊的神秘主义者。赫拉克利特的灵魂观,在他的思想中有着重要的位置,与其他哲学家不同的在于他在客观之处关注了作为主体的人,最早提出了认识论思想,创立了一种全新的以神为特征的宗教思想。“一切死的就是不死的,一切不死的就是有死的:后者死则前者生,前者死则后者生”。世界是统一的,但它是一种由对立面的结合而形成的统一。“一切产生于一,而一产生于一切”,然而多所具有的实在性远不如一。这就是赫拉克利特作为一名神秘主义者所具有的思想。赫拉克利特灵魂观:1。灵魂是火:赫拉克利特认为火是根本的实质,万物都像火焰一样,是以别样东西的死亡而诞生的。要理解赫拉克利特的灵魂观,首先要理解他所说的火.在他的思想中,火、逻各斯、宇宙、神的概念是等同的.他说宇宙是一团永恒的燃烧的火,“这个万物自同的宇宙既不是任何神,也不是任何人所创造的,它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是一团永恒的活生生的火,按照一定的分寸燃烧,按照一定的分寸熄灭。"同时,火又是万物的主宰,它有如神一样,决定着万物的存在,“火在升腾中判决和处罚万物”。真正的智慧就是认识万物的主宰,也就是火。在此基础上,赫拉克利特肯定地指出,产生万物油价与万物的逻各斯才是真正的神。因为火犹如神一样,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赫拉克利特的火与逻各斯、宇宙、神的概念是等同的.于是他更进一步指出,灵魂是与宇宙同质的,灵魂是火,在宇宙中做同样的循环.“灵魂死就生成水,水死就生成土;水从土中生成,灵魂从水中生成”,这就是灵魂的循环.从这个循环可以看出,灵魂之初便主要来源于火。赫拉克利特所说的灵魂,是热的呼气,是干燥的火,他认为“一个干燥的灵魂是最智慧的,也是最高贵的”,分有火的特性的灵魂是最优秀的,因为火是智慧的.于是,主观和客观都是火,就是统一的一体了。2。灵魂与宇宙之火的关系:赫拉克利特将生命抽象为对立统一的运动,万物都涵盖在这一运动之中,灵魂也不例外。因此,这里所说的灵魂,它的生命含义已被淡化,更多地突出了与宇宙同质的火的属性.那么灵魂之火与宇宙之火有什么联系呢?人的认识能力来自宇宙—-火人醒的时候通过知觉和宇宙保持联系,睡着时只通过呼吸和宇宙保持极微弱的联系,此时灵魂之火几近熄灭。愚蠢的人由于得不到宇宙之火,他们的灵魂之火也是很薄弱的,因此他们犹如睡梦中的人,根本没有对世界客观的认识和客观地生活与行事。②人的智慧和德行都来自宇宙——火“一个干燥的灵魂是最智慧的,也是最高贵的”,“智慧就是取得真的认识”。宇宙代表着公义和善,是完美道德的化身,而灵魂与宇宙是同质的,智慧与灵魂连为一体,所以说人的智慧和德行来源于宇宙,也就是火,再一次强调了灵魂是火的观点.三、浅谈赫拉克利特与灵魂观:可以想象,我们的灵魂无时无刻不在燃烧着,灵魂在不断跳跃,升腾的火苗使人联想到生命的生生不息,如同生命的神。赫拉克利特的灵魂观之所以重要,是因为灵魂是人与神之间的桥梁,人借灵魂认识神,信仰神,并最终归于神,没有了灵魂,人与神就是毫不相干的两个事物。无论他的哲学观念是否成立,但至少他从哲学角度来阐述了作为人的“灵魂”与自然的紧密关系,说明了事物之间是相辅相成的。虽然理解其他的哲学观念是令人痛苦的,但是赫拉克利特的灵魂观在他的哲学思想中占据巨大位置是不可否认的,他在哲学史上的伟大贡献更是毋庸置疑的.所以,还是带着哲学观来看待赫拉克利特的灵魂观吧。21.伊壁鸠鲁的原子说:伊壁鸠鲁是德摸克利特的原子论的忠实继承者。面对各派自然学说,他坚决维护原于和虚空的真实性.原子和虚空虽然是不可感的,不能被自明的感觉所直接证明,但它们的真实性却是不可辩驳的,就是说,如果不设定原子和虚空,那么自明的感觉将被推翻。感觉的自明性证明了原子和虚空的真实性。具体论证:他首先从人们公认的两条原则出发:存在不能从无中产生,存在不会消逝为无,因此得出结论:存在的整体是不增不减的。接着,他又论证:存在的整体是形体和虚空的总和,形体的存在被感觉自明地证明。虚空的“存在”的无可辩驳也是自明的,因为若不设定虚空,则形体的运动则不可能;反过来,我们感觉到的运动的自明性保证了虚空的真实性。