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对外关系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_第1页
明朝的对外关系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_第2页
明朝的对外关系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_第3页
明朝的对外关系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的史事;理解郑和下西洋的意义与戚继光抗倭的反侵略斗争性质。等资料,了解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的概况。气,学习戚继光不为名利、以国家和民族为己任的强烈爱国精神。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郑和下西洋的原因、过程和历史意义;戚继光抗倭的概况,抗倭战争的性质。难点:郑和下西洋能够实现的条件和意义。三、教学过程过渡语:一起去感受郑和的航海壮举。第一篇章:海之荣——航海壮举(郑和下西洋)1、西洋的概念活动:观看地图,明确西洋的地理概念?西洋:明初,人们把今天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和印度洋一带海域及沿岸地区称为西洋。2、远航概况观看视频,结合课本70-71页内容,完成下列表格:目的时间出发点次数船只规模人员数量到达范围最远到达通过学生自主预习和观看视频,完成表格内容的形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学习的能力。3、历史地位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航海家时间次数首航人数到达范围郑和1405-1433727000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哥伦布1492490美洲大陆达伽马14973160绕过非洲好望角到达印度4、航海条件鼓励学生畅所欲言,通过开展“对号入座”的游戏明确郑和远航的条件。5、历史意义:土地,未掠夺他人一分财富。——《郑和下西洋——伟大的和平使者》材料二:圆满完成外交使命之外,郑和还成功地开辟了新的航线,他发现经过印度古里(今科泽科德)和溜山(今马尔代夫群岛),可以避开风暴区,直接到达阿拉伯半岛红海沿岸和东非国家。活动:小组合作探究材料,总结郑和远航的意义。过渡语:郑和下西洋,费钱银十数万,军民死者万计,纵得奇宝而归,于国家何益。郑和之后,再无下西洋了。——《明史·郑和传》郑和下西洋之后明政府开始实行海禁政策,从此把辽阔的海洋拱手让给了西方探险者。然而,海禁政策能够禁止中国人民出海,却阻止不了来自于海上的威胁——第二篇章:海之危——倭寇来犯(戚继光抗倭)1、人物解读:戚继光教师介绍戚继光:明代杰出的军事家,抗倭民族英雄,出身将门。17利用人物故事讲授的方式,增加历史课堂的趣味性,使历史人物更加鲜活饱满。2、观看视频,结合教材第二目内容,回答下列问题:明朝中期,中国沿海地区出现严重倭患的原因?为平息倭患,戚继光做了哪些准备工作?戚继光取得了哪些抗倭成就?抗倭准备抗倭准备:大力整顿军队,招募新兵训练,组成“戚家军”创制“鸳鸯阵”。抗倭成就:①戚继光率军在台州九战九捷,平定了浙东地区倭患。②戚继光又平息福建、广东地区的倭患,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2、人物评价思考:为什么说抗倭战争是反侵略战争?我们应如何评价戚继光?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第三篇章:海之殇——领土丧失(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1、失地背景教师出示“新航路开辟路线图”,并且介绍16-17世纪,欧洲开始飞速发展,开启近代化进程,开始走在世界前列。让学生了解与此同时世界正在发生的事情。2、失地经过①1553②1573③1887④1999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与祖国分离446年。四、知识小结:过渡语: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于海,危险亦来之于海。——郑和再无郑和之后的中国与世界:18401940年的一百年间,帝国主义列强从海上入侵中国47084186047万人,迫使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50多个。海洋强国来了!(出示图片,展示中国海军力量的壮大)五、拓展延伸第四篇章:海之光——中国智慧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习近平主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丝路精神: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2013年10月习近平主席在访问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第一次提出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2019年4月习近平主席出席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纪念活动首次提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两年来,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一起聚力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彰显了海洋命运共同体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同一些国家赤裸裸的血腥海外扩张相比,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全球海洋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结束语: 2000多年前,张骞筚路蓝缕,走过草原沙漠,开辟出联通亚欧非的陆上丝绸之路;

600今天在“中国智慧”的引领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