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九宫穴位及穴区主治的病症和按摩方法_第1页
腹部九宫穴位及穴区主治的病症和按摩方法_第2页
腹部九宫穴位及穴区主治的病症和按摩方法_第3页
腹部九宫穴位及穴区主治的病症和按摩方法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腹部九宫穴位及穴区主治的病症和按摩方法五行六字诀

一、五行、五脏六腑与六字诀对应表木 火 土 金肝、胆 心、小肠 脾、胃 嘘〔虚〕 呵〔科〕 呼

水胸腹部九宫穴位及穴区主治的病症及按摩方法:见图4图51、4宫与2宫,云门及中府穴,肺经,连心肋。云门在锁骨外沿,距前正中线6寸。中府在云门下1寸。主治:咳嗽,哮喘,胸胁痛,肺炎,肺结核,支气管炎,心绞痛,肋间神经痛,肩臂痛。按摩法:用五指并拢为梅花指在该穴区转揉。2、9宫天突穴:任脉,嗓子眼,连肺胃。主治:咽喉肿痛,失语,咳喘,止呕。急性咳喘可即按即停。按摩法:用梅花指或中食指按揉嗓子眼。3、3宫与7三寸,乳后一寸。乳根穴属胃经,下1寸〔不直接按摩。按摩该三角区域,作用是宽胸理气,止咳平喘,降逆止呕。主治:胸闷,胸胁痛按摩法:用一只手的虎口扣住乳根可双手叠压转揉。4、5宫膻中穴,任脉,两乳头中间。脾、肾、小肠、三焦经与任脉会穴。作用是利气宽胸,止咳化痰。主治:胸闷,胸痛,难过,咳嗽,哮喘,肋间神经痛,乳腺炎,乳汁缺乏,返酸、呕逆。按摩法:用梅花指压住穴位转揉。5、8宫与四宫,左肋下胸腹交界处叫脾区,主要器官是脾脏和胰腺。胰腺、脾脏和胃是相连在一起的。胃的左侧是脾脏,胃床大局部在胰腺上:脾主运化,胰腺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对于保持血糖正常有重要意义。主治:脾胃病,糖尿病及其连带病症。按摩法:用左手小鱼际〔小指下面的手掌面〕抠住左肋下,再用右手叠压在左手上转揉。6、6宫与二宫,右肋下胸腹交界处叫肝区。肝胆互为表里其肝疏泄功能与胆汁分泌排泄、脾胃消化有关。肝气郁,则纳呆、嗳气、呕吐、腹胀、泄泻等。肝湿热,胆液外溢则黄疸。肝气盛郁,则头痛、头晕、易怒、耳鸣耳聋、目赤等。肝区的期门穴〔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章门穴〔侧腹部11肋游离端下法下方〕可治疗:腹痛、胀、泻,呕吐,肝炎,肝硬化,黄疸,肋间神经痛,肝脾肿大、腹水,胆囊炎、胆石症等。所〔小指下面的手掌面抠住右肋下,再用右手叠压在左手上转揉。7、1宫与九宫胃区〔4寸,小肠、三焦、胃经与任脉会穴。作用是消食利气,健脾和胃,宽中开胃。主治:胃痛,腹痛,腹泻,消化不良,呕吐,吞12指肠溃疡,肠梗阻,哮喘,神经衰弱。按摩法:在脐上4寸,用双手掌叠压或梅花指转揉。8、三宫与七宫,腹中部,神阙穴左右侧,距脐中2—4寸〔3—5指。包括“天枢、大横、腹结”区域。天枢穴:胃经,平脐中,距脐中左右2寸。大横穴:脾经,平脐中,距脐中左右各4寸。腹结穴:脾经,大横穴下1.3寸。该区域主治:绕脐腹痛、腹胀、腹泻,消化不良,便秘,痢疾,肠道寄生虫病,肠麻痹,月经不调,痛经,阑尾炎,癔症。按摩法:在天枢、大横、腹结三角区,用双手掌叠压或梅花指转揉。9、五宫,神阙穴区〔1寸的水分”,脐下1寸的“阴1.寸的“气海”“神阙”主治:虚脱,休克,腹痛腹胀,腹泻,便秘,脱肛,腹部水肿,细菌性痢疾,肠粘连,痔疮。“水分”〔脐上1寸〕主治:腹痛、腹胀、腹泻、肾炎水肿、肝硬化腹水。“阴交”〔脐下1寸〕主治:腹痛、泄泻、月经不调、痛经、崩漏、带下、阴痒、不孕症、疝气、水肿、细菌性痢疾、功能性子宫出血。“气海”〔1.5寸〕主治:腹痛,腹泻,虚脱,哮喘,遗精,阳痿,月经不调,痛经、带下、子宫脱垂、功能性子宫出血、产后恶露不尽,不孕症,疝气,遗尿,脱肛,尿潴留,泌尿系感染,肠麻痹,胃下垂、尿崩症,神经衰弱。