最后,形体存在的自明性保证了原子的存在无可辩驳,因为形体不可能无限地分割下去,分割的终圾部分虽然不是可以感觉到的最小部分,但是,只有设定这些构成可以感觉到的部分的终极部分为有形体,才能解释可感的最小部分的形体,否则就会得出“有形产生于无形”这样一个被自明的感觉所否定的错误结论。因此,真正的最小形体虽然不可感受,但必定存在,它们不能再被分割.这正是“原子”的意义。伊壁鸠鲁认为,原子除有形状、次序和位置之外,还有重量这一性质。原子的数量是无限的,但原子形状的种类是有限的。无限的原子在无限的虚空中运动。原子的运动原因有二:一是由于原子自身的重量,原子在无限的虚空中垂直下落;二是由于原子相互碰撞,原子可沿着任何方向运动。造成原子碰撞的原因是某些原子在下落运动时产生偏斜,碰撞沿另外垂直方向运动的原子,产生出这种横向和斜向的运动。原子的重量是齐一、有序的运动(垂直下落)的原因,原子的偏斜是杂多、无序的运动(碰撞)的原因.用这种方式,伊壁鸠鲁克服了德谟克利待混淆“必然性”和“原因”所产生的困难,区分了原子运动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并进一步说明了偶然运动的原因所在。“偶然性”和“偶然原因”思想对伊壁鸠鲁的伦理学也有重要意义,他以此否认命运决定论,论证意志的自由.22.芝诺的“飞箭不动”:古希腊爱利亚学派的代表人物芝诺的观点。芝诺是巴门尼德的学生,其哲学思想特点在于他进一步用逻辑论证来说明存在是“一”而不是“多”,存在是“静”而不是“动”,“飞矢不动”就是关于否定动的论证之一.“飞矢不动”:飞着的箭在任何瞬间都是既非静止又非运动的。如果瞬间是不可分的,箭就不可能运动,因为如果它动了,瞬间就立即是可以分的了。但是时间是由瞬间组成的,如果箭在任何瞬间都是不动的,则箭总是保持静止.所以飞出的箭不能处于运动状态。对“飞矢不动"的评论:时空是否可以无限分割芝诺悖论的关键是使用了两种不同的时间测度.原来,我们用来测量时间的任何一种“钟”都是依靠一种周期性的过程作标准的。如太阳每天的东升西落,月亮的圆缺变化,一年四季的推移,钟摆的运动等等。人们正是利用它们循环或重复的次数作为时间的测量标准的。23。亚里士多德的实体说与柏拉图的观念说的比较:如果把希腊哲学的概貌比作群峰清秀的景观,那么,柏拉图和亚里土多德无疑代表着突兀的双峰.他们的思想达到了希腊哲学的最高成就。在一定的意义上,早期希腊哲学是他们思想的准备,晚期希腊哲学是他们思想的余续。他们对哲学的共同贡献在于:其一,突出了哲学的优越地位,论证了哲学高于其它学科、指导道德和政治生活的作用。他们或用哲学解释其它学科的原则和对象、方法,或深入到各个领域作具体研究。从他们开始,哲学成为希腊文化的卓越领域,在人类知识进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其二,区别了经验与超验、感觉与理智、自然与超自然两类领域和能力,坚持超验或超自然的原则的统摄作用,开创了西方哲学的理智主义传统。他们之间的差别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概括.其一,理论背景的不同。柏拉图承袭苏格拉底反对智者与自然哲学家的立场,思想带有论战特点,关注一与多、静与动、理性与感性的区别,往往站在极端的立场,强调单-的、不动的、不可感的东西的真实性,贬低或否定其对立面,对自然哲学和其它学科的知识吸收不多。亚里士多德生活在各门学科发展、成熟的时期,注意吸收各门学科的成果,思想带有综合性、调和性,在两种极端立场之间往往取中道。其二,旨趣的不同。柏拉图热烈地追求至善、尽美和纯真,在超验的理念世界寻找和寄托自己的理想,企图以此匡正现实。相比之下,亚里士多德是一个现实主义者。他以常识为准则,虽然承认理想的崇高,但强调理想不等于现实,最好的不等于可行的。对经验常识世界抱有的浓厚兴趣,是他指责柏拉图割裂可感世界与可知世界的一个重要原因。其三,基本思路的不同。两者对世界所作的不同概括可被归结为理念论和实体论这两种学说的差别。理念论的对象是绝对的、不变的。无形的型相,“是者"仅仅是多个通种中的一个。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却专以“是者"为研究对象.实体论把“是者”归结为实体,导致了一种强调个体存在高于和先于普通型相、型相只是个别存在的一个构成方面的观点,但是,另一方面,当“实体”被归结为“本质”时,亚里士多德虽然试图把本质与个别存在相等同,避免陷入理念论所持的普遍先于个别的立场,但却不免向理念论妥协。实体论并不是与理念论截然对立的学说,而是试图包容后者、比后者更全面的尝试。亚里士多德尖锐地批判柏拉图的“分离学说",但最后也不得不设定了一个分离的纯形式。他与相位因分歧的焦点并不在于是否承认理念或形式的分离,而在于如何解释可感事物与不可感的本质之间的分离和联系。柏拉图使用“分有”、“摹仿"等概念来解释,亚里士多德的解释原则是潜在与现实的关系,把各类实体按照现实性程度排列成连续的等级关系,克服了两个领域的断裂。最后,理念论与实体论设定了不同的最高原则。最高的理念是善,善的理念是爱猫扑.爱生活}忍理念论要求现实与理想、事实与价值相统一,这不但是关于本质或本体的学说,而且把宇宙学、知识论、伦理学、政治学和艺术观都统一在这一学说之中。亚里士多德推崇的最高实体是神,这主要是一个思维实体,在价值上是中性的。他还在形而上学之外建立以善为目标的实践科学和与美相关的艺术科学,构成了以爱猫扑。爱生活}忍的科学传统。其四,知识论的不同。柏拉图贬低乃至否定感觉的认识作用,但理智的认识活动并不服离情感,逻辑上的思辨、推理和讨论同时也是求善和审美的活动,理智获得的知识具有实践性和美感,知识的最高境界是一种迷狂,在这里,思想与情感、理性与非理性的界限不复存在。亚里士多德指出了感觉的基础作用,肯定感觉与理智的联系和理智至上的地位.他把理性活动限制在抽象、演绎或归纳的逻辑范围。柏拉图生动活泼的辩证法在他手里变成辨析和推理的手段.两者的表达风格也不同。柏拉图的对话汪洋恣肆,融思辨、推理、神话、想象、比喻于一体,富有艺术感染力。亚里士多德的论文严谨冷峻,不带感情色彩,是科学的观察、描述和逻辑的概括、分析与推理相结合的产物.24。四根说:恩培多克勒认为多样变化的万物是由四种不变的物质,即他所谓的四根所构成。四根分别是土、水、火、空气.在四根中,恩培多克勒对于“气”有着更高的评价,他在残篇中这样说道:“火,水,土以及那崇高的气",这种对“气”的偏好和他发现空气是一种独立的实体有很大关系.因为除了“气”,其他三根都可以说是有形可见可感的,而“气”却是无形且无法被直接感知的。恩培多克勒认为四根是不能自己变动的,必须另有物使之运动变化,他称这种物为“爱”与“憎”。“爱”使四根结合,“憎”使四根分离,由此生成万物。恩培多克勒认为人的身体由四根构成。固体部分是土根,液体部分是水根,维持生命的呼吸是空气,血液主要是火根,思维是血液的作用。人死时身体的四根分散,各根与体外同类的根聚合,人的生命、思维也就没有了。25.回忆说:古希腊

哲学家

柏拉图为论证他的理念论而提出的一种认识学说。他认为,人的感觉只能认识变灭的、不真实的现实事物,而不能认识永恒的、真实的理念。人们关于理念的知识只有通过回忆的途径才能获得。柏拉图进一步发挥了苏格拉底助产术的思想。苏格拉底自称是最无知的人,不能教人以任何知识,只能起一个"助产婆”的作用,将他人心中原已孕育的知识通过辩论的方式启发出来。柏拉图将这一思想发展为回忆说。他在《美诺篇》中以一个童奴为例,说他虽然从没有学过几何学与数学,但通过诘难和启发,却能解答几何学的难题.由此证明:这些知识是人心中固有的,只是通过辩难引起回忆而已。在《斐多篇》中,柏拉图将灵魂不灭说与回忆说结合起来阐述他的认识学说。他认为,人在出生以前,灵魂原已有了理念的知识,只有在灵魂和肉体结合出生之时忘记了。出生以后通过一些具体事物的认识,并加以启发,人们便回忆起和这些具体事物相类似的知识。正如看到一个人的肖像或他的用物时回忆起这个人一样,人通过美的花、美的人等具体的美的事物,便回忆起绝对的完全的美的理念。