按摩法:用双手掌在肚脐处叠压转揉。10、八宫与六宫,归来、气冲、冲门三角区〔4寸、距正中线2寸。13.〕主治:小腹痛,外阴痛,月经不调,不孕,子宫脱垂,子宫内膜炎,多,痛,遗精,睾丸炎,疝气,阳痿,痔痛,小便不利,睾丸炎。按摩法:在左右大腿根与小腹交界区,用左或右手的小鱼际〔小指下面的手掌面〕压住该区,再用另一只手叠压在上面助力转揉。也可用梅花指转揉。113寸,就是丹田。中极穴:任脉,关元下1寸,膀胱经的募穴。均为肝脾肾经与任脉的会穴。主治:昏迷,虚脱,遗精,阳痿,早泄,疝气,小腹痛,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子宫出血,带下,子宫脱垂、功能性子宫出血、滞产、产后宫缩痛。阴痒,遗精,遗尿、小便不通、尿频、尿急、尿痛、尿路感染,腹泻,脱肛。作用是扶正,生阳,温调气血,利湿。按摩法:用双手掌叠压转揉,或用梅花指转揉。1、胸腺区〔免疫区:锁骨中间天突穴直垂下来,一短带状,紧靠任脉两侧,约四指宽的长度,就是胸腺。按摩胸腺的意义:胸腺位于胸骨后面,胸骨上端,左右两肺之间,紧靠心脏,呈灰赤色,火柴盒大小,扁平椭圆形,由淋巴组织构成,青春期前发育良好,40岁过后就会渐渐萎缩.但是只要常常不断的刺激它,就会保持活泼的状态,可提高免疫力,防癌,不易生病。按摩法:见五。1、转揉大腹〔大肠区3-指处转揉大腹〔、依据大肠的自然走向按摩。自右侧小腹开头向上↑〔升结肠〕经“天枢”等胃经穴位到近右肋下面转向左〔横结肠〕经“中脘穴”到左肋下面然后转向下↓〔降结肠〕经胃经的“归来穴”等始终到左小腹底部,再向右转→经曲骨上面又到小腹右侧。大肠区的“器官”是大肠,所经经络是胃经及肾经和任脉,故转揉大腹可以疏通大肠区,可治疗腹痛、腹胀、腹泻,便秘,脱肛,腹部水肿,细菌性痢疾,肠粘连及胃肠部的多种疾病。按摩法:见五。四、主要防治的疾病:肺热咳喘,心脏不适,胸闷胁痛,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肝气不舒,腹涨、腹痛、腹泻,糖尿病,高血压,大便秘结及男科妇科疾病等。可以说通过九宫按摩可增加人体呼吸、心血管、消化、泌尿等系统的功能,防治五脏六腑的疾病,并有减肥功效。五、两种按摩法:参照图3、4.5〔一〕米字型按摩法:参照图3。不分时间。〔9→1→3→7→4→6→2→8→5→九→一→三→七→四→六→二→八→五。、按摩次数与顺逆:全部穴位都是先顺时针转揉36圈,再逆时针转揉24圈,然后点压两秒钟以上。(按摩时想着在胸腹部掛着一块表,就知道顺逆了)、按摩九宫后剁搓摩擦胸腺:在任脉两侧1.5—2寸〔两三指〕处,用双手指自50次〔10次,力度要适中,不行用蛮力。最终转揉大腹:双手叠压自右侧小腹开头向上↑转揉,到近右肋下面转向左〔横结肠〕经“中脘穴”到左肋下面然后转向下↓〔降结肠〕经胃经的“归来穴”等始终到左36圈。然后双手在左右肋下面“稍用力”向下↓拍搓24次,始终搓到小腹。〔二〕九宫按摩法:、时间:夜11时、→午11时定为上午,午11时→晚11时为下午。、上午按摩〔自下到上按摩九宫,再自上到下按摩胸腺及大腹〕按摩挨次是:先由〔一→〔九宫〔腹部—自关元到胃区接着按摩〔1〕宫→经(2、3、4、5、6、7、8)宫→〔9〕宫〔胃区→天突穴〕的挨次按摩〔这样肝、脾、胃区先后按摩了两遍腺及大腹。〔自上到下按摩九宫,再自上到下按摩胸腺及大腹,按摩挨次是:9〕宫→〕宫〔,接着按〔九〕宫→〔一〕宫〔胃区→关元〕的挨次按摩〔肝、脾、胃区先后按摩了两遍,按摩每个穴位后点压两秒钟以上,最终按摩胸腺大腹。、九宫的按摩次数与顺逆:单数×9的倍数、要顺时针转揉7或七宫×9﹦63×6的倍数、要逆时针转揉4及四宫×6=24次,、按摩九宫后剁搓摩擦胸腺:在任脉两侧1.5—寸〔两三指〕处,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