柏拉图相对地肯定了通过感觉所获得的认识,认为它在认识理念的过程中有促进回忆的作用.但是,他所提出的回忆说仍然把感性与理性对立起来。这一理论为后来的天赋观念说等唯心主义先验论开了先河.回忆说的提出是柏拉图分离理念世界与可感世界的一个关键环节,同时,回忆又是把握理念的途径,回忆必须通过感觉而进行,由于“美”的特殊性质,因而对“美"之爱就是心灵回忆起理念的根本条件。回忆说与灵魂不朽、理念论是紧密联系的。柏拉图在回忆说中一反知识是从对象抽引导出的传统知识来源观,把知识源泉从对象转移到心灵自身,心灵自身对原有知识的回忆,虽然具有浓厚的宗教神学色彩,但却是对“普遍必然知识来自何处”这一问题的第一次尝试性解答。回忆说也是发展变化的,对理念的回忆最终演变成一个从可感事物出发逐级概括以至达到最高本质的过程,陷入深深的矛盾之中,并为《国家篇》中的“心灵转向说”及其他对话中的认识论所取代。柏拉图认为理念是先于人而存在的知识,是完美无瑕的.世界中的万事万物都有各自的理念,如人的理念,椅子的理念,正义的理念,善的理念。各种理念本身又构成了一个“理念世界”,而人的灵魂也都来源于这个完美的理念世界,灵魂在理念世界里摹仿和分有理念,在对理念的追求中不断学习和完善.因此灵魂在进入肉体之前就已经具有了关于各种理念的知识,如“石头、马和人”等的自然理念,“美"等的道德审美理念,“善"的理念等等.当灵魂进入肉体时,由于受到肉体的遮蔽,原本在理念世界里习得的知识被消除了,灵魂的记忆成为空白。但是那些来自理念世界的知识并没有彻底地被清除,它们仍然存在于灵魂的最深处。在成长过程中,人通过感官接受到外界某物体的刺激,由于这些刺激而唤起了灵魂深处另一个被遗忘了的东西,那些学习过的理念知识。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人又重新获得了原本遗忘了的知识.因此,柏拉图认为,人后天掌握的知识并不是他出生后从外界获得的,而是对灵魂深处的理念知识的回忆,而人学习中不可或缺的教师只是作为一个“助产婆"的角色出现,因为理念知识在人出生前就已经在他的灵魂中,从而作为教师,他的任务就是在学生成长中启发他,重新激活、回忆起他体内的知识。而这种回忆也不是对感官到的某一具体事物的回忆,而是对事物“本身”的回忆,即对理念世界里的理念的回忆。同时这种回忆是在不断上升的,因为灵魂具有其独特的主体能动性,灵魂在人的体内不断推动着人学习、回忆,与此同时,灵魂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提升、进化。26。四假相说:所谓假相,就是存在于人们头脑中,严重妨碍人们对客观世界形成正确认识的偏见。根据假相的发生和来源,将他们分成四种:(1)“种族假相”,是一种植于人类本性之中,人所共有的一种假相。人们往往以人的感觉和理性为尺度,而不按自然的本来面目去认识事物,结果歪曲了事物的真相。(2)“洞穴假相”,由于每个人在环境、教育、性格、爱好和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人们在认识事物时,往往把自己的个性渗透到事物中,从而歪曲事物的真相.(3)“市场假相”,指人们在交往中由于语言的不确定和概念的不严格而产生的思维混乱.(4)“剧场假相”,是指人们不加批判的盲目顺从权威或当时流行的各种科学和哲学和科学原理、体系从而形成的错误。培根的“四假相”说深刻的解释了导致人们认识主观性和片面性的种种认识论根源,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培根的四假相说,1显然受到了他的同姓人罗吉尔·培根关于认识真理的四种“障碍”观点的影响,2目的是清算经院哲学所散播和灌输给人们的种种迷信谬说、偏见和怪癖、空论和诡辩,以及所编造的各种神学唯心主义体系。3不仅如此,四假相说还深刻地揭示了导致人们认识主观性和片面性的种种认识论根源,因而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的影响。ﻫ“四假相”说虽然主要是针对经院哲学的,但是它对错误认识所作的根源性的分析,却具有普遍的意义.他看到了人类认识过程的复杂性、曲折性,指出了认识上的主观性、片面性是产生谬误的认识论根源,并且仔细分析了主观性、片面性的各种具体表现形式及其形成的条件.它对于人们防止和克服错误认识具有启发意义.27.亚里士多德第一实体思想的评价:亦译“第一本体".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用语。指个体.他在《范畴篇》中,把实体分为三级:个体、属、种。所有个别的人都包含在“人”这个“属”里,“人”、“马”等“属”都包含在“动物"这个“种"里;同一个“种”下的各个“属”是不同的,此即“属差”。又区别第一实体和第二实体.认为,实体既不可以用来表述一个主体,又不存在于一个主体之中,这是关于实体的最真实的、第一位的、最确实的含义。由此判定,只有个别的事物(如个别的人、个别的马)才是第一实体,而包含个别事物的“属"和“种"是第二实体。根据这个标准,除了第一实体外,任何其他的东西(包括第二实体),或者是表述第一实体,或者是存在于第一实体之中,因此,如果没有第一实体,就不可能有其他东西存在,第一实体是根本的,决定其他一切。依此类推,“属”和“种”相比较,“属"更接近于第一实体,按本性的程度说,“属”比“种"更为本体。由此得出结论,越是一般、普遍的东西,它的实体性就越小,而越是个别的东西,它的实体性也就越大,所以,个别事物是第一实体。此外,第一实体之所以更为实体,因为其他一切东西都是表述第一实体的.循此类推,“种”是表述“属”的,而不是“属"表述“种”的,由此可以判定“属”比“种”更为实体.第二实体(“属"和“种”)和第一实体在实体性程度上虽有差别,但也是实体。因为:(1)在所有宾词中,只有“属”和“种"才能说明实体是什么(2)“属”和“种”同第一实体一样,是其他东西的基础、基质和主体。以后,他在《形而上学》中采取了相反的见解,认为“形式”(即“属”和“种”等一般的东西)是第一实体,即第一性的;而个别的具体的东西是第二实体,即第二性的。亚里士多德说:“实体有第一实体、第二实体之分”。第一实体是指客观存在的个别事物,例如某一个具体的人,这棵松树、那个平房等等。“第一实体是其它一切东西的基础,而其它一切东西或者是被用来述说第一实体,或者是存在于第一实体里面”;“如果没有第一实体存在,那就不可能有其它东西存在”。亚里士多德在《范畴篇》第五章对实体作了严格的界定:实体最严格、最元初、最充分的意义是既不(不能用来)表述某一载体(主体),也不存在于某一载体(主体)之中的东西。

28。卢梭,霍布斯,洛克的社会契约论的异同:简单来说,都认为人们通过社会契约,让渡了自己的部分或全部权利,国家因此形成。不同之处有三。

第一,人们在国家产生之前(订约前)的状态。都认为在国家产生之前,人们处于“自然状态"中。这种状态中,霍布斯认为人们只受利己心支配,用一切手段寻求自卫,是战争状态;相反,洛克认为这时善意与友爱充满人间,这种状态是完美的自由与平等状态;斯宾诺莎也认为这时人们享有自然状态下的自由.这一点上,洛克与斯宾诺莎的认识较为接近。

ﻫ第二,订约者与订约目的。霍布斯认为订约者是全体人民,不包括统治者(个人或议会),订约是为了使人们免于互相残杀.洛克认为统治者也参与订约.洛克认为订约目的是将裁决权交给一个委托人,以保证舒适、安定与和平的生活(主要是保证人身、财产安全);第三.人民与统治者的关系。这与订约者的组成有关。霍布斯认为统治者不参与订约,不受契约约束;人们赋予了统治者权力,就应服从他,而且不能食言收回权力。相反,洛克认为,统治者只是人民自然权利的托管人,人民订约时并没有放弃自己的自然权利;当统治者威胁到人们的人身与财产时,人们有权利推翻之。社会契约论的提出与完善,与三个学者有密切的关系.一是霍布斯,二是洛克,三是卢梭。霍布斯没有将社会契约与国家契约区别开来,他只是指出当个人为了设立主权者,宣布放弃自己在自然状态中拥有的权利,就为社会与国家的创立解决了契约问题.而